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夏感教案【优秀11篇】(夏感阅读答案及全文夏感有什么特点)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11篇夏感教案,希望在夏感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夏感》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

【学习难点】

感受作品的理趣与情趣。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 )( )澹澹( )芊芊( )

磅礴( )( )黛色( )贮满( )

2、解释下列词语。

(1)芊芊:

(2)主宰:

(3)春华秋实

(4)闲情逸致:

3、选词填空。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 )的旋律。

A。急切B。激烈C。急促D。急忙

(2)火红的太阳( )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A。照B。晒C。沐浴D。烘烤

(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 ),在天地间升腾。

A。走动B。滚动C。劳动D。飘动

4、细读这样的优美句子:“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句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发挥想像再仿写一两句吗?

5、梁衡散文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但本文有点特别,以描写居多。许多描写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第二段描写乡野景物,诉诸人的各种感官,以形象性见长。请问:“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是第二段末尾的句子,应该怎样朗读?“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6、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

7、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抓住夏天景物特征来描写夏天的?

8、文章如何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夏天的特点的?

9、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精读精练】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 )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 )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 )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10、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一组词语,恰当的是( )

A。垂直顶着悄然生长B。长着结着默默前行

C。挑着举着匍匐前进D。舞着摇着欢乐行进

11、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秋的终点:

②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可是:

12、结合语境,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的。

13、第二段结句中“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一句,与第一段中哪一句相照应?

14、这两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主题阅读】

(一)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5、阅读上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遍地黄金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又无奈。

②前日忽然放晴,心,也就跟着晴了。从南窗望去,那边楼缝的坡地上一如往年,绽出一抹黄色。还刚刚惊蛰呢,油菜花这么快就开了?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说,路边的菜花约好了似的,一夜工夫全黄了!下午乘车去市郊,果见满畈满坡一片片明艳的黄,一种生命的喜悦油然灌注全身。

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打不起丁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

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虽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我才不怕得什么花粉症呢。

④要论好看,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会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它之所以让我有了生命的感动,是因为这些花是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的,显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油菜花才真正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⑤多少个响晴天,我恋恋地望着窗外,对妻子说,陪我去看看那些油菜花吧。去了,在地头一站就是好半天。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

我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女儿黄!灿烂的黄花下面,是绿得发暗的秆和叶,青葱的生命高擎着纯情的黄,托展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的美丽扉页。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恍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⑥油菜花似乎不怕雨打风吹,它前谢后继地开着,整体花期比一般的花都长些。油菜花开了,再阴晦的日子也不难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风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会洒满阳光,它们其实就是活的香的阳光!更多的时候,我于户内凝望油菜花,在病榻上斜靠着,看书倦了,总喜欢透过窗子看对面楼缝里的那片油菜花,那差不多成了一种生命的需要。

油菜花谢了,没有画家会为我在窗外画一片女儿黄,但我不会再阴郁,花事一过,就是青阳朗朗的夏季了,阳光里流淌着无尽的菜花黄。我本质上仍是个农夫,春天于我,是希望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遍地黄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的黄金!

16、油菜花“生命的本色”是什么?

17、第④⑤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请概括回答。

18、第⑤段写油菜花的黄,为什么还要写柳芽的黄、菊花的黄、葵花的黄?

19、概括说明油菜花对“我”生命态度产生的重要影响。

20、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油菜花,却以“遍地黄金”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鸟语

黄明山

向晚时分,我陪爱人到公园去散步。

这是一座新修的穿越城市中心的公园,狭长,半自然,依水筑路,颇具水乡特色。

突然听到鸟的叫声,清脆而婉转。我一惊,这是我今年也是近年以来听到的最真切的鸟语。如此近距离,不能不让我生出几分感动。

“是什么鸟?”

“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爱人脱口而出,喜形于色,完全不像久病后的康复者。显然是鸟语的作用。

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鸟一生中都在歌唱,不管发生什么,即便在呻吟,也不放弃,直到翅膀化作泥土。

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

最有乡土情结的要算俗称叫天子的云雀,也叫云燕。光名字就很光彩,很动感。灵如雀,形似燕,飞入云,叫满天。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随着吱嘎吱嘎的叫声满天荡漾,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许是云雀知道人们在看它,又怕因为速度太快看走了神,先是辽辽远远地叫,然后一动不动地定格在那儿,像依附着什么,只把一双翅膀扇动。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唧唧喳喳的麻雀,语言简短得像方言。麻雀小,尽往有粮食的地方钻,成群结伙,吵闹声不绝于耳。麻雀的叫声与赶秧雀的姑娘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成为稻草人的音乐天地,也是原野的一大景观。

鸟语给我们幻想,让我们迷惑。鸟语的情感,鸟语的色彩,使我们始终无法穷尽其奥妙。

对鸟语的模拟,大概是艺术家们激发创作灵感的一条通幽的曲径。刘天华是一个用手指抵达鸟语的高人。他创作的二胡曲《空山鸟语》是解读鸟语的一次尝试。两根弦,流淌出山与鸟的和谐之源,天籁之音。在鸟语的招引下,我们感受着乐曲音色的听辨和情绪布陈的风景。空山之空,乃是充盈万物的无穷之大。置身于鸟语的梦幻中,一切都变得纯粹、优雅、安宁。

我到过武汉东湖边的鸟语林。那可真正称得上是鸟语天空。那些悦耳动听的鸟语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鸟语斑斓,直让人顺利地完成了从听觉到视觉的过渡。你看,那么多鸟的花冠,鸟的羽毛,鸟的翅膀与它们个性迥异的叫声相得益彰,成为大自然天造的杰作。以鸣禽为亮色,组成了一个偌大规模的歌剧院。

丹顶鹤、绿孔雀、白鹳、红腹锦鸡、金雕、乌雕,还有来自异国的金刚鹦鹉、黑天鹅、火烈鸟……全都云集于巨大的鸟类活动网之下,又不舍其飞翔的自由。我十分欣赏鸟语林的设计宗旨:既求鸟类生态环境,又求造园艺术精美。走进鸟语林,你不能不萌生与鸟们交流的意想与欲望。

众多的鸟语,就像润物的细雨,构成了一套因地制宜的启蒙教材。鹧鸪喊雨,喜鹊报喜,布谷催耕,雁过留声……鸟语的涉及面和包容量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人间四季,天下六合,鸟语,原来是会歌唱、会飞翔的星辰。

或许生态是一个矛盾体。正是一些矛盾的自然消长,才构成了万物生灵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留住鸟声,让鸟语滋润或者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又成了我们别无选择的一种责任。

我们行走着,月亮出来了,爱人说:“现在鸟的叫声好像多起来了。”

月华如水,鸟语沐之。

2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22、文章语言优美,丰富,请仔细品味下面句子,作点赏析。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23、“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在这片记忆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24、仿写句子。

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

鸟语。

2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6、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

【相关链接】

材料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材料二: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其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人类滥用化学农药、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寂静的春天。

——选自周娜等《鸟类——农林业的绿色使者》

材料三:1986年5月,23岁的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刚起步不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承担起丹项鹤的繁殖与驯化工作。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前一天迷失的天鹅,她消失在滔滔的流水中……

——选自《大自然·黄海湿地》

【能力提升】

27、作者说历代文人极少写夏季,事实上是有一些的,同学们想想写夏的诗句有哪些,举出连续的两句?

28、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A、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①xx

②xx

B、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夏感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教具准备:三用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对于季节,我们有着太多各自的感触,现在大家仿照小黑板的句式进行表述。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句式:仿句: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草长莺飞。我爱,爱她的,爱她的。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进行表述。)(生思并且作答同时统计爱这季节的人数)好,大家对季节的喜爱各有缘由。然而爱夏的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他爱的夏天,看看他到底爱她的什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夏感》,去领略夏天的独特之美。(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

3、检查字词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贮满(zhù ):储存、积存

澹澹(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

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

磅礴(páng )(bó) :气势盛大

黛色(dài):青黑色

匍匐(pú )(fú):爬行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注意字词,句读,情感。(全班齐读)

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感受?

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三.研读课文

1、你认为文章哪一段最优美?请简述理由。

从修辞和感观两个方面赏析第二自然段

配乐朗读优美段落(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句式的特点:短小体现节奏快

2、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三至五个个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巩固前面所学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先看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再看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3、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思考: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D辛弃疾《西江月》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DD王维《苦行》

四、品味语言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大学网 《夏感教案》

《夏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积累“磅礴、贮、黛色、匍匐、芊芊、轻飞曼舞、闲情逸趣”等词语,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体会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

2、过程与方法:

联想想像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品味赏析语文,感受热烈、紧张、急促的夏天的世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所表达对夏的喜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味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难点:

体会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有人钟爱百花争艳的春天,有人喜爱瓜果飘香的秋天,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但是夏天,好像总是寂寞的时候多,请同学们在记忆中搜索有关夏的诗文。

的确,历代的文人墨客书写春、秋、冬的比比皆是,但是写夏的却很少,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春与秋之间,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夏季,令人由衷的叹服。今天,让我们踏着夏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与作家梁衡一起,来一次夏天的旅行!

二、走进夏

1、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认真思考:

① 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② 作者喜欢夏天吗?从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③ 夏天有哪些值得作者欣赏的地方呢?

2、美文需要美读,教师配乐范读(钢琴曲《夏日香气》)

① 请学生对老师的朗读加以点评,并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朗读脚本?

② 方法指导:诵读时,要在脑海里想像文中的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③ 学有致用,学生朗读(齐读——个别朗读)

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热与生命的激情,难怪作者要高声赞美夏天。

三、品味夏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一篇好往往用精美的语句表达其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读时不仅要了解的内容,还要细细地品味的语言。

1、请同学们默读2、3段,圈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或是写得美打动你的心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① 方法提示:从用词之美或修辞之美上去体会

②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2、一篇精美的散文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者用他那充满激情的妙笔描绘出了气势磅礴、充满生机的夏天,热情地赞美了一群勤劳朴实的农民、读罢全文,令人由衷的叹服。梁衡的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魁力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写景的技巧!

景物描写的方法:按照顺序,写景要有条理;运用修辞,写景要形象;

斟词炼字,写景要准确传神;动静结合,写景要有神韵;

点面结合,写景要全面且突出重点;融入感情,写景要言情。

四、拓展延伸

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试着用敏感而虔诚的心灵去捕捉生活中的情趣之光时,你会发现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竟是如此的卓然不群、令人感动!年轻的我们既需要激情的喧嚣,也需要沉静的思考,让我们在春日融融、夏日炎炎、秋波澹澹、冬雪皑皑中,去领略欣赏美吧!

秋天在不经意间已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老师希望同学们用美的眼睛去观赏秋天,用美的心灵去感悟秋天,用你的妙笔去抒写秋天的赞歌。今天,让我们写一篇《秋感》,老师相信同样精美的会在我们之中产生!

夏感读后感 篇四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杨红樱的书——《淘气包马小跳之漂亮女孩夏林果》。

杨红樱,生于1962年,四川成都人。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破解童心。20xx年以《女生日记》拉开了“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笑猫日记》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的反响巨大。《男生日记》中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被选进了中国小学语文实验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并荣获20xx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必备书,《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获20xx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并入选“中国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等。她的作品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海峡两岸童话一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你知道马小跳最喜欢的女生是谁?——是夏林果!夏林果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学习成绩好,有许多许多的优点,马小跳很想跟她同桌,但班主任秦老师认为他的思想有问题,班上其他同学觉得他是“癞蛤蟆”,是“黄鼠狼”!马小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总把他想的那么坏?马小跳不能和夏林果同桌,下课后、放学后他们俩却常在一块,马小跳感到很开心,但关于他和夏林果的谣言却开始流传。秦老师知道后,找夏林果谈话,夏林果敷衍秦老师,放学后,照样和马小跳一起,去商店买猫粮,(因为夏林果的小猫不能养在夏林果家,只能养在马小跳那儿,所以夏林果才和马小跳放学后他们俩常在一块,详情请看《漂亮女生夏林果》)夏林果的小猫自从放在马小跳那后,对这个淘气的小男孩的印象有了改变,以前,只认为马小跳是很顽皮,很淘气的人。现在,马小跳有了改变,夏林果觉得,马小跳有爱心,爱护小动物,认为马小跳守信用,说好放学买什么,去哪家商店,马小跳就去哪家商店,买什么东西。马小跳的这些行为,夏林果都看在眼里,所以,对这个淘气,顽皮的马小跳的印象有了改变,你说,不是吗?

马小跳让我懂得了,做人 要讲诚信,不能食言,否则,没人再会相信你的!对吧!

《夏感》教案 篇五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3.品味优美句子。

4.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自主探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黛色( ) 贮满( ) 主宰( ) 蒸腾( )

迸发 ( ) 绷紧( ) 芊芊( ) 澹澹( )

匍匐( )( ) 磅礴(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烘烤 勃发 春花秋实 B. 蒸腾 终极 轻飞慢舞

C.主宰 旋律 承前起后 D. 迸发 遗憾 春花秋月

3、选词填空。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 (激烈 急促 急切)的旋律。

(2)火红的太阳 ( 照 晒 烘烤 )着一片金黄的大地。

(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

(滚动 走动 飘动),在天地间升腾。

(4)我却要大声 (夸奖 赞美 称赞)这个春与夏之间的金黄的季节。

4、解释下列词语。

灵秀:

融融: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闲情逸致:

5、填空。

(1)《夏感》一文的题材是 ,作者是 ,当代 。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更忙”,诗句出自 代诗人 的诗《 》。

(3)本文开头简洁明了地写出了夏天的总体特点: 。然后作者以多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 和劳动者的勤劳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夏天的 。

三、合作交流

1、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哪些特点?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景致?试概括本文主旨。

2、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热烈、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3、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拥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 )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 )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 )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一组词语,恰当的是( )

A.垂直 顶着 悄然生长 B.长着 结着 默默前行

C.挑着 举着 匍匐前进 D.舞着 摇着 欢乐行进

2.第一段划线的句子用了比喻:

(1) 比喻的本体是

(2) 作者用此比喻的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最后一段写到“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写到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想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

(1) 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夏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观全文,选出不属于作者所体会到的“夏感”的两项:

A.“充满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C.“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天地间升腾。”

E、“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 第二段从“你看”以下部分,作者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夏日田野的磅礴气势。

B. 第二段作者明写绘画用色的道理,暗寓了对精力旺盛的中年人的赞美。

C. 第三段由景及人,通过写农民的勤劳忙碌来抒写夏感,表明人是夏天勃勃生机的真正力量源泉。

D. 第四段结束既再次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与文章开头照应。

E. 这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主要通过田野景象和虚拟的场面描写并辅以议论来抒发情感。

四、当堂达标

拓展阅读

遍地黄金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又无奈。

②前日忽然放晴,心,也就跟着晴了。从南窗望去,那边楼缝的坡地上一如往年,绽出一抹黄色。还刚刚惊蛰呢,油菜花这么快就开了?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说,路边的菜花约好了似的,一夜工夫全黄了!下午乘车去市郊,果见满畈满坡一片片明艳的黄,一种生命的喜悦油然灌注全身。

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打不起丁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虽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我才不怕得什么花粉症呢。

④要论好看,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会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它之所以让我有了生命的感动,是因为这些花是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的,显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油菜花才真正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⑤多少个响晴天,我恋恋地望着窗外,对妻子说,陪我去看看那些油菜花吧。去了,在地头一站就是好半天。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我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女儿黄!灿烂的黄花下面,是绿得发暗的秆和叶,青葱的生命高擎着纯情的黄,托展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的美丽扉页。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恍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⑥油菜花似乎不怕雨打风吹,它前谢后继地开着,整体花期比一般的花都长些。油菜花开了,再阴晦的日子也不难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风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会洒满阳光,它们其实就是活的香的阳光!更多的时候,我于户内凝望油菜花,在病榻上斜靠着,看书倦了,总喜欢透过窗子看对面楼缝里的那片油菜花,那差不多成了一种生命的需要。油菜花谢了,没有画家会为我在窗外画一片女儿黄,但我不会再阴郁,花事一过,就是青阳朗朗的夏季了,阳光里流淌着无尽的菜花黄。我本质上仍是个农夫,春天于我,是希望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遍地黄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的黄金!

1. 油菜花“生命的本色”是什么?

答:

2.第④⑤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请概括回答。

答:

3. 第⑤段写油菜花的黄,为什么还要写柳芽的黄、菊花的黄、葵花的黄?

答:

4.概括说明油菜花对“我”生命态度产生的重要影响。

答:

5.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油菜花,却以“遍地黄金”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夏感》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

《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课文,本文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文章所在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季节题材串联起来的主题单元,本单元的课文则侧重于从景与物中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本文被编排在了七年级的上册第三单元,除了阅读的难度和深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外,应该更适合刚从小学毕业,而又将在这段时间里面对中考,乃至命运转折的时期的学生。文章的中心着眼于“承前启后、生命交替”和“黄金的”两处,因此把教学主题定位为“生命之夏”——青少年的学生正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时期,他们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辉煌,这不正是一个“夏季”吗?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最终还应该落实到怡情悦性上。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刚接触初中的文章,阅读的兴趣较高,课堂中的表现比较积极,思维也很活跃。这也有利于课堂中形成互动参与的气氛。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导和指点的。对于文本的感悟,仅停留在直接感受上,对于文化、生命的意识和认识正在逐渐形成中。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因此应该继续培养他们感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阅读、思考、感悟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本文语言优美,饱含情感,描写景色特征细致,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能主动地表达。

4、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夏、对劳动者、对活力与激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感受字里行间对夏、对劳动者的赞美,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赏析。

教学难点:从对夏的赞美,延伸到对活力、激情和生命的赞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生命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

1、品读法。本文是一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特别适合学生的朗读。教材的单元要求也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品析,以读促品,以品促读。

2、情境教学法:教师利用各种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缩短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体验感悟,深化认知。

3、自读点拨法。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为辅。

六、说学法

1、诵读法。朗读时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能使学生对课文了解得更透彻,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

2、勾画法。在对课文的分析中,勾画出重点词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这使学生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读书习惯。

3、自主、合作、探究。这学法能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刚刚从我们的身边走过,请同学们说一说,夏天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说)是啊!夏天很美好,生活多姿多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梁衡先生对夏天的感受。

(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体验,与文本形成差异,引起阅读兴趣。)

二、初步感知

1、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政治家。

2、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夏天”。(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相应信息。学生可能找到的词语:

第1段:紧张、热烈、急促;

第2段:被金色主宰了的;热风浮动的;飘着熟透了的麦香的;气势磅礴的;滚动的、升腾的;

第3段:色彩金黄的;春华秋实之间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的;暑气蒸腾的;蓬蓬勃发的;

第4段:紧张旋律的;辛苦的;忙碌的;收获的;

第5段: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的;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

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感受呢?

讨论归结: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等方面描写。

(板书)

3、作者是如何描写夏天的景色、色彩、旋律的呢?

明确: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同时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填空式的问题设计,使得学习行为指向更加明确,旨在面对全体学生,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勾画出文中词语,将学习的主动性放在学生身上,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赏析语言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比喻句: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体了。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3、“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常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4、“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将“公路上的汽车”比喻成“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例拟人句:

1、“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句话中“挑”,似乎让人听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似乎看到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生动地表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这三句都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同时三句又构成了排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夏天的热烈。

2、“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打破线性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赏析,灵活互动,是品读教学的着力点,充分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动态交流,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成共识,在教学生成中突破本课的重点。)

(三)领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师导语:

品味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我们已经情不自禁地被这“夏”吸引了,感动了,沸腾了。作者情感也随之沸腾,他迸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作者要“赞美”的是什么?

赞美夏天,赞美一种磅礴之势,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赞美火一样的热情和激情。

(板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让我们用火一样的激情来朗读这篇课文吧。

(设计意图:在进行了充分的品读之后,学生对于夏天定会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对夏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此时这个问题的抛出,与整体感知环节的问题形成呼应,而又进行了感悟文本,理解作者,深化主题。)

四、拓展延伸

作家写出了让人心醉的美句,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跃跃欲试,现在就让我们也来仿照句子写一写,表达我们对夏天的热爱。

仿句:我爱春天。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生机勃勃。

仿写:我爱夏天。

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_。

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会把文中美好之处全都挖掘出来,这样深入理解文本,又融入学生个体的感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五、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体验到农民的劳动之美,我们要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更要从现在起练好过硬的本领,将来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

板书设计:

13、夏 感

梁衡

(借)景 (抒)情

夏天的自然景色

赞美夏天

夏天金黄的色彩

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夏天紧张的旋律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设计既简洁明了,又能展现文章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

《夏感》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品味文章充满活力的语言。

2.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同学们猜猜它们跟哪个季节关系最密切。(生欣赏几幅图片,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衡的《夏感》。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1. 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在脑海里想象画面,以字词,句读,情感三方面为评判标准(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点评朗读。

2. 感悟:请以“这是一个____的夏”, 说说自己听后的感悟。并说明理由。

师小结:这是一个具有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夏,这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夏,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夏,这是一个属于劳动人民的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析作者是如何写的。

三。研读课文,品析文句

请你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说出理由。

(一) 品味句子 老师先给我们同学做个示范:

范例:(一)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 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示范:“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范例(二)(2)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示范:烘烤:太阳温度高。 扑打: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 涌:描写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 此句抓住了夏天典型的景物来描写

范例(三)(3)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示范: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同学们,从这些俊美的文辞中,你读出了作者蕴涵其中的一份怎样的情感?

(二)体味情感

请完成下面的句式: 这是一份____的感情。

师小结:这是一份热爱自然,热爱夏季的感情,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讴歌。这是一份歌颂劳动,赞美劳动人民的感情。讲到这里,老师心中还有个疑问,(打出大屏幕:

(三)质疑探究: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 金黄 )的。你是如何理解的?)夏天的色彩难道只有金黄的吗?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解)作者选取金黄作为夏季的色彩,是否有其特殊的用意呢?请看下面材料。

(四)材料补充(便于了解作者和他在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

n 1946年生于山西

n 现任: ①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②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③全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

(2)梁晓声在《静夜时分的梁衡》里对梁衡的`评价:

o ①梁衡很谦虚 ②梁衡待人诚恳

o ③梁衡品格高尚得令人心颤 ④梁衡的百姓心不需要强调

(3)就在林(则徐)赴疆就罪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他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着身子去堵。 ——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师小结:正是因为梁衡有着一颗不需要强调的百姓心,所以他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生存,同情百姓的疾苦,讴歌百姓的辛勤。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为我们展示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林则徐,为我们描绘一幅八百里秦川火热的夏季劳作图。 这真是文如其人啊。

欣赏完北方的夏,我们再来品味品味南方的夏。

四。拓展延伸: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师小结: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五。课堂小结

下面老师想用这样几句话为我们这节课,也为梁衡的这篇文章作个小结:

梁衡有心创《夏感》,词铿句锵显情意。同学何幸赏佳作,摩拳擦掌见活力。

六、作业:

(1)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

要求:

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2)写作要求:

1.紧扣住夏的一个特点进行描写。

2.字数在150字左右。

《夏感》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总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过了秋天、冬天和春天,我们该来经历火热的夏季了。大家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呢?

(学生七嘴八舌)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夏梁衡)

二、研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2.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①比较:

A.春夏景物比较:明确夏天的景物特征。

B.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比较写夏之热烈。

C.“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对比,得出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

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A.(例如第二段)描写夏景——选择细草成厚发绿烟成黛色长墙蝉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

B.对“旺季”描绘——麦子刚割过棉苗(挑)、高粱、玉米(举)、瓜秧(匍匐)

C.用“五月人倍忙”体现夏于紧张、急促的旋律用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打等来具体表现。

D.抽象事物具体化——色彩冷、赤(抽象)

用“碧波、嫩竹”具体表现冷用“夕阳、红叶”具体表现赤

三、作业:

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第二课时(总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语言特色。

2.通过比较阅读,体味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学习,你有哪一些收获?

1.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特征。

2.学习到抓住特征写景。

二、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表现力强。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2.动词的运用。(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

3.短句的运用。

4.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照应。

三、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2.体味作者感情

夏感 篇九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炎热、天气瞬息万变、快乐的旋律。

夏天是炎热的。在夏天,人们都躲进空调房里,或手持一台电风扇,吹着红苹果一般熟透的脸,或舔着一根冰棍来压暑气。动物们也都有自己的解暑方法:狗狗们都吐出自己的舌头,好让自己凉快一些;小猫们都躺在家里,不运动,这样可以让自己少流些汗。大街上,火红的太阳,像一个火辣辣的大火球,烘烤着已经很热的大地。街上的行人汗流浃背,有些人还大声地抱怨着:“太热了!”在玉海广场附近,你还可以找到许多在树下乘凉,还拿着一把扇子在一旁扇风,有闲情逸致的老人还会在树下下棋,有时抬起头来擦擦头上的汗。如果你脱下鞋子站在街上,你一定会发现地面非常烫。过一会儿,你一定会感觉到汗水从你的后背上,像一条小溪一样流了下来。

夏天不仅炎热,而且天气还是瞬息万变的。

夏天的天气是瞬息万变的。刚刚还晴空万里,突然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在路上的行人可就惨了,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弄成了落汤鸡,赶快跑到房檐下,雨就停了;该松一口气了,刚走出来,雨又开始下了,刚刚干了一些的衣服又被打湿了。这就是夏天的天气,一个瞬息万变的天气。

夏天虽然天气瞬息万变,但也有快乐的一面。

夏天是快乐的。夏天有暑假,而在暑假中,我可以出去玩。我去玩了丽水冒险岛,还去游泳了。在夏天里,我们还可以吃冰淇淋,躲在空调房里看课外书,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夏天是炎热的,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是春与秋之间黄金的夏季吧!

七年级语文教案《夏感》 篇十

七年级语文教案《夏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夏感》教学反思 第十一篇

《夏感》这一课,与我以前所教的写景的文章有很大的区别,还加上自己经验的缺乏,所以在备课时自己多下了点功夫,并且不拘泥于教参的理解,自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总算是有了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创造。

一、用了一个新颖的导入方式。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课文的思路,发现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可以借助前面的几个自然段来得到更深的理解。所以我觉得从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导入,按照从后往前的方式来探讨文章的主旨会非常的新颖。

二、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

当在探究一个问题时学生回到不出来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读哪一自然段,读了之后再思考,实在还不行的话,就提示提示,尽量的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吸取了‘以前公开课上学生答不出来我给的问题时,因为着急就把答案说出来 ’的教训,注重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的要求。

当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对课文分析不够详细。

在感知课文内容这一块。例如:

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何特点?只是让学生找出了这一特点,而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中写了哪些自然景象表明夏天已经来临了?”这一问题也没有仔细分析夏天到来时景物的变化。

二、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这一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完成。

因为时间的原因语言赏析这一部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品味语言的优美,只是提出了两个让学生分析了一下,而没有给学生一些时间把自己认为美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这个句子好好在哪里。在这里还有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机械重复学生的话。仅仅是重复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三、不能以四人为一小组的方式来讨论,这样有局限性,应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课件上的字有点小,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见了,这个以后会注意点。

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出,希望通过以后的努力以及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11篇夏感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夏感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