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这7篇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是来自于快回答的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一
(一)教材地位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说学法:
学生学法:
1、讨论交流法
2、个性展示法
3、课堂辩论法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教师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归纳法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的弥漫在诗歌的课堂。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一、 导入新课
中国被誉为诗歌的王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上溯到《诗经》,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追溯到《离骚》。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诗经》中的《氓》。
新课导入从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切入,本课是学生高中语文学习中古代诗歌单元的第一课,从《诗经》入题吻合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同时《离骚》概念的引入也为本单元第二课做了铺垫。
二、 明确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明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关于《诗经》,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过《蒹葭》和《关雎》,因此学生对诗经的特点和比兴的手法并不陌生。诗歌女主人形象的概括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文章中关于爱情观念的探究作为本课的突破难点。
三、 配乐朗读,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诗歌学习在于朗读,在学生第一遍朗读中选用古琴曲《凤求凰》为背景音乐,为朗读营造一种古韵氛围,更易于带学生进入诗境。朗读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主要是读音的准确和四言诗二二拍的节奏。
《氓》是一首叙事诗,学生自主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有助于理解诗歌浅层的含义,对女主人公恋爱、婚变、离开的经历以及情感脉络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为重难点的突破做好了铺垫。
四、 教学重难点突破
1、初探究:课文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勾画出来,并简要赏析。
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概括与认识。但重点内容突破的问题设置没有选用“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从《诗经》手法角度“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入手,这一角度突破口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角度多便于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比兴手法运用等方面发散出去,也就是用一个总问题将全文穿起。同时这样的问题设置更便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阐发出来,正所谓“读进去,说出来”。这样的读诗的角度,除去让学生学会解读《氓》之外,也学会读诗鉴赏诗的一般规律。
这一环节中,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更注重于课堂的生成,教师重在引导而不是讲授。在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先自主理解,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展示。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见解。
2、再探究:女子离开氓以后,能不能获得幸福?
这一问题的设置事实上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正确爱情观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本身就是两面性的,富于辩论性。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会在课堂上呈现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在辩论声中学生们会对正确的爱情观有清晰清楚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以规避学生完全脱离开文本进行无根据的拓展延伸,在本堂课上学生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的争辩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五、 课堂小结
什么是爱,爱是灵魂的共通,爱是精神的平等。什么是爱情,朦胧派诗人舒婷用《致橡树》给我们做出了诠释。
本课以朗读舒婷《致橡树》节选收尾,以教师朗读的声音带动学生一同跟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与学生上一环节内容想成呼应,同时有和上课伊始的朗读呼应,从朗读声气,再朗读声中结束,使得整堂课的设计结构圆和。
氓
甜蜜恋爱 比兴手法
不幸婚姻 女主人公
坚定离开 (勤劳、果断) 对比手法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二
《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层层深入,离情别绪,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①诵读讨论法
②提问点拨法
③自主探究法
(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播放《送别》歌曲,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我设计的导入语: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及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
(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 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弥漫的浓浓的离愁,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这一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赏析名句,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更深刻地体悟到宋词婉约之美,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教给学生以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四)背诵(在完成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对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读李华的《春行即兴》赏析这首诗的情景交融)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上阙:冷清秋之景 离情别绪 归期渺茫
下阙:伤离别之情 前途黯淡 命运难测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课外作业: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00字左右。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死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教学重点是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死水》是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揭露和讽刺了腐朽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朽,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学习《死水》重点要领悟“死水”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祖国的那份深沉的感情,以及《死水》所体现出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并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
教学目标:
1、语文积累:(1)关于闻一多文学常识;(2)熟读,最好能背诵全文。
说明: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语文的积累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文化常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只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通过吸收内化而学以致用。
2、感知《死水》的三美;探究死水的象征意义,领悟诗人对祖国的深沉感情;学习新诗赏析的方法。
说明:语文学习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价值观,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死水》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问题探究法。
媒体设计:播放《七子歌》、朗诵带《死水》。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由澳门回归时的主题歌《七子歌》导入闻一多。先让学生讲述对作者其人其文的了解。再由老师补充介绍闻一多:(1)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2)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3)诗歌创作主张:“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二)诵读吟咏,整体感知
说明:《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看,各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全诗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反复吟诵,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可领悟。
1、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
(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得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再请学生自荐诵读;师生评点并正音。文中有几个字词很容易念错,如:
漪yī沦 剩菜残羹 油腻 罗绮qǐ 酵jiào成等
3、播放朗诵带《死水》(由于本人嗓音沙哑,朗读水平平平,不适合范读,只能借助朗读带子,比较遗憾)
(三)诗歌鉴赏,问题设计:
鉴赏该诗我主要从分析“死水”的象征意义与新格律诗的艺术特色入手。
(1)全诗共有五节,试概括每节的主要意思。(因为死水的象征意义比较难理解,让学生通过概括每节大意而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与把握)
明确: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这是它的特征。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2)探讨“死水”的象征意义。老师先列出三种理解,让学生从文本和创作背景等方面去找依据。
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其象征意义至少有三重:
a、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 象征美国社会。
明确: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集中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诗人描写“死水”的外表为: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
诗人揭示“死水”的内里为: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b、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明确: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其原意如上所述。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含意呢?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决绝、激烈!
c、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
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3)《死水》的写作艺术
a、寄托和象征
对《死水》的寄托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流行的一种认为,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的流不动的、沤的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
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优秀诗歌的浓厚的欣赏趣味。
对《死水》的象征意义也有几种说法。
(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朽的北洋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b、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汲取了西方现代派代表人物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和批判了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句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c、具有“三美”性
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所谓“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 “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银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等词语,安排妥帖,缕金错采,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起来音调和谐。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
(四)课后练习。
1、试谈《死水》的象征意义。
2、赏析《死水》的三美。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位是学习中国戏剧和外国戏剧。《茶馆》是本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咀嚼本性化和富有行动性的人物语言,掌握文中的戏剧辩论,认识人物性格是怎样在辩论的生长、变革中得到显现的。
本单位第二篇,这个位置决定了它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既要引领本单元的讲授任务,又要牢固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既要负担教会学生观赏要领的事情,又要教会进步大的学生的现实本领。
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是《茶馆》写于1957年,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茶馆》全剧共三幕,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最后一幕三个人的谈话点出了全剧的主题。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这篇课文的教学主体是高二学生,对于戏剧,他们仅仅在初中接触了《威尼斯商人》选段和《白毛女》选段,客观地说对戏剧知识他们了解一些,但戏剧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教学实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掌握《茶馆》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
3、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过程和方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学习中,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学生应由“无知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教师应由“有知的”传输者变成探索的激发者和引导者。根据这一理论和语文课标的核心理念,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认清那个时代的黑暗,了解百姓的痛苦,珍惜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茶馆》电影vcd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的要求和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三步骤,确立了“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三步教学法。
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捷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和课程标准大纲要求建立同伴式的师生关系,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用了多媒体激趣教学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和比较鉴赏法。
(一)说预习
1、观赏《茶馆》全剧,了解人物的命运。(使学生对《茶馆》有感性认识)
2、上网查阅资料或翻阅书籍,了解本文的作者,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戊戌变法”“庚子年”“八旗”等概念。(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3、预习课文内容,清除语言障碍,准备复述。(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础)
(二)说导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画面,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茶馆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解题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客生活上的变迁可以反映社会的变迁。
(四)说步骤
整个步骤分“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三个环节
习得知识
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习得知识”分两个脉络进行
1、解决教学重点、梳理情节,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a、指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进行概括。在这个环节既检测了预习,使预习和新课紧密衔接,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b、筛选人物富于个性化、动作性的语言进行朗读、品读,教师进行范读。(这个过程既使学生从语言角度品味了老舍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又为下面分析人物形象准备了充分的依据)
c、分组讨论人物形象,重点讨论王利发,教师点拨、归纳。(“言为心声”上个环节的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使人物形象的分析水到渠成。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家群策群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2、分析人物性格产生的原因,分析《茶馆》的矛盾冲突,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解决教学难点)
a、王利发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态度,原因是什么?
b、常四爷是旗人,却也反对大清帝国,这说明了什么?
c、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宋恩子这类人的存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时?
这三个问题的解答,结合李三、大兵、唐铁嘴等人的经典语言,就把全剧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本剧特殊的戏剧冲突,理解了《茶馆》的主题。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知识拓展
比较《雷雨》与《茶馆》的戏剧结构,了解本文的平面结构。
迁移应用
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选段,分析水手长的什么模样。
课堂小节中交代本文的重点、难点完成情况。
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角色表演《茶馆》的一个片断,加深对本文中人物的认识。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五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④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重点;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难点: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发问。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当他的心被忧虑撕裂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纵身跃下汨罗江。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找一位学生介绍,之后出示ppt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辅佐了楚怀王、楚顷襄王,在郑袖、张仪的离间在两次被流放到江南、汉北。
背景: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湘潭一带游荡,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以后便怀石投江。
2、找学生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
3、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古今异义词:ppt,板书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2)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3)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被动句)
游于江潭(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被动句)
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自令放为(被动句)
4、疏通文意
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三)局部分析
1、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2、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
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4、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
5、扩展
①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儒家道家
入世出世
②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
总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
6、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7、自由讨论你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更欣赏哪一位?
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三位人物
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了不屈的气节。
司马迁选择了勇敢的生,以生践志,表现了坚韧的意志。
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了自由的灵魂。
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了文天祥、闻一多,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坚贞不屈;所以有了韩信、勾践,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验证了什么叫做坚韧执着;所以有了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潇洒豁达。
(四)结课
那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与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五)作业设计
1、背诵文中的名句;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我的说课讲完了,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各位。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六
(一)课文分析
《我的呼吁》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医生史怀哲博士在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上发表的一篇演讲。史怀哲从三十八岁起一直到他90岁与世长辞,都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非洲从事医疗服务事业,他从亲身的初中当中领悟出自己独特的敬畏生命伦理的思想,而他作为一名白人,甘愿放弃欧洲优裕的生活,条件艰苦的非洲为当地土人治病,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为更是感动了无数的人,1952年,这位终身思索和爱的行动者自然而然地成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史怀哲借授奖仪式的机会,向全人类阐述了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思想。他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对这一伦理进行了具体阐释,然后结合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些危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赋予尊重生命的伦理以现实的活力。本文逻辑严密、语言隽永、思想深刻、感染力强,是演讲词的名篇。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我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史怀哲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等;
2、能力目标:培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内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悟作者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思想。尊重生命的伦理是作者贯穿整篇演讲词的思想,领悟好这一思想,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所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本课是自读课,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我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拔和引导。所以本课的基本教法是提问法和点拔法。
学法方面,学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充分利用手中的参考资料,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应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深对史怀哲的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思想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文中提到的三大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暴行、疫病、战争,不仅要结合身边的事例,还要结合国际上一些相关的重大问题来思考。
本课的教学拟定为一个课时。
导入
导入的是引起兴趣,建立联系。对于这篇课文,由于它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我在导入时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入手,引出现实社会的些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不利的因素,如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社会暴力等。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从思想的高度开始这篇课文的学习。整个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以内。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篇七
《祝福》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通过文章中心人物祥林嫂悲剧性的一生,揭露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揭示了统治者腐朽黑暗的统治和对祥林嫂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压迫。
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能够使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由具象思维逐渐转化为抽象逻辑,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懂得了写作背景对文章具有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为小说,对小说情节结构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概括尤为重要,我将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致具体的分析。
从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和圈点勾画等方法,能够准确概括祥林嫂的形象,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3、体会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和吃人的本质。
基于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体会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本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外,也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由课内至课外的延伸学习,基于此,我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是一座桥梁,连通起学生和课文,在这一环节,应该做到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我会运用谈话法进行导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在自己的知识宝库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学习过的或者积累的文章中,有哪些妇女形象深入你心呢?(蒙冤而死的窦娥、刻苦勤奋的居里夫人、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文学中的妇女好像一直都在讲述着悲伤的故事,今天让我们通过鲁迅先生的《祝福》再去深入了解另一位妇女,听一听她的故事……
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环节是学生正式进入文本的第一步,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和情感,无论是文章题材还是学习重点都会了解得更加准确。
首先,播放音频,注意文章中“寒暄”“炮烙”“门槛”等词语的读音,尝试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调、情感、起伏。)
其次,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尝试概括文章讲了几件事情。
由写“祝福”景象和鲁四爷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被卖改嫁为小说的发展,再到鲁镇为高潮,寞然死去为结局,再谈祝福景象以及我的感受是小说的结尾。
学生在这里理顺了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同时,也掌握了文章的大概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研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需要达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学生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提问:文章是如何塑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运用了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
肖像描写:初到鲁镇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子,蓝夹袄,月白背心;
再到鲁镇脸色青黄、两颊失去血色,头上依然扎着白头绳,乌裙子,蓝夹袄,月白背心;
死前相遇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头发全白,
语言描写:写祥林嫂自述阿毛之死(祥林嫂是痛苦自责的)、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加重了精神负担)、与“我”的对话(祥林嫂的希望彻底破灭)。
细节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将祥林嫂的境遇进行无限放大,沦为乞丐的祥林嫂依然是悲惨的不如意的、一无所有的。
在了解了手法之后,我会带着学生继续回归原文,进行如下操作:
2、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朴实、温顺的人。从初到鲁四爷家里,认真勤恳干活获得鲁四爷一家好评可以看出来。
再到鲁镇时,祥林嫂变成了一个深受摧残、极度悲伤到后来麻木,濒于死亡。从她再到鲁镇时两颊失去血色、头发全白。两眼失神能够看出以及捐门槛后却不能参与祭祀的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失神地站着可以看出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我设置了两个问题:
3、你如何评价祥林嫂这个人?
明确:祥林嫂是被压榨、被剥削、被摧残的典型勤俭持家、丈夫去世;外出务工,被婆婆拿走钱财;因为自己改嫁,死夫失孩被嫌弃;
她懂得反抗,但是反抗得不彻底丈夫死后,她逃出来,这是对自我尊严的保护;改嫁时的不屈从是对被安排命运的反抗;倾尽所有,捐门槛,是想洗刷自己的“污秽”;但逃离和二婚的头破血流只是为了“从一而终”;捐门槛证明了其对封建低下了头。
4、(小组讨论)学生以语文小组为单位,进行“造成祥林嫂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讨论。
明确:鲁四爷是他一直对祥林嫂的冷漠、鄙夷的态度,尤其是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他不让祥林嫂参与到任何祭祖活动中,彻底断送了祥林嫂的希望。
柳妈作为和祥林嫂差不多的阶层,却也对祥林嫂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同是下层人民却对祥林嫂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伤疤的揭露,加重了祥林嫂的恐惧和对传统礼教和宗教神权的畏惧。
“我“我作为祥林嫂眼中的知识分子,却没能为祥林嫂解决问题,遇到问题选择了逃避,没能给祥林嫂帮助。
社会悲剧当时的人们无论是社会底层或是知识分子,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无太强烈意识的,以“我”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迷茫无助,在劳动人民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给予帮助,造成了自身和劳动人民的痛苦;劳动人民受自身各方面的限制,无法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竭力在维护封建礼教的传统,任由她毒害人民,所以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三维目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完成,只有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真正做到终身学习。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为:
《祝福》这篇文章虽题为《祝福》,但是却是一个悲剧,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用意呢?文章以《祝福》为题,却写尽了祥林嫂的悲惨,是为了以富人的“富”来反衬穷人的苦楚和凄凉,能够揭示在传统礼教中,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强烈的对比,渲染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对标题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和祥林嫂这个悲剧典型。
(五)小结作业
总结既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会帮助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全面复习。我将进行如下总结:
1、小结: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以祥林嫂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在旧社会所受到的摧残,体会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荼毒和伤害,意识到了它吃人的本质。祥林嫂是悲剧的代表,老师希望大家在这个日益发展的年代,能够不断强大自身,少年强则国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祖国一直保持在先进的队伍中。
2、作业:搜索其他作者关于本篇课文的评析,下节课我们共同分享。
课上的积极学习,课后的认真复习和拓展学习都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好的板书,应该力求突出教学重点,反应教学难点,我进行如下设计: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7篇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高中语文说课稿一等奖。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