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读红楼梦有感【9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小伙伴们带来了读红楼梦有感【9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读《红楼梦》 有感 篇一

小时候读红楼,是最最普通、庸俗的观点:宝钗完美,黛玉小心眼。这样如此错误不堪的观点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过了几年,再读红楼,心中所想又不同了:宝钗普普通通,黛玉值得人可怜。这种想法也过于偏激。

直到最近,我看了那么多专家的观点,网上的那么多资料,做出了自己的准确判断:宝钗是封建礼教的奴仆,最终被“主子”害死了;黛玉是封建礼教的被利用者,封建礼教就是要用黛玉这样的人物“杀一儆百”。

她们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有人说宝钗的冷漠。其实,那是封建礼教逼得,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林黛玉就可以叛逆呢?”其实,你应该设身处地。如果你是宝钗,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你能保证你不会遵从封建礼教?林黛玉毕竟不是凡人,可是薛宝钗是凡胎!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宝钗的冷,理解她的遵从封建礼教。

我曾经看过曹慕容写得一篇《谁是最痛苦的人》,曹慕容认为是宝钗更痛苦,林黛玉是站在痛苦上,宝钗确是痛苦的六次方!说的好啊!黛玉虽说在人世的生活并不如意,可那是姻缘注定,是宿命。她本来就是下凡历劫来了,何况报完灌溉之恩后仍然可以重返天界,与宝玉做天上夫妻呢?但是宝钗不能够拥有这样的幸福。这就已经是一种痛苦了。

我从来不认为宝钗的城府有多么多么的深,我觉得那确确实实是宝钗的一片真心。宝钗的这些所作所为是符合封建礼教的,也是封建礼教中的标准好女孩儿的标准,所以宝钗对于众姐妹如同清泉流进心窝。但是宝钗不可以在柳湘莲失踪后表现过分的热情,那是有悖于封建礼教的规则的,所以她表现的如此冷漠。

我也从来不认为黛玉是心胸狭窄的,她其实是挺爱说爱笑的,但是她的身子弱,弱不禁风啊,再加上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生活,只能让她处处怀疑,这是多么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礼教的冷漠无情!

读《红楼梦》有感 篇二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红楼梦》这本书以宝玉与黛玉、宝钗三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以贾府由富贵显赫走向没落衰败为次线,深度揭示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当然,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的一众闺阁女子。

无论是别称蘅芫君薛宝钗的稳重平和,还是风辣子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贾宝玉的至情至义在这本书里都写得很精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潇湘妃子——林黛玉。

黛玉入贾府,谈吐间皆是风姿;黛玉误剪香囊,那患得患失的思绪又跃然纸上;黛玉葬花,那多愁善感的女子让人不惜畅然;黛玉焚稿,那份痴情让人泪目。她的身世,注定他的孤苦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她的寥落忧伤。在大观园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也没有可以倾诉的知己,她曾对宝玉芳心暗许,却没能和她结为夫妻。

而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默、才艺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蓉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她曾无奈“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回燕子大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梦断有谁”,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

《红楼梦》在作者的笔下被描绘的感人、凄凉而又快乐,而且题目也别出心裁,红楼是指富贵,意思是一切富贵不过都是一场梦,暗示荣宁二府兴荣盛衰,既点明了这本书的中心,也总结了整本书,当然,这本书的诗更是多的不可胜数,让人不得不折服。黛玉的诗更是让人落泪,怪不得有很多人都来研究《红楼梦》。

我也曾想在府中过富贵生活,也想想当个文人墨客,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开头在好,梦想在好,不去努力,终究是场梦,还可能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就如同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一样,能考全县第一,很多是跟他的努力有关,他如果像有些同学一样,不愿写作业,爱玩手机,就不会成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作者难以直言而又怕不被理解的衷曲。

读《红楼梦》有感 篇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它没有《三国演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西游记》的神奇惊险,更没有《水浒传》,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却让人回味无穷。

清代作家曹雪芹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俗世红尘里的贾府兴亡盛衰,宝、黛二人的连绵长情,事态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的一本长篇小说。其中黛玉丧母进贾府,泣残红黛玉葬花等著名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几回,贾府败落,女儿们被迫出嫁,贾母、凤姐病故,贾政身负重债,宝玉出家,黛玉身亡。往日荣华富贵的贾府走向衰败,为什么拥有世袭官位,家财万贯的贾府会衰败呢?其实,贾府早已是一具华丽的空壳,执绔子弟们的满分作文网游手好闲,欺男霸女;贾母、贾府儿女们不理家事,更是加快了贾府的腐败。直到最后,他们才恍然醒悟,责怪自己以前为何不勤俭些,但为时已晚。

由此,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和弟弟妹妹吃饭,总是会剩下些,父母要我们吃完,我们又会厌烦地要找个借口走掉。现在回想起,又觉得那每一粒米饭又是多么的珍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地球的资源也不是取之不竭的,如果我们像《红楼梦》里的执绔子弟,滥用浪费,就算再多的钱财与资源,也总有一天像贾府一样枯竭掉。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要珍惜当下这和谐清廉的美好社会主义环境。

让我们深深地品读《红楼梦》,一起去感悟那生活的悲欢离合、人生的大起大落与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读红楼梦有感 篇四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称”之首!又称《石头记》,共120次。《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创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贵族公子贾宝玉、安静稳重的'薛宝钗等,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比如早上宝玉和黛玉聊天。宝玉无意中说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话,黛玉哭着跑了出去。黄昏时分,黛玉以为宝玉被叫了一整天,心里很担心,晚饭后来看他,女孩没有听到是谁,也没有让黛玉进去。

黛玉听了,气得呆在门外,想起自己孤独。她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回到房间,整晚抱着膝盖含泪坐着。第二天中午,宝玉听到山坡上有人低声哭泣,哭着说话,非常难过。宝玉止住脚步仔细听,只听那个人读悲伤,心痛。原来黛玉昨晚被关在门外,伤心难过。当她把这些残花落瓣埋起来时,她因为感情发出了一首歌《埋花吟》。当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时,她忍不住哭了。黛玉看到是宝玉,就问他为什么昨晚不让丫鬟开门。宝玉发誓不知道这件事。黛玉以为可能是丫鬟偷懒,于是原谅了宝玉,两人破涕为笑,重归于好。

关于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篇五

我有很多朋友,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有声的、无声的,身边的、远方的,他们丰富着我的世界。而我最要好的朋友是《红楼梦》。每每和这位朋友在一起,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美好、舒适和惬意。

《红楼梦》不用介绍,大家都是知道的。最初读她的时候还很小,很多字都不认识,我翻着字典把她看完。有些地方看不懂,便重读一遍,边读边停下来理解,自己寻思。这样读读停停,停停读读,我也不知道到底将我的这个朋友读多少遍了。小小的我沉浸在大观园的故事中,也竟一起喜一起悲。时至今日,《红楼梦》成为我的最爱,时时与我相会。

每当作业写完的时候,我就和我的"朋友"在一起。我不禁为"枉凝眉"中宝黛最终没能走到一起而惋惜,为"世难容"中妙玉的悲惨下场而痛心,为"喜冤家"中迎春嫁错了人而难过,为"好事终"中秦可卿的悬梁自尽而悲切,为"聪明误"中王熙凤的贪婪导致荣国府被抄而可笑,为"留余庆"中巧姐在危难时刻被刘姥姥救出而庆幸……《红楼梦》总能左右我的情绪,她的魔力太大,对她我没有丝毫的"免疫力"。

每当心情不错的时候,我也与我的"朋友"在一起。看贾宝玉在大观众中与诸多姐妹打闹嬉戏,看海棠诗社聚会饮酒作诗,看宝玉如何向黛玉倾诉衷肠,看刘姥姥如何"食量大如牛",看众丫环们相互追逐欢笑……看《红楼梦》,她能给我带来快乐,让我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当然,《红楼梦》带给我的还有沉思。我时常跟着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查看"金陵十二钗"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常看苦绛珠如何魂归离恨天,看病神瑛如何泪洒相思地,看蘅芜如何强颜欢笑庆生,看中乡魁宝玉却尘缘,看贾家沐皇恩再复兴……看的多了,思的多了,自己也融入到红楼当中,不能自拨。

这就是我的朋友,我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幸运,她陪着我一起成长。因为有她,我看到生活的美好,看到真情的难得,看到自由的可贵。谢谢你,我的朋友《红楼梦》!

读《红楼梦》有感 篇六

目光,碾过的世态百相。安静,凝固,繁华背后的家族兴衰犹如尘土,早已在时光流逝中被风沙抹去,了无踪迹,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初读《红楼梦》时我不过是几岁大的黄毛丫头,)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肚中墨汁浅,很快便被书中深奥的语言搞得头晕脑涨,不打算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下去,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华与喧闹似乎就成了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知书达理,贾母的慈祥和蔼,贾政的正直,其他人物的刻薄,自私自利……于当时年少无知的我而言,《红楼梦》只不过是一本记录明末清初一户富人家的兴衰荣辱史罢了。

再品《红楼梦》,随着阅历的丰富,视野的开拓,这本书于我,不再仅仅是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平凡故事,它开始有了更加深远的寓意,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领悟那背后所蕴含的真正含义,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位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贾府,这是当时集财富,权势于一身的大家族,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家族的一切都是如此风光美好,府中那此黑暗腐朽又有谁知晓。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人,整日待在大观园中,吟诗作画,捕蝶赏花,多么的快活!多么的风雅!但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礼节限制,看似活人又非活人般生活,宛如一只只牵线木偶,在这种长期的压抑之下,感情越压抑便积累的越多,一旦爆发便难以遏制住。

打开时间的百宝箱,回首那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又过不去,初见黛玉,楚楚动人,红唇皓齿,纯真浪漫。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宝黛之间的缘分,在相见的那一刹那似乎早已注定。在大观园中的,一段情投意合由爱恋由此开始,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怎么也拗不过贾母的一段话。

大喜之日,佳人却香消玉殒,谁可知当时一怒摔玉只为伊人。焚稿时,又有谁明白黛玉心中的无尽的苦楚,泪如那断线的珠子般滴落,而宝玉却被蒙在鼓里,为他和黛玉的婚事欢喜不已,两处气氛虽有天地之差,却能异曲同工地表现出两人之间的爱意。最后,那个眼含泪水的女子随着诗稿烧毁一同逝去,知晓了一切的宝玉,悲痛欲绝,一夜成长,不再是那纯真无知的少年郎,看破红尘,不久就随着一僧一道而去,了无踪迹,而宝钗呢?她虽成了贾府少奶奶,却失去了情爱,一辈子孤苦悲寂地守在府中,何其悲凉!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

贾府中国大家族不仅仅是一家族的没落,更代表着时代没落与社会风气的腐败,代表了作者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悲伤,而宝黛之间的恋情更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冲击,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合上书本,放在心上的《红楼梦》,喜忧之间尽是魂牵梦吟,聚散过往皆为沉浮幻境。它孕育着智慧,积蓄着文化;它,展现着艺术魅力;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读《红楼梦》有感 篇七

《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个双面人物。一时难分好坏。在贾母眼中,王熙凤是她的得意之人。在贾元妃染病时,让四女眷进宫,贾母还专门选了凤姐呢。这是因为她经常在贾母面前说说笑笑,奉承贾母,让贾母高兴,凡大事小事都按照贾母的意思去办,时间长了,贾母自然喜欢她;不过,在邢夫人眼里,凤姐就变坏了,在兴儿对尤二姐说凤姐坏处的时候,邢夫人说了一句——“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鸹一窝儿”;在仆人眼中,凤姐更坏了,不知有多少背地里说她的坏话。兴儿说凤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在贾宝玉的亲事上,凤姐看王夫人的意思是让宝玉娶薛宝钗,就不断在贾母面前提金锁,最后定了这门亲事。之前凤姐见贾母疼林黛玉,以为林黛玉是配贾宝玉的,就在贾母面前提林黛玉的好处,所以,宝玉到底喜欢谁不是她关心的。

对丫头,凤姐是毫不留情面的。那次贾琏出轨,与鲍二媳妇混,凤姐问那个小丫头,小丫头不说。凤姐先让她跪下,又扬手打脸,幸亏丫头说了,要不然还要用红烙铁来烙嘴。小丫头听说凤姐还要用簪子戳她的嘴,吓得小丫头一边躲一边说。可见凤姐的“辣“处。

凤姐还很有心计,当周瑞家的把人们议论贾府的事告诉凤姐之后,凤姐并没觉得可笑,反而有点怕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又是个虚名。”之类的话,就看出了凤姐的与众不同之处。虽然如此风光得意,但凤姐确实为家中的事累得半死。那次夏太监打发人来要二百两银子,把自己的金项圈都当上了,虽说是摆样子,但也表明贾府真的没钱了,又偏偏碰上了极爱花钱的丈夫,哪有不败之理。凤姐为了把持住家,竟累死了,可见凤姐也不容易,金陵十二钗上写:凡鸟偏从未世来,谁都爱慕此生才。可见凤姐也有才。

“双面凤辣子”这个绰号,凤姐真是当之无愧。

读红楼梦有感 篇八

在五一小长假里,我用两天时间用心读完了《红楼梦》。

以前,我曾看过几眼红楼梦,但觉得不好看,所以并不细看,就扔在一边了。过了好久,直到老师布置了一个摘录四大名著好句的作业,我就挑了红楼梦开始看了起来。一开始,我感觉不太好看,后来读着读着发现越来越好看。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各具各的特点,性格。

大概内容是这帮的:“贾宝玉有一个表妹叫林黛玉,她很爱哭,但很有才华,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小无猜。只是后来,黛玉没有和宝玉在一起,年纪轻轻就死去了,我感到心里一阵悲伤,很为他们惋借。薛宝钗是宝玉的表姐,很受大家的`欢迎。她说话、做事很有分寸,和大家玩得来,后来,在凤姐的诡计下,嫁给了宝玉,但是也害死了黛玉。

看了《红楼梦》以后,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学习,练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红楼梦》有感 篇九

一首《葬花吟》,吟尽了林黛玉对自己悲惨遭遇的哀音,一曲红楼词,唱遍了封建社会的世态悲凉与现实。曹雪芹用十年谱写了这一首悲歌,用一生诠释了这首哀乐。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为背景,以富家公子贾宝玉的视角,叙述了一批闺阁人的百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与婚姻,他们不是所谓的才子佳人的固定搭配,而是三个人的爱情悲剧。红楼,本身就是一场梦境。功名利禄尘与土,也不过一场梦。

林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她的孤独无依,她的寥落忧伤,也注定了她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戚结局。贾宝玉是所谓女娲补天的顽石,身为贾母疼爱的他在贾府中呼风唤雨,深爱上了林黛玉,却最终爱而不得、永失所爱。薛宝钗出事圆滑、懂得人情世故,聪慧规矩的她博得了贾府中人的信任。

三个人各有个性,出身背景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却都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在封建社会一个枷锁之下,他们都必须听从于社会,听从于家族之命。贾宝玉深爱林黛玉,老祖宗却看不上她,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变成了薛宝钗时,他憧憬喜悦的眼睛蒙上多少层失落与崩溃,连贾宝玉这样一个深得宠爱的人,都无法选择自己该与谁共度余生,更何况是旁人?这是何等的悲剧啊。封建社会下的每个人都是被控制、没有自由的人,他们的灵魂与肉体都交于这个悲剧社会。

贾府的兴盛衰败,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是封建社会不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曹雪芹写下这部悲剧,不只是感叹贾府的衰落、黛玉的香消玉殒、宝玉的爱而不得,更是控诉了封建社会的无耻堕落,抨击了封建贵族阶级的虚伪、腐朽与不堪。

书中塑造的林黛玉可以说是肮脏淤泥里的一朵青莲,可这朵莲最终也掉落了。她是花,当这朵花败了,这一场大梦也走到尽头了。腐朽社会滋生的腐朽之人也终会随梦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