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1篇高一地理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高一地理教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高一地理教案 篇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提问】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总结】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观察】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
(绕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绕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高一地理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掌握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知道我国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分布。
3.对学生进行有关我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地理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具准备]
1.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2.“地动仪”图片
3.地球仪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地震”,后半个课时讲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章最后一节。
[板书] 第三章 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讲授新课)
[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世界上著名的两大地震带吗?(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在地球仪上向学生提示,共同说出答案。)
[讲述] 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教师可用地球仪指示)
[板书] 一、多地震的国家
[讲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并阅读“注解”,明确什么叫“震级”。
[讲述] 我国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连续十几年是活跃时期,接着十几年是比较平静的时期,再又是活跃时期。
[板书] 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
[讲述] 在世界各国中,我国是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竹书纪年》一书所记载的夏朝发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图片] 出示“地动仪”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曾学过,这个仪器名称是什么?是哪个朝代、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学生回答,教师提示、纠正)
[板书] 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
[挂图] 挂出“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讲述] 我国地震活动比较多而且强烈的地区,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分,像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接触处,以及板块断裂破碎的地带(教师边讲边用地球仪指示)。例如,我国的台湾、福建沿海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还有一些地区地壳也不够稳定。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图3·23,对照课文认识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指图] 教师在“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上指出四个地震带的位置,请同学们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
[板书] 二、主要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指图讲述] 我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个地区。根据已有的资料记载,我国最大地震为8.5级,山东、西藏、宁夏各发生过一次。1556年陕西华县(秦岭东段北坡下)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危害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夺去了24万人的生命,使唐山这座华北重镇猛烈震动中成为一片废墟。请同学们看课文“读一读”中一位外出急诊的医生讲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荣、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工业城市。(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两幅对比强烈的插图,并请他们谈谈感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承转] 根据上面所述,我国的地震灾害严重。现在同学们一定很关心下面要讲述的问题:地震是否能够预报?
[板书] 三、地震监测和预报
[讲述]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会有预兆,同学们可以看课本图3·26。图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动物异常的情况。其实,除动物异常外,在气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现,范文,地震仪器上也有显示,所以我们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例如,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的7.3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站在震前准确地作出预报,及时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损失。但是,目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预报地震还不能像预报天气那样准确可靠。现在,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对地震预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报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也希望同学们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为地震预报做出贡献。
[阅读回答] 阅读课文“读一读”,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动物会有哪些异常现象?
2.发现井水和动物异常现象怎么办?(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再向学生说明:①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发现自然异常就自行预报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乱;②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个人都应树立防震意识,观察到有关地震前兆的异常现象,应主动、就近向地震台站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练习] 在填充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名称。
[板书] 四、火山的分布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图3·27和图3·28,想一想:为什么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山顶会出现湖泊呢?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湖泊相连成串呢?(学生议论、发言)
[讲述] 原来,它们都和火山活动有关。白头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山顶湖泊;五大连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动,“五大连池”就是五个相连成串的湖泊,它们是由火山喷出的熔岩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讲述] 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指图):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我国已经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几百年来仍在活动的却很少。我国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火山喷发也能引起地震,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在我国许多地方经常发生、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的知识。
[板书] 五、泥石流
[讲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它多发生在山区,和地形、岩石、植被、气候都有关系。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图3·29,对照课文,说说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提问] 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泥石流有哪几方面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 2.造成的危害
[讲述] 泥石流也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当认识它。预防泥石流也是我们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问]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我国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总结]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会危害人们生产、生活,我们应当认识它们,预防它们,尽量减少它们的危害。
[练习] 1.我国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布置作业)
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1、2、
[板书设计]
略
高一地理教案 篇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板书):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高一地理教案 篇四
一、成功之处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运用视频和摘抄新闻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不足之处
1、在运用“印度的地形”图分析印度的地形特点时,没有通过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运用颜色分析地形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大地形区时,用圈勾出的形式不够准确。
2、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三、反思
1、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并快乐的学习?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先引导再教?
2、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做活动来提起学生兴趣。
3、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实际,并且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2、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3、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和水旱灾害频繁多发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资料、图表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以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活动对信息加以整合,探究成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认同,提升审美情趣;深刻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养成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应对水旱灾害。
难点: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教学过程
幻灯片放映: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这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
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
出示本节课的自学提纲:
1、读图7、34“印度地形”,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周边邻国,找出主要的地形区。
2、读图7、35“印度人口增长”,计算:从1951年到20xx年,印度每隔10年,人口增长了多少?50年间人口增长了多少?想一想,印度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3、读图6、10“亚洲气候分布”和图7、38“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思考:印度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
读图,查找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空白地图上填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绘出北回归线──了解其三面环海、大部分处于热带的地理位置。
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了解印度的地形特点。
1、读资料“印度部分资源、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印度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小组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社会经济、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产生什么影响?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压力大,会给我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解决?
2、看图片印度的洪灾与旱灾,分组讨论:为什么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何治理?我国东部也是季风区,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在水资源的利用中,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抗灾减灾?
展开讨论,明确: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适应,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查找印度主要气候类型,结合气温和降水图,讨论其气候特征。
角色扮演(讨论完成):
(1)如果自己是印度的官员,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灾情?
(2)如果自己身处在连降大雨的印度,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保护自己?
课后小结
1、教师画一幅印度空白轮廓图。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板书,形成重点鲜明的提纲。
高一地理教案 篇六
目标定位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核心点一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及不同河段表现
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不同河段其表现不同。图文表示如下: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
3.列表比较河流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的特征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为冲积平原,包括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及三角洲,它们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其特点及成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洪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
平原 河流
中下
游 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河流入
海口的
海滨地
区 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 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核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多呈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呈明显的
条带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河运和海运 带状、团状
思维拓展 河流与聚落的形成
河流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河流流域内有众多的聚落分布。聚落多形成于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如上海等城市;两河流的交汇处,如武汉、重庆等城市;河运的起止点,如赣州等城市。
类型1 典型的河流地貌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a —② B.b —① C.c —① D.d —③
(2)若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大于b河段
D.c河段以搬运作用为主
答案 (1)AC (2)AC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判读及应用。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a、b、c、d、e在不同河段的位置及①、②、③分别所代表的河谷形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河段河流侵蚀的方向及形成侵蚀地貌特点。
第(1)题,①、②、③对应的河谷形状分别为槽形谷,“V”形谷及“U”形谷。然后结合a、b、c、d、e在河段中的位置具体分析。第(2)题,北半球河流侵蚀右岸,淤积左岸,河口三角洲容易向左岸连接,建水电站应建在水量大,有落差处;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沉积物的颗粒可能a大于b。a处先沉积,颗粒直径要大于b,b处后沉积,搬运的远一些颗粒应小些;c河段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应以沉积作用为主。
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的方法
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主要是在侵蚀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别。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指向河流上游;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垂直方向;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垂直。
2.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
瀑布主要是河流对硬度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下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
变式练习1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 ,以 作用为主;
B: ,以 作用为主;
C: ,以 作用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深, 大,多 ,水能资源 ;C处河段特征: ,泥沙 ,江面宽广,利于 (交通)。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答案 (1)乙 流水侵蚀、下切 丙 流水侧蚀作用加强,侵蚀拓宽 甲 流水沉积
(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流速慢 沉积 航行 (3)C
解析 本题考查流速、流量与侵蚀、搬运能力的关系问题以及岩性与抗蚀力问题。在河流的上游(A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中游(B处)以搬运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下游(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类型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说明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答案 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解析 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交通线和地形又是影响村落分布和规模的基本要素。由图可看出,该地有道路,地形既有山地又有平原,即可解答。
并非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差,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变式练习2 若该聚落形态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答案 A
解析 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干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
少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较少,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
1.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它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所致,除内力作用外,外力作用主要是河流的下蚀作用。
2.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答案 C
解析 河流在凹岸侵蚀使凹岸谷坡后退,河床变宽,河流向横向发展,应属于侧蚀作用。
3.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上看河流是曲流,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不仅受河湾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上述两种力叠加影响的河岸,侵蚀较重。
4.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B.峡谷 C.黄土高原 D.沙滩
答案 A
解析 峡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滩是波浪沉积形成的。
5.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
答案 A
解析 平原虽然是最适宜聚落发展,但并不是所有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区,如亚马孙平原;河流可以为聚落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在山区高原,河谷地区地势低,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6.下列关于河流对城市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全部都位于冲积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濒海、濒湖和沿河的平原地带
C.在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
D.山区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带
答案 B
解析 在热带地区,由于冲积平原不易散热,天气闷热,对居住很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在山区,多倾向于沿河
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冲积平原具有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便捷的运输条件等优势,为大城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读图,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解析 从图示可知,b处地形平坦,邻近河流,水源充足,又有铁路经过,交通便捷,周边绿洲面积大,位置居中,在a、b、c、d四个位置中,其区位优势条件最为突出。
8.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 ,有利于 和 。地形以 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
成 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因为那里地形 ,水源 , 便利。
(3)如果图中A、B、C与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的早期聚落相对应,请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该区域是我国的 平原。
A 西安
B 宝鸡
C 渭南
答案 (1)河流 灌溉 航运 平原 条带
(2)B 平坦 充足 水陆交通
(3)渭河 A—宝鸡 B—西安 C—渭南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A、B、C三村落均沿河呈条带状分布,可根据已学知识分析与此相关的问题。(2)B村落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3)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均位于渭河平原上,根据其相对位置可以正确连线。
河流冲出山谷,随着流速减慢,可形成洪积扇地形,读图回答1~2题。
1。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2。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 砾石 粉砂 B.粉砂 黏土 砾石
C.砾石 粉砂 黏土 D.砾石 黏土 粉砂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河流流出山谷时,由于河水流速减慢,物质堆积,而对应山谷出口处的中部由于堆积物质较多,再加上只要有流水就有物质堆积,所以中部堆积层较厚。第2题,物质颗粒在堆积时大的颗粒先堆积,小的后堆积,因此从河流上游到下游,颗粒逐渐变小。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完成3~5题。
3.若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洪积平原 B.“U”型谷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4.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A.① B.④ C。 ③ D.②
5.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春冬两季
答案 3。A 4。D 5。A
解析 第3题,河流出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易成洪积平原。第4题,②处为河流凸岸,泥沙在此堆积,黄金为外生堆积矿床,在②处才可能有沙金。第5题,我国南方河流为季风区河流,夏秋为雨季,河水流量大。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7.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 D.高山顶部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图中怒江河段流经横断山区,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的侵蚀作用以下蚀为主,峡谷地貌发育。第7题,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聚落分布在地势较低、气候温暖的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xx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并获得成功。 据此回答8~9题。
8.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
①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以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8。A 9。C
解析 第8题,通过“人造洪峰”可增强流水的侵蚀作用,从而将沉积于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侵蚀起来,然后通过流水将泥沙搬运带入海洋。第9题,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地区,那里河流的补给量小、水流量小、含沙量也小,故源区的工程对黄河下游的“缺水多沙”影响不大;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属气象灾害,与黄河下游含沙量无关;故解决黄河下游的“缺水多沙”,应合理地向下游调水以及在中游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10.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位于 游;B位于 游;C位于 游 。
(2)该河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
(3)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 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答案 (1)上 下 中
(2)北 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C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第(1)题,河流在中上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
第(2)题,图中B河段南岸较陡,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河流侵蚀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结果。
第(3)题,建坝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水能多少。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则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
第(4)题,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森林被破坏,会出现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床,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高一地理教案 篇七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该因素是通过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毁林等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过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部分思考这一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板书: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绍: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许多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会上涨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板书: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介绍: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板书: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介绍: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转折:既然全球变暖会引起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作为人类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板书: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讨论: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部分讨论人类应如何面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总结: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反馈: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C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3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
球环境的潜在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的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因环境变迁将_举国移民,这里所讲述的“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
高一地理教案 篇八
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教学过程
【活动】判断背斜和向斜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判断及成因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
1.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融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影响航空和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引起地面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高一地理教案 篇九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范例 篇十
一、说教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章内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升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3)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此部分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有知识缺陷
五、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看图分析法、讨论式学习法、图文转化法以及知识迁移法。
高一地理教案 第十一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设计】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热力环流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②三地气压相同;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结】【板书】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
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
②三地气压相同;
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复习旧课】
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
【学生回答】略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讲授新课】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
3.了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板书】(一)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板书】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判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板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可以减小风速
【讨论】我们刚才介绍了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三种作用力,请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风都受到这三种力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1篇高一地理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高一地理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