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优秀7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的写作思路。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篇一

1、什么是正义:

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2、正义的意义: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3、正义的要求: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4、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 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②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5、正义制度的作用:

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既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

制度的正义,有的表现为惩罚违法行为,对非正义进行矫正,即矫正的正义;有的表现为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即分配的正义;有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让大家都来遵守,以保证正义的实现,即程序的正义。

7、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8、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9、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10、正义对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作用)。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失去了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

1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①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②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12、非正义行为:

①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②面对非正义的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一个人的利益。

13、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14、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15、有正义感的人具有的品德:

有正义感的人为人正直,做人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

16、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①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取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②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③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篇二

半年来,我把“自主学习五步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认为,此方法在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现将其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每上一节课,我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3---5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解决。问题用幻灯机投在屏幕上,接着同学用6---15分钟看书。看完书先让学生解决幻灯片投出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

二、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仪显示,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找答案,学生还可以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老师还可以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还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检测的形式进行调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应注意三点: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要更正。这样,教师讲得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10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内容在能力的培养下,不搞死记硬背;更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以上是我半年来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一点想法和做法,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三: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

明确小华日记里所谓的“大事”看起来并不是大事,但是对他而言这是他所经历的,是他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这个社会有了经一步的了解,感受很真实。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通过对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举例说说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

教师总结: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费者……

3.小组活动: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完成图表,与同座交换,说一说自己的社会关系。

思考: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社会就是由每个人组成的大网。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可以来接认识社会,了解的社会的方式和途径,从养成关注社会的行为,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是我们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

四、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勇担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去感悟。明确我们是社会的一个分子,要为社会承担责任。

1.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关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建了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互助合作的机会。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认知、探索、实践的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人民版 篇四

生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现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由上所述,根据课程特点,我制定了本学期个人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从同学角度动身,以人为本,尊重差别,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出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同学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出现形式,力争使同学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调动同学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规范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出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和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同学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示,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老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维护环境,顾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同学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动身,在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协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同学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同学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同学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空虚,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效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五)、课时布置: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40课时。

具体布置如下:

第一单元“愉快的校外生活”4课时

第二单元“我会这样做”9课时

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9课时

第四单元“我也会很棒”9课时

第五单元“大自然探秘”7课时

复习2课时

总计:40课时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工作的同时,我会不时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学习,不时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考虑、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身生活的一局部,不时空虚自身。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身,创新自身,做到终身学习。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身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同学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将脚踏实地,不时进取创新,争取更大进步,力争一步步走向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多样性

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 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展示不同的建筑,这些建筑承载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各国标志性的建筑显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世界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纷呈的民族节日。

(1)民族节日

①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意义:

第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第二: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小试牛刀:

1、2013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民族节日属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①观点正确;②③属于民族节日的作用,正确;④观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答案] C

探究二: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以及我国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37处

我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经有37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其中文化遗产26处、自然遗产6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你能说出哪些的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庐山、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澳门历史城区等

材料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

古埃及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迄今,埃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97座,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省沙漠里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1979年,埃及从吉萨至达哈舒尔的金字塔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罗马圆形竞技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威尼斯广场南面,是迄今留存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

1980年,包括它在内的罗马城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对文化遗产有什么了解吗?

(2)文化遗产

①人类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②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意义: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 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保护: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小试牛刀:

2、由我国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 我国民族文化能在异国得到观众的共鸣,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具有共性;文化差异会导致误解,故C正确,B排除。A、D不是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排除。

[答案] C

2、透视文化多样性(难点)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族建筑和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等等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共性与个性)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性:世界各民族的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民族性:由于多种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小试牛刀:

3、、“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D.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材料是通过反例启示我们文化要多样性,而不能整个世界一个模式。A、B、D三项是从整体上表述文化的多样性,没有结合材料,是不正确的。

答案:C

3、尊重文化多样性 (重点 )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的原则

①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小试牛刀:

2、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论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  )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就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所以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所以选C。

答案:C

课后小结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 篇六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七

1.什么是诚实?诚实有什么重要性?

(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2)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2.谎言的根源及危害是什么?

(1)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言并不鲜见。各种谎言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有的人认为,撒谎是人难以避免的缺点,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其实,谎言往往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

(2)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使心灵变得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3.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是什么?

(1)学会诚实做人,就要懂得承诺的重要性。俗话说,一诺千金,形容承诺的道德分量之重。无论对大事还是对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子。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

(2)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4.怎样区分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

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不分场合和对象,将不适当的话和盘托出,即使说的是真话,那也不是诚实的要求,而只能被视为愚蠢。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5.怎样才能坚守诚信的绿洲?

(1)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不讲诚信的人,见利忘义的行为只是社会前进大潮中的逆流漩涡。大多数公民和企业的诚实守信的行为才是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2)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诚恳地待人,诚实地学习、生活。

6.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

(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人与人的天赋有着千差万别,但差别不能成为人格不平等的理由。每个人天生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7.为什么说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不平等是落后和愚味的表现。人类社会经历过各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存在过各种各样的歧视,发生过残酷的迫害甚至杀戮。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

(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观念日益普及。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面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8.怎样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但是不能消除人与人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社会的进步不能一蹴而就,陈旧的观念也不会一扫而光。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2)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人们在天赋上的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别,在社会生活中的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等,都可能带来现实中的某种不平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差异:种族民族的差异、文化语言的差异、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差异、熟悉的人与新来者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等等。

(3)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9.什么是平等待人?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1)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2)做到平等待人:①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③要摒除对金钱、权力庸俗崇拜的陈腐观念;④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去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10.为什么说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2)善良是无私的。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境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

(5)善良要见诸行动。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关怀和体贴别人,为别人的需要作出奉献。

11.为什么要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给予”的活动,当你对他人怀着真诚的爱心,“给予”就不意味着自己“让出”或“牺牲”了什么,相反,“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的发挥。

(2)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的生命的爱,就仿佛给他人的生命之树捧一掬清泉。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

12.怎样理解“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2)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3)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

(4)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5)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我们都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7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