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7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为了加深您对于听听秋的声音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7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

本单元都是以“秋天”为主题来组织的,包括秋天的古诗、秋天的散文、秋天的现代诗等。《听听,秋的声音》是本单元中又一篇和秋天有关的现代诗,而且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再读中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3、仿照课文,补写几句诗。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 ,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在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并陪以声情并茂的课文范读,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到秋天的各种声音,感受到秋天的美,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想象画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朗读欣赏,感受诗情

这首试的前三小节结构一样,老师重点指导第一小节。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在学生读到“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时,老师问,如果你就是大树你准备怎么同黄叶道别?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移情入境,体会诗境,使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在指导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而第二、三小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度,并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蟋蟀和阳台、大雁和人们是怎样道别。这样既让学生在合作中训练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情感,因而朗读指导不用花什么力气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生朗读了整首诗以后,学生理解了整首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以配乐朗读表演的形式,激励学生背诵整首诗,积累语言,再学生兴趣高涨之即,轻松地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加上自己人的动作,表情加以表现,这实际上又是一个高层次的训练,赏读课文,内化语言。

(三)想象创作,读写小诗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装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一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找了很多秋天的图片音像资料,并在课前要求孩子画好秋天的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想像图画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学生有的说:“听听秋的声音,秋雨滴答、滴答,像秋姑娘弹起了动听的声音。”有的说:“秋风吹动树叶,刷啦刷啦,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还有的说:“小河哗啦,哗啦,像在和青蛙告别”……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在这学生思维的兴奋上让学生给自己的画配一首小诗,学生就发挥了令人惊异的创造潜能。

总之,教完这课以后,我的收获颇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开辟各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倾听学生的声音 注重备课的细节——《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第五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音,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我打算在秋天这个美丽的大情境中,让学生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通过朗读和想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本来打算闭上眼睛倾听大自然的各种秋天的声音来引入,但是由于电脑暂时失声的关系,临时改为“小小模仿家”的小游戏。由我说一样关于秋天的东西,比如秋风秋雨、蚂蚁蛐蛐、果实道穗等,学生进行声音的模仿,比比谁模仿得像。“哗啦哗啦、唰唰唰、滴答滴答”各种各样的秋雨声从学生口中落下,让我觉得都模仿得不错,简直分不出高低了。还有可爱的小蚂蚁在“嘿呦嘿呦”地背粮食,丰收的果实相互碰撞,发出了“砰砰”的声音,都让人觉得孩子的思维犹如百宝箱,藏着无穷的潜力。这个小游戏应该放在准备铃响后做的,结果等了半天也没有响正式铃,原来已经正式上课了,这也导致了我后面教学时间的不够。同时我也忘记了评选出最佳“小小模仿家”,可能是个遗憾,但也说明了大家都模仿得不错。接着由小游戏中的各种声音引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语气来读课题,比如重音在前、重音在后、高兴的、惊奇的、兴奋的等,在读中体会所蕴涵的不同的感情。然后进入自由读课文的阶段,汇报时采取了同桌一人读一人评议的方式,这是在平时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读书检查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习惯,也能增强评价能力。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同桌觉得张磊“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中的撒读的太长的时候,张磊说为了撒向更多的地方,我觉得感悟的很有道理,看来每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确实存在多元性,而我们老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尊重孩子的理解,引导他们朝正确健康的方向思维。将课文读正确通顺后,就到了重点环节——找到并围绕“刷刷、口瞿口瞿、叮咛和歌吟”这四个表示声音的词语展开感悟。前两个是象声词,比较容易找,后两个相对较难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结合了生活实际,上学之前,父母会叮咛你什么? “上课要专心听,按时作业,不要做小动作……”在学生结合实际的回答中加深了叮咛就是反复嘱咐的理解。在选择最让你心动的声音多读几遍汇报时,学生都很积极,感受也各不相同。有的觉得“刷刷”可以读的轻缓,因为舍不得树妈妈;有的觉得“刷刷”可以读的欢快,因为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关心,可以变成养分……在学习“丰收的歌吟”时,我插入了李绅的两首《悯农》,并结合渗透了思想教育。重点学习了前3小节后,鼓励学生背诵,将这么优美的诗歌永远留在心中。最后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份给秋的小礼物,各种形状的白纸上摘录了搜集来的关于秋天的资料。进行简单的交流后进入诗歌仿写环节,可惜这么重要的部分由于我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而无法在课堂内完成,可以说是这堂课最大的遗憾了。

在课堂中,我比较重视鼓励学生表达出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课内外知识的搜集、积累和拓展,也尝试着结合课文学情渗透古诗教学,为学校开展古诗文考级打基础,也寻求着古诗教学的新途径。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注重备课的细节。听课老师们纷纷畅所欲言,尤其是陶林老师,对问题的一丝不苟让人敬佩。在模仿写诗的环节中,可以采取半填空半指导的形式,分层教学会减少写诗的难度,仿写的内容也不用固定在声音上,可以是色彩、可以是春夏秋冬……在充分保证写的时间后应该进行展示和评价,这样会更有实效。诗的节奏感有待于更加细腻的处理,秋天的声音可能更需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倾听才会发现的,所以不一定要读得响亮,读得轻点会更美,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的范读是最好的榜样。老师们所提到的这些宝贵的意见,有些我在备课时也想到,但是却没有更深刻地去进行挖掘和弥补。由于班级声音一直不够响亮,很多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如同蚊子叫,所以我这个学期的课堂朗读发言都强调声音响亮,因此公开课上也不例外。当时备课时如果再细心点,可以作这样的尝试,将响亮的朗读和轻柔的朗读都示范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倾听中思考、发现并去模仿更为恰当更为美妙的那一种读法。

陶林老师的很多评议都来自课堂细节,而其中几个细节也是我在备课时想到却没有作出处理的问题。“刷刷、口瞿口瞿、叮咛和歌吟”这些词语不是同一个词性,可以在设计找表示声音词语的环节上再推敲。“化做春泥更护花”指的是花瓣而不是树叶,但是都可以作为树木的养分。《悯农》是基调较沉重的古诗,不适合放在优美的诗歌中学习,会造成不协调。蛐蛐在冬天会死亡,所以也用不着提醒蛐蛐快点准备粮食了……而最让我脸红的是有个别学生“手臂”的手字没有读成翘舌音时,我竟然没有发现,看来认真倾听不但学生需要继续加强训练,作为老师的我也应该从每一节课里、从每一句发言中、从每一个字音里更加仔细倾听,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听听,秋的声音,我不但听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美妙的声音,还听到了来自学生内心的独特的声音,而想要听到更多的声音,需要抓住细节,扎扎实实备课。

《听听,秋的声音》 篇二

研究主题:如何利用文本空白,培养说话能力

主备人:逄凤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课文。

教学难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展开想象。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品读第一至三节,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节,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3、指名让学生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4、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形象。

三、仿写诗歌,积累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四、五节。

2、读的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吧。

3、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合作一首。

板书设计:

黄叶

12*听听,秋的声音 蟋蟀

大雁 匆匆来去

田野

附:预习题设计:

1、熟读课文,理解诗中词语意思。

2、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本课是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本课的主备教师是赵鸿艳老师。这节课师生间、生生间合作默契而愉快,唯一不理想处是学生的朗读缺少些感染力,因为就诗歌这种体裁而言,它虽说用字较少,其间却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动情投入地朗读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于是我在上这节课时,先是投入地范读,从学生的表情我看出我的范读对他们起了作用。然后我让他们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激起他们读的兴趣。当他们有些问学甚至下意识地用肢体语言辅助时,我问:“你在读这首诗时内心有什么感觉?”他们有的说:“我觉得心里好象有东西堵着一样。非得大声读才舒服。”有的说:“我觉得光读还不行。还想加上点动作。”………我趁机说: “我们读任何文章时都要用声音向他人传递你的感受,有时也可以适当加一些肢体语言来帮助你拨发其感情。”我又说:“那么现在请你们自由选择,只愿意用声音抒情的请坐在座位上读,愿望又读又演的同学请到讲台前,老师也和你们一起,高兴吗?”学生欢声雷动,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之后我又让他们也试着写几句,便兴致高长地编起诗来了。这节课我们就在愉快中结束了。

这让我明白了:不管讲哪类课文,都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时刻不忘受教育者的年龄等特点,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喜欢上的好课。

《听听,秋的声音》 篇三

教学内容:12、听听,秋的声音(阅读课)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不仅带来了缤纷的色彩,还带来了奇妙的声音,一位诗人在听到秋天奇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孩子们,你们想听吗?

(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正音。

三、品读想象,交流体会。

1、自由读1~3节。思考:诗人听到了秋天什么声音?

2、交流、小结。

3、开展想象活动,出示小黑板:

大树抖拌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 -------------------------------------------

-----------------------------------------------。”

蟋蟀振动翅膀,“蛐蛐”,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说:“---------------------------------------。”

。”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

4、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评议,教师小结。

四、学习4~6节。

五、朗读全诗,并指导有感地读。

六、自由读,并试着背。

七、想像创作。

(1)引导:秋的声音令人暇想,令人陶醉,我们也来仿照课文第二、三节,也来作一节诗。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修改。

八、作业。

朗读并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落地

蟋蟀→冬眠

大雁→南飞

《听听,秋的声音》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辅以视觉听觉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之美;仿写诗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课文的表现形式,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秋虫的叫声等;教师准备可作课文朗读背景的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展示秋的色彩,引出秋天的声音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教师出示搜集的各种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秋天的天是湛蓝的,万里无云;秋天的月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劲松苍翠,古柏更加郁郁葱葱。

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是一个汇集无数种美妙动听声音的宝库。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去聆听那些美妙的声音,去品味浓浓的秋意。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3、说说课文具体写了几种秋天的声音,还写了什么。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课文第一节,学生朗读,教师播放树叶飘落的声音,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头脑中浮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继续品读课文第2、3小节。

3、全班齐读课文第4、5小节。

4、教师继续播放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秋的声音:雨声、树林里果实掉落得声音、树叶碰撞的声音、小动物在草地上跑动的声音,等等。

同学们,秋天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请你来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怎么写呢?你可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先写声音是谁发出的和怎样发出的,再用拟声词模仿这种声音,最后对这种声音进行想象;除了这种写法,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来写。

学生写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5、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四、诵读诗句,表现感受

1、把课文前三个小节中的一个小节换成自己撰写的诗句,然后把自己诗句的韵脚调整一下,句式调整一下,做到与原诗相协调,练习朗读。

2、举行诗歌朗诵会,各小组派代表参加。

五、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创作的诗句,配上插图,制成展品,参加全班的“秋之韵”诗歌展览。

教案点评:

宋老师的这个教案设计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它让学生在对诗句的朗读中感受秋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还让学生在仿写诗句的过程中对诗歌的语言形式又感性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以读为主,辅以视觉和听觉材料的渲染。学生感受秋声,主要是通过朗读诗句的方式获得的。与此同时,它也针对学会僧的年龄特点出示一些表现秋天色彩的图片,播放一些表现秋天声音的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诗句描绘的的秋天的风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结合诗句的特点仿写诗句。学生仿写诗句的难点有二:第一,不知如何下笔,也就是不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主要是思路上的问题;第二,不知怎样才能写成诗,这主要是对诗的句式和声音的要求不解。第一个难题,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句写声音的思路来解决;第二个难题,宋老师通过让学生把自己的诗句放入课文中去观察、分析、调整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是扎扎实实的思维方法,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诗歌在句式上和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的46~47页,写的是秋天独有的一些大自然的声响,用诗歌个优美语言赞美了秋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独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3、 仿照诗歌的形式,自己写几句诗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互读等形式加强朗读的训练指导,读出秋天美的感情。

2、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显示,形象感知,体会秋韵。

3、制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试着写诗文,互相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在续写诗文中获得创作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并试着编写几局诗文。

2、从秋天的音响中,勾画秋天美好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秋情。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秋天来了,谁观察过我们西樵四周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指名说)对,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走进声音的世界,静静地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意思?看谁的耳朵最灵。

(课件播出几种声音,生猜)

2、再次听声音,想象一下是怎样一幅情景。(指名说)

3、课件播放画面。

4、你还想听听更多有关秋的声音吗?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把美妙的声音编成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5、指名读课题,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二、初读课文,帮助正音

1、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说说略读提示中教我们怎样学习诗歌。(指名)

2、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师检查生的识字情况:⑴ 自由练习;⑵小老师教读;⑶指名读;⑷ 会读的站起来读。

4、找6人读诗歌,每人读一节,帮助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想想读中你听到什么声音?(板: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2、把喜欢的声音的那一节自由多读几遍。

3、生把喜欢的那节指名读,生评,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多种形式读:师范读、男女读、小组读、愿意的站起来读)

4、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

5、学了这几节,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6、把三节美美地读一读。

7、听听,走近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指名说)

8、秋的声音,在……(引生读第5节)

9、仿诗歌,自编诗歌。

10、导读第6节,你感受到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节?(齐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秋天,从远处匆匆地来,向远处匆匆地走,回去就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秋的声音读给家长听,也把自己编的这收诗歌写下来,好把秋记在心中。

【板书】

黄叶 唰唰

蟋蟀 蛐蛐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叮咛 音乐厅

秋风 歌吟

……

【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特别是让学生感情朗读时,学生很积极,让他们回想还有什么声音十时,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想出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但也有些学生分不清哪些是秋天的声音,在让学生仿照诗歌自编诗歌时,可能学生不太理解诗歌的格式要求,在教学时也可能忽略的这一点,所以在编写诗歌这一环节不太理想。这节是略读课文,可能在课堂中说得太细,不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中感悟。在课堂延伸这个环节设计得不够精,其实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一些相应的短文让学生真正能学中运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听听,秋的声音》 篇七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一片落叶)同学们,这是什么?嗯,但在老师眼里,它还是一封信,上面写着:秋天来了!大自然中这样的书信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指名说)

2.是的。当枫树的叶子渐渐换上了红装,我们看到了秋天;当空气中逐渐迷漫起浓郁的桂花香,我们闻到了秋天;当习习的秋风轻柔地拂过我们的脸庞,我们触到了秋天。秋天无处不在!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般的秋天,一起欣赏秋天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播放秋景,背景音乐)

3.其实,秋天不光能看到,能闻到,能触到,还能听到呢!不信,请张开你的耳朵,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诗文,感知声音。

1.来,打开书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听觉的殿堂,感受秋的声音。师配乐范读《听听,秋的声音》。

2.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需要我们大家自己去用心地朗读、体会。接下去,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诗,要求:

1)读准生字,把诗读正确。

2)思考:诗中描写了哪几种声音?

三、再读诗文,寻找声音。

1、分小节读文

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听了听秋天的声音,现在,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我去听一听吗?谁先来读第一小节。(生读)

你读得很正确流利,真了不起。谁能像他那样带我接着去听秋天的声音?(指名读二三四五自然节)

你们读得都很认真,我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哪些孩子愿意读后面这一节呢?这样吧。愿意读的孩子咱们一起来(齐读)

2、找写声音的词

“听听,我们听到秋天的声音。”你听到秋的声音了吗?我可没听出来。谁能告诉我?用你喜欢的符号到课文中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标出来。(学生找标词)指名说。

一口气找出了这么多。其它同学找到了吗?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哪一节,再去读一读(生读)

四、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刷刷”一节

好,哪些同学喜欢“刷刷”一节?我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把你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生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

想像说话。

2、品读“蛐蛐”一节

在秋天里,在草丛中,在树叶下,蟋蟀正在一声声地歌唱着呢。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放音)

哪个组的孩子能够把优美动听的蟋蟀叫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我们?(一组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读第二节)

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只蟋蟀,我藏在石缝下,躲在树叶中,唱着一首又一首小曲。小蟋蟀会唱些什么呢?

出示: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生说)

是啊。小蟋蟀唱得多动听呀。带着各自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这节。

3、品读第三节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叮咛呢?(指名说)

是啊。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爱护,那大雁对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什么话呢?

出示: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生说)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女生一起来读读这两行诗。(女生读)

4、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生说)是啊!面对丰收,人们怎能不高兴?怎能不乐开怀呢?

出示:一阵阵秋风吹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________”。

看你笑起来了,你也笑起来了,来我们一起高兴地走入这丰收的田野。(齐读第三节后一句)

5、美读:

过渡:翻飞的落叶、歌唱的蟋蟀、南飞的大雁、丰收田野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师:谁有自信能读出秋天的美好。

指名朗读,学生大胆展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乐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 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一说,秋的声音

师:美好的秋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精彩的朗读更让老师陶醉。秋天的声音真多呀!来,张开我们的心扉,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用心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再全班交流。

(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写写,秋的声音。

师:是啊,秋的声音令人遐想, 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

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师:让我们把自己写好的小诗展示出来吧!请小组代表把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

(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

师总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它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听到秋的声音,我们心里多么——喜悦。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课后反思】

喜欢诗歌,喜欢它简洁的语言却蕴含着丰富感性的内容。这次的家常课,我又选择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在整个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我始终努力做到:

用诗意的感觉去教诗歌。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我们语文课探讨的重点。而诗歌传递的是一种含蓄的美,如果要透彻地去分析,那只会使诗文变得支离破碎,诗歌所蕴含的诗意便会荡然无存。所以在设计时,我努力使导语更加诗意化,努力使各个教学环节更富诗意,努力让学生在诗意化的教学中学习诗歌。而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这种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开篇一段排比式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了语言的童话世界。精美的图片加上悠扬的音乐,以及老师激情的配乐朗诵更是把他们带入了听觉的童话世界。在学习诗文时,我又创设了想像说话的平台,让学生进入文本,体会秋的声音,理解每一种声音所赋予的意义。我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漾起诗意的涟漪。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的欣赏能力也是有一定助益的。

但是,我也在反思,诗文的教学仅有诗意的外表是不够的,还要扎实地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虽然我也设计了“听秋声”、“说秋声”、“写秋声”等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效果并不特别理想。也许是时间的原因,(我上的是第四节课,学生的精神本就比较疲惫,再加上时间上少了5分钟,感觉过程比较仓促。)事后,我觉得如果把教学设计这样改一改,也许会更好:

在学完第1、2小节诗后,跟学生一起探讨大雁的叮咛声和秋风掠过田野的歌吟是怎样一种声音,然后请学生把第三小节的两种秋声改写成第1、2小节的写作形式,用“听听,秋的声音,( ),( ),( )。”的方式来说说。这样的设计,为后面的“写秋声”铺设了一个台阶。

改完之后,让学生把课文前两节连同我们自己改好的两小节一起读一读,告诉学生,这是我们自己改写的,很棒。但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改好的这样写呢?这里可以渗透诗歌的节奏美。让学生再读前三小节体会这种变化的节奏美。

此时,再让学生“找秋声”、“写秋声”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精心研究,不断反思,孜孜不倦地追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7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听听秋的声音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