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4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为了让您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14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文件的打开。

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图画的涂色及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进行填色时,容易忘记图形是否封闭。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平常,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色彩绚丽的画面。那么,这些图画是怎么涂颜色的呢?我们首先打开保存的文件看看。

二、打开文件

进入“画图”,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打开。

在对话框中选择fangwen.

单击对话框打开按钮。

三、颜色的填充

给fangwen.填上美丽的颜色。

单击填充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工具。

将指针移到颜料盒中,选择蓝色。

将指针移到一个窗子中间单击,一个窗口就填好了颜色。

四、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1、检查菜单设置

2、隐藏工具栏、颜料盒

3、恢复显示工具栏、颜料盒

五、作业练习:

1、涂色

2、换色

板书设计

给图画涂上美丽的颜色

打开——选择颜色——填充颜色

隐藏与恢复工具栏、颜料盒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插入新幻灯片及插入文本框、艺术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对于PowerPoint3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力求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插入剪贴画、文件中的图片、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

2.教学方法指导

(1)插入剪贴画,操作步骤多而复杂,要注意带领学生观察“插入剪贴画”对话框的中的内容,看清每一个选项卡的内容、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一定的铺垫,另外注意提高学生的画面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学生的审美观点有差异,教师不要做统一要求,特别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加于学生之上。

(2)插入图片文件,操作方法同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相类似,可以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于图片的调整部分的教学,注意要循序渐进,每进行一步操作都让学生互相查看,互相纠正,在互相学习中完成任务,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任务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互相,使学生有成就感。

(3)插入自选图形的操作与Word中的操作相类似。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4)插入剪贴画、文件中的图片和自选图形,是幻灯片的美化工作,也是直观反映主题的一种手段。由于在Word中已学习过操作方法,因此本课教材中没有作具体操作的讲解。教学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提出要求,让学生注意图片要与主题相符,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

(5)建议教师在服务器上建一个图片共享文件夹,其中包括一些常用图片和一些具有学校活动个性的图片,供学生选择。例如运动会上班级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这样学生在做“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时,就会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6)关于“实践园”,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有一个插入图片的实践园,没有具体要求在哪张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还是自选图形,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版面做出相应的选择。

[资料]

图片格式设置的一些技巧

1.通过“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进行设置。

该对话框可以通过右击图片,执行快捷菜单中的命令弹出;也可以通过双击要设置的图片弹出;还可以从“图片”工具栏中直接调出。

2.通过“图片”工具栏进行设置。

该工具栏可以通过执行“视图→工具栏→图片”命令弹出,也可以通过右击图片执行快捷菜单中的命令调出。

对图片格式进行设置,主要是为了使幻灯片画面布局更加精美,更加吸引人,因此要对图片进行设置。在PowerPoint中能对图片进行简单的设置,首先必须知道有哪些设置,每一种设置起到什么作用,然后要不断的进行试验,要巧用“撤消、恢复”命令按钮,进行效果对比,从中选择合适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

减小PowerPoint演示文稿体积的方法:

尽量不要用bmp格式的图片,应该选用jpg、gif格式的文件,或者用wmf格式的文件,如果是bmp格式的图片,应该转换以后再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如Photoshop、ACDSee、画笔等都可以完成转换工作。

[教案]

[课题]第23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创新与行为

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

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对比,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互助相结合。

[教学准备]

1.制作好本课效果的幻灯片文件。

2.将学生要用到的图片复制到服务器中并设置共享。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任务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个演示文稿,请你们来做个裁判,评一评,哪个演示文稿更漂亮,为什么?

(1)课件演示。

(2)观察讨论。

(3)教师归纳。

师:一个演示文稿只有文字,另一个演示文稿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这使得演示文稿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板书:第23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插入剪贴画

(1)打开“我的爱好”演示稿。

(2)插入一张“标题和文本”的幻灯片,插入文本。

(3)出示任务:小问号在这张幻灯片上插入了一张与主题相符的图片,你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吗?

(4)小组合作。

①看书自学。

②尝试操作。

③反馈质疑。

(5)汇报交流。

(6)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中插入剪贴画图片。

任务二:插入图片文件

师:同学们刚才在插入剪贴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张图片?

(1)出示任务: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输入古诗“西湖”,并配图片文件“Waterlilies”配合。

(2)尝试操作。

(3)交流。

(4)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的演示文稿中添加图片。

(5)欣赏。

任务三:插入自选图形

师:有时还需要自选图形的点缀,怎么插入呢?

(1)出示任务:在“我喜欢的一门课”中插入“太阳型”的自选图形,并及调整到合适的大小。

(2)自主探究。

(3)尝试操作。

(4)交流质疑。

(5)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的演示文稿中添加自选图形。

3.自主练习、实践内化

完成实践园中的内容,并将其美化。

4.交流成果、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和自选图形,大家掌握得较好,在演示文稿中,用什么图片,都要根据演示文稿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恰当、合适才是最好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管理“日志”,学会整理“相册”。

2.通过管理“日志”,整理“相册”,让学生清楚文章需要分类存放,图片需要具体说明,从而方便与人交流,从而使其成为我们真正交流的学习平台。

3.通过“我的空间”的管理,使学生形成文章、图片归类存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通过管理“我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管理“日志”,分类存放,对需要修改的日志进行编辑或删除;

(2)掌握整理“相册”,修改照片信息并分类存放。

难点:学会对“相册”进行有效分类管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修改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的空间”单元第一课时,让大家发布的“猜谜语”吗?今天可是我们大家揭晓答案的时刻哦!那应该怎样来发布我们的答案呢?

谁来说说。

要对原来的日志进行修改,如何修改。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1.管理博文

①日志修改

组织学生看书学习,对“猜谜语”日志进行答案的补充。

学生自主探究“管理日志”,将自己的谜语答案通过编辑补充完整(学生发的第一篇日志)

学生结果反馈

学生演示:师板过程:我的空间—日志—编辑—出现日志(填写答案)

师: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对先前的日志标题和内容进行修改,对于不要的日志我们可以删除。但如果删除日志,这篇日志的其他留言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我们要删除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②日志分类

师:在编辑修改日志的过程中,你是如何理解第4步中的“分类发布”的。

学生思考,并谈谈自己对分类的看法和理解。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分类的内涵。

师:日志上的信息使我们共享在个人空间上与好友交流的信息,日积月累,文章大幅度增加。如何让访问的好友更便捷的分享你提供的日志信息,我们可以对日志信息进行分类。

日志信息可以怎样分类?

一学生或师做演示:编辑—选择分类(新建分类)

问:新建分类根据什么而定义?

练习:进一步对有需要修改的日志,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完善,并将它们有效分类管理。

③日志管理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分类管理的效果。

补充:有好方法和建议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介绍自己的。日志管理方法和经验。

2.管理“我的相册”

师:在个人空间中,除了日志可以表达信息与好友交流,相册也是我们在个人空间上发布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来对“相册”进行有效管理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新知。

①相册管理

学习情况反馈

师:相册管理可以做些什么?

为什么要对相册进行管理?

学生思考、回答:完善相册信息,便于分享。

②相册分类

问:在图片管理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回答:需要分类。

师:日志多了,需要分类管理,照片也可以分类整理,照片怎样分类管理?

学生回答:转移到(选择相册)

教师引导:相册怎样新建?师演示过程。

提示:在照片上传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图片进行及时分类,做到随时高效管理照片文件。

小组合作:将自己喜欢的照片添加到相册,并进行分类管理。

学生演示。

③相册管理展示

评价:他(她)分了几类?合理吗?是否有建议?

他(她)的分类好在哪里?

学生交流信息。

三、课堂总结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你是如何来管理自己个人空间的?你认为一个好的个人空间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你在管理个人空间时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结束语:通过同学们的精心地呵护和打理,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将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个人空间。老师要提醒大家,同学们平时要经常对自己的个人空间进行维护,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家园。

板书设计

管理“我的空间”

管理博文

管理“我的相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四

[课 题]

第4课 图标大变脸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更改常用应用程序的图标。

(2)学会使用某些视觉效果,以增加眼睛观看的舒适程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更改桌面图标。(2)使用某些视觉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教师的屏幕,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你们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一下?(学生回答)想不想将自己桌面上的一些常用的图标改成别的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标大变脸。(板书:图标大变脸)

二、新授

1.进入“效果”设置右击桌面的空白处,出现快捷菜单。在“显示属性”对话框里选择“效果”标签。(教师示范)

2.更改桌面图标(教师示范)在“桌面图标”标题下,有许多我们常见的桌面图标,在这个窗口下方和右方都有滚动条,我们可以利用滚动条来翻看图标。选中“我的电脑”图标,单击“更改图标”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一个图标,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桌面图标”窗口内就能看见更改过的图标。再单击“确定”,看一看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是不是变化了?下面请同学们更改“网上邻居”的图标。(学生练习)

3.视觉效果的更改在此“桌面图标”窗口下方有“视觉效果”的选项,一共有五种,在默认的情况下,选项中的第二项“使用各种颜色显示图标”,第三项“动画显示窗口、菜单和列表”是被选中的。其它三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教师示范)选择“使用大图标”项目,单击“确定”按钮。观察桌面的图标,可以发现图标变大了。这可以方便某些视力不太好的用户使用。下面大家可以练习一下各个选项,看看有什么效果。(学生练习)

三、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更改桌面图标和选择某些视觉效果,但是在平时练习时,要注意不能随便地更改桌面图标,以防产生某些错误。请同学们将自己桌面上更改过的图标改成原来的图标后关闭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上下排键包括的字母,能独立输入具有大小写状态的英文片段。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升互帮互助精神。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英文字母输入的基本操作,并体会到计算机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上下排键的指法及使用、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

难点键盘字母输入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雪绒花》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后,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其英文原版小说的片段。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够像书写英文小说一样,准确、快速地输入英文字母呢?英文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标准输入法呢?”随之引出本节课内容——《输入字母很重要》。

(二)新课讲授

1.上排键的认识与操作练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键盘图片,并结合图片介绍相关基础知识:26个英文字母分布在主键盘区,要输入英文字母,除了要掌握8个基准键的指法之外,还要掌握上排键和下排键的基本指法。基准键上面的一排字母键,叫做上排键,它们的指法与基准键几乎相同。随后教师首先进行演示标准指法,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标准指法的位置和每个手指的分工,并要牢记下来。演示完毕之后,组织学生在自己的键盘上,独自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运行打字软件,并告诉学生:“字母‘QWERTYUIOP’就是上排键字母,在输入字母‘Q’时要用小指进行操作更为方便。”随后组织学生独自尝试输入这些字母,限时5分钟。期间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输入错误的情况。

活动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选择第3关“上排键位”进行6分钟的练习,并提示学生:“每输入完一个上排键,对应手指都要归位到基准键。”学生练习期间教师要求学生互帮互助,先完成任务的学生要帮助身边的其他人完成任务。教师提醒学生:每输入完一个上排键,对应手指都要归位到基准键。

2.下排键的认识与操作练习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键盘图片,并结合图片介绍下排键:“基准键下面的一排字母键,叫做下排键,它们的指法与上排键的指法相似。”随后教师提问学生:“哪些字母是下排键呢?”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上排键内容以及观察图片后,可以立即回答。字母“ZXCVBNM”是下排键教师点评学生积极思考,能够举一反三。

随后组织学生独自尝试输入这些字母,限时3分钟,并要求学生以信息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监督检查指法是否标准。同时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单击‘暂停’‘继续’按钮来控制练习进度。”

活动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选择第4关“下排键位”进行4分钟的练习。并且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每输入完一个下排键,对应手指都要归位到基准键。

3.认识大写锁定键

练习过后,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展示《雪绒花》英文原版小说片段,并提醒学生观察:小说内容中的字母大小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回答出:“一句话最开始的字母是大写的状态,所以大小不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教师顺势引出键盘中的“大写锁定键”,并结合键盘为学生介绍:“输入字母时需要用到大写字母时,可以通过‘CapsLock’键来切换大小写字母。”随后让学生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并按下该键,观察整体键盘与之前有何不同之处。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细心观察能够发现:“按下键盘上的大写锁定键后,键盘指示灯变亮了。”教师可以点评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很细心等。

教师组织学生以信息小组为单位,单击“测试模式”按钮后,进行字母键位过关测试,提示学生,在连续输入大写字母时,要保持大写字母锁定状态,同时告诉学生自己完成测试后,还要帮助组内其他人快速完成测试。

(三)巩固提高

学习完本节课所有内容后,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打开“金山打字通20xx”软件,选择“打字测试”,进行三次练习,并把每次成绩都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看哪组完成的最快。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随机提问“Q、E、C、B……”等字母,学生说出上排键或者下排键。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注意力很集中,听课效果很好。

作业:用英文书写一封信,下节课进行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桌面背景,认识显示属性,会设置背景。

2、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称,能设置“屏幕保护”“外观”,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学习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会设置桌的大小;了解窗口的组成,并会窗口操作

重点难点:会设置背景;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称,能设置“屏幕保护”“外观”,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桌面背景一般可以设成深绿色或者是蓝天白云的图案,也可以将你喜爱的图片设成桌面背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交流学习

任务一:看书或小组讨论后,尝试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设置桌的大小,并说明如何操作?

教师小结:

步骤1:在windows98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弹出对话窗口,如书中6.1所示;

步骤2:在“墙纸”框中,选择你喜欢的背景,关在“显示”栏中选择“拉伸”,单击“应用”,“确定”按钮,如书中6.2所示。

步骤3: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如书中6.3所示。

任务二:看书或小组讨论后想:窗口都由哪些栏目和按钮组成?

小结:

标题栏:位于窗口顶部,用来显示应用程序的名称;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安一般包括许多菜单选项,单击每个菜单项可以打开相应的菜单。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它为我们提供一些常用的操作工具按钮

最小化:可以使应用程度窗口缩小成任务栏中的一个按钮,此时单击按钮可以恢复窗口的显示。

最大化/还原:单击可使应用窗口充满整个屏幕,最大化时也可使窗口还原到原始大小。

关闭按钮:关闭当前窗口。

滚动条:可以将当前窗口中未显示的内容显示出来。

任务三:看书或小组讨论后,怎样移窗口并且改变其大小?

小结:将鼠标移动到某一窗口的标题栏,拖动鼠标即可

点击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及关闭按钮可以改变窗口大小。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上述一个任务中的内容:

思考:改变窗口大小还有什么方法?

不熟练的可以小组讲座或请教老师,教巡视指导。

四、学情反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熟悉窗口的组成以及窗口的各种操作。

2、掌握鼠标的双击。

3、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

教学重难点

窗口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认识并学会“纸牌”窗口的基本操作,同时掌握玩纸牌的技巧。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复习进入“纸牌”窗口。

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

2、认识纸牌窗口。

标题栏菜单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按钮

3、窗口的基本操作:

①最小化:单击最小化按钮,单击任务栏上的按钮

②最大化:单击最大化按钮,单击还原按钮

③窗口大小改变:没有最大化状态,拖放窗口的边界或角落。

④窗口位置的移动:没有最大化状态,拖放窗口的标题栏。

4、玩纸牌的技巧:

在堆牌区,当有两张牌可以移动时,应先移动有较多牌的牌堆中的那张。

应先考虑堆牌区牌的移动。只有当所有可能的移动方式都考虑过了,才考虑移动发牌区的牌。

在堆牌区,尽可能留出空白堆,以便放K牌。

将可以从发牌区或堆牌区放到接牌区的牌快速地放入接牌区。我们可以先将鼠标指针指向这张牌,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5、练习:

打开纸牌窗口,调整窗口的大小。

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玩纸牌,并观察纸牌窗口底部的得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制作简单的形变及动作动画。

2、通过学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动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及信心。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简单动画

[教学难点]:

会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准备]:

简单动画、多媒体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逐帧动画,今天,我们自己来画画,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

二、新授

1、制作一个形变动画。

活动一:制作一个由矩形转变成圆形的形变动画。

(1)师演示制作形变动画步骤,将操作步骤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形成初步的认识。

A.启动Flash

B.选择“矩形工具”绘制一个蓝底黑框的矩形。

C.在第5帧右击“插入关键帧”,使矩形停留一段时间。

D.在第30帧右击“插入空白关键帧”,在舞台上绘制一个红底黑框的圆形。

E.在第35帧右击“插入关键帧”,使圆形停留一段时间。

F.在第5——30帧之间任意一帧右击创建补间动画,在属性面板中将补间更改为“形状”。

G.Enter播放预览,并单击“文件”——“保存”。

(2)学生根据板书步骤进行操作,有问题及时提出。

(3)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遇到有大部分学生遇到同样问题的,要着重讲解。

2、制作一个动作动画。

师:其实动作动画的操作跟形变动画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形变是形状上的变化,从一种形状变化到另一种形状,而动作变化而是两个同一形状的物体产生的一种运动,那在操作上也只是在“创建补间动画”这一步骤上有所不同。

(1)活动二: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试试看能否制作出“运动变色球”的动画。

(2)师巡视指导,可引导学生相互帮助。

(3)师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可让制作学生说一说他是如何操作的。

(4)学生完成自己作品,并保存。

(5)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可相互评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九

课题

第二单元络技术应用初步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的信息络和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因特应用技能。

情感目标体验因特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信息络的含义与络构成要素

教学准备连接外,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学习阅读与思考,初步通过状棋盘感知“络”的含义

二、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26-28

探究

(一)生活中的信息络

邮政络

电话络

广播电视络

计算机络

(二)络的组成要素

节点

线路和设备

协议

资源

(三)络的类型

1、按结构分

2、按覆盖的地域分

三、合作学习 释疑解难

1、你认为计算机络能完全取代其他信息络吗?

2、如果整个校园电脑都无法上了,考虑一下是络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四、实践创作 展示

1、在书写信封时,中文书写格式和英文书写格式有什么不同?

2、探索校园的信息系统。

梳理 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本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十

一、教学内容:

河北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版 其次册

其次单元 第9课:制止通行-绘制图形

二。教学目标:

1.利用绘图工具直接绘制,组合图形,把握图形的根本操作;

2.通过本课的教学,培育学生动手创作力量,以及观看,分析力量。

三。教学重点:

1.绘制图形

2.调整图形

四。教学难点:

对各种图形进展组合以及取消图形组合的操作。

五。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

1.电子幻灯片出示各种标志牌;

提问:谁知道这些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作用?

谁能分别说说这几个标志牌都分别在提示我们什么?

2.师演示:登录“华夏交通在线”

讲解:这些都是在这里找到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具体查询;

解释,说明-交通标志牌P52。

班里要开展交通安全学问竞赛,这节课我们就学着做几个标志牌的'答题板吧。

(二)讲授新知:

1.例如1:

1)word文档出示两个范例;

2)引导学生观看:在这两个文档中都有哪些图形?

按左-右 挨次

填P50表

3)争论,试着做一做,你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个操作,是用几步完成的?

操作中有什么苦难吗?可一并提出来,不会的同学也可以看书P52。

4)学生示范操作;

A 出示制作要求,生读;

B 生上前示范操作,答复几步,边说边操作,其他同学看,并纠错,共同完善方法。

C 师归纳五步(略)

D 照这几步,大家各自做。

5)师小结。

2.例如2:

1)调出“图形比照表”;

2)分析“图形比照表”,提出问题。

A “留意危急”标志中填充了黄色,怎样完成呢?

B 怎样添加那个“!”,位置如何调整?

3)学生争论,操作,答复;

4)学生演示操作后,师生共同点评。

5)教师重点讲解:组合图形

学生练习组合图形,强调“shift”键使用

6)教师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读“制作心得”

(三)操作练习:

1.稳固练习:

1)请同学们把这两个例子做一遍,有问题,提出来,共同争论;

2)师小结

2.拓展练习:

1)运用这种方法,请你在P53“大显身手”

(1)中任选一个你喜爱的标志牌,做一做。也可以做书上没有的交通标志。

2)展现学生作品,进展评价;

3)师出示“大显身手”

(2)中图及P52作品观赏,提问:

这幅作品主要应用了什么工具?

课下感兴趣的同学试着自己也创作一幅类似的作品。

(四)总结:

回忆全课

汇报收获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能够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

3.平等交流,掌握各“器官”的作用。

4.能够建立正确的机器人整体概念。

5.学会正确对待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6.激发对学生机器人这一信息媒体的学习热情。

7.尝试用人的“器官”概念理解机器人的“器官”概念。

8.为传感器的学习建立合适的实践渠道。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难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机器人部分内容中,传感器部分的重点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感器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理解学生机器人原理、设计学生机器人运动的重要环节,对促发学生的整体概念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本课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和提高,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2.教学方法指导

(1)本课是练习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课,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单元学习的技术。

(2)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学生制作机器人所需的素材、传感器实物等。

(3)本节课的关键是“评价与共享”,这既是指技术上的评价,也是指资源上的共享。全班交流,小组内研究。

(4)教师应合理安排好时间,交流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既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作品,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实物。

[参考资料]

传感器是机器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一般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特征,可以分为:光学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对光产生反应的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声传感器(比如microphone)、力传感器(比如压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比如陀螺仪)。

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的范围很广,有最简单的光敏电阻,就是光强度的大小改变电阻的阻值从而实现对光强度的感知,也有目前最复杂的摄像头Camera。然而在我们机器人中,用得最多的是Infra-red红外传感器,其中的红外接近传感器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通过它,目前我们可以获得机器人的在移动过程中与前面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然这距离非常短。不过,对于我们的机器人来说,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可承受的选择。

还有一种目前比较有用的红外传感器是叫红外探测器,它不同于上面的红外接近传感器,它没有红外发射器,只有一个红外接受单元,由被测物体发出红外信号。一般用来做热感应用,比如人走近或者动物走进这样的传感器时,它就会产生信号。在生产安全领域用的比较多。对于我们吗,最多就是有人走进的时候能够作为一种感知手段来让机器人获得:“哇,有个发红外线的家伙冲我走过来了”这样的信息。

还有一种目前我们也能承受的是摄像头,与之相配套的,能应用于机器人的识别软件和硬件还相对比较少和昂贵,目前成熟的市场产品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CMU-Camera套装,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如果我们不用他们的套装,自己开发的话,其它硬件投入相对少了,但是你要对计算机编程相当精通,而且难度相对很大。

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碰撞或者接触信号的,比如机械手的应用,当你放一个东西到机械手的时候,机械手自动抓住它,它就需要力传感器检测东西抓得紧不紧。典型的力传感器是微动开关和压敏传感器。微动开关其实就是一个小开关,通过调节开关上的杠杆长短,能够调节触动开关的力的大小。用来做碰撞检测这是最好不过了。但是这种传感器必须事先确定好力的阀值,也就是说只能实现硬件控制。而压敏传感器是能根据受力大小,自动调节输出电压或者电流,从而可以实现软件控制。

声觉传感器:

目前最多的也就是麦克风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声音信号。当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声音解决方案。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很像,也属于距离探测传感器,但是它能提供比红外传感器更远的探测范围,而且还能提供一个范围的探测而不是一条线的探测。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距离传感器之一了。

位置和姿态传感器:

机器人在移动或者动作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姿态动作,否则就会产生控制中的一个开环问题,没有反馈。位置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就是这个用的。常用的有光电编码器,由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一般是电机驱动,通过计算电机转的圈数,可以得出电机带动部件的大致位置,编码器就是这样一种传感器,它一般和电机

轴或者转动部件直接连接,电机或者转动部件转了多少圈或者角度能够通过编码器读出,控制软件再根据读出数据进行位置估计。还有一种是陀螺仪,这是利用陀螺原理制作的传感器,主要可以测得移动机器人的移动加速度,转过的角度等信息。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十二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金山画王”软件的启动、退出以及“金山画王”界面、绘画工具的组成及作用。其中,金山画王绘图工具的组成及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的电脑绘图软件工具的类型,学会“金山画王”软件的启动、退出,了解“金山画王”界面,绘画工具的组成及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作品的展示,学生有成就感,体验到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这正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上机操作经验,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巧。他们爱好广泛,思维敏捷,乐思善问。教学中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多让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环境】

金山画王、教学演示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欣赏。欣赏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想知道点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告诉学生刚才的两幅画都是用金山画王来画的。师问“同学们想不想试着画一画呀?”生答:“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山画王。

(二)启动金山画王

学习金山画王,就要启动它。请同学们试着启动金山画王。

学生操作,师巡视。

请生说一说启动方法,并演示。

(三)认识金山画王界面

师:在金山画王窗口中有一个地方的工具可多了,还有一只铅笔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朋友吧!我们一起来猜猜它们的名字吧!师指,生猜。

(四)研究工具选区中的工具

正是这么多工具,帮助我们画出了漂亮的画。现在同学们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工具研究一下。咱们比一比哪组同学学会的工具最多,发现的问题最多。

生研究,师巡视。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及时表扬善于发现的学生。

师:请发现或遇到难题的同学,说出自己的问题。请会的同学帮助解决。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工具的用法。

(五)创意大比拼

自己画一幅有构思、有创意的画。小组推选一名学生,画得好的同学可以成为本节课的“电脑画王”。

师巡视,生操作。

同学互相参观。参观后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推选一幅画参选,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师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一幅作品。同学们你喜欢吗,课下自已试一试,可以把它做成贺卡送给你的朋友。

[作者简介]

王生,男,1966年10月生,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曲阜实验小学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发展中心会员;《学习报》特约编辑。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用心去感悟课改,用行动去实践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中,精益求精,博采众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加中央电教馆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济宁市“十五”重点教研课题《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验。曾获全国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济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获济宁市教学基本功一等奖;获济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教学能手;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撰写的论文在《山东教育》等国家、省、地市级报刊上发表20余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十三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能够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

3.平等交流,掌握各“器官”的作用。

4.能够建立正确的机器人整体概念。

5.学会正确对待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6.激发对学生机器人这一信息媒体的学习热情。

7.尝试用人的“器官”概念理解机器人的“器官”概念。

8.为传感器的学习建立合适的实践渠道。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2.难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机器人部分内容中,传感器部分的重点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感器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理解学生机器人原理、设计学生机器人运动的重要环节,对促发学生的整体概念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本课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和提高,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2.教学方法指导

(1)本课是练习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课,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单元学习的技术。

(2)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学生制作机器人所需的素材、传感器实物等。

(3)本节课的关键是“评价与共享”,这既是指技术上的评价,也是指资源上的共享。全班交流,小组内研究。

(4)教师应合理安排好时间,交流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既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作品,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实物。

[参考资料]

传感器是机器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一般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特征,可以分为:光学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对光产生反应的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声传感器(比如microphone)、力传感器(比如压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比如陀螺仪)。

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的范围很广,有最简单的光敏电阻,就是光强度的大小改变电阻的阻值从而实现对光强度的感知,也有目前最复杂的摄像头Camera。然而在我们机器人中,用得最多的是Infra-red红外传感器,其中的红外接近传感器是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通过它,目前我们可以获得机器人的在移动过程中与前面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然这距离非常短。不过,对于我们的机器人来说,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可承受的选择。

还有一种目前比较有用的红外传感器是叫红外探测器,它不同于上面的红外接近传感器,它没有红外发射器,只有一个红外接受单元,由被测物体发出红外信号。一般用来做热感应用,比如人走近或者动物走进这样的传感器时,它就会产生信号。在生产安全领域用的比较多。对于我们吗,最多就是有人走进的时候能够作为一种感知手段来让机器人获得:“哇,有个发红外线的家伙冲我走过来了”这样的信息。

还有一种目前我们也能承受的是摄像头,与之相配套的,能应用于机器人的识别软件和硬件还相对比较少和昂贵,目前成熟的市场产品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CMU-Camera套装,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但是如果我们不用他们的套装,自己开发的话,其它硬件投入相对少了,但是你要对计算机编程相当精通,而且难度相对很大。

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碰撞或者接触信号的,比如机械手的应用,当你放一个东西到机械手的时候,机械手自动抓住它,它就需要力传感器检测东西抓得紧不紧。典型的力传感器是微动开关和压敏传感器。微动开关其实就是一个小开关,通过调节开关上的杠杆长短,能够调节触动开关的力的大小。用来做碰撞检测这是最好不过了。但是这种传感器必须事先确定好力的阀值,也就是说只能实现硬件控制。而压敏传感器是能根据受力大小,自动调节输出电压或者电流,从而可以实现软件控制。

声觉传感器:

目前最多的也就是麦克风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声音信号。当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声音解决方案。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接近传感器很像,也属于距离探测传感器,但是它能提供比红外传感器更远的探测范围,而且还能提供一个范围的探测而不是一条线的探测。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距离传感器之一了。

位置和姿态传感器:

机器人在移动或者动作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姿态动作,否则就会产生控制中的一个开环问题,没有反馈。位置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就是这个用的。常用的有光电编码器,由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一般是电机驱动,通过计算电机转的圈数,可以得出电机带动部件的大致位置,编码器就是这样一种传感器,它一般和电机

轴或者转动部件直接连接,电机或者转动部件转了多少圈或者角度能够通过编码器读出,控制软件再根据读出数据进行位置估计。还有一种是陀螺仪,这是利用陀螺原理制作的传感器,主要可以测得移动机器人的移动加速度,转过的角度等信息。

[参考教案]

1.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猫》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或一段故事情呢?

生:回答老师提问。

师:机器猫就是一种虚拟的机器人,它非常能干,可以帮助小主人公完成很多心愿。这些就是靠它灵巧的双手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学生机器人的小器官是怎么样变出“大神奇”的。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有知”唤醒“无序”,从实物入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新知识的恐惧心理。

2.新授一:学习机器人的“主要器官”(第一课时)

师:机器猫非常灵活,它是小主人公的好朋友,请你观察下它,看看它是怎么样让小主人

知道它的喜怒哀乐的呢?

(播放机器猫的视频片断)

(学生讨论)

师:请回答下面一组问题:

(1)机器人的“表情”部件有哪些?

(2)机器人的“感觉”部件有哪些?

(3)在机器猫的身上找一找,它们都藏在哪里了呢?

(学生回答问题,接合课本内容,并讨论)

(观察多组学生机器人的照片,介绍机器人的主要器官组成,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动手触摸学生机器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作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的环节。

3.新授二: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课时)

师:机器猫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神奇极了,在现实的学生机器人身上,也能有这样的神奇。不过,它们运动的时候,可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用手脚来运动,而是通过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来实现的,它就是――传感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的器官!

(学生看书,阅读相关的章节)

(教师辅导巡视)

知识小问答:

(1)传感器相当于人类的什么器官呢?

(2)传感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3)每种类型的工作动力是什么呢?

(4)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有传感器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结合实物进行详细的讲解。

(学生观察)

注意:此处学生适应有一定难度,教师可接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适应过程。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进度和频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在理解、完成上个任务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此中领略知识的快感;将复杂的知识细化,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体系;用客观形象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有机会和老师进行接触,避免过于单调的学习交流。

4.总结与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学生机器人的重要的器官传感器,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常常接触到它们,今天的机器人之所以能这么灵活,也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教材中介绍的知识以外,传感器还有很多种类,请回家查找资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十四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橡皮/彩色橡皮擦”、“选定”“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合理的对图形进行一些修改。

(3)在画“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合适的方法修改图形。

(4)通过画“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学生感受修改图形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橡皮/颜色橡皮”、“放大”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撤消”命令。

3、学会设置背景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激趣。

1、同学们,平常你们写字、画图时,写错了,画错了该怎么办?

2、在我们的“画图”窗口中也有一块“橡皮”,同学们能在工具箱中找到它吗?利用这块“橡皮”以及其他一些工具可以对图形进行修改。

3、提示课题。

三、新授。

1、使用“橡皮”工具进行图形修改。

⑴画几条直线,然后演示使用“橡皮”工具进行图形修改的方法:

先单击工具箱中的“橡皮”,再观察背景色和画图区内的背景色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应该先改变背景色,使其画图区内背景色一致。然后,在工具箱下面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选择橡皮的大小。接着,在画图区内拖动鼠标,经过地方就会被删除。

⑵学生依照教师演示,画些直线、曲线后,使用“橡皮”进行修改。

⑶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房子中的窗户由圆角矩形改成圆形。

2、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修改。

⑴教师引入。

使用橡皮工具修改的区域较小,虽灵活,但速度慢,如果要删除大片区域,要用“裁剪”或“选定”工具进行图形修改。

⑵教师在画图区简单地画些曲线或几何图形,以“选定”为例讲解删除的步骤。

①单击选定工具。

②在画图区拖动出需要的矩形区域。

③单击“编辑”菜单中“清除选定区域”命令。

④学生任意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进行删除。

⑤请同学们试一试,用这种方法将房子中的窗户由圆角矩形改成圆形。

⑶使用“放大镜”工具进行图形修改。

以“铅笔”为例讲解使用“放大镜”对图形进行细微修改的方法。

⑷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先画好一条直线,然后用放大镜把它修改成一条虚线。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练”。

四、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师述:同学们,在你们前几节课的画图作品中,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画,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些图画中有哪些画得好的地方,也说说这些画在哪些地方还需要进行修改?

2、交流、互动。

3、师述:感谢这些图画的作者,为我们刚才的交流了话题。其实,这些图画画得都挺不错的,但如果我们能把刚才发现的美中不足的地方修改好,那它们就更加完美了!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修改图形的问题。

4、板书课题图形的修改

5、教师将图画作品发送给学生。

二、新课

(一)用“直线”、“曲线”修补图形

1、师述:首先,请同学们在画图中打开第一张图。

2、谈话: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把这个缺口补全?(使用“直线”工具)

3、全班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同时留心学生修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4、。

师述:使用“直线”工具,我们可以很快捷地把图画的缺口给补上。同学们,如果缺口比较小,我们也可以使用“铅笔”工具来做修补工作。在刚才巡视的过程中,谢老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有些同学在用直线补缺口的时候,一不小心补过头了。

教师演示操作:如图。

师述:很可能这个问题是因为鼠标不太灵活造成的,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就要请这些同学在操作时要更加用心一些了。好,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新问题!

(二)“橡皮/颜色橡皮”的使用

1、使用“橡皮/颜色橡皮”擦除图形

(1)谈话:图画有缺口,我们可以进行修补。图画有多余的部分了,咋办呢?(擦除)哦,在画图工具箱中有这样的工具吗?(有,“橡皮/颜色橡皮”)

(2)师述:好,请同学们选好“橡皮/颜色橡皮”工具。

(3)谈话:选择了“橡皮/颜色橡皮”工具后,在工具箱

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几个选项,你们能猜出它们的作用吗?(能改变橡皮的大小)

(4)师述: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都能熟练地使用橡皮,下面,请你们来试试“画图”工具箱中的这块橡皮好用吗?

(5)学生独立完成修改图形;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过渡。

师述:通过努力,同学们终于把铃铛变得更完美了。(广播教学)谢教师这边的铃铛还是刚才的样子,请同学们监督我完成最后的工作。

(教师故意擦过头,意在生成新的问题,为下面的教学创设情境)

师述:哎呀,出现了失误!如图:

2、用“撤消”命令修改图形

(1)谈话:谁能来帮帮谢老师?

(2)师述:谢谢刚才帮老师出主意的同学!“误操作”是我们在画图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画图”程序专门为“误操作”准备了一个特殊功能——“撤消”命令。请同学们查看书本P31页最后一段,找一找在哪里可以找到“撤消”命令。

(3)谈话:好,现在谁愿意再谢教师?(指名操作)

(4)。

师述:单击“编辑”菜单中“撤消”命令,我们就可以撤消刚刚做过的一次操作,将图形恢复到这次操作之前的样子。而且,这样的“撤消”操作最多可以连续进行三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使用“撤消”命令,把图形恢复到最近三次操作前的样子。(教师边说边演示操作)“撤消”最近三次操作后,“撤消”命令选项变成灰色,无法继续使用。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重复”命令来重做已撤消的操作。(教师边说边演示操作)

3、使用“放大镜”工具辅助修改图形

(1)师述:好。现在老师的铃铛图恢复到擦除前的样子。为了确保不再出现误操作,谢老师想到了另外一个工具——“放大镜”工具,使用“放大镜”工具可以辅助我们来修改图形,特别是在修改的图形的细微之处时,“放大镜”工具可以很好地助我们一臂之力。下面,我们先来齐读书P32页上关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工具的文字描述,了解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2)全班齐读。

(3)教师继续广播教学,擦除铃铛多余部分。

(4)布置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先使用“撤消”命令,将图形恢复到擦除多余部分之前的样子,然后借助“放大镜”工具再来擦除多余部分。体会一下,借助“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的用处。

(5)。

讨论:“放大镜”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的“1X”“2X”“6X”“8X”字样,表示什么?使用“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完毕,如何将图形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4、背景色的设置

(1)过渡。(屏幕广播,出示下图)

师述:美丽的夜空中,闪烁着五彩的星星。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些星星有什么区别没有?(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黄星中间没有线等)

(2)谈话:我们可以把其它星星中间的线条擦除吗?

(3)指名演示操作,发现问题:擦除线条的时候,把星星的颜色也擦掉了!

(4)组织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呢?星星的彩色被擦掉了,剩下的是什么颜色?这个颜色与橡皮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橡皮的颜色要与想擦除部分周围的颜色一致)

(5)师述:在前面的课上,我们了解过“前景色”,还学会了如何设置前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当前的前景色是什么颜色?(看“颜料盒”左边的框中上面一个小方块是什么颜色)与“前景色”相对,在“画图”中还有“背景色”,“背景色”就是“颜料盒”左边的框中下面一个小方块中的颜色。

(6)讨论:现在的背景色是什么颜色?观察一下,背景色与橡皮的颜色有什么关系?从“背景色与橡皮的颜色是一样的”这个结论中,结合刚才擦除星星里的颜色这个操作,你们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要将背景色设置为星星的颜色)

(7)谈话: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改变“背景色”。我们知道,“前景色”是单击鼠标左键来选取的,那“背景色”如何来选呢?(让学生猜猜,然后告诉学生用“右击”的方法)擦除紫色星星中间的线,要将背景色设置为什么颜色?擦除绿星中间的线呢?

(8)全班练习(学生使用教师分发的“星空图”);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画一条直线,你能将它变成虚线吗?

练习二:你用“橡皮/彩色橡皮”能给“星空图”加上标题吗?

练习三:(为学力有余的学生准备)你能使“星空图”变得更美丽吗?

四、本课

提问: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修改图形的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14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