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快回答整理了8篇《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手拉手。
《手拉手》教案 篇一
设计思路:
在个别化学习中投放了朋友照相馆这一材料,但发现孩子们还是以主观地画朋友照片,导致画出来的朋友没有个性,长得相似,并没有朋友的长相特征。而中班幼儿观察力在逐步提高,应该开始对一些细节加以关注与表现,因此决定将此作为一个集体活动。本次活动是让幼儿从发现眼睛、嘴巴与表情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发他们能通过关注同伴的表情发展到关注同伴的心情,萌发孩子们愿意关心朋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观察一个朋友的两种表情变化来发现嘴巴、眼睛的变化与表情之间的关系;第二环节则是重点感知嘴巴眼睛的不同与朋友心情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通过老师的“变”来引起幼儿对不同眼睛、嘴巴组合产生不同效果的兴趣;在第三环节中,有了幼儿对嘴巴眼睛不同组合所带来的不同心情的关注,继而引发幼儿关心同伴的意识,推动幼儿情感的升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图形组合画出不同的脸,表现生活中的好朋友。
2。愿与朋友互相帮助,体会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作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我的好朋友——回忆身边朋友互帮互助的情景,架起友情之桥
1。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结交了新的好朋友了吗?是谁呢?
2。在幼儿园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帮忙,有没有你帮助他、他帮助你的事情呢?(幼儿自由表述)
3。小结: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真正的好朋友是会在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朋友。
二、脸儿变变——引导幼儿关注朋友不同的脸型,尝试运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
1。我们的好朋友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关注脸型的'不同、单双眼皮、眼睛、鼻子、嘴巴大小的不同)
2。我们的好朋友长的都不一样,今天啊我们就要来画画我们的朋友们。
这是圆——添加五官、头发,成了圆圆的脸。
圆拉拉宽变椭圆啦(横)——添加五官、头发,成了胖胖的脸。
圆再拉拉长(竖)——也是椭圆,添加五官、头发,成了瘦瘦的脸。
3。你的朋友,他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的不同图形的脸型如方脸、倒三角脸并尝试画一画)
4。除了脸长得不一样,你还能把其他不一样的地方画出来吗?(幼儿自由尝试)
小结:原来好朋友的脸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圆脸、有的长脸、有的脸宽宽、还有的是方脸。我们每个人的长相也都不一样,我们画出朋友们不一样的脸,真有趣!
三、和朋友一起游戏——试着添画出完整的作品
1。今天天气真好,你想和好朋友出去玩吗?你想找你的朋友一起玩什么呢?(滑滑梯、捉迷藏……)
2。我们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吧,把我们快乐的游戏都画出来。
人物要画得较大,特别是朋友的脸。
选择不同的图形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脸,并添加不同的五官。
涂色:梳头——涂头发,洗脸——涂脸蛋,穿衣——涂衣服,穿鞋——涂鞋子
想一想你们会去哪里玩呢?(公园、广场、花园……)
3。根据所画内容,说说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的?你和好朋友在做什么?
小结: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开心,把我们的快乐画出来,更开心!
《手拉手》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双数,剩下一个不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单数。
2、教幼儿能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学习两个两个地计数。
二、活动准备:
准备磁性教具:1—10的数字卡;一套水果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复习从1正数到10,然后从10倒数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先说出名称,再数出是几个?最后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出来。
2、教幼儿学习用笔把水果两个两个地圈起来,看看哪几种水果刚好两个两个地圈好;哪几种水果还掉有一个。
3、圈起来后,告诉幼儿像刚好圈起来的水果数字2、4、6、8、10是双数;还剩一个没有圈起来的水果数字1、3、5、7、9是单数。
4、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单双数并理解单双数的含义。游戏:“手拉手”。
请数名幼儿到前面来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的幼儿两两进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组的幼儿刚好匹配成对,哪组却剩有一人;最后说出哪组是单数,哪组是双数。
5、利用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在1—10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
(2)练习看标记分类摆放单双数。(“· ”表示单数,“·· ”表示双数)让幼儿按标记把1—10数字卡送到单双数的家。
(三)结束部分:
启发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东西是双数。
《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
活动过程:
1、观察好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干什么。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面。
小百科:手除了天生有残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两节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时已长有第六指。
《手拉手》教案 篇四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本课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手拉手》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和真情,热情地颂扬了欢乐的友谊。曲中每乐句中“O,”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爱的情绪得以进一步的抒发,也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暖的世界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手拉手》,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友谊的美好。
2、通过音程的练习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声音能达到和谐统一。
3、学习弱起的切分节奏和切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的合唱。
2、歌曲中的弱起切分和切分节奏。
3、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友谊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
1、第一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提问:
如果你是这首歌曲的作曲家,你希望大家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呢?
2、第二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爱记歌词”,看看谁的记忆力好,记得多。
并从歌词中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友谊的主题。
3、第三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请你仔细的听,歌曲中每句的句尾都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说句尾的特点,再出示曲谱)
4、第四次欣赏歌曲(师范唱)
你能随着老师的指挥,合着音乐在歌曲的句尾加入这样的伴奏吗?第一乐段加第二乐段加(5处)
(二)解决难点
导入:
师:没想到,我们之间还挺有默契的。初次合作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下面老师想和你玩个游戏,测试一下我们的默契指数到底高不高。这个游戏不仅需要你的耳朵还需要你的大脑哦。第一步:(师生音符对对碰)
1、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音符对对碰,我们一共唱三组音符。你们需要唱的分别是6、4、1三个音。跟琴唱一次,记住音高。
2、想知道我要唱的三个音吗?我用歌声告诉你,你们先唱好6,保持住,我再加入。看看你们能不能保持并不受影响。(依次类推,引出4、2、6).
第二步:(生生音符对对碰)
3、很好,看来我们之间真是默契十足,现在我给你们分分组,这边的同学唱6、这边同学唱4、(依次类推)第三步:(分组学习二声部旋律)
4、
简单的几个音碰在一起都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来。那我把这几个音编成两条旋律,你们看。分声部自学。(师进入学生,指导)(出示高低声部曲谱)
5、好,现在我们检查一下学习情况,你们听,这是哪个声部的旋律。(生听辨)
6、耳朵真灵,那你们听听,高声部的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热烈高昂的。
低声部给人奋进积极的感觉。
7、请每组的同学跟琴演唱三次,谁能记住自己的旋律。比赛(谁记得牢)
第四步:(师生配合演唱二声部)
8、各自的旋律已记住,那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我给你们增加点难度那老师给你们增加点干扰,高声部的同学先唱。生唱高声部,师加低声部。反之练习。测验。(谁不受干扰)
第五步:(生生合作演唱二声部)
9、看来,你们都是高手啊。那最后请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二声部。你们知道唱好合唱的三大法宝吗?第一记住自己的旋律,第二找到第一个音,下面我们要去找找这所谓的第二法宝。一起从1出发找到自己的音。一组是1到6,另一组是1到4。
10、好,现在让我们正式开始。第一次,请生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第二次师评价,指导。并说明三大法宝的第三大——第三注意听对方的声音。
(三)学唱《手拉手》
导入:
1、老师完全被你们美妙又和谐的歌声给陶醉了,我也想一展歌喉。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曲谱,你们看看,刚才我们唱的合唱部分在歌曲的哪里?好,接下来我唱得时候需要你们的帮忙。我唱单声部的旋律,到二声部的时候请加入你们的歌声。为了一次成功,我们先练习一下。(师清唱带一点琴声)
2、现在正式来一次。(师自弹自唱)
3、你们表现这么好,我想随音乐画幅画送给大家一表心意。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表示欢快跳跃的旋律,横线表示时值长
起伏大的'表示高声部,与之平行的是低声部。
爱心表示两句重复的乐句。
最后一句、表示欢快跳跃的旋律,横线表示时值长。回归主题音乐。
4、下面,我们随音乐画一画旋律线,你们有什么发现?(三句旋律的曲谱)
5、我们随琴来唱一唱。感受什么节奏带给你动感欢快的感觉?(原来是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6、随琴学唱第二第三乐句。(第一次曲谱,第二次歌词,唱准为止)
7、师引导生引出第二乐段部分。学唱。我想伸出我们的手,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师一边画心形图形,一边唱“人间有真情,你我多关怀。)(生:还要有一颗真心。)
8、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我们才能相亲相爱。观察曲谱,找找最后一句与哪句很像。能自己学学吗?(注意附点的演唱。可让学生进行对比。)
9、听琴模唱。(注意5的重音记号。相亲相爱,要唱得温馨的感觉。)
(四)完整演唱《手拉手》
1、慢速唱全曲。情况分析。
2、看老师指挥唱。
《手拉手》教案 篇六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这样老师才能得到更多的启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手拉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
《手拉手》教学反思一
简便运算一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知识,尤其是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让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和相加,简单的定律,可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总是忘记另一个乘数也要和第三个数相乘。这个学期简便运算又再次出现在了小数的乘法中,于是我把上个学期已学过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和小数乘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知识的迁移,认识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这样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并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我感觉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开始,我就利用学生上个星期进行的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的爱心举动引入新课,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打破了旧的模式,由以教师讲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这节课中利用学生已有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亲自参与,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指导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猜想,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从而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4.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流,我通过两种算法对比的形式,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这节课学生普遍掌握较好,同时我也关注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我对他们适当加以点拨和开展同伴间的帮助。
《手拉手》教学反思二
下半期《手拉手》的主题活动将进行完毕,在《手拉手》主题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欣赏、观察、交流、游戏等,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突破了本主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现简单总结如下:
1、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投入活动中,我首先用了大家熟悉的《找朋友》《找到朋友碰一碰》音乐,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感受与朋友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2、在生活中利用编位置 ,给幼儿提供自由结合找朋友,我首先问小朋友,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你想和谁坐在一起?为什么?李政康小朋友说:“我想和范树璋坐在一起,因为我和他是好朋友。”陈晨小朋友说:“我想和陈子涛坐一起,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庞浩宇小朋友说:“我也想和李政康、范树璋坐一起,我们都是好朋友。”听到他们三人想坐一起,我当时就心里一紧,他们三个小朋友都很聪明,但是在常规方面却是比较差的,属于不容易自我控制的小朋友,他们喜欢在课余时间挤在一起,虽然是好朋友但也免不了经常吵架,他们三人坐一起真的有点紧张,于是我问他们:“你们三个人是好朋友啊,真好,那你们说,好朋友坐在一起,应该怎么样呢?”这时,他们纷纷举手说:“好朋友坐在一起,当然不能够吵架,还要互相帮助呢!”听到他们的回答,我真的很开心,觉得他们有这样良好地想法已经不错了,于是我当即就表扬了他们,鼓励另外的小朋友向他们学习。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好朋友坐一组,然后再用照相机把同一组的小朋友拍照记录了下来,展示教室丽的电视机还有上传到Q群相册里。
3、经过后半期的观察,孩子们和好朋友坐在一起都很开心,而且还能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下课时,他们在一起开心地聊天、游戏、常规比以前有所好转,通过各科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个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正确看待朋友的闪光点,知道怎样才能拥有更多的好朋友。
《手拉手》教案 篇七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本课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利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手拉手》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双数,剩下一个不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单数。
2、教幼儿能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学习两个两个地计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磁性教具:1-10的数字卡;一套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复习从1正数到10,然后从10倒数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先说出名称,再数出是几个?最后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出来。
2、教幼儿学习用笔把水果两个两个地圈起来,看看哪几种水果刚好两个两个地圈好;哪几种水果还掉有一个。
3、圈起来后,告诉幼儿像刚好圈起来的水果数字2、4、6、8、10是双数;还剩一个没有圈起来的水果数字1、3、5、7、9是单数。
4、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单双数并理解单双数的含义。游戏:"手拉手"。
请数名幼儿到前面来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的幼儿两两进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组的幼儿刚好匹配成对,哪组却剩有一人;最后说出哪组是单数,哪组是双数。
5、利用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在1-10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
(2)练习看标记分类摆放单双数。("·"表示单数,"··"表示双数)让幼儿按标记把1-10数字卡送到单双数的家。
(三)结束部分:
启发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东西是双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8篇《手牵手》幼儿园中班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手拉手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