1. 主页 > 范文大全 >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热门10篇)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叙事;主动性

一、教育叙事的涵义

教育叙事,就其形式而言,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即教育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叙事活动;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从其他学术领域引进教育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质的研究方法。目前,教育叙事正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这一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就现阶段来说,其概念的界定还是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耿涓涓把教育叙事看作为教育研究者进行质的研究的一种方法;张济洲则认为教育叙事是挖掘并认识隐含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中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新范式。这是国内关于教育叙事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而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教育叙事既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媒介。综观国内外有关教育叙事概念的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也许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充分肯定了教育叙事在教育领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就我个人看来,教育叙事是教师通过记录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或教育活动,构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的一种方法,同时,它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有效的质的研究方法。

二、教师教育叙事的积极性

主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的意识性、目的性、自主性、计划性等。这是人类才有的一种特性,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所有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主观能动性,其本质就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是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它对人们如何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在不同实践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尽相同,而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个体在实践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果要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行为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保证其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正确地发挥。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教师教育叙事的主动性就是指教师群体在实践教育叙事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性、目的性、自主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而这些也正是教师教育叙事的实践行为能否取得应有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叙事对教师发展的积极作用众所周知,然而,由于实践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教师教育叙事主动性的正确发挥,致使教师对待教育叙事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给教师实践教育叙事造成了障碍。因此,如何提高教师教育叙事的主动性,让教师对教育叙事形成一种积极的主观意识,将是教育叙事在教育领域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基础。

三、提高教师教育叙事积极的意义

在现实状况中,由于实践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严重阻碍了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限制了这一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和职业专业化的方法的普及和发展。提高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的主动性,将给教育叙事的发展一个坚实的前提基础,从而在教育领域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叙事环境,激发广大教师对教育叙事的热情,在教师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使教师从教育叙事中获得切实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叙事对教师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军.创设“自由”情境,营造创新氛围[J].山西教育,2003(19):10-11.

[2]王凯.教师叙事四问[J].上海教育科研,2006(5):20-22.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2篇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其中包含了新课标精神的指导思想,重在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教科书的编写,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二部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其中包括了新课标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重点包括学习评价体系,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教科书的编写,教材的编写,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各方面的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教材的编写体系

这一部分: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点,其中包含了新课标理念,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观念,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的建立,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的指南思想.

第四部分: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学习方法的组织和学习方式的指导思想.

第五部分: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学习的评价体系.

第六部分:学生的教科书的编写体系

本册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教科书的编写体系

第二部分:教材的编写体系

第三部分:教师的编写体系

第四部分:教师的教案编写体系

第五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六部分: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七部分:本册教学内容

第八部分:学生的实验与分析

第十部分:教材的编写体系

第十部分:学生学习方式

第二部分:教材的编写体系

第十部分:学生的实验与分析

第十部分:实验与分析

第十部分:学生学习方式

第十部分:实验与分析

第十部分:教学方式

第十四部分:教师的编导

第十五部分:教学过程

第十六部分:学生的实验和分析

第十八部分:实验

第十九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

第二十三部分:课程实训

第二十九部分:教师的实验与分析

教学内容

第二十四部分

第二十五部分

教材的编写体系

第二十六部分:课程实训与分析

第二十三部分:教育教学方式

第三十四部分:教师的实训与分析

第二十五部分:课程实训与分析

第二十六部分:教师的实验与分析

第二十七部分:实验

第二十九部分:教学方式

第二十四部分:化学学习

第二十四部分:化学学习的实验与分析

第二十四部分:化学学习

第二十五部分:高中化学实习与分析

第二十六部分:实验

第二十七部分:教师的实验与分析

第二十八

第二十九部分

第二十四部分

第二十四部分

第二十五部分

第二十六部分

第二十三部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3篇

Abstract:the narrative inquiry i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a research method, narrative exploring 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ether for educators and connetion between,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 between pedagogue and pedagogue between all has very big effect.

关键词:叙事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Keywords:narrative inqui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一、叙事探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应用

叙事探究是近年来随着质性研究的兴起而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这种方法是把叙事与探究结合起来的。叙事就是讲述自己的事情其中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在叙事的过程中也是经验的一种阐释,探究就是通过这种阐释经验的过程呈现意义以至形成理论,从而指导实践。

(一) 必须了解叙事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1.叙事探究所叙之事必须是真实的,不得虚构。一个是所记录情节的真实性,一个是所记录心里活动的真实性,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的事件都要符合这个要求,如果是虚假的那么对于我们所要研究的主题是没有意义的,也达不到经验总结的目的。

2.叙事探究所叙之事要有较突出的心理性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常叙事都以第一人称进行,教育者所讲述的事件一定是自己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有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所讲述的事件故事也是自己所遇到一些难解之题或者是一些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二)在搜集整理资料结束后编写现场文本,这个过程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

亲密接触的时候,在编写现场文本时我们要还是要时刻记住自己只是作为研究工具,尊重被研究者的声音。与被研究者形成良性互动,同时现场文本的编写要注意在资料的整理时要考虑资料的实用价值。将有价值研究资料、切合实际的材料编入到研究文本中。

(三)形成研究文本,从现成文本转入研究文本是教育研究者要完成的一项。

艰巨的任务,因为研究文本是最后要呈现给读者的,所以在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也是一个高度的升华,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文本是除了编写要切合实际,尊重被研究者的声音这些基本要求外,还要有情境,通过展现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件,使读者能够有一种切身的体会。

二、叙事探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的意义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即显性知识,但是现在我们慢慢发现还有一种隐性知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有时候这种隐性的知识教育要比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更具说服力,那么什么是隐性知识呢?这里说的隐性知识就是实践,这种教育资源来源于生活,这种资源可以是教育者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的教学事件,也可以是受教育者学习、生活中的有代表性的事件。那么如何获取这种隐性知识教育的资源呢?叙事探究的方法就是我们获取这种隐性知识资源的有效资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基本要素构成。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成为教育者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我想可以将叙事探究这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型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叙事探究在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影响。叙事探究注重实践,更注重将实践呈现意义。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涯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验的积累过程。如果学校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把教师组织起来定期的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事件,对自己的心得经验进行陈述与交流。这样是必就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思想碰撞的火花,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提高,也更有助于教育者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叙事探究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的影响。叙事探究文本可以有多种形式,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完成的既定的目标就要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因人而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呢,叙事探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经常地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以适合的主题开办集体交流活动,让学生自己讲自己的经历、认识、生活中的经验等等,凡是能讲的都可设为主题,长此以往这种经验的积累就可以作为叙事探究的研究文本,有了这种积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意义重大。更有助于总结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有迹可循。能够使教育者及时的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动态,对于不好的思想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纠正,对于进步的思想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采纳。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利于缩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加)克兰迪宁 ,(加)康纳利 著 张园 译.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与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育叙事

2.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教育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许多英语教师只针对于教学工作埋头苦干,对于教学研究,研究的方法不感兴趣,甚至一知半解。但是,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帮助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育,教育和研究相结合。这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教育叙事研究相对复杂,需要选定一些样本,通过实验,采集准确的数据,接着对数据所呈现出的规律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统计软件,这一复杂的过程让许多英语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畏惧不已。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导致许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研究上贡献甚少,浪费了推进教育进步的许多机会。教育叙事研究特别注重培养优秀生,提高差等生,在这两个方向寻找问题,并且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这也是英语教学中十分注重的。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找到解决英语教育教学的方法,而且实验表明,结果往往是令人喜悦的。通过叙述故事,讲述经验来总结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叙事对教师生活的影响

教育叙事对教师英语教学的影响

3.小结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5篇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揭示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指导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有利于农村教师进行自觉反思、不断成长,还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农村教师在具体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时,需要把握叙事的标准,处理好叙事者与研究者、特殊性与普遍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三组关系。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1.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它的研究主体既可以是教育主体,即叙述者(教师)本人(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人类学),也可以是专门的研究者(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行动学)。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研究应包括:叙述事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如解决时的所思所想,何以得到最后解决;反思事件——从整个事件的表面现象提炼出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升发事件——从先前的反思中建构新的思想或经验,使主题事件所蕴含的意义普遍化或理论化。

2.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的兴起受到了哲学现象学、解释学以及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方法的影响。

现象学强调对事物、事件本身的理解、分析和阐释,强调生活、情景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正是由此受到启示: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提出了它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式,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教学研究中追求事物的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以及对概念等的抽象和泛化分析,而是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去,用交际和对话等直观的方式从整体上去探索教育教学事件本身中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些值得他人借鉴的、应引起注意的东西。

教育科学是人文学科,它的研究不同于自然学科。自然学科需要“定量”,需要说明,一个板一个眼。而教育叙事研究则只能“定性”,需要理解,需要合理的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以研究者的“先见”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先见”,逃离理论教条的束缚,通过对话确立主体间性关系而趋近合理。主张“理解”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正是受到解释学的影响而由此形成。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基层,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和文化的理解。这种“田野式”的研究方式也对教育教学研究产生启发:教育研究者通过对话、交流或倾听,切身体会叙事者的所思所悟,与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对相关事件的一些质性认识。这样,教育叙事研究应运而生。

二、教育叙事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反思从“自发”到“自觉”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事件中,教师们有时对于某些现象,头脑中会出现灵光一闪,似有所悟,产生自发式反馈行为,形成某个经验。有心的教师也许会在事后对其作以梳理,略作记录,做出反思。但大部分教师则会无所理会,任其流走,对这笔宝贵的财富视而不见。美国教育专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或者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经验而不是经验的反思,那么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可以说,反思是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以及教育研究的核心因素。

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经验,需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且反思还应该从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行为。无论研究者是否为教师本人,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都贯穿了自觉反思:面对众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需要反思、“筛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反思;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如何,得到哪些启示、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反思。可见,主动的教育叙事研究促成了教师们从以前自发式的、毫无意义的反馈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化,为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

教育和科研是学校里的两大工作。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教学为科研提供土壤,科研又促进教学的改善和提高。在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奇缺,师资不足、水平不高,开展“阳春白雪”似的传统教育科学研究,困难重重,农村教师无力、也无能问津,当然,更谈不上通过科研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对于“下里巴人”似的新兴的教育叙事研究,操作简单,不需要资金、设备、设施,只需要一颗滚烫而热情的心,农村教师完全可以为之,而且能有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这样,以前只有依靠少数教育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才能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行为,现在也能在广大的农村教师群体中开展并应用起来,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平民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3.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第一,能促进教师科研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教育叙事研究使得“平民化”的农村教师们除了教育教学外,更对地关注了一定教育教学事件后的反思及经验总结,这种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促进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从事更高效、更复杂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能促进教师有效处理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教育叙事研究体现了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其间,教师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复杂状态,于细微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彼此的更加理解。对于一项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教师们可能会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经验,大家从各自的视域中走出,互动、交流彼此的心声、理解和感悟,必然会促进教师们的共同成长与合作。第三,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哲学。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日渐麻木的教育教学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对业已模糊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和概念有了一次更加清晰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诠释,从而根据个人的知识来源和形成,选择与建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经常的这种教育叙事研究,必然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教育教学哲学。第四,能促进教师成就感、使命感的形成。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的真实教育教学和生活状况得以深描,生命的激情和感性的灵光再次在研究中被他人或自己重视,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教学生活里充满更多的机智和幽默,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成就感的获得,也必然会促进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形成。

三、农村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叙事”的标准。首先,要具有“问题性”。教师生活在学校里,每天都会经历许多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但教育叙事决不是对每件事件的叙述或记录,只有那些让教师或感动、或困惑、或后悔、或兴奋的能引起教师内心萌动的、值得注意的、表现为某种问题的事件,才值得叙述和研究。其次,要具有“情景性”。情节和环境是故事发生的载体和条件。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环境,故事也只有在丰富、复杂、变动的环境中考察才有意义。正如杜威所说,“环境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也只有这样,研究后取得的经验才有其参照性的支撑点。故事情节蕴含着个人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情感变化,有血有肉的情节故事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以情服人,引起听者注意,产生共鸣。最后,要具有“释放性”。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叙述要求叙事者真实感情的流露,所思所悟真实的呈现。它不仅是指教师面对自己、同事、研究者要完全甩掉心理包袱,摆脱心理困惑、担忧和顾虑;也是指教师面对传统教育科学研究的那种“自上而下”性和权威压制性要实现个人身心的全面解放和心理完全宣泄,表现出巨大的无畏性。

第二,处理好三队关系。首先,叙述者与研究者的关系。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人类学中,叙述者与研究者为同一人。这时,教师不仅要正确发出作为叙述者的声音,也要正确发出作为研究者的声音。同时,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行动学中,教师作为单纯的叙述者,在民主、平等的条件下,发出内心的真实倾诉和释放,应受到研究者的尊重和保护。研究者应既站在事件的外面,也“生活”在里面,这样才能获得叙述者的真正所思所悟,自己也才会有客观的经验所得。确定好了二者的关系,才会有双方合作的起点和平台。其次,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微观叙事”,是对个别对象个别事件进行的研究,注意研究材料的细节性、生活性、情景性和研究层面的深入性,因此,少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概括和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呈现出一种特殊性。在研究中,对这种特殊性,不能强调过度,否则教育叙事研究毫无意义。其实教育叙事研究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为一种“启发性”和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参照性”。人们了解了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后,所产生的那种心领神会,唏唏之叹,那种“曲尽意犹在”、“掩卷思不罢”之感,正是这种“普遍性”。随之,后继者也才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其参照和仿效。最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面对众多的事件,叙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行“筛选”,对其所思所悟也无不流露出叙事者以及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和态度,体现出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特色。这本无可厚非,但叙事者和研究者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任其主观价值倾向四溢,尽量保持某种客观态度,把握一定的度,坚持“筛选”、“判断”、“反思”的批判性和理性,遵守起码的研究规则。

参考文献:

[1]程方生.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3,(8).22.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3]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5]王凌.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简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3,(3).

[6]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

[7]黄爱萍,唐小华.关于教育叙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

[8]陈娟.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J].班主任,2005,(2).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6篇

我发现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助推教师十分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讲授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2《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时,适时渗透物理学家的奋斗成长史实,狠抓难得的教育契机,并穿插讲解有关法拉第的小故事: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整整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丹麦学者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卓绝地探索。1821年9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接着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他并未灰心气馁,不断反思总结琢磨改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极具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法拉第的座右铭:“像蜡烛那样为人照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倾其毕生探索科学真理,热爱人民,真诚质朴,作风严谨,他的思想品质深深地扎根在了学生的心里。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进而达到最终灵活较好掌握物理知识目的,可谓“一石二鸟”之良好效果。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7篇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本人自20__年7月从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带着实现理想,感恩社会之心,一直满负荷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历届学生既能学好知识,又懂得如何做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业务进修,经过不懈努力,20__年6月本人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师大计算机教育专业,既开拓了视野,又拓展了知识面。多年来,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许,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采摘万花丛中一朵红,播洒学子心头一片绿。博采众长,追求特色,经过刻苦努力,现实的我已经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能系统的完整的掌握高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挥洒自如的驾驭课堂,在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转化上有独到的方法和教程。我注重走近学生,了解学情,在20__年教授高一学生时,我一开始我是带着自信满满走进课堂的,可是一节课下来后,听到的却是批评,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我需要弥补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语速问题,我始终觉得语速快,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他们会获益更多。于是在后来的授课中我尽量放慢语速,从而满足学生的要求。在我的深刻自我反思之下,我知道了学生身上的惰性是很强的,所以必须对他们从严要求。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渐渐的他们的成绩开始有所起色。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本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__年8 月,我被明水县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多年来,我在承担学校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如宋凤海等同志,这些同志现已成为本学科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多年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本人已成为计算机学科带头人。

教育艺术并不神秘,哪一位辛勤耕耘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成功的时候?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无不迸发出教学艺术的火花,哪怕是星星之火,那都是艺术的体现。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坚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肯于钻研,勤于探索,以自觉、客观的态度去研究教学艺术及规律,使之科学化,有序化,成为可以把握和操作的原理、方法、技巧。同时,不断总结,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无论成功与失败,辛勤劳动的背后,都充满着艰辛与汗水,一位教师,既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既要注重教学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所讲述的教育叙事材料,实际就是我多年教育教学思想发展变化的情况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的情况。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做了一些粗浅的感悟,有成就,也有很多不足。以后的教育之路仍是“雄关漫道”,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山重水复”的局面。新的教改思路提示我们,教师不仅要用力教,还要用脑教,用心教,要塑造学生的心灵;不仅交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智慧;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始终相信,意志需要磨砺,生命需要锻炼,在教育的天空下,从孩子们的心中飞过是我不变的选择。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8篇

在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举一二,和大家交流探讨。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不容易把握的细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枯燥无味,因此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恰当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物理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唯有新颖别致、出奇制胜,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可采用做实验、举实例、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作好了铺垫,从而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学校里很多地方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课件制作质量,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一定要切实做好实验教学,靠讲实验,已经完全不能跟上中考的步伐,中考要求学生要有应变能力,从细节上进行考试,不进行实际实验,很难发现这些细节。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受到关注和优化。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等也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因为,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等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譬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的物理表达习惯和书写规范性就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一度发现这样的现象:我辅导的一个尚志二中的学生的作业很优秀,她的解题步骤,解答格式规范,比我所讲的还好。我都做不到那么优秀,看来她的作业工整及优秀,非我之功,而是原来教师要求严格,教学规范。而我亲自教的学生的物理作业、试卷等书写得凌乱潦草、不整洁、不规范,经再三强调收效甚微。后来经过自我反思,我发现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平时上课时自己的板书就比较随意,凌乱、潦草,例题讲解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而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这样,乱写乱划、不认真、不规范的毛病自然就在作业和试卷当中体现出来了。找到原因后我就对症下药,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板书坚持不懈地做到工整认真、整齐美观,解题准确规范,一丝不苟。渐渐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也开始工整、规范起来了。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和优化还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上。教材上有些内容处理的不够好,在各个教学材料及练习中,有好的素材时,我们就要善于积累。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都能备课,练习生活教物理,这就是活生生的物理教学,把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学就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就会充满血肉。内容丰富,学生利于接受。比如可以可以联系生活,改变题设条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转换。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处理进行细化,并作适当的拓宽和引伸,挖掘问题的和外延,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发散性,达到扩展思路, 学会变通,启迪智慧之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课堂上善于发现有利的契机,善于利用环境资源和有利条件,用真诚的态度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激励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去影响、感染学生的行为,是优化教学细节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9篇

工作20来年,没想到在年近半百之时,我任4——6年级科学课教学任务。此刻,倍感肩负的任务之重要。压力也很大,毕竟自己对科学知识比较陌生,为此,自接任以来,在备课上可以说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科学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

科学课是丰富的 是多彩的,以概念为引领的科学教学, 它将实现两个基本效果:一是日常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知识理解层面,而且要上升到综合分析层面,这样的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思考力;二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找到了落脚点,帮助学生在熟悉事物、收集事实的同时,还要形成一种观念性的概念,用这种原理性的概念引领科学探究的发展,这对学生长大后所形成的科学素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让学生敢想敢问

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采取更适合学生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

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电和磁,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磁铁性质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地理解电和磁之间关系。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四年级水的三态变化一课,一个学生提到:“霜和雪形成”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解释时,。其实,。通过把水三态变化通过实验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发生变化的原因了。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 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 温度一样, 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

在本课设计中,在了解学生对“溶解”直观概念上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课的又一个活动: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是为了

挑战学生元认知,激发认知冲突,面粉有些看不见了,有些还看得见,算不算“溶解”了呢?当我们用眼睛看难以判断的时候,过滤方法和沉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丰富了学生对“溶解”第二层次的认识——溶解后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和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4、保护好奇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其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的动力。

5、推敲概念教学策略,促进了有效教学

1)重视观察描述

观察和描述是概念之本,并能有效促进教学。溶解是一个过程,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溶解过程变化的观察和描述。学生要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他们头脑中必须有丰富的有关于“溶解”事实储备。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是获取事实的最佳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系列观察的事实,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形成了“溶解”的概念。

2)关注实验教学细节,力排干扰

关注教学细节,直接影响溶解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实验的细节指导,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观察到溶解过程的变化。如学生做面粉、沙子

和食盐的过滤实验时,教师给学生两点温馨提示:不要用筷子在漏斗里戳;对混合物倒入漏斗的指导是倒一次就够了。这两点操作提示保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应努力探索、大胆创新,不辜负己任,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加聪明的新一代。

高中优秀教育叙事范文 第10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重视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本方法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学数学的自我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