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命若琴弦读后感【精彩7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大家整理的命若琴弦读后感【精彩7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一

赋予有限的生命里,使我们领略了鲜花的娇艳;懂得了生活的意义。但愿怀抱理想的人,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这是个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但当我们真正领悟的时候,才明白那努力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生命最美的绽放。

如同书里老瞎子的琴弦,活着就应该拉紧它,奏出最动听的乐章。

莽莽群山似若隐若现地耸立在书上。山中有两个瞎子走着,一老一少,一人拎着一个三根弦的琴,琴槽中藏着一张药方,以弹断一千根琴弦作药引子,能够治好他们的眼睛。他们常常游走在各个乡村之间,用说书来维持生计。小瞎子也爱上了一个叫秀兰的女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老瞎子弹断了一千根琴弦,能带着药方去抓药了。

但琴弦怎么能治病呢?当老瞎子到药店时,发现药方只是一张白纸。回了家,发现了小瞎子不见了,原来是他心爱的女孩出嫁到山外,痛不欲生。茫茫的雪山中,他无奈地躺在地上,静静等死。老瞎子找到了他,不忍心告诉他事实,就告诉他要弹够一千二,记成了一千”。而这一刹那,他悟彻了他师傅说的“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他希望小瞎子能够坚强地活下去,使梦想能够薪火相传。

这看似善意般的谎言,却打开了生命由目的走向过程的救赎。

合上书,老瞎子弹琴的形象似乎仍旧在脑海中,久久不散去。五十年了,他的梦醒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就这样轰然倒塌,所有努力似乎全部白费。琴弦就像人生,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才能在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之后会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所以说,只要过程好了,也就够了,努力过就行了,不用过于注重结果。正如老瞎子的师傅所说的“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过程即是目的。

我们能够聆听优美的乐曲,欣赏四月的芳菲,追逐天边的夕阳。这本身就是莫大的恩赐,为什么要对伤痛去沮丧,去无谓的苦恼而丧失对所有美好的欣赏呢?保持乐观的态度,尽力完成自己的灿若繁星般的梦想,哪怕即使完不成,这努力的过程难道不是我们对追求理想的最好诠释吗?

这本书的作者——史铁生,既然活着那就好好的活下去。他双腿瘫痪,患上了尿毒症,一周要做三次透析。面对病痛带给他的苦难,他没有停止对理想的追求,继续与病魔做抗争,甚至还在病床上完成了许多著作,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价值。这就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精神力量。

他把他的精神力量凝聚成这本《命若琴弦》,就是我在这本书里感悟到的深刻道理,每一根弹断的琴弦背后,都是倔强的灵魂和如破晓般的希望。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二

无数次的疑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做的又是什么。恍然间明悟过来,我们的生命本没有意义,是荒诞离奇的,可是我们却能够赋予生命意义。

如《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他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的弹琴,似一只飞蛾,用尽生命的所有精华,扑向那令人绝望的火焰。一根又一根断了的琴弦,满是他对光明的期望。在山路上,风吹雨打日晒,因为弹琴,而变得满是活力。一把三弦琴,一弹一唱,绚烂了整个山野。老瞎子的师傅留下的那张无字药方,似乎真正的揭示了残酷的现实。老瞎子为之生为之亡的东西,居然仅仅是一张白纸,或许正是最终的发现,才让老瞎子绝望吧。可是期望是不断传递的,老瞎子认真地把无字白纸放进琴匣中时,撒了一个谎,他对小瞎子说,是他记错了,仅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够去抓药,那时,才会获得光明。

我想象自我,应当就是故事中的小瞎子,无知但对一切充满好奇。以一腔孤勇,去应对感情,殊不知,现实是爱人离去。为什么我们是瞎子,因为我们是瞎子。这是怎样的发问和回答啊,我无所适从。

似乎我也应如老瞎子一般,为我的生命赋予一个意义。不断的前行,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充实生命。一笔一划的勾勒,绘成我梦想中的样貌。一把三弦琴,一走一辈子,说说唱唱地度过。

家人,朋友,那些与我有着联系的人,都与我的生命接轨。我想生命不是自私的,我从未想过做一个伟大的人,只想简简单单的帮忙身边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为生命赋予的意义吧。

可是又会幻想,若在乱世中,我绝不应当这样想。如有需要,在所不惜。老瞎子的归宿,让我明白,死亡或许是个必然,我们万不应当恐惧或害怕,可是我们应当让死亡有意义,老瞎子于悲痛中传递出的期望,是小瞎子生命的蓝图。

有所希翼,才会不断前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生命无意义的流逝,我们要创造自我的价值。老瞎子的价值在于那弹断的琴弦中,我们呢?我们是否应不断的询问着自我,你弹断了多少琴弦,何时才够一千根。

命若琴弦,易断,可是却有韧性。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三

命在琴弦上,只空留感叹罢了!

一代接一代都是满怀希望地拼命地弹着琴,那希望就是他们弹断八百根、一千根甚至即将出现的一千二百根换来的“药引子”——一张无字白纸!

这个故事有很强的虚构色彩,两代人的故事,生命在不断地延续与轮回,难道这就是瞎子们的宿命么?于我们,则是感觉上苍的不公和生命的伟大;于师徒而言,则感觉生命的可贵。他们在困境中并没有退缩,而是相信生命曙光的存在,他们顽强求生,无不投射出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被他们完全地折服了。年轻的徒弟憧憬着爱情,年长的师父憧憬着光明,他们在奋斗着。

但他们两个的希望都被现实给残忍地扼杀了,师傅被现实击破了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在生命终结之时看一眼世界,徒弟被现实无奈地与兰秀儿分开;结果是徒弟有了看世界一眼的愿望,师傅完全服从命运了——希望传承的目标又达到了。接下来又是旧事重演吧!

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可贵,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境地,我们都不能放弃生命。每当在街上看到残疾人时,我都会对上帝满怀感恩,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给了我一个正常的大脑、健全的四肢,让我能在这美好的人世间做一个正常人。师徒二人对生命的渴望为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利用这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去做我们想做的事,不要待我们束手无策时才知道能做那些事是多大的幸福!

如今,现实中有多少愚蠢的人动不动就拿生命开玩笑,有人上吊,有人喝农药,有人跳河等等,各种死法。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大不了的事,原因无非就那几种,要么就是情侣分手,要么就是家人相处不好,要么就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自我安慰一下,然后找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呆,但亲爱的朋友,千万不能那生命开玩笑,那生命开玩笑,你玩不起!

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着肯定有他存在的意义,假设每个人都是一个圆心,以你为圆心,都会有个圈子在围绕你,或许有的人的圈子大,有的人的圈子小,但就是因为有你这个圆心,才把圈内的所有人聚集起来,假如没有了你这个圆心,那这个圆就自动会散的,所以得出结论——你,对!就是你,至关重要!所以请珍惜上帝给我们活着的机会,抓紧这机会,好好地活出个不一样的人生,我们要学他们师徒二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个强者,不枉此生!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四

活着也需要一个理由,有了这个理由后,生活也便有了意义,有了生机。在读了史铁生先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后,我终于明白,那个理由是什么了。

故事讲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一老一少两个瞎子,每人带一把三弦琴,穿山越岭,怀揣着美好的愿望,说书为生。老瞎子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弹断1000根琴弦,然后取出师傅留下的药方去治愈自己的眼睛,好亲眼看看明亮的世界。小瞎子期盼着爱情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和心爱的姑娘幸福的在一起。当老瞎子真正弹断1000根琴弦,拿着师傅留下的药方取药的时候,才知道那所谓的药方原来只是一张白纸,瞬间,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耳的曲子。此时的小瞎子也正因心爱的姑娘远嫁他乡而痛不欲生。失去爱情的小瞎子渴望获得光明,为了鼓起小瞎子生活的勇气,老瞎子用师傅的方式将药方封进琴槽,并告知只要他弹断1200根琴弦,就可取出药方治病。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这句年幼时师傅临终说的一句话,老瞎子在这一瞬间才深深的领悟,目标只是虚设,但却是祖孙三代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生命就像琴弦,绷紧了才能拉出好听的曲子。那一根根断弦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瞎子艺人的希望,支撑着他们的梦想,正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所以他们一路走来,便会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兴致勃勃的翻山、越岭、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的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

对于身残的史铁生,开始并没有志坚。曾经千方百计寻找自杀机会的史铁生,不会想到今天已获得如此多人的认可。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它为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选择了写作,写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可以说,他是被生活逼上文学道路的,可他却比比别人走得更远,因为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因为身残,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因为身残,他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因为身残,他更懂得了人的生存境地;所有这些,为他铸就了长远的文学道路,而且越走越远。

也由此想到了现在的孩子们,多少父母为孩子不刻苦学习而犯愁,想想现在孩子们的环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学习有何用?没了目标,没了动力,整天浑浑噩噩,也就是说,没有学习的理由,哪来的刻苦,哪来的振奋?我们当家长的何不为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制造些困难,制造些障碍,让孩子闻一闻荆棘路上的野花香,蹒跚的走一走泥泞路。这样,才觉得教室更宽敞的明朗,饭菜更香甜可口,学习才有目标。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五

生命犹如一段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匆匆奔走在每个人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寻找为自己绽放的花朵,为自己流淌的清泉,为自己歌唱的鸟儿。生命不息,旅程未尽,追求不止。

老瞎子的师傅留给他一纸药方,告诉他只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去抓那服药。老瞎子对此深信不疑。坚持了五十年,走过了万里路,就在这个夏天,在野羊坳,他弹断了最后两根琴弦。他无数次梦想的蓝天白云,明月星斗,花草清泉,峰峦山涧,还有火热的太阳和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孩,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的美好在向他招手。他的满腔希冀却只换来一张无字的白纸,他感觉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但他放心不下徒儿又踏上了回去的路,在路上他想起了自已那些奔奔忙忙的日子是多么快乐,有了一个目标生活是多么快乐。老瞎子的师傅临终前对他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原来还有这般深意。

回去后他找到了绝望的小瞎子,悲哀他也懂。他对小瞎子说自己没记够,得弹一千二百根才行。他希望小瞎子永远怀着对生活希望的心不断追求,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苍苍莽莽的群山之中,还是那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匆匆忙忙,无问西东。

作者史铁生在21岁的大好时光不幸失去了走路的机会,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也绝望灰心过,他知道人在天灾人祸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他在温柔的母亲帮助下,在与无声的地坛的紧密接触中,他拿起了写作之笔尽情挥洒,重拾了心底的光和热,最终他不仅成为了有名的作家也拥有了美满的家庭。在他的生命中,残疾、地坛与母亲是永远不变的话题。残疾是痛,地坛是亲,母亲是爱。因为他的生命有追求,他想追求幸福,想追求平等,因此他的想法和文字总是明净的,总是能超越自己的身体审视自己的灵魂。《命若琴弦》也是他融了自己的血肉在里面,他告诉我们追求的过程便是收获快乐的过程,因为他的存在我们的心灵不再荒芜。

“扶轮问路,审视生命的每丝风吹叶动;想念地坛,体验存在的每缕欢乐忧伤”,史铁生的名言道出了他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生命旅程。生命是一场不断追求的旅程,为梦去追,无怨无悔。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六

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题记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故事于此开始。

老盲人琴师当年跟随师父学艺时,总是问师父:我要怎么样才能看见世界?我还能复明吗?师父告诉(www.kaoyantv.com)他,当然,你的琴槽里就藏着让眼睛复明的药方。你要每天认真弹琴,时间长了,琴弦用旧了就会断,断到第一千根琴弦时,就可以从琴槽里拿出药方,也就可以看见世界了。

抱着这个信念,盲琴师每天刻苦练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琴弦一根根被他弹断,琴艺也越来越精湛。他将内心的寂寥悲苦和对光明世界的所有想象,都倾注在琴弦之上。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盲琴师已经在光阴里熬得像当年的师父般苍老,终于铿然一声,弹断了第一千根琴弦。他急切地在琴槽里摸出那张药方,让别人念给自己听,心中充满了对奇迹的憧憬。

看到这张纸的人都缄默不语,他们不忍心告诉他——那只是一张白纸。

命若琴弦。当第一千根琴弦弹断时,一生的辛苦仿佛都走到了尾声,而生命也在弹断的一千根琴弦中获得了最真实的意义。

文字中一次次出现老瞎子“骨头一样白色的眼珠对着苍天,谁也不知他在那‘看’见什么。”回忆中是他那些一根一根弹断的琴弦,盼了多少年了,五十年。五十年中,翻了多少座山,走了多少里路。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他一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地弹断了才成。

这值得吗?

他内心最深处的一句“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始终让他的弦,绷得紧紧的。绷紧所有的,也是唯一的希望。于是,他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辈子的辛苦是值得的。能看一回,好好看一回,怎么都是值得的。

他知道“咱们的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

当他沉到自己琴声里的时候,当众人喊着要听他弹弦的时候,便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静全忘却的时候。人们听得出他心里的世界,“轻轻漫漫的,飘飘洒洒的,疯癫狂放的;那里头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

这是老瞎子一辈子的骄傲。这样的骄傲足以让他撇下一生中或锐或钝的痛,足以让他放弃形形色色的想象希冀,足以让他镇定坦荡地抛开与天底下那么多好东西的关系,也足以让他毫不质疑地训上身边的小瞎子一句:“就因为咱们是瞎子。可咱们不是叫花子,咱们有手艺。”

这样的骄傲让我们相信,他拥有“生”的意义和欢乐,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气度,拥有生命的厚重质地和底色。

当所有的苦难和质疑,在倏然听见最后一根琴弦弹断的一刻,一切都完成了。肃穆地打开琴槽,当知道用一千根琴弦做药引,用一生虔诚忠于的信念,用一辈子的时光付出换做的药方仅仅是一张白纸时,老瞎子骤然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熄灭了。

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

他突然想起师父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目的本来没有。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

老瞎子告诉小瞎子,“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他只是想,目的虽是虚设,可非要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故事又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我想,生命的本质就是不会留下痕迹,生活就是要在不着痕迹和失去意义中不断建构。

从此,“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境”,逐渐清晰。

相信,它始终在终点等待你,只为见证你的自足。

《命若琴弦》读后感 篇七

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那怀了一生的期望的老瞎子,只为师傅留下的那张在琴里的药方,为了能够看一眼这个明亮的世界,他坚忍地漂泊了一生,虽然中间有过迷茫,琴声烦躁不安,像是年年旷野里的风雨,像是日夜山谷中的溪流,像是奔奔忙忙不知所归的脚步声。可是,他仍然坚持着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可是,最终,他发现,这张药方是张白纸的时候,最终懂了什么是命,为什么师傅说“咱们的命就在这琴弦上”。老瞎子的心弦断了,他不想再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的东西骤然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弦,再难弹出赏心悦目的曲子。他的心弦断了,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

而小瞎子,心爱的姑娘嫁人,感情的火焰也瞬间熄灭。他的心里也痛不欲生,为情所伤,问老瞎子:“干嘛咱们是瞎子!”“就因为咱们是瞎子。”师徒的简短话语掺揉了多少心酸与无奈。对于他们是瞎子的事实,他们能做的就是理解它。不能改变,也没法改变,身理上的缺陷为他们带来多少不便,甚至感情都不能像普通人一样。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在人的一生之中,掺揉了许许多多的无奈与痛苦,在人力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如何坚强的走下去呢?人活着,就要有目标,有期望,有信念,有前行的动力。当全世界都误会你的时候,你仍然能够一步步的走下去。不管对这个世界有多失望,你仍然能够笑着拍拍自己的脸,对自己说声,坚持下去!人能够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不用太刻意,可是,精神世界必须要丰富多彩,必须要强大,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给自己一个能够一向坚持走下去的理由。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死,可是,就怕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没有活下去的动力。这样的人活着有何意义?必须找到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将心弦绷紧,因为仅有弹唱出热情、充满活力的心曲,才能使我们即使在无奈与痛苦的时期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也许有人说,虚设的目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也许只能像老瞎子那样悲痛与失望。是的,当老瞎子发现那治盲药方原先只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把他那五十年来绷得紧紧的心弦一下子震断了。可是,这就意味着他的这一生就没有意义了吗?不是的,虽然他最终也不能睁开眼看一眼这个彩色的世界,可是他的生命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当他穿梭于大山为村民们说书的时候,不仅仅“给寂寞的山村带来了欢乐”,同时“这也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确实,正是“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当我们站在生死边缘的时候,回想这一生,也许你们会认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劳碌一生不知为何。可是你们能明白你们以往体会过什么,得到了什么,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欢乐,是感动,是温暖,能明白你们能为在世的人们留下了什么,也许是你的音容笑貌,也许是你的帮忙、撒下的温暖,那就已经足够了。“弹好了就够了”……

其实瞎子的瞎与各人自身的弱点是多么的相似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无奈,重点在于你是怎样对待它,怎样使你的不幸在心弦奏出的乐曲中淡化。在瞎子黑暗的世界里充满了未知,但也充满了幻想。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不也是一无所知的吗?那我们是怎样在我们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自己的世界的呢?“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一样”。听过这样一句话,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圆,从起点出发,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当你一出生,你的圆就开始画了;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大,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小,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到底圈住了什么,这也是个人独特的地方。

小说的开头“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和小说的结尾“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前后照应,使小说弥漫着一种宿命的味道,也不禁使人深思:人生也许就是一个圆,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理解命运的拷问。穿透力极强,哲理性与思考性也在字里行间中不知不觉地浮现。

人生,真是一幕大戏,曲曲流传,唱的可是是同一曲,同一幕,人生的精彩,人生的奋斗,人生的跌宕起伏,是谁比谁更执着?谁比谁更不开悟?可是是有些人勇于承担,有些人善于逃避。承担,总有承担的原因,逃避,总有逃避的理由,不管怎样,人总要给自己目标和期待。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也就够了……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