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天火之谜优秀8篇

小篇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天火之谜方面的内容,希望课文原文对大家的教学或学习上有所帮助,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您带来的天火之谜优秀8篇,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天火之谜 篇一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小朋友们,每年的夏天都会下什么雨呀?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揭示题意。

初读课文

自学: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理解下列词语:

上帝   爆炸  推测  揭开  毙杀  钥匙  骤然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安然无恙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指名试读课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细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节。

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这段中哪些词语来概括?

为什么说他可怕?

齐读。

指名读第2至5小节。

简介弗兰克林。

齐读第2节。

弗兰克林早就观察什么?早就表示什么意思?

他从观察和比较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人们习惯的怎样认为?

这一自然段里用了一个推测,两个推论,意思想通吗?

齐读第3节。

第四节的前两句话说了什么?

这风筝上的配件有哪些?

试验的结果如何?

说明了什么?

齐读第6节,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

25

早就观察  大胆推测  决定试验  发明

时  地  人

弗兰克林             拴了  结上  系着   宣告

解    开     放风筝  攥住  远望  发现   震惊世界

靠近   手臂发麻

欣喜若狂  喊

天火之谜 篇二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起因) 雷暴是个谜

大胆推测

25天火之谜 (经过) 解开“雷暴之谜” 风筝实验

震惊世界

(结果) 发明避雷针

作业 设计:

课内1、抄写词语。

2、造句。

3、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课外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词语,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2、学习文章第一段。

过程:

一、揭题导入  。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英语实践的精神。

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雷神

西方人~~~~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塔轮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7、讨论交流

(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

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

板书:习惯地

(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

8、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10、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板书震惊世界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

复述实验经过。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六节,总结全文。

过程:

一、复习导入  。

复述实验经过。

二=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4。

四、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五、布置作业 。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天火之谜 篇三

一、抄词二、比一比,组词  暴(    )  炸(    )  讽(    )  揭(    )  钥(    )  震(    )   爆(    )  诈(    )  枫(    )  竭(    )  阴(    )  振(    )    测(    )  嘲(    )   则(    )  潮(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测(     )    伴随(     )    骤然(     )    震惊(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知(     )    摇晃(     )    欣喜若狂(     )    不足为奇(     )五、造句1.  推测…… 2.  不足为奇……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              ):它们(            ),光的颜色(              ),光的方向(             ),都(           ),都能(                     )……  2.(     )年(    )月的一天,天空(          ),(           )。富兰克在儿子的帮助下,把(          )。风筝上(              ),用来(              )。放风筝的线是(              ),绳子下端(                 ),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                      )……

天火之谜 篇四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8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

2、天火之谜指什么?(板书:雷暴之谜)

3、谁来说说雷暴(板书:放电现象)

4、谁解开了这个谜团?(富兰克林)

师: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打开课文,找一找

二、整体切入课文

1、出示句子: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2、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指导抓住“直”“才”体会句子含义

3、为什么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富兰克林解开呢?小声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体会体会。

三、精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重点指导理解句子

投影出示: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对他冷嘲热讽。

1.“这种推论”指什么?同学们,告诉我们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有这个推论?(引导体会)师导:富兰克林什么时候就有这种推论了?

2.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推论的?理解“不足为奇”“难以置信”

3.师: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使一般人认为他是无稽之谈?就连许多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想像人们会怎么冷嘲热讽他?如果这是对你的冷嘲热讽,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4.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怎么做的?(读句子)

5.富兰克林在人们的嘲笑中,在人们的冷言冷语中,他依然决定通过实验揭密,你觉得富兰克林怎么样?

6.再读中心句。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天火)本文转载

过渡:那么富兰克林又是怎样通过实验揭开这个秘密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在实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再小组交流一下体会。

投影出示: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天电了。

1.学生说说体会。富兰克林不知道那个钥匙带电吗?

2.出示:一片乌云漂过……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3.富兰克林是怎么发现麻绳带电的?理解“怒发冲冠”是什么意思?这里指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

4.其实他早就观察到麻绳带电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用手指靠近钥匙,是为了亲自证实一下自己的推论。读句子,再说说体会,引导体会勇于献身的精神。

5.富兰克林手臂发麻的时候,他有什么表现?

理解:欣喜若狂。以评促读。理解“狂”。

6.他为什么欣喜若狂,引导联系前文,对比读第五小节,层层推进,朗读体会实验成功的兴奋。

7.读句子,引导体会富兰克林准备充分,考虑周密。

你能说说用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用处呢?

师: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富兰克林成功了,他……引读。更加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再读中心句,相信我们此时对富兰克林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五、复述实验过程

富兰克林是怎样揭开谜团的?把实验经过和同桌讲一讲,指名讲。

六、学习最后一段

师:雷暴这个谜团已经解开了,这个谜团解开后有什么意义呢?理解“安然无恙”

七、延伸拓展

1.读了故事,相信同学们对富兰克林一定有深刻的了解,让我们再次走进他――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2.出示资料读。

3.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天火)本文转载

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雷暴之谜

富兰克林    实验揭秘   放电现象

创造发明(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天火)本文转载

天火之谜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古时候,我们中国人把它称为“雷神”,西方人则把它看做“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揭题:天火之谜

3、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它为什么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出示要求: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重点读好以下词语: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相机理解:怒发冲冠、不足为奇、冷嘲热讽、安然无恙

4、紧扣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读好有关段落。

5、相机进行分段,并且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1)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2—5)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6)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暴、劈、毙;揭、钥、匙、颠

2、交流这两组字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书写。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难点:指导学生认真地朗读体会,学习文中知识,阅读一些相关文章,深入了解富兰克林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指导练读,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段。

1.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读一读

7、讨论交流

(1)指名读“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的有关语段。

出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毙杀动物……“体会观察之仔细。

(2)出示:“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体会推测之大胆。

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3)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4)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8、有感情朗读2-4节,再次感受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扣住“普普通通”。

10、引出第5节。齐读,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等语言)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板书设计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天火之谜(富兰克林)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感受文章地有关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练读有关词语。

二、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

四、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回忆文章地主要内容:

(1)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2)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3)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复述。

5、展示。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不懈的研究何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给课文分段,会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难点: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天火之谜 篇六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古时候的人把雷暴看成什么?这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6、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练习3中的10个词语。

2、指名读课文。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3、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承接上文,提出问题,第二句作者自答,引出下文,这是一个过渡段。(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

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想一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观察比较: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抓住“都”、“相同”、“相似”等词语。

(2)富兰克林从观察和比较所得之中大胆地推测什么?富兰克林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哪儿?

大胆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熟知:很熟悉,很了解)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为什么不能接受?

这一段中用了“推测”和“推论”这两个词,它们有何区别。

人们习惯地认为怎样? 理解“冷嘲热讽”。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进行风筝实验)

风筝上有哪些配件,富兰克林放风筝时还在干什么?望见什么?发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他读得怎么样?

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板书:震惊世界

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实验经过。

二、继续细读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义?

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指名读。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天火之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进行了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他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研精神,说明了只有经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2、完成课后练习4。

四、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板书设计:

(起因) 雷暴是个谜

19、天火之谜 (经过) 解开“雷暴之谜”  风筝实验

(结果) 发明避雷针

作业设计:

1、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2、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3、抄写。

富兰克林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认真实验,勇于实验,用风筝实验解开了雷暴之谜,震惊了世界。

教后记:

本课是一篇科学故事,里面涉及到较为广而深的电子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如“静电放电现象、导体、避雷针”等。在教学过程中,当学到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时,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了解静电放电现象: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何时感受到了静电放电现象的存在?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有时碰金属门柄会有一种麻麻的感觉。有时与同学一起碰到手会有一种被电的感觉。还有晚上,关灯,脱毛衣会有蓝色火花伴着“啪”的一声出现。这都是静电现象。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很好地延伸了知识面并很好地理解了其两者的相似之处,体会到富兰克林的观察细致、全面。当学到“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时我补充说明纤维的特性,及理解带电现象的“怒发冲冠”时,例举干燥时节早上起来用梳子梳头,头发会竖起来,这也是带电有信号。当最后学到富兰克林根椐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我以引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去走近富兰克林,特意为学生引荐《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使本课的学习有了较深较广的延展。

教学重难点: 篇七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学习 篇八

1、过渡:历史翻开到1752年7月的一天,这一天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是富兰克林勇于探索,大胆试验的一天。

2、自由读读δ4,想想:实验中用了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富兰克林在试验中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1)交流实验器材,并说说其各自的作用,可联系当时的天气条件说明实验的危险性,电往往就和死亡紧紧相连,体会富兰克林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2)富兰克林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了呢?出示一段话:(指名读)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手臂一阵发麻。)

①实验中首先出现什么现象?(先让学生概括,教师引导:乌云掠过、麻绳带电)

②出示表格:(交流实验器材时就要出示下面这幅图)

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风筝(细铁丝、麻绳、铜钥匙等)

乌云掠过,麻绳带电

③学生完成表格(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是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二是同桌二人进行交流,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④交流时按顺序一个实验现象,学生的概括语言可让大家评议,选择准确到位的答案出示。

再自由读读这段话,请记住先后观察到的现象。

3、指导学生复述第四自然段:

(1)过渡:实验的成功意义重大,让我们永远记住1752年7月的一天,记住在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中的风筝实验。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所用器材、观察到的现象试着把实验过程说一说,如果不连贯可看看书。

4、在复述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读读最后一句话,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1)大胆的推测,得到了有力的证实,此时此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

(2)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富兰克林用实验作出了有力的回击,在捉住天电的那一刻,他欣喜若狂地喊道。

(3))齐读:让我们和富兰克林一起欣喜若狂的喊一喊。

5、富兰克林的实验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学生回答)

6、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上帝的怒火()。

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