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大家精心整编的小学语文教案(最新4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朗读整首诗歌。
2、读出节奏、有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
3、读中感悟,感受追求“明亮”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开启诗(全体同学起立)
师:早安,孩子们。
生:早安,陈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您。
师:诗歌在黎明开启。
生:希望在清晨放飞。
师:我们一路追寻。
生:我们一路收获。
师:在这最美的一天,让我们用最美的词语,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
生:与黎明共舞,迎接新的一天!
孩子们,让我们调整好呼吸,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小树摇曲》吧!
二、配乐复习诗《小树摇曲》
我们来回忆一下这首诗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金子美玲的这首诗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三、新授诗。
1、出示课题,齐读,提问:你怎么理解“明亮”这个词?
2、下面,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注意老师是怎么读的!(范读)
3、同学们听得真认真啊!这首诗中提到了谁?它们明亮的那方指的是什么呢?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像老师一样也来读读这首诗吧!(生自由读)
4、谁来回答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为什么小草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生答)你的感受这么深,老师相信你一定也能把这一小节读得很好,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一读吧!(老师感受到了小草的生机勃勃!掌声)还有谁也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老师感受到了)请同学们像刚才那两位同学一样,同桌间相互练习,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同桌读)
5、谁愿意来做这棵积极向上的小草?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那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掌声)
6、让我们试着通过背诵这一小节一起去赞美小草吧!能背的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小草向着日光积极向上生长的画面把它背下来,背不了的同学,可以看着屏幕朗读。
7、不只是小草,在诗中还有谁也这么渴望着明亮那方呢?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虫?你能通过朗读来赞美飞虫吗?(老师感受到了你对飞虫的喜爱和发自内心的赞美!)
8、谁还能读得比他更勇敢?(真是一只勇敢拼搏的飞虫啊!掌声)
9、请同学们小组比赛,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这一小节吧!
10、除了飞虫和小草,还有许多的孩子也渴望着明亮那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小节吧!(生齐读第三小节)
11、小草渴望阳光,因为它要茁壮成长;飞虫勇敢扑火,因为它要追寻灯火闪烁的方向;农村的孩子们刻苦学习,因为他们渴望走出大山。那你心中的渴望又是什么呢?(指名说)
12、你们真是一群有追求、有理想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创编诗。
1、这首诗是作者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有感而发的,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勇敢的人。你能用填空的方式,把赞美送给某个积极向着明亮那方的人或大自然中的某样事物吗?请先在四人小组中练习说一说。
2、指名说。
五、赠送诗。
老师也有一首诗要送给今天表现出色的你们,让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
六、结束诗。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被谱成了曲子,非常的好听,课后大家可以找来听一听。同学们,明亮那方是希望,是美好的理想,老师相信你们永远都会向着明亮那方前进,你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喜欢这首诗的孩子们,希望能把它背下来。
感谢孩子们,给了我一个清新的早晨!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美妙的早晨!
小学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对话。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他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理解青蛙妈妈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你认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同学字:
1、出示生字,自由读。
2、小组讨论: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汇报: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分析生字,理解词语,口头组词。
四、导书写:
师范写,生描写、仿写。
五、作业:
每个生字写一行。
教学后记:
同学能很快地认识这些生字,并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青蛙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身手?
二、读课文:
1、范读第1小节,问:小青蛙会想些什么?
2、看动画,边看边想:小青蛙跳到什么地方问谁去了?
(1)出示对话,指名读,评议。
(2)分角色朗读,想想怎么读好它们的对话?
3、自读课文3—4小节。
想:小青蛙又去问谁了?他人又是怎样说的确良?
4、看动画片,反馈交流:互相练读,指名读,评议,再读,分角色朗读。
5、小青蛙还会问谁?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自读第五小节)
6、指名读妈妈与小青蛙的对话。
问:你明白妈妈的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齐读课文:
问:假如你是小青蛙,你现在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了吗?
四、课后拓展:
1、分角色扮演课文。
2、你认为你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小学语文教案 篇四
《乌鸦喝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幻灯片,复习生字)
2、读词语。
3、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二、出示第一幅图
1、看图:小朋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出示幻灯片(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常着急的语气?
5、指名读。
6、自由读。
7、齐读。
过渡语: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光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得想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出示第二幅图
1、谁来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呢?
2、指名读。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的心情。
4、出示字幕(第2、3自然段),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5、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说说你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呢?
7、老师演示,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8、哪位同学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四、读整篇课文
五、拓展
1、讨论乌鸦喝水办法的优缺点?
2、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六、板书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