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怎么写呢?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小伙伴们带来了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小伙伴们。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1、听:手风琴独奏《马刀舞》。
2、唱:《跳到我这里来》。
3、动:跳到我这里来。
4、认:2、4、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能用图形和颜色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和不同。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积极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去。
3、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增强相互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马刀舞》、《跳到我这里来》均是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前者曲风热烈奔放,后者情绪欢快跳跃,两者都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因此,本节课力图以“动”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这是一节集听、唱、动、创于一体的综合课,学生通过声音、动作、绘画等方式参与表演、创造‘将自己在音乐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同时,通过这样的综合表演,大大激发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起到陶冶情操、升华情感的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并将自己对三个部分的感受通过综合性的音乐表演以及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歌词的创编,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
2、能正确演唱XXXXXX节奏型乐句。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水彩笔、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二胡曲《赛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场面?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这首乐曲名叫《赛马》,是中国的一首二胡名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正在开展一场跑马比赛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
师:其实,表现这种群马奔腾场面的音乐还有很多,我们接下来将欣赏一首外国的《马刀舞》也是其中之一。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两首乐曲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播放《马刀舞》)。
(学生听后说说各自的感受。)
(如:乐曲的前后有相同的地方,中间的音乐不同)
师:这首《马刀舞》是由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的一段,是一首战斗性舞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外高加索山上的库尔特族人民骑着骏马、英勇出征的情景。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苏联的小舞蹈家给咱们表演,(出示图片),可遇到了点困难想请同学们帮忙。当你听到了适合男生或女生舞蹈的音乐时,就贴上代表男生或女生的图片。
(播放乐曲第二遍,同时请学生听到合适的音乐后,把相应的图片 贴在黑板上。)
请学生解释这样贴的理由。
(如:前后两部分的情绪欢快热烈,比较适合男孩子表演;而中间的部分旋律舒展,声音比较轻柔,适合女生表演。)
师:想不想和小舞蹈家们一起表演呀?
启发学生用律动的方式随音乐表演,体会乐曲的变化。
(如:第一段男生模仿骑马的动作;第二段女生随三拍子韵律,身体自然摇摆;第三段可以男女生共同模仿骑马、扬鞭、举刀等动作,将表演推向高潮。)
师:这首《刀马舞》原来为管弦乐曲,后多次被改编成多种器乐独奏曲,除了我们欣赏的手风琴独奏外,还有钢琴独奏、木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等。下面,老师就用钢琴为大家演奏,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拿出水彩笔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画下来。乐曲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颜色和图形表示,不同的部分要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来区别开来。(可以用颜色的深浅、线条的粗细来表现)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舞蹈的方式,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体验乐曲的变化。使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又获得了愉悦的享受。)
三、集体舞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跳的那么开心,老师也想跳一曲了。
1、放音乐(两遍),第一遍单人舞,第二遍双人舞。
老师范跳《跳到我这里来》。
2、老师组织学生共同学习集体舞动作。
①集体动作(单人)
左脚向侧踏一步,右脚跟,同时拍手;右脚向侧踏一步,左脚跟,同时拍手;反复循环。
②双人动作:
动作一:两人钩左臂,右手叉腰,做跑跳步旋转。
动作二:两人左手相牵举过头顶,右手叉腰,做跑跳步旋转。
动作三:两人双手相牵,做跑跳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前后同学自由练习)
③播放音乐,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让学生熟悉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训练学生手、脚的协调性,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以及合作能力)
四、认识新朋友。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跳的舞曲藏着几个我们的老朋友,看一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由1、3、5组成的节奏短句 33 11 | 33 5 |
师:还有几个新的朋友呢,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
出示卡通人物:2、4、6。
师:让我们来唱一唱舞曲中出现2、4、6的乐句吧。
① 2 7 | 222 4 |
② 234 322 | 1 1 |
五、学唱《跳到我这里来》
1、出示歌词、歌谱。
学生跟琴模唱歌曲旋律(可以用Lu、lai模唱)。
2、学生跟钢琴伴奏演唱第一段歌词(速度要慢)。
3、师:感觉什么地方不太好唱?
学生提出难点后,跟着老师单独练唱。
4、解决难点后,演唱第二段歌词。
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下面,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择一下,用哪种速度唱这首歌曲比较合适(先用慢速唱,再用中速唱)。
学生听后进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师:好了,让我们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演唱一遍。
学生用中速有表情地演唱,并请几位同学进行舞蹈表演。
六、总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歌声和舞蹈体验了快乐,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快乐地离开教室。(在音乐声中学生边唱边跳,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跳到我这里来》和《马刀舞》都具有欢快、活泼、热情、富有动感的特点,因此,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应该成为本单元教学活动的重点。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课的开始我打破先教歌再学跳集体舞的惯例。决定先跳集体舞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自学及老师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再配以简单的口令使学生能动起来,愿意动起来,不会像以往那样跳集体舞要么很难控制场面,要么就显得拘谨。
经过集体舞的这一环节,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我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唱歌教学这一环节。这时我出示歌词,出示三条节奏,让学生听旋律选择相应的节奏,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辨旋律节奏的能力。这两种节奏是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贯穿于整首歌曲,具有欢快和跳跃的感觉。掌握节奏后歌曲就很容易学习了。歌曲的学习采用学生自学演唱和老师示范相结合,这里我比较注重学生对歌曲情绪的把握的处理,如唱出歌曲强弱的感觉、两段歌曲的情绪变化,有弹性地声音演唱。这时老师的示范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另外采用对比演唱的方法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能正确表现了。三年级应该要学习简单的歌谱了。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部分且有节奏不同音相同的特点,所以不是老师唱一句学一句,而是老师唱第一部分的第一句,学生唱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依次下去,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特点,这一环节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在欣赏部分我的目的是拓展学生了解外国舞曲的风格,不过由于时间较仓促,电脑的音响效果较差,所以这部分有点没有尽兴的感觉。欣赏时是先完整听舞曲还是先分段听选择相应的情绪呢,哪种效果会更好,还有待在课堂上多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二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发声音,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材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三
第四单元
《采山谣》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思路
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内容
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动: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点
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
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53?
”“32
?”跳进“3-5”“1-5”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3、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3、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2、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活动展示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
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二、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展示、表演的很好,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
4、学生张口默唱。
5、轻声唱。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天红艳艳》。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天红艳艳》。
三、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天。
四、小结
第三课时《溜溜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
2、欣赏河北吹歌《大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
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6个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1、导入: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
2、(教师弹琴范唱)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
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看谱拍节奏,。
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
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边唱边表演
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创编。
三、欣赏《打枣》
1、听赏《打枣》吹歌
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猜猜看,他们在说什么?
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
四、小结
第四单元课后反思: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读谱视唱、欣赏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从中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学习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美。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创编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这首融诗、画、音乐为一体的歌曲。
2、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及情感表达的培养。
【教学难点】
1、学会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 ”,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附点四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海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时候风平浪静,有的时候波涛汹涌。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大海。现在,请同学们静静聆听、认真观看大屏幕。
1、学生安静地听大海的各种声音。(播放课件)
2、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都看到了些什么? 能不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大海的声音和波浪的样子?
3、学生回答,并模仿。
4、师:大海一望无垠,有海鸥、浪花、小鱼、小虾、还有金色的沙滩,同学们想不想到海边去体验一下浪漫的气息?好吧,下面我们就一起随着音乐去海边看看吧。(伴随音乐欣赏大海的图片)。
二、欣赏小提琴独奏《大海》
1、师:金色的沙滩充满神秘的色彩,一望无际的海水让人陶醉其中,此起彼伏的海鸟使人目不暇接。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大海的美景。但是,大海是否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是一样的呢?(生回答)。
2、欣赏小提琴独奏《大海》,结合欣赏梵高名画《海滨的渔船》。
3、大海给人的感觉就是美,许多的画家都曾以大海为主题进行绘画,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著名绘画大师梵高为我们带来的《海滨的渔船》,下面,我们一边欣赏乐曲,一边欣赏名画,感受一下由乐器所描绘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师提问:这是什么乐器?( 小提琴)
4、学生回答后,师介绍小提琴,让学生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5、师:小朋友们,这么美的乐曲如能配上充满感情的诗朗诵会更美。(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大海》这首诗歌)
三、学唱歌曲《大海》
1、再次欣赏歌曲《大海》
要求: 静静的聆听,在脑海中想象大海。
2、师范唱歌曲《大海》
要求:打着拍子,摇晃身体。
3、用“呜”来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学生在哼唱的过程中可做一些身体摇摆等的动作,积累三拍子的感觉。
4、有节奏地读歌词。
要求:拍手拍肩,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重点解决:太阳 月 亮也 睡在 里边。
5、教师示范拍击附点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6、再次欣赏歌曲
要求:学生小声哼唱旋律。
7、随教师伴奏,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⑴师:同学们跟唱得很棒,有没有感觉不会唱的地方?我们一起学一下。(学生指出,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⑵让学生面说说歌曲唱了什么?启发学生理解歌曲意境。
⑶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巨浪翻滚,现在我们能不能试着用动作来表现出来。
注意:听老师弹的琴声,完整地唱一遍,加上波浪形手势。
⑷力度记号“f ”强的应用。
师:这是什么力度记号?
师:真不错!这是表现强的力度记号。谁能告诉老师在《大海》这首歌曲中,那一句可以用强力度来演唱?
师: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一句吧。
注意:“f ”表示强力度,并非要大声唱。
8、完整的唱歌曲《大海》
9、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体会大海的大和美,并要求有起伏,有强弱变化地演唱歌曲。(可让学生边唱边动手画一画心中大海的样子)
四、加深理解,拓展思维。
1、师:孩子们,咱们用美妙的歌声和动听的乐曲表达了我们对大海的无限热爱和向往。大海也有一些话想跟我们讲,咱们一起来听请大海怎么说。
2、出示:垃圾遍地的海边和化学污染的海面图片
3、师问:这也是海,但这美吗?为什么会这样?大海想告诉我们什么?
4、学生讨论回答。
五、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小提琴独奏、图片、名画等,充分领略到大海的美,并且在美妙的歌声中懂得了要珍惜、保护我们的大海。那样,大海的美才能永久不衰。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歌曲的开始就欣赏有关劳动的歌曲,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鼓励学生都爱劳动)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和学生一做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
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设计意图:在劳动中学习歌曲,形式新颖,学生有种边玩边学习的心理)
五、拓展、延伸
歌词创编并表演。
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最好,演得最好。
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创编,在编排过程中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也可以分组的形式,学生在编排中也认识到我们小学生要热爱 劳动)
课堂小结:略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策略: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边观赏江苏风情(多媒体)边欣赏《茉莉花》旋律,谈感受。师:请描绘出画面中的景象。与我们这里有何不同?(这就是江苏的风光:小桥、流水、人家)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
(二)新授:
1、师边舞蹈边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
(2)唱词: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得曲调优美秀丽婉转。
★ ★★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
(3)试跟老师做着动作来唱。
(4)分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交流和评价。
(三)、拓展:
1、导入:
你们知道吗?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明朝的江苏扬州,原来歌名叫《鲜花调》,后来经人们的传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边听边手划旋律线。
★这首《茉莉花》与我们唱的感觉一样吗?
★ ★找出特点: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里山较多,人们的性格很率直)
3、了解世界眼中的《茉莉花》。
(1)《茉莉花》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为这样,《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出示图片)
(2)欣赏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
★《茉莉花》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让我们来欣赏这位第一个在悉尼开演唱会的歌唱家的演唱。 ★★谈谈你现在的感想。
(四)师小结:
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走出课室。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七
学情分析:
1、学生能够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2、能够多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加齐唱、合唱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游击队歌》
2、学唱歌曲《致音乐》
3、学唱歌曲《游击队歌》
4、欣赏乐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艺术家的故事里,分别介绍中外美术家和音乐家东山魁夷、舒伯特、张大千、贺绿汀,他们的艺术道路和人生追求为人们展示了创新,执着的精神,是我们艺术学习的光辉榜样。
教学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介绍了四位著名艺术家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歌唱、绘画表演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精髓感悟艺术家的精神。
2、从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体会其作品的魅力。
3、欣赏音乐家贺绿汀的其他音乐作品和他的故事。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生平与创作,感受音乐家的品格和用艺术报效祖国的经历。
教学重点:
1、从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体会其作品的魅力,学习歌曲《致音乐》,基本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感受贺绿汀的音乐作品,能够哼唱出把部分《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
1、《致音乐》的节奏比较复杂,附点节奏比较多,音高和音准要注意
2、《游击队歌》中的节奏比较复杂,十六分音符多,是歌曲的节奏很密。
教时安排:
五课时
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9~5/11
教学准备:
1、有关贺绿汀音乐作品的录音带
2、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生活、创作活动的图片
教学内容:
1、介绍贺绿汀
2、欣赏《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欣赏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及他的故事。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生活与创作,感受音乐家的品格和用艺术报效祖国的经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调整好情绪准备上课
用歌声进行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介绍贺绿汀了解贺绿汀的生平:
贺绿汀湖南人,早年参与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后任武昌起义,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三、欣赏《游击队歌》
1、欣赏歌曲《游击队歌》,体会歌曲情绪。
2、介绍《游击队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了创作背景后对歌曲进一步欣赏
对战斗充满信心
1937年底,“八、一三”事变爆发:作者为鼓舞士气创作了这首献给全体将士的歌,从洪洞县高庄召开了八路军总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演,从此传唱开来。
四、小结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教学准备:
《游击队歌》的欣赏资料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并能够运用卡农形式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用老师所给出的旋律分别进行断音和连音的练习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注意自己的发声位置
同时要注意每个学生的演唱姿势是否准确
二、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创作背景
2、听赏歌曲
请大家听一听每个乐句是怎么分的?
3、学习歌谱
a、找一找歌曲中有没有相同旋律的乐句
b、用慢速、分乐句唱一唱
c、用中速唱一唱
4、学习歌词
a、用慢速填上歌词
b、用稍快的速度唱一唱
1937年底,“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为鼓舞士气创作了这首歌献给全体将士……
按照歌曲中的标点符号分
找出相同乐句
注意十六分音符和变化音的音准
注意音符唱清楚
注意乐句中的变化音
注意吐字要清晰
三、用正确的情绪唱一唱
四、小结
反思: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旋律轻快、简单,学生一下子就乐于接受,学生对那个年代的战争不够了解,通过对歌曲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介绍,让他们了解更多,也更能体会歌词表达的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从而可以从歌曲演唱中表达出来。
第七单元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16~5/18
教学准备:
《牧童短笛》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1、复习《游击队歌》
2、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贺绿汀的音乐作品,能够哼唱出部分《牧童短笛》的旋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调整好情绪准备上课
用歌声进行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复习歌曲《游击队歌》
1、复习歌谱
2、复习歌词
a、用慢速唱一唱
b、唱出游击队员的机智
c用多种演唱形式巩固
第三乐句的后十六分音符:
5 5 1 1 2 3 4 5 6 56 5 3 2 4 3
旋律中的变化音要唱准:
2 2 2 3 #4 5
吐字清晰地进行演唱
三、欣赏《牧童短笛》
1、介绍《牧童短笛》
2、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的情绪
3、轻轻地哼唱乐曲的主旋律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作为舶来品的钢琴音乐,几乎无人问津,然后,有一首成熟的并以鲜明的个性和民族特色登上国际艺术乐坛的中国钢琴曲就是贺绿汀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
乐曲中情绪舒缓到活泼再到舒缓变化。
a+b+a
四、小结
第七单元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19~5/20
教学准备:
1、舒伯特艺术创作和生平小故事
2、《魔王》的cd资料
教学内容:
1、了解舒伯特的生平
2、欣赏《魔王》、《摇篮曲》
教学目标:
1、从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体会其作品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用老师所给出的旋律分别进行断音和连音的练习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注意自己的发声位置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介绍舒伯特的生平
了解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维也纳。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
仅18xx年一年,舒伯特写了144首歌曲期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
三、介绍《魔王》
1、介绍《魔王》的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8xx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
一个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惊呼……
四、介绍《摇篮曲》
a、从它写出那时起,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传唱着。
b、欣赏《摇篮曲》
轻声哼唱
五、小结
第七单元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23~5/25
教学准备:
《致音乐》的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致音乐》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致音乐》,基本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用老师所给出的旋律分别进行断音和连音的练习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注意自己的发声位置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学习歌曲《致音乐》
1、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2、歌曲中的休止符较多,边听边感受
3、听歌曲旋律,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要听清楚
4、唱一唱歌谱:
a用慢速唱一唱
b、用中速唱一唱
5、填上歌词:
a、用慢速唱一唱
b、中速唱一唱
抒情、优美地
数好休止符的时值
注意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先去掉装饰音唱一唱,数好休止符的节奏
注意音高及音准
注意连音线的歌词:
使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带进美好的世界中
三、用适合的情绪唱一唱用适合的情绪唱一唱
四、小结
教学反思:
舒伯特的作品可能学生在平时课外听到过但不熟悉,进过介绍他的生平以及其他作品,使学生对他了解更多、更深。艺术歌曲经过了时间的推敲成为经典,但并不是经典都可以被学生马上接受,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要帮助学生在反复的演唱中体会到艺术歌曲的魅力。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八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执教的一个班级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