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您整编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5篇】,希望能够为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位数乘两位数 篇一
生:注意别对错数位。
生:进位的时候要加上进位的数。
师:大家考虑的很全面,那我们再来做答题纸上的第二题。
2.请用竖式计算:185×15 23×283
学生独立做,做完交流。
师:23×283的竖式为什么这样列?
生:我们前面学过写竖式时要把位数多的放在上面。
师:我们已经知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咱们就知道把位数多的因数放到竖式的上面了,同位互相批阅一下。
四、解决问题,拓展提高
1.志愿者在行动:自主练习第8题
出示:我们来了298名志愿者。如果平均每人擦洗13米,能完成擦洗3000米栏杆的任务吗?
师:先想一想,能解决吗?算一算吧。学生独立解决并交流。
师: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2.灵活选择:
师:最后咱们到茶场去瞧一瞧:
出示:崂山茶场XX年种植茶树19公顷,平均每公顷产425千克茶叶。崂山茶场一年共产茶叶多少千克? 425×19 = (千克)
①3825 ②8020 ③8075 ④46325
师:不计算,你来选一选,哪一个是正确答案呢?
生:应该是第三个。
师:怎么想的?
生:第一个数太小了,估一估就知道了,大约在8000左右,3825肯定不行,第四个也不行,太大了,而第三个虽然接近8000,但是我们只要看看个位数就行了,425乘19得数的个位不可能是0,五九四十五,应该是个五,所以选③
师:同学们遇到实际问题,能进行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巧妙地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生:我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师:这是知识上的收获,回顾一下咱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
生:一开始我们没学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
师: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能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还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探索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开始我们还提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位数乘两位数 篇二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时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不仅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而且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2、通过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明确了这些教学目标后,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1、通过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复习巩固旧知识。
本节课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应用计算器计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我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先通过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复习巩固旧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课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估算结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先估算一个大概的值。帮助我们确定准确值的范围。接下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试作例题的结果。在这期间,我巡视收集学生的不同做法(尤其是学生易出错的做法)。接下来在讲解笔算方法时,就将学生的不同做法一一呈现,并借学生的错而讲,这样让学生引起注意,笔算方法也就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孩子们的脑子了去了!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笔算方法,孩子说的都很清楚!这个环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和计算方法都是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探索出来的,而我只是抓住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纠正,学生出错之处就是学习的难点,也恰恰是老师必讲之处!不仅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更让学生有了认知冲突,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扎实。
3、最后的练习中,基础练习是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数学医院中的找病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并且在找错的同时,提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思维岛的练习(选择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就要会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4、课的最后,在总结全课的同时进行了拓展1452×12=?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很快的想出了笔算方法。说明孩子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
不足之处:
虽然学生对这节课笔算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但也存在不足,例如有些学生 在计算完没有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在计算时准确率不是很高,还有个别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还差一些,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这些方面还需要今后培养和训练。另外我的评价语言稍欠缺,这也是需要自己下功夫的地方。
位数乘两位数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
谈话引入例1
师: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与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师: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学生动笔算)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50页第一题。(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50页第二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学习任务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咱们来口算几道题好不好?电脑出示题:145×3、421×2、45×11、35×12、135×8、214×9。
2、笔算。
师:大家看这道题,45×12得多少呢?
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
师生共同检查竖式……
师:谁能说说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让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有的学生也许会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列竖式或用计算器等。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
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
师:同学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这么熟练,我相信大家这节课一定能学好,你们有信心吗、
二、 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145×12=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自主学习
师: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把你的估计写下来,与同桌交流。
(1)那有什么计算方法让我们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呢?
(2)请拿出练习本笔算吧,做完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笔算的?要求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3)谁愿意把你的笔算过程分享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估算方法:
A、把145看成150,150×12=1800
B、把12看成10,145×10=1450
C、把145看成150,12看成10,150×10=1500……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反思《《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A.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B.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分享后,再通过集体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检测导结
(一)目标检测
1、课件出示:书第4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
师:谁来说说你的`笔算过程和结果。
2、我做得最快
322×24=145×27=679×13=286×35=
(1)分组算
(2)公布比赛结果
(3)表扬
2、结果反亏你
出示课本第50页练习七的第7题
(1)谈话:有位同学他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
(2)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结果。
3、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三位数或多位数乘多位数你有办法吗?你敢试一试吗?愿意动脑筋的孩子,请你们试试吧。
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交流: 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我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位数乘两位数 篇五
一、教学内容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数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速度表示法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乘法的估算
二、教材分析:
口算乘法在小学阶段的编排:二。上表内乘法一二;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四。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数。笔算乘法在小学阶段的编排:三。上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四。上两位数乘三位数。到本学期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整数乘法已基本结束。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⒉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⒊知道速度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9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及47页练习六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涉及的内容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是的数乘一位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例题,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是的数乘一位数。教学重点: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0×4= 30×50= 13×2= 41×2=
8×20= 20×4= 11×5= 410×2=
学生口算这些题,个别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回答。你是怎样计算13×2= 41×2= 11×5= 410×2=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口算题,掌握口算的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出去郊游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学生自由发言。
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说说他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马车约10千米/时 自行车约16千米/时 汽车约80千米/时
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2、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探讨口算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口算算式:
16×3 160×30
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4、尝试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运用口算方法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其他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口算乘法的方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18×4= 24×3= 25×2= 14×6=
130×5= 2×380= 150×6= 7×13=
自己选择两题互相交流口算的过程。
2、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17×2 310×3 180×4 24×3 12×8
14×5 360×2 15×6 260×3 17×5
[设计意图]运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7×2 310×3 180×4 24×3 12×8
14×5 360×2 15×6 260×3 17×5
辅导记录:个别学生乘法口诀记忆不牢,加强了练习
课题2: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47—48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3、结合口算乘法复习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材分析:
教材为我们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练习,有提高学生口算熟练程度的练习,有蕴涵函数思想的填空练习,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乘法的一般方法,已经能够熟练地口算乘法,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独立练习,进一步熟练口算的方法,形成口算的一些技能技巧。教学时,注意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基本口算练习:
1、课本第47页第4题。
学生口算,同桌互说怎样算的,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设计意图]这是一组提高学生口算熟练程度的练习,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二) 指导练习:
8 ×3 ( ) 60 ×4 ( )
16 ( ) 180 ( )
32 ( ) 240 ( )
学生先独立口算、填写,然后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练习,使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作些孕伏。
(三)、解决问题
1、一个计算器24远,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远,钱够吗?
学生讨论:怎样算?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每棵树苗16远,买3可送一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学生理解题意,大胆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 、动脑筋:
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 )×( )
220+230+240+250=( )×( )
(四)、教材第48页“思考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自主尝试。
3、讲述解答过程。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辅导记录:个别学生经过两节课后,仍然不熟练,进行了辅导。
课题3: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及练习七的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材分析:
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教学准备:情境图、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到哪里去旅游?
如果我们从济南到青岛,乘火车要用3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请大家算算,从济南到青岛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如果我们乘汽车去北京要用12小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请大家算算去北京有多远?
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145×12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1、 怎样计算145×1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中带内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试算,指名几个学生板演:145×12
集体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方法。
3、做一做:
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三、实践与应用:
1、 3 2 2 1 4 5 6 7 9 2 8 6
× 2 4 × 2 7 × 1 3 × 3 5
2、 小医生:
1 3 4 1 5 2 2 4 6
× 1 6 × 2 3 × 3 4
8 0 4 1 5 6 1 5 2
×1 3 4 ×1 0 4 ×6 3 8
9 3 8 1 1 9 6 7 3 4 4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辅导记录:个别学生不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进行辅导。
课题4: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七5—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笔算技能,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归纳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练习,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练习、有变式练习、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有探索实际规律的练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24×76=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补充作业中的错题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写竖式时,三位数在上面,两位数在下面,计算起来比较方面。
(二)变式练习:
练习七第7题: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他改正过来。
学生先自己检查计算题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改正过来。
强调:在平时的计算中,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三)解决问题:
1、 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计算,学生总结出:总价=单价×数量
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练习七第9、10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四)拓展提高
1、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 12×33= 14×55= 15×66=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发现规律。
2、121×11= 134×11= 158×11= 167×11=
一个因数是11的乘法,积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探究的结果。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题5: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材分析:
教材以本单元第45页的主题图中特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时,先教学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再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教学重点:
1、竖式的写法。 2、0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火车?
学生自由谈话,在谈话中导入新课。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导入新课。
小精灵聪聪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们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
(二)学生探究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
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160×30= 106×30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160×30=,可以口算:先算16×3得48,再在后面添两个0。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样写竖式:
1 6 0
× 3 0
4 8 0 0
学生汇报交流:106×30的计算方法
2、学生交流:积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做一做:
2 2 0 1 6 0 3 6 0 5 8 0
× 4 0 × 6 0 ×2 5 ×1 2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引导学生最优化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50×90 40×80 32×30 190×5
70×140 300×30 21×40 25×30
2、计算。
390×13 305×50 180×50 240×22
208×30 206×40 290×20 460×40
(四)课堂小节: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辅导记录 :末尾有0的乘法是难点,个别辅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