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小伙伴们整理了银河补习班评价(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一
这个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爸爸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银河补习班》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邓超饰演的父亲马?文是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因为刚建造的大桥塌了,被人陷害,锒铛入狱。
七年后,马皓文出狱,儿子马飞被妈妈和后爸抚养,已经上了初中,可是却成了一名学习垫底、逃学、看漫画,差点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甚至连马飞的妈妈都已经放弃他了。可是马?文却一直在鼓励儿子,在绝望中给了他信心,马飞最终实现了成绩大逆转,成为了优秀学生。
电影中对我映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他的爸爸经常对他说一句话:“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做好地球上的每一件事。”这句话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记得去年故事大王比赛的时候。我的对手非常的强大,都是五六年级甚至是初中的大哥哥大姐姐。我就一直在想,我肯定拿不了一等奖了。果然,最后只拿了一个三等奖。
同样是在去年的另一场葫芦丝比赛中,对手也是同样的强大,也是一群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那时我抱着必胜的信心,一直在心里给自己加油,并投入积极的训练。结果我真的战胜了自己,拿了一个金奖。
不要放弃自己,虽然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到,但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二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我认为真的是一部因名字而埋没的电影。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原以为是一部动画片,很幼稚的那种,但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我还是看了它,而且感觉特别值得。
这部电影多次戳中我的泪点,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了好的教育的重要性,也让人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其中很戳我泪点的一个是因为儿子想要去看太空展,马皓文偷偷带着身处寄宿学校的儿子在期末考试前游山玩水,这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却做了。然而,在一个下暴雨的晚上,他们父子两个走失了,即将来临的洪峰迫在眉睫,马飞被困在洪水之中,父亲声嘶力竭的喊叫一次次地弄酸我的鼻尖。在关键的时候,儿子听到了父亲的呐喊“动动你的脑子!找找看身边能用的东西!”这才解决危机
还有一个就是在期末考试后,考的好的学生们都在扔自己的试卷,马皓文的一句“学习难道不是人一生中的习惯吗?”让我印象深刻,的确,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督促。这时,一个“疯子”闯了进来,这也引出来一个难以置信的秘密:他是教育主任的儿子!教育主任很注重学生的成绩,只对学习好的同学温柔,用刻板印象去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尽管他在进步。所以,他的儿子成了全市的第一位高考状元!但是,有一次他却考砸了!考了58分!虽然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但是这却使他在崩溃边缘。他来找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但是主任居然不理他!最后才成为这个样子。
我觉得正确的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我们不仅仅只要成绩,更在于自己收获的事物。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不只是要批评,更多的是要让他们产生兴趣。不出预料,马飞从一个“学渣”变成了一位伟大的航天员。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伟大的点就是他的父亲马皓文。他是一个好爸爸,也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的人生导师。他能为了鼓励儿子好好学习,而满足儿子的愿望;为了儿子好好上学,在被很多人打的时候让儿子不要回头,“相信爸爸”;他能用生活中的事物去教儿子新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他能利用学校的所谓“复习”的时间去教会儿子更多学不到的知识;他能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传统老师的教育思想;他能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笑着对儿子说“永远,不要放弃”
文中“马皓文”正是一位好爸爸的形象,尽管我感觉他的结局不是那么好。
这部电影真的非常非常值得大家观看!超级超级超级推荐大家!看了一定不会失望的!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三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发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同时穿插学校教育改革话题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桥梁设计师马皓文所设计的东沛大桥,因意外事故坍塌,被判七年徒刑,和妻子离婚,开始了人生最落魄的日子。
而他的儿子马飞因为笨,被众人称之为“缺根弦”,他的童年几乎都生活在被人歧视、鄙夷之中。
镜头又转到七年后:马皓文出狱了,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马飞已上初中,因父亲入狱而失去父爱,母亲忙于事业,使他对学习缺少兴趣和信心。
马皓文为了弥补对马飞的爱,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帮他补习功课,给予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马皓文问马飞:你的梦想是什么?马飞说:好好学习上清华北大。马皓文语重心长地说道:“清华北大只是个过程,不是结果。生活就像射箭,梦想就是标靶,如果没有梦想,每天的拉弓就没有什么意义。”
在学校看来,成绩垫底的马飞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孩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马飞最终成了一名飞行员,最后还被选拔成了宇航员。
以前马飞和妈妈去探望监狱中的父亲,希望父亲一起回家。马皓文对儿子说自己会坐火箭回去,让他在家里等,夜里马飞在阳台上挥手电,想父亲回来。现在马飞在外太空失去联系,马皓文便在曾经的阳台上挥动手电,好让儿子找到家。
这部电影从父子情深到家国情怀,尝试教育改革和家庭结合,说明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学渣”也是可造之材。同时告诉孩子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树立自己的目标,朝着梦想去奋斗。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四
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因为它本来就是一支天鹅啊!他父亲是天鹅,母亲也是天鹅,它当然也是一只天鹅。
马飞是弱智吗?当然不是。他或许学龄前发育有点晚,或许刚上初中有厌学情绪……但是,相信一个智力水平低下的人可以通过某种教育,而达到全县第一的水平,有这样的认知的人,一定是智力水平低下。
他的父亲是超高水平的工程师,可以给他提供知识和智慧的启蒙;他的母亲是商人,可以给他提供上最好学校的机会;就连他后爹都无条件给予他支持,甚至不惜为他打架……
加上遗传基因的加持,他最后获得好成绩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现实生活中初一初二不学习,初三学一年考上省重点高中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虽然很少见,但也算不上非常稀奇。
只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这么好条件,一直丑陋的鸭子,最好的结果就是变成一只漂亮的鸭子,无论如何也变不成天鹅。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不过就是让孩子不要偏离自己的上限太远而已。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人类的智力水平总是正态分布的,会向中心回归,高智商的父母,孩子大概率会比父母差;低智商的父母,孩子大概率会比父母强。
所以也不要太灰心,爱因斯坦的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最多比普通人稍强一点。
还有一个好消息,人类的财富水平总是指数分布的,父母越有钱,或者说父母给孩子花和留的钱越多,孩子更加有钱的几率就越大。
相比让孩子上“银河补习班”,还不如多赚点钱靠谱。从结果看马飞的父亲是对的,但其实马飞的母亲走的路可能更有效。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五
四天四个亿的票房,这是《银河补习班》的开局成绩。
现在看起来,《狮子王》,是严重分化《银河补习班》票房的外因,还有一部动画片的点映联场,也发展到了令邓超很不想看到的“蚕食”局面,“哪吒”闹“银河”,感觉是一幅“大圣归来”的卖相。
在没有《八佰》、《愿望》等强片环伺、竞争压力窒息的绝佳条件下,非常可惜,《银河补习班》没有“燃爆”暑期档的上半赛段。
中国式亲子教育的电影题材,巨星邓超就算带有巨大诚意,将演技和情感投射在银幕上卖力解释,也不能把故事本身发酵,推动为此刻的热门话题,而“医患难题”的老生常谈,在去年《我不是药神》排片期,成为公众议题,却是可以的,这未免让现实主义电影有些尴尬。
《银河补习班》,猫眼平台的观众评分,前四天接近34万人次打分,一直稳定在9.5,仅仅比药神同期差了两个0.1,好评对差评的压倒性态势,是28761 vs 365,,依然优秀、强大、够劲,而不是某些神秘力量制造出的“口碑两极”现场。
教育理念的争鸣意义,在社会新闻里,不弱于“吃药贵”“看病难”的讨论价值,但是,在相关电影故事的转化和传播上,再一次证明了,观众置于影院的场景下,接受起来,有难度。
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亲子关系和亦师亦友的剧情安排,这样的内容结合,如何加持大明星参与,整成大制作,还要让它是纯粹的商业电影而不是公益电影,其实,谁也没怎么尝试过。
可是,想象一下,如果《银河补习班》的内容,全套变成印度电影的输出,它会像《摔跤吧,爸爸》那样,近乎于零差评么,恐怕会的,以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历来的审美宽容来揣测。
看到很多声音,难免被情绪的先入为主所牵引,只因为邓超、俞白眉这对事业共同体cp有那么两部“民愤”片旧账:2014年暑期档“莫名其妙”的《分手大师》,2015年贺岁档“荒谬绝伦”的《恶棍天使》,但后者,让邓超在票房遥遥领先三天的情况下,最终被管虎的《老炮》强势反超,一顿教育,这个教训,是市场的无情警告,某种程度上,宣告了邓超、俞白眉喜剧探索的阶段性失败,而邓超向来骄傲,曾经最喜欢挑战自己演技和导技的,就是喜剧。
所以,邓超踏实的回归了正剧电影,把喜剧的才能留给了电视综艺《跑男》,这种隔离,代表了他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珍视。
然后,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拍了周星驰的《美人鱼》,拍了张一白的《从你的世界路过》,拍了曹保平的《烈日灼心》,拍了徐纪周的《心理罪:城市之光》,拍了张艺谋的《影》,这里边,有春节档票房冠军,有国庆档反响平平,有获最佳男主角大奖的,也有被淹没在贺岁档的。张艺谋在媒体上对邓超敬业的评价之高,溢美之词,就表达了一个意思:邓超演出了一个中国影史上的最牛替身;曹保平对邓超塑造人物能力的叹为观止,就是在说,邓超对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物的角色理解,在明星和演员的混合群体中,表现力水平最高。
这些聚焦于人物技术面的作品积累,让他终于可以去深度主控一部现实主义的话题性电影。
这个切口,是“开明的父亲”。
《银河补习班》里,让邓超违和的,只有他的老年妆,是小学生舞台汇演的拙劣易容术。如果非得再挑两个硬伤,那就是1997年,没人用砖头式“大哥大”了,还有2003年4月,走廊里为张国荣跳楼而哭唧唧的女生们,应该带着口罩,因为全国性非典,如临大敌。
其他的bug,我挑不出来,再挑,就是吹毛求疵。
剧情、立意、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台词,尤其是不同时期的背景还原、怀旧记忆,表意上没有问题,细节上经得起推敲。如果你在北方长大;如果你是1984年、1985年出生的80后中间那部分人;如果你不是所谓的“好学生”;如果你的成长经历中,一直有一个和教育体制解不开的心结;如果你想做一个未来的好父亲;如果你愿意反思,曾经的你是不是一个好父亲;如果你跟你的父亲正因为分歧而处于对抗、冷漠,那么《银河补习班》的观影人群里,本来应该有一个精准匹配的你。
网红心理学家武志红开始参加谈话节目了,他的“家为什么会伤人”的研究框架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家庭教育中“缺席的父亲”这一环,这个议题,三联生活周刊似乎很喜欢,做成了一期封面专题“父亲的角色”,核心传递的观点就是,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国大部分的劳动力父亲,很难兼顾事业、活计、营生和亲子、教育的平衡关系,一旦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独处,便焕发出一种不自觉的无能,即,作为启蒙者,作为引导者,作为旁观者,我们的中国父亲,虽有担当和阳刚,却普遍缺乏沟通的意愿、技巧和能力,在“教育者”这件家庭赋予的重要使命中,没有被唤醒,对“耐心”和“方法”的建构,不太尽如人意。
武志红对电影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觉得,美国为首的西方电影比较重视对父权、父爱的解释,他们会设计各种博爱、平等、自由的元素给屏幕里的父亲,甚至把国家当做父亲。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电影比较倾向于母亲的艰辛和伟大,相应的,我们也把国家当做母亲。实际上,全世界电影作品有一个更大的共识,就是“成长”类型的教育题材故事片,“老师”通常是一个引领符号,师生关系是旋律载体,这种程式化的固定,是影响电影想象力的。
而父亲代替老师,甚至带领孩子和教育体制相悖逆如果成为故事,在合理的表达范围内,其实就是教育电影的一个题材突破,很多中国人早年在电视上,在杂志报纸上了解郑渊洁和郑亚旗父子的教育实验,多年的坊间轶事中,又了解了一些韩寒和他爸,郭德纲郭麒麟父子的个案心得,这些东西聊的时候津津有味,为什么进入电影,就会觉得俗套呢。
有意见说,《银河补习班》的故事拼凑掩盖了艺术光芒,这是对电影故事取材本土化的误解,优秀电影剧本如果能依靠、吸收个人切实的成长经历,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那是运气,不是必然。十二年前的暑期档,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可能长得有点像《银河补习班》,但那是一个爆米花片,毫无深刻而言,不能说看到《银河补习班》里的小高老师,就自动对应上《长江七号》里的星女郎张雨绮,电影记下来的,应该是故事,《长江七号》,大部分人可能都记不下,民工星爷,张雨绮老师和小学生徐娇。
“银河补习班”,票房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但影史位置肯定是有的,它就是讲了一个父亲是最可信赖导师的故事,并且讲清楚了,父亲为什么不只是安全港,还是启明灯和压舱石。
2017年暑期档,大鹏和范伟主演的《父子雄兵》,原名《父子魂斗罗》是以黑色幽默的范式在讲父子之间价值观冲突的故事,两年后,邓超、俞白眉用正剧再深入的触及教育的方法论本质,这是一个电影创作上的功德。
谁说好电影,不能吸收来自威尔史密斯的《当幸福来敲门》,罗宾威廉姆斯的《死亡诗社》,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嗝嗝老师》三部曲,甚至是去年暑期末x电影甄子丹的《大师兄》,包括几个月前大获成功的于谦《老师好》的营养,为什么不能?
有的人,用青少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青少年,电影,有义务把他们变成故事。如果《银河补习班》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都能被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骂,那《我不是药神》和《找到你》这样的水准就是绝响,真不知道中国的平民好电影,还有什么可发挥空间,到底该怎么做。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六
我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后,让我感动的是爸爸,为了孩子每天都不肯休息,顶着压力四处奔波。有一次孩子第一次看见爸爸睡得那么香,又一想爸爸今天还没有吃饭呢,于是下车想给爸爸煮碗面。可就在这时又来了一辆汽车孩子上错了车。车上爸爸醒了找不到孩子,孩子在车上找不到爸爸,但父子俩谁也没有放弃对方,冒着瓢泼大雨相互寻找,直到找到彼此。
还有学校旁边有一个**,**其实是主任从孤儿院领养的孩子,这个孩子没有辜负主任对他的信任,学习非常好。可是有一次他考砸了主任不肯原谅他,他觉得这是他人生中受过最大的刺激,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从很高的地方跳进水里,从此变成了**。看了这些,我感动的都哭了。
他们永远不放弃的力量。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就比如那一次发大洪水爸爸用大喇叭提醒自己的儿子看看身边有什么,动动脑筋想办法,于是儿子用门、椅子和床单建造了一个木筏从洪水里划出来。看了这部我觉得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七
电影的主角叫马飞,他是一个中学生。
马飞的爸爸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
马飞回答到:清华北大。’
马飞的爸爸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他说人生必须有梦想,“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他还对马飞说要干自己喜欢的事。
马飞在爸爸的教育和鼓励下,成为了一名航天员。
我也要找到我的箭靶子,有了梦想就知道每天学习的意义,就不会盲目被动的学习。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会努力学习的!
银河补习班评价 篇八
电影《银河补习班》正在热播,据介绍这是一个儿子和爸爸的故事,一向不爱去电影院的我在妻子的劝说下亦欣然前往,于是一早,我们三人收拾停当就前往离我们很近的中影数字影城观看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儿子和爸爸的故事,故事里有很多场景是我们这个年龄的经历过的,可以说是我们成长的见证。电影里很多细节深深打动了我。
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电影。爸爸在自己事业惨遭诬陷、身陷囹圄,七年后从监狱出来找工作四处碰壁、被人误解时,为了儿子,勇敢扛起身上的责任,言传身教,告诉儿子“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里,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梦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心中有了梦想才会有无穷的动力。马飞正是因为心中有了梦想,所以他内心充满了力量,最终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航天员。
这是一个让人深深思索的电影。电影里的爸爸的做法不管是在当时即使现在教育现状的大背景下仍然是让许多家长深深思考的,教育的终级目的是什么,不是高分,而是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要勇敢的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在任何情况下才会有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分数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部电影中最令人心惊又感动的事是1988年的大洪灾。马飞下车给因疲倦而睡着的父亲接水泡面,可是再上车时发现上错了车。之后又碰到了千载难遇的暴雨,继而引发了洪灾,在所有人都要撤离的时候,爸爸不放弃,告诉孩子“马飞,我是爸爸,如果你能听到的话,就用你的脑子想一想,看看身边有什么可以用来自救的,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正当所有人都不会觉得有希望,河水中传来了哨声,发出了光亮,是马飞。马飞正是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航天飞船陷入险境时才不言放弃,克服难题,终于回归地球。
这是一个有关目标的电影。马飞在所有人都说他是个笨蛋的时候,他的爸爸坚信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不断的鼓励他。让他每天给自己订立一个小目标,一个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大目标就会离得越来越近。乐乐在看这一段电影的时候不断的嘴里嘟囔着“我可笨,我可笨。”我轻轻地握紧乐乐的手,爸爸相信你,你是最聪明的孩子。孩子,你缺少的是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相信自己,只要你“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我相信你一定会克服困难,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难题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一部电影的看法与自己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但不管怎样,电影中讲述的故事的确应该引起学校、教师、家长深深的思索,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学校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合格、健康的学生?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应该深深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