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优秀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漂亮的高考家长帮网小编为您分享了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论文 篇一

摘 要: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指为了确保财产完整与安全,确保法律法规得以贯彻落实。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贯穿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其次,深入探讨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收稿日期:201x-03-20

1.前言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运行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良性发展。本文就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

2.企业财务管理中贯穿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包括了五要素,分别是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

2.1信息沟通的必要性

由于各大企业普遍采用预算会计制度,因此,企业财务部门日益重视对外信息沟通问题,例如:上级单位检查、经费计划审批、专项工程款审批、资产购置审批等,同时,也对对内信息沟通问题较为重视,若信息沟通不顺利,那么说明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着较多不合理之处。

2.2 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要求企业财务人员都要有较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朝着安全、有序、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若没有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那么必然会增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成本,既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也会对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予以严重打击。

2.3内部环境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条件是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了财务管理制度、团队的凝聚力、工作人员的素质、领导的工作作风等。广大员工的工作成果、工作效率、工作态度会对财务内部控制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2.4 控制活动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会受到财会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控制活动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基于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抓好关键流程和重要控制点,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形成“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落实”的工作氛围,保证资金安全,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

2.5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

内部监督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极为重要,能够让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内部监督应该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

3.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

3.1 高度重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对企业内部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企业应该制定完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

同时,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很多企业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会计信息或者不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不够、质量不高,甚至还很难给企业领导提供有用、简明、适时的会计信息。针对这种现象,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要深入开展“呼唤会计诚信”活动,大力倡导“不作假账”、“诚信为本”、“坚持准则”、“操守为重”。第二,要对广大财会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争做负责任的部门、负责任的人。第三,要坚持“强化服务”、“参与管理”、“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提高技能”、“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要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氛围。

3.2 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组织财会人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剖析反面敲响警钟;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以及上级单位领导对财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财会人员拒腐防变能力。此外,坚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程序进行,制定了内部控制公开承诺制度和分级负责制,建立了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集体审定制度,有效地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督管理,进而更好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3.3 注重内控管理机制的推广和运用

如何实现内控管理机制的科学化管理,实现内控机制对全局工作的“制约、监督、规范”化管理是摆在企业眼前的一项难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企业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还不断加强对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使全企业上下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遵守和落实各项制度。

4.结语

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明显增强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恒霄。高速公路投资运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初探[J].交通财会。2010,25(01):130-133.

[2] 牛永刚。对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6(05):143-147.

[3] 张青。关于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知识经济。2009,19(10):122-125.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论文]

行政事业内部控制论文 篇二

1.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也很少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1.2 预算控制相对弱化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但仍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实绩、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大部分都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还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二是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1.3 授权批准控制不严格

在授权支出控制方面。目前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授权不当,对授权批准支出额范围、权限控制不严等问题。特别是对预算外支出的项目,缺乏集体研究决策。

1.4 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资产的使用,处置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资产存量不清,长期被隐瞒、借用、侵占。政府采购法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制约力度不够。房屋出租不规范,收支自行支配,搞“账外账”。

1.5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的单位会计人员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许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行政事业内部控制论文 篇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一个看似简单的词条“内部控制”,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进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进行企业或事业单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益。内部控制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论文 篇四

一、引言

自从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SOX)后,内部控制审计倍受关注。我国在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在2010年4月26日再次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本文从内部控制产生过程中的关于组织行为的线索出发,结合现在内部控制现状研究,分析内部控制实施应当尊重人性。

二、内部控制发展及体现的组织行为内容

现在一般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其中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体现出组织行为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

1、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开始与企业管理问题进行交叉研究,使得行为科学引入企业管理的领域,其强调对人的因素的重视,以注重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以影响、激励等方式来提高绩效,将满意作为首要目标,生产率作为其次目标,最重要的是认为人是"社会人"的认知基础。这些思想丰富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基于"社会人"假设而采用激励政策,注重内部控制中人际关系的地位,将最大满意度提到与最高生产率比肩的位置。

2、内部控制框架阶段。20世纪末众多管理理论的交叉发展,丰富了内部控制内容。此时的"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人并非不是"经纪人"即为"社会人",而是"复合人"或"复杂人",其有不同的需求和需求类型;管理手段和方法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而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时管理也以满意度与生产率不分前后,二者并重为目标。受这种管理思想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相应观念也因此改变,控制活动将人际关系与生产管理全部包括在内。

三、现在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本文仅就内部控制在我国发展中两个状况进行分析:

1、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台若干涉及内部控制的文件,其后建立内部控制成为众多企业的内部构建之一,但企业在对真正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便纷纷设立内部控制机构,其实施结果可想而知,徒有其表罢了。

2、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设立的内控系统并不完整,重视供产销环节的程序控制,但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从而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舞弊事项经常发生。这与内部控制最初由内部牵制或会计控制发展丰富起来有根源性原因,对于内部控制的整体理念还缺乏认识,还处于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从组织行为尊重人性的角度展开针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分析。

1、企业。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角度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完整的战略规划,也并非定要以发展到大公司为目标,企业的危机意识不足,并没有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在需求,缺乏动力和主动性。从成本角度来看,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实属"强人所难",成本与收益不一定相称。例如,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并且业务简单,建立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反而会增加职员的业务量,这与节约成本的追求不符。

固然产生这种现状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在是否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这个层次来说,我们应对企业状况予以尊重和考量,不可一刀切,企业作为组织,其发展能力、发展动力等人性因素也应考虑在内。

2、管理层。企业的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制定者,企业内部控制同样也无法逾越过那些制定、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行为及其价值观。但当前现实情况是企业高管舞弊已经成为审计的重中之重,财务舞弊、违法违规屡见不鲜。而从管理层人员角度出发,他们的管理理念、对自身在企业的定位、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对企业现状的认识都影响着一些重要问题:他们自身是否赞成建立内控,企业现在是否需要内部控制,应当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因此,在内部控制建立初始,对处于组织领导地位的管理层,其利益和态度是否有考量,其观念是否有进行改进和统一,其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等等,应给与尊重。我们应对管理层的能力、观念、自身利益等方面给予人性化的思考。

3、员工。内部控制的成败自然离不开组织的员工,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必须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有胜任能力、忠诚的员工是提供有效控制的基础。而这些需要在员工的招聘、评价、培训、晋升和奖励办法等各个阶段进行内部控制,并将其作为内控的组成部分并在建立内部控制时充分考虑。

著名的 "丰田召回"事件正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曾以"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控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著称的丰田生产方式从80年代开始便是全球典范,却爆发出多起质量问题。丰田过去的成功便是以员工发现问题可停止生产线为基础,一步步改进质量控制得来的,丰田章男在记者会上强调:这次召回问题的背景,是与这些年丰田的增长速度过快,而员工和组织结构的成长跟不上有关,这些年快速的发展使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停下来去思考和做出改进。真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由此可看出内部控制的成功与否同每个员工的关系的至关重要。而相对的,每个员工对内部控制实施的态度、其获得的需求满足则镶嵌在内部控制的各环节。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对作为组织基础的员工,是否充分考虑其适应性,对于变革是适合渐进式变革还是突变式变革,是否考虑其需求满足,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等都要从人性角度给予关注。更重要的是提升员工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明白其建议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使员工能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得到自我实现。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内部控制建设应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三层次的需求出发开始。使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首先意识到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需求,继而产生实施动力,并在内部控制实施中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满意感。

对此,提出建议:

(1)提高企业风险意识,使企业全面认识其生存环境充满挑战与风险,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不失为有效的有效手段。

(2)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帮助管理层和员工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需求,首先得到管理层的强烈需求和重视,再将这种观念传达给基层员工,从而建立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欢迎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光国,莫冬燕。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新方向: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8)。

[2]王竹泉,隋敏。控制结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J]。 会计研究,2010,(3)。

[3]王虎超。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成因及改进措施[J]。 法制与社会,2007,(5)。

[4]丁瑞玲,王允平。从典型案例分析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性[J]。 审计研究,2005,(5)。

[5]王缨,杨光。寻找"丰田原点" 丰田生产方式辨[J]。 中外管理,2010,(4)。

[6]李雪。会计理论研究。第1版。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292-308页。

[7]施先旺。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及其启示[J]。 审计研究,2008,(6)。

内部控制论文 篇五

摘 要:近年来,内部控制是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但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最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忽略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在我国企业内外部环境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不断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 研究。

1 民营企业现实状况。

在我国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都很相似,在刚成立的前几年发展迅速,过后几年经营状况开始恶化,甚至出现破产、资不抵债,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很少。

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根据最近几年政府发布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期限为3.7年,而国外中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期限相对较高,其中美国中小企业寿命比我国高出1倍多,欧洲和日本大概高出2倍多。虽然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来推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寿命仍然很短。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原因,有着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内部经营恶化。因此,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家族式经营。

家族式经营是我国民营企业中最常见的经营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的创立者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大多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个人兴趣爱好做决策,公司的股份基本上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高级管理层也由家族成员担任,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即使有董事会,成员大多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常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其组织结构缺乏规范性,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和标准,考评受到家族关系的影响,没有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有些奖励无法兑现、对家族内员工犯了错,惩治措施也落不到实处。

很多民营企业没有设立清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职责划分不清楚,为了节约成本,让家族里的人同时兼任多个岗位工作。一人多职虽然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实则存在内部重大控制缺陷,很容易导致隐瞒资产和财务舞弊行为,这种模式将会束缚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2 高层管理者文化水平低。

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中,其创立者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公司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也很少。然而,这并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公司管理者缺乏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是关键所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不了解,知识更新已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不要说将这些管理理念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的缺失直接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企业失去了竞争优势,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一般缺乏创新精神,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利润问题,重视短期利益,对于企业其他方面,如内部管理等,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发展方向。

2.3 规模较小,缺乏企业文化。

民营中小企业在创立时,规模普遍较小,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占据有利地位,规模过小,难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在遇到风险时,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民营中小企业的存在年限一般较短,缺乏相应的文化积淀,在遇见危机时,其风险应对能力较弱,中小民营企业很少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很多都是生搬硬套一些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公司管理层也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当遇到突发问题时,公司员工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培训方面,新进员工除了上岗前业务知识培训以外,为了节约成本,之后再没有培训机会,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4 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措施。

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虚指标,不像利润指标那么实在。企业的管理者也普遍认为公司没有进行风险评估的必要,缺乏对风险评估的正确认识,公司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当企业有风险时,多数管理人员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而不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分析。对于已经存在的风险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是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公司将面临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大部分民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在判断风险时只需识别企业的内部风险,从而忽略了外部风险。

3 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3.1 树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

民营中小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应适当转变观念意识,逐渐改变现有陈旧的经营模式,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现有家族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一些职业经理人进入管理层,要适当下放一些权力给职业经理人,让其有一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明确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能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相分离,使员工熟悉企业的这些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要求员工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使他们之间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对于接班人从自己的家族中选拔,还是选择职业经理人,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根据他们的自身能力和素质来选拔,看是否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3.2 拓宽管理者眼界。

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管理者眼界要开阔,要有很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准确把握公司发展的大方向,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决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建议对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应当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定期参加一些培训,并经常关注时事热点,及时把握经济市场趋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使管理者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适当的减少,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就会有保障。

3.3 注重企业文化的树立、弘扬与传承。

企业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行为特征、精神面貌和人际交往的动态体现。企业文化对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指引作用。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经营理念基础之上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企业文化也不同。企业文化的设立应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目标、业务目标相协调,企业文化树立和弘扬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树立起属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

3.4 建立风险防范系统。

建立风险防范系统是企业的有效保障措施,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可以使企业在危机发生以前,就能够预测到风险的存在,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公司管理层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加大对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民营企业更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经营环境和规模等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系统,防微杜渐,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利用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出民营企业今后将会面临的风险以及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发现整个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中隐藏的风险和问题,及时将这些数据报告给管理者,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4 结语。

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虽然在逐步改善,但内部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健康发展,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 茶红云。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2)。

[2] 陈新屋。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9)。

[3]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

[4] 李芸达。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落实途径与措施[J]。科学经济社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