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带来的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山中访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①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②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山中众朋友”。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
3、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
4、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四、精讲点拨
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字音:栀子( ) 旋转( ) 汩汩 ()唱和 () 湛蓝 ()
(3)、重点词语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
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2、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明确图示)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
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3、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巩固拓展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
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六、板书设计:
1、山中访友
老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落花
落叶 雷雨 岩石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山中访友》。
2、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一句话,就是──山中的一切。
3、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出“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用笔划一划,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触。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制造一种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的理念。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划一划,写一写,和同桌交流交流。
2、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了“我” 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四、精讲点拨
1、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了“我” 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学情预设: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A“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⑴ 谈谈你读了这段话后的感受。
⑵ 当你读到“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的感受是什么?(古老)指导个人读,读出桥的古老。
⑶ 当你读到“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人从桥上走过。)指导个人读,读出桥的默默无闻。
⑷ 是啊,这是一座古老的桥,这是一座度过许多人的桥,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在你的凝望里,人影──,在你的凝望里,鱼影──,在你的凝望里,月影──。(师导读)
⑸ 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想象桥的画面。
⑹ 此时此刻,你想对桥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语境之后,学生才有话可说,体验深刻,有了体验,学生的朗读才有感情。
B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⑴ 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受?
⑵ 读了这段话,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⑶ (当学生说到“呼唤”时)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呼唤声。(多媒体播放鸟鸣声)从这呼唤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眼神”时)让我们也与露珠交换一下眼神吧。(多媒体播放露珠的图片)从这眼神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温馨、深情)并指导深情地朗读。
⑷ 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运用要为理解文本服务,播放鸟鸣声、出示露珠、图象,为的是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让他们有更深刻的体验。C“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⑴ 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⑵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⑶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将要溢出来的满怀的真诚和喜悦,并体会作者用语的亲切,恰当。说话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细腻的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D、(导读)在作者的眼中,山中的万物都是有情的。“拣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
⑴ 让我们也跟着作者与大自然进行心于心的交汇吧,(放轻缓的音乐)只要你用心,你会听到很多很多,看到很多很多,感受到很多很多,你的心会跟大自然贴的更近。感受到了,就用笔写一写。
如:(出示)捧一捧山泉,让她从指间淌过,我感受到了 ;掬一方泥土,轻轻扬起,我感受到了 。
【设计意图】用音乐来渲染铺垫课堂气氛,感受自然气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读写结合,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3、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深深感受到“我”与“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相机出示: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呢?
⑴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指什么?恩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⑵ 带着你的理解读这句话。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吧。
五、巩固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
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可以尽情地去亲近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该爱护大自然。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运用想象,摹仿文中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篇二
课堂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山中访友》。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对这样一篇童话色彩浓重的散文,一定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样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图画。
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写进而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投影仪、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在导入课文后,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老师建议你们:
1、要左手翻书右手钩画。
2、用“—”画出你不认识字词。
3、用“口”画出景物的名字,用“Ο”画出你认为最妙的词,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教师巡视、释疑、解难,把集中出现的生字词在黑板上集中讲解,学生初读结束。接下来听课文录音,这时我又设计几个问题:我是什么时间去访友的?访问了哪些朋友?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指出“在好天气里独自步行带着好心情去的(对于好心情教师要适时点出哼、踏等词的好处),具体朋友学生说,老师板书。
(三)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接下来的环节是品味课文写景语言的比喻之美,人称之美。
(1)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可做适当的评价。
(2)指导学生分组,每组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中精美的词句,精读品析。
(3)小组代表谈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并说出它的好处,然后用这幅画好在 的句式起个好听的名字,每小组选一个人做汇报的记录。
(4)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后的关键之处板书,如将写物拟人化的称呼,弟弟、大嫂、爷爷、姐姐……学生说出比喻句的喻体等等。
山中访友课文简说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 山中访友原文 《山中访友》教学建议 《山中访友》词语解释与积累 《山中访友》生字注音 《山中访友》句子理解
(四)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1、你认为朋友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种,但教师应抓住平等、互助,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称自然景物为朋友?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2、你与作者有同样的想法吗?就把它写下来,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写成一段景物描写用拟化人称呼与比喻修辞来写,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小组选代表读,大家互评。
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写作方法及思想方面谈收获。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使本文教学不流于形式。
(五)作业的布置
本文既然讲的是我们和大自然是朋友,那么我们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类对话呢?把它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古桥——老朋友 树——知已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童话般的世界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山中访友课文简说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 山中访友原文 《山中访友》教学建议 《山中访友》词语解释与积累 《山中访友》生字注音 《山中访友》句子理解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玄奥、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抓住的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的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像法、自读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诵美文: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川秀丽,景色优美,更有为之称颂的瑰丽的壮美诗篇。现在我们就边欣赏这奇山异水,边诵读这壮丽的诗章: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最,但余钟磬音。
欣赏着这些美景,诵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同学们,想不想到山中走一走(想)。今天,我们有幸与李汉荣先生同行,去山中访友!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要求:
勾画出作者在山中拜访的众朋友及称呼,并思考作者对他们是怎样评价的?(尽可能用文中的词句)
2、师生共同明确:`
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坚韧
树——知已自己变成一株树
山泉——姐姐明镜、照出我的浑浊
溪流——妹妹邀我的唱和
白云——大嫂好女儿、好护士、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歌唱家、金噪子、不求回报
悬崖——爷爷玄奥的智慧、清澈的禅心
云雀——弟弟纯洁的少年、从不说是非
蚂蚁——小弟弟有缘分、患难兄弟
石头——时间的回声
落叶——命运的神秘的手相
小花——眼含柔情的女性
雷阵雨——侠客吼叫诗人的朗诵感动人
老柏树——慈祥给我避雨
师小结:在这里,作者用“朋友、知已、兄弟姐妹”来称呼山中的景物,用“德高望重、慈祥、从不说是非”等语句来评价山中的朋友,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呢?(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赏析:
1、朗读指导:
师:所以在朗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应该用饱含深情、喜悦的语调,较为舒缓的语速来朗读它,现在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2段。"
生:一齐有感情朗读。
师指导:语调:喜悦(结合文章内容)
语速:欢快(快:欢乐、激动、紧张慢:悲痛、低沉、抒情)
重音:撞、好清爽、哼、踏(突出表现作者感情的字词)
生: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生评价。
师:指正、范读,学生跟读
2、赏析指导:
师:如果把第一段改为:“走出门,看见草上有许多露水,迎面吹来一股清风,送来桅子花的清香,好清爽!”你觉得怎么样?
生:原句运用拟人手法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撞”指本人拟之间在无意间彼此相撞,“满怀”则见撞教师很厉害。作者把饱含着露水和桅子花气息的晨风想像成富有感情的人与我相撞,既富有情趣,又让人觉得与之相撞清爽,女子惬意。
而改后的句子意思虽然正确,但少了那种拟人味,没了那份童真童趣,就像丢了魂的人,无精打采。
师:如果把第二段中的“哼”改为“唱”,“踏”改为“踩”你觉得怎样?
生:“哼”和“踏”,让人可以想像到我出游的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与第一段的好清爽相照应。而“唱”则显得不太轻松自在,“踩”不仅与原句内容不相符,而且也显得小心翼翼,与我轻松自在出游的心境不相符。
2、朗读比赛
师:根据老师刚才所教的方法,我们举行一次朗读比赛,请大家从3—7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的朗读。
要求
(1)评出本节课的朗读之星(2—3人),并说明理由。
(2)勾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
生:生择段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思考。
生:评出2—3朗读之星,并说明理由
师:恭喜你xx同学,被评为本节课的朗读之星。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在读到好文章时,都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品味欣赏:
对于好文章,我们不仅要声情并茂地去朗读它,而且要学会去赏析它。那么怎样才能欣赏它的美呢?
其实欣赏的办法也很简单,首先你觉得哪些语言写得好,就把它勾画出来,也许你还没有深入考虑,不过没关系,先跟着感觉走,因为你已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接着你就想想,为什么你会觉得它写得好呢?尽可能给它说个“好”理由,来一点分析,那么,这就是赏析。
刚才,大家已经勾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现在再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给你所找的好词好句,说个理由,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可能找到的好词好句有:
(1)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躬、俯”二字用得好,拟人手法,既抓住古桥形状的特点,又写出古桥鞠躬尽瘁为人类服务的奉献精神)
(2)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拟人手法,动静结合,饱含深情地赞美,写出古桥的古老而又坚韧的精神)
(3)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换”和“交换眼神”,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感觉特别的亲切)
(4)我闭上眼睛,……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想像手法,与树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
(5)瀑布大哥!雄深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从古唱到今。
(写出瀑布雄深的气势,用男高音和歌唱家来形容它,赞美了他的奉献精神)
(6)“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
(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年代远远悬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
(7)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写出了悠远的意境,让我仿佛置身于远古的环境)
(8)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雷阵雨给人既感动人又吓人的感受)
(9)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拟人,写出了溪流声的悦耳动听)
(10)惟我站立在地方没有雨……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反问,突出了老柏树慈祥地为我避雨,给我恩泽)
师:找到好词好句,给它说明理由时,我们可以从修辞方法,饱含哲理,引人深思、遣词炼字,表达方式等方面给它说说理由。
五、仿写
文章的情感美
师:领略欣赏了文章的语言美,要是能把这优美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该多好啊!下面我们先分角色朗读第5段(女生读一景,男生读一景),然后我们大家模仿照第五段的句式,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景物,写一句或一段话。
(提示:抓住景物的特点,根据景物特点选择内容和与它相符的词语,山泉清澈,比作明镜,照出我的浑浊)
生:仿写(先同桌交流)
师:巡回指导,展示评价优秀作品
六、朗读结束全文:
今天,我们有幸与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朋友,走出山涧,走出山林,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也顺便带回了一路的月色……
最后让我们朗朗的书声,告别山里的从朋友,带回这一路的收获……
请大家一起朗读文章最后一段。
《山中访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
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导入 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
……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美)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
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体验与反思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掌握8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感受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等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或用小黑板抄课文重点句子123,抄生字词;录音机和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大家好。暑假有没有到什么风景名胜去旅游啊?或者到了远方的亲戚朋友家去玩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山中访友》(板书),喜欢吗?
二、听课文录音(或范读),出示生字词,生读,正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题目叫《山中访友》,访,用课文的词来理解,──访问,拜访。自已找近义词,──探访。友,当然指的是朋友。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呢?浏览课文,填表:
我们首先拜访了( ),然后走进( ),访问了( )( )和( );接着,我们在山中又热切地与( )( )( )( )( )( )打招呼。
2.我们访问好朋友,带着怎样的心情?──好心情。
除了看到好朋友,好风景,作者的好心情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出示(或板书):( )落花──( )落叶──( )石头──( )雷雨,(填上一个动词)于是告别的时候,作者带回了满怀的( 好心情 )( 好记忆 )。
四、细读课文,欣赏体味:(过渡语)如此的好风景,不要那么快地离开吧,让我们回过头去重游一遍。这一回,可要多长个心眼,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耐心记忆。
1.细读第三自然段,第一个拜访的是谁?──老桥。“拜访”与“访问”有什么不同?──还有带着恭敬的心情。
2.老桥为什么让我恭敬?──德高望重。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为什么说老桥德高望重?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划出“站、渡、弓、俯身、凝望”等动词。
3.有感情朗读这段:体味老桥默默无闻服务大众、恒久不变的情怀,读出缓慢、平静的语气,以及恭敬的心情。
反复引读: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
4.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 )比作( ),突出了老桥( )、( )的精神。
五、总结学法:
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大意。
精读段落,体会词句。
六、作业:感情朗读一二三段,尝试背诵;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清爽 幽径 拜访 德高望重 凝望 明灭
2.第一课时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这节我们就继续运用第二种学习方法去学习。
二、自读四、五自然段。
1.说说哪个句子让你最喜欢?为什么?
体会拟人、反问、设问、排比和联想几种修辞手法;有感情朗读与背诵。
2.让我们与山中的朋友热切地打招呼吧。──有感情朗读四、五自然段。
3.假若你是清清的山泉,你听到了我亲切的问候: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会怎样回应我的问候呢?(指名说)
4.同位相互问答,清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三、(过渡)云雀在叽叽喳喳地谈论好风景,“我”当然也津津有味地欣赏好风景。除了“欣赏”,我还寻获了“趣味”。
引读:
1.捧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
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
2.理解“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指的是什么。
3.口头填空: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又像( ),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 ),谁能说这不是天地( )?
4.理解“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5.小结这部分内容:
(1)作者愿意离开这些朋友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2)这部分内容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你能背诵哪些优美的句子?
(3)课文结尾怎样与开关呼应?
四、总结全文:
1.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其实写的是自己在山中看到的好风景给自己带来了好心情、好记忆。把自然景色看作朋友,作者全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可见其对大自然无比热爱,当然也热爱生活。
2.作品“语言优美,情意深长,联想丰富,意境动人”,每个段落都有各自的修辞特色。
3.能仿照“一字诗”,写一首诗来概括本文的内容吗?
例1:一桥一树一溪流,一花一叶一石头。一访一望一阵笑,一风一雨一挥手。
例2:一桥一树一溪流,一眼山泉一瀑布。一花一叶一场雨,一轮明月一酒壶。
例3:一山一水一古桥,一石一树一鸣鸟。一吟一诵一唱和,一路月色一路笑。
五、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
(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悬崖 ( )的白云 ( )的峡谷
( )的云雀 ( )的纹理 ( )的气势
( )的额头 ( )的身影 ( )的身躯
3.造句: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4.摘抄优美的句子。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解决生字,理解并掌握“陡峭、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描写大自然风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自然环境的优美,体会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位优美语言,学习描写大自然的方法。
【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由题入文,提问学生是否有自己在山中游玩的经历,山上有哪些景物是令自己难忘的,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论。(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查清字词,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读,让学生跟读并且体会情感基调。
3.学生默读课文同时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访友时间、环境、心情。
第二部分(3—7自然段):访友情境,对“朋友”感情。
第三部分(8自然段):告别“朋友”。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抓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①“满怀的好心情”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大自然之中寻访的心情非常好,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情深”
明确:道出了作者对大自然感情的深刻。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好朋友”
明确: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它们像我们的朋友一样可以和我们沟通交流。作者进山看景,自然就成了“山中访友”,体现了在作者心目中,人类和大自然是应该并且可以和谐相处的。
2.小组学习
①理解题目含义
明确:在作者的眼中,自然界的万物都可以和人类和谐相处,山中的一切景物都是自己的朋友,作者对他们是尊重的,所以到山中去探访也就变成了“山中访友”。
②赏析修辞手法(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且共同探讨运用修辞的好处)
例如: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比拟)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排比)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比喻)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文章第五段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那么,能不能仿写这一段,把你在某一个地方的见闻以及感受写出来呢,让我们动手试试看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我们要像作者学习,珍惜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相处。
(六)课后作业
探访大自然,并且用画笔记录下你的独特发现。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文作者描绘各种好友时用到的。修辞手法-拟人,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需要多结合写作进行练习。作者的情感是学生体会的难点,需要学生多读多悟。
《山中访友》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感觉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欣赏优美语句,学习本文写作技巧。
1、启发活力,引领美
导入: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有人说,美丽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细细品来,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说,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久久凝望,其神韵美入心田!还有人说,它是一支动人心弦的曲,静静聆听,其旋律情韵悠长!相信同学们也曾与大自然有过亲密接触,那么大自然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好,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丽的姑娘,温柔的母亲,亲密的朋友)
同学们说得真好,朱自清赞美春天的自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老舍赞美冬天的风景是张美丽的山水画,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让我们感觉:美丽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艳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诗人徐志摩的眼里,美丽的大自然是夕阳中的新娘,光艳照人;是莱蒙托夫眼中的恋人,带给他人所不知的欢乐;是郭沫若眼中的母亲,幸福地赤裸着双脚和她相亲;是牧童眼中的少女,梦寐着朦胧而又美丽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汉荣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头,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随着作者一齐走进《山中访友》。
2、引读入情,感受美
(1)首先请同学欣赏课文,并作者走进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丽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听读课文(播放Flash动画配乐朗读)
(3)交流听读感觉。
①好,同学们听完课文感觉怎样?
(生:很美,心里很开阔,好舒服)
(师:是啊,真美,语文美、画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②那么文中作者带着我们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说一说。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小花、落叶、雷阵雨、老柏树、蚂蚁)
(师:噢,原先他访问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们叫做朋友)
③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欢,热爱,赞美)
(生: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很亲密,很真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头,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亲人般的深情进一步感觉作者的美丽情怀,下头请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④齐读课文
3、品读悟情,欣赏美
(1)经过感知课文,我们同学都感觉,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欢,很热爱,像朋友,像亲人。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与山中美景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呢
(2)学生品读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情感的优美的句子。同时提示诵读指导:注意,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读揣摩,体会能形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师生交流。同学读出句子的情感,同学评出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从中体会到句子中关键词语的重读能够感觉作者情感。
(要求:学生想读什么景就能够出现什么景的图片及文字,并且要点出句子中关键体现情感的词语。)
(教师先品读古桥,表达出作者对古桥的崇敬、亲切、关心、仰慕、赞美。融入了一份浓浓的真情。)
①树林热爱、陶醉、与树融为一体。
②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喜爱、亲切、赞美、感激。
③石头、小花、落叶迷恋、爱得如痴如醉
④走进山林和离开山林舒畅、愉快、满足、幸福。
(5)那么在这些对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为什么?
①亲切的称呼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
②贴切的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③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④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喜欢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吗?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A.称呼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
B.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C.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章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6)小结写作技巧:大家说得很好,经过学习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经过亲切的称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等称呼既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形象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贴切的拟人修辞,如:山泉捧着明镜照我,溪流吟着小诗邀我唱和,瀑布从早唱到晚等拟人动词的妙用,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进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变成了树,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表达了对美景爱得如痴如醉。等等,无处不融入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之情。难怪人们都说:独特的语言表达能把景物的诗情画意发挥极至,收到把美尽收笔尖的效果!
4、想象动情,创造美
(1)词人辛弃疾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亲切的呼唤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声呢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
(2)写作五分钟,然后交流。
(3)小结:在写景中要学会运用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的称呼;形象生动地拟人修辞;美妙而神奇的想象,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传神而富有情感。
5、导行延情,升华美
总结:经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能够尽情地去亲近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当爱护大自然。
6、作业布置
(1)选择文中优美的段落,完成一张精美的幻灯(要求配画、配曲、配朗读)
(2)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一齐去触摸大自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熟读;搜集古桥的图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谈话导入。
1、导语: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之春如诗如画,扣动过多少人的心弦;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又是那么美好可爱、温暖如春,真是个理想的境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又怎样呢?古人有梅妻鹤子之高雅,今人有草木为友之境界。那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物随心变、景随情迁,让我们带着好心情走进去吧!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预习探究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自由轻声读课文。(用笔做上记号)
2、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
二、合作交流
1、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蕴含、奥秘、侠客、瀑布、身躯、邀请、俯身、凝望、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2、李汉荣老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了“山中访友”? 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
3、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三、品读体验
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再和同学交流划出的句子。
(一)古桥
课件出示: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作者为什么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是老桥?(因为在作者的眼中老桥就如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2、老桥的“德高望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时间长,望重。从“岁月悠悠”这个词可以理解到也许老桥站的时间不止几百年也许时间更长,所以它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名望。
(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唯有你依然如旧。”
(3)总结:这一弓腰、一俯身就是几百年啊,这几百年中,桥上的人(悲欢离合),水中的鱼(由小鱼长成大鱼),空中的月(有阴晴圆缺),都不断地变化着、更新着。只有老桥这样坚韧不拔地弓着腰、俯着身为人类服务着,像这样才称得上“德高望重”。
3、自由读,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
课件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4、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它驮过了哪些人?在它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5、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二)树林里
课件出示: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2、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3)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4)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吧!
(三)山中的一切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内容。
(1)“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2)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3)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课件,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4)面对着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其中一位朋友,将它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5)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2、读第六、七自然段。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3、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巩固延伸
1、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2、推荐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板书
出门访友
山中访友 拜访老友(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等)
告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