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天人合一优秀作文【精选7篇】

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 篇一

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有哪些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我们今天看待这个“天”,可以把它理解为世界万物、自然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于“天”有着敬畏之心、反观之心,人与天不是对立割裂的,而是相生相应的,所以人与天之间,才有了对照之心、合一之心。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会诞生一定的影响。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协调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把自然界当成朋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协调。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seo结合搜索引擎推广 篇二

由非典再思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强调的是“天”与“人”和谐的内在关系。在“非典”疫情突袭之后,我们应深入地反思人类对大自然的所做所为,把天人和谐的理念当作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行为准则,采取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使自己的家园成为永恒的乐园。

作 者:张林昌  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委党校 刊 名: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TAIYUAN'S COMMITTEE OF THE C.P.C. 年,卷(期): “”(4) 分类号:B2 关键词:非典   天人合一   自然   灾难   发展

天人合一的文字美文 篇三

内经中的天人合一

天人同气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古圣先贤认为,天地人本源于一“气”,而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同上)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张介宾(1563-1640年,明代医学家,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十分重视,其《类经图翼》云:“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由于气交相差三节,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沉浮”、“气交易位”等变化。

所谓“气交易位”是指气候的太过和不及而导致气交的位置发生移动,由于阴阳之气与寒热之气相差三节,“时有定位,气无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次序和时位,温热寒凉的秩序是不会错的,但,气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现象却是经常发生的。

天地同律

天地同律也就是时空合一。律学本属于声学,由于古代天文学在制定历法过程中需要数学运算,便借用律数来完成这一过程,而产生了律与历的结合。律历一体思想首先是与古代气论紧密相关的,反过来又促进了《黄帝内经》对“气”的规律性研究和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

⑴音律与天之气相应

《史记·律书》,其中说道:“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古代以“同类相动”理论推想互相感动的事物之间通过气传递着它们的相互作用,从而把律吕与“气”密切联系起来。汉代有“候气之法”,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在一个密闭的室内,把端部塞上葭莩灰的律管按一定的方位加以布置,注意观察就可以看到,每到一定的节气,与该气相应的那支律管中的灰就回逸出。这种把律管的长短和天地之气联系起来的实验,对我们理解五气、五藏与五音相应等问题至关重要。就这样,人们把不同音频的乐音同一年中的不同时令,同该时令的气候、物候联系起来。所谓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过是天“气”在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种或七十二种表现,同时造成了不同季节中声、色、味的不同。因此,五音、十二律可以说是关于“气”的量化的另一种表达。

十二律的名称表示着“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作用。如:

黄钟:黄者,中之色,钟者,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汉书·律历志》)

南吕者,言阳气之旅入藏也。(《史记·律书》)

蕤宾者,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汉书·律历志》)

夹钟者,言阴夹助太簇,宣四方之气而出物种也。(《汉书·律历志》)

⑵时间周期(历)与天地之气的运动相应

古人早就发现,地球特有的时间周期与地球在太阳系的特定位置相关,如昼夜、24节气、四季、年等。昼夜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节气和四季的变化是由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造成的。这些时间节律的背后,是地球所受太阳能量辐射的周期性改变,人的生命节律也是由地球的这种特性造成的。因此,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有着相动一致的特性,人体生理功能节律也随天地四时之气运动变化而改变。

由此,《黄帝内经》依据天地同律的原则创建了的独特的“五运六气”历。这种历法特别注意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现象与时间周期的关系,是《内经》学术中时空合一理念的集中表达,从非常广泛的时空角度反映了天地人之统一,反映了人与天之间存在着随应而动和制天而用的统一。

就一年四时而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而发生生长收藏的相应变化。

就一年十二月而言,“正月二月,天气始言,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素问·诊要经终论》)随着月份的推移,人气在不同部位发挥作用。

就一日而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人体的阳气发生相应的改变。

天人同类

我们知道,大谈天人、古今,并寻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律则,是汉代的时代精神。《汉书·董仲舒传》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与古今总连在一起,这种把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混合起来的现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

但《内经》所强调的人天同类与董仲舒辈的神秘的天人感应不尽相同。《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中的五行归类,是根于事物内在的运动方式、状态或显象的同一性。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臭臊。”是将在天的方位、季节、气候、星宿、生成数,在地的品类、五谷、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声、五志、病变、病位等进行五行归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别之间“象”的普遍联系,来识别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另,《灵枢·通天》还以阴阳为原则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认为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无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和平之人“阴阳之气和”。这种将先天阴阳之“气”作为人性的基础,是先秦诸子人性论所未涉及的。作为医学著作,《内经》并不太关注人性的社会性以及人性是否可以改变等问题,而是以气论人性,从先天生理因素寻找人性的根据,关注五态之人的发病及其治法,为养生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天人同构

天人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面。《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例如《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这里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其目的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

天人同象

从“天人合一”观念出发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学都表现为重道、重神、重无、重和谐、重势,其核心则是“象”与“数”,如果对“象数”无知,则意味着对华夏文明的无知,更不能全面地理解和诠释中医学。

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 篇四

谈笔墨纸砚的天人合一散文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文化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历代文人墨客对此文房四宝多有赞叹,有的甚至爱之成癖,如米芾爱砚,甚至拜石。中国的文房四宝与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对于文房四宝的制作也是千变万化,名品精品层出不穷,较之于西方的古典文房工具真是丰富无比。由于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无论是笔、墨、纸、砚均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物性和人性特点,这里根据四宝的特点逐一的谈谈他们的个性和“天性”。

一、宣纸主要的生产地在安徽的宣州。宣纸是有很强个性的材料,纸性特别,吸水性很强,墨水点在纸上会马上洇开。每一寸都是天下无二的表现空间。纸张的初始使用会很难把握,用笔时干可以有飞白、湿可以有水洎,因笔的运动而产生随机的不同变化,按照画家的感受,笔的运用可以表现老枝嫩芽,刚强柔弱。欢快喜悦和萧瑟阴沉,记录着运笔运墨的每个刹那,充满不可遇见的偶然性,虽然驭笔于人,但是自然天成的成分极大,我们知道初学用笔时无法驾御,纸张会按照它的特点和性格承受笔墨的痕迹。只有熟练了了解了纸的性格,才会得心应手。利用纸张的特点表现纸张的吸水性和水墨交融的特性。宣纸的性格和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是非常吻合的。纸张体现的个性,使用者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纸性,表现出驾御纸张的功力。中国绘画上讲究的笔墨功力就是在这样柔软的薄薄宣纸上面表现的。表现遒劲有力的斧凿之痕,表现千斤之力的运笔痕迹。这个力量不是我们通常的力量,是通过毛笔表现出来的内劲,这样的功力往往要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具备。画家们终生都在修炼着用笔的功力,在用笔上友人这样形容画坛大师李可染,“他笔犹如自己的神经末梢,每行笔一分,都努力使感情专注 笔端”,达到恣意挥洒、笔墨传情的炉火纯青水平。”

二、毛笔是表现里极其丰富的工具,仅制笔的材料“毛”就有羊毫、狼毫、兔毫、獾毫、鸡毫、狸毫等等,甚至包括人得头发胎毫,也可制笔。这些取至于自然的动物毫毛,软硬长短,老嫩刚柔。每只笔各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性格、即使是同样的笔也有不同,它们的特质真是到了毫毛之别的效果全殊的程度,这细致的差别,运之于笔,笔墨的痕迹就有无限丰富的变化。一只笔的运用,用石涛的话说;“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从心到笔这个过程有多少是由人控制有多少是归于自然,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自己与自然是一体不二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总是把余地留给天,这个天就是自然的力量。中国画里面的笔墨功力就是体现在毛笔丰富的变化中的,运用的过程就是天人合一的过程。

三、自古制墨名家很多,松烟、油烟为常见,和水研磨为汁,在国画艺术中,水与墨调和,水与墨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墨色和层次,所谓墨分五色。水为生命之源,现实中阳光雨露普照真山真水,在画中也同样是由水,水“滋润”万物。在这儿水运化着笔墨纸砚,挥洒出意趣高妙的中国画,也叫水墨画。其中泼墨画就最具天人合一的旨趣,任意泼洒 ,水墨淋漓,自然天成。或嶙峋怪石,或苍茫云雾,或葱郁莽林,或溪流深涧,云烟满纸。墨,就其单纯性和丰富性而言,确实以达到了极致,与水的调和,出现永恒的变化如同天边的云霞绝无雷同,画家对墨的把握也仅是一种模糊程度上的准确,而墨所代表的色彩,是与人相互交融的结果。研墨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墨法甚至称之为“血法”曰:用墨之法,前人谓墨者字之“血”也。可想而知研磨的重要。研墨的方法十分复杂,浓、淡、干、湿各有其相宜处,各个朝代不同的书画家研墨的方法都有不同,墨还有新墨宿墨的区别,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研法。

四、小小砚台竟称之为“砚田”,“砚海”。天下多少文章书画从此而出。石砚种类很多,好的艺人制做时,利用石才的天然纹理和石头的色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加工出巧夺天工的作品,中国人喜欢玉、喜欢石,这石头里面,砚石就算是一类了,砚石又有很多种,最著名的是四大名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端砚因此而得名。唐武德年间问世。《端溪砚史》称端砚的特点是:“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寞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既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津耀墨,无价之奇材者也。”自中唐至宋乃至明清,加工日愈花色繁多,除各种砚形样式,根据石材的天然质地,和石材的色泽,花纹,因势利导雕上山水、人物、花鸟各种图纹。

歙砚江西婺源县所产的砚石。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记载,婺源砚开产于唐开元年间。其质地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磨之无声,久用不损笔毫,并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等图象。歙砚质色、发墨皆优于众砚,与端砚并称,宋代苏轼、蔡襄曾作诗赞赏。鲁砚始出现于唐代。山东古称鲁,故得“鲁砚”之名。纹理多样,色彩丰富,质地滑润,坚而不顽,细而不滑,易发墨,不损毫。历代书家极为推重。洮砚因产于洮河,其河源于古洮州(今甘肃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尼县)而得名。已经有近900多年的历史。宋代著名画家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云:“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之深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选择砚台的方法也是天人合一为标准的,一看材料是否天然优质,有无天然异彩异形点缀其中是什么品位。二看雕刻的意匠如何工艺是否精湛。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了说明天人合一了,这样的。作品就是选择的目标,纸张笔墨何尝不是如此。

四大名砚共同拥有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文房四宝再人们的心中代表的是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的载体。在传统的风水中也有大量的使用,浙江楠溪的苍波村,借形如笔架的笔架山为朝山,村中水池为砚,条石为墨,居住宅园为纸,形成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在村庄里面以砚为象,象征文化使村庄里面生活的人们耳渲目染沉浸的文化教育之中,使该村历代文人辈出。这个列子可以明白的看出文房四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是什么地位。中国人深深懂得教育的意义,把山河大地的美妙和山河大地的灵气,都运用起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个服务不是开山劈石的破坏性开发,而是天人合一的善巧利用。寓文化于环境之中,感受环境感受自然感受这个来源于自然的文化,使的人的生命与大自然容为一体。或者说从来就不曾与自然分开过。天人合一在砚台的制作上面,表现的有为突出。天然的翘色在设计中巧妙的利用,石头的自然肌理和石头上面的色彩变化都在制作中加以利用。例如在端砚上的石眼其形如鸟兽 的眼睛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有黄、绿、黄白等色彩一方和那的砚台上面,用黄色的石眼雕刻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深色石质象征夜空,构思十分巧妙真是因材施艺,神韵悠远。据说日本人把石头磨成粉再加以铸造成砚,实在可笑,自然的东西经过精心的加工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怎么可以与机械相提并论呢,真是崇拜机器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天人合一的这个方法在霍去病墓的石雕上可以看出,这种艺术上的主动性,在中国禅宗叫做“心能转物”,那些伟大的雕塑杰作是在天然的大石块上稍加雕琢而成的,奇异的想象与艺术的处理就与那石头浑然天成了,这种“法自我立” 、“意来取物”的艺术气韵,是中国文化极高的精神意境所孕育。是我们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所决定的。这种精神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从来不把人与自然分割起来。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就是天人合一的方式。例如建筑,在居住的屋子外面还有院子,这个院是没有顶的房字,是大自然向人为环境的过度。在制造园林时模仿自然山水,追求山水的意境、格调。讲究借景造境,移步易景。通过各种景物的完美组合,以达到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园林虽然是人工制造,但是一切都要合乎自然,使人在园中如在深山湖泽,有无穷的自然气息。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乃至园林。有什么不是人与自然造化共同完成的呢?在西方人承认了自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不在自然之外。中国人总是把自己放在自然里面,从来没有把自己从自然里面分离出来,而是认为山河大地无不是我,认为自然就是自己。

在艺术中强调自然的流露,在书法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讲究书法的气韵,追求书写的天人合一状态。在书写的时候自觉的把自己与自然对立的那些部分去除掉,让心中充满自然的气息。在这样的状态中书发自己的胸臆。

范中立终日坐在山林之中,有时几日不动,出神入化,与天地和,与山水溶为一体,正如水与墨的交融,笔与纸的交融。与文房四宝的个性溶为一体,才有传世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画面上一种山河的壮丽气象,透过画面感染着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

黄公望年七十还在游历山林,他不能安坐家中。其性情还是游于山林,与自己的画里化外往返交流。可以说的是“出神入画”了,这些都说明艺术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毕生追求的天人合一。

杨振宁博士介绍中国文化时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不妨来看一幅宋朝的画,有五尺多高,你站在它的面前,问你自己,这个画家的心境是什么?以及这个画家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什么?我想你问了这些问题以后,就比较容易了解到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哲学主要的精神是什么了。大师们的实践说明,他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绘画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内经中的天人合 篇五

关于天人合一观念的议论文

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这种观念其实就是一种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是未破我执的表现。在外道他们是公开宣传这种教义,原本是一种信仰自由,不用多加评论,但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已渗入了佛教,很多修行佛法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观念。作为其个人,这是非常可惜的,但从佛教的法运而言,破斥这种观念对于正法久住却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渗入佛教的天人合一观念也是以佛法的面貌出现的,具有较强的蒙蔽性。最肤浅的表现形式就是佛我合一,误解众生本来是佛的真实含义,认为通过一些祈祷祭祀和其他宗教仪式可以与某尊佛合为一体。其实这就是印度教梵我合一的翻版,而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深受印度教影响的事实已经为学界共识,迄今一般的印度人也都把佛教当作印度教的一个分支。众生本来是佛的本来意思仅仅是众生本来具有解脱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的错解,把它们当成了宇宙本体的“天”,而追求自我与这种代表最高法则的“天”的合一,也就是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大我,他们以为证到有为法的无我并非就是究竟解脱,否则就堕入二乘或者断灭了。他们认为无为法一定是有本体的,并非仅仅是空,而产生独立于缘起法外的。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的观念。其实这还是未能证到无我空性的表现,而产生的一种不生不灭的大我的妄想。所谓的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仅仅是缘起空性的一种方便说法,而缘起空性非断非常。持这种观念的人最难理解万法皆空下的无穷妙用是如何展开的,破了假我,如果不安立真我,这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但任何真我的安立,无论说得如何巧妙,根深蒂固的还是那个我执。所以对此产生疑惑的人应该反省一下是谁在疑惑?就是我执。

第三种表现形式更加狡猾,危害也更深,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值得警惕。他们会把欲乐当成解脱的手段,这原本也是印度教某派的教义,对性力的崇拜,将情欲神圣化,企图在感官的狂欢中寻求解脱。稍有理智和历史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虽然它外表深奥,但怎么可能是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呢?这种狂欢会造成一种类似解脱的幻觉,甚至是成佛的幻觉,自我会急剧膨胀,极大的我慢会幻觉到假我的消失,神我的出现,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造物主,却自认为是佛慢或与本尊合一了。他们也会把肉体修成天色身或化成什么光当作成佛的重要标志之一,却不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天人乃至魔王也都成佛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陀的警诫我们切不可遗忘。

总之,一切含有天人合一的观念,皆非佛教的,一切佛法都概括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之中。三法印就是一乘法,就是究竟了义。画蛇添足者,只能越搞越糊涂!

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论文 篇六

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几乎都讲究“天人合一”,将其作为建筑设计和室内布局的不二法则,并形成了具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一方面,“天人合一”对于传统审美观的影响非常巨大,形成了以中为尊的审美要求、自由灵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以及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天人合一”对于传统室内设计文化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虚实相生的空间组合以及师法自然的创造意境等方面。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传统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儒家方面看,“天人合一”的应用,成就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伦理关系,体现出人对于自然的畏惧心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形成了以中为尊的审美要求以及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从道家方面看,“天人合一”的应用,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以及师法自然的创作意境。而从本质分析,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追求的都是人与自然的相容和谐,这种思想体现并且融入到了建筑设计领域,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浅谈“天人合一”与“自然无为” 篇七

浅谈“天人合一”与“自然无为”

论文关键词:老子 生态伦理 内容

论文摘要: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伦理问题与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关系最为密切。在资 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令天,研究生态伦理意义重大。早在25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当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学的内容。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老子构建了以“道”为最高实体的世界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1.天人相通。

在老子看来,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域”中有天地人,天地人三者并立。有天有地有人,有自然界,有人类社会,因此可以理解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这表明了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致与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天人相通”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

2.万物平等。

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为宇宙本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二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原的有机统一体。王泽应老师提出:物有万殊,“道”归一本。盖一本通于万殊,万殊由于一本。“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天地万物作为“道”的产物均是与道为一、天然平等的。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然平等,没有任何特殊权利以优越者自居。因此人类对自然万物要平等视之、平等待之,可以利用和保护,不能征服和改造。

3万物相系。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地万物自然平等,那么在自然之秩序中,宇宙万物是怎样维系的呢?老子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老子认为,大自然之构造是由万事万物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而生成的一张生态之网,这张网虽然网眼稀疏,却没有缺失。这体现了一种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这种从普遍联系中来考察自然界、明了自然之生存法则、以确定人类行为方式的思维,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

天人相通、万物平等、万物相系的思想构成了老子“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应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要破除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因此应(www.kaoyantv.com)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

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决定了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

1.知足寡欲。

老子认为,人皆有欲望,一切社会冲突和人际纠纷都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们在争相满足欲望的过程中自受其苦,社会也因此而深受其害,解决这些问题,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世界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道自我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会永远感到充实满足。老子又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耗费,过多地贮藏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因此人类应该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知足、知止”,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2.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因为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故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主张戒除极端过度、戒除奢侈,回复自然常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老子认为过度的物质追求不符合自然之道,而且并不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老子认为,沉醉放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因此应该舍弃繁华奢侈,选取醇厚朴素。老子的主张和现代生态主义者的消费主张是类似的,生态主义者认为物质消费只是达到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在满足基本需要之外追求过度的物质消费,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大大降低人的'生存境界。

知足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的思想构成了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些价值观思想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就是要养成积极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尽可能的低碳生活,即过简朴的、简单的生活。

三“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

在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老子对生态系统的性质和规律所作出的适应性行为选择就是无为。“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老子曰:“道常无为而尤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因而人之“德”作为对“道”的遵循,也必须无为。

1.依道而为。

在《老子》中“无”即是道,老子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可见老子把虚无作为天地的原初状态,而把存在的事物称为万物的母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_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生一”,这个道就是“无”。既然在《老子》中“无”即是道,所以“无为”的全解应该是依道而为、“无为”是依道而为,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著名命题。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据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因此依道而为即是遵守自然界的法则,循自然规律而为,不妄为

2.无为而治

无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老子日:“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老子》四卜八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七章)可见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从本体言,“道”是无为,从作用言,又是无不为。得道之人从不张罗操办任何事情,却没有任何事情办不成。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为”的效果是“无不为”,在老子看来“无为”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而“无不为”是“无为”要产生的效果。正如《老子·六十四章》所说“辅万物之自然”,人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有所作为但是必须要顺应自然,“自然”和“无为”是联系的。由此可见,老子主张通过顺应自然而为来达到目标,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依道而为、无为而治的思想构成厂老子“生态方法论”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对待自然生态要以无为的态度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人的创造活动应当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不顾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为了一己之利破坏生态自然,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四“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态社会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实现。老子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的这种思想曾被批为落后保守、复古倒退,当然从字面来看,老子好像是想回到“结绳而用”的原始时代去。但实际上这里老子只是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颇似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这个小天地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兵战祸难,没有文化技术、没有人员交流,人们甘食美服、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精神上各得其所。老子描绘了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如果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社会。

老子看到了人口增长、国土扩张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口增长如果超过自然环境对它的承载能力,国家的发展如果超过自然资源对它的支持能力,那么国大人多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他提出了“小国寡民”,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提倡要有计划的生育人口正是“寡民”政策。老子看到了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主张“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八十章)老子主张有而不用,即使发明了功效十倍百倍的器具也不用;虽然有船有车,也不去乘坐;虽然有恺甲兵器,却没有敌手布阵交锋。在今天,有而不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自觉选择。我们提倡少用车多步行,6月1日国家推行“限塑令”,以减轻由于人类不自制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老子还提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看到了现实社会的纷争,看到了交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老子这个理想的小天地里,一切依顺自然,文明的污染被隔绝。当今时代,全球化成为基本特征,但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提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的浪潮正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可见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们理想的生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