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高二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朋友们分享的高二语文教案(精选10篇),希望能够为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高二语文教案 篇一

一、整体把握

全诗是如何联系自身,表达忧愤之情的?

答案杜甫一生,是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与“残杯与冷羹,到处潜悲辛”的冷酷现实的尖锐矛盾中度过的,对于历史上诸葛亮这位“伯仲伊尹”“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灭魏吞吴中兴汉室,很有感触;把诸葛亮、刘备君臣相遇和自己不为时用的境遇相比较,更生嗟惋忧愤。

二、细部探微

1.《蜀相》开头两句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颔联的诗眼应是“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一“自”一“空”,把拜谒的人们,包括诗人在内,那种虔诚肃静的心情和动态都表现出来了。这“自春色”“空好音”便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意境。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答案这“泪满襟”的英雄们中间,自然少不了作者,但却并非他一人。“长使”一词扩充了诗歌感染的范围,把普天之下、千百年来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部包括在内。

高二语文教案 篇二

自读要求

1、根据电影剧本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点,体会画面以及画面组合的内涵。

2、把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注意剧本是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来描绘人物性格的。

3、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理解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侧重点

1、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2、理解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说: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的重要依据是课文及本单元的单元提示,意在品味作品精华,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有益影响。)

[自读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观看《泰坦尼克号》全剧。

二、粗读,与作者同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剧本作者借助这个故事与我们探讨了一个怎样的话题。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观看《泰坦尼克号》全剧

利用互联网或书籍搜集有关“泰坦尼克号”海难的资料,从宏观上把握故事的背景,从整体上了解故事情节。

二、粗读,与作者同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剧本作者借助这个故事与我们探讨了一个怎样的话题。集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剪辑于一身的詹姆斯·卡梅伦说:“泰坦尼克号这艘梦之船的首航在噩梦中悲惨地结束了。正是人类独有的弱点:傲慢、自负和贪婪将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碾成粉碎。我拍摄这部影片既想再现这艘巨轮有着浓重悲剧色彩的死亡之旅,又想展示它短暂而又壮观的生命历程。在剧中重现泰坦尼克号的美轮美奂,表现出乘客和船员们的激情、乐观和希望的同时,揭示这场灾难中人类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泰坦尼克号》是警世箴言,是一部人类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明镜。它还是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当然还有爱的不朽传奇。”

课后心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理解俩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述爱情故事,理解真爱内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三、精读,与角色同感

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理解俩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

根据电影剧本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点,体会画面以及画面组合的内涵,把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注意剧本是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及表情来描绘人物性格的。

讨论交流:

说说你认为最感人的一处对话。

说说你认为最动人的一个细节。

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画面。

四、联读,思维延展

讲述爱情故事,理解真爱内涵。

1、阅读另一个千古罕见的爱情故事《落基山的雪》,加深对杰克和罗斯之间爱情的理解,并比较这两种爱的方式的异同。

落基山的雪

赵荒(加拿大)

那是很多年以前一个冬天的早晨,太阳很灿烂地照耀着雪后的风景。在落基山脉普利斯特里山谷附近,年轻英俊的橄榄球运动员卡罗吻着他心爱的未婚妻贝蒂,用极其温柔的声音说:“让我们享受圣母玛丽亚带给我们的快乐,明天我们就要踏上教堂的红地毯,你将是我永远的新娘了!”

贝蒂含羞地依偎在卡罗的胸前,什么也没说,她早巳沉醉在诗一般甜蜜浪漫的幻想中了。

卡罗和贝蒂情意绵绵了一会,然后开始滑雪。在那枚巨大的红色水晶下面,他们用各种荚妙的姿态来宣泄憋闷心中许久的悒郁。现在,他们终于拥有一片自由而绚丽的天空了,他们因过度的激动而变得有些颤栗,以至于当太阳已悄悄地在厚重的乌云后面藏起它的脸时,他们仍然乐而忘返。但是很快两个人就迷了路,闯入一块也许从来没有人到过的雪域。

这已是迷路的第二天。

一阵凛冽的寒风推搡着贝蒂单瘦的身躯,卡罗赶忙扶住她。贝蒂无力地说:“亲爱的,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也许,也许我就要撇下你,一个人先去见上帝。”卡罗阻止她再这么说,他把贝蒂抱到附近一个积雪半掩的山洞里,用从雪野上拾来的为数不多的树枝为贝蒂燃起了一堆生命之火。然后卡罗转身去外面弄吃的,但他回来时两手空空。在这样一个寒冷荒芜的季节里,在这样一个

鸟兽罕至的山谷中,哪儿来的食物呢?

落基山的雪呀,只是一个劲地落!它似乎要把这对年轻的恋人埋葬在嫉妒的深渊里!

就这样,俩人又在饥寒交迫的痛苦中熬过了一日,贝蒂已变得极度虚弱。第二天上午,仍不肯放弃希望的卡罗又回到了山洞,这时他脸色苍白,脚步踉跄,左臂已不见踪影,只剩着血淋淋的残缺的袖管。贝蒂搂着心爱的恋人哭着询问,原来卜罗遇见一只觅食的棕熊,在与那头罪恶的野兽搏斗时,卡罗的一条胳膊被残忍地咬掉了。贝蒂再也不奢望着能够走出雪谷,俩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带着泪水也带着颤栗的微笑,尽情享受着临别这个世界时的最后的温存。夜幕降临了,贝蒂沉沉入睡,然而当她在次日早晨醒来时,却发现火堆上置放着一块烤肉。“我衣里逮到一只冻僵的野兔。”卡罗神情疲惫地说。贝蒂于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卡罗却没有吃,贝蒂于是留了将近一半烧得漆黑的烤肉,准备在俩人最需要的时候吃。有了食物,上帝总算给俩人的生存带来了一线生机。然而,卡罗因为昨日失血过多,加上这几天体力消耗太大,池终于倒在了落基山的雪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贝蒂是在卡罗永远逝去后的第五天下午被搜索小组救出的。那时,她已两眼呆滞,形容枯槁。在萨斯卡通红十字医院的病房里,当一个教授想了解贝蒂何以在满地冰雪的绝境里坚持了这么久时,贝蒂说:“是爱,还有这个!”她出示了她保存下来的小半截烤肉。

“这是人的肉啊!”教授在凝视和检查了一会儿那截烤肉后大叫,“这是人的左臂!尽管已烧得模糊不清,但骨头的构造我还是辨别得出来!”

贝蒂的脸色刹时苍白无比,她又想起了落基山上晶莹的雪,又想起了男友卡罗痛苦的微笑和血淋淋的臂膀。她似平看见了卡罗在锋锐的岩石上自戕的惨烈场面,她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贝蒂把卡罗送给她的那枚订婚的蓝宝石戒指,紧紧地捂在胸口,然后失声痛哭起来……

每个听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当约翰的叔叔在春日花开的下午告诉我这个人间旷古未闻的奇情绝爱时,我的泪水顿时像小河一样汹涌而出。约翰的叔叔还告诉我,贝蒂后来嫁给了辛普森堡一个很富有的商人,不过两年后就离了婚。那富商不喜欢贝蒂,原因是她半夜老做恶梦,并且喃喃地呼唤着卡罗的名字。

(摘自《读者》,1995年第10期)

2、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的爱情故事,思考并理解真爱的内涵。

谈谈你对“真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或者借用名人名言来表达。

例:真爱是一种崇高的责任。

真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

真爱是一种完全的舍己。

真爱是生命的托付。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

爱是自然界第二个大阳。

生命因为付出了的爱情而更为富足。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梵高)

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罗曼·罗兰)

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左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回读全文,再次观看《泰坦尼克号》全剧,就某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五、回读全文,再次观看《泰坦尼克号》全剧,就某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例:《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

凡妮《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一段如歌如诗的爱情,还没有正式公映,宣传攻势已铺天盖地而来,几乎稍微像点样子的杂志里,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大幅剧照,附带或多或少的文字介绍。然后就忻到有些先睹为快的朋友给我讲故事情节,讲那故事是如何催人泪下,那爱情是多么多么魅力无穷。我无意于评价影片的好坏,只是突然间就那段爱情生出了许多假想,产生了一些疑问。男女主人公冲破层层阻力,终于结合!我想,这也是好多人的希望。但我们再往下想,男主人公放浪不羁,贫穷不堪,过惯了好日子的女主人公真正和他走到一起,真的就能够爱情当面包吗?也许他为了谋生苦于奔波,做一个整天忙于生计的住家男人,他的自由自在

大打折扣,他不再有阳光般无忧的笑容。她呢?她会对他大为失望,因为她所倾心的他已经面目全非了。也许他还会一如往日,今朝有酒今朝醉,继续穷画家贫穷快乐的日子,她呢?又怎能不在窘迫的生活里怀念从前美食美宴,又怎能不在自己亲自动手洗衣服时,怀恋旧日沙龙聚会的闲情雅趣?那时,浪漫的爱情还能延续吗?

反之,如果她心甘情愿追随他,每日劳作,辛苦维持生计,他的眼里,她不再是美丽温柔的贵族小姐了,双手红肿,头发蓬乱,衣衫不整,每日里计算着每一分钱,他还会爱她吗?是他使她变成这样,他不会愧疚吗?他会不会很晚回家,逃避她?他艺术家的气质是否容得下这样一个俗气的女人?如果她抱怨贫穷,无法生活而贫病交加,卧床不起,那么,他可以为她而死,却不见得能够忍受她烦心的唠叨,疾病的纠缠,怎能担保他不会憎恨她的烦躁,她的拖累?他的眼里怎么保证不会有别的健康活跃的女孩子闯入?因为他是那样的自由自在,他是那样的快乐生活!多残忍啊,我简直无法再假想下去,这浪漫的爱情还能延续吗?

男主人公的死是惟一能够使这爱永恒的条件。只有他死去,一切都无法继续,才能让浪漫在应该结束的时刻戛然而止,才不会因为现实生活而变得丑陋不堪。让女主人公活在美好的回忆里,当然好过让她在贫病交加的时候,只剩下抱怨。不是吗?

爱情可以浪漫,可以为爱人而死去,但却不一定都能经受生活的考验,只因为生活太现实了,容不得一丝的不切实际。童话里,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结婚了,故事也就结束了。孩子的心里,是无法理解结婚之后的生活的,他们认为结婚就是一切的了结,然而,大人们都知道,结婚仅仅是一个开始。看那些让人回肠荡气的爱情,多是以相爱的人死去一个作为了结,这让人多添了无数遗憾,也回避了无数的尴尬和不快乐的场面。不是吗?谁能保证罗密欧与朱丽叶假如不死,假如结婚,会不会有分手的一天呢?就算他们结婚了,生了一大群孩子,幸福地过了一辈子,恐怕这爱情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无人愿看了,太实际的东西,搬到电影上,大多是遭排斥的,虽然不想承认,这却是真实的。

《泰坦尼克号》正是抓住了人们过着实际的日子,骨子里却渴望浪漫的心理,大赚一笔。那些在影院里为爱情唏嘘垂泪的女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如果遇上一个主动搭话的街头画家,我敢保证不会有人停下来等待发生点什么,因为她有一个职业还不错的男友,收入也比较可观。现实就是如此让人沮丧,容不下一点梦。

于是我说,还是让泰坦尼克号沉没吧!让我的心里多一个美丽的爱情。

虽然我明天还要早起上班,但就在今夜里有个梦也好啊!

(解说:此过程注重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笔者认为阅读的能力素质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同感心,它不等同于同情心,同感心指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进入对方的感受,与他有同样的心境,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的处境和选择。如果不能与作者同感,不能与角色同感,可以说,这种阅读是失败的。虽说阅读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阅读也是读者与作品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不能与作者同感,不能与角色同感,这种对话就是不成功的。你首先得理解作者想要通过他的作品向你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内涵,你得感同身受地去理解角色的深层次的情感、追求与信念。首先是理解,但理解并不等于接受,你理解,你也可以不认同,你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个性化。事实上,这种同感心并不仅仅是一种阅读能力的要素,它更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沟通交流所必须的一种基本素质,理解别人的心情,理解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选择,这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实现对话的重要前提。同时,在此自读程序的设计中,还注意了联系生活,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及彼,更为深刻地理解剧本的主题。也正如新课标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写读后感或观后感的过程是充分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拓展学生创作自由空间的过程。凡是学生所不认同的、不理解的、或者是超越作者的独到见解,都可畅所欲言。)

[自读点拨]

一、精彩的对话描写

在课文节选部分的对话中,杰克以美好的生的祝愿表达了对罗斯的爱,罗斯以坚定的生的许诺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罗斯放弃了乘坐救生艇逃生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留在了杰克的身边,预备与恋人生死相依。而杰克此时也已暗下决心要鼓励罗斯勇敢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杰克做了他最想做的事:鼓励罗斯勇敢地活下去,祝愿并相信罗斯会活得幸福美

满,表达了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珍视与对命运的感激,再三强调罗斯“永远不放弃”。在恋人的真情包围之中,罗斯心中的绝望与软弱一点点被融化,她终于向恋人允诺“永远不放弃”。所以,虽然后来罗斯在醒悟到杰克已经死去时觉得“所有希望、愿望和志气都化为乌有”,但是,在痛失恋人的虚弱与绝望中她又能够猛然决定呼喊求救,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她对杰克的允诺,杰克的话语还萦绕在她的耳边,似乎还带着杰克的体温,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对着已经死去的恋人再次答应:“我不放弃,我保证。”

即使再过一千年、一万年,这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的表白也不会落伍,因为它是人类崇高爱情的一种升华,是真爱的最高境界。

二、完美的画面组合

课文节选部分的画面组合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快有慢,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虚有实,有起有伏,有点有面,有巨有细,有死的威慑也有生的热望,有崇高的舍己也有卑琐的利己,有冰冷的海水也有爱情的火焰,有罗斯的绝望软弱也有杰克的乐观坚定,罗斯自己有先前的软弱也有后来的坚定。角度丰富,立面繁多,手法富于变化,意境凄美壮阔,十分震撼人心。

三、动人的情感内涵

面对生死抉择,杰克与罗斯的态度是从容的,是无悔的,是动人的,是充满了生命热力的。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爱,实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两情相悦,他俩都愿意因为爱而选择死,而与此同时,他们也用爱战胜和超越了死亡。

杰克的放弃与永不放弃:杰克放弃的是自己的生命,是与爱人终身相守的美丽与温馨,还有自己热爱的艺术、美好的前程,以及他所热爱的充满梦幻和机遇的生活本身的变化无穷的魅力。他所热爱和向往的这些,全都无怨无悔地放弃了。但是自始至终有一样东西是他永不放弃的,那就是对罗斯的爱和鼓励,他点燃了罗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勇气、兴趣与信心。

罗斯的放弃与永不放弃:罗斯放弃了金钱,放弃了地位,放弃了高贵优雅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放弃了乘坐救生艇逃生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留在了杰克的身边,预备与恋人生死相依。作出这种选择的罗斯几乎让卡尔觉得她不可理喻。那是因为她永不放弃的是对生活中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对人性中真诚与美善的追求、对个性中热情与豪迈的追求。所以她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决定好好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永远不会放弃。

四、独特的生命理念

人对科技力量的笃信和对自身理性的信心是同一的,因而任何一种怀疑也同时指向这二者。影片在爱情故事的缝隙中不断描绘着人们一步步走人悲剧的过程,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语意表层的乐观与底层的危机之间造成巨大的张力,从而也就为最后灾难场景中的惶恐和绝望进行了铺垫,这种安排更多地反映出把目光投向历史的现代人,其内心对于自身的怀疑和命运中不可知力量的畏惧。然而作为一部商业片,《泰坦尼克号》所展现的就不只是弥漫世界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和反省自身的怀疑,它之所以把爱情故事作为主线,正是强调现代人在困境中自我拯救。这正是这个批量制造神话的时代所具有的特征,虽然其中蕴涵的历史性必然呈现出当代人真实的情绪,但其审美立场使得它不得不采用一定的修辞策略去弥合现实与想像结构之中日益扩大的裂痕。无论我们如何夸大爱情的力量,她所能拯救的只是历史中的个别人。这使得我们在感动之余陷入更大的惶恐。实际上纯洁的爱情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修辞策略。爱情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生活的没落贵族家的少女,而她内心之中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这团火焰从她遇到男主人公,那个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起就被点燃。正是这种激情战胜了金钱、地位对人的诱惑与异化,使她回归到生命原初的纯真与活力,恢复了生存下去的勇气,直到在沉船的灾难中爱与信念拯救了她的生命。这种拯救本身就是一个个人主义的神话,而这一主题更多地出现在一个社会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阶段;自由战胜桎梏,个性战胜世俗,平民(当然还有新兴的暴发户)战胜贵族——对于西方读者而言这已是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的滥调,但这种二次启蒙似乎正是影片作者所关心的。

(解说:以上“自读点拨”中共讲解了四点知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形式与内容两个大的方面。阅读这一剧本,要准确把握、深刻体会其形式关与内涵美。)

[自读思考]

1、为什么罗斯在醒悟到杰克已经死去时会觉得“所有希望、愿望和志气都化为乌有”?

2、为什么罗斯在痛失恋人的虚弱与绝望中又猛然决定呼喊求救?

3、为什么罗斯在小艇向她走去时仍“不断地吹”,“及至洛从她嘴里拿下哨

子之前她也没停止吹”?

4、哪些画面让你感觉到了死亡的威慑力?又有哪些画面让你感觉到了真爱的力量和拥有信念的重要?

5、为什么罗斯没有一辈子沉浸在对杰克的怀念中而独守终身?想像罗斯后来的人生伴侣是怎样的一个人。

6、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罗斯与杰克的爱情结局又会如何?

(解说:以上思考题的设计,本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的原则,力图引导自读走向全面、准确、深入、开阔。)

参考答案

1、因为罗斯在前面说过,只有在与杰克相处的时候,她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对她来说,跳海以前的岁月,她只是没有生命的躯壳,是杰克赋予了她新的生命,就像上帝再造了一个罗斯。他不仅挽救了她的肉体,也打开了她心灵的窗户。从那时起,她才感到活着真好。是杰克点燃了罗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她一切的勇气、兴趣、信心、热情都来源于杰克和杰克的爱,杰克的死去等于切断了她生命的源头,所以她觉得所有希望、愿望和志气都化为了乌有。

2、如果他们离去,罗斯必死无疑。她不能死,她必须为了杰克活下去,否则,杰克的死就毫无意义,是杰克用自己的死换来了罗斯的未来。她怎么能不珍惜生命呢?况且她答应过杰克“永远不放弃”,她必须对深爱着她且为她舍弃了生命的恋人遵守诺言。

3、此时的罗斯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为了杰克活下去。所以她以她全部的力量和惟一的信念拼了命地去追求生命。此时,杰克给予她的力量与激情开始在她身上复苏与燃烧。

4、略。

5、她从杰克那里学到了对生命的珍惜。“去享受人生”,她必须完成对杰克的允诺,她必须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很好,“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她要让杰克的灵魂在她的躯体中得到永生,这样,他们就永远在一起。罗斯明白,她能够无声无息地把这份爱消耗在永恒的向往之中……

6、略。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佑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

(5)谦(qiè):通“慊”,满足。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掩盖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3、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2)忿懥(zhì):愤怒。

4、第四段: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1)之:对于。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傲。惰:怠慢。

(4)硕: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机:作用。

(4)偾(fèn):败坏。

(5)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6)帅:同“率”,率领,统帅。

(7)桀(jié):夏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最后一位君主。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8)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6、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违背。

(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提示: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条目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高二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高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要点:

1、整理内容和思路,

2、了解科学知识:动物游戏之谜的科学知识

3、文体性的讨论:一是开头作用;一是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

4、文本性的讨论:一是关于假说,一是没有定论,三是作者字句中流露出的科学态度的启示

教学设计: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结构

通读全文,抓关键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明确:⑴~⑷ 动物也游戏表(浅)

⑸~⑻ 动物游戏可分为三类 ↓

⑼~⒂ 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及结论 里(深)

这篇文章就它的层次而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文章由现象到分类,再到意义、目的,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这非常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体现了说明文的又一点特色:条理清晰。

2、文章开头三段,作者生动形象地写了叶猴、北极渡鸦、露脊鲸的游戏,这三个例子是否是动物游戏行为的简单罗列?结合阅读体会,说说这样开头的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答案)

【明确】:(1)三个例子不是简单罗列,而是注意了取材的区域的不同,从缅甸的热带丛林到北极的冰雪陡坡,再到南美附近的大海,这就突出了动物游戏的普遍性,也就突出了对此研究的意义。

(2)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引出说明的问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 “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演习说 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自娱说 根据:河马玩浮叶 渡鸦滑雪梯 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学习说 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锻炼说 根据:~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 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4、【提问】课文有没有结论?

【明确】有。“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大部分同学可能会认为“没有结论”,这是概念不清所致。本文不是没有结论,而是没有对“动物游戏之谜”给出明确的揭秘解答,作者为什么没有对文中四种假说的任何一种予以肯定呢?

【明确】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

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学生的回答可能比较幼稚,如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等,教师应适当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远的科学世界;可以将这一问题改为“本文既然没有对动物游戏给出明确的揭秘解答,那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1、我们要关注自然,关注未知世界,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积极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对生命、对世界的激情。

2、我们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从他人,不要囿于成见,也不要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而应该透过现象,乐于探索、勇于质疑,用一种冷静、思辨的理性审视这个纷繁芜杂的客观世界。

5、探究问题(研读两个关键句)

1、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2、“动物游戏之谜没有完全解开,但动物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讯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

【提问1】: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本环节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明确】(1)、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2)、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3)、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4)、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5)、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提问2】怎么理解“吃惊”一词?怎么理解“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

1、傲慢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有超出生理以外的各种行为。而事实上,动物也会思考,也会游戏,也是有智慧的。

2、我们的探索还漫长,但是我们有怎样的探索态度和精神意义更重大。a

高二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思路和感情脉络。

2.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3.初步走近两位文学大师,了解在他们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展示的博大思想、崇高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和理融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巴尔扎克的雕像)

教师配乐朗诵《语文读本》第三册第74课《巴尔扎克之死》之死的最后一部分“下葬是在星期三……我说了几句话”作者会说些什么呢?请翻开书,我们一起听录音,听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这样一个场景,雨果先生说出了怎样的一番话。

(二)再放录音,请同学轻声跟读体会。

(投影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

(三)请同学诵读课文,看他感情把握是否合适,师生稍作评述。

(四)分析课文层次,理清思路

1.全文讲了几部分内容,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2.葬词一般的内容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公德,寄托人们的哀思。本篇葬词,有哪些独到之处?

提示:1.

三分法:采用悼词的常规写作特点来进行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抒写举国哀悼巴尔扎克之死;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全面、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功绩和社会贡献;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2.雨果的这篇葬词除做到一般葬词所应有的内容外,还鲜明的传递这一种崇高和激动,特别是最后三段,虽不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五)突破教学重点,体会葬词中所表现的情理交融的特点

学生自由大声诵读课文

1.画出在每个部分中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提示:一方面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

2.画出文中蕴含哲理的语句。

3.思考这两类语句间的联系。

提示: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句子,即便是蕴含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阐发在抒情之后,情与理的融合。

(六)课堂小结

全文既有沉痛的悼念,又有真诚的溢美;既有诗意的评价,又有形象的分析;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字字句句带有激情,句句字字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列表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总结比较阅读的内容和方法

(二)欣赏品味

体味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1.教师给学生提供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意。

(2)采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抓主干明题旨,理枝叶明深意。

(3)联系内外语境揣摩,体味含义。

2.完成练习三所给句子,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进行体味。

3.补充训练

教师补充3个含义丰富的语句,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含义。

(1)“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

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3)“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话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

4.教师用形象性语言总结含义丰富语句的特点

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是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

(三)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相互交错的葬词,这是一首情与理融会贯通的“赞美诗”。它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全文既回荡着汹涌澎湃的诗人激情,同时又沉淀着意蕴深远的哲人之理,深情将把记忆铭刻在人们的心底,而哲理则使生命更具有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扩展阅读:阅读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探究活动

——对《巴尔扎克葬词》出色的辩证法的再鉴赏

《巴尔扎克葬词》与一般葬词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评说作者,而且阐述自己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是本文“出色的辩证法”这一艺术特点的集中体现。巴尔扎克的去逝,带给人们悲痛伤感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

对本文“出色的辩证法”的分析,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有如下表述:“……本来表达对他人的崇敬,结果却无意中赢得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崇敬。这就体现了这篇葬词出色的辩证法。”这种表述是欠妥的,这种脱离文章实际而进行主观臆造的鉴赏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雨果的悼词,确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作者崇高人格的自然展现。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维克多·雨果街”的命名、“维克多·雨果万岁”的心声、雨果去逝后进入伟人祠等等足以证明。

高二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 (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 (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 (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 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第二课时:

导语:上次课我们已经详细的分析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往下学。

我们知道文学是感性的,它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更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敏感可以让我们发掘文学的契机,而想象却可以让我们飞翔。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个字,看看通过 “水”这个字你都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交流。

总结: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找同学读课文(从第七段开头到“就是套板反应”)。

八、那么大家在平时有没有被套板反应套住的经历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学以致用: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_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 , 自豪 , 令人叹服 。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明确:“眩晕”

总结:眩晕,简单的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么?想到的东西要向有创意,前提是要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东西可想,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连陈词滥调都想不起来,还提什么创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又价值的东西,都记在本子里,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背下来,要用的时候也可以信手拈来啊。

回顾课文内容。

郭老改字

↓引

李广射虎 咬 联 想

要 文 要

韩愈推敲 字 套板反应

-------------------------------------------------

↓结

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古人咬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四、朱先生主张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全班分组讨论:对朱光潜和马南村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总结:

1、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而已,没有对和错之分。有的书有的知识必须要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而有的书则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要大概了解即可。在读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和区分。

2、不求甚解是在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开始的,陶渊明,诸葛亮之所以可以不求甚解,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决定的,有些知识他们可以作到一目了然,不必细细咀嚼就可以知道真谛,而我们的还没有到达那样的水平,所以,还要以咬文嚼字为主。

五、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文艺随笔,以漫谈的方式,与读者促膝而谈。运用了举例子,做比较等论证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六、质疑:

学完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

老师质疑:

1、朱先生对一个词非常的钟爱,让大家找一下,并查查是什么意思。

明确:玩索。

2、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等。

七、总结重点字词:

援例 斟酌 词藻锱铢必较 蕴藉付梓尺牍 陈言务去

八、随笔练习:

1、任选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事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标新立异,避免套板反应。

题目自拟,300—500字。

2、、考点分析:扩展语句

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①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②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3、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假如你的同学现在在日本留学。你打算给他(她)写一封信,以寄思念之情。你会选择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你的情感。请写在作业本上。

分析:作业的开放性很大,这是对《咬文嚼字》一课最好的总结。通过这种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领略“咬文嚼字”的深刻含义。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

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 篇九

一、 教学目标:

(一) 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提高鉴赏古典戏曲的艺术素养。

(二)、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三)、认识封建社会官吏昏聩,法制的黑暗现实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

二、 难点和重点:

(一)、这曲戏由几部分组成?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如何理解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反抗精神?

三、教学方法安排:

点拨、研讨、赏鉴

四、 学时量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斋叟,金未元初大都人(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尘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的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但大都散失了,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子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二、讲授课文

1、 提问:在课文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于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有属于正宫调。

2、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三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宣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鱼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三、 作业设计:背诵[端正好][滚秀才]两个曲子

四、 板书设计

一关汉卿

二、情节结构:窦娥指斥天地鬼神——告别婆婆——发下三大誓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和内容:研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一层

齐读课文第一层的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的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 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 恶。

六、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归纳主题

本剧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七、 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 板书设计:

窦娥冤

1、 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 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 归纳主题

4、 作业设计。

高二语文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

2、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

3、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2、以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建议

文本研习。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逶迤 斑斓 盘踞 螺旋 匍匐 巢穴 慵懒 蝰蛇 蓑鲉 鹰隼 晕眩 青睐 婆娑 精湛 偏袒 强悍 接壤 酝酿 哺育 脖颈 颤抖疱疹 蛊惑 罪孽 犁铧 老趼 碾砣

2、列出文中围绕“斑纹”所写的事物,思考 “斑纹”在文中的含义和特点。

3、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和你预习中没有读懂的语句。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打开书本之前,请先回忆预习时你对本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斑纹”有何含义?

(这两问学生自由回答,目的一是检查预习,二是为下面有效研读文本作铺垫。)

二、研习文本

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标出,并注意作者是顺着怎样的思路来展开文章的。

三、课后思考

文中有些语言片断富于诗意,请找出来多加诵读,仔细品味。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

1问: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

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

2问: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的这里,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