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大家带来了《新型玻璃》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新型玻璃》教案 篇一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信手拈来,因势利导。教给读书方法,强化良好习惯,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举重若轻,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评:这项练习设计形式新款,颇具匠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他的丰富经验,以他的创造性,把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运用到自如的程度了。]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后三种玻璃的“自述”。前面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评: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到处可以找到训练点。](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做‘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大家去商店把我买回家,我会为你尽力效劳。”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三好啊!还有一好,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漂亮?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于老师握握手。(笑声。)该第四种玻璃介绍了。请班长来吧!
生:(读)“《吸热玻璃自述》。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
师:又来个“大大地”!你是不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笑声。)把第一个“大大”改成“衷心”,把第二个“大大”改成“热情”,不要老是用“大大地”。你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你没忘了老年人,很善良,良心大大的----好!(笑声。)孔子的学生问他的志向,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首先愿天下的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你这句话虽然是以新型玻璃的口气说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请上位。
[评:于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不光从“文”的角度评改,也注意到从“道”的角度评点,抓住学生在行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可谓“循循然善诱人”。]最后一种玻璃谁来读?好,请你来。
生:(读)“《吃音玻璃自述》。我叫‘吃音玻璃’,我虽然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能防盗,不像‘夹丝网玻璃’那么坚强,(师插话:“‘坚强’改为‘坚硬’。)不像‘变色玻璃’那样能调节室内光线,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夏天能够把强光挡在外面,冬天把温暖留在房间里,但我也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能吃掉噪音。你们把我装在窗上,如果街上的噪音是6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8分贝了。我是消灭噪音的能手!
师:书上说,街上的噪音是40分贝时,传到屋里能减少到12分贝,如果是60分贝时,能减少到多少分贝?
生:18分贝。师:对,18分贝,一点也不错!数学也学得好!(笑声。)她是最后一种玻璃,她把前面的概括了一下,等于替教师作了总结,我要好好谢谢这位同学。
[评:让学生当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则当众相机面批,此种方式好处很多:1.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2.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3.当众面批,费时少,受益面大。----当然,要面批得好,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语感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默读存疑,读议解疑 篇二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
2、把不懂的问题标注出来。
3、反馈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像,说说这种玻璃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感情朗读:
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独特感受来朗读课文,说说这样处理的理由。
5、总结学法:
⑴ 读课文,思考问题,标出不懂的问题。
⑵ 交流思考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
⑶ 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课文。
《新型玻璃》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5.句子训练。
教学重点
1.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进行词句训练。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谁见过玻璃?你能说说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板书:“新型”
“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型玻璃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教师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
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1)夹丝网防盗玻璃;
(2)夹丝玻璃;
(3)变色玻璃;
(4)吸热玻璃;
(5)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三)指导分段。
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四)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划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2.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归纳。
3.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例:熟字加偏旁“型、罪、恙、炎、调、促、粘、阻、踪、付、店、废。”
熟字换偏旁“浅”、“线”去掉“纟”换上“氵”;“粘”“战”去掉“戈”换上“米”;“调”“绸”去掉“纟”换上“讠”。
4.巩固练习。
以组词的形式来作巩固练习。
教师可出示小黑板
比一比,再组词。
型( )足( )发( )付( )
刑( )促( )废( )寸( )
占( )且( )浅( )
店( )阻( )线( )
粘( )祖( )践( )
(五)理解不懂的词。
1.提出不懂的词,学生解答。
2.查字典,理解词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六)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
(七)作业。
1.写生字、词。
2.练习读课文。
反思
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从学生自由表达中就能看出来。多学此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
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的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朗读课文。
4、句子训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句子训练。
教学过程
(一)通过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二)讲读课文。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2)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
上继续让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自由读)
(3)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该句子。
(5)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 ;…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6)引导学生看课文开头。指名读课文前三句。这三句讲的什么?
(7)思考: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好处:
(8)指导朗读第一段。
2.总结学习方法。
①读课文;②想问题;③划句子;④谈理解;⑤看开头;⑥朗读课文。
3.按照总结出的学习方法4人一小组学习第二、三段。
第二段讲的是“夹丝玻璃。”
特点:非常坚硬,受击安然无恙,碎了藕断丝连。
作用:高层建筑采用,保证安全。
理解: “安然无恙”指很安全,没有受到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但受不到任何伤害。
第三段讲的是“变色玻璃”。
特点:反射阳光,改变颜色。作用:调节室内光线。
4.小组汇报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5.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独立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第四、五段,然后指名作汇报。
6.第四段讲吸热玻璃。
特点:使房间冬暖夏凉。作用:阻挡强光和冷气。
理解:问世——本文指市场上,吸热玻璃已经诞生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了。
在学生汇报对第4段的理解时,教师适时处理思考练习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在炎热的夏天,“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吸热玻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1)指名读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7.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8.第五段讲“吸音玻璃。”
特点:消除噪音。作用: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开头: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好处:引人注意。
9.指名汇报自学情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10.巩固1~5段的内容。11.齐读第六段。思考:第六段主要讲的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新型玻璃》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四
所有资源免费无限次下载。
想要查找本课的所有资料,就在网站任何一个网页搜索课文题目。
地址:
执教:特级教师于永正
整理:陈虹
评析:特级教师张庆
班级:江苏省新沂市实验小学四(1)班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信手拈来,因势利导。教给读书方法,强化良好习惯,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举重若轻,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评:这项练习设计形式新款,颇具匠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他的丰富经验,以他的创造性,把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运用到自如的程度了。]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后三种玻璃的“自述”。前面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评: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到处可以找到训练点。](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
”(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大家去商店把我买回家,我会为你尽力效劳。”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三好啊!还有一好,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漂亮?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于老师握握手。(笑声。)该第四种玻璃介绍了。请班长来吧
!生:(读)“《吸热玻璃自述》。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
师:又来个“大大地”!你是不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笑声。)把第一个“大大”改成“衷心”,把第二个“大大”改成“热情”,不要老是用“大大地”。你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你没忘了老年人,很善良,良心大大的——好!(笑声。)孔子的学生问他的志向,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首先愿天下的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你这句话虽然是以新型玻璃的口气说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请上位。
[评:于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不光从“文”的角度评改,也注意到从“道”的角度评点,抓住学生在行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可谓“循循然善诱人”。]最后一种玻璃谁来读?好,请你来。
生:(读)“《吃音玻璃自述》。我叫‘吃音玻璃’,我虽然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能防盗,不像‘夹丝网玻璃’那么坚强,(师插话:“‘坚强’改为‘坚硬’。)不像‘变色玻璃’那样能调节室内光线,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夏天能够把强光挡在外面,冬天把温暖留在房间里,但我也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能吃掉噪音。你们把我装在窗上,如果街上的噪音是6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8分贝了。我是消灭噪音的能手!
师:书上说,街上的噪音是40分贝时,传到屋里能减少到12分贝,如果是60分贝时,能减少到多少分贝?
生:18分贝。师:对,18分贝,一点也不错!数学也学得好!(笑声。)她是最后一种玻璃,她把前面的概括了一下,等于替教师作了总结,我要好好谢谢这位同学。
[评:让学生当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则当众相机面批,此种方式好处很多:1.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2.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3.当众面批,费时少,受益面大。——当然,要面批得好,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语感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看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
2.读完一遍课文的同学请默读第二遍,把新型玻璃的名字划下来,并读一读,记住它们的名字。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理解段落中不理解的词语。
①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指名读第二段,齐读第二段。
②第一、二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这一课中说的是什么?指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划出这两段中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④指名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
指名读第四段,齐读第四段。
第三、四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⑤指名读第五段,理解“分贝”是什么意思。
划出这两段中的关联词语:“尽管??还是??”、“如果??就??” 。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课件展示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3、 课件出示:课文中有关说明方法的句子
学生自己读句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4、 课件出示:“新型玻璃的自述”
“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5、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
6、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
7、 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
学生齐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
放飞想象: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
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
板书设计:
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防盗
变色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 “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不断探索
创造奇迹
教学反思: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这种体裁有点陌生,所以还需要继续学习。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篇六
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
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l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汇报,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了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由于金属丝网和电源相接通,同时又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才使得它有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
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指导朗读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谚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布置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防盗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藕断丝连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变色玻璃反射阳光改变颜色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使房间冬暖夏凉阻挡强光和冷气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先用分类说明法将新型玻璃分成哪几种;介绍每种玻璃时,又采用描述说明法。)
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
《新型玻璃》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篇七
一、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说明文,作者形象、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图文并茂、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以及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学习这篇课文时如果把重点只放在了解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上,我认为语文课应有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就得不到落实。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对五种玻璃进行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达到读中学说,读中学写的目的,让学生采用:看、听、读、品、说、写的方法学习,体会新型玻璃的用途之广,作用之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培训形式,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既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二、说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一“新型玻璃”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优秀推销员的培训。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等避免了说明文的枯燥无味,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新知,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也为本组的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做了准备。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
采用:看、听、读、品、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让它成为一种享受。
四、说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
构建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是快乐导入、快乐培训、快乐实践、快乐想象、快乐推销。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以快乐科技创新公司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激情的语言把学生们带入到快乐培训的旅程中去,在学生们享受快乐的过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在快乐培训环节中,我先将公司新开发的第一种玻璃介绍给大家。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画出这种新开发的玻璃的名称、特点、用途,而后小组汇报交流,同时板书。接着课件出示反面推销实录,让学生们再欣赏中东的一些推销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按照推销方法进行小组演练。
在快乐实践中, 学生们小组合作完成2—5自然段的学习,在文中找出分别介绍了几种玻璃,他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分别是什么,而后各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同时接着板书。接着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推销给需求的单位。两人小组进行推销演练,轮流当推销员和顾客。最后评出最佳推销员并颁发奖品。
在快乐想象这歌环节中,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并联系生活的实际需要,创造设计出自己最喜欢的与众不同的玻璃。同学们研制出了很多玻璃,如净化空气玻璃、微晶玻璃、音乐玻璃、香味玻璃等。
学生们一个个成了小小发明家,充分的享受到了发明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找到了自信。
在快乐推销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随着音乐走进展销会场,学生们把自己设计的新型玻璃展示并推销给客商,学生自己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汇报展销,师生点评。最后,评出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组。
五、说板书:
11、新型玻璃
种类
特点
用途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变色玻璃
随着阳光而改变颜色
“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用于高层建筑
这种图表式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现了文章的全貌。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重在了方法的指导。
《新型玻璃》教案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9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新型、陈列、博物馆、急促、企图、犯罪、特殊、即使、打碎、改变、集中、无影无踪、对付”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所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的窗户上、门上都装有玻璃,那么这些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挡风、透明、易碎……)这些普通玻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当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种新型玻璃就弥补了普通玻璃的一些不足之处。
板书:新型玻璃(齐读课题)
请注意“型”字的写法,上半部分“刑”字的竖笔都要写短些,留出空来,写好“土”字的那一竖。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同桌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说一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上下文、向同学请教等)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什么?
三、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2、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理解?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英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组讨论:从这段话中,你对“夹丝网防盗玻璃”有哪些了解?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夹有金属丝网、能自动报警”是它的什么?(特点)
“博物馆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是它的什么?(作用)
从“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能体会到什么?(用途很多)
2、谁能用概括的语言再说一说“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夹丝网防盗玻璃后面教师板书:
特点 作用
自动报警 防盗
3、再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变换角色,加深理解
现在,我们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同学们,假如你是这种玻璃,你怎样夸夸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让买主订货呢?下面,你就组织一下语言,参加我们今天的“新型玻璃产品发布会”吧!
要求:
(1)说话有条理。
(2)能说清你的特点和用途。
(3)对你的特点和用途,可以有创造性的解说。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呢?
(1)多读
(2)讨论,画语句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变换角色,加深理解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然后用我们上节课的方法小组之间共同学习了解其他几种新型玻璃。
二、变换角色,理解课文
1、上次的“新型玻璃产品发布会”上,“夹丝网防盗玻璃”已经被抢购一空。还有几种新型玻璃,它们也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我们也要给它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它们也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把自己推销出去。
2、提出写作要求:
根据刚才的自学,你喜欢哪种新型玻璃,你就是哪种新型玻璃,老师希望你把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写下来,写一篇《 玻璃自述》。
三、学生写完后,请几名代表不同新型玻璃的同学当众发言,介绍自己,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现场评改。
四、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小小发明家”,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你将会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语,引出课题。
老师读单元导语部分,学生边听边想,告诉了我们什么?
让学生了解本组课文都是说明文。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使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板书:“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
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1)夹丝网防盗玻璃;(2)夹丝玻璃;(3)变色玻璃;(4)吸热玻璃;(5)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教师板书: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消音玻璃。
(三)细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1)生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填表:
特点:自动报警
作用:防盗。
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播放动画课件,直观形象。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2)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自由读)
(“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3)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用了3个“可以”一个“也可以”,说明“夹丝网防盗玻璃”用途很广泛。)
(4)指导朗读该句子。男生读可以前面的部分,女生读可以后面的部分。又读出了什么?生发现了排比的用法。
(5)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例如:铅笔的用途可广了,老师可以用它备课,学生可以用它写作业,工程师可以用它设计图纸,画家也可以用它勾画蓝图。
(6)引导学生看课文开头。指名读课文前三句。这三句讲的什么?
(警察破获一起企图划破玻璃盗窃展品的案件,而报警的却是玻璃。)
(7)思考: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好处: 引人读兴。
为后文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和用途埋下了伏笔。
(8)指导朗读第一段。
把开头、特点、用途的部分用黄、红、白三种颜色显示出来,分三名学生来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这样分?交流后体会第一自然段的构段方法,层次的清晰。
(9)总结说明方法:举例子。在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总结学习方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读课文;划句子; 谈理解;填表格 看开头;悟好处 体会说明方法
3.按照总结出的学习方法4人一小组学习第二---五段。
回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板书填表
第二段讲的是“夹丝玻璃。”
特点: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作用:高层建筑采用,保证安全。
理解:“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成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动画课件演示,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用词的准确。
“安然无恙”指很安全,没有受到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但受不到任何伤害。
“藕断丝连”是一种比喻,它比喻表面上好像断了关系,可实际上仍然牵连着。本课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然粘在一起。正是由于“夹丝玻璃”有这个特点,所以高层建筑上采用这种玻璃安全可靠。因此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好处:承上启下。
第三段讲的是“变色玻璃”。
特点: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作用:调节室内光线。
理解:“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看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调节室内的光线。”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变色玻璃”的特色和作用,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些有关变色玻璃的知识。
如:变色玻璃为什么变色?变色玻璃又是怎样制成的呢?原来在生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之中加入一些光敏感物质,再经过高温处理,就制成了“变色玻璃”。由于加的那些光敏感物质微粒很小,又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因此不影响透明度;当遇到强光照射的时候,那些小微粒迅速分解成许多能阻挡光线的银离子,使玻璃由暗变黑,等外界的光线变弱了,那些银离子又重新恢复成原来的小微粒,这时玻璃又由深变浅了。播放动画课件,理解自动窗帘的作用,引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开头:“还有一种‘变化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
好处:直接引入、清楚明白。
第四段讲吸热玻璃。
特点:阻挡强光和冷气。
作用:使房间冬暖夏凉。
理解:问世--本文指市场上,吸热玻璃已经诞生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了。
理解:在炎热的夏天,“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吸热玻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1)指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如:“吸热玻璃”对人类的帮助很大。在炎热的夏天里,它挺身而出,把强烈的阳光拒之门外;使人们感觉不到热;在寒冷的冬季里,它又挺身而出,把冷空气挡在门外,使人们感觉不到冷……)
(2)体会分号的用法
男生读前一个分句,女生读后一个分句,体会前后句的工整。
再让学生读,又发现了什么?有两组反义词:炎热-严寒;凉爽-温暖
开头:“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啊!”过渡自然,令人倍感亲切。
第五段讲“吸音玻璃。”
特点:消除噪音。
作用:减弱噪音强度。
理解本段采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开头: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好处:形象的比喻激发读者的兴趣
3.齐读第六段。
思考:第六段主要讲的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懂得,主要说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及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这段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四)总结全文。
(五)小练笔。
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玻璃,你还想发明什么玻璃?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要求:用上多种说明方法,注意用词要自然、准确、生动。
(六)作业拓展阅读。
请大家阅读12课《假如没有灰尘》,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找出你认为表达形象生动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