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元素周期律教案优秀11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的11篇元素周期律教案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元素周期律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 篇一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5、概括元素周期律。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建议学生思考:如果将1mol/L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3mol/LNaOH溶液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01页第一、三大题。

元素周期律 篇二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练习: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2)       氧化铝与硝酸

(3)       氢氧化铝与盐酸

(4)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溶液

作业:课本P104 三

《元素周期律》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上归纳得出的,因此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保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

(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此,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为本章创造了必要条件。但由于在初中的学习中,教师对初中教材大纲的把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导致了高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深浅不一。

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

通过阅读,了解并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再与理论推导的进行比较、统一。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法

本节课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可采用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通过实验启发讨论等方法。

重、难点突破办法

教学中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更应注意剖析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程度设计

设疑激趣——多媒体演示——启思诱导——小组讨论——归纳——实验引探——讨论——归纳——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堂,整个课堂的目标完成的设计即是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不断将学生引入学习新的知识,激发思考新问题,使学生有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组织学生按同一横行元素和同一纵行元素两个方向研究、讨论,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的适当时候,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和第一步思路一样,先讨论、归纳,再比较验证,最后分析总结。

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F、Na—Cl的主要化合价。对照表5-5进行验证,完成表5—8,得出结论。

研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先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推测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的课堂练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篇四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  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

3.  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慨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引入]我们在学习碱金属和卤素时,已经知道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其性质也相似,人类已经了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都有些什么联系?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个星期由星期一到星期日为一周,种表记时,从零点到24点为一天。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我们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随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增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但最外层电子依然是1个和7个,这也是周期性的一种表现,元素以什么为序排列表现周期性呢?

[设问]什么叫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种粒子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我们把核电荷数从1~18的元素按课本P97页表5-5排列。

1.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讨论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    2

2

3~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变化

[板书]:一。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稀有气体元素暂不考虑)?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并与P99图5-5对照。

讨论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0.152nm                0。071nm

大                小

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的变化。

[板书]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原子。

[建议介绍]原子半径似乎应该是原子核到最外电子层的距离,但事实上,单个原子的半径是无法测定的,原子总是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在单质和化合物中,原子间总是以化学键结合的,一般:r(原)=r(共),共价半径为2个以共价键结合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3.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讨论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1                      0

3~10

+1                     +5

-4            -1     0

11~18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           的变化。

[板书]三。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金属无负价,O、F无正价;

②一般,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最低负价O=8

③一般,最高正价存在于氧化物及酸根,最低负价通常存在于氢化物中。

作业 :P103 一

第二课时

[引入]从上节课讨论中,我们认识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周期性的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那么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将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板书]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讨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哪些事实加以判断?

小结:金属性的判断:

①     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②     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③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判断:

①     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②     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     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以11~17号元素为例来学习。

[板书]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实验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将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3mL冷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讨论

实验3:将实验2中试管加热至沸腾,观察发生的现象。

1.  镁与(冷水、热水)反应的情形如何?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镁的金属性跟钠比较是强还是弱?说明判断的根据。

实验4:将一小段铝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3mL冷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5:取一小片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1.  镁和铝跟盐酸反应的情形如何?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镁和铝的金属性哪种纱?说明判断的根据。

讨论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铝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6:取少量氧化铝粉末,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既能与酸起反应的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

实验6:取少量1mol/LAlCl3溶液注入试管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Al(OH)3白色絮状沉淀为止。将Al(OH)3沉淀分盛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ol/LH2SO4溶液和6mol/LNaOH溶液。观察现象。

上面的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既能与酸起反应的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

[说明]

①     镁只能表现出金属性不能表现出非金属性,铝既能表现出金属性又能表现出非金属性,这又是一个证明铝比镁的金属性弱的事实;

②     虽然铝既能表现出金属性又能表现出非金属性,但在通常的元素分类中,还是将铝归为金属。铝是金属,但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③     关于氢氧化铝能显酸、碱性的原理,以后还会以电离理论作分析。

[小结]:

反应

金属

高中元素周期律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  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

3.  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慨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在学习碱金属和卤素时,已经知道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其性质也相似,人类已经了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都有些什么联系?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元素周期律》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实质的解释,教材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作为重点内容,在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代表的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基础上,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介绍元素周期律。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知道元素的性质变化具有周期性以及引起其周期性变化的实质,实现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将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内容将结合起来,归纳总结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钠、铝、硅、氯、硫、氮等元素化合物相关性质,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感性资料;第一节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学习了第二节第一课时,学生已掌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及化合价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对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产生思考,这些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递变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3、初步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的统一性。

四、过程与方法:

1、复习科学探究1的结论引入研究主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任务,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提出假设: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的逐渐增强。

2、验证假设Na、Mg、Al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设计方案,结合实际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三种金属对与水、酸反应的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初步体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3、初步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环节,提高“对照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思想。

4、验证假设Si、P、S、Cl非金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设计方案,结合实际条件优化,选取硫化钠与氯水反应实验,通过教材P16表格阅读信息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培养知识整合的能力以及逻辑推断能力。

5、利用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延伸到其他周期,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本质,揭示学习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元素周期律 篇七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课采用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上归纳得出的,因此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保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

(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此,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为本章创造了必要条件。但由于在初中的学习中,教师对初中教材大纲的把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导致了高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深浅不一。

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

通过阅读,了解并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再与理论推导的进行比较、统一。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法

本节课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可采用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通过实验启发讨论等方法。

重、难点突破办法

教学中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更应注意剖析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程度设计

设疑激趣——多媒体演示——启思诱导——小组讨论——归纳——实验引探——讨论——归纳——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堂,整个课堂的目标完成的设计即是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不断将学生引入学习新的知识,激发思考新→www.kuaihuida.com←问题,使学生有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组织学生按同一横行元素和同一纵行元素两个方向研究、讨论,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的适当时候,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和第一步思路一样,先讨论、归纳,再比较验证,最后分析总结。

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F、Na—Cl的主要化合价。对照表5-5进行验证,完成表5—8,得出结论。

研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先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推测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的课堂练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略

元素周期律 篇八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根据元素周期表,以1-18号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得出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归纳1-20号元素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已经从知识观认识到,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有相对的客观性,是开放的、发展的。新课程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相反,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原始观念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自主发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引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自主建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三、说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复习原子结构,由已知推出未知。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给出数据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质量小、速度快、运动空间小)

①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

②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

元素周期律 篇九

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低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本节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具体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学习的探究性。本节教学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了解了钠镁铝铁等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巩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三、本节教学难点与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回忆有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听写1——18号元素符号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件(课件出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总结一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有何规律性变化?

[归纳与整理]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课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3~10 2 1~8

11~18 3 1~8

结论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讲述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1个递增到8个的情况(H、He除外),这种周而复始的重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这就如同我们一年四季更替及每天都是24小时一样。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便称之为周期性变化。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教案 篇十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4、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和迁移类比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仪器、有关药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引入](出示门捷列夫挂像),介绍门捷列夫是俄国伟大的科学家。门捷列夫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学生回答]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教师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律

[教师引导]如何理解"律"、"周期"的含义?

[学生讨论]略。(可以从"星期"、"年"、"四季"等方面认识。)

[教师小结]律就是规律,是关于元素的规律;所谓周期,首先意味着周而复始的重现。其次,严格说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符合哲学上的观点:螺旋式上升。望大家在这两节内容的学习中仔细体会。我们现在明白了:元素周期律就是揭露元素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元素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周期性变化。

[教师小结]请同学阅读课本130页表5—5中原子序数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栏。其中原子序数指的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给元素编的号。阅读后请同学从这样几个角度分析,同时完成表5—6。

[教师板书]核外电子排布

横行

纵列

行与行之间

[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核外电子排布

横行

纵列

行与行之间周期性变化

[教师引导]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我们已经清楚了,请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推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还是按照刚才我们提出的三个方面讨论。

[学生活动]略。

[教师引导]再请同学们阅读表5—5中有关原子半径的数据,证实自己的推测是否确切,完成表5—7。

[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原子半径

周期性变化

[相关练习]课本137页二题3、

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NB、FC、MgD、Cl

[教师引导]结构如此,元素的性质呢?化合价是元素相互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请同学根据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标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正、负价都有的,要求同学标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

[学生活动]略

[教师引导]再请同学阅读表5—5中有关主要化合价,完成表5—8。

[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化合价

周期性变化

[相关练习]课本137页二题6、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HXB、H2XC、XH3D、XH4

[教师小结]从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既然结构决定性质,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呢?留待后续课解决。

[布置作业]课本137页一题2、3、二题2、3、4、5、三题

[板书设计]第三节元素周期律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

横行

纵列

行与行之间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

高中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十一篇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元素周期律属于知识教学要求的C层次,即懂得“为什么”。该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本节教材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与初中知识有交叉的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半径大小的比较虽说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原初中的实际教学多数已达高中时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综合列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2)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至此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其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

为了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元素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十分有利。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 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本节教学重点: 1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2两点为本节课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1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1篇元素周期律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元素周期律教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