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优秀9篇)

在现实社会中,发言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那么发言稿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9篇与老师的沟通技巧,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如何和新班主任初次沟通的写作思路。

新手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篇一

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很高兴新老师加入我们三中心这个大家庭,今后我们将在这里携手并肩一起工作,共同学习。今天我想和大家来聊聊如何来培养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因此,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尤其重要。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那么,如何能让孩子们在最短时间内懂得自己应该如何做一名小学生呢?通过去年一年的学习和锻炼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用儿歌口令强化行为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我也查找和编制了一些简单的口令式歌谣对学生进行反复式的教育。如:“一二三铃声响,比比哪个哪个做的好”。课堂里,有时候因为讨论或者其他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而使学生到达一个兴奋的极致,很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我就会说:一、二、三,学生马上跟着喊出:手背后!并立刻坐好;学生坐姿不规范时,我就大声说:请你像我这样做,学生马上喊出:我就像你这样做!并随之坐好…站队前我会问学生站队要领,他们会回答:快静齐。用这样的小方法,小口诀,让学生不但明确了自己应该怎么样去做,而且让他们懂得了课堂上是有纪律约束的,不能任由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写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坐姿极其不正确,歪着身子的,两腿在桌子下面晃来晃去的,趴在桌子上的,双手不能配合,一只手写字,一只手却在摆弄文具的……这些写字的不良行为极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不适和欠缺,所以,每当学生写字之前,我会说这样的口令:头----(学生喊)正;肩---(学生喊)平;身---(学生喊)坐直;脚--(学生喊)放平。在这样的口令带动下,学生马上坐正身体,摆好姿势,做好了写字前的准备,使学生在写字时认真踏实,保证了写字质量,也对良好习惯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或顺口溜,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地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行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使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行为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坐到,而且要作得更好。当在楼道走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当遇到学生向我问好时,我总是微笑着说声:你好!……我相信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样子去做。教室楼道有纸屑时,总有学生去捡拾干净;走在楼道里时,在慢慢地主动靠右行……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三、齐抓共管,严格要求

学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必须靠监督来保证。因此,应联系各科任课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在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多和科任老师沟通,以求教育方法和行动目标达成一致,共同要求和训练学生,使习惯教育成为各科老师共同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7、8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社会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

四、不断强化,注重激励。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并且适时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还要注重激励,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与表扬。刚开始可以先以个人为单位奖励小印章、小粘贴,等分好小组后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励,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我们首先要把握好开学第一周这个黄金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然后,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我相信通过咱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谢谢大家!

新手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我镇组织的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同时也向按时到会的矫正对象表示亲切问候。社区矫正工作离不开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位服刑人员的密切合作。只有上下联动、相互合作,才能把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做实。

我镇组织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和法律素质,提高大家对社区矫正的认识,端正大家参加社区矫正的心理态度。使大家摆脱旧的犯罪思想和行为方式,树立起新的道德品质和守法意识,养成新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成为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人。法治的本质是治理人的行为,德治的本质是治理人心。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是一种刑罚制裁方式,是相对于监狱执行刑罚的变通方式。按照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适用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方式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罪犯更有利于其改造,但把大家放到社会上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改造,并不是说大家可以放任自流,为所欲为。尤其是接受社区矫正后,你们必须严肃对待社区矫正规则,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纪律,如果不遵守相关的社区矫正规章制度,不配合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监管,就有可能被执行监禁刑,即放到监狱执行原判刑期。也就是说社区矫正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法律的可执行性。虽然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各种文明成果异彩纷呈,但人类实际上仅做两项基本活动,那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我们的思想、改造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改造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今天主要讲改造大家的思想,彻底消除沉积在大家内心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在主观改造工作中,毛泽东曾经说:“一个人实施什么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是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罪犯的犯罪行为是受犯罪思想支配的,因此,改造罪犯,必须以思想改造为主要内容。”因此大家首先要克服并消除内心的虚荣心、攀比心、无限膨胀的私欲、无伦理道德的行为恶习、非法的致富心理、唯我独尊的处世心理等。说到无道德的行为恶习、私欲、虚荣心和攀比心,有人曾经这样说:“说股票是毒品,都在玩;说金钱是罪恶之源,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就不戒;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当今社会,穷吃肉,富吃虾,老板贵族吃王八;男想高,女想瘦,狗穿衣裳人露肉;过去把第一次留给丈夫,现在把第一胎留给丈夫。”对以上说法和现象我的总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知足方能常乐。如果不学好的、先进的思想,落后腐朽的思想势必引向邪途。当自己的内心有不良想法时要时时警醒自己,去伪存真,修心养性,洗心革面,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内心的不良恶习。其次大家要树立吃苦耐劳,不畏惧劳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德处世,依法办事,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科学与谬误同在,真理与糟粕并存。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还是通过学习、认识,学习、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的。人们常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因此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大家参加社区矫正集体教育学习,也就是上边说的改造思想、改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这两项改造中大家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法院对你们的判决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公正?从内心来讲,你们对这种判决结果能接受吗?针对法院对你们所判的罪行,能不能接受都要说明理由。

借助这次集中学习的机会,我想对正在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提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主动性的思想教育,强化主动接受改造的意识。矫正对象在社区服刑期间,要记住自己的特殊身份,进一步树立在刑意识,思想上不能放松,增强接受教育改造的自觉性。

二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守法意识。要明辨是非,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是守法的基础,如果你连法律约束的内容都不知道,那么就无从谈守法了。我镇正在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态度都比较好,但是有些人对自己所触犯的法律条文还不甚了解,甚至有些人有被冤枉的感觉。我们要相信法律,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三要加强沟通,提高社区矫正效果。矫正对象要放下思想包袱,加强同司法所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定期汇报思想、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司法所反馈。

四要心存感恩,缓刑相对监禁刑是法治的进步,体现了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各位矫正对象要从关注小我到关注大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体现人生的价值。

最后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篇三

首先,家长要认真扮演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面谈,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E-mail的形式来联系。

其次,在充分尊重老师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许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的情况统统掌握,就在开家长会前抓紧一切机会与老师单独交谈,这种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家长要考虑到老师在开会之前要将班级与年级其他班情况横向比较;与本班的历史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所以很忙碌,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个别家长接触。那么我建议家长如果觉得会后时间晚了,就在家长会后一周内与老师预约前往,那时老师会有充分的时间帮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家长也会有机会看到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准确掌握孩子的情况。

再次,和老师讨论研究的范围,应不只限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学习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题。在沟通中家长应咨询孩子这段时间和以前比较有哪些变化,学习是不是更主动,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关心成绩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为、情绪、兴趣、同学关系、思想品德修养、青春期心理也是沟通的重点。以及,孩子的自制力、依赖心,礼节以及和同学间相处的情形等问题,都应列入。

最后是一个小的提醒,如果参加孩子的开家长会,应该将自己的`手机关闭。因为这段时间是属于你的孩子的,家长应该全心全意地开会,而不应常常扰,更不能分散老师的精力。此时离场接电话更是你与老师沟通中的败笔。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家长、老师共同配合,付出心力的结果。家长的助力可以鼓舞老师无比的信心和无限的驱动力。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篇四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技巧:告诉家长应该要做的事情

第一,改变传统教子观念。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克服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心理,认识到孩子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按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去做,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放得开、收得拢。

第二,鼓励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多与同龄的同学一起活动,用群的功能弥补独的缺陷。通过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冲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为,必须同时为别人考虑。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教师和家长不应予以抵制,而应让他们玩个痛快。倘若过度保护孩子,担心他们会吃亏或被人欺负,孩子日后将难以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喜欢和同学玩,教师和家长就有必要作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家门,避免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识。家长要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注意不把他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平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应使其产生特殊感,让孩子明白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和家庭成员一样平等。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

第四,坚持协调一致。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应该坚持不懈,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坚决性、合理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要协调一致,最好不要发生矛盾。实在存在分歧时,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表露出来,并进一步商讨,统一认识。

第五,舍得孩子吃苦。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比如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吃要保证营养,但不要太多、太精;穿要整洁、大方、舒服,不要豪华、艳丽;玩要益智、耐用,不要总是买新玩具或学习用品,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特别是自己的事。另外,可以开展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耐挫力。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技巧:避免错误的沟通方式

1、太相信孩子的一面之词

当孩子抱怨老师时,有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站在孩子一边,向老师“发难”:“你昨天为什么在课堂上训斥我的儿子?”我们不是说孩子的话不可信,不过家长们该了解一点,孩子们在向家长描述一件“不快乐”或“不光彩”的事情时,往往带着色彩,为自己辩护开脱找借口,甚至会编造谎言。所以这时家长首先要从老师那里了解事实真相。

2、经常联系不上

有时老师发给一些家长的信息石沉大海;有时给家长打电话却被告知号码错误,因为家长已经换了新的电话了。联络方式改变要及时告诉老师,保证在孩子有问题时老师可以随时找到你。

3、有问题越过老师找校长

家长对老师有意见,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公平。这是经常发生的,可是有的家长却“一怒之下”直接找校长。有时候家长认为的错误和不公可能是老师失误造成的,也可能是有什么误会,在与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中很容易解决。找到校长那里应该是与老师沟通失败之后的下策。

4、只在出现问题时才与老师联络

有些家长尽管有老师的联络方式,可是平时都是沉默状态。只有当孩子在学校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才突然出现“质询”。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需要感情投入,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节日里可以问候下老师。这样,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需要与老师沟通时,双方的态度都会是积极的。

5、校外跟老师讨论孩子的问题

有的老师抱怨说,自己在超市购物或饭店里吃饭时偶遇家长,结果被家长拉住“聊天”,家长要么评论抱怨其他老师,要么不停地追问自己孩子的成绩和课堂表现。校外那是属于老师和家人的私人时间和空间,偶然相遇互相打招呼问候一下就好了,真的要认真谈问题,请和老师提前约时间。

上面几种错误的沟通方式,如果你是老师,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不少;如果你是家长,不妨对照一下,尽量避免。因为我们都知道,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会在孩子的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篇五

清楚说明我是谁

很多学生在写邮件的时候不写明自己是谁,尤其是有些使用QQ邮箱的,发件人会显示你QQ昵称。这样一方面老师不容易知道是谁发的邮件,另外搞怪的昵称影响别人的情绪,喧宾夺主,影响交流效果。建议同学和老师交流的邮箱申请一个其他邮箱,不要使用QQ邮箱。

格式不讲究

和老师交流最基本的邮件格式和礼貌要有。如:

X老师:您好!我是YYY,想。

有的学生没有这些格式,上来直接说事情。更有甚者直接发一个附件没有任何文字,这些都影响交流效果。

但也不要为了礼貌说的过于做作。

邮件主题概要说明邮件目的

有些学生邮件没有主题,这对于每天要处理几十封邮件和垃圾邮件的老师来说会很反感。有些邮件服务器直接把没有主题的邮件当做垃圾邮件阻止了。也不利于老师判断谁的邮件?要干啥?是否紧急等。所以用好主题是发邮件的关键步骤。

和老师有几次交流的同学每次邮件要利用原始邮件主题直接回复并保留原来邮件记录,否则老师可能不记得原来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邮件内容言简意赅,主要信息完整

邮件主体内容要言简意赅,把最主要的事情说清楚。不要指望在附件中说清楚,附件只是辅助。现在用手机查邮件,大一点的邮件根本无法用下载或打开。所以能在邮件中清晰说出邮件大意,是最有利于获得快速回复的。关键。

如考研后和导师联系:

X老师:您好!我是CCC学校VVV专业的同学NNN,今年报考BBB组研究生,我的成绩分别为:xxxxx。后面如果希望现实自己实力,可以把你的专业排名本科部分获奖或者实践活动,核心课程等说明即可。

最后最好把自己的电话等在邮件末尾注上,这样老师想利用零散时间和你交流能一下子联系上你。

交流要有诚意

发邮件切记给导师们群发,这样老师会觉得你没有诚意,一般不会回复。

另外有些学生为了获得导师青睐,会投机的承诺我会读博士等条件,以后又改变主意会影响研究生期间的师生情绪。

一般导师不会很在乎分数,不会要耍小聪明的学生,诚实守信、踏实勤奋的学生导师会比较喜欢。

附件不要太大

邮件如果有附件,最好不要大于1M,否则接收起来会有困难。要考虑不同网络环境。

能发短信尽量不要贸然打电话

能发短信说清楚的不要打电话,有时候老师在开会或者在路上不方便接电话,即便接了电话也不方便全面充分的交流。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篇六

一、沟通的心态

与其夸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如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在与老师沟通时这三种心态是不可取的:

1、认为老师本来就必须为我的孩子做这样,必须为我的孩子做那样。我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老师就应该为我的孩子付出等等。

有这种心态的家长往往在与老师沟通时比较强势,语气中总带有几分”命令“的成份,甚至有的家长常常说自己与学校某领导,教委某领导熟悉。(这样说给人一种”要挟或显摆“的嫌疑。如果老师此类话听多了,不禁会小发牢骚:既然与那么多领导熟悉,那让领导去教呀,还打电话给我干啥?)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老师即便是孙悟空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个班级的几十位学生”因材施教“(这是大实话)!即使有“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教育学生而不需要照顾自己家庭,下班后也加班加点地为学生付出)”的老师,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不是老师想“舍小家顾大家”就能“舍小家顾大家”的。毕竟,老师也是人,也要生活,也有家庭、孩子。当老师下班后还要去接孩子,还要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家里还有一堆家务事要等着去做的时候,这样的老师即使想“舍小家顾大家”又怎么能做到呢?既然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人,家长就应该尊重事实,不要“强人所难“,就应该给老师一份理解与尊重。

2、认为老师是”知识分子“,面对老师不知道该怎样说或说得不好怕”丢人“。

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老师与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把孩子教好。因此家长只需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邻居,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把自己想说的话实实在在地说出来就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老师被家长的诚心,家长的朴实所打动的也是很多很多的!

3、与老师交流要”诚心“,最好不要用话来”套“老师或”考“老师。有这么两个例子可作为参考。

例子一:初中新生入学两天后,有一位家长是这样与老师打电话的:“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这两天表现怎样呀?”老师很客气地回答:“请问您是哪位孩子的家长?”“哦,我是某某学生家长,这两天孩子表现还好吗?”初一新生开学时是老师最忙的时候,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除了要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整理班级孩子的各种档案资料,填写各种表格等)。在这么忙的时候老师怎么可能记住几十张陌生的脸?即使记得几个表现比较突出的孩子,也有可能名字与学生的长相配不起来。因此,家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考”老师,其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例子二:某一门学科阶段性检测成绩出来后,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或有所退步。家长先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到孩子在该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打电话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您好!我是某某孩子的家长。不知最近我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班主任对该孩子的看法与该任课老师反映的差不多,家长自然无话可说。但如果相差比较大呢?家长一般会反问一句:可这次某某学科考试退步了呀等等。要知道,班主任老师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这就决定着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平均“用力“。更何况,有的孩子在不同任课老师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班主任对一些情况不了解也是正常的。与其用这样的话来“套”老师,还不如就家长了解到孩子存在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告知班主任,看看能否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帮孩子进行改正或提高。这样将孩子存在的问题直接说出来征求班主任的建议,其效果肯定会更好!

朋友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家长应该在心里多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诚心地与老师交流。如果老师被家长的”诚心“所打动,岂有不用心配合家长教育孩子的?正如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也只有真心、诚心与老师交流,才能够沟通无极限。

二、沟通的时间

它包括沟通时间的选择与沟通时长的把控。与老师沟通,家长现在大都会选择打电话的方式。家长给老师打电话,有时候会没人接听或被“拒听”(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老师正在上课)。即使接听了,如果老师刚好要去上课,说不到几句就挂断了,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与效果。如果一个家长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心理可能就会有各种“想法”,并且因为这些“想法”家长慢慢地就不怎么与老师沟通了。那么怎么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时间呢?下面有两个小技巧也许能试一试。

1、弄到一份孩子班级的课程表(有的老师是教两个或多个班级,最好也能有另外班级的课程表,怎么弄到课程表,方式有n多,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家长手中有老师的`课程表,就可选择在老师没课的时候与老师打电话,如果不是老师临时有会议等,基本能接通。(除非有急事,否则最好不要在老师刚下课就给老师打电话,毕竟要给老师一点喝水的时间。如果老师刚上好两节课就接到家长的电话,那种心情我想家长应该会懂得。)

2、现在微信、QQ用起来都很方便。如果家长想与老师沟通,可以先通过微信或QQ与老师联系。在征得了老师的同意之后,主动打电话给老师(记住是主动给老师打电话哦!这样最起码会给老师一种尊重的感觉……)。采用以上两种方式选择与老师的沟通时间,应该“命中率”是比较高的。

在沟通时长的把握方面,有的家长可能会存在这么一个误区:我难得给老师打个电话,我就要将我想讲的事情全部都讲给老师听。因此一说就说了一节课(45分钟)甚至更长。

这样做的不利后果:

1、家长是心理痛快了,该说的都说了。可老师心理就有点儿后怕了。这个家长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别的家长不可以这样做呢?如果一天接到两个这样的家长电话,那老师当天的工作基本要带回到家里去,晚上加班完成了。

2、如果一说就说近一个小时(打成文字稿估计得有好几千字吧),内容跨度比较大,这样给老师的感觉往往是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因此,为了能够比较高效地与老师沟通,建议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话说明白了,达到了目的即可。如果家长觉得有必要和老师详细谈谈孩子的情况,建议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找老师当面谈,这种效果比家长在电话中说一个小时会好很多!

三、沟通的内容

前面在“沟通的时间“里已经谈到与老师电话沟通最好能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因此这就意味着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内容应该具体、明确。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1、列出或在心里想好要与老师交流的几个要点(切记不可一次性与老师交流很多方面的内容或给老师提过多的要求),在与老师交流时挑重要的先说,与之无关的话题尽量不谈。这样就能比较好地保证交流的有效性。有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刚开始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说着说着就说远了,啪啦啪啦说一通与主题无关的话,让老师做家长的“忠实听众”而不是与老师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沟通。挂了电话后才想起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和老师说。可马上再打电话给老师,多少总是有点难为情的。

2、沟通的内容越具体越好。沟通的内容越具体,其操作性就越强,沟通的效果也就越好。比如有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总是说:孩子在家里管不住,不听话,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涉及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含家庭环境及亲戚朋友圈的环境等),孩子的性格特点等等,老师岂能用几句话或几分钟说明白?用这样的话题与老师在电话中交流,其效果很明显是不理想的。家长同样是表达对孩子的管教无奈,不妨这样说: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拖拖拉拉,每天晚上都做到很晚,我们说了他(她)也听不进去,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样,家长把自己的问题具体化,老师就会“有的放矢”,结合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或办法。这不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与效果了吗?

只要家长带着明确而具体的沟通目的,选择好沟通时间,真心诚意地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有理由相信,一定能酿造和谐的家校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保驾护航。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篇七

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他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家长一定要把握和老师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学习。

女儿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时,我和老师们的互动挺多,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女儿小学阶段,我还是她班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

女儿上了高中以后,如何跟老师沟通,却着实让我纠结了一阵子。

上高中后,学校总是在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重在分析整个年级和班级的考试情况,让家长明白孩子的位置,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有时挺矛盾的。如果不跟老师交流,又觉得应该让老师关注到孩子。做过老师的我知道,一般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对中下游的学生爱莫能助,并不是他们无心,而是他们带班都很忙,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兼顾到。女儿高一时候的成绩排名就属于老师关注不到的那一类。所以我知道必须让老师注意到她,让他们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照顾到她。但是找老师沟通,有时候又很受打击。老师们总是盯着缺点,你去找他,他就说孩子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原本自己觉得孩子还挺好的,这一问反而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在一般家长的心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最具权威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被老师的话暗示,认为自己的孩子百般不是。

找老师沟通是有学问的,而且要讲究技巧。高中三年,女儿从中下游进步到中游,再从中游进步到上游,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每一个阶段,就她的学习情况,我都和老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而且得益于这些沟通。对于如何去找老师沟通,我这里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第一,单独打电话或者单独找老师面谈。

那次家长会后,我找老师,再也不在家长会前后人多的时候了。一是因为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好,老师当众赤裸裸的表述让我有时候脸上挂不住;二是因为人太多,并不能深入就女儿个性化的问题跟老师交换意见。

第二,找老师,一个学期一两次即可。

之所以这么少,我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体谅老师。因为我自己做过老师,知道中学老师的辛苦,明白他们平时的时间都很紧张。家长频繁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很可能打乱老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学里老师的课排得都很满,通常一个主科的老师都会带两个班,一个星期十多节课,课余要批改作业,班主任还要做学生工作。每天都要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因此,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找老师的。

二是我觉得孩子大了,许多事情应该自己找老师沟通解决,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学习上的事情我都鼓励女儿自己找老师。

三是我非常信任老师。每次去开家长会,几乎每个老师都在强调,让孩子有空就去找他们答疑。其实,家长找老师无非是想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的,既然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那么上心,家长也就没有必要那么紧追不舍了。

四是凡事不在多而在有效,跟老师沟通的时候,争取一次就把问题解决。

第三,不见得每个老师都去找。

女儿高中三年,我从内心感谢每一个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找过。我觉得孩子哪门功课存在问题,才去找该科老师交流一下,跟老师商量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而那些孩子已经学得很好的科目,就没有必要再去给老师添麻烦了。我就从来没有单独找女儿的地理老师和历史老师聊过,因为女儿的地理和历史学得都很好,而且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我相信她只要跟着老师走,认真学,一定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再问过老师她这两科的问题。

第四,去找老师前,先想好要说的话。

我每次跟老师交流之前,自己都先在心里备备课,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话。老师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总是在跟老师打电话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顺一遍,甚至在一个纸条上写好要问的问题,既不浪费时间又不会漏掉关键东西。

第五,跟老师说话要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

有时候开完家长会,不少家长都想好不容易见到老师了,想跟老师聊聊孩子。可有的家长总是缠着老师滔滔不绝说个没完,还说不到重点。一次,就有一个家长跟老师说了半天,老师问:您想要我做什么呢?既耽误了老师和大家的时间,到最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说实在话,每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跟老师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要把问题聚焦在学习上,这样才会有效果。

第六,跟老师沟通切忌指导老师的教学。

有的家长很有想法,跟老师聊天的时候,总是给老师的教学提许多具体的建议,要求老师怎么上课,这无疑是在干涉老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有教学大纲,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家长对老师在教学上提建议,有时候老师为了照顾家长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实际上大多数老师是抵触的,觉得家长的手伸得太长。自然大多数老师是好的,不会因此而对孩子有不好的印象,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师素质较差,会把对家长的`坏印象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一般来说,我们找老师都是为了解决孩子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是要很好地落实到孩子身上。如果高一的那次家长会后,我不对老师的话进行一番演绎,女儿肯定会非常沮丧,她对数学的兴趣也会再次减少,那后果我真不敢想象。

女儿高一的时候,我有一次看到她的语文老师,就问了问她语文学习的情况。老师说女儿看上去挺轻松的,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下功夫。回家以后,我跟女儿说:你们语文老师真逗。女儿问我怎么逗了,我就说:她说她太喜欢你了,看你每天笑眯眯的,特别可爱!女儿就问:老师没有说我的学习啊!我说:她说你作文写得很好,总是有声有色的,高三的时候把老师讲的技巧一掌握,肯定拿高分。女儿说:哦,那我得好好学语文了,要不就辜负老师了。

后来女儿对语文老师的感觉一直不错,语文也学得挺好,我想跟我配合老师做她的工作不无关系。可见,跟老师交流以后如何跟孩子反馈老师的信息,也非常关键。

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他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家长一定要把握和老师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学习。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

与老师的沟通技巧 篇八

1、认识与任课老师沟通的必要性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对孩子不闻不问,甚至为和老师沟通感到难堪;有些人觉得只管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好,功课有学校和老师,没必要和各科老师沟通;这些都是不对的。

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学习情况的是各位任课老师。父母要提高与任课老师沟通的意识,积极主动联系老师。每所高中都会派优秀老师教初三。他们在自己所教学科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完全有能力教好学生。初三生上课听讲状况、作业状况、每个阶段的复习方向和知识掌握情况都在任课老师的掌握之中。

父母和老师沟通好后再对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导,才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多地关注孩子。

2、掌握3个沟通重点

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包括心理情绪变化、和同学的相处情况、课堂听讲状况、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起伏变化以及在学习上还有哪些知识点比较欠缺等。

了解考生是否偏科。考生一旦因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时间努力纠偏,如果不加重视会导致中考全盘皆输。

3、明确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沟通

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沟通,实现双赢。父母和老师沟通,帮孩子提高成绩,孩子考入理想学校,老师提高教学业绩。

相互信任是基石。很多考生父母不了解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有很多困惑,也免不了出现教育偏差,但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而老师是教育者,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希望考生取得好成绩。父母和老师要相互信任,开启沟通之门。

4、讲究方式方法和时机策略

考生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开完家长会就不再与老师过多联系。事实上,如果家长会后没机会与老师沟通,父母可另找时间预约到校和各科老师交流;除了面对面交谈,还可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工具与老师沟通,尤其是在看到任课老师发的成绩短信后,可以和老师约时间,在不影响老师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沟通。

因为老师每天教学任务繁重,所以考生父母最好提前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重点,列出想和老师交流的`问题和困惑。父母平时可以和任课老师定期沟通,比如节假日的问候、了解日常学习情况,或在历次大小考之后的关键点咨询。

父母在家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在孩子出现状况时主动与老师联系,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新手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篇九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我们的班主任论坛交流的工作。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20多年,在这2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得有失,有喜有忧。总之我的班主任工作在不断的进步,在不断地的成长。现将我的班主任工作点滴交流如下:

一、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多年来,我每带一个班级,都要对每位孩子进行仔细的分析,分析孩子的家庭情况,了解孩子的性格,了解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学习习惯、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等等,走近孩子的生活。做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和孩子有话题交流。

1.多关心弱势学生。例如我今年所带的三年级学生xx同学,是我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的同学。他是妈妈生下他不久,就离开了他,孩子从小就没见过他的妈妈,缺少母爱,平时的生活都是由他的爷爷奶奶抚养,他的爸爸平时对孩子关心不够。在二年级的时候,奶奶由于年龄大了,得了一场病,奶奶的眼睛看不见了,我发现孩子的衣服穿得非常脏,有时迟到,我就及时的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要自己学着洗衣服,自己学着做饭。我每到星期天就告诉这个孩子,星期天一定要自己把衣服洗干净,到了星期一,我看见孩子的衣服穿得非常干净,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自己的是自己做。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

2、多了解孩子的在家里的生活环境。恰当的找话题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说说自己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和孩子共同分享快乐,共同克服困难。比如孩子过生日了,让孩子讲讲过生日的快乐,过年了讲讲过年的快乐等等快乐的事,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当我看到孩子眼上有不高兴的表情时我就悄悄的问问,宝贝怎么了,这么不高兴,你受什么委屈了,谁把我们这么乖的孩子惹了。由于孩子和我平时交流话题多,一般情况下就会告诉我。一天早上,我看见我班的一个女生好像哭过,眼睛红红的,我就问了。她告诉我由于她在家里不听话做错了事,她妈妈打她了。我就及时打电话,和孩子的妈妈交流沟通,孩子做错里事不能打孩子,要给孩子讲清楚道理,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后的道理,孩子回家后一定要哄孩子欢喜,家长表示一定做到。下午。我看见孩子脸上有了笑容,高高兴兴的和同学们玩,我就放心了。

二、建立好班级组织,培养好班级小助手。

我每带上一个新班级,都要认真建立班级成员。根据学生的特长来确认这位同学能为班上做什么。有的同学有管理能力,就让他做班长,有的同学学习好就让他做学习委员,有的同学喜欢跳舞唱歌就让他做文艺委员等,尽量发挥好每位同学的特长,让孩子在班级里干的有兴趣,有特色。我现在三年级的班长王巧玲,是我从一年级培养的班长。她把班上的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她像一个小老师一样,上课之前

组织学生预习,下课了能够组织学生做有趣的活动,能够班级里发生的事情如实的汇报给我,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习课代表靳钰曦,文佳茜,付楚涵,在平时能够积极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指导他们完成自己完不成的学习任务。

三、跟紧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班级任务。创建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1.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

学生每天到学校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有其他任务。因此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琐碎。就每天的打扫卫生的工作,我都是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今年学校给我们三年级孩子分配了打扫学校院子的任务,刚开始,由于孩子年龄小,不会拿扫帚打扫地段卫生,我就手把手的教孩子如何扫,每天和孩子一起打扫,楼梯、教室的地,我每天要指导孩子如何才能拖干净。严格控制打扫卫生的时间,上课之前必须把卫生打扫干净。经过我们三年级师生的努力。我们班的卫生自开学来,多次被评为第一名。受到了学校的表扬。我们班级在这一学期每位同学在阳台上养了一盆花。每周的星期五我都要亲次把每盆花浇一遍,目前我们班的花是我们学校班级里养的最好的花。

2.每天组织好学生做好两操,站好路队。

四、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生活,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9篇与老师的沟通技巧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如何和新班主任初次沟通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