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教育论文【优秀10篇】(小学教育论文发表国家级)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快回答整理分享了10篇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篇一

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除了要作到认清意义,认真对待,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等具体要求方面之外,还应强调以下原则:

(1)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自己专业能力的需要,应该围绕着自己的专业去写作。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撰写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小学教育专业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尽可能地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

(2)真实性原则

一方面,材料应该真实可靠,特别是对于一些事实性的材料(如引文、数据、典型事例等)应做到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观点和结论应正确地反映事物自身的规律,并做到全面和辨证地看问题。

(3)完整性原则

一方面,论文的论证过程应完整,论据尽量做到周密、详尽;另一方面,论文的结构应完整,正文内容部分应该包括序论(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除此之外,格式上应符合中央电大的要求,如标题、目录、内容摘要、参考文献、装订等。

(4)规范性原则

一方面,论文的推理应符合逻辑要求,不出现逻辑错误,如在概念的使用上前后文不一致,违反同一律,判断本身具有歧义,推理的理由虚假,结论与材料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等;另一方面,论文语言的运用应该平实准确、严谨规范,不要使用一些欧式句子和冷僻的词语,语言应表达准确,不必要的修饰语句应尽量删去。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

1。论文的选题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是选择题目。题目就是可研究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论文选题目必须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S226; 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能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如“某一个字有几种读音”、“某一类型的应用题有几种解法”这类问题就不宜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S226; 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一个问题如果只针对个别现象,例如,“如何发展XX同学的。智力水平”,就没有必要作为课题。

&S226; 必须有明确而集中的范围和任务。例如,“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范围太大、任务不明确,因而不宜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S226; 要有解决的可能性。像“如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之类的问题,不是教育部门通过研究就能解决的,因此,不能作为题目。

教学实践证明,毕业论文题目选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题目选不好,往往会使毕业论文写作难以开展,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写作中科学地选择题目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从毕业论文的实践来看,学生选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指导教师提供若干个题目,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这种“点菜式”的选题模式有两个局限性:一是题目往往不适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是无限的,将无限的问题局限于某人或某几个人提出的有限的几个“参考题目”中,必然是挂一漏万。如果只从这些“参考题目”中选择课题,往往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二是容易出现大而空的选题。“参考题目”常常不是具体的研究课题,而是研究的方向或范围。把它们当作题目,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而空的状况。因此,这种“点菜式”的选题不应是我们所倡导的选题方式。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应该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具体选择课题的过程,一般可分如下三步:

第一步是确定范围。选题要先确定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范围,比如,我们可以把差生教育、小学美育等确定为自己的撰写论文的范围。

范围可大可小。不要以为范围越大越好,小范围就没东西研究了。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在“练习安排”这个较小的范围中,可以有“练习量与练习效果”、“练习方式与练习效果”、“不同学习内容的练习量、练习方式的差异研究”、“不同学生的练习差异”等许多具体问题供选择。能将某一范围的问题逐一研究彻底固然很好,就是只将其中的某个问题研究透彻,也是很大的成功。因此,在确定范围时,不要盲目求大。特别是对初次进行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学生,更应该从小范围着手进行研究。

第二步是提出问题。确定题目范围只是确定了写作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要围绕确定的范围提出问题。

提出和形成一个有科研意义的问题,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提出问题前,要先了解该问题所属领域的研究动态,这就要进行文献的查阅。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前人在这个领域内已作过哪些研究,得出哪些结论,各种观点是否一致,在哪些观点上存在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尚未涉及,哪些方面尚需深入研究。在查阅文献时,不仅要注意文献所提供的内容,而且要注意对前人研究方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或者对前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或者变换思考角度,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步是题目论证。围绕确定的范围,可以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何从中选择题目呢?这就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论证。

题目论证应从三方面考虑:①是否适宜作题目。②是否有价值。判断题目是否有价值,一是要看课题是否需要,二是看题目是否有新颖性。③是否可行。

题目的可行性,也应考虑三个方面:①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胜任。②时间是否保证。③能否有效地收集到资料。

2。研究资料的收集

在选题的过程中,我们已翻阅了大量的材料,对题目的中心内容已有所把握。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做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的工作。搜集资料可以说就成为研究阶段的最主要环节。这里的资料,主要指作者在既定目标下从图书情报资料中获取的事实、文字、数据、图象以及理论。资料的搜集要做到:观察要细心,阅读要广泛,归纳整理要细密。

&S226; 要在开始时就制定一个搜集材料的目录

写论文要调查过去的研究成果,明确现阶段达到的程度和今后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上来讲,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制定搜集材料的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会有兴趣。如果从过去开始,对初学者来说,往往不了解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是从中途入手。搜集材料的目录可以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如果是杂志中的材料,可按照刊行的月别,记上作者、标题、杂志名、卷号、页码。如果是单行本的话,要在目录上记上出版单位和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要写上发行的年月日。

&S226; 要随时摘录与选题有关的材料

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没有遗漏,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对毕业生来说,想在短时期内把所有的材料都无遗漏地搜集起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围绕核心问题搜集主要材料,抓住一些重要的、有用的材料,把它记下来,摘写出来。对辅助材料,可放在次要地位来处理,不能不分主次。初学写作者常犯的毛病就是贪多求全。

&S226; 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

写毕业论文,是培养我们严谨治学态度的一条途径。因此,不能满足于第二手材料,而要尽可能从第一手材料中找根据。文献资料只能是参考,原书才是根本。比如评论杨朔的散文,只读有关评论杨朔散文的文章,不读原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正如自己没有亲自去旅游,只靠旅游说明书来介绍名胜古迹一样的可笑。

&S226; 对搜集来的资料要认真阅读

分析搜集来的资料要区别其正确与错误,找出其不足的,需要补充的,需要发挥的地方。有了这个工夫,这些材料就会变成自己的财富,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经过阅读分析,心里有底,把材料摆出来,就知道这些材料属于哪一类,可以分成几类,哪些是核心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这样,写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如果在阅读分析材料过程中,发现文献上还没有搞清的地方,研究中产生疑问,就要对问题点进行调查,或重新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或访问有关系的人,把一个个问题解决了。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适合毕业论文写作的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通过这些方法进一步收集资料,特别是大量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资料,这是进行论文写作前期准备中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二

一、当前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从小学教师的角度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上课真正认真听讲的时间有限;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容易失落、烦躁,甚至哭鼻子;有的学生吃不了一点苦,甚至连正常的班级值日都不愿参与……这些都与学生的意志力不强有关。因此,我们小学教师有责任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生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直面苦难的能力。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全面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的教育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挫折教育的素材,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下面主要从语文教师的视角,就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一)通过寓言故事,渗透挫折教育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挫折教育,让小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引导小学生以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意引导学生直面挫折:“小马的妈妈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能只听别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慌乱,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再比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故事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小蝌蚪的乐观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小蝌蚪找到了鸭妈妈、大金鱼、大螃蟹、大乌龟,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如果小蝌蚪找了几个,没找着就不找了,最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学生回答:“不会。”“那小蝌蚪是不是很努力、很努力的在找自己的妈妈呀?也就是说,只有很努力地做事的时候,才更容易达到我们的目标,并且每次发现不是自己的妈妈时,小蝌蚪都很乐观也很礼貌地告别,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通过名人事迹,强化挫折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多数名人事迹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名人事迹,在丰满名人血肉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挫折教育。如,小学语文经典课文《司马光》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实例,而司马光当时与小学生们的年龄相仿,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一个有水的大缸里,而你身边又没有大人在场,那你会怎么办?”这就引发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有的学生想出了用树枝拉朋友的办法,有的学生则认为可推倒大缸的办法等等。学生们似乎身临其境的积极想办法救出自己的朋友,这在无形之中其实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真实发生这样一件事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学生们积极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强化挫折教育的过程。

(三)通过写作反思,内化挫折教育

写作是放飞心灵的旅程。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更是说真心话的过程,我们可通过作文,让学生反思自我,以此内化挫折教育。在学完《我是最弱小的吗》后,我安排了一节作文课:写出令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要详细地写出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解决的,这件事对我以后的启发是什么。这节作文课的意图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我,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回想经过、反思自我的过程。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社会情势下,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此,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将挫折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小学生健全坚毅的人格,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将挫折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积极探寻语文教材与挫折教育的结合点,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三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每当人们高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其实也是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苏醒。环保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何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成为教师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任务和内容,这既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责任,也是民族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北京的雾霾久久没有消散,并因此登上了BBC的新闻;城市的角落随处可以见到白色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及成堆的废弃物,目前城市的水土流失,鱼类的大量死亡;各类发展资源的枯竭,全球变暖,甚至是部分湿地生态的生态失衡。这些问题都不得不去迫使我们去面对环境保护问题,这种危机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要让人们从小就明白要如何去保护自然。

小学生的教育来源渠道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学校以及教师;(2)原生家庭;(3)学生自己接触到的一些媒介渠道。

一、从学校和教师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成为教育中的有心人,在日常的教学中,随时进行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这个培养主要是体现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的习惯培养方面,教师要注意学生平日里面的一些习惯,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一些不环保的行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不要直接进行斥责,这样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助小学生克服自身不环保的行为,让小学生从小就懂得保护环境。

(一)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一天有很多时间是在课堂的教学生活中度过的。如果各个学科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日常的教学活动,组织小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来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例如,在“世界环境日”,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制“我想要的环境”为主题的画作;在“爱鸟日”自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给学生讲解大量恶性捕捉鸟类带来的后果。这些鲜活的事件更加有助于小学生真正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这个枯燥的概念变得趣味化,配合小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将环境保护变成一个故事或者游戏展示的方法。例如,如果发现小学生喜欢拉扯小动物的耳朵,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课程,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一下体积较小的动物,增加小学生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再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不仅仅增强了小学生的体验,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保护环境,就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样在家园里面生存的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

(三)通过组织游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同理来说这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方式是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防御心理较弱,最容易主动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青蛙抓虫”的游戏,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虫,学生在相互追逐的过程中,就会明白青蛙会吃虫子保护庄稼,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要随意捕杀青蛙,同样的游戏还有“猫抓老鼠”等等,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明白要保护动物,珍惜环境等道理。

二、从原生家庭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原生家庭其实就像一棵大树,孩子就是果实,大树给予什么样的养分给果实,果实就会成长成为什么样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孩子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孩子脑海中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原生家庭给予的。在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中,校方和教师再积极地培养,学生回到家庭后其实就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这中间就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通过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和家长进行活动,家长在课外生活中给自己的孩子讲述故事的时候,例如,《猪八戒吃西瓜》,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人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和眼前的方便,不去考虑公众的道德,最终只会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家长要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手乱扔垃圾,丢弃果皮;在学校里面看到垃圾,要自觉地捡起来分类丢进垃圾桶里面。这样潜移默化的效果之下,小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在以身作则,并且当做榜样效仿。

三、通过一些媒介渠道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本地的资源,进行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小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会对环境保护有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和现实还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理论性的常识是脱离实际的,有限的理论知识体系不能完全地应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比如,在做好措施保护的前提下带领小学生安全地参观一些污染类的企业,告诉学生这些污染的企业带来的后果,就是天不再那么蓝,水不再那么清澈,还会出现一些粉尘的现象。并且告诉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作出了哪些举措?让学生增强一种危机意识,这是看得见,接触得到的素材,不仅仅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增强了学生保护家乡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媒体报道,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发声,让他们从自身明白环境保护行为到底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只有从自身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明白了不好的行为举止会让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他们才能真正地深恶痛绝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久而久之,保护的行为和举措也就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了。

四、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一个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心人,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以及责无旁贷的义务,教育好孩子学会环境保护,这是我们对于子孙后代的责任。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有利条件,做好我们应该完成的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要学会把教学内容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个教学任务,不断探索,反思,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特色。

小学教学教育技术论文 篇四

摘要: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越来越平民化,在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被大家所关注。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因此笔者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不足

时代在进步,对人才的需要在加大,新课程改革在新时代中产生,对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但在众多的小学院校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仍旧不高,原因大多是在升学的压力下,教师为提升学生的成绩专注于文化课的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不够重视,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创新,教学效果也就大大落后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所以,本文是在教学实践中找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当前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的情况。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理论教学在没有实践的印证下都将成为空谈,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具有极强的操作实践性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教学设备以供学生进行操作。据本人所知,现如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的更新速度是一季度一换,虽然在内部硬件系统上在短时间内没有较大的改变,但更新换代的速度对电脑需求量极大的学校来说负担过重,由于人数较多,计算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损坏率也随之增加。在大多数的中学中因为对信息技术课程投入的资金有限,所以很多的计算机存在破损无法使用或依然在使用老式的计算机的情况,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设施没有普及

信息技术课程有两方面的教学:一是操作教学,二是理论教学。所以除了上机房进行实践操作外就是对信息技术进行理论教学,但因为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性很强,有许多专业名词无法在口头表达上让学生理解,由此学生失去对学校信息技术的兴趣。多媒体设施就是为方便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设备。但在很多小学院校内对多媒体设施的普及率并不高,限制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提高

教学活动能否达到目标效果主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教师也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但由于中国采取应试教育筛选人才的方式,高考便成了学生和教师心中最重要的目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抱以轻视的态度。在教师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因为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专业课程的轻视,导致对知识的更新不够及时,没有与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接轨,脱离了实际生活,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理论探索,使教学效果大幅度降低。

4.学生的态度需要端正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走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没有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前就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的操作。然而对大众软件的使用不代表自己就是“网络高手”,很多学生因为在家中就接触过计算机而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抱有轻视的态度,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在此时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批评,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端正学生的态度。

二、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不足的对策

1.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在小学课程分配中,信息技术的课程虽少,但仍旧需要学习,由于其成绩不需要计入高考成绩中,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不被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信息技术课程进度慢,由其他科目教师占课上的情况。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对现代学生的重要性,不影响教学的进度。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学方式是多变的,在现代教学中,硬式教学方式只会令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无趣和枯燥,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应用可利用的教学设备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找出学生的兴趣点。

3.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现在很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全程操作,详细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记住,课堂时间大多数都被教师所占用,学生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应把大多数的课堂时间给学生用以实践,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动手操作能力。

4.合理转变教学的模式

信息技术的操作长久以来都是以个人计算机操作为主,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操作课上也将着重于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字处理时,在教授一定的基础操作后,进行小组组合练习操作,每个小组的操作内容大致相同,但结构需要自己展开想象力进行合理构想,最后进行小组评比。在这样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并解决,信息技术的教学也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也有学校、家庭各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共同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改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蓝利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界,2013,(8):181.

[2]李守娥。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107.

[3]秋圣军。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9):115.

小学教学教育技术论文 篇五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化教育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等电化教育,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为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很少进行交流互动。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听课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减弱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电化教育能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师借助这些辅助工具可以把教学内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田忌赛马》时,主要讲解的是调换马匹出场顺序与田忌战齐威王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书中对换马做了解释,但有的学生理解力差一些,对换马过程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做一个flash动画,让学生清晰了解马的出场顺序以及田忌赢得比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如果教师能灵活地借助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就能捕捉到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学生根本不能深切体会到语文教材中所描绘的风景和人物特征、感情等,所以学生对语文并没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注意课本教材的研究,让学生与教材中所要传达的感情做到相统一。例如在学习一篇描述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山里孩子上课、生活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山里孩子的不易和艰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材内容的真实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吸引,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话,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说明一个问题时会给学生留出一些看教材思考的时间,但教师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节省学生看教材思考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知识换一个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太阳》一课:介绍太阳与人类大自然的关系时,教师如果仅通过口述给学生介绍,很多学生在听之后会有一种“水过地皮湿”的感觉,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很深的理解,如果教师在讲解的同时给学生们展现太阳和宇宙九大行星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还有太阳和大自然、人类的关系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会更加直观形象,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内容,学生会接触到一些之前不了解的内容,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三顾茅庐》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内容了解《三国演义》,让学生自己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还收获了教材之外的知识,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少费一些力气。利用多媒体教学,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既节约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又能解决一些教学问题,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还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合理利用电化教育,完善语文教学

电化教育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益处有很多,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它的合理化,不能盲目地应用,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教学任务。教师应对教学任务进行设定,然后制定相应的电化教学方法,这样有助于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有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讲课方式备课时间很短,多媒体备课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有的教师在进行多媒体备课时比较简单,对于电化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课方法,以致起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比较依赖,在语文课堂上整节课都借助多媒体,由于板书的内容比较少所以学生做笔记有些困难,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也比较少,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对于电化教育的合理应用,教师应做到教学方法的娴熟掌握、专业技能的丰富,在技术方面,由于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进行电化教育的语文教师,很多语文教师对多媒体的掌握和利用并不是很熟练,所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训练,让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教学方面,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电化教育相结合,不能过度依赖哪一方也不能排斥哪一方,寻求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加顺利地成长和学习。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教师去发现和解决。新教学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形成和成长的过程,希望语文教师能够共同努力,将电化教育越来越好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教育论文 篇六

根据在本校随机抽取学生,做了一份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中显示,只有不到30%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而对于“你对数学课感受”这个问题,“枯燥”、“乏味”、“单调”一类的词不觉于耳,其中某些胆大的孩子还悄悄的告诉我,数学老师天天板着脸,好严厉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个体而言,可怕的灾难在于将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消极地获取知识上。对于初踏逻辑思维领域的孩子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其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新知。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怎样将“好知者”升级成为“乐知者”,首先要做的是落实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结合自身教学得失,对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浅谈如下。据心理学研究测试表明,情绪虽然带有主观色彩,但对智力活动能否顺利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调查中30%喜欢上数学课孩子,其喜欢理由之一接近50%选择喜欢数学老师。其实在人的内心深处有喜欢、自信、乐观等正能量情绪推动个体前进与发展;也有诸如消极的情感如厌恶、自卑、悲观等,则会阻碍人们正常的认知思维与活动。因此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法正是从乐观情绪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出发而提出的。所谓的快乐教学,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出发,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官中掌握新知。简而言之,即小学数学应该教者乐之,学者亦乐之!

一、阳光乐观,让学生乐见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如果校园里的老师有笑容,学生就有笑容;如果老师面容严肃,学生就惧怕他,那么逃课就是难免的事。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孩子来说,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情绪更易受到外界影响,其他人的表情、言语对他们的情感表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授业解惑者,我们快乐,学生则快乐;我们焦躁,学生则焦灼。可见,阳光心态相当于一剂药方中的“药引”,“药引”恰当,当然水到渠成。在吴正宪、钱守望等众多教学名师的课堂上,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抖擞的精神、深厚的教学功底,尤其是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与教学语言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学生在40分钟课程结束后还意犹未尽,其中一个孩子在课后深情地拥抱吴正宪老师,并说我想一辈子跟你学数学。我想,要获得学生如此的爱戴,为师者必须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因此,每天进教室之前首先得调整好心态,让身心沐浴着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松自己的神经,伴随课堂教学推进,进入数学领地求知与探索,所谓愉快数学才会成为可能。

二、新颖导入,让学生乐学

数学课堂教学要呈现“乐享其中”的艺术氛围,首先必须从导入这个环节切入。恰当、新颖的教学导入艺术,可以起到聚焦群体且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利用姚明,科比还有老师之间的较量导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带着好奇的心态进入学境。

三、尝试解决,让学生乐创

1.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如果你问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90%的孩子肯定回答“玩”。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脱离幼儿园“玩”的世界,课堂上他们活泼好动,行为约束力较差,有效注意时间短。因此低段课堂就得让他们“玩中取乐,乐中获知”,例如,执教《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时,教师设计了“凑十法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孩子头上戴着老师制作的数字皇冠站在讲台上,台下同样头戴皇冠的。孩子,伴随着音乐,根据游戏规则———如果头饰上的数能组成十(如: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3”和“7”是一组好朋友,“4”和“6”是一组好朋友。)上台找朋友。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感知“凑十法”这个数学概念,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既巩固了新知学习,又适当调节学生注意力,便于接下来学习,一举数得,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2.在动手操作中,淋漓尽致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手、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手促进脑的开发,使它更加聪明;同样脑亦促进手的发展,使之变成思维的表达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若结合课程设计,适时辅助教、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寻找结论等,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到圆柱、圆锥间存在倍数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忽略等底、等高这一前提,为了扫清障碍,在小组中我准备了几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实验。实验结果汇报阶段,有的小组得不到理想中结论V=1/3sh.难道是书本的结论有误吗?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能“得偿所愿”,有的小组“事与愿违”,请认真观察、比较各组所用的学具,你发现了什么?通过与小组活动中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实验得到正确结论小组对比,然后小组成员分析、讨论,找出症结———忽视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于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亲身体验中突破。我认为数学课堂应注重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这一过程中既渗透猜想———验证数学思想,又让学生手脑得到发展,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的数学结论更加记忆深刻。

(一)在动画演示中,生动形象的学习

伴随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其惟妙惟肖、色彩鲜明的图片及动画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它还将抽象的数学具体且形象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其动态画面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其立体、直观特点更易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在学习《认识钟表》时,其重点是会读写钟面上的整时,难点是探索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如何直观形象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本节课执教老师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借助哆啦A梦这个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贯穿整节课,课堂上以玩为主线,导入部分请出哆啦A梦,通过猜谜语得礼物(课件出示谜语: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配合音乐,课堂既灵动,又调动学生身心细胞,又揭示课题,一举数得。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钟表店里各种钟表环节,依托课件出示哆啦a梦带来的宝贝:挂钟、手表、电子表。琳琅满目钟表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认识了解钟面的结构意愿。在自主参与,整体感知整时后,再次利用哆啦A梦一天时间安排,结合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间哆啦A梦在做什么?巩固了新知,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通过哆啦A梦这个动画人物,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恰如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掌握了数学知识,因此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在讨论交流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数学学习活动单靠死记硬背或“依葫芦画瓢”则是无效的,有效数学学习之一应该是学生间合作与交流。在数学课堂中一个问题抛出,首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紧接着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探讨,营造一种每个学生都是学习参与者氛围,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听与说的过程,还可以间接从倾听他人观点或方法中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以便于在解决问题时能对解题思路、过程理解更全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小组成员实际情况,结合学习报告单,开展有实效性讨论交流。在此过程,教师应深入小组,了解各组活动进展情况,对于存在困难小组适时予以点拨,并搜集各种信息,便于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搭配的学问”时,通过设计玲玲出席晚会现在有2件上衣,3件下衣,如果只能选择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进行搭配,她可以有几种选择?导入新课。在探究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搭配并记录下来,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选取了学具摆放法、文字书写法、连线法、算术法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新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四、理解运用,让学生乐练在学习新知后,通过层次性的练习可以达到对新知的巩固和检验效果。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针对小学阶段孩子童心未泯且好胜心强这一特点,在这一环节设计时,教师可采取竞赛的形式,将练习设计成阶梯型闯关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闯关夺宝,让孩子沉浸在披荆斩棘,勇于攀登,夺取胜利的学习氛围中。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还要精心挑选练习,编制竞赛题,避免太容易或太难两个极端,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鲜明的个性都能得到发挥,让每名学生都能保持高涨的学习状态。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乐思

作为师者,我们不应将学生培养成解题机器,单纯让学生为了解题而学习,更多是应该教会孩子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知识成为生活的工具、帮手,即培养学生运用意识。比如在学习完《比例尺》后,让学生结合比例尺知识,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幅平面图。在学习完《比例的意义》后,设计一个思考题: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竹竿长2米,竹竿影长3米,铁塔影长15米,求铁塔实际高度。通过设计这些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有意识去关注周围世界,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解决、应用,这既是新课程理念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才要求。快乐教学法实际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状态。教师必须充满正能量,化身快乐使者,定位一种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抽象、枯燥、概括的知识理论转变为直观、有趣、具体的快乐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苦中作乐”,最终实现“顺纹劈柴,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教育论文 篇七

六年义务的小学教育是小学生第一次对所有学科有全面的认识。从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编排上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以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方向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所有课程的编排内容,借助中、外优秀的文章寓言等,分别从正面、侧面等方面记叙了人生的哲理,还有文章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品质等。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向,完全渗透在课文中,以生动有趣的内容,带领学生对其内心世界进行建造。对真善美的辨识程度,是国家对年轻一代的美好期望。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业编排目的

小学语文课文的编排情况是按照承接上一个学年的递进层次,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整理和排列。整个课本的先后顺序也有着承前启后的特点。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是特别关注学生的德行和智慧并列发展的一本教科书。人教版的小学语文,会对六年制的小学语文学科内容做一个统一的规划,透过六年制的延续学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导和培育。而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主要学科中的一科。语文学科关系到了学生整个学习质量的优秀与否。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授课加入了更多生动的互动篇章,从课文内容上也加进了更多的自然科学。其教育目的和方向是为了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性真善美的辨别。另外也加进了更多引导学生自学导读,讨论分析,发散思维的篇章。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加强了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建设。很多优秀的范例作文,都在标榜其作者或者其文章中表达出的光辉的思想主题。而课后的作业设计,除了需要多遍朗读词语和识记成语外,更多的是设计到讨论的环节。这样的课文编排目的,是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发言,如通过学习课文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又或者抛出课外导读,就课文的内容联想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想。这样的互动课堂环节,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新栏目,实现了启发性学习的新概念。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文价值性引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在课文的选材上也颇为精心。很多课文能够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意图,而有的课文则需要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解说或者引导,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精髓。例如,《父亲的菜园》一文详细描写了作者的父亲如何在失去菜园后,重新确立决心重新开辟新菜园的过程。文中运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开辟新菜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和困难。而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父亲开辟新菜园的决心和勤奋的脚步。即便在大雨冲掉了新菜园的泥土,父亲也不会动摇勤奋耕种的决心。这篇文章充分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一个榜样的力量的故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同龄自己的影子,也看到同龄父亲的`影子,也理解到勤劳致富的前提,并深深感悟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颗勤奋的双手,都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这是这篇文章的成功塑造之处,浅显易懂,标榜了正确的价值观。

又如,《渔夫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阿拉伯的故事。事故用叙事的记事手法讲述了一位勇敢的渔夫,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凶恶的魔鬼。这篇文章有着强烈的故事性、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文章的精彩程度吸引,从而忘记了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人教版的小学语文,之所以编排这样的文章,是希望教师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跟学生一起做一次深度的讨论和分析。总体的来说,人教版的小学语文确实有着强烈的教育主题和导引原则。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所蕴含的正能量

在教材中树立正面形象,加入正能量的宣传是非常有效的。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就以这种积极的精神做了一些篇章的编排。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教科书的优秀范文都是学生每天所接触的信息窗口。所以,这篇课文是否具有一定的正向思维、积极的能量、良好的品质思想是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的录入首要关卡。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文中有一篇《全神贯注》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的趣事。作者借用第三人称的纪实手法,讲述了罗丹邀请茨威格来家里作客,而在参观画室的过程中,因为发现一处需要修改的作品,瞬间进入工作状态进行修改,以至于忘记了友人的来访,烘托出罗丹专注的工作精神。此篇课文就很好地讲解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叫做全神贯注。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全神贯注的状态,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给学生。

又如,课文《鱼游到纸上》讲述的是作者认识了一位会画画的聋哑人,从最初打招呼不被不理的情况下认为画者是因为高傲,后来了解到画者是为聋哑人,并且描写了画者的超群技艺,采用的借位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这篇文章是将画技精湛的画者形象跟聋哑人做了合并,实则是在描写超强的技艺技能,而文章的更深层次是让聋哑人大篇幅出镜,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眼光态度,在心里种植一份美好和平等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其他人群。这篇文章有着品德塑造的教育意义。这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独特魅力之处,看似培养的是学生说话的能力,实则是训练了学生思考的能力。

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所提供给学生的成长空间

学生的成长空间是一个有待于争议的课题。被大家所熟知的“减负”口号,喊响了整整超过十年的时光。那么,大量的作业系统设置,过分追求成绩的教学体制,是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缓解呢?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内容上可以明显看出来作业系统的变革设置。课后需要论述、讨论的题目数量在增加,除过课文中必需背诵的词语和成语外,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占据了多数的空间。这些空间留给了学生自由安排。学生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怎样去度过,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性的学习。谈不上钻研的效果,但至少学生有时间在下课和放学以后,问一问同学,问一问父母对于相关文章的看法,哪怕是一句闲谈,这也是增进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许这样的成长空间会培养出学生浓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来说,启发了学生的美丽心灵,所有讲义、知识、典故、包括做人的道理,都化做涓涓细流流经并且根植于心,最终开出美丽的花朵。这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最优性方向倡导。

结语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学科体系,能够在新领域、新思维的倡导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灵魂的栋梁之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在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的光效中,稳步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质量。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八

摘要:艺术的存在不仅浸润了我们的内心,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如果缺少艺术,必然无法让我们的生活绚烂多彩,艺术总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那么在学校的美学教育开展中,艺术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和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的开发学校的美学教育,融合各个学科之间对艺术的渗透,培养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对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悟美、珍惜美、创造美。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能力;审美培养;审美能力;美术欣;审美鉴别;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听形象逐步延伸至生活工作的不同角落,融于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通过不断的对艺术美加以解读,并且创造此种艺术形象,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所重视一个人综合素养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对于具备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极度渴求,因此只有不断促进艺术教育的综合发展,在不同学科之间整合艺术教学,从而实现艺术美的教学目标,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

一、艺术教育的性质

(一)人文性艺术教育不仅仅作为单纯的技术型课程,而是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之上,让同学们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和人文素质。艺术课程开展不具备任何的功利性,杜绝将艺术课程开展作为技术性课程,而是将艺术教学看中其教化作用,培养学生美的人格。(二)创造性艺术教育涉及种种创造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的创新能力。不仅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这将改变过去学生孤军奋战的状况,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创造力有所提升。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的联系

通过在艺术作品的教学训练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与理解,以及学生对艺术美的整体感悟欣赏力,从而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能够在艺术世界中的情操感悟。(1)艺术教学可以借助艺术审美信息,向学生传递内化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审美认知结构。(2)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情感同步发展,升华学生对美学的艺术教育效应。(3)将艺术作品中所反映折射出的多种美感,更好的融入艺术教育内容中,通过感悟、欣赏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开发学校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1)艺术教育在学校的美学教育开展中尤为重要,通过针对学校如何更好的开发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审美功能,将多个学科之间的审美教育都能够高效融合,以此有效的培养学生整体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身心情操,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美感的集中体现就是艺术美,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借助艺术美的形象,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实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艺术教育更是审美能力教学开展中的重要载体,培养了学生能够具备独特的审美功能。但是现阶段的艺术教学及知识教学较为普遍,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在我国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学生教育培养教学开展中,美学教育已经贯穿各项教学因素,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德智体均为美学教育”的教学主张观念。此种教育理念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学融合科学的共同发展取向,更是现阶段文明艺术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关键爱你要求。通过将两者共同结合,作为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关键目的,美学教育必然无法脱离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在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艺术教育更能促进美学教育开展。在学校社会实践、德育、纪念以及庆祝类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融合了艺术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发现艺术因素、整合高效的利用它就成为所要重视的问题[1]。

三、当前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

当前小学的美育现状和对美育应赋与的开发创造力的认识,其反差是令人咋舌的。很多学校并没有通过美育和艺术教育来开发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而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小学生审美教育的不足。基于这些不足可以审视出当前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完善甚至不重视,而导致小学生可能没有正确的审美标准[2]。

四、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听到大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长大才能够有好的作为。那么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自小培养也尤为重要。柏拉图学者曾经尤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群体的爱美习惯,他对此表明自己观点:“应当努力搜寻一部分具备高强本领的艺术家,描绘生活自然中的优美之处,让我们所处时代的青少年群体,可以如同居住在风和日暖的环境下,天天耳濡目染良好的优美艺术作品。就像吸入清风,感受到生活间的美感,对其成长形成良好的影响,让他们能够自幼在不知不觉之间培养美的爱好,并且融入自身的心灵习惯。”对啊,只有小学生产生了爱美的想法,才能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场合,经过艺术教育创设不同的艺术审美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教学体验,直接感知艺术的美感[3]。

五、培养小学生审美个性在今后的作用

艺术是相通的,通常所说的诗情画意就把文学与绘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审美随时都会起作用,美随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既然吃,穿,住,行都要用到审美,那么在人们的事业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审美的作用。这一切都要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审美的眼光,一旦失去审美的眼光,世界将不是那么多彩缤纷,审美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着我们的生活。所以说,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2]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5):22.

[3]魏传义主编。艺术教育学。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仅给了孩子生命,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给予孩子以各种影响和教育,在孩子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养成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家庭中,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缺少必要的方法,常常出现这样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

一、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适度的亲子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交往活动,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父母在“养育”和“教育”的关系中准确地定位。

1、家长不应只是管理者,还应是示范者。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进行学习的。这个理论对于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优良品质和不良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复制。所以,家长首先要做一个好的示范者,他的生活态度、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

2、家长不应只是“法官”,更应该做孩子的支持者。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总是以“法官”自居,这对孩子的教育是无益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这样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便能够以孩子的“支持者”不断施加教育影响力,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二、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作为教师,一定要帮助家长树立“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品格决定命运”的观念。

1、家庭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开端。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教师要使家长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塑造人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劳动,一定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人格是与习惯相辅相成的,习惯是影响人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勤劳、诚实、爱心、合作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通过一些细节习惯的培养来铸造孩子的品格。

三、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那么怎样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呢?

1、树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儿期的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通过赏识教育来建立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杜绝那种把唠叨数落,肆意打骂等不明智的做法当作教育的做法,因为那样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2、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要求不够严格,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阻塞了孩子的兴趣。教师要帮助家长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利用暗示、目标、计划等策略去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中,家长不可能事必躬亲地教给孩子所有的知识,但是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和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可以说,在这个方面花再多的工夫,都是值得的,因为这将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

四、引导家长重视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长是家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建设健康,文明,积极的家庭文化环境,是家长的重要责任,家长应努力创造一种与现代社会融合,合拍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特别要重视孩子的合理意见。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要求发展,而是去发展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志向,促使其健康成长。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是正确的,但不要去为子女设计未来,而应该鼓励他们自由的成长,这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十分有利于孩子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的养成。生活中,家长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创造丰富家庭生活,如看电视,阅读,家庭书法,绘画,摄影,旅游,体育锻炼等等,不仅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还有利于家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孩子发展多方面的情趣和多维学习。

总之,教师要引导家长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发挥家长作为“示范者、引领者、教育者、管理者”的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小学教学教育技术论文 篇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我国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多媒体设备的配置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从形式上及内容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可以增强各科目教学的趣味性及全面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就小学科学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可有效改善其教学的不足。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小学科学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重点围绕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及注意事项展开深入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对于教学环境的要求^高,该学科涵盖的内容大都比较抽象,因而传统教学方法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亟待提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非常关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可以非常直观地将一些实验中无法观察到的细微变化完整诠释出来。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学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大部分学校都拥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小学科学教师须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灵活加以运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较为受欢迎的教学模式,但是要想确保该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以发挥出来,需要教师客观进行分析及应用。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认知,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教学的魅力,该学科集实践性、创新性、学术性于一体,因此确保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十分关键。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科学教学须紧抓时代脉搏,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积极配合参与科学教学活动,打下扎实的科学基础,并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从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该技术具备的创新性、趣味性、直观性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因而教师需在实践中适时、正确地加以应用。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及注意事项

1.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科学教学

科学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广,其中部分教学内容很难用语言或者简单的课程实验进行展示,此时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地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就《人体消化系统》教学而言,从食物的咀嚼到排出都有其既定的过程,其消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涉及的器官等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直观、真实演示教学下,学生会更加了解人体及器官。同样在《耳朵的科学》教学中,耳朵接收音波的过程是无形的,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清楚耳朵接收信息的全过程。

2.以兴趣为导向,强化学生的科学认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拓宽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教学的趣味性将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可以在浓郁的科学教学氛围下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如在《眼睛的科学》教学中,学生需非常明确地知道眼睛的构造及作用,并了解人们能够看到东西的原因,此时,教师可借助模型来帮助讲解,并通过相关的视频或者简单的小实验解决学生的困惑。这种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但是,教师不可盲目地依赖与运用,合理、适时的应用才是提升其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如在教学《大气压力》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揭开塑料吸盘衣钩为什么能吸住墙壁这个奥秘时,教师又可利用电脑设计动画软件:衣钩一边的空气娃娃被挤了出来,神情沮丧,另一边可爱的空气娃娃就把衣钩牢牢地压在了墙上。教学时,教师边播放电脑动画软件,边向学生讲解是大气压力使它产生这个结果的科学道理,学生看了电脑动画软件,听了教师的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结合观察、实验,使用幻灯、录像、摄像、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演示,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操作,使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优化多媒体教学平台

经过计算机辅助科学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小学科学教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在缺乏直观观察与具体讲解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教师需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更加直观的讲解与演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同时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影视频资源的观赏帮助小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认知,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并在学生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10篇小学教育论文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