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2023罗斯福新政教案优秀12篇(第十三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门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下面这12篇2023罗斯福新政教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罗斯福新政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罗斯福新政 篇一

(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4、影响:激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1、内容:

措施

目的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⑤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2、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三)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二战后美国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②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

①政府干预经济, ②加强社会福利建设,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023罗斯福新政教案 篇二

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潜力

识记:罗斯福新政的资料。

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运用: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分组讨论、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

2.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资料。

教学难点

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直观演示法、资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任期达四届的总统,也是第一位任期超过两届、打破“国父”华盛顿先例的总统是谁?

学生回答:富兰克林·罗斯福。

教师讲述:为什么他能打破先例连任四届总统呢?我们能够从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写的罗斯福传记中找到一些答案。

多媒体展示: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完美的。”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和最令人憎恨的美国总统。他受人爱戴的是因为,虽然他出身贵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受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着慑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然后为了捍卫民主政体,帮忙世界实现了安全。

教师讲述:我们这天学习的资料是《罗斯福新政》,就是罗斯福能够连任四届总统的一个重要筹码。

板书:罗斯福新政

二、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引言部分。

多媒体播放: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回顾上一节课的资料)

教师讲述:当时的美国面临的问题有:1.股市的崩溃;2.银行的`破产;3.企业的倒闭;4.工人的失业;5.饥民不计其数;6.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等等。

多媒体播放:罗斯福就职演说和炉边谈话。

教师讲述: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使美国人民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亲和的炉边谈话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但大家明白,要想战胜经济危机,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务必要有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方法,强有力的解决危机的对策。

板书:一、临危受命

教师提问:假如你是1933年刚刚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应对病入膏肓的美国,你将医治它呢?

多媒体播放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教师讲述:信念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重要筹码,罗斯福无疑具有这种精神品质,但光有信念是不行的,务必拿出具体的措施来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

板书:二、实施“新政”

教师讲述:罗斯福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新政”措施是他大胆改革和不断调整的结果。国家对经济的多方面干预,各项措施的出台,他都是采取一种有效方式,即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进行沟通。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借助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广播公司等大众传播媒介,做过30次炉边谈话。这些谈话,在内政方面涉及拯救金融和恢复工业等重大方针政策,在外交与军事方面涉及上个世纪最大的人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们接下来来看部分“炉边谈话”的资料,从中归纳罗斯福总统“新政”的资料和作用。

多媒体展示:

第一次“炉边谈话”: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透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能够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带给了前提保证。

多媒体展示:

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

第三次“炉边谈话”:再就业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理解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理解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为此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复兴工业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透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了包括工资、工时、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群众合同权利等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其目的就是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工业的计划和指导,对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用心作用。

阅读课文中历史纵横的资料。

教师补充:从资本家大规模销毁农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确看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众的阶级矛盾。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调整农业政策,透过政府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达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斗争的目的,从而使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阅读课文中的彩图:危机期间完成的田纳西水利工程,以工代赈,兴办水利工程的宣传画和学思之窗的资料。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项目除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者和贫困者进行救济。这一措施不仅仅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教师讲述:不得不提的是,在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同时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教师讲述:“新政”的资料可概括为“3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三个方面。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和1935年以后。第一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第二阶段着重改革,救济则贯彻始终。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开始紧张,战争迫在眉睫,罗斯福将注意力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

透过一系列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困境。

板书:三、摆脱危机困境

教师讲述: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初衷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改革弊病,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不仅仅在美国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而且对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新政”到底带来了哪些用心的作用和好处呢?

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自己对罗斯福新政的了解进行说明。

教师总结:(1)直接影响:它在必须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间接影响:在必须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美国普通老百姓带给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必须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危机期间活跃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像德、日、意等国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巩固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最终构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当然“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对这天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新政”有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专门吸收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道路建筑等工作,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那里个性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大危机证明,美国经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到达了这样一个程度,在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国家需要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必须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尽可能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也是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

教师提问:那么,“新政”是否就能彻底根除经济危机呢?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学政治明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危机的根源有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罗斯福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相反要巩固和维护这一制度,因而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他的措施主要着眼于解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透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责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职责固定下来。正如罗斯福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对历史事件和现象,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

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罗斯福新政,“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2)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持续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课堂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有赖于他的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的“新政”,是使其成为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一个重要筹码。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就应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

课后探究:

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不少反对党人、垄断集团、大资本家大肆攻击他,谩骂他浅薄、无能、狡猾,又有独裁野心,甚至最高法院以《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为由,宣布予以废除,使“新政”一度陷入困境。现选取两种观点看看当时人们是如何看待“新政”的。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推荐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第二种观点: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

这两种观点正确吗?请同学们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罗斯福新政 篇三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解读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曾四次连任,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他生于纽约,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然而疾病非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曾多次表示:“经历过两年卧床不起的痛苦,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显得那么容易。”他于1928~1933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1933年入主白宫后,推行新政,对缓解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进经济复兴起了积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签署《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他的哪些意志品质对我们最有启发?学习“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把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以及各国摆脱危机采取的办法及带来的影响。

●把握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内容、实质及影响。

●把握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及衰落的原因;凯恩斯主义及影响、被取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运用生产力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培养运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结合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作用,培养透过事物的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认识到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的重要调节作用,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启示。

●通过学习凯恩斯主义,理解重要的经济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主学习精要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

(1)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但是繁荣的背后,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的手里,股票投机过度。

(2)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但作为消费主力军的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概况:(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2)特点:这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直至持续到1933年;破坏性强,使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大幅度下滑,世界贸易缩减了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危害大,这次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组织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这些都加深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3、影响:(1)这次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

(2)面对危机,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深了日益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思维激活

说一说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如何爆发的?有何特点?影响如何?

做一做 直接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d.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答案:d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主要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承认劳动者有同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以实现“工业和平”,消除生产过剩,也规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用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3、意义:(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思维激活

说一说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做一做 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答案:d

三、凯恩斯主义:

1、提出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经济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度,自身可以进行调节,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在此背景之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

2、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他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不足等弊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感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3、评价:(1)积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凯恩斯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做一做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答案:b

核心问题突破

1、考点一: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既要注意相关哲学原理的运用,又要注意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思维开放线 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扩大。第二,资本家盲目生产,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连。上面三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外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价的暴跌。

案例拓展园: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股票投机过度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而a、b、c三项是具体原因。

2、考点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与影响

学法指要:理解其实质要注意从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基本矛盾造成,是资本主义本身不能克服的现象,但是因为它暂时的调整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因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思维开放线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第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案例拓展园: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探索一条宏观调控经济的道路

b.主要解决的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以国有化为主要手段

d.它使美国找到了一条既缓解危机又能保住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史实的再现能力。a项阐述实质,b项是其直接原因,d项开辟了一条新道路;c项与事实不符,国有化这种办法主要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使用。

3、考点三:凯恩斯主义

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的演变。同时要认识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是针对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而提出的,其核心主张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思维开放线 凯恩斯主义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资产阶级庸俗的经济学说的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是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出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大危机期间,凯恩斯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特别是其中的反危机理论,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二战结束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大大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并没有找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找到一个消除危机的有效方法。

案例拓展园: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a.凯恩斯主义

b.自由主义

c.重商主义

d.“人民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正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

高考经典感悟

例1、(xx年•广东)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只要熟悉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知道b、c、d三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相反,和罗斯福新政内容相符合的是“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例2 (xx年•上海)1933~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记的目的是为了

a.调整农业 b.整顿银行金融

c.复兴工业 d.社会保障救济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哪些企业具有悬挂蓝鹰标记的资格。只有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才能在产品上标有一个蓝鹰标记,以表示该企业守法和致力于复兴。

同步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929年10月24 b,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请回答1~4题。

1.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阅读1929—1933年美、法、德、英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统计表,表格说明的问题是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48.2%40.6%28.4%16.5%8.4%

①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②各国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减弱 ③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④美国和德国遭受的破坏程度最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3.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特别大的打击,具体表现在

a.工业生产下降l/3以上,失业人数达1 700万

b.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失业人数达3 000万

c.工业生产下降2/3,失业人数达2 500万

d.工业生产下降1/2以上,失业人数达1 500万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

c.为了扩大再生产 d.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由此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的发展道路。请回答5~8题。

5.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6.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a.建立一系列福利保障制度

b.遏制生产过剩的势头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扩大出口贸易

7.罗斯福新政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这充分说明 ①新政之前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占主导地位 ②新政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取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③这一变化不符合广大私营企业老板的利益 ④这一变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

8.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二、非选择题

9、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该事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伟大社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翰逊执政期间,国会通过的立法中就有三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立法。“伟大社会”也被称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请回答:

(1)罗斯福总统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约翰逊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共同之处?

(2)从上述美国政府的政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启示?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存在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当时面临的状况。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阅读思考视窗

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总统想竞选连任,结果发现不论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是失败的代名词。人们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叫“胡佛屋”,由众多“胡佛屋”组成的临时棚户区被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贫民把破汽车的前半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做“胡佛毯子”,还有的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农民捉住兔子吃了,叫做“胡佛猪”,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

请思考:出现这些幽默词语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大前提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小前提也成立。但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所以结论是错误的。

2.d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从材料本身看不出来。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据教材知识不难回答。

4.b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阶级分析法,注意理解资本家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持利润。

5.a 本题属于比较是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苏联新经济政策核心内容是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主要措施是缩减耕地压缩产量来恢复农业。

6.c 罗斯福新政能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遏制了经济危机,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被许多国家所效仿,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影响深远。

7.c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还是为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8.b 凯恩斯认为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是对付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

9. (1)实行国家干预,通过立法体现和加强这种干预。都采用了国家干预的办法。三个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立法体现了政府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干预。

(2)政府应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手段和意识,走科教兴国之路。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解答第一问主要是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充分注意影响当今经济发展的因素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来回答。

10.(1)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从此美国的经济开始全面滑坡。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美国社会也开始急剧动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而当时的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2)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怫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3)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解析: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表现;解答第二问要注意理解“旧民主秩序”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前提下的“新运用”就是作出了怎样的改变;解答第三问要注意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阅读思考视窗参考答案:

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就会过去。政府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解析: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的颓势,材料表达了美国人民对胡佛的不满情绪。

罗斯福新政 篇四

授课题目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知识

目标大危机:原因(根本原因、现实原因和直接原因)、概况、新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背景、概况、主要内容、新特点、实质和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 综合:大危机中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技能目标学习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提高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

目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大危机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转折点;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教材分析 大危机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转折点,前所未有,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教学重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及各自特点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实质、新特点、影响)教学方法导入法学法指导归纳法教具学具教学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或教学步骤)复习巩固与新课导入(回顾“柯立芝繁荣”、1825年和185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原因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其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上属于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⑵供需矛盾尖锐化,为现实原因。主要表现为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实际购买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加深。政府推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柯立芝繁荣”局面下潜伏的主要:①工业发展超前。农业发展滞后;②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③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④股票投机猖狂等。⑶股票投机使金融市场风险大大增加,是为直接原因。2.概况1929年10月下旬“黑色星期四”,首发于美国,之后波及到德、英、法、日、意、比等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时间,其影响、破坏力前所未有。股市→→→银行业→→→工商业→→→农业。3.新特点⑴范围广;⑵破坏大;⑶持续时间长;⑷影响深远。整个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对外贸易下降2/3。其中各国工业生产下降分别为美 国德 国英 国法 国日 本46.2%40.6%28.4%16.5%8.4%4.影响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空前激化;②加剧了世界局势,法西斯国家与世界人民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20世纪30、40年代世界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③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大危机中美、德、日分别走上不同道路,二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打击;②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2.主要内容项 目具体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突破口)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进口。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和持续生产过剩。

调整农业政策颁布《农业调整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3.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最大程度避免国有化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做的局部性调整。5.影响①直接影响:较大程度地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虽未能也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但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现实影响:使社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和自由企业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和扩大;③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凯恩斯理论在国家政策上得到成功实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点;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从美国进一步被推广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课内练习课外练习 单项选择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2.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特点是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通过扩张来缓和经济危机c.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收回输出资本,稳定国内经济秩序思考题:大危机中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主要原因及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课后札记 学生相关政治理论严重欠缺,学科交叉、知识迁移能力与意识薄弱。注:各组可依据本学科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本学期进行了课堂比赛的教师及汇报课的教师填写后,一式两份送交王明和老师处,以备存档。

罗斯福新政 篇五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1.考纲内容:罗斯福新政

2.课标内容: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考点概括梳理】

1.背景:______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实质):开创了__________经济的新模式。

4.作用: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__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__________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___________的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重点难点突破】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 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 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193 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2.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政策补偿其损失

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实行美之贬值,刺激出口

3.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4.美国总统胡佛对其继任者实行的工业复兴法极为不满,称之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哪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了政府干预手段调节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其含义是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6.说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是指①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了百姓最低经济安全 ②缓解了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的程度 ③遏制了美国国内可能的法西斯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③

7.右图中的著名政治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份

8.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复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计划性,逐步放弃市场体制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为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 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罗斯福就职总统时面对的是什么形势?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当时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2)罗斯福在演说中强调纪律和“实现有效的领导”,表明罗斯福要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推行新政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态度,有什么作用。

10.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国家复兴管理总部 领救济的队伍

请回答: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制度”的命运?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高考真题再现】

1.(xx年 广东历史 23题)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2.(xx年 上海文综 12题)xx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3.(xx年 重庆文综 23题)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xx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4.(xx年 江苏单科 18题)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考点概括梳理】

胡佛 整顿银行及金融业 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 实行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进行社会立法 国家干预 社会矛盾 法西斯 国家干预经济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总统关心民众的生活。从这些信息中即可组织答案。第(2)问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内在稳定器”,只有做好社 会保障,才能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回答此问。第(3)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形成为一种制度,有利于长期稳定局面的形成。第(4)问此问为开放性试题,不论答哪种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例如,要体现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就必然要强调国家立法的形式

【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解析】考查对《全国工业复兴法》目的、作用的全面认识。对工业的调整就是要促进经济正常运转。

【答案】b

2.【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注意和理解题干的“诚信”,结合我们所学知识知道罗斯福对金融的整顿就在于恢复银行信誉, 实际上考查了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答案】c

3.【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罗斯福新政中具体内容的作用。要抓住限定语“既”、“又”,从选项中可以看出两方面都要满足的措施是d项。

【答案】d

4.【解析】根据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和常理推断,胡佛主张自由主义政策,所以政府采取宏观调控调节工业生产在胡佛看来是法西斯行径。

【答案】c

5.【解析】要注意题干所说的机遇,那应该是良好的发展机会,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和二战后为各国广泛采用。本题着重要把握新政对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和二战后为各国广泛采 用,是对世界最重要的影响。

【答案】 c

6.【解析】考查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依据具体措施对照,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 a

7.【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但并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所以“旧秩序”是指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新应用”实指改变自由竞争为国家干预。

【答案】 a

8.【解析】a、b两项是新政的目的,应排除;d项中的“放弃”一词显然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可能放弃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第(1)问首先是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由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 态度主要从材料中得出;第(2)问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以看出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第(3)问,对罗斯福新政来说,没有改变美国的民主制度,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因而在政治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作用由所学知识不难得出。

【答案】(1)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群众不满。可以看出他对摆脱危机很有信心。(2)表明他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3)“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试图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摆脱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促使生产复苏,缓和了阶级矛盾。

10.【解析】本题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相结合,侧重于知识点的挖掘,重点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图像并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图中可提炼的有效信息有罗斯福 的头像、排得长长的等待救济的人群,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图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第(2)问结合第(1)问不难得出成功的回答是罗斯福新政,然后结合新政的内容分析其本质特征;第(3)问实际上是考查罗斯福新政对资 本主义运行机制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

【答案】(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2)罗斯福新政,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高考真题再现】

1.【解析 】罗斯福上台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 政的理念。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好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

【答案】c

2.【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中的时间。在70多前应是20世纪30年代。那么,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是罗斯福新政。

【答案】d

3.【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a

4.【解析】此题以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能够有能力进行消费,故①②③都正确,④和题干无关。

【答案】b

2023罗斯福新政教案 篇六

《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基本状况分析

㈠对学生的认知潜力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有必须的总结、归纳潜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所讲史实,进行探究学习。

㈡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资料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课堂教学应尽量生动形象,展现故事性,使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资料和影响

教学难点:①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②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目标设计

㈠知识目标

⒈帮忙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实行的背景、罗斯福面临的问题、新政的主要资料。

⒉使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㈡潜力目标

⒈学习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⒉引导学生分析“新政”措施对促进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潜力。

㈢过程与方法

依据体验式教学原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使学生经历罗斯福上台、困境、推行新政等的过程,直观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各方面资料。

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透过感受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残疾人总统罗斯福辉煌的人生及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能够培养学生:

⒈乐观豁达、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⒉实事求是、敢于Z疑、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课堂教学

㈠导入

底,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们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时至今日,这场危机仍未过去,一些国家仍在危机中挣扎。的这场危机与80年前的大萧条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这天的我们能从80年前那些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启示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罗斯福新政。

㈡新课

【课件】第18课罗斯福新政、图片

【过渡】这张图片比较直观地展示出这节课的主题。好,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在这场危机袭来时的状况。

【课件】大萧条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危机加深

谁来拯救美国?

【过渡】就在危机引起美国矛盾丛生,社会动荡的状况下,时任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出来竞选总统。

【课件】罗斯福与胡佛竞选总统状况

【过渡】当时胡佛打出的竞选口号是“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还是他一贯的“自由放任”主张。而罗斯福给选民的承诺则是“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们哪个对选民更有吸引力呢?当然是罗斯福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早已在实践中失败了,美国人民改革的要求十分强烈。在这种状况下,美国选民从一开始就选取了罗斯福。

在全民投票中,支持罗斯福的选举人获得了2280万票,是胡佛的1.4倍。在之后的选举人投票环节,罗斯福更是获得了472票,是胡佛的8倍!这样,罗斯福最最后1932年11月8日,在美国人民的翘首期盼中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透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看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

【课件】一。背景

1.1929年空前经济危机爆发

2.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过渡】罗斯福虽然当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总统,但是我们明白,这个时候,美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问】同学们想一下,此时的美国都有哪些问题呢?(提问)

【答】略

【课件】二。面临的问题

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3.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猛跌

4.就业危机——失业人数激增

5.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过渡】我们看到,危机从美国经济的中心,金融业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波及到美国的各国角落,波及到全社会。应对这些十分严峻的问题,第一次当上总统的罗斯福先生还很缺乏经验,在这种状况下,他的那些前任能够给他些什么推荐呢?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柯立芝总统和胡佛总统的推荐。

【过渡】柯立芝总统说:“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期望。”胡佛总统则说:“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两个总统没有任何办法。胡佛私底下必须会说:“我要是有办法我自己早就用了,哪还轮到你当总统啊!”

罗斯福没有从前任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推荐,反而觉得经他们一说,形势更加困难了。但是他并没有灰心和放下。我们看罗斯福他是怎样办的呢?

【课件】罗斯福的决心和办法。

【过渡】罗斯福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首先表现了自己的应对困难勇气。其实他当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说“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他能做的就是在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之下,不断去探索,找出应对危机的措施。

正是在这种勇气和决心的支撑之下,罗斯福分析了美国的实际状况,在不断的尝试中,最后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

【问】其实我们大家也能够试着站在罗斯福的位Z上想一下,应对这么多的问题,就应怎样办,怎样去解决?(提问)

【答】危机很严重,应对措施刻不容缓。就应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针对危机的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这样才能立竿见影。

【过渡】很好,其实罗斯福也正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他的反危机措施,也就是罗斯福新政。

【课件】三。措施

1.金融危机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过渡】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透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问】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为什么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呢?

【答】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的,银行业破产,资金链断裂,才会导致工、农业破产和失业。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又是处于核心地位,整顿金融,保证储户存款,才能为工、农业发展带给资金支持,工、农业才会复兴、发展。

【过渡】不错,打蛇打七寸,能够说。罗斯福首先应对金融危机,正是抓主了反危机的关键。第一部棋就表现出与胡佛的不同。从这一个英明决策,我们其实就已经能够预测到罗斯福新政的的结果了。

【课件】2.工业危机加强工业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过渡】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理解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透过将生产的各环节Z于国家监督之下,把工业生产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有序的轨道上来,防止了盲目竞争,工业生产开始恢复。

【课件】3.农业危机调整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

【过渡】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透过这些措施,克服了农业生产过剩,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保证了农民利益,农业开始复苏。

【课件】4.就业危机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过渡】社会救济:是指直接透过发放粮食等方式救济穷困人民。

以工代赈:是指用国家的力量投入资金,进行公共建设。“以工代

赈”不仅仅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社会保障:1935年透过《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

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潜力者带给救济。

透过这些措施,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增加了就业缓,解了阶级矛盾。

【过渡】我们明白除了上面四个,美国当时还有一个危机,就是“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这个危机罗斯福是怎样解决的呢?

这个危机其实已经解决了。它是由上面四个危机引起的,所以当上面四个危机解决之后,这个危机也就自然地消弭了。

【过渡】我们在那里把罗斯福新政说的很好,那现实中它的效果到底怎样样呢?有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呢?来看这两个统计。

【课件】四。结果

1.生产恢复柱状图

2.失业率下降柱状图

【过渡】透过上面的两幅图,我们能够说罗斯福新政的表现堪称完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美国逐渐从危机的泥淖中走了出来。

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它们的效果,那么此刻请大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比较他与以前各种经济思想的不同,思考一下,罗斯福新政,它“新”在哪里?

【课件】探究一:考察一下罗斯福新政的资料,分析新政“新”在哪里?

【答】【课件】

1.理论新:新的理论和政策,放下自由放任传统政策;

2.模式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起点新: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新起点。

【过渡】很好。能够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它不仅仅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而且同时也让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这样的人、这样的政策在我们这天看来是理应获得高度赞赏的,那当时的人们又是怎样看的呢?

【课件】五。评价

材料1: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

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推荐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过渡】那罗斯福真的是共产主义者,在美国悄悄地搞颜色革命吗?我们看来他自己是怎样说的。

【课件】材料2: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过渡】第一段,罗斯福已经表露出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誉,那他的那些措施怎样解释呢?

【问】大家读一下第二段,看一下罗斯福所说的“严重缺点”、“彻底的革命”、“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呢?

【答】【课件】严重缺点:自由放任政策;

彻底的革命计划: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旧民主秩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过渡】从罗斯福同志的自白中,我们其实已经看出了他的新政的实质:

【课件】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问】那么罗斯福对资本主义的这种调整带来了那些影响呢?大家能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当时和之后的国际形势,按照逐渐扩大范围的方式,从对美国-对资本主义-对世界的角度,分析其的影响。

【课件】2.影响

【答】【课件】

(1)对美国: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2)对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构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

(3)对世界:避免了美国动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过渡】很好。到那里,罗斯福新政我们就讲完了。我们看到,罗斯福以其坚定的信念、勇猛的决心和英明的领导,带领美国摆脱了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同时也成就了他一生不朽的传奇。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人的一生:

【课件】罗斯福从小到大的图片和解说。

【过渡】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们留一道探究题让大家课下思考:

【课件】探究二:结合大萧条以来的史实,分析一下,我们能够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中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结束】下课。

罗斯福新政 篇七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

罗斯福新政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33年3月开始,主要任务是实现调整和复兴;第二个阶段,自1935年5月开始,主要任务是进行改革。罗斯福强调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新政的内容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项。

(1)整顿金融业。

罗斯福上台后立即宣布全国银行停业整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避免了更多银行的破产;颁布银行法,禁止银行从事股票和债券交易,成立联邦储备保险公司,以防止再度出现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和灾难性挤兑现象;同时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以提高物价、刺激生产、扩大出口。

(2)恢复和稳定农业。

1933年出台第一农业调整法,通过政府对自愿减少耕种的农民给予现金补贴的办法限制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1938年出台第二农业调整法,规定农业经营者有粮食剩余时,政府贷款帮助他们储存余粮;在粮食短缺时,农业经营者出售储存的粮食归还贷款。通过这些办法稳定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3)复兴工业。(核心内容)

1933年美国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止实施反托拉斯法,鼓励企业在复兴过程中进行更大的合作,要求企业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工作条件,废除童工、承认工会、提高工资,以实现工业的复兴,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

(4)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1934年,把单纯的救济改为“以工代赈”,从而给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社会需求。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退休收入,向老年穷人提供财政帮助。上述措施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了解)

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

(1)国内影响:①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②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形成。③罗斯福新政“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实践证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

(2)国际影响:①罗斯福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理论支撑和指导,在此背景下,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

3.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理解)

(1)凯恩斯理论的内容: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注意:★三大心理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比例将会下降。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随投资总量的增加,资本家对使用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将会下降。

流动偏好:人们出于现期交易、避免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蒙受损失及想获利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三大“心理规律”之上的。在个别情况下,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可能导致经济的波动,但凯恩斯用心理原因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是错误的。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原因只能来自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心理因素绝不是根本原因。

(2)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危机爆发时,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4.凯恩斯革命的影响和作用。(理解)

(1)“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1、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前,西方没有宏观经济学,该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它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直到目前为止,该书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2、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不同程度地为西方国家所奉行,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政策主张遇到了怀疑,但其影响依然存在。

(2)“凯恩斯革命”的作用(辩证看待)

①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②其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③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凯恩斯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

5.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了解)

(1)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2)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3)认为私有制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4)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6.三种典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理解)

(1)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三种主要模式的特点

①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属于这一模式。

②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欧洲大陆与北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一模式。

③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特别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属于这一模式。

(2)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三种主要模式的成因

总的来说,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受本国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①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受其传统的自由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等因素的影响。里根总统上台后,为了解决“滞胀”问题,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此背景下,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

②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③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日本自然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儒家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7.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点。(理解)

(1)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大小、政府干预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三个方面,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相对而言,情况如下: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市场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社会保障水平

美国模式最大最低较低

德国模式中等中等较高

日本模式最小最高较低

①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

②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③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面,但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

(2)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点

这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它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

①它们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②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

③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罗斯福新政 篇八

第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考点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由于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和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膨胀)导致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空前尖锐。

2、影响:①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

②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

③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

3、胡佛政府的措施: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导致经济危机反而恶化。

★经济危机由美国发生进而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国家,其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考点三】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核心内容)

3、调整农业:行政手段调整;减耕减产;提供补贴。

4、社会福利:加强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5、进行社会立法,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地位。

【考点四】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作用:①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直接目的: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考点五】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含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考点六】了解政府干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有:

1、最重要的变化: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4、美国出现了“新经济”。

2023罗斯福新政教案 篇九

[设计思想]

1、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用心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潜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透过对罗斯福这一伟人的学习,突出对人物精神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改革家直面困难、坚忍机智、奋斗不息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改革观念,感悟到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资料,它在本专题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资料。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好处,对于此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2、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资料和作用,新政的资料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好处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具备必须的社会观察、分析潜力,他们思维活跃、自学潜力较强,归纳、演绎、思辨、交流、表达潜力有很大进步,又敢于表现,乐于展示,这些都是有利于本课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原有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为此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注重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力争在潜力上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潜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资料;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

罗斯福新政教案罗斯福新政教案

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构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查阅并整理资料;透过主角扮演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用心性;透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透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资料、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课前准备]

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请同学在自学课文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网络或相关书籍了解罗斯福,并整理图片和文字材料,写出对罗斯福的简要说明文字)

[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显示)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明白他是谁吗?对了,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DD富兰克林·罗斯福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像,打出罗斯福的生平介绍)生1: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生2: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

生3: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

师:同学说得都很好。期望本节课的学习,能辩证的评价罗斯福。

(二)讲授新课

1、背景:

罗斯福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严重威胁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生存的状况下当选总统的,为此罗斯福上任之初,美国面临怎样样的困境?(多媒体幻灯出示材料及图片)

材料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上升到了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即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掉,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罗斯福新政教案罗斯福新政教案

材料二:美国农民每人的现金净收入在1929年到1932年期间,从162美元跌到48美元。由于农产品比工业品跌落得更快,农民的购买力只有1929年的60%左右。个别农场主看到要应付日趋跌落的价格,除增加生产外别无他途,便将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于是价格下跌得更快。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价,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材料三:1933年美国工业雇用的工人比1929年约少500万,产值减少了一半多。企业家力图使买卖有赚头,只好降低成本,即降低工资和裁减雇员。然而,工资和雇员裁减得愈多,群众购买力下降和愈厉害。DDDD摘自《美国的历程》

图片一:资本家将积压的牛奶倒入大海

图片二:带着求职简历到处推销自己

图片三:等待救济面包的长队

生:学生讨论整理,归纳为:(教师展示幻灯片)

a.人民贫困,市场萎缩,生产相对过剩

b.半数银行倒闭

罗斯福新政教案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罗斯福新政教案

c.工商企业超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

d.农产品价格猛跌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师:应对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和上述困境,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利用广播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美国人民倾诉美国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将如何帮忙人们。每到此时(尤其是周日晚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火边,在收音机旁边,等待聆听总统那充满自信和激情的声音,人们习惯地将它称为“炉边谈话”。炉边谈话不能不说是罗斯福的一个创造,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美国公众对新政的支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度过危机还须强有力的手段和行之有效的办法,罗斯福会以什么办法帮忙美国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但其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上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 篇十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应该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与意义。应搞清经济危机、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之间的关系。

【考试大纲】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知识梳理】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 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是资本主义固有的 和 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③ 重要原因:股市投机过度。

2.表现: 倒闭, 破产,生产下降, 剧增。

3.特点:

①范围广:经济危机从波及到所有 国家。

②时间长: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达四年。

③破坏性强:后果空前严重,“大危机”、“大萧条”等成为这次经济危机在历史上的专用名称。

4.影响:

①国内政治: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开始对 产生怀疑, 开始泛滥,资产阶级 制度摇摇欲坠。

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 、 的办法,它们提高 ,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 ,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加深了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社会动荡:经济大危机下,政府仍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下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②罗斯福就任总统:1933年,罗斯福大选获胜,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并提出新政。

2.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前后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的全过程,1939年后,“新政”渐告结束。具体措施有:

①整顿 :主要通过 、 和 等,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

②调整 ;通过《 》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复兴工业。

③调节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减少 和 ,以控制市场价格。

④实行 和 。通过《 》采取社会保障措施;政府举办许多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特点: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政府担负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4.作用:①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 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的 也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

②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

义进入了 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

1.背景: 的爆发促使人们反思,质疑 的经济理论。

2.内容:凯恩斯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 。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 。

政府必须放弃 ,干预 和 ,成为“ ”。

3.影响:其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 的观念,被称为 ,它的提出也被称为 。二战后,它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思维拓展】

1.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经济危机对美国的金融、工业、农业带来了全面的冲击。生产跌回到19xx年水平。

(2)失业人口大增,1932年全国有约200万人失业,1933年近1700万人。

(3)社会动荡,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

(4)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被推到崩溃的边缘。

2.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1)实质: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走进高考】

例1.(08全国卷i,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8226;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解析:a 注意所给时间:1932年。1929年-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解除经济危机对本国的破坏,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得国家之间矛盾和摩擦尖锐化。在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失去了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项是在1935年;c项是在1933年;d项是在1936年。

例2.(四川,18)“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c.调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解析本题属考查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属于记忆能力的考查。b、d相与美国不符,c项只是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机会,故选a。

例3.(天津文综)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解析:此题易错选为c。注意此题考查的是罗斯福实行工业复兴法实施的主观目,而非客观影响。

例4.(08北京卷,37)(36分)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断: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的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8分)

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政府对经济采取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答案要点:

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

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

例5.(08宁夏,40)(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参议员到首府,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拳办“金手套”锦标赛事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支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糟)》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劝,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一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xx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xx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xx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xx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xx年8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11分)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6分)

解析:

本题将罗斯福新政和当前的美国“次贷危机”结合起来,考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效果,涉及经济概念和金融领域的术语,有一定难度。第(1)(2)(3)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来回答即可,第(4)问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材料四的内容,抓住“次级抵押贷款”的概念和特点,从货币政策和房贷政策来着手,尤其要强调出房贷性质的不同这一角度。

答案要点:

(1)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物价下跌,通货紧缩;消费者持币观望

(2)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

(3)刺激房地产业恢复和发展,缓解住房危机;带动相关产业的恢复;扩大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缓解社会矛盾。

(4)评分说明:本问为开放性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

①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例如,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时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②从贷款性质的角度产明:例如,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不同,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③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例如,政府低息房贷和商业房贷的不同。

考生能从上述三个角度中的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得6分;若考生另有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这主要是指"新政"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b.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没有避免国有化的形式 d.不能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3.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4. 罗斯福新政印证了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总揽”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5. 罗领福新政的根本特点是

a.一定程度上的国有化措施 b.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

c.整顿金融和削减农业生产 d.对工业生产加强计划和指导

6. 罗斯福在新政中解决农业危机的主要办法是

a.限制价格水平,鼓励市场竞争 b.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农业出口

c.调整生产结构,稳定产品价格 d.修建水利设施,提高农业产量

7. 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b.争取工人支持,恢复工业生产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8. 罗斯福政府在田纳西河流域兴建一系列工程的首要目的是

a.促进田纳西河流域粮食生产的发展 b.发展田纳西河流域水上运输业

c.发展田纳西河流域的电力事业 d.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增加就业

9.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

a.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   b.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c.调整农产品结构     d.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10.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1. 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电影,发现30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下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12. 罗斯福新政时,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a.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b.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

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

13.(广东单科)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4.(四川文综)“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 c.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15.(海南历史)“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人再次分配给穷人”。这一主张属于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30任总统柯立芝说: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

第31任总统胡佛说: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

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指马里兰银行)会不会倒塌。

纽约儿歌唱道: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此时的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2)面对现状,胡佛和罗斯福奉行的经济政策分别是什么?

(3)罗斯福在就职宣言中说: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为此他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从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评价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固定不变的工厂工资和不断下降的农场收入这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国民收入严重的分配不均。1929年,5%的美国人得到全部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人民大众不充分的购买力与那些拿高薪水、得高报酬的人的高水平的资本投资同时存在。20世纪20年代中,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6.4%,而消费品产量的增长率为2.8%。这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受阻;这种低下的购买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资本投资。结果,1929年6月到10月间,工业生产指数从126下降到117,从而造成了促使这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的大萧条。

材料三 1933年3月,美国的失业人数据保守的估计为1400多万,相当于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在英国,失业人数将近300万,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与美国的大致相同。德国的情况最糟,失业人数至少有600万;工会执行委员会估计,他们的成员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完全没有工作,另外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只有非全日性工作。

以上材料均摘自[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929年的社会发展特征。

(6)根据材料三,概括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问题。上述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7)结合材料二、三的主要内容,概括两则材料间的关系。

17.(07山东文综)(25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dbbdb cbdda 11--15.ccbad

二、非选择题:

16.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3)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5)特征: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市场购买力低下;工农业生产由繁荣转为衰退;股市崩溃又加剧了工业萧条。

(6)问题:工业生产衰退;工人失业严重。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政府采取新对策以解决危机;德、日逐渐确立法西斯统治,不断对内镇压,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国际局势危机频繁。

(7)关系:低消费与高投资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引发了股市崩溃和工农业衰退,从而导致工人失业率剧增。两则材料间属于因果关系。

17.

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总统关心民众的生活。从这些信息中即可组织答案。

(2)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内在稳定器”,只有做好社会保障,才能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回答此问。

(3)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形成为一种制度,有利于长期稳定局面的形成。

(4)此问为开放性试题,不论答哪种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例如,要体现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就必然要强调国家立法的形式。

参考答案:

(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罗斯福新政 第十一篇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危机的爆发 罗斯福新政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图,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2、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说一说: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由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

小组讨论: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教师补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角色扮演:大危机年代的美国记者对工人进行采访,工人在此期间生活状况。

议一议:(演示危机时的情景,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1929~1945

年美国失业率的动态图表,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归纳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历史剧: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

知识整理:新政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课堂讨论:新政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作用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四。板书设计

1、经济危机

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猖獗

表现:金融、工业、社会生活、农业等的全面危机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导致各国内部社会危机——政坛丑闻、人民斗争、法西斯兴起

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之间的矛盾、与殖民地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

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

目的:克服危机、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但避免国有化形式

内容:金融——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工业——颁布法令,以工代赈,刺激消费;

农业——压缩生产,克服过剩

评价: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经济上: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

政治上: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对世界:开创经济新模式,影响许多国家

布置作业:

1.学生明确本课重点,并归纳概述在作业本上。

2.课后测评题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后记: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罗斯福新政是本课的重点,要理解并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第十二篇

引言:

当我们沿着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走来,一路目睹灿烂的中国农业文明景观时,我们感慨万分。但当我们扬起时代的航帆,沿着新航路走近欧美时,两次工业文明为我们展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色,它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更另人陶醉。正当人们为资本主义发展前景高唱赞歌时,突然一阵晴天劈雳,轰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厦,繁荣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倾刻崩溃,这就是历史上另人谈股色变的“黑色星期四”,它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非完美无缺。

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完成的基本任务:

阅读与思考:

一 第一目(p115)的资料,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方面经济___,财富集中在___的手中;另一方面,广大工人农民实际收入____。这种状况势必造成___与___的脱节,这一矛盾最终会导致怎样的恶果?

请概述1929_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第一目(p116)讲述经济危机的什么内容,请表述出来:

二 阅读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一目,请完成以下任务:

1经济危机的特点(请根据史实填写特点)

特点

史 实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

从1929年___1933年前后5个年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  。

2面对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办法摆脱危机,结果怎样?

(1) 办法:

经济:

(2)危机的影响: 政治:

国际局势:

面对危机,1933年,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出现了__富兰克林 罗斯福。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措施,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三 罗斯福改革:

胡佛主张及结果:

1改革背景 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2理解内容

(1) 新政首先开始于哪个部门,为什么?有何作用?

(2) 中心措施是什么?着力消除哪种状态?

(3) 调整农业政策的做法及目的是什么?

(4) 推行:“以工代赈”,3特点及实质:

具有国家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

实质:

4评价:

四 危机时期产生的新理论__凯恩斯主义

1这一理论是_________的产物

2这一理论对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有何影响?

讨论:罗斯福新政中,有些政策是对工人的?因此有人认为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2篇2023罗斯福新政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