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优秀8篇(典型案例剖析报告范文8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百折不挠”。以下这8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篇一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片段,进一步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会充满希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精读课文片段,理解重点词句。

2.探究文中运用数据的内涵,体会人物品格。

教学难点:

感受谈迁与厄运抗争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心存信念,就一定会有希望。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如何战胜厄运,在你逆境中站起来的。(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探“信念”,体会艰辛。

1.过渡:课题中有两个词语和谈迁一生的命运息息相关,是哪两个词?(厄运 信念)

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呢?默读课文第一节,找一找,划一划。(板书:立志编写)

3.简介明史,体会志向。

4.品读句子,“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5.这么难的事他成功了吗?品读重点句:“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6.小结:是的,编书难,编史书更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难上加难。可谈迁却一直坚持了20多年,是什么支撑着他?(信念)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谈迁。(板书:坚持不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厄运’之不幸,感悟意志之顽强。

1.过渡:写成了,高兴吗?可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读读这个词“厄运”,什么是厄运?谈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呢?默读第二节,找一找,划一划。(板书:书稿被盗)

2.为什么说书稿被盗是厄运呢?被盗的仅仅是书稿吗?

3.过渡:是的,书稿是谈迁20多年来心血的结晶,是他20多年来生命里的一切,谈迁把书稿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可是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这又怎么不是一种厄运呢?怎能不令人痛心呢?

4.引读‘“20多年的心血。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体会“体弱多病”,你想说什么?

5.品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你知道他此刻会想些什么吗?

6.过渡: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谈迁被打跨了吗?终日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里消沉了吗?编写国榷是谈迁自幼立下的志向,为之奋斗了20多年。20多年 哪,这又是怎样的20多年?这20多年来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20多年来每分每秒时时刻刻都在想都在做的事怎么会轻易放弃呢?怎么能轻言放弃呢?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7.引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从头编写这部国榷。”读出力量---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三)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编写之苦,再感信念之坚。

1.品读重点句‘‘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2.新的国榷怎么写成的?品读重点句:“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队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自由读,圈划令你感动的词句,作批注。

谈谈体会,想象画面。(课件: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谈迁-------------------;在一个寒风凛冽的严冬,谈迁 ------------------;在一个黄沙弥漫的早晨,谈迁-------------------;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谈迁 -----------------。

想一想,说一说。

指导朗读,配乐朗读。

4.谈迁图:你有什么话想对谈迁说?(板书:坚定不移)

5.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向谈迁那样不向命运低头,与厄运抗争的人,你知道吗?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2.齐读最后一节。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紧张有序,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发言, 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谈迁这位史学家的坎坷命运深深触动,被他坚定的意志深深感染。由于本人教学水平有限,教学经验的缺乏,很多地方考虑不成熟,对教材 的挖掘不够深刻。另外,有很多细节地方处理得也不够到位,尤其在引导学生探究谈迁遭遇打击时的心境这部分教学显得太表面化,给本节课的教学留下了许多遗 憾。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篇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四字词语,用上这其中的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谈迁吗?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谈迁自幼心中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是——(贴: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指名学生回答)

2、为了实现这个信念,谈迁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好好体会一下。

3、小结,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但是信念的实现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中间难免会遭到厄运的打击。谈迁遭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书稿被盗)

5、书稿被盗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关键句子来。(出示句子: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6、是呀,面对如此厄运,谈迁(引读)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谈迁茶饭不思,那他在思什么呢?他夜难安寝,又在想些什么呢?

7、这一厄运对谈迁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谈迁被厄运打垮了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圈划关键的词句,把自己的对语句的理解、想法用一个词、一句短句写在书上空白处。

2、为了重写《国榷》,谈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走近谈迁,展开想象,把你最感动的一个镜头用笔写下来吧!

3、谈迁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努力,在抗争,你能读好这段话吗?先自己试一试。(配乐指名读)

4、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话吧!(配乐齐读)

5、学到这儿,你想对谈迁说些什么呢?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谈迁成功了,他用自己不幸的经历,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出示、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到这儿,你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定有了更新的认识,那这里的信念又指什么呢?(教师相机板书:成功)

3、让我们记住谈迁的故事,记住这一段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

4、老师读了这个故事后,想到了这么两句话,我把它送给大家。

5、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拿起课前准备好的书签,认真思考,自己写一句励志格言,写完后别忘了署上你的大名。(配上《从头再来》音乐)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1. 搜集有关古今中外名人的励志文章。

2、继续完成课堂练习,并把它制作成书签。

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成功

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希望 勇气 力量

意志 毅力 信心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人公是——谈迁,他的信念是——立志编写《国榷》(板书)。他编写完成了吗?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 齐读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正当谈迁为完成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而喜悦不已时,厄运袭来。是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在他的身上?指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2、交流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谈迁遭遇到厄运的语句吗?

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句子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1)齐读。

(2)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抓住以下几点:一本怎样的书?心血化为乌有;对谈迁打击很大)

a、一本怎样的书(出示第一段句子)这些数字说明什么?(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以语文书作比较,让学生形象感知数字的巨大)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谈迁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这之中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啊!谈迁靠着坚定的信念,历经20多年奋斗,完成了《国榷》的编写。

b、可此时,20多年的心血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回答小偷偷盗,并相机理解“家徒四壁”,进一步体会谈迁为编写《国榷》,付出了全部,不仅仅是精力,更是大量的物力财力,可以说除了书稿,他一无所有)

c、为什么说书稿被偷,是“致命的打击”?(联系20多年的心血以及谈迁当时的身体状况来说。)

(3)指导朗读。

这句话我们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悲愤、同情)谁能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齐读

4、这“致命的打击”对于谈迁来说大吗?从哪看出?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再读,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指导朗读)

的确,面对20多年的心血,在即将付印前书稿却被盗,下落不明。对谈迁来说,是万万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他生气,他着急,他无奈,他愤恨,他落泪。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时,他只能任痛苦的泪水不停地流淌。但是,谈迁在厄运面前,放弃自己的信念了吗?(没有)从哪看出?

5、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如果说刚才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悲愤交加、伤心欲绝的谈迁,那么此时,你读着这一句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 (可以联系谈迁当时的年龄、身体状况体会他顽强的意志。)指名回答。哪些字词看出谈迁的坚强?

但 很快 挣脱 又 决心 从头(指导朗读)

这时候,谈迁会想些什么?(我不能被厄运打垮,我还没有完成立下的志向…)

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支撑着谈迁即使面对厄运也毫不放弃对这部《国榷》的编著?(坚定的信念)因此,在遭受厄运的打击后,他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8、谈迁20多年的心血被小偷盗走,下落不明,但这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决心从头撰写。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小偷的憎恶,读出谈迁顽强的意志。)看时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凭着他坚定的信念,从头撰写《国榷》,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谈感受。出示第三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相关的句子。

a、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终日奔波,写出谈迁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所编写的明史“翔实可信”,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心甘情愿。)

b、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理解“奋笔疾书”。他是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了不起的史学家。)

交流后指导朗读。

3、练笔

同学们,谈迁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使这部《国榷》更加完备、准确,他来到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引读,白天,他一袭破衫——引读,夜晚,面对孤灯——引读。同学们,当我们读着这一句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你们瞧,老师仿佛看到了:

出示句子,分组练笔。

(1)这天,风特别大,谈迁亲自来到郊外考察, 。

(2)时至深夜,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只有谈迁屋里的灯还亮着,他 。

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句,发挥自己的想象,顺着老师的话写具体,写完整吗?5分钟

4、交流学生的练笔。(一到两位)(每一句至少一个,最好各两个,先让中等的,再让好的说)

5、小结学生的练笔内容。

同学们写得都不错,从你们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谈迁在逆境中奋起,不怕苦,不怕累。这是因为有一份信念一直在支撑着他,那就是——(指板书)编写《国榷》。

6、为了使《国榷》完整、准确,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来到北京,白天,——引读,夜晚——引读(这一段话再引读一次,加深印象

7、过渡: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终于诞生了。

出示句子,齐读。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04卷,500万字,说明什么?(信念的坚定,他用生命写成,令人肃然起敬。)

教师补充《国榷》的内容,介绍完后引出“名垂青史”,并理解。

《国榷》介绍

《国榷》是谈迁撰写的一部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为了使这部《国榷》更加翔实,谈迁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在1621年开始编著。这部叙了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也就是1328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共317年的历史。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写本流传下来,经后人整理,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加入卷首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谈迁从30多岁开始写,倾其20多年心血写成的明史被窃,在59岁时再从头撰写。当他写完新的《国榷》,在63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国榷》是谈迁用生命写就的巨著呀!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今天,作者向我们讲述谈迁编写《国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是晴天,我们也许会遇到暴风骤雨,甚至电闪雷鸣,请不要害怕,更不要绝望,想一想谈迁吧,我们就会明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回答,先结合课文内容说,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了解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逆境中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断奋斗,可以这么说,为了这本书,他倾注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板书:毕生精力),最终编写完成了明史——《国榷》。这是一部用生命铸成的巨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谈迁那样,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用坚定的信念来战胜一切困难,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扬帆启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六、课外延伸

老师也借此机会,赠送几条有关信念的名言给大家。一起来读读、记记。

1、人生的意义在理想的光辉中闪烁;生命的价值在创造的生活中闪现。

2、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4、春天最难过的是没有收获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

六、好文推荐

《海伦 凯勒》

附板书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毕生精力 编写《国榷》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含义。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过程,体会谈迁之所以能完成《国榷》这部历史巨著,正是因为他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一、整体感知,一咏三叹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看着老师认真书写课题。我们老师经常说:提笔就是认真时,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2、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谁来围绕课题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谈迁写《国榷》这部史收遭受挫折,但是没有被厄运打倒。

生:……

3、师:嗯,好的,最后他完成了一部新的《国榷》。关于新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有关的句子。看谁找得最快。

4、指名回答。

生:“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师:找得真准。这句话是课文中非常重要的句子,说他重要,不仅因为他写出了新《国榷》的价值,老师觉得,在这句话中,有几个词语非常关键,他对我们读懂这篇文章,非常重要。那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找一找哪些词语与课文的内容有联系?

师:他找到了“新写”。(板书:新写)

师:噢,我觉得你这个地方的关键词应该是“原先”。很了不起。(板书:原先)

生:有,“新写的……更加翔实精彩”。(板书:更加翔实、精彩)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些关键词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吗?

生:新写的那部是什么样的?

生: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的?

生:谈迁为什么要新写《国榷》?

生: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谈迁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过渡:

师:我们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这节课,请同学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再一次走近谈迁,认真地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好好品味一下,学会自己想问题,开始吧。

二、整体感知,一咏三叹

1、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的?

生默认课文。

师插话:读课文,贵在边读边思考,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幻灯出示)

师:这句话中有什么特点?

生:有数字出现。

师:来,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数字。一起读,齐。

生: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20多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知道,写一本书,最多10年,谈迁却用20多年,还有6次修改。

师:20多年,人生当中会有几个20多年?

生:三、四个。

师:总之不多嘛,而谈迁他一生只做了这样一件事。继续讲。

生:20多年,修改了6次,想想看,得多用心良苦呀。

生:不容易。

生:我认为,经过6次修改,我们写作文,最多四五百字吧,要一个多小时,而且修改不了6次,而他这五百多万字,要经过6次修改,他要花费多长时间呀?

师:好,让我们再一次联系你的感受,把这些有生命的数字读活。

生齐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师:20多年,几千个日日夜夜,我们把目光聚集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请看这句话。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谈迁为了一点准确的数据,居然能忍耐那么多痛苦,这表示了谈迁的信念很坚定。

生:谈迁为了一点点准确的数据,竟然心甘情愿地走了一百多里路。我非常佩服他。

……

师:一点史料,一百多里路,能成正比吗?

生:不能

生:只是一点史料,而且他又不是官,他不容易了解真实的史料,他必须去采访很多的老百姓,所以一点史料他也要走很多很多的路。

师:是呀,他是心甘情愿。而正是这一点点,造就了这四百多万字的《国榷》。是不是呀,再读这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谈迁编写原先的这部《国榷》的过程,你会是哪个字?

生:多

生:真

生:好

生:苦

师:由苦我想到了,他从小就,我认为,是“难”。(板书:难)两个字

生:很难

师:三个字

生:非常难

2、为什么要新写《国榷》?

师:好,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新写”,他为什么要“新写”呢?

生:“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这就是他新写《国榷》的原因,因为《国榷》被偷走了,不得不新写。

师:并引读。

生接读:(齐读)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师:小偷走的仅仅是一部《国榷》么?实际上偷走的是什么?

生:偷走的是谈迁用二十多年花的心血。

生:偷走的是谈迁的生命。

生:偷走的是谈迁的一切。

……

师:是呀,天有不测风云,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来横祸、祸从天降等。

师: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难怪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让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厄运谈迁的沉重打击。 www.chayi5.com

出示语句

生:齐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可是,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师:假如你就是此时的谈迁,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想,什么破小偷,怎么专偷人家,怎么不偷我(此处录音模糊,听不明白,众笑)。

生:天啊,我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就没有了,早知道我就不把《国榷》放在橱箱了里了,我放在我自己衣服上。现在可怎么办呀?

师:真是厄运从天而降。(板书:厄运)还有谁谈谈?

生:天呀,这小偷等于偷走了我20年呀,人生哪里有那么多的20年呢?这叫我怎么办呀?

师:我怎么活呀?天呀,地呀,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谈迁心里真不是滋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会是什么?

生:痛

生:酸

……

师:好。(板书:苦)

3、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谈迁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师:过渡:谈迁放弃了吗?那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谈迁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指名说

生读:“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画出让你感到的句子,并写下让你感动的原因。

生:谈迁在新写的这部《国榷》中,为了让这部《国榷》更加翔实、准确,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四处寻访。我感受到了,谈迁不怕苦。

生:我觉得这部新的《国榷》里渗透的全部是他的心血,他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感受到谈迁永不放弃。

生:课本中说,他年老体弱,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师:不怕累,不怕体弱多病。还有,面对孤灯,是不怕孤独呀。因为他知道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师:同学们,谈迁为了完成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岂止这几句话,据史料记载,谈迁为了使这部《国榷》能够更加准确、完备,先后访问了173人次。想像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练习:

也许,那是一个黄沙飞舞的早晨,谈迁出去寻方,他______。

也许,那一天他劳累过度病倒了,他___________。

也许, ,他 。

指名学生交流。

师:谈迁为了使新写的《国榷》更加翔实、精彩,同学们说的这些他都有可能遇到。这时候,如果让大家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你会有别样的感受。

教师引读

出示语句:

生齐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多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师:谈迁也因此

生:名垂青史

师:看黑板,谈迁由原来失去《国榷》,然后又成功地撰写了新的《国榷》,他靠的是什么?(根据课题并且板书:板书:打不垮(最终成功)。你能不能想到一个最合适的成语。

播放音乐:伴随着《从头再来》的歌曲,想好了的举手。

生:锲而不舍

师:你能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吗?

生:意志坚定

师:写上去。

生:持之以恒

师:也写上去。

不懈努力,坚韧不拔……

师:让我们再次读读这些成语。

生读。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也有一些感触。

师:引读。

生读最后一段。

师: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一遍。

三、延伸单元主题,自主阅读课文。

师:你们都打开书的目录,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单元,还有两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相信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课后,写一篇读后感。

(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与主人公进行情感撞击,心灵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五

不敢说,两个星期前的实践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一堂成功的课,但可以肯定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学生谈体会时许多次提到了“因为有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才获得了成功”。今日读学生的读书笔记,又有好几位学生提到谈迁。

这是一篇新课文,篇幅较长。设计教案前,我在网上查过不少资料,也听别人上过一堂课,教学思路大概有这么几种:

① 按事情发展顺序,由“编写《国榷》”到“《国榷》被偷”到“重写《国榷》”,按部就班体会谈迁的治学刻苦和信念坚定。

② 从“厄运”着手,先理解第二自然段,再感悟第一次编写的执著,第二次编写时的艰辛。

③ 以新编成的《国榷》为主线,将谈迁两次编写进行比较,体会信念的坚定。

在反复研读文本后,我觉得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重点词在“信念”,于是决定以体会谈迁的形象为主线,以“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为切入口,并贯穿整堂课。

回忆课堂教学过程,几点感受记录下来。

一、批注,感悟文本语言。

[片段]

师:谈迁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凭着顽强的毅力,靠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有很多地方打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走进谈迁,把感受深的词句划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学生开始看书,教室内静悄悄的。两分钟以后,学生纷纷动笔。]

教师巡视,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感受是那么的真切:

花费20多年撰写一本书,多么不容易!人生能有几个20年,谈迁的执著让我佩服。——尤家曜

作了6次修改,一个一丝不苟的谈迁。——焦文豪

五十多岁了,还要四处奔波,谈迁你不累吗?我知道你想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陆嘉

谈迁真了不起!二十多年的心血没了,但又能很快地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丁安其

……

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智慧的火花就能迸发。经常抱怨现在的语文越来越不会教了,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目莫棱两可, “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喜欢?”等等,学生的思考往往缺少深度广度。语文课堂上何不多加强些这方面的训练?在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以后,再进行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想”“会学”。

二、补白,丰富人物形象。

[片段]

《国榷》被偷后,“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学生抓住“很快”“挣脱”“下决心”谈了体会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假如你是谈迁,此时会怎么想呢?

赖玉琳:二十年的心血就这样让它失去吗?。不,我不甘心。

王 杰:我决不能向厄运低头,我不能就此罢休,我会在我的有生之年重写《国榷》。

马春晖:我谈迁不是懦夫,我不会向困难屈服,我要从头开始。

陈 琳: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坚定不移,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

……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进入到一种“文我交融”的情境,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对话热情,在充满个性的对话中升华了体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愈发丰满,谈迁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然也会在学生的心中流下烙印。

三、评价,“话龙”点睛。

学生的感悟有时不一定很到位,有时虽已领会但表达不是很清晰明确,就需要发挥教师“导”的作用,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通过评价,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由模糊到清晰,有浅显到深刻。课堂上,我曾用这样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回答:

“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谈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丝不苟的,精益求精的谈迁!”

“让我们感受到了意志坚定的谈迁!”

“这是矢志不渝!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六

一、导入

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每个人的生命路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一定不会被厄运击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史学家谈迁,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有谁知道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翔实可信”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明代浩浩200多年的历史要编成一部书谈何容易呀!而今成为历史,有些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考证,所以编写一部详细真实可信的明史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种信念需要何等坚定,谈迁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哪!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想想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谈迁的艰辛。

二、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请和同桌一起交流体会。

2、全班交流

“有一次——一百多里路。”

a、这句话中的“一点”说明什么?就是为了着“一点”,谈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多少里路?

b、一百多里路相当于祝塘到无锡的一个来回,我们坐车也要将近两个小时,何况谈迁是走着去的呀!

c、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什么呀?(谈迁为了自己的信念吃了很多苦)而编写整部书呢?

小结:这一点都来之不易,可以想见编写这部史书谈迁要走多少路,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啊!谁能读出谈迁的艰辛。

d、指导读

“经过20多年的奋斗————《国榷》。”

a、指名说

b、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些数字,读读想想哪一个数字最让你感动?

“20多年”——一年有365天,20年就是7300天,近万个日日夜夜,可见谈迁付出的辛劳是巨大的。

“6次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要经过反复查证,反复核实,反复修改,6次该花费谈迁多少精力呀!

“50多岁”——这样算来这本书应该是他30岁左右写的,那时正值青春年华,大好时光,有很多人正享受着安逸甚至奢侈的生活,而他却把这

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放在了著书上,谈迁的志向多么远大呀!

“500多万字”老师手里这本书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但也只有37万多字,500多万字相当于13本这样的书,更何况那是用毛笔一笔一笔书写出来的,远远超过13本这样的数字,可以想见谈迁付出的艰辛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c、谁想读读这句话?

d、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岂止是数据的简单罗列啊!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谈迁滚烫的和一生的辛劳。(齐读)

三、学习第二节

过渡: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这时,厄运却从天而降。什么厄运呢?(指名读)

1、谈迁遭到了什么厄运?书稿的被盗为什么对于谈迁来说是厄运?

这真是(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

2、引读过渡: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

“他茶饭不思————流淌。”

a、遭此厄运之后的他心情怎样?

(伤心,是一般的伤心吗?是伤心欲绝。

痛苦,是一般的痛苦吗?是痛不欲生。

绝望,是一般的绝望吗?是绝望透顶。

3、小结: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正的英雄;当生活遇到时候,真正的英雄就会显示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的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吗?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吗?

a、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让我们带上崇敬之情齐读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吧!

b、练说:谈迁为什么能够摆脱痛苦?为什么能够下决心从头再来呢?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c、没想到经过20多年洗礼后的信念竟变得如此坚定。信念的力量多么强大啊!让我们再次齐读,一同来庆祝谈迁的重新崛起。

四、学习第三、四小节

1、同学们读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至极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小声地读读第三小节,想想谈迁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

a、生谈体会

b、他穿的是什么?陪伴他的是什么?身体怎样?孤独的灯,孤独的人,孤独的心,这些谈迁在意吗?他在意的是什么?所以(引读)白天————,晚上————,因为他知道————。这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c、谁来读好这段话。

“新写的《国榷》————名垂青史。”

a、这是一部怎样的巨著啊!(齐读)

b、谈迁因什么而名垂青史?这里的“此”指的是什么?

《国榷》,为什么?

仅仅是因为这部书吗?

c、小结:谈迁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这部巨著,更是他对信念的那份执着,让我们带着后人对他的景仰齐读这段话。

d、练说:500万字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愈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打击后,从头再来写成的,此时此刻的谈迁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要讲吧!

e、小结:正是因为谈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从愁云惨淡的日子中走了出来,终成大器。

这真是(板书: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2、让我们带着谈迁那份坚如盘石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1、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人也象谈迁一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a、张海迪、海伦凯勒身残志坚。

b、诺贝尔亲人离去也没有改变他一生的追求。

c、恩科西身患爱滋病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d、卡莱尔和谈迁有相似的遭遇,更有相同的信念。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敢于从头再来。(播放音乐《从头再来》)

3、同学们,这是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送给大家,因为从头再来需要信念,更需要勇气,当你们遭受挫折时听听这首歌,想想谈迁吧!最后,让我们伴着音乐,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把这首诗送给谈迁。(读)让我们永远铭记课文的最后一段。(读)

板书设计: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七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8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司徒街小学 徐玲芝

教学目标:认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技能:通过重点句子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谈迁的精神品质。情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深刻的道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课题: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引读课题)

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件出示(先……然后……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书稿被盗 第一次

第二次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概括大意 课件出示(虽然……但是……)

课题虽然只有7个字,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深的道理,让我们打开书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第几小节也具体地告诉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精读课文

指名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要求找出一组反义词:希望之光——绝望之云

是什么原因才能使希望之光趋散绝望之云。(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看看来谈迁一生中遭受了哪些厄运

默读课文,要求找出段落,划出句子,圈出词语,写上感受。

分析第二自然段

出示: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这是厄运

意想不到 化为乌有 致命的打击

师述:这的确是一场天大的厄运,要知道被小偷偷去的是一部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鸿篇巨制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国榷》

同学们,在这段话中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数据)

读了这几个数据,你感受到了什么吗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好这段话吗 指导朗读注意数据的朗读

师述: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教师引读)就在……

师述:作为我们尚且感到心痛,那么作为为之付出20年心血的谈迁又会如何呢 请你在读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他茶饭不思,……

读了这几个词,你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了吗 听到了谈迁的话语了吗 (指名说)

师述:谈迁是普通人,所以他像普通人一样痛哭流泪,但他又不像普通人,他在遭遇到天大的灾难致命的打击后,是怎么来表现的

指名交流,出示句子:很多人以为他再也……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坚强地站起来

同学们,是什么让他重新站了起来 再读课文在找一找。

(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师小结:为了这个信念,谈迁已经奋斗了20年,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同学们,此时你对谈迁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指名读。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的感情去齐读这段话。

师述:同学们,谈迂这一生还遭受了哪些厄运 板书(家境贫寒)

正是谈迁从小家境贫寒,才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我们可以从哪个事例中体会出

还有哪些厄运 (板书:体弱多病)

分析第三自然段:体弱多病

师述:谈迁第二次撰写书稿已经50多岁了,而且是体弱多病,在这生命有限的日子里,谈迁做了什么

出示第三小节的部分内容,交流:他一袭破衫……

指名读,交流:在这段话中,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为什么

指导朗读好这句话,让我们听出你的感动。

透过4年四处寻访广泛搜集这些词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谈迂这样夜以继日的工作,他为的是什么 (有一种信念)

师过渡:谈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孤,不怕病,有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

再次理解这些数据,说明谈迁付出了许多的心血。

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最后一节)

自读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三,师小结:同学们,只要信念打不垮,绝望会转向希望,具有打不垮的信念,就会排除绝望,迎来希望的。我们要牢牢记住。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出示教师搜集到的名言,轻声跟读。

四,作业:

1,课文中有不少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四字词语。让我们一起来积累好。

完成填空。

2,小练笔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家境贫寒 第一次

书稿被盗

体弱多病 第二次

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第一范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八

教学目标:

1、整体入手,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读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渗透学习方法:1、阅读方法2、解词方法3、理清课文段落方法。

关注每个词语,边读边思,读出词语背后的感情。想象训练、说话训练、写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揭题读题(2)

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一起认识了吃尽千辛万苦、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抗非典中,为了病人,献出年轻生命的白衣战士——叶欣;从小就喜爱昆虫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名字叫谈迁。(板书)“迁”是个生字,谁来给这个生字组个词?。

2. 谈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出示媒体)看老师板书,边写边说“厄”和“垮”的写法。

谁愿意来读一下课题。(评价,你突出了“信念”)谁也来读一读?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5)

同学们,你们回去读了几遍书?有没有信心来考考自己。相信你们肯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出示一类词、二类词。

浙江 抄写 锁 挣脱 诞生

安寝 撰写 逸闻 崎岖 坎坷

听好要求,要读准,读响亮,听的同学要听仔细,有问题等同学读完再举手。谁来读第一行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得非常准确。注意这里有个字是多音字,谁再来读一读。

第二行二类词语谁来读?(崎岖)这个词注意字音。再读。谁来把这两排词语连贯地读读。(指名,如果举手的人多就一起读)看来这些词语难不到你们,你们真了不起。

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四字词语特别多,愿意来挑战他们吗?听的同学不仅要认真听,还要仔细看。有没有发现什么?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贫穷)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奋笔疾书 (勤奋)

翔实可信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 (史书)

(你们不仅挑战成功,更有一双慧眼,五(1)班,了不起)这些词语里还有个小题目,愿意试试吗?你能说说他家贫穷到什么程度?这就叫——家徒四壁,这里的“徒”是什么意思?一袭破衫的“袭”是什么意思?

根据词语意思,来理解其中某个字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解词方法。

看他们都等不及了,要紧跳出来了。(选择义项)

博览群书的“博”是个多义词,请同学们看看这里的“博”是什么意思?那词语的意思是——奋笔疾书的“疾”也有几种解释,谁来选择一下,说说词语的意思。再比一比,这里两个“书”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文字就是这么有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语,把你的收获读进去。词语关闯过了,想不想闯一闯课文关?

那现在我们来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响亮,听的同学要仔细,有问题等同学读完再举手。

随机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五(1)班的同学们,词语、课文都掌握得很好,看来,充分的预习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三、了解主要内容。3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谈迁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两三句话概括)可以同桌商量商量。

(谈迁编写了一部《国榷》,可书稿被小偷偷走了,谈迁没有被打垮,又重新撰写了一部新的《国榷》。(说得多简洁!)(你很了不起,用简洁的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编书——被偷——重写(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得清清楚楚。)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8)

1.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你再读读课题,联系课文想想课题中信念具体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翔实可信的)?厄运在文章中指什么?为什么把书稿被偷称作是厄运?(因为这是他二十多年的心血,是他好不容易写成的。)让我们把目光回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编成这部史书不容易?

2.交流:请你用读句、抓词、谈体会的步骤来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编写不容易?

#没钱买书

出示:“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一百多里路。”

点拨1:1、四处走了许多路,这处没有-难吗?(读)

2、在四处借书抄写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也许会遭到拒绝,也许会遭到白眼,也许还会遭到侮辱,但为了搜集资料,他只能委曲求全)难吗? 朗读句子。难

点拨2:1、(“一点”是多少,也许是就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可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呀?“一百多里路”有多远,“苏州到常熟多少路程” 42公里路,我们乘汽车也差不多要1小时,而他却是用走路“竟”),难吗?难你来读。

2、一点、一百多里这两个数字用得多好呀!这一百里走得容易吗?也许会——读。

3、同学们说得太有道理了!由这“一点”的来之不易,可以想象,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是多么的难!谈迁要走多少路,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想象训练: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饿了,_啃一口随身带着的干粮;渴了,喝一口道旁的泉水_;累了,冷了 ,找一背风处,瘫倒在地稍作喘息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地前行。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

点拨3出示:“经过这样20多年的奋斗,6次——————――〈国榷〉”出示句子,指名朗读,擦亮你的慧眼,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字很多)请你选择你印象深的一点来谈谈。

(20多年——时间很长,谈迁从29岁开始写作,写完已是53岁的老人了,整整二十多年,8760个日日夜夜。6次——联系我们自己写文章,体会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50多岁——耗费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年龄大,

500多万字——我们的新华词典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但也只有66万多字,500多万字相当于8本这样的书,更何况那些字是用毛笔一笔一笔书写出来的。

同学们, 看看这些红色的数字,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吗?不是了,此时的数字在说话,二十多年,几千个日日夜夜,为了翔实可信,谈迁历经艰辛:没有钱买书,只得——为了抄一点史料,他竟带着干粮——编史书难,编翔实可信的史书难上加难。难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这些有生命的数字吧!(自己先练练)

指名读。(两生)你们读得真好,我也想来读一读。不过,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的谈迁?(风尘仆仆、认真刻苦、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埋头书写、白发苍苍)。交流

同学们。此时,这些数据在告诉我们:一部《国榷》就是谈迁饱尝艰辛、历尽千辛万苦的证明。所以,我们在读文章时,要关注每个词语,每个数据,写文章时,也要学会用数据来说话。

点拨:“终于”。老师在读这句话时,还有一个词语强烈地震撼着我,你知道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著书的艰辛,又岂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其中的不堪屈辱,生活的贫困又岂是我们能一一想到的。捧起书,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再读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请看给你们的奖励)

(出示《国榷》的书样),“榷”商量的意思,国榷指的是——国家大事、国家历史的商讨。就比如资治通鉴。

这样一部规模宏大的著作

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我们刚才读的鸿篇巨制

同学们,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词方法。

这样一部来之不易、用生命写成的鸿篇巨制被偷,怎么不是厄运呢?

面对这样的厄运,谈迁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五、生字书写:(2)

1、复习带有生字的词语。朗读,看看,有问题吗?写这些字你要提醒自己什么?

左窄右宽,注意“诞生”的“诞”“博”

布置作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8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