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精选1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大家带来了《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续写带上她的眼睛 篇一

在地心中,有一首曲子《月光》在荡漾,没错,是她打破了寂静的环境与这可恶的气氛。

虽然她已适应了这地心只有十立方米的生活,但在这闷热的环境中,她过得十分的艰苦。这里除了她没有任何的生灵,与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完全隔绝。这种绝望我们可想而知,但她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她曾经对他说,她会在这里过得很好,并不用他担心,他在地球表面当然也不会毫不挂念,每天脑子里都会浮现那打转的铅笔和可爱的脸庞,还有那“我怕封闭”的可怕声音。在地心里不分昼夜,可他们好像心有灵犀,每当月亮升起时就会彼此挂念,她也相信他一定会去救他,而他正在地球表面四处奔波,寻找各地人才,汇集各种零件,想制造一艘安全的非常去救她。

最近几天,她感觉飞船中异常的闷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地心仿佛在缩小,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是的,她的感觉没有错,岩石层,浆层在不断的扩大,增厚,周围,正在向她慢慢挤压,过不久,她就要被包围了,她压力越来越大,岩石层把飞船外面堵死了,她心里越来越慌,怎么办?她等不到他了,突然,随着一声破裂声,地心空间消失了,那双美丽的眼睛也消失了。

地球表面虽有接连不断的地震,但人类还并未预料到这些,他还要到处奔波……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篇二

《带上她的眼睛》那一课,里面的小姑娘真的是很让人心疼,在本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年纪,却发生了这种意外。

我是《带上她的眼睛》,那一课的小姑娘,其实我并不后悔参加“落日计划”,当然发生意外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可是我既然选择了加入,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来讲讲我是怎么加入落日计划的吧!

我被主任邀请加入“落日计划”的,原本我根本没有想过我会加入“落日计划”,或者说我认为我没有资格加入“落日计划”,可就是这样,我被主任邀请了。刚开始收到主任的邀请,我也是满脸震惊。我不明白,主任为什么会邀请我这个普通人。我想去询问他,可是,我不想给别人麻烦,也就答应了主任的邀请。我加入了“落日工程”。

没想到意外发生了,我们的飞船偏离了航道偏离了地心,这下子根本没办法回去了。

我已经在地心呆了好长时间了,长时间处在一个密封的环境让我有点无所适从,但是我忍下来了。我看着通讯器微弱的力量渐渐耗尽,决定再看一次外面的世界。我恳求主任帮我这个忙,主任答应了,他把一个眼睛给了他信任的人,让他帮我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我好久没有看到那么美丽的草原了,也好久没看到我的父母了。我度过了美好的一天,这下子我没有遗憾了,也能好好的工作了。

带上她的眼睛读书笔记 篇三

我读了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课后,我仍意犹未尽,想给它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是那种读一遍就能把人深深吸引的文章。整篇文章只是讲了一个小姑娘被困于地心的故事。一位刚毕业的小姑娘,放弃了自己的大好青春,献身科学,怎不让人为之震撼!

在一段段神奇的文字中,我仿佛见到了一个扑朔迷离地心世界——“在高达5000摄氏度的地核中,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形容它吗?”

小姑娘渴望见到日出,但她再也见不到太阳;她渴望小溪的清凉,但她再也喝不着甘泉;她渴望草原的一花一草,但那只能是她永远的梦……

在小说中,我不禁感觉生命竟如此美好,原来在我印象中枯燥无味的世界还能这么绚丽多彩。

或许,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能上阵杀敌,不能为国捐躯。但,我有一颗炽热的心,有一腔饱满的热血,我的心与血定会在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跳动,挥洒。

在文末,我刚平复的内心,又掀起阵阵波澜。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孩,愿为痴爱的工作献出生命代价。她的话是那么镇静,似乎她已经离开了那恐怖的地核,回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轻轻地哼唱着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将陪伴她在地核的所有时光,直到死去。

我现在仍记得小姑娘的那句话“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

在喧嚣的21世纪,也有像小姑娘一样的科研人员,他们终日只能在繁琐的数字与符号中穿梭,寻找。或许,他们的一生都在搜寻,又或许,他们在工作台上早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颗颗流星划过草原上空,照亮了苍老的母亲,此刻,她轻轻哼着《月光》,思念着自己“失踪”的女儿……

鉴于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鲜活的生命呢?因为在这世上还有这么多值得留恋的事物,小到一花一草,大到亲爱的家人,所以,我们应该要让生命绽放出自己的色彩。

世界那么大,何不去看看?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作文 篇四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就是“落日”系列地航飞船。

“落日一号”首发时,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岩浆的小湖泊,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方圆百里都能感到飞机传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动。“落日一号”成功完成了地面航行。

“落日工程”从一至五艘成功完成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出现意外事故,其中小女孩就在“落日六号”里。飞船误入地核区域,企图想从这个区域逃出去,但发动机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就这样,“落日六号”向地面沉下去。

飞船误入地核,就像登月飞船迷失于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虽然飞船被裹在厚重的物质中,周围不像外太空可以看到恒星宇宙,都是高达5000摄氏度的温度。但是他们,仍坚持在这个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控制舱工作着。

不久,两名地行员不幸受伤相继去世,在“落日六号”只剩下小女孩一人了。小女孩靠着中微子传感眼镜来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但只能维持两个月,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80年,她将在这个不到10立方米的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小女孩知道自己可能没救了,于是请求主任让“我”带着传感器,带着她的眼睛去看草原,可惜她没有看到最后的日出。在他与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她乐观的说道: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要留下来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每一朵小花呢……”

她可以选择自杀来解脱自己,摆脱这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但他却选择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坚持工作;她可以自由辉煌的度过一生,但却愿意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作文 篇五

前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那时的他正坐在椅子上,隔着窗户,静静地看向远方的草原,见我来了,这才回过神来,对我说道:“加油,记住我教你的操作要点,去吧!”他并没有提及她的事情,我也不好意思去过问,只能默默地离开了。我坐车到了发射基地,起重架已将钻头指向地面,尾部的四个推进器已跃跃欲试。我进入舱体,看到另外两人已稳坐在椅子上。我随即坐了下来,刚系好绑定带,飞船便开始颤动,很快我们进入了地表层。随着科技的发展,震感不是很强烈,我很快便在座椅上入睡了。一觉醒来,我们已深入到地心层,黑色的液体黏在窗上,我不由得有些恶心。

飞船很快潜到了7800千米的地方,红外线探测仪显示察觉到了生命迹象,我们调整航向,朝那里驶去。慢慢的,一个咖啡色的圆柱体映入眼前,上面斑驳的喷漆仍然能辨识出“日落六号”的字样,终于找到她了。我们企图用磁力把它吸过来,但地核的引力远远大于飞船的磁力,没有成功。我们只好切换成手动对接模式,把舱口对准“日落六号”的尾部,铲除附着在外面的地核物质,然后锁定对接口。对接程序完成后,我推开了“日落六号”的舱门,舱内一片漆黑,我打开手电筒,发现文件、生活物品散落一地,舱内寂静无声,没有发现任何生命迹象。难道她已经……。一刹那,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们还是来晚了,我不由担心如果没能把她带回去,前辈会不会疯掉。这20年里,他除了工作,就是静静的仰望远处的草原,期待着她的出现。

这时,旁边的同伴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睡袋里好像有东西。”我拉开睡袋,发现里面躺着一位熟睡的女士,她被手电筒的强光照醒了,没错,是她,我们终于找到她了,她还活着。很快,我们向她做了自我介绍,她一时惊喜的说不出话来。返回的途中,我们一直不停的聊着,我暗自感叹道:“岁月催人老,20年的时间,一个人独自坚守,太不容易了,她也比照片上苍老了很多呀!”

随着“轰隆”一声,我们返回了地表。当我带着他迈出舱门的那一刻,前辈激动的冲上前来,一把搂住了她,久久没有分开,两人的泪如雨下,这时的泪水已代替了千言万语。

之后,他们组建了家庭,在草原上定居下来,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每天都一起迎接美好的日出。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 篇六

有时,生命像大草原上的小花一样平凡,但更多时候,生命更像岩浆中的飞船那般脆弱。我们能做的,只能让生命绽放更多的色彩,填充自己空白的生命画板。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课后,我仍意犹未尽,想给它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是那种读一遍就能把人深深吸引的文章。整篇文章只是讲了一个小姑娘被困于地心的故事。一位刚毕业的小姑娘,放弃了自己的大好青春,献身科学,怎不让人为之震撼!

在一段段神奇的文字中,我仿佛见到了一个扑朔迷离地心世界——“在高达5000摄氏度的地核中,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形容它吗?”

小姑娘渴望见到日出,但她再也见不到太阳;她渴望小溪的清凉,但她再也喝不着甘泉;她渴望草原的一花一草,但那只能是她永远的梦……

在小说中,我不禁感觉生命竟如此美好,原来在我印象中枯燥无味的世界还能这么绚丽多彩。

或许,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能上阵杀敌,不能为国捐躯。但,我有一颗炽热的心,有一腔饱满的热血,我的心与血定会在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跳动,挥洒。

在文末,我刚平复的内心,又掀起阵阵波澜。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孩,愿为痴爱的工作献出生命代价。她的话是那么镇静,似乎她已经离开了那恐怖的地核,回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轻轻地哼唱着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将陪伴她在地核的所有时光,直到死去。

我现在仍记得小姑娘的那句话“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

在喧嚣的21世纪,也有像小姑娘一样的科研人员,他们终日只能在繁琐的数字与符号中穿梭,寻找。或许,他们的一生都在搜寻,又或许,他们在工作台上早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颗颗流星划过草原上空,照亮了苍老的母亲,此刻,她轻轻哼着《月光》,思念着自己“失踪”的女儿……

鉴于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鲜活的生命呢?因为在这世上还有这么多值得留恋的事物,小到一花一草,大到亲爱的家人,所以,我们应该要让生命绽放出自己的色彩。

世界那么大,何不去看看?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作文 篇七

在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地核的探险,称为“落日计划。”

落日一号正式“落日计划”的首次尝试,随着大街上的微微震动,落日一号潜入了地核,并且完成了地层航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落日一至五号都完成了底层航行,落日六号发射了,而小女孩儿正是其中的地航员。这时,警报出现了,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使得飞船失去了动力,像地心沉下去。

飞船误入地核,就像飞船迷失在外太空一样,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而地航员和宇航员并不一样,宇航员能看见无垠的太空弹,地航员不能,特别是落日六号的航行组,只能在十平方米的空间里活动,但他们仍在坚持工作。

不久,两名地航员不幸相继去世,只剩下了小女孩儿,靠着中微子传感眼镜来和外界进行联系,但飞船的能源只能维持两个月,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维持50至80年,这说明他要在这儿度过自己的余生。

“……”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她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明明她可以选择自杀,来结束这生不如死的一生;明明她可以光明的度过一生,可却需要在这度过残生……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作文 篇八

多年后的一天,主任将我带到原来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对我说:“……经过我们许多年的潜心研究,‘落日二十号’已问世,诚恳地邀请你去做‘落日二十号’的领航员……”我欣喜若狂,整日魂牵梦绕的事情终于要实现了。

我们一行几人换上太空服,我执意还带了一支铅笔,主任再次让我带了一双眼睛。

深夜,我们终于要出发了。发射地的中央首先出现一个炽红的点,慢慢变大,再后竟出现了一个如小太阳般的火球,“当”再一下剧烈的晃动下,我知道,我们进入地幔了。没过一会儿,我们感受到她说的热得像地狱,看到滚烫的岩浆。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十分压抑……突然地层雷达发出提示。

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体变为液态,飞船已进入地核,我感到更加压抑了。

铅笔在不知觉时便已飘上空中,旋转着,仿佛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终于在探测仪的帮助下找到“落日六号”,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到里面去。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对接成功,我兴奋地想跑进去,厚重的太空服却束缚了我。终于见到地球了,她忧郁地坐在那里,望着窗外,容颜比她实际年龄显得老得多。走近她,已无呼吸,嘴上却还带着微笑,估计还在回忆那次草原之行吧!几位地航员早已低头默哀,我将手放在胸前,轻而平静的说:“我将永远与你同在……”

带上她的眼睛缩写 篇九

赵盾

我要去度假,可以多带一双眼睛去,眼睛的主人是个小姑娘。她说想去大草原。

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草原,几座山的顶峰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这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其发射的眼前即景的信号可以被远方另一个戴同样眼镜的人接收到,所有你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一切,他都能感受得到。

“这里真好……呀,花儿……能近些看那朵花吗……真美!能闻闻她吗?但别拔下她满分作文网!……啊,我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你把手举起来,我想吹吹草原的风。哇,凉丝丝的,真美呀……月亮该升起来了,带我出去看月光吧……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哇……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

我在她的各种指令下游逛着草原,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我不明白她怎么会那么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缕阳光,每一条小溪。夜晚,她还特地让我起床,带她看月光。月光有什么好看的,害我很不情愿地起床。而她,边看还边哼起德彪西的《月光》。

离开草原,我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但在我的精神沙漠中,不知不觉间长出了令人难以觉察的绿芽。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也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会在黄昏时站在天桥上看夜幕如何一点一点降临……我眼中的灰色世界长出了点点嫩绿。

我对她的身份煞是好奇。主任告诉我,她是“落日六号”的地航员——人类正潜入地层深处进行研究。在前五次航地探索中,飞船都安全返回了地面。但“落日六号”却因误入地核,一点点沉入地心,且获救无望。船上的两名地航员相继去世,目前,船上只剩她一人。虽然飞船的生命维持系统足够保她度过50-80年的余生,但,她与地面的通信已完全中断。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已适应这里的狭窄与封闭,我会照计划完成研究工作。闭上眼睛,我能想象到地面上的大草原,能看见每一朵花……我不再害怕。”

我知道,我与她之间永远都会有连接,不管她是否能回到地面,她离我们都不遥远;不管我今后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也都不会再遥远。当我从太空俯看地球时,它常常是透明的,我能在地层深处看到她的飞船,感受到她的心跳,听见她一直都在吟唱那首《月光》……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 篇十

二十年前的那个小姑娘,我依然记得她,还有那支在她头上打璇的铅笔。

二十年后的今天,“落日”系列地行飞船的探险依旧在进行着。在“落日六号”发射那一天的整整二十年后,“落日十三号”也启动了,发射地点,是在印度洋。

夜晚十时,“落日十三号”潜入深海,透过蓝得令人窒息的海面,红光在水中散开,那一刻,海上亮如昼,陆地上的工作人员不禁伸出手挡住眼睛。红光渐渐消散,“落日十三号”也渐渐潜入底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如海底火山的洞口,溢满岩浆,海面上也喷出一道高达几十米的水柱,几百里的陆地都在微微颤动,像一颗微微颤动的心,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落日十三号”深入地层,炽热的岩浆在地底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收合的那一瞬间,岩浆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飞船上方的底层物质也在不断增厚,封闭的空间加上物质的增多,形成了一种正常人难以体会的封闭感。

这一次,“落日十三号”做足了准备,他们想找到“落日六号”,找到二十年前仅剩的那一位女领航员,当下最先进的科学设备,都在地航飞船上。

在飞船航行的第七个小时,警报出现了,和以前试图进入这里其他地航飞船一样。到了,在前方十公里的地方,是地核区域,再前进,就是地心了。飞船减慢速度,呈浮游状态,打开超光速发射器,往前方90°的角度范围内发射出去4个高微分子探视器。地航满分作文网员们聚集在主控舱,紧紧盯着面前的大屏。显示屏上一片红色,火热的红,翻滚的红,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红。

不对,不全是红!五号探测器传回来的图像上有个黑色的点。兴奋,激动,操控五号探测器,向黑点靠近,再靠近,在飞船上的全息电视上,中微子大小的探视器传回来了完整图像,竟是“落日六号”的发动机!“落日六号”就是在那里沉入地心的,多可怕的一块地方啊!

“落日十三号”的领航员命令探测器继续下潜,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在全息电视上看见了“落日六号”,探测器与飞船对接,飞船处于紧急制动锁闭状态,从外面根本无法打开它。探测器无法进入,但通过它的透视功能,“落日十三号”的领航员们在屏幕上看见了飞船内部,二十年前的那位领航员双眼紧闭,斜靠在控制台边,她的皮肤已经松弛,眼眶也深陷下去,太空服穿在她身上依旧那么肥大。

探测器自动检测到“落日六号”的信息频率,与它对接,传回了很多信息,都是关于迄今为止只有她一人到过的地心的。一条接着一条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回,令“落日十三号”地航员们心跳持续加速,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就是她的愿望吧!在这样封闭又孤独的世界坚持研究,不就是希望留下的资料能给后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吗?也许,她感觉到了吧,全息电视上,传来了她的一个微笑和那支依旧失重打转的铅笔。

“落日十三号”顺利返回,带回了她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