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比的意义教案,快回答整理分享了12篇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认识比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4、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答:78= 135= =( )( ) =( )( )
指名说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师: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即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下面请大家看这个例子(出示P52的例如):一个镜框长5分米,宽3分米。谁能提出关于长和宽的倍数关系的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长是宽的几倍?53=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35=
师:刚才,我们用除法来表示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两个数相除(板书:两个数相除),有时我们也把这样两个数量的关系换一种说法。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研究的问题比的意义。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初步感知。
1、揭示比的意义。
师:例如,长是宽的 倍我们可以这样说,长和宽的比是5比3。(板书:长和宽的比是5比3)(学生跟着老师练说)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宽是长的 还可以怎样说?同坐试着说,再指名说。(板书:宽和长的比是3比5)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出示P52的又如,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也就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来表示。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902=45)谁能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比2)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归纳比的意义。提问:什么叫做比?(学生可通过或讨论、或看书得出比的意义,教师接着两个数相除后面板书: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练一练。
(1)、有5个红球和8个白球,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 比 ,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是 比 。
(2)、 一个美术兴趣小组有男生15人, 女生8人,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比 。男生和美术兴趣小组总人数的比是 比 。
2、通过自学,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1)出示自学提纲:
①用数学方法如何写比,如何读呢?
②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③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各是什么?填入表中。
④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2)学生自学课本或分组讨论。
(3)集体讨论第①个问题并板书:5:3 3:5 90:2
师:比还有一种写法,你知道是怎样写的吗?(教学比的分数形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叙述: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5:3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5比3。请大家把3:5、90:2改写成分数形式。
(4)集体讨论第②个问题并板书:
(5)根据上面式子,指名说说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及求比值的方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面关系表:
名称 联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指名说说,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零?
辨析:在亚洲女足锦标赛中, 中国女足健儿努力拚博,夺得了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其中,中国队以1:0战胜了日本队,那么为什么这个比的后项可以是0呢?
师说明:因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不是相除的关系。
问:怎样求比值呢?
学生回答后小结: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练习:求比值:4:5 0.8:0.4 :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P53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四、综合练习,提高技能。
1、口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
白兔只数与黑兔只数的比是( )
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的比是( )
黑兔只数与总只数的比是()
总只数只数与黑兔的比是()
白兔只数与总只数的比是()
总只数与白兔只数的比是()
2、动脑筋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并说说这些量之间的比
小龙今年12岁,是六(1)班学生,该班共有45个学生,小龙爸爸今年39岁,在保险公司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小明妈妈每月工资1400元,她所在单位有职工28人。
五、全课总结,释疑解惑。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探讨的吗?
六、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第3-5题。
教学反思
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虽然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比更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的直接描述,有时并不关注具体比值是多少,而除法、分数更多的是强调两个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关系,通常也会同事关注运算的结果。此外,我们可以用比同事表示两个、三个乃至更多的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而除法、分数一般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但是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还不够清楚。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2、会读比、写比、知道比的各个部分名称。
3、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
沟通比与倍数、分数(百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理解比是一种关系
1、引入比。
(1)问题:一个摸球游戏,在盒子里要放黄球和红球两种球,要求黄球和红球按4比1,应该怎么放?
方案1:黄球4个,红球1个。
方案2:黄球8个,红球2个。
讨论:8个对2个应该是8:2,为什么也可以说成4:1,你能说明理由吗?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1个看作1份,4个就是4份,2个红球也可以看作1份,黄球有这样的4份,所以是4:1。黄球个数是红球个数的4倍。
方案3:红球12个、白球3个;红球16个、白球4个;
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是4:1?
(2)红球和黄球的比呢?
(3)小结:黄球个数除以红球个数等于4,黄球除以红球等于1/4。两个数的比其实就是两个数相除,4:1就是4除以1,1:4就是1除以4。
2、认识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中间象冒号的叫做“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后面叫做比的“后项”。
二、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
1、出示羊毛衫图。
(1)讨论:从这个2:3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交流:兔毛是羊毛的2/3;羊毛是兔毛的1.5倍;兔毛是这件衣服的2/5。羊毛是这件衣服的3/5。
(2)2:3是羊毛和兔毛的比,那么,3:2是谁和谁的比?
2、出示新生儿图。
(1)讨论:这里的1:4是什么意思?
交流:1:4是指新生儿的头长是身长的1/4,身长是头长的4倍。
(2)如果新生儿的头长是10厘米,那么身长是多少?头长是15厘米呢?新生儿的头长是1米呢?
说明新生儿的头长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新生儿的身高在40到60之间。
(3)讨论:(指名以为学生)这位学生的头长与身长的比是:4吗?那么你估计大概是多呢?也就是说这个1:4是特指新生儿的。
3、举例。
三、完善比的意义
1、出示:我坐飞机从杭州出发到成都,飞行的路程大约上1800千米,大约飞行了3小时。
(1)你看出了什么?
交流:飞机飞行的速度是1800÷3=600千米/小时。
1800:3,这是路程和时间的比。
(2)我们以前学的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其实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结果就是速度。我们称它为“比值”,这里的600千米就是这个比的比值。
2、出示:嘉兴的特产是五方斋的粽子,花20元可以买4个。
讨论:你看到比了吗?
交流:总价和单价的比是20:4=5元/个。这里的比值就是单价。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说说什么是比?
(2)比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很多知识有联系,你能说说吗?
2、应用。(机动)
(1)出示:地球储水量中,淡水与海水的比是4:141。
从杭州坐火车到成都,路程约是2480千米,需要行驶41小时。
今年流行16:9的宽频数字电视。
最新统计显示:我们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约为119:100。
(2)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意思?
比的意义教案 篇三
本课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发,揭示课题
师:今天很高兴能在这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班的同学都到齐了,看看男生有几人呢?(29人),女生有几人?(25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现在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提出数学问题,并会用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提问题,解答后教师板书。
比差关系:用减法29-25=4(人)
比倍关系:用除法29÷25=
25÷29=
师:从男生和女生的比较中可以知道,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比差关系)用减法,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比倍关系)用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
2、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二、新知探究
l.教学比的意义。
师问:29÷25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
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又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9比25。(板书: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9比25)
扶放启发:请同学们想一想,仿上例(指29÷25),那么25÷29又可以怎么说呢?
(生说后师板书: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5比29)
小结:从求我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倍比关系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应注意的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如29比25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25比29是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对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请同学们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投影出示)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投影出示)
(1)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应怎样计算?
[用除法计算:100÷2=50(千米/小时)]
(2)题中的100千米是汽车行驶的什么?2小时呢?(路程、时间)
(3)汽车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的意义:
师启发: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用除法)又可以用什么方法?(比的方法)那么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又可以怎样说呢?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完善板书:比的意义)
接着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比的意义(提出如下问题启发):
(l)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相除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除”两字下面点上着重号,然后让学生齐读两遍。
(2)上面两例,它们的解法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又可以说成几比几)
(3)两个例中的各个比有什么不同点?(第一个例子中的比是同类量的比,第二个例子中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比,得到的是一种新的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的意义是速度。)
2.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同除法的关系。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比的读、写法2、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3、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4、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5、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各小组根据提纲自学。
教师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以便有目的的开展教学。
(三)逐步汇报并举例。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
4、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3 ∶ 2= 3÷2 =
引导学生根据比值的定义,弄清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理解比和比值的联系和区别。
《比的意义》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近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且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晨线的西侧为夜,东侧为昼;昏线的西侧为昼,东侧为夜。如下图:
AB为晨线,昏线在后面; CD为昏线,DE为晨线; FS为晨线,SG为昏线。
最后强调,晨线与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习。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由于地球的运动。那么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图示法(有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如下图。
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过某地的经线方向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必须结合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示意图等慢慢讲解,切不可操之过急。弄清楚太阳高度概念后,就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把太阳高度与昼夜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小于0为夜。
5、昼夜交替的周期,只介绍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究其原因。太阳日的意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6、为使学生容易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可把定义改为:把某地太阳到达最高位置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再让学生议论,使用地方时有什么优缺点?(对当地居民来说,便于起居作息,对于交往来说,非常不便),从而引入区时讲解。
7、“区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但已忘得差不多了,应重新学习。对时区的划分,最好用一张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说明。如下图:
从应用性看,重点应放在区时的换算上。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相隔时区数
(相隔时区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减小;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即同减异加。±: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即东加西减。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关于有些国家使用区时中的一些特例,应作仔细介绍,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区时的使用。
8、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可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方法是:画南、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各一张,用铅笔点住极点,顺着经线往图外某点画直线,比较地球转与不转时的铅笔轨迹。再让学生总结偏转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首先让学生思考,泥沙在河口为什么会沉积?(落差变小、河道变宽、海水的顶托等,造成流速降低),接着设问:为什么会主要形成在北岸,而不是在南岸?(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9、让学生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或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温度状况有否变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明: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各地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可把昼夜长短比作水阀出水时间长短,把正午太阳高度比作水阀大小,然后用出水量说明太阳辐射量。
10、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先讲清昼弧与夜弧概念。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昼半球,称为昼弧;另一部分在夜半球,称为夜弧。昼、夜弧的长短可表示昼、夜的长短。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的三张插图,分别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一般规律: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在赤道上,终年是昼夜等长。
11、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好也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三张插图,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0)。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2、设问: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周期性。教师即可指出,这就是四季变化原因。转入“四季的划分”学习。
13、让学生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图,设问:我国传统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四立”划分)设问:夏至是夏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只重视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天文含义相符。但同时指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也考虑到了气候因素。例如“大暑”,在夏至后一个月,在现行阳历中大约是7月23日到8月8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伏大体相同。“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约为1月21日至2月4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九相差不多。惊蛰原来叫雷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原来叫清明风至,意即东南风开始盛行。
14、设问:欧美国家传统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读图后回答:根据“二分”、“二至”划分)与我国传统四季在时间上有何差异?(推迟一个半月)那么它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还是气候?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气候。
15、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是怎样划分四季的?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天文还是气候?(把冬、夏季与我国三伏、三九、四九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16、让学生阅读课文,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例,说明季节划分的意义。
17、设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规律性。教师即可指出,既然有变化,就有热量差异,进入“五带的划分”学习。
18、让学生阅读“五带的划分”图,说明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五带划分的标准(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主要考虑什么?(理论上的太阳光照情况)对五带划分的作用,应由教师分析: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四、讲授提纲(略)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有关单位 “1” 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课前谈话:
同学们猜一猜,在课堂上,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用心听讲的学生;踊跃发言,并且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会不会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孩子是什么?错误中成长的天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啊。星期天,亮亮妈妈去逛商场了,商场里的沙发坐垫正在打折,亮亮妈妈想买一套。但是,她遇到麻烦了,她不知道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呀。亮亮妈妈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亮亮,量一量家里沙发的长和宽,好吗?遗憾的是亮亮找不到的尺子。亮亮呀可聪明了,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说,妈妈,家里还有一条丝巾,和你戴的丝巾一模一样,我用丝巾量好吗?用丝巾量,这个办法很好啊。亮亮开始量沙发了:沙发的长正好是两个丝巾的长,沙发的宽么,哦,沙发的宽比丝巾的长度短许多,亮亮把丝巾对折后再量,沙发的宽比对折后的丝巾短一些,亮亮把丝巾折了三次后再量,这时沙发的宽正好是三折后丝巾的长。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导学导探,建构分数
1、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能结合下面的图形说说1/4的含义吗?
②请看第5副图,老师有点纳闷,2个面包和1/4是什么关系?
③这5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4来表示呢?
师总结:上面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平均分成了4份,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1/4来表示。
④一个整体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下面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知识点,谁来念一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一个圆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香蕉的个数、一条线段、8个面包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这里的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多个物体,它的含义非常特殊,所以1的上面需加上双引号。
谁来举一个单位“1”的例子。
改写板书:1/4的意义该怎么修改呢:把一个整体改为单位“1”,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1/4。
2、抽象概括
①1/4的意义明白了,谁来说说5/7的意义(把4和1擦掉)
②师:出示5/(),让学生说把单位 “1”平均分成……(这里有几种不同的声音出现),表示这样5份的数。
③师:出示()/(),谁又能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出示自学提纲
板书:5/6分数单位1/6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学得怎么样,老师要检验一下:
1、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糖块)(挑几个说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2、 3、书上的题
4、判断
5、写出合适的分数:
四、自我小结,升华认识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马上下课了,老师想说一句含有一个分数的话:今天我们班有3/4的学生发言积极,有4/5的学生语言流畅,有5/6的学生思维敏捷,如果老师有机会再来上课的话,老师希望100%的学生都是好样的。中午回家给爸爸妈妈说一句话,让这一句话里含有一个分数。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分数单位
《比的意义》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比的意义教案 篇七
课题: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理论欣赏课 高中美术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高中美术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是关于美术欣赏
理论知识的第一课。美术欣赏,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知觉、感受、体会和解
释、评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和知识素养
往往直接影响到欣赏活动的质量,而掌握美术理论知识能有效的提高欣赏质量。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
第四部分“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课堂总结:
对于美术鉴赏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并对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要学习自己通过对美术鉴赏的过程来学习及鉴赏。
作业布置:
选取一件自己喜欢的美术名作,搜集资料并作出总结,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的意义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法码、水笔、橡皮泥、纸条、白纸、磁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干什么?你们喜欢玩吗?喜欢的请举手?
这么多人喜欢玩,老师想问这么多同学中有人玩过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
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也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我们用它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好不好?
谁想上来玩?
请你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在左边再放一个2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说明右边的'重量比左边的重),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用水笔板书:20+20<50)
再在左边放一个1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平衡了)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20×20+10=50。学生说加法,则说两个20相加还可用[用水笔板书:]
看来我们还可以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玩一玩?
老师为你们每一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法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式子表示出来,好不好?
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哪个小组把自己所写的式子拿上来展示出来。
(有不一样的都可以拿上来)
2、分类
你们对这些式子满意吗?
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小组讨论怎么分?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
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1、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分,其余的口头交流。
2、把学生写的式子分成两堆,让学生分]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这一种分法,
师:你能把这一种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指名板演。
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象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
3、理解概念
练习: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见过方程吗,在哪见过?(学生展示交流)
4、巩固概念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用手势表示,随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比较辨析
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老师说,方程一定是等式。对吗?(结合板书交流)
等式也一定是方程。(结合板书交流)
也就是说: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方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吗?
例如画图或者别的方式,小组合作,试一试。(用水笔画在白纸上,字要写得大些)
三、巩固
师:同学们的图非常形象地表示出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
1、这些图你能用方程来表示吗?
2、看来同学们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用方程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我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如果把女生的人数看成X,你会用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师:这里还有一些有关我们学校的信息,谁来读一读。
3、新的谢桥中心小学,是苏州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小学之一。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3幢教学楼的建筑面积一共约为19500平方米,平均每幢为c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为m平方米。你能选择其中一些信息列出方程来吗?(同桌交流)
四、小结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
比的意义教案 篇九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课后反思:(略)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十
单元总目标
1、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现实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
7、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通过自学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4、能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表述和交流,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5、了解分数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知识,通过自学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6、感受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课时目标
同上
教材解读
教材第60页通过两幅插图
1、古人度量物体时遇到的困惑,
2、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物体的情境,揭示了分数产生的现实需要:在进行测量和分物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教材61页“举例说明1/4的含义”是想通过学生的实践来理解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教材62页“做一做”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紧接着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结合做一做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
“你知道吗”是对分数的写法的历史的介绍。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说分数的经验学生已经积累的较多,在学习本课时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把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作为重点,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重点要放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如1/4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其中的典型习题: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 ),每段长( )米,作为重点处理的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单位“1”,分数单位;理解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方法
实践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课件(师),学生学习材料
预习作业
1/4,1/5,5/6,2/7,3/8
读出以上各分数,并说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板块
教师课堂行为(注明时间)
学生课堂行为
完成目标
课前活动:检查预习内容
师课件介绍:分数的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读出分数,说明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
完成
目标5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1、课件演示古代人在测量时的方法,遇到的困惑,提出问题:剩下的不足一个单位得不出整数怎么办?
2、课件演示平均分东西的情境:
提出问题:小男孩能分到个石榴,每人平均分到块月饼,包饼干。
3、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如学生说出小数,教师也应肯定学生的想法)
4、教师直接板书课题,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
完成
目标5、6
二、学习分数的意义
1、举例说明1/4的含义(板书1/4)
生演示完过程后,教师引导提问:
每一个图形为什么要分成4份?(引导学生说出分母是4,所以分成4份)(板书分成几份)
课件或学生实物对比,这样分(不平均分)行不行?(引导学生说出必须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为什么只涂了1份?(分子是几就涂几份)(涂其他处行吗?)(板书取几份)
(3)师:我们借助一个个图形弄懂了1/4的含义,你还能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弄懂1/4的含义吗?
课件演示:
4根香蕉,一盘面包,12块水果糖
一排书,一把荔枝
两道文字叙述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分法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相机引导分母是4就平均分成4份,分子是1,就取其中的一份),
(4)如果老师把图形或物体平均分好,你还能找到相应的分数吗?
(第3、4环节在汇报时)应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做的。
2、总结(结合课件)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把一个蛋糕( )分成5份,这样的3份就是( )。
2、下面的涂色对吗?
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情况
3、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2份是( )的2/6
4、5厘米长的一条线段,其中1厘米是这条线段的1/5,这条线段是单位1、( )
5、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7份是( )
6、先判断下图能表示哪个分数,再圈一圈
1/51/21/3
(10个草莓)
7、把一根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8、把一根7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9、把一根8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每段是( )米。
10、一包饼干有12块,平均分给3名同学,每人分得这包饼干的( ),每人分得( )块。
11、把一根9米长的木料等距离锯了10次,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12、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得这盒巧克力的( ),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四、学习分数单位
2、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64页第8题
学生比较分数单位的大小
师:谁决定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母越( )分数单位越( )
五、拓展练习
64页第七题
阴影部分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1)学生利用学习材料表示出1/4
(2)全班交流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做练习十一的1——4题,汇报。
学生做题,汇报想法。
1、学生自读分数单位的定义
学生做题
完成
目标246
完成
目标1
完成
目标124
完成
目标3
完成
目标16
板书设计
平均分分子是几就取几份
分母是几就平均分成几份
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
比的意义教案 第十一篇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
设计意图:
例2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一方面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在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互说,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几?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900∶15这个比的比值是几?
2、想一想,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两个比值60、45也就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
4、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
比与比值是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学生初步认识比值后就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又为后继教学区分两种容易混淆的题型“化简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础。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十二篇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例1、例2教学认识比的意义。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分别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我完善认知结构。在例1、例2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中,教材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尝试的机会,尝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并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练习十三中的5个练习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的意义、比值以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进行了合理操练,且形式多样,目的明确。
可以看出教材这样有序的编排、呈现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的理解比的意义,构建起对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比”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比、除法和分数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在除法中,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在分数中,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道除法算式2÷3=2/3,然后指出这个算式也可以写成2:3=2/3,从而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到除法、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联系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如:2÷3 表示2是3的几分之几或3是2的几倍;3小时行60千米,算式60÷3既表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又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是60:3;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3,也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通过这样的教学,只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加强对比
使学生明确足球比赛中的3:2与我们所学比的知识的区别。知道比赛中的比是相差关系,而我们所学的比是相除的关系。不足之处: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不深刻,导致个别同学出现比的顺序颠倒的现象。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2篇比的意义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比的意义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