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鼓琴的民间故事。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整理的伯牙鼓琴改写优秀作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伯牙鼓琴改写优秀作文 篇一
【我渴望有位“知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是我学的文言文之一的《伯牙绝弦》。理解透彻后,我对伯牙是百分的羡慕,甚至有点嫉妒,因为他有钟子期这样的“知音”。知音是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知音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因此有了“高山流水”(表示知音难觅)。
对我而言,我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知音,就算是爸爸妈妈也不是真正了解我。因此,爸爸妈妈也不是我的知音。每次我伤心时,每次我烦躁时,每次我生气时,都感觉爸妈没有了解我。也许爸妈是了解我的,但我没有察觉。
在同学之间,我的人缘很好,有许多朋友,关系密切的也有几个。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能做到钟子期对伯牙的一半,但他们有时也是了解我的。就像那一次上课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就去办事了。我写完作业后,捧起了名著《哈利。波特》,后来看到小天狼星死时,我很感动,有点想哭。这时路文轩问我:“田伟,这道题怎么做啊……你怎么哭了?感动的?”我没有理他,心里却高兴他的话语。
但他们却有更多的时候并不了解我。记得有一次,陪伴了我多年的钢笔不翼而飞,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我很郁闷,心情低落,在座位上大哭一场。这时他们回来了,一看我这样,围着我问:“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他们每问一句,我的心情就更加低落一分。这时我只想自己静一静。
我渴望有一位知音,有一位真正了解自己的知音。如果我是伯牙,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等待我的钟子期。
伯牙鼓琴改写优秀作文 篇二
在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琴师叫伯牙。虽然他听者无数,但却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为此,他十分寂寞。
一天,他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独自一个人来到这幽静的山中弹琴。这正是棋夫上山砍柴之时。一阵风吹来,“沙沙”的响声给伯牙美妙的琴声平添了一分情感。悦耳的琴声传进了一名叫钟子期的樵夫耳里,他不由自主地向伯牙走近。只听伯牙的琴音威严高亢,气势巍峨。一会儿轻巧活泼。钟子期忍不住赞叹:“弹得真妙呀,琴音像大山一样高峻。”伯牙心中略略一惊,有些激动,有些欢喜,手上却拨动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有节奏,和刚才气势又有所不同。钟子期又称赞道:“弹得太好了,琴音像流水一样浩荡。”伯牙收了手,有些诧异,摸了摸胡子,缓缓说道:“你是唯一个懂我的人,请问你高姓大名。”钟子期与伯牙就这样认识了。每天,伯牙都会上山弹琴;而钟子期呢,每天也会到那里去听伯牙的琴声。慢慢地,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得到了升华,两人都成为了对方的“知音”。
如此美好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那一天。
那天,伯牙依旧带着他的琴兴致勃勃地去他与钟子期约定的地方弹琴。弹了许久也不见钟子期来。也许是心灵相通吧,伯牙隐隐感到钟子期出事了。于是,伯牙开始寻找钟子期。他费尽千方百计,终于得到了钟子期的消息,却并不是他想象那样的——钟子期……死了!伯牙的心一下子凉了。虽然那天阳光明媚,可他却如同身在冰天雪地。与钟子期的相识,每天上山弹琴、品琴声,一起聊天、喝酒。一幕幕情景,缓缓凝聚起来,汇成丧失“知音”的,难以诉说的悲伤,又变成一根根尖锐的小针,一齐扎着伯牙的心。伯牙伤心极了,他去了钟子期的坟前,带上了他的七弦古琴。在子期坟前,他缓缓坐下,轻轻拨动琴弦,弹起了那支两人初见时弹的曲子。琴声再无那种美妙,而是那么的悲伤,让人听了潸然泪下。最后一章音符,他没有拨琴,而是让一颗热泪滚滚流下,颤动了最后一声绝响……一曲终了,他站起来,摔破了琴,对子期的坟说:“子期兄弟,你去了,我也不再弹琴了。”说完,悄然离去,终身不再碰琴。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唉,千金易得,知音难寻啊!
伯牙鼓琴改写优秀作文 篇三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俞伯牙的老师连成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侯,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连成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 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 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 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