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为了让您对于皇帝的新装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5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字词、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的情节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的意义。
情感目标:
认识人性中的虚伪,现实生活中要努力让自己“说实话,做真人”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难点:
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个人,却求美不成反当众出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看这么一个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作者和童话的介绍
安徒生——世界的童话作家,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一生创作的优秀的童话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想象和夸张)本文就是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著称。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如何展开的?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明确:(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
四、研读文本,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
如: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既是受骗者又是行骗者。
骗子:①骗子行骗,是为了捞取钱财。
②骗子针对(www.kuaihuida.com)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③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写骗子的结局如何,其意可能是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痛恨的不是骗子。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用意(意图)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肢体于诙谐的故事之中,也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心,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五、合理想象,创新阅读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这个游戏的各角色回宫将会如何呢?我们来个现场采访:
请同学扮演:皇帝一人,骗子一人,大臣一人,小孩一人,其他同学扮记者。记者要合理设计要提的问题,被采访者作答。
如(问皇帝)大街上都传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这句话,对此你有何想法?
(对骗子、大臣可以同样提这个问题)
(问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
六、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虚伪、欺诈是丑陋的,而真诚、坦荡是高尚的。
附:板书
一个____的皇帝
爱新装 (引子)
织新装 (开端) 虚伪
看新装 (发展) 揭露、讽刺 愚蠢
展新装 (高潮) 腐朽
揭新装 (结局)
《用童心写童话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摘录 篇二
《用童心写童话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摘录
一
《皇帝的新装》所具体描述的是什么人也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可以触摸得着的皇帝及大小官吏的丑恶的灵魂。作者用夸张的浓墨极写新装的漂亮、贵重,显现出这批大小封建统治者的卑劣、愚蠢。
这个有声有色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乍看起来,仿佛有点荒诞无稽;但细读以后,人们谁也不会去怀疑和谈论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深刻地思考品评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等相互欺骗的不同特点和内在联系,以及他们愚蠢、空虚的阶级本质。作者自己曾经说过:“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的。”(《安徒生童话全集》第四分册第166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皇帝的新装》正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把现实世界中偶然的现象和必然的因素统一了起来,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结合了起来,把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和处处可见的皇帝思想的“丑”凸现了出来,通过这一高超的艺术辩证法,无情地解剖现实的真相,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病态。人们读过这篇童话而发出的笑声,正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
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帝的新装》的结尾,在喧闹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孩子的形象。作者让他在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喊出了“天真的声音”,增强了神奇的童话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顿使故事情节发展到了最高潮。安徒生设置这一奇特的镜头,是颇具匠心的。请看,在“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的一片称赞声中,孩子发出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所引起的强烈反应: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这是因为孩子天真活泼,感受真切,看见什么就说什么,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无所顾忌,直言不讳。而且,“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非常符合孩子的身份。要是没有这“天真的声音”,必将减弱童话的艺术魅力;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觉不真实。其实,这“天真的声音”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连皇帝也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是真的,因此“有点发抖”。“天真的声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具有千钧之力。
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心写童话的'具体表现。他不是用成人的观点去描摹儿童的心理,把生硬的教诲刻上童话的印记,而传输给幼小的读者。他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著名童话家。
根据安徒生的自述,《皇帝的新装》取材于14世纪西班牙作家曼纽埃尔的短篇《赤身裸体的国王》。但它并不是这个短篇的复述,而是经过加工提炼,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容。其一是把看不见“布”的人由一个普通的没有阶级属性的私生子,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化了题材的社会意义,加强了童话的讽刺力量;其二是“天真的声音”原来由黑人讲述,改为小孩子脱口而出,使《皇帝的新装》更具有童话的特点和诗意。由此可见,安徒生时时想到儿童,处处描写儿童,使人们在他童话的镜子里看到了真实的儿童世界。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生动的复述全文。
2、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知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3、了解通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听出童话味(听出荒诞)
同学们应该都有过童年看着图画听着爸爸妈妈讲故事的经历吧。这样的温馨时光真是让人怀念,那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下这样美好的时光吧!(ppt出示《皇帝的新装》图片)大家看这些图片,这讲的是哪个故事啊?对,就是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老师请请一个同学就着这些图片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那我们现在就坐着时光的机器,回到我们的小时候,看着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听这位同学来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吧!
【详细复述】
用几句话来说这个故事就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穿识别假新装【理清文章线索】
听了刚刚那位同学的讲述,老师想问问大家,大家觉得这个故事中的哪些情节你觉得是很荒诞很离奇的,在现实中是很难上演的呢?
(生:1皇帝对于衣服的喜爱;2骗子所设置的骗局;3那么多的人上当受骗;4皇帝明明已经知道上当还要继续游行……)
对啊,有那么多看上去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竟然就这样上演了,情节的离奇曲折,正是因为作者非常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这这是童话故事的第一个特点。
不过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比如宋首露,彭玲、马颖莹三位同学就说“为什么骗子能够顺利行骗呢?”张丹豪、张浩路、王吉、张浩辉、张海霖、陈天裕、蒋杰七位同学说皇帝已经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为什么还要把游行大典进行下去呢?那是不是作者的这种想象和夸张脱离了现实呢?
(生:1皇帝爱穿新装,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作者对这样的爱美之心做了一些夸张;2骗子所设置的骗局虽然非常露骨,但是这是他们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思都琢磨偷了,大臣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害怕别人嘲笑他太愚蠢,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3皇帝意识到自己出丑了,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怕大家知道他上当受骗,于是只能继续游行。)
所以我们知道通话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造,是反映生活
的。想象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感染力。童话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二、演出童话感(讲讲演演)
作者围绕新装,给我们展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皇帝,大臣,还有骗子和小孩。对于这些人,大家一定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那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要交给大家了。大家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来告诉大家你看了一个怎样的皇帝、臣子或者骗子。
我从句子中读出了一个的皇帝臣子骗子。
老师希望课堂上不仅要有精彩的发言,你还能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记录者。老师将针对你们小组发言的内容、小组成员的倾听习惯和记录习惯来给分。古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有105班8个小组相互竞争,各显本领。让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是最后的优胜者呢?
重点句子: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通过夸张的修辞,写出了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
2、不过,想到凡是愚蠢或者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理的却感到不大自然……(第五段)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感到不大自然”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的内容,不难看出,皇帝其实很心虚,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确定。接着是第二个转折,“相信自己无须害怕”,这其实是他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的,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的表达出来了。(详)
3、“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第八段)老大臣的心理经历了惊惧——怀疑自己愚蠢或者不称职——决定说谎的过程。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看不见,所以想睁大眼睛看得仔细一点,能够看见那块布。但他还是没有看见,不过他不敢说出真相,所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愚昧
的大臣。(详)
4、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第27段)皇帝的这些动作想让别人以为他看得到那美丽的新装,他正在仔细的欣赏衣服是否合身是否美丽,用两个动词形象的写出了皇帝的丑态百出,揭露了他的自欺欺人。(详)
5、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第31段)动作描写,臣子的虚伪,阿谀奉承。
6、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第36段)带过,前面有分析,表现皇帝的愚蠢,好面子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给我们展现了一群性格鲜明的人物。这就是童话的第三个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丹麦文学巨匠安徒生,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得以看到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的皇帝,虚伪愚昧、只懂得阿谀奉承的大臣,狡猾伪善的骗子。那大家对安徒生的了解有多少呢?(请一学生读注释1,ppt显示安徒生的代表作)。
三、品出童话意
人人都没有看见那美丽的新装,但没有一个人说出真相,只有一个小孩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我们班的同学就此产生了新的疑惑——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揭穿这个骗局呢?
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孩子是单纯,诚实的……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的真想,使得“新装”顿时逝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现实意义——揭露了愚蠢,虚伪的皇帝和臣子,也表现了作者对单纯,诚实的孩子的赞扬。这就是童话的第四个特征——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那么罗京民同学的疑问应该也得到了解答。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老师也希望,在我们长大后仍然能够一直保存着一份童真,拥有一颗童心,就如同文章中的小孩一样,诚实,单纯??
四、写出童话奇
大家想象一下皇帝回宫后会怎么做呢?大家续写一下这个故事吧,写完之后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们谁续写的故事更符合童话的特征呢?
五、板书设计:
皇
帝1离奇,想象,夸张
的童话2现实
新3生动形象
装4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四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什么?说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深深的谴责,表达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转》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五
[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三、教学难点
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四、课型: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五、课时:两课时
六、授课班级:初一(1)、(2)班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
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谁在骗?谁受骗了?
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
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2)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
(3)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4)可见他们--
(5)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教师小结:
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教师提示: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学生进行课本剧创作表演。
(1)两位导演上台抽签,决定表演次序。
(2)两个班级的学生表演小队依次进行表演。
(3)其余学生做为观众,边观看边填写表演评价表。
五、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1、学生讲评,发表自己的观感及对表演者的看法。
2、采访参加表演的学生,由他们谈一谈自己对此次表演的感想。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在这次课本剧表演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啊!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兴趣盎然地在实践中真正提高了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会以这一次课本剧表演作为契机,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面对新的挑战,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性地完成自己。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这5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皇帝的新装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