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6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三年级下册数学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第一单元 元角分与小数
一、教材分析:
“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另外,教材这样安排也为以后学习小数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模型。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本单元小数的学习不要脱离这一背景。
本单元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和“寄书”等具体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及其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货比三家”,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教师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他们提高对策略的选择与合理优化的自我意识。
3. 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
这不仅是因为计算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更能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有效途径。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进行的,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学生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 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买书”一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寄书”一课则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索,因为学生学过整数加减法,已经具有了处理进位退位问题的经验,又初步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所以“寄书”这一课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小数含义的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难点:小数含义的理解。
关键: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
课时安排:6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课题:淘气他们学习今天要组织同学们去游乐园玩耍,这节课,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游园吧(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去游园)。
活动一:租车
1.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数学信息是:有48人去游园,需要租车,小车每辆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车每辆最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生2:问题是:可以怎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师: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两遍,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说一说:可以怎么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可以怎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学生汇报思考的'过程:可以租3两大车,坐54人,有6个空位,租金是3×160=480(元);
2.师:到底有几种租车方案?我们来整理一下吧。
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车方案,依次序填在表格里。
生:独立完成表格,把各种租车方案都填在表格里,交流展示。
展示完学生的列表后,师选出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代表方案展示:
3.怎样租车最省钱?
1)观察上面几个方案,如何做最到省钱?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最省钱的是方案4:租1辆小车和2辆大车440元。
师:为何方案1和4都是坐48人,相同的人数,为何租金不同?
2)淘气说:如果我们是40人,怎样租车最省钱?你们能帮帮淘气吗?学
生用列表的方法试着解决问题,汇报:租2辆小车,1辆大车省钱。
小结:租车最省钱的策略是:车上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坐不满,空座位必须尽可能少,尽可能用大车。
师:解决了租车的问题,同学们开心的乘车去游乐园里玩耍了。
在游园的时候,同学们又遇到了数学问题,请我们帮忙解决呢。
活动二:
购买纪念品1.师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观察,汇报:小包装里有3个玩偶,每盒5元,大包装里有4个玩偶,每盒6元。买30个玩偶,可以怎么样买?
师:大小包装各需要几盒?独立思考问题“可以怎样买?”请你写出3种购买方案,哪种最省钱?
问:怎样写出你的方案呢?(生:用列表)
2.学生在题单上完成表格2,交流展示:
比较:哪种方案省钱?讨论:省钱的方案有什么规律?(尽量购买大包装盒的省钱,因为大包装盒里每个玩偶的单价少)
生:观察表格,思考,交流,汇报。
师:利用列表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回答活动
三.巩固应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租车和购买纪念品时遇到的数学问题。现在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笑笑和淘气解决他们在游园时遇到的问题吗?
1.笑笑的问题是:买50个玩偶,怎样买最省钱?
2.淘气的问题是:如果大车可8人,小车可坐5人,我们28人乘车,怎样安排车辆空座最少?
学生独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展示,汇报。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游园的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学生回顾,思考,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第1课时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及第43页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方块。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三组口算题:
(1)3×6=20×4=18+80=
(2)2×7=30×3=14+90=
(3)4×6=40×2=24+80=
2.学生口答,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请仔细观察每一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
3.启发鼓励,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课——口算乘法。(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结合问题,请学生完整表述题意。
(3)小组讨论,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同学们列的式子非常准确,思路清晰。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算出结果?
(1)动手试一试,试说口算过程。
方法一:15+15+15=30+15=45(盒)(动手画)
方法二:将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动手摆)
方法三:想竖式口算。(说竖式过程)
(2)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或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法的原因。
预设:第一种方法太麻烦,如果是计算15×6,一个一个地加,要加5次;
第二种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种方法容易忘记进位。
3.教师小结,提炼算理。
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比较简便,也不会因为有进位忘记进位而出错。
4.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列练习。
22×4=18×5=26×3=14×6=
(2)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感受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优势。
三、深入探究,算法迁移
(1)想一想:150×3=?(PPT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交流口算方法,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将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前两列计算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每组题目得数之间的规律。师生共同归纳出计算规律: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时,先不看零,口算出结果再在结果后面添上零。
(3)利用规律,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后两列计算题。
四、课堂总结,完善思维
通过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巩固提高,强化练习
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
10×3=305×3=1530+15=45(盒)
答:3筐草莓有45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教学创设学生自主合作、讨论问题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述口算过程时,语言描述不完整,思路局限于个别学生的想法中,不能展开思路,大胆思考。
[再教设计]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多鼓励学生动手做、动嘴说,让学生在体验口算过程的同时,完善语言表达,促进发散思维的训练。
第2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及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PPT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3×25=16×4=23×4=21×5=
120×3=150×4=3×240=2×360=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都很不错,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某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进了一批水果,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0=)
(3)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学生汇报,教师动态呈现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课件演示)
预设:
方法一:把10盒橙子分成两份,每份五盒,分别算出五盒的橙子数,再把两次算得的数加起来。
5×6=30,5×6=30,所以30+30=60(个)。
方法二: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6×9=54,54+6=60(个)。
方法三:先不看10上的0,先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算方法。
2.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PPT课件出示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教师提示:灵活选择口算方法。
3.深入探究,延伸算理。
师:同学们对橙子数的计算比较准确,而且思路清晰,下面让我们来继续整理苹果的数量吧!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2),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列式:12×20。
(2)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独立想一想,小组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并写板书)
三、课堂总结,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巩固提高,练习运用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小组比赛,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他的口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1)6×10=60(个)(2)12×20=240(个)
6×9=5412×2=24
6×1=624×10=240
54+6=6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不足之处]学生的自主性不强,设计中以学生的探究交流为主,但是教师的引导过多,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综合能力没有体现。
[再教设计]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3课时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提高理解算理的能力。
3.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理念。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谁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口算方法来试一试?
1.(PPT课件出示)口算8×10=()我是这样想的:
口算20×3=()我是这样想的:
2.一分钟速算。
10×5=35×2=210×4=16×5=
14×6=30×3=280×2=330×3=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完成有关口算乘法的一些练习。
二、目标练习,巩固理解
1.基础练习,完成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的第3,4,5,9题。
(1)第5题:完成第5题,看谁算得快?
鼓励算得快又对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巩固对算理的理解。
(2)第9题: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3)第3,4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找出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6题~8题。
(1)PPT课件出示第6,7题,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有理有据的进行表达。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第8题,夺红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0,11题。
(1)第10题,行程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学生独立解决(1)(2)两个问题。利用豹子和羚羊之间的速度差乘追及时间等于追及的路程这一关系式解决问题(3)。(学生集体讨论,选择性拔高)
(2)第11题,时间问题:1小时=60分,1天=24小时。
分析题意,理解隐含条件。
4.思维训练,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2题。
(1)引导学生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1)。
(2)提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三、拓展练习,升华提高
小组出题,互考互评。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16×5
10×5=506×5=30
50+30=8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题中出现隐含条件,教学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数量关系式模型,进而通过交流,掌握这一数量关系。
[不足之处]理解“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练习题第10题第(3)题的基础,也是难点,部分学生理解得不透彻。
[再教设计]可利用课件动态模拟豹子和羚羊1秒钟后距离相差了多少,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速度差,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
0.2元=2角 8角-6角=2角结果正确
(3)出示例4
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1.2-0.6=0.6元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
4、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
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
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
2、补充问题。
图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
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3下列各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学习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46-50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能记住各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各月份的天数。
学习难点: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引入新课
1、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构建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p46几幅有意义的日子的图片。
学习任务:观察图片,说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是发生在什么时间。
学习方式: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教材p47例1年历。
学习任务:观察年历,回答问题。
学习方式:独立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①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
②哪几个月有31天?
③哪几个月有30天?
④二月有多少天?
⑤一年有多少天?
点拨讲解:
我们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天数是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一年中有7个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中有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
学习任务:从教材p47的年历上分别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以及父母和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年历里圈出来。你的父母和你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学习方式:独自找一找、圈一圈,再汇报
3、PPT课件出示:
学习任务:探讨怎样较快地记住各月的天数。
学习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①适时点拨,引出用拳头记忆的方法。
动手数数:在左手的拳头上从1月数到7月,再从8月数到12月。
(凸起的地方,就是大月,有31天;数凹下的地方,除了二月外,其它都是小月,只有30天。二月份是特殊月。)
②歌诀记忆法
学习方式:读一读、记一记
年月日儿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冬”是指十一月。)
4、游戏
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生起立,要是小月女生起立。
教师最后报“二月”,提问:为什么报到“二月”时不用起立呢?
5、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20xx年2月和20xx年2月的年历。
学习任务:观察年历,说说你的发现。
学习方式:独立观察后与组内同学交流、汇报
我发现()月的天数最少,有()天或()天。
点拨讲解: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板书: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6、认识平年和闰年
PPT课件出示:教材p49例2下面的“做一做”
学习任务:观察年历,说说观察的结果。
学习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发现闰年规律:每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
学习任务:研究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
学习方式: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点拨讲解: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xx年是闰年。
三、测评训练,巩固新知
1、PPT课件出示今年年历,学生观察后完成教材p47“做一做”。
点拨讲解:我们把一年中的12个月分成四个季度,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一月、二月、三月为第一季度,四月、五月、六月为第二季度,七月、八月、九月为第三季度,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第四季度。
2、填空
①一年有()个月。我们把天数为31天的月份叫做()月;天数为30天的月份叫做()月。
②一年中有()个大月,分别是(),()个小月,分别是()。
二月是个特殊月,平年二月()天,闰年二月()天。
③一年5个月=()月。明年全年有()天,合()星期零()天。
④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8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⑤我知道()节在大月,()节在小月。
⑥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了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是()月和()月。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3、我是小法官
①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②二月只有28天。()
③凡是单数月都是大月。()
⑤5月30日后面一天就是6月1日。()
⑥今天是9月31日,明天就是国庆节
⑦每年的12月都是31天
⑧1996年是闰年。()
⑨每年都是365天。()
四、课堂小结,交流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中的对应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第3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2、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仪,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复习旧知
谈话导入:同学们,会口算吗?来试试!看来大家做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已经很熟练了。
10X3=12X10=22X4=31X20=
(设计意图: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套书有14本,买12套)问题是什么?(一共买了多少本?)怎样列示呢?(14×12)为什么要用乘法解决呢?(因为求的`是12个14是多少。)师解释:我们把一套书看作一个14,用点子图表示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两套书就是2个14,12套书就是12个14,所以用乘法)那这个算式你估计等于多少呢?怎样估的呢?(120,140,因为可以把12看作10,也可以把14看作10)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4×12。
小组合作:请大家借助点子图分一分,你想分成几套和几套来算?分好后再转换成以前学过的知识算一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和算的。(设计意图: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感受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三)、汇报展示,弄清算理
1.学生会展示各种分法。师:孩子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分法都成功的算出了14×12的得数是168。其实在这些分法当中,有一种分法不仅计算简便,还能写成竖式的形式呢?想知道是哪种吗?那就是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板书:10套书就是10×14=140,2套书就是2×14=28,12套书就是140+28=168)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设计意图:在算法多样化时进行优化,理清内在的算理。)
2.师:要笔算14×12,就要先写出竖式,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说起乘法笔算,我们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边说边遮十位上的1)那14×2怎样算?(2×4=8,写在个位,2×1=1,写在十位。)结果就是28。28其实求的就是?(2套书,14×2=28)那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用十位上的1×14)也就是10套书的本书,还有12套书的本书。那你们能尝试着去把竖式补充完整吗?(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感受外显的算法)
3.一人上台写竖式,讲解自己是为什么要那样写。师:这里的0可以不写吗?如果有0的话这个数是多少,如果没有0的话,又是多少,相加的话得数有变化吗?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可以不写呢?(因为我们知道算的过程就是先分后合,所以也可以不用写了)(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竖式的格式要求,弄清为什么可以省略0和加号)
4.那具体的算法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其实这里用到了四句口诀。你知道是哪四句吗?(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14,从个位乘起,二四得八,一二得二,28表示28个一,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14,从个位乘起,一四得四,一一得一,14表示14个十,再用28加140等于168)(设计意图:外显的算法,具体落实到乘的顺序,口诀的运用,积的书写位置)
5.请大家再次观察这个竖式,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用个位上的2去乘14,积的末尾就要对准个位,如果用十位上的1去乘14,积的末尾就要对准十位)(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易错点,让学生理清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23334311
×32×31×12×22
2、啄木鸟治病(练习十第3题)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14
×12
————
28……14×2的积
14……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168
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学生在计算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例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一位数,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注重算理的渗透,在算理的基础上再来强调外显的算法。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计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经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计算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6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