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优秀12篇(幼儿园节约用纸的教案和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快回答分享了12篇幼儿园教案及反思,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幼儿园教案反思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一

一、主题内涵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留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分享与谦让的教育思想的儿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生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做不到将大苹果留给他人,也许经过一定教育问幼儿选哪个时,幼儿嘴上会说选小的,但是实际去拿是一般都会拿大的(除非不喜欢)。幼儿能否理解分享与谦让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动自发的与他人分享谦让的行为呢?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分享对于幼儿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然而在人们对知识、对学习、对教育重新进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却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

幼儿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说话,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看见争争抢抢的场面总是后退一步。有一天刚从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兴地玩着。突然幼儿B走过来说也要玩。成成不想给,两人争夺起来。老师看见了说:“我看谁是谦让的好孩子!”幼儿A极不情愿地把玩具推给了,幼儿B以胜利者的姿态玩去了。幼儿A则无可奈何去玩别的玩具。

分析:看这幼儿A无聊的玩着其他的玩具,我不仅思考刚才的做法: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应当发自内心呢?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但像幼儿A这样的谦让究竟叫不叫谦让?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案例二:

饭后休息时,幼儿C拿了一包QQ糖开始向同伴炫耀。幼儿们纷纷围在她身旁等待她分发。幼儿C开始高兴的分给自己的亲信好友。由于包装并不透明,当分到最后几颗时,幼儿C在分发时没看清楚,不小心把所有的糖都分完了。当她发现自己没有了时,开始大哭起来跑到一旁的老师身边说:最后一个拿到糖的小朋友把她的糖拿去了。

分析:刚开始分发时幼儿C是很开心的。当分到最后一颗时不小心也给了别人,这时才开始大哭,她的哭声说明什么?是委屈还是不甘心?一开始时分给其他小朋友时她还是表现出了很大方的样子。为什么给了这么多都不难过?而对最后一颗这么舍不得?是不是可以说要让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谦让则难呢?因为从物质上讲,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虽然给你了,我也还有;而谦让却等于如果给你了,我就没有了,因此很难让幼儿接受。

案例三:

下午点心吃黄瓜,幼儿D不喜欢吃黄瓜,又不能扔掉,他看到幼儿E正吃的很快,便转头和他说了什么便把手里的黄瓜塞给了他。幼儿E吃第二根黄瓜吃不下了时就向老师求救。老师去了解情况时幼儿D说:我是谦让给她吃。让我哭笑不得。

分析:像这种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并称之为“谦让”的行为,并不少见,午饭时常有孩子把自己不爱吃的菜放到他人的碗中,他们为什么会称自己的行为是谦让?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谦让的含义,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的谦让行为?

案例四

晨间活动时玩橡皮泥,幼儿自己去选择工具。幼儿F的奶奶陪同下去拿橡皮泥。幼儿F拿了一盒较旧的橡皮泥,她奶奶在一旁马上就说:“你这小孩真笨。这盒好拿这盒去玩。”说着就快速拿起一盒比较新的橡皮泥给孩子。而旁边一个来不及伸手的孩子只能拿了幼儿F原来的那盒。

分析:这可能算是家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问题,在幼儿园里我们教育孩子分享合作、团结友爱,可是有的家长教育却是与幼儿园背道而驰,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家长的观念、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上述案例中,幼儿F有了谦让的表现,家长不但没有表扬孩子的行为,反而说孩子笨。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分享与谦让的观念也得不到培养。

三、案例反思和体会:

1、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

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分享行为包括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案例一即属于被动分享。被动分享行为产生最初,在老师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儿强迫下进行的“分享行为”幼儿不懂得同伴间玩玩具得规则:大家一起玩。在老师得被迫下,被动地与其他幼儿产生分享行为。有的幼儿过于胆小,如:幼儿A,被别人拿去玩具后,只是稍微作出反应,却也只能被迫地产生“分享”。这样“分享”使一方愉快,一方愁。

而诱发分享行为使在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却又在道德认识水平低的情况下,产生利他行为。在平时的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为争抢玩具而大大出手,在建立了“不许随便拿别人的玩具”这一规则下,幼儿的争抢行为得已制止,教师进一步主导幼儿向其他幼儿“借玩具”产生另一种规则:在别人同意下,拿走玩具。因此,这样诱发,使得幼儿都愿意与别人来分享他的积木,这时也抓住时机进行礼貌教育。

教师在发挥幼儿的主导性。积极性,能动性,注意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为的过程中,幼儿的分享慷慨程度会不断提高。这时自发分享就会产生其中、当幼儿发现某一幼儿正在为一玩具而苦苦另一幼儿借时,他会主动拿出来说:我给你玩,在尝试分享图书时,幼儿会主动的提出;我要和xx一起看;或者幼儿间相互商量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此时的自发的分享就以成为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

2、其次,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案例二说明要使幼儿达到能够自觉谦让,实非易事,因为不但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还要有这种品德形成的情感态度,即要乐意去做。所以这是一个涉及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笼而统之地把分享、谦让混作一团去处理,使本来易于解决且对幼儿十分有利的教育机会就失去了。如两个幼儿争夺一本图书,我认为,如果以两人一起看的解决方式处理,就更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与品质的培养,因为既解决了矛盾冲突,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共享的情感。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对于较小的幼儿可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图书,幼儿都想玩、看,教师可引导幼儿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轮流玩的办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3、再次教师在教育幼儿谦让的同时,也应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考虑。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仅仅是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好问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一中幼儿A行为就说明过分的谦让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懦弱,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而象案例三中的幼儿D,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其对谦让的认识与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帮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么要让其明白,自己不喜欢的,别人可能也不喜欢,对别人施“恩”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不要使谦让过了“界”。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还美名其曰“谦让”,岂不是扭曲谦让?要让其懂得,真正的谦让是双方都高兴、都情愿、都为这件事而感到高兴,而不是强加于别人。

4、最后我们经常谈教育的一致性问题,从案例四中幼儿F和她的奶奶身上便表现出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长关心幼儿,担心幼儿在幼儿园会吃亏,希望帮助幼儿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与幼儿园里的教育产生一定抵触,成人是幼儿的镜子,成人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会直接对幼儿产生影响。或许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以分果果为例:

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四、相关问题思考

我们还要把分享和谦让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为分享和谦让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质的分享谦让可以亲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谦让虽然看不到,却可体会到,两者是一种巧妙的融合。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二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孩子如果能从这些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并复习将其用于生活当中,这样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习惯和乐趣,因此在这堂数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朋友平时都会接触到的数学生活经验:顺数和倒数,学习了这样的概念,相信孩子们下次再乘坐电梯时,就会将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更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知识的内化。

活动目标

1. 情感:养成日常生活众仔细观察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认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知道顺数时后面的数比之前的大1,倒数时之后的'数比之前的数小1

3. 技能: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顺数和倒数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在于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活动导入,稳定幼儿情绪,进入活动主题

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请幼儿来认读数字

2.简单比较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初步感知数的大小顺序。(利用孩子与认识的哥哥姐姐之间的年龄差距)

二、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知道什么事顺数什么事倒数

1.出示顺数火车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数字顺序有什么特点(后面的数比之前的大1)

2.将火车上的相邻的两个数互换位置,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说说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来排列

3.教师小结:像这样将数字按照后面的数比之前的大1的方法来排列的方法叫顺数

4.同法来学习倒数的概念

三、再次巩固顺数和倒数的概念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倒数)住在1楼的**想到5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顺数)

四、结束部分: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孩子还不太理解顺数,我利用班上反映比较快的孩子带动大家的思维,重点观察火车上的数字变化,因为有个别孩子坐过火车,知道火车分了不同的车厢,有1车厢、2车厢,3车厢,这些都加快了孩子对顺数的理解。理解顺数之后,孩子接受倒数就很快了。

个人觉得活动开始前引入比较吃力,后面我反思,觉得一个可以利用孩子的先天经验,像某的孩子做过火车,前期开展主题活动,可能课程更容易展开。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三

小班教案《蔬菜王国》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各类蔬菜的外形和特征,品尝它们的味道,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通过了解蔬菜,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秋天蔬菜大丰收的喜悦心情,知道蔬菜有营养,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蔬菜王国》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蔬菜,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感知各类蔬菜的外形和特征,品尝它们的味道,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

3、让幼儿感受秋天蔬菜大丰收的喜悦心情,知道蔬菜有营养,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重难点:

用多种感官来感知蔬菜的外形和特征,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明确蔬菜好吃有营养,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活动准备:

1、青菜、萝卜(红白青均有)、土豆、白菜、菠菜、生菜、茄子等实物若干。

2、五角星人手一个。

3、各色蔬菜制成的彩虹蔬菜若干盘。

活动过程:

(一)以“蔬菜王后的邀请”为导入。

教师打扮成“蔬菜王后”的模样,将幼儿带入神秘的“蔬菜王国”。

师:我是“蔬菜王后”,我的蔬菜宝宝在我的后面,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二)能说出蔬菜宝宝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特征。

1、出示蔬菜宝宝。

师:这是我们王国里的蔬菜宝宝,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呢?

2、观察蔬菜的外形特征。

师:那它是什么颜色的呀?你们能说说它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说说它的形状或者用手比划亦可)

(三)蔬菜“选美”大比拼。

1、师:今天,我们蔬菜王国要进行一场选美比赛,想请小朋友们来做评委,你们愿意吗?

2、交代规则。

师:我这里有一些五角星,请选出你们每人拿一个,给你觉得最好好看的蔬菜宝宝。

3、幼儿操作。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为幼儿提供了蔬菜,供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已巩固对蔬菜宝宝们外形的认识。

4、公布比赛结果。

(四)品尝蔬菜的味道。

1、出示装有各种颜色的蔬菜(即彩虹蔬菜)

师:比赛结束了,蔬菜宝宝们很感谢你们这些小评委,请你们吃很少见到的彩虹蔬菜哦。彩虹蔬菜可好吃啦,而且吃了对身体好。你们想尝尝吗?

2、品尝彩虹蔬菜。

3、教师小结:我们蔬菜王国的每样蔬菜都很好吃的,很有营养,吃了身体棒棒的。我希望小朋友会一直喜欢我们哦。

(五)以运蔬菜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前,让幼儿把蔬菜王国的蔬菜运回家,来延长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

师:吃完了我们的彩虹蔬菜,要麻烦我们的小朋友将蔬菜宝宝送回蔬菜王国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蔬菜为题材,一直围绕着蔬菜王国这条主线展开的,以充分展现孩子们自主的表达,并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学习、感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幼儿喜爱吃蔬菜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是主体。我会关注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并帮助胆小的孩子能大胆地去游戏,去表现;也要保护敢说敢做的孩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予肯定;还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得到发展,其次,活动结束时还要鼓励幼儿们多吃水果,这样才能使我们孩子们的身体长得棒棒的。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四

我通过前几天的国培,见识了西安甚至国际的典范幼儿园,看到许多新鲜美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和教学过程。我回校后,在昨天的一堂活动课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这堂课我的内容是来自《爸爸去哪儿》,前几天我和孩子在家看了一期新西兰之旅的期中爸爸们玩的萝卜蹲比赛,我引用转换,变成我们幼儿的游戏。

第一轮,选出5个孩子站在大家面前,叫他们都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以名字为代号开始游戏,让每个小朋友先自己说自己名字蹲三遍,第二圈开始自由发挥和挑战,看谁能把谁比下去,玩得很开心。

第二轮,选另外5人站在大家面前,我依次抱一下给起个水果名字,比如苹果,香蕉,葡萄,芒果,橘子。让他们进行新的比赛,这次小朋友们有了更熟练的游戏过程,比的激烈,这说明小朋友们从中学到了些东西,学到了比赛的技巧,反应速度的提高,语言表达的提高,注意力的提高,竞争意识的增强。

再来一轮,选了5个小朋友,而且本班的班主任老师也加入其中,更加激烈有趣,以颜色为代号,有个女孩最后和她们的班主任老师比赛了5分钟,最终才实在累的说错了。

我要说的是,通过这个游戏活动,我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内容,是让孩子在游戏中长本领,长智慧。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培训学习知道的大方方向,教学纲要,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启发我朝着正确方向走。而且回来后我和孩子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很开心。这就是我的收获。这就是我的教学反思。以后会更加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创新。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五

5月13号我开展了全园活动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

活动一开始,我引导幼儿观看粽子图片,通过抛出问题”什么节日吃粽子“”你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帮助孩子们回忆有关粽子的相关知识。并以“今天的粽子里包的是什么呢"揭示本次活动的主题,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大大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接着讲故事,如果配上背景乐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摆脱语言教学中我们边看图边引导孩子讲述的教学方法。讲到故事中间转折处,我引导孩子思考故事内容,“老奶奶会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粽子讲故事”便是老师在活动中贯穿的语言,反复重复这句话,强调故事的中心句。)孩子们猜测完之后,我依次播放课件”小狐狸“和”小松鼠“,请孩子边看图片边猜测内容。在引导幼儿猜想故事内容中,我将几张图片设置在一个页面上,请孩子按照顺序讲一讲,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爱说、抢着说。在理解完故事内容之后,我以真的粽子作为“诱饵”,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听句子重复、词语接龙),这两个游戏与故事内容并没有什么大的联系,却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有趣的游戏,使活动氛围更活跃、趣味性高。选出游戏中玩的最好的孩子去老奶奶家吃粽子,巧妙地将孩子带回到故事中,接着配乐讲故事。这样整个活动就充满意境,环节过渡自然。

整个活动中,由于真粽子的介入,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效果也不错。由于自己发烧,所以上课的节奏稍微快了一些,时间的把握上出了点偏差。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六

今天,我带孩子们玩了“森林运动会”的游戏。游戏前孩子们和我分别带上了“小动物”和“大象”的头饰。游戏开始时我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玩“森林运动会”的游戏,小动物们要先跟大象伯伯一起说儿歌,当听到大象伯伯发出开始信号的时候,你们要模仿那个小动物的动作跑步。”游戏玩了两三次,总有几个孩子不顾大象伯伯的开始信号,自己在一边跑来跑去,“森林运动会”这个游戏儿歌朗朗上口,内容简单易学,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同时我还准备了游戏材料,为什么孩子兴趣不高呢?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

一、小班孩子年龄小,游戏必须具有情节性和情景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再加上夸张的表情、语言、动作,充分适宜的游戏材料,完整的游戏情节,引发孩子不自觉的进入游戏情景中去。首先游戏前我应该用一个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游戏儿歌发挥成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知道“今天森林里举行了热闹的运动会,大象伯伯年纪最大,小动物们都愿意让他来做裁判,今天都有那些小动物参加森林运动会呢?我们听大象伯伯发出的信号,大家来学一学吧!”这样导入相信要比“今天,我们玩森林运动会的游戏”生动了许多。诱发了孩子的兴趣,接下来老师也无须生硬地介绍游戏规则了。

二、小班孩子的游戏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作为老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来应付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游戏时韩潇羽总喜欢横冲直撞,跑来跑去,听到“大象伯伯”的开始信号,总是不能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刚开始时我还提醒他“请小羽兔加油跳哦”,然而这种干涉并没有起作用,于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关注。现在想一想,孩子的行为总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乐在其中,就可以顺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只调皮的小猫一定是最快跑到起跑线上来的。”这样既满足了他的需求,又间接影响了他。当然也可以用语言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引导孩子游戏的方向。如,对跑回来的孩子说“不好啦,我丢了一个小运动员,你们少了一个运动员朋友,让我们一起把他喊回来吧!”于是小动物们和大象伯伯一起喊“小马弟弟,快回来吧!”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他一定会跑到妈妈身边来的。

在反思过程中,我再次认识到:无论哪个活动和游戏,我们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还要不断挖掘活动和游戏其内在的有意义的教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七

星期一下午接到了学校要我上一节小班化课的任务,虽然从未尝试,但我还是抓住了这次难得的磨练机会,虽然仅仅是瑶山和龙川两所兄弟学校的联谊活动,但通过精心准备、试教到展示,这几天确实经过了多次小班化教学思路的尝试,也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我这堂课的设计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分层学习,趣味识字”八个字。

首先是“分层学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明鉴差异,科学分层。本次教学,我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18位孩子分成4组,每一组同学根据他们每个人识字、学习能力的不同分别编上1、2、3、4号——1号代表的是学习优等生,2号是中等生,3号中下生,4号则是学困生,这就是“组内异质”,而四个小组间总的能力是基本均衡的,体现了“组间同质”的原则。

第二:分层学习,全员关注。通过对全班学生的分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能在课堂中更好地发挥其组织调控作用。在本堂课学习中,课堂中的发言的学生不是永远都是那些1号、2号生,我有意识地去关注全员互动的机会。比如在个别初读课文时,我先请几位2号、3号学生来读,经过一定的指导纠正后,就把机会转向了4号学生,这样学困生不会一下子被难倒,这样会使学生更有积极性。同样,在“摘星星”的游戏环节中,把这样的发言机会更多倾向于3号、4号学生,因为经过近一堂课的学习,这几个生字1号、2号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而3号、4号学生有个别应该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样就起到了巩固学习的作用。我想我这样的设计也就是本着关注全员孩子的想法吧。

第三:小组合作,“兵教兵”。虽然一年级孩子从幼儿园踏入小学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学生间的学习接受能力、学习基础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我正是着眼于学生之间的这些差距,在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兵教兵”的形式让孩子和孩子的交流中共同进步。比如说,在初读课文环节,我让1号生带领组员初读学习课文,这样有助于帮助3号、4号生扫除朗读障碍。同时,在全班反馈学习生字时,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初读掌握生字。而在识字游戏中,在“看图猜字”的环节我则是给小组留了1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创造一个讨论交流的机会。

除了“分层学习”,我这堂课还有一个主要的设计特点就是“趣味识字”《小小的船》小班化教学反思2017《小小的船》小班化教学反思2017。《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也是难点,本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的着眼点也在识字写字中。一年级每篇课文中少则七八个生字,多则十多个,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如果一堂课中反复读、学习这些生字就会显得很枯燥、乏味,小孩子会失去兴趣,我们老师教的也会很累。本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将识字教学融入到游戏中,比如说“摘星星、看图猜字、猜谜语”这些环节孩子们还是乐此不疲的。

很久以来“小班化"在我们脑中是如此神秘莫测,以至于我们老师们往往“谈小班色变”,殊不知我们仅仅是在远处遥望着他,其实只要我们试着走近点、再走进点,定能揭去那神秘的面纱。

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八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搭积木》这节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让学生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来了解它们的特征。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理念,让学生真正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将紧张的学习过程 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课的伊始,由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都有哪些礼物,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有,在学生动手摆一摆时,我以平等的身份来和同学们做游戏,师生融为一体,关系非常融洽,学生感到很愉快。在“推一推”环节中,我做了手偶—兔博士,让学生和兔博士打招呼,并向它介绍朋友,这样课堂氛围不仅活跃起来,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感受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收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形状的物品。同学们找来了许多东西:牙膏盒、醒目瓶、露露瓶…可见,学生们能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辨出这四种形状来,但里面还存在知识性的误差:醒目瓶是圆柱吗?当时由于我的疏忽,未能及时纠正。

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如:有位同学说:能滚的就是球。轮胎能滚,它是球吗?当时我没有给予指正。课后查找了一原因:在这一环节上,我备课备得不够充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由于备得不够详细,心里没底,心情就紧张,从而未能很好的倾听学生的想法。

2、整节课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之间互评。

3、教师今后要学会倾听,以便提高自身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4、媒体运用还有些欠缺。作为青年教师,今后还要多加练习,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九

情景呈现:上周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小朋友们进行了夹球活动练习。我把小朋友分成四个大组,第一次游戏,是让小朋友把两个皮球分别夹在两个腋窝下比赛快速地奔跑,由于比较简单,每个小朋友都顺利完成了。第二次稍微增加难度,让孩子两俩面对面互相抱着对方的腰,用两人的胸部夹着球侧身运球,结果孩子们也完成得不错。第三次,我便加大难度,让幼儿两俩背对背,手挽手,用背夹球测身运球走,结果,不管我怎样示范讲解,他们运动途中,掉球的'掉球,摔倒的摔倒,一片混乱,最终下来,全班只有几对孩子成功了。

反思:

⒈ 可能第三个环节对于我班幼儿来说太难了。

⒉ 可能是孩子们第一次做背对背测身走的游戏。

⒊ 也许是孩子们的自信心不够,老师鼓励太少。

总之,以后还将继续对这种练习进行探索。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篇十

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

3、能听懂指令,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积极参与游戏。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准备:

大趣味插子,铃鼓,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

过程:

1、准备活动:动作模仿:"小鸟走路飞呀飞,小鱼走路游呀游,小象走路甩着长鼻子,小鸭子走路摇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重点: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介绍游戏玩法:

①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猫妈妈有一些筐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筐子?""我们一起数一数吧!"②介绍游戏玩法规则:"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大趣味插子轻轻撒到草地上)"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果子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筐子里呢?""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③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④"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铃鼓一响就一起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子,准备好了吗?"

3、进行游戏《运果子》

①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情况;② 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听清楚猫妈妈的要求。

③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助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④根据幼儿的取放情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可以使2个、3个。

4、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于始终,让幼儿在愉快轻松地游戏中促进动作发展。下面我来谈谈这次教研活动的研讨过程。

第一次我们听了苏琪老师的试教。课后我们下午班老师对这节课的讨论非常激烈,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整节课幼儿气氛活跃,积极性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最后爬过树林,钻山洞环节中,起先我们设计的目标是让孩子复习巩固钻,孩子们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没有按照钻的要求去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又在讨论,是继续还是去掉这个环节,最后讨论结果还是按照原来的环节开展活动。

第二次我在试教中同样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找原因,环节本身出现问题,让孩子在快速爬的时候去钻,他们难以控制,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所定的教学要求,最后还是去掉了这个环节。

另外一个环节,让孩子学会侧身滚,身体躺平,脚伸直,两手放胸前,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刺猬是缩起来滚的。对于这种概念。我们也查了很多资料。到底刺猬滚得时候是缩起来滚吗?答案是;有时候会缩起来滚,有时候脚伸直滚,所以我们让孩子在尝试滚的'时候让孩子去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滚,最后教师点评告诉孩子今天刺猬妈妈教你们新的本领滚——侧身滚

这次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能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足是在开始部分老师说,今天妈妈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侧身滚,而应该是让孩子在尝试中发现的时候引出课题,说,这个刺猬宝宝滚的真好,我们一起来学学他的动作吧,这样的语句可能会更加完美让孩子感觉我们在做游戏而不是在上课。在背果子游戏中个别孩子没有按照“侧身滚”的示范动作做,教师应该提醒孩子纠正动作。

通过这次活动,对我来说,尽管内容上不难,准备中也显很轻松,但我更重视与活动的设计以及研讨过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师给我提出好的建议。

幼儿园教案反思 第十一篇

我是一名转岗的幼儿教师,快三十的年龄我才来到了这个崭新的行业,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每一天有所反思,有所提高,就会把工作越做越好。所以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观察与反思,幼儿平常的一举一动、一句话语、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引发我的思考,慢慢的我养成了反思的习惯。

一、工作中的反思常常是幼儿的行为给我带来的启示。

一次,四名幼儿在音乐区跳舞。录音机中唱到三条鱼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时我好奇的看着他们,想看看他们谁会被淘汰出局。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四个人搂在一齐,并没有把谁丢下。我表扬了他们,我感觉,是他们给我上了一课,使我受到了教育。三个确实不等于四个,可是生活不是古板的数学,生活中充满了美妙的情感联系。《小金鱼》的真谛不就在于教育小朋友快欢乐乐做朋友吗

大雨过后,许多长长的蚯蚓从土里钻了出来。我想实地给孩子们讲讲蚯蚓,可是孩子们却听不到。因为他们看到了蚯蚓都大声地尖叫着,一声接一声,不能停下来,就像游乐园中人们玩海盗船时发出的阵阵尖叫声。我觉得他们并不是十分害怕蚯蚓,不然他们为什么不躲开而是争着靠近呢尖叫是不是在给他们减压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呢看着他们好奇的眼神,听着他们的声声尖叫,我没有制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们这样的尖叫,叫完了就完了,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欢乐。有位名人(忘记名字了)说过要让儿童像儿童一样地生活。在转岗培训的第二堂课上教师讲的这种观点。当时教室外十分吵嚷,是北京小学的孩子们吧教师说:→www.kuaihuida.com←不用去管他们吧,他们是像儿童一样地生活,他们此时此刻是欢乐的。我想:这天幼儿看到蚯蚓都热烈地尖叫,其中有他们看到新事物的欣喜与好奇;也有对新事物的恐惧与惊叹,更有对新事物的接近与向往

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处可见只要教师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双眼去发现,都会有所启迪。

深秋时节满地的树叶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部分孩子开始在周围草坪上捡拾树叶。一会儿就能检一大把。给你票。小迪在给上滑梯的小朋友发票。小朋友也配合,接过一张票还说了声多谢!这时我又发现小辉在往滑梯口那儿堆树叶,其他幼儿也模仿他把自我手中的树叶放在那儿了。我有过去的冲动,想告诉他们滑梯上会变得又脏又乱了。这时一名幼儿从滑梯上滑了下来,把树叶冲得哗的一下飞了起来,落到四周。孩子们欢叫了起来!噢!他们是不是有一种看到激流勇进的船冲下来那一刻水花四溅时激动与欢乐呀他们的欢笑声和再次行动肯定了我的想法。他们真了不起,创造出这么好玩的游戏!我真想不出来呢。在佩服孩子们的同时我也不忘反思:自主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很有益处,教师要给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并给予用心的支持。他们会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能创造、发明出一些有好处、搞笑的游戏来。

三、一些司空见惯的细节小事也同样能够成为我反思对象。

幼儿离园后我去厕所方便,正碰到一位妈妈带着一名幼儿上厕所,妈妈把孩子扶上厕所,孩子蹲在里面,妈妈蹲在外面,大手扶着孩子的胳膊,听到啪嗒、啪嗒两声,孩子说:拉完了!虽然这是很平常的的事情,但当时我感受良多:有的幼儿为什么会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幼儿为什么会离园后才让妈妈陪着大便思考之后我明白是我做得不够到位,还没有得到孩子的高度信任,孩子需要妈妈式的帮忙!之后我们对班上有类似问题的幼儿采取了妈妈式的帮忙,确实帮忙幼儿较快的度过了入园大便难一关。

幼儿第一次尝试爬斜在半空的不规则攀网时,小惠爬得谨慎而留意,小音在小惠前面,她爬得比较快,到了上头她反过身来对下头的小惠说:小惠,你爬吧,摔不着的!小惠听后果真稍加快了攀爬速度。看到她们的行为我感到:幼儿之间构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欢乐成长。同伴之间的鼓励与支持不一样于教师给予的鼓励与表扬。因为他们的鼓励源于自身的尝试与感受,更容易产生同感和共鸣!

四、孩子一个渴望的眼神也能深深地触动我,引发我的思考。

活动区活动时小羽高声叫我:马教师,您看她小手指着城堡。我看了看和她说:这个城堡真漂亮,你真棒,是个小建筑师!这时我发现晨晨用一双渴望的眼睛看着我!我冲他笑了笑说:晨晨你也搭了,对吧!他点点头。我说:你搭的也很好,教师看到了!他听了笑了,眼睛亮亮的看着我,目光中闪烁着欣喜和自豪!之后我反思:活动区的灵魂在于幼儿自由选取和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说教师无事可做了,幼儿能够坚持下去,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很重要。当然还少不了启发与引导。外向的幼儿会迫不及待地和教师要表扬,对于内向的幼儿呢善于捕捉幼儿情绪、情感变化的教师,不要把他们忽略了啊!

反思使我的工作潜力逐渐提高;反思使我更受幼儿的喜爱;反思使我每一天都有所收获;反思使我充满前进的动力!反思让我成长,我在成长中将继续反思,坚持下去,我要继续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第十二篇

活动目标:

1、懂得食物的味道有酸甜苦辣。

2、通过观察、探索、操作,让幼儿明白劳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家长协作的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红色食物、电饭堡、电炒锅、榨果机等烹饪材料。

活动过程:

1、介绍红色食物以及烹饪道具、材料。

2、讨论:食物有哪些味道(酸甜苦辣)

3、学唱“酸甜苦辣”歌。

4、介绍简单的水果拼盘的制作。

5、请家长协助幼儿用各式各样的烹饪材料制作“红色食物”

6、品尝“红色食物”

7、记录卡

8、活动延伸:帮助家长在家共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思:

在开展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召开了一个班级家长会,动员家长帮忙收集主题材料,没有这次的动员,我们的主题活动可就不能顺利进行了。并且我们在家长会时,用互动的方式让家长充当“孩子”,让他们谈谈,如果你是孩子,谈到“红色”这个话题时,你会想到什么呢?许多家长就滔滔不绝地开始发表看法,这些看法合理的我们都采用到,其中我们老师帮孩子预先生成的一些课内容,灵感的来源就是各位家长。

由于这些孩子现在正处于小班阶段,口语表达能力还很弱,而主题开展时,很多时候需要孩子用言语来表达出,因此在进行语言表述时候,很多孩子只能用很简短的词或者句子来叙述。小班孩子在主题开展中,整体的一个感觉还是,孩子说的少,老师说的多。又怕角色给互换了,只好是一直以引导的方式来进行。

开展“红色”这个主题,孩子很兴奋,也很感兴趣,这都是跟这个颜色有关系。里面涉及到一些艺术领域和综合领域的活动,孩子非常感兴趣,基本上都会很好的达到预期的目标!比如:制作新年卡片、过节啊、逛水果店等等。孩子的兴趣都是非常的浓厚,而且参与性都很强。这些我们老师都很热意看到的事情。但是同时问题好象也出现了,这些活动是很让孩子感兴趣,但是需要课前很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过节啦!红色品尝会啦,课前我们老师的用好几天的时候准备里面的道具,像两条巨龙啊!事先排练大班的锣鼓队……这些物质上的准备需要非常的充分,才能保证课的开展。但是我们开展一个真正的主题,里面的内容真的要很实实在在的话,我们老师有那么多精力去做足这些准备吗?再来人力方面,像:逛水果商店,孩子在老师的`安排下很顺利的进行了参观,而且效果也不错。但是里面投入的人力就是平时的4倍,需要4个老师一起护送孩子过马路去水果店参观。这些综合性的活动,人力方面透支可能是再难免不过的。这次活动色品尝会还好有各位家长的鼎立配合,孩子们与家长共同配合完成作品,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做好记录。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并很好的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这种活动家长一直反映要多开展些。兴趣浓厚。我们会多注意家长的需求,以便更好的开展活动。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之为食物。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2篇幼儿园教案及反思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幼儿园教案反思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