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通用15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新颖题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为了加深您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15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一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重理论轻实验,只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些教师在实验课前提前帮助学生测好部分数据,让他们减少实验量,还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自己的示范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行为.想要真正学好物理,不做实验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要本着实践为先的精神开展实验教学,并且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高质量完成实验学习.

一、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异常问题,所以必须让学生做好实验的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学生自行预习实验,并且熟练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免做实验时因为学生自身对于实验不熟练而产生差错.教师可以通过实现布置预习问题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我们以教学“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为例,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过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什么?了解实验目的是对于实验最基本的预习,没有目的而茫然地进行实验相当于白做了一个实验,所以学生必须了解实验的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也是实验的关键部分,学生必须在明确实验原理的情况下去做实验,这样他们才能正确地将实验做完做好;在本次实验中需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由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涉及精密的测量仪器电流表,如果学生操作不当很容易将仪表弄坏,所以为了避免实验中不必要的浪费,必须让学生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免损坏仪器;如果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中小灯泡作为主要的实验目标,很有可能产生故障,其中既有可能是学生操作不当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小灯泡自身损坏,学生在遇到故障时也需要了解故障排除和修复的方法,这样才能在实验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以免实验难以完成.通过完成实验预习问题,学生能够在实验前做好充足准备,这样才有助于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实验.

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指导

正式开始实验课时,往往都是教师先做实验演示,再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所以,教师的整个实验演示过程一定要生动而又清晰明确.我们以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为例,教师在进行此实验教学时可先将整个实验的光路图画在黑板上,然后讲解一遍整个光路图,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最后的实验结果会是这样.讲解完光路图以后便可由教师亲身示范整个实验,让学生先看到正确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中间教师可以结合之前为了实验预习而提出的预习问题进行具体解答,尽量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前彻底消除对于整个实验的一切未知变量.教师将光路图和实验过程演示完成后,其“身教”的部分暂时就告一段落,但是教师的任务并没完成,接下来学生的动手实验中也需要教师随时的教导和帮助,在举例的这个实验中就有可能发生学生对于光路图理解不到位而把透镜的位置放错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一旁及时指出矫正,让其重新理解光路图的意义,避免一错再错而得出错误实验结论.而对于一些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并且也认真参考教师演示的学生,可能很轻松便完成了本次实验,那教师就可以安排其他未完成的学生来参观他的实验装置,并且安排完成实验的学生帮助未完成实验的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师自身精力不够的问题,还能让成功完成实验的学生再温习一下实验过程并且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实验结果充分吸收

实验教学也和理论教学一样,也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吸收整个实验,所以也必须让学生复习整个实验的学习成果.这里以实验“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为例,这个实验通过模型来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得出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的结论.根据这个实验结论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小实践,比如自制纸飞机让其飞得尽量远,而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结论给学生一些提示,因为本次实验结论是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所以学生自制的纸飞机应该是机翼尽量折成流线型才会使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让机翼产生方向向上的空气压力,这样纸飞机才能飞得远.教师还可以专门在课下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成果展示大赛,让学生把自制的纸飞机拿出来比赛,看谁飞得远,而最后获胜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奖励,让学生吸收实验结论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要时刻记住以学生是主体,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各种事物之间奇妙的原理,这也是物理学的乐趣所在.所以我们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光是让学生做好实验,还要让学生爱上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二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同时,物理学习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也是一大难题,学生感觉物理十分抽象,惧怕物理,甚至有些学生丧失了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重新找回学习物理的自信。探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理论简析

1。探究教学的科学定义。

探究教学,是指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究教学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不是直接地把所有的物理知识告诉给学生,而是教授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给学生方向,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应的答案,使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这种实际探索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将物理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不再感到陌生,不再觉得物理抽象。

2。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意义。

物理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正是由于许多物理学家的不断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物理知识。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前辈探索和发现的。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告诉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探索的过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只是教师进行探索,而学生仍然是一个旁听者,没有融入到实际的探究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策略分析

1。明确学生在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中心位置。

在探究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再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进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物理学习现状得到改善。

2。重视课程学习中的经验积累。

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如今的课堂教学,不仅涵盖了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师生互动环节。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习气氛更加愉快,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强调,在生活现象中发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生活。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探究式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考虑,倡导学生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的奥妙,从物理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根本性挑战,课程的内容拓展到生活的直接经验,将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间接经验的学习途径,其目的在于将自然、人与社会统一于课堂教学中,强调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的充分结合。重视课程学习中的经验积累,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分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角色。

随着探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推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担任知识的传授者,而如今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指导,还要创新和探讨,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际上,虽然教师的知识量比学生更多,但还是会有一些学术问题自己也拿不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要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的研究与创新;不仅要学会如何开展教学活动,还要明白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总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与当前时代发展相适应而成的,将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探究教学方法也会有其必然的不足之处。之所以笔者鼓励应用探究教学方法,是因为希望教师能够意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价值,从而能够发挥探究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作用。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究教学的优势能够进一步释放,初中物理教学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三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作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中很多的知识内容和规律都是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在试验中进行探究,经过分析和总结而得出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知识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是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对物理课堂知识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完善,促使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和现象具体化,通过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实验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深刻了解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革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发挥学生主动性,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中,通常在教学中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把学生放在客体位置上,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式的接受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现代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浮力的大小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使用一个乒乓球和一盆水,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把乒乓球没入水中,然后松开进行观察,并且思考乒乓球从刚开始露出水面到浮在水面上,这个过程中球所受到的浮力有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假设,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且运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因素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讨论进行自主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内容,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实验的探究能力,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反复的实验操作,巩固和发现知识内容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物理原理和知识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总结而来的.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对知识内容进行巩固,而且通过不断的实验去探究和革新新的实验方式,探究实验新知识,进一步深入的掌握物理实验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运动和力》的教学中,在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中,学生对“力是维持物理运动的主要因素”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主要因素”这两个知识观点进行混淆,单纯的依靠概念讲解和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进行辨别,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次试验来进行辨别,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巩固课堂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次不同的实验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要使用的毛巾、橡胶、木板、小车以及三角斜坡等实验用品,教师让学生把毛巾、木板、和橡胶放在三角斜坡的不同位置,让小车在斜坡最高点进行自由落下,让学生观察实验情况,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让小车在不同材质上的实验,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和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力是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主要因素,也理解力是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主要因素的错误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生活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方面都和现实生活有着联系.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学习知识,了解课堂内容.教师在平常应当细心观察生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老人带的老花镜和学生带的近视镜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眼镜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都是什么样的原理呢?让学生对着两种透镜进行自主探究,近视镜是凹透镜,利用缩小成像的原理,老花镜是凸透镜,利用放大成像的原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所要使用的凸透镜、尺子以及蜡烛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凸透镜的焦距,并且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当物距大于两倍的焦距时,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慢慢移动蜡烛,使物距等于两倍焦距,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再继续移动蜡烛,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但是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以让学生一直探索下去.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实验,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实验探讨,在多次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巧妙利用科学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建钢.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中学物理,20xx,10:51-52.

[2]庄令秋.理实合一,深入探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考试周刊,20xx,87:141.

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四

一、自研自探,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学生整体感知、初步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2)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指明学习方向和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组内答案,同时组长记录学习中的疑惑,以供全班共同聚焦。(3)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环节说明:①此环节要求老师一定要科学合理设置《自学提纲》,提纲中问题要求清晰、明朗,难度适中。②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室内保持清静、以助于学生静心深入思考,达到一种自主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学习及时记录自主学习中的困惑点,以便在组内讨论交流中共同来解决;当自主独学完成后,组长采集汇总组内成员存在共性问题及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③涉及“实验探究”环节,在自主学习环节不要求动手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原理及目的,整体感知实验步骤、方法,对欲探究的实验有一个基本的领会与了解。④老师要切身参与同学的自研自探环节,实时掌握学生存在问题,随机调整教学情况。

二、问题聚焦、探究合作

教师根据以上环节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机调整安排本环节,请各小组代表展示其组内学习成果,老师及时点拨与总结,灵活掌控课堂时间。也可选取典型小组展示成果,并引导其他组聚焦设疑,旨在理清知识脉络。肯定小组成果,但一定要做到各小组面对整节课学习任务,老师不可事先将任务分解,提前分发给个别小组,否则会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支离、不系统。(1)各小组要选配精干、组织能力强、且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自主学习完成后,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针对典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确定组内共同问题,等待聚焦。组内讨论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释疑、探究。提高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优生差生结对子,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助于组内整体水平的提高。(2)小组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集中精力倾听,及时修正本组的答案或予纠错、质疑、补充。同时,老师要及时点评、纠正、指导,并对重难点进行强化与解析。(3)实施探究实验前,重点要确定、优化实验实施方案,各小组设计实验表格、明确实验步骤,老师要让典型小组进行充分展示,达成共识,形成最佳实验方案。(4)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给予援助,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形成正确结论。(5)每项任务的实施,老师都要适时总结归纳,形成严谨、科学、规范的实验结论。

说明:①“实验探究课”一般可遵循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几个步骤。②并非每节课都要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实验的形式根据教材特点教师灵活安排。通常可采取三种形式:学生难于操作,或简单现象的实验,教师可安排前台演示的形式;对于易于操作、取材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课前分配任务,再由小组课上演示;对于难度较大,知识典型的探究实验,则需要小组按照一般实验步骤,亲自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体验感知,然后聚焦展示。③保证实验开展的实效性,确保全体成员的深度参与,每一位同学都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每一个同学都要担任一项具体的任务,如实验环节的组织者、操作者、数据现象记录者、资料分析归纳者、小组代表发言者等,角色之间可以随机互换,使每位同学都能从不同角度上得到锻炼、体验和提高。激励每个组员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的同时,及时修正自己错误的知识。这样可以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长项,为每个同学提供展示的机会,对于一些不不善表白、性格内向的同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与改变。通过此环节可以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做到:敢表达、会倾听、能交流,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严禁个别同学的“滥竽充数”现象。

三、教师精讲、知识汇总

整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节之后,老师要进行整体汇总,修正答案。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问题,老师要及时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点,及时精讲,并由个别问题升华到一般规律,以培养学生解决通类问题的能力。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对比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所学的整个知识块梳理和总结,建构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四、知识应用环节

(1)选择有针对性、梯度适中的习题。(2)各小组长带领全组成员自主完成,形成相对统一的答案。(3)针对难度稍大、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分析透彻,真正做到弄通、会做。(4)对简单问题不建议抢答,否则会造成课堂的混乱,同时无益于老师了解学情,较难题可作适当抢答,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5)各学习小组再次反思交流,畅谈学习收获,体验学习的乐趣。6归纳总结,精留作业教师整体概况本节课知识点,精留作业。

小贴士:(1)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趣味与新意,因此针对探究实验不建议课前布置。(2)对于二、三环节的实施,教师可据教材内容灵活安排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任务,可以针对整节课,也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2~3个阶段,逐一进行。(3)每节课的聚焦展示任务应严格按照课标规定的重难点进行安排,以保证课堂效果的高效与准确。(4)此流程并不适合于复习课和讲评课。(5)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以构建更科学、更实效的课堂。以上几个环节是我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当然其间好多细节需要再补充,再完善,再提高,因为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还在路上。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五

学习贵有疑!实践经验表明,学生一旦缺乏批判精神,则势必缺失明辨是非,接近真理的自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形似质异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缺乏批判精神的学生往往会被外在表象所迷惑,在概念认识上举棋不定,处理问题则往往容易出错,是不是这些学生头脑中没有概念呢?不是,而是缺乏比较,缺乏从细碎处着手辨析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我们在和学生讲“相互作用”与“二力平衡”这些问题时,下面一道例题非常常见,但是学生初次遇到时,缺乏批判精神的学生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例1教室里的一张课桌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下列关于平衡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桌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情境中不存在平衡力分析

这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学生思维的薄弱点在哪里?笔者认为,学生在“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理解上出现了相互干扰的问题,或者说对“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不够清晰,只是浮于表面,最终出现了错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记住了“等大,反向”,而没有注意“共体”即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首要条件,同时也给学生渗透了分析力学问题首先必须确立“研究对象”的意识,同时对于初中物理,后面还要学习杠杆,所以,还要强调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此一来“共体、等大、反向、同线”的二力平衡条件就清晰了,认识也就不容易出错.在讲解本题时,借助分析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这两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辨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态度与意识有了提升,获得智、能、情三个维度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六

摘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该找到其中的难点和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其解决的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通过新的方式来完成对其教学的创新并积极地寻找其中最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从而切实去提升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突破;尝试

初中物理对学生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学校的物理课程的系统开设都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这也就是说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起点上都是一样的,学生们所产生的差距,都是在教学或者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慢慢拉开的。因此笔者认为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学生们接受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并且响应教育者的号召加之教育者本身具备很高的教学素养,在这些条件的互相作用之下学生们才能切实的去提升成绩,更好地学习物理;反之,则不然。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该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们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做系统的探究。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基于很多方面,需要从学生、教育者以及课本内容等多方面来进行分析。1.学生们刚开始接触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首先承认的,初中物理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物理的阶段,对学生们来说在此之前完全没有学习物理的经验也就不能及时而准确地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物理的趣味性纵使是提升学生们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一点,但有兴趣还要懂得怎样将之使用在正确的地方。2.教育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很多教育者愿意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不愿相信当前阶段研究的优秀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对克服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1.创新情景的引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对其内容与现阶段的科技进行延伸的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引力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在课前采用播放一组幻灯片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对新课程的引入。然后在放映结束之后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何宇航员能跳这么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下就能调动学生们思考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们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

2.让学生们学会质疑,大胆地猜想和假设现代的物理学也不是物理学的终极阶段,可能也会存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但其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确,这些可能都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发现。所以说,我们培养物理人才并不是要求“守旧”的物理人才,而是能够做到不断去创新的物理人才。

3.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物理情景的创设对学生们去增强其代入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进行情景代入的过程中若是因为其情景的问题而导致其并不能顺利的将自己代入情景之中,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建立情景的时候应该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问学生们: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怎么来的?夏天自来水管上为什么会常挂着水珠等等

。4.增加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验步骤来完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以及若是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学生们不理解的情况定然也会及时的反映,这正是帮助学生们建立实事求是精神以及提升学生们的质疑性的重要方式。甚至,为更好地提升其趣味性,也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精心的包装使能够通过类似游戏的方式来表现出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寓教于乐,帮助学生们去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5.制造矛盾,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的环节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去制造一些矛盾来帮助学生们对思维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帮助学生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对是教学案例进行延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电流这一个单元时,可以将已经接好的电路断开一处直接问:什么情况下电路在开关断开一处时能够让电路继续流通。

6.充分利用学生们的业余时间学生们课上的时间毕竟还是少数,一周的课程加上实验课总体的数量也是有限。而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对学生们的课后生活或者回家之后的时间合理利用。例如: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来解释我们课上所学习的物理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比较困难的学习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直面问题,并不断地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翟向辉.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J].基础教育论坛,2017(20):28-29.

[2]华德宝.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J].考试周刊,2016(88):119.

[3]向青松.有效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5(09):7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七

初中物理的教学法很多,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方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境来说是最恰当的呢?怎样使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呢?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更是艺术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可以选用的一些教学法,提出自己浅薄的见解与同行探讨,此乃抛砖引玉之举。

例如在上《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时,根据课程按排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究:①创设情景,诱发提问。即先在示教线路板上连接一个有两只灯泡串联的电路,使灯泡发亮,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处处相等,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否也处处相等呢?②启发学生针对疑问,大胆猜想,鼓励各实验小组多提出不同意见;③各小组对提出来的猜想和假设进行讨论交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记录数据;⑤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规律;⑥各小组评估探究过程中的得失;⑦交流体会,拓展实验,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基础上,布置各小组回去制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设计。采用这种的教学设计能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说能很好地完成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知道主要选用了科学探究法,同时也用到了启发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法在这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共同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因此,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所选教法是否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去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评价一位教师选用教学法艺术水评高低的重要标志。

又如在上《眼睛和眼镜》这节课时,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新课标理念要求,可以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进行教学。因为眼睛从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照相机(或者说类似于摄像机),而照相机成像原理前面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眼睛的教学过程可以主要采用类比法,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在教学过程中辅助用教学课件讲解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起来较容易,印象也深刻。可见这节课除了用类比法教学外,还用到了讲授法、启发法、观察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例如在上《光的折射》这一课时,因为学生前面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本节课可以考虑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把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推理,最后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共同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这里把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启发法和归纳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现了教与学高度统一。

当然对于这节课,不一定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如果学校实验器材充足,学生基础比较好的话,也可以采用以探究法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然后通过收集材料,进行分折和归纳,最后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出来。可见对于同一内容的的教学,选用那种教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情景而选用,有时即使是各种情况都相同,而不同的授课教师在选用教学法时也会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教学中的教法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没有什么固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好好去把握。

初中物理教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条件和情景有不同的配搭运用模式,在这里不可能一一言尽。例如在教学中常用到的还有阅读法、练习法、发现法、谈话法等等,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应用时条件和范围也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是孤立出现,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相辅相成,交互混杂在一起运用。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可采用科学探究法、归纳法、讨论法、启发法;为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采用演示法、观察法;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为了加强物理实践,培养学生技能,可采用实验法、练习法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选择出最恰当的教学法,创造性的加以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八

一、整合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原来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讲“惯性”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急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倾斜,通过声行并茂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增强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但耗时长而且取得的效果还较差。尤其是在课上的物理实验中,有些学生有时都看不清老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对物理丧失兴趣。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把物理实验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画面,教师在一旁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记住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策略

1.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创造出相应的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结合信息技术,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或者放一些相关的图片等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进行模拟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在讲蒸发吸热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图片,就是将一块冰放在一处,然后拿出两个体温计对冰块处温度和正常处温度进行测量,就会发现冰块处的温度比正常处低,从而得出结论,蒸发吸热。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必须要做到将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九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则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多媒体

物理学科的发展同当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连,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物理定理多、概念多、实验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与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法,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实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更好学习物理知识,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如讲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折射,镜面反射等知识时,我们发现许多与光现象相关的简单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感受物理现象。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通过树叶、粉笔、纸片、水、羽毛等具体物体的掉落,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让物理概念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活化物理概念

观察与实验对物理教学的确大有裨益,然而实验教学仅限于那些肉眼可以看得见、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物体,还有更多与我们密不可分却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这要求我们将它们具体化,多媒体就成了这一过程的重要媒介。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可以首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物理教学不免枯燥乏味,单一的讲课也可能会让学生厌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物理现象成因的动态演变过程图,能让学生在枯燥原理概念学习中感到新鲜,缓解疲劳,转移注意力,更好地带动课堂,带领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例如,讲到分子运动原理时,抽象的分子运动肉眼看不到,只能通过电脑视频加以处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运动,另外大气压强,浮力,光,电及电磁场等,也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解释物理概念。

三、在对比中理解物理概念,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无论物理实验还是教学活动,都少不了在对比中理解其概念,在区分中加深理解。例如,可以通过对比法判断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机械运动:(1)从概念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从微观与宏观上判断,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的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用肉眼能看到的;(3)从引起运动因素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永不停息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通过对比让两种运动的概念区分更加明显,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除此之外,力的学习中也少不了对比,推力、压力、摩擦力、反作用力在不同情况下也会是不同的力,这就需要我们对比区分。

四、重视人性化,将课堂交给学生

新时期教学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物理为例,物理的教学以“精”“细”“练”“思”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探讨物理概念,老师再加以启发。多给学生时间共同学习、研究、探讨,在实验与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思考,让他们时间深入理解物理,爱上物理,是初中物理教学期待结果。另外,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才能把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另外,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教师也会赢得学生的喜欢与爱戴,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五、数理不分家,物理教学从数学抓起

物理和数学一样,在很多问题都需要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在物理学习中,有很多学生不是因为不理解而不会物理题,而是因为计算能力差,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原本会做的题却不能拿到分数。物理和数学学习一样,需要反复练习,在习题中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将物理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物理源之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可.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分组协作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2]马可.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内江科技,2012.

[3]郭茂英.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试行心得[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

[4]冯静敏.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5]周中来.新课程理念下改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

[6]陈肖香.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J].成功:教育版,200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十

摘要:

文章分析了有效性学习内涵,同时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以案例形式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方式与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核心问题;习策略

1解读有效性学习内涵

当前有关有效性学习的定义还未统一,有很多种说法,但无论哪一说法,其核心始终围绕着教育与教学原理进行,最终目的均是为了花费更少的时间,让学生更好、更多且更劳的掌握最正确的学习方式。有效性学习摒弃了死记硬背和填鸭式说教,其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以角色扮演、比赛和模拟探究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大门。

2剖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有待革新

就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而言,虽新教改已实施一段时间,但依然有一部分的物理教师未按照新课改要求,调整教学理念,引进新的一些教学模式与方法,导致应用于课堂上的教学理念已经过时,已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需求。作为物理教师,其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引导者,是学生徜徉在物理知识海洋中的照明灯,若教学理念不革新,课堂的主体依然是教师,这显然不符合当下学生主体课堂需求,在“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学习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性能的培养及重点知识的灌输。理念过于陈旧,不利于物理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诉求,进而在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时就容易脱离实际,如此便容易让学生厌倦物理,影响学习氛围和教学质量。

2.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即便是新教改已全面实施,已无法否认当前国内教育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加之应试教育思想在很多物理教师脑中已根深蒂固,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并未按照新课改要求,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依然沿用着已经不契合当下学生学习需求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如此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除了难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外,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等。加之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是思考所教内容是否为考试必考点与可能考到的内容,却不会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学习诉求,简而言之便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实现有效沟通,除了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外,还容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整个的教学效率。

2.3实验教学不受重视

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有关知识便是在初中阶段,物理这门学科本身较为抽象,若是单一的理论教学除了会限制学生想象力外,还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因而就物理教学而言,需要理论+实验,无论是力学学习、电学学习,还是热学学习均离不开实验教学。然而从实际了解到的情况看,在某些学校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针对一些考试必考点,教师更多的是一遍又一遍的板书赘述,几乎没涉及到实验内容,即使是按照新教改要求安排了一些实验课程,也更多的是以理论教学代替,学生几乎没有都亲自动手体验的机会,如此除了会增大理解难度外,还会遏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有效性学习的策略

3.1革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情境创设

要想提升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性学习效率,首先要做的便是革新教学理念,基于新教改核心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般来讲,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创设教学情境便需要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物理知识。诸如:同学们,每个人都有照镜子的经历,可是你们能否告诉老师,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在镜子里呢?都不知道吗?快去翻一番教材,里面有答案哦。现在你们知道了是因为平面镜成像原理我们才能出现在镜子里,那么我们去河边插鱼的时候,为什么鱼叉需要比鱼距离我们的位置还要深入一点呢?对啦,这是利用光折射原理。通过这种情景教学形式,有助于激起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又如: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章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我选择以实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首先是创设情境,运动物体在没有继续用力的情况下慢慢停止,请同学们思考运动需不需要力来作支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便能得到问题答案。

3.2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提问

无论是任何学科教学,均离不开提问环节,恰当的提问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模式。基于此,在问题设计时,应围绕学生兴趣点进行,问题除了具备思考性外,还应让学生通过问题体会更多学习乐趣,且在问题思考环节,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锢,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诸如:我在问题设计时往往会让问题体现出层次性,答案不定,说的最多的便是“你们谁还有其他答案”、“为什么这样做”等。

3.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物理教学的核心集中于实验,实验除了能简单、直接的呈现出物理过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更全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看到理论教学中未知的以免。诸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面镜沉成像》这一章节内容,我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水中燃烧蜡烛”的物理实验,在实验正式开始前,会让学生猜一猜燃烧的蜡烛放到水中是否会熄灭,为什么?带着问题,学生会更加精力集中的观察实验情况,适当情况下还会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动手机会,有助于通过实践动手的方式更直接、更迅速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且重视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自新教改全面实施后,人们逐步提高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要求,而文章主要围绕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而后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以阐述教学案例的形式提出了一些提升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阿力木江玉苏音。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学习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07):299~300.

[2]陈庭江。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读书文摘,2016(23):1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第十一篇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在教育领域上得到了全面革新,社会对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效果与质量越来越重视.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新课改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对传统理论知识一味地进行灌输,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解题能力.众所周知,教育改革之路是异常艰辛的,教学工作通常涉及到的方面都非常广,这在无形中为教师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教师必须认清形势,分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实施解决.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分别从:情景教学的意义、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情景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情景教学的意义

传统物理课堂中,通常是以书本为主要媒介,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缺乏应有的互动,导致学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会缺乏热情,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情景教学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情景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动画、图片使枯燥无趣的物理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情景教学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情境是无形的“情”和有情的“境”的有机融合,教师根据物理学科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出物理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物理,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二、初中物理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物理情景创设缺乏科学性

物理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乏味理论,它必须跟实际生活充分结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将物理学科相关概念引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去,将物理问题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多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观念,将物理概念强制性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难以消化,最后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2.初中物理情景创设缺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物理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概念相对枯燥无趣,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多设置一些问题,多留一些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3.初中物理情景创设缺乏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是指教师应该以情景教学的创设来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景教学必须贯穿到整堂物理教学当中,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揭示物理规律及原理,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及能力.然而,现阶段,很多物理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仅仅利用情景教学来“抛砖引玉”,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情景教学在整个物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景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将实际生活经验充分融入到情景教学中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新课改的重要概念.物理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时必须将其与实际生活经验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理解抽象物理知识与掌握基础理论提供感性材料,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压强”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经验,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创设情景教学.师:“我这里有两个书包,一个书包的背带宽,另一个书包的背带则比较窄,现在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告诉我哪一个背在身上更舒服?”学生A示范完毕后:“老师,我感觉背带宽的书包背上去更加舒服一些.”师:“刚刚A为我们示范了一下,他告诉我们背带宽的书包背上去的感觉更加舒服,这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不知道.”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压强》相信你们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一定会找到原因.”通过这种情景教学的创设,既调足了学生的胃口,也让整个课堂充满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将趣味性融入情景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来创设物理情景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乒乓球能够浮在空中,接着将电吹风倾45度角向上吹,乒乓球依然能够浮在空中,学生看了以后会觉得很奇怪,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试了很多次,发现这种现象依然如此,便会产生好奇心,想一探究竟.这种趣味性小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也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创造了契机.

3.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情景教学贯穿到整个课堂

物理教学可以采取语言直观、模像直观、实物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将情景教学很好地贯穿到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例如:教师在惯性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本身,可以将:“汽车碰撞事故”的动画过程放映给学生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看一看在汽车碰撞当中发生了一些什么?”师:“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也就是说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会有一种惯性产生,因此,为了减少惯性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我们必须系好安全带.”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不仅让学生看清楚了全部过程,还使学生对“惯性”这个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意识.

4.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使物理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分析完自行车后尾灯的光路后,得出“反射光线按原路平行反射回去”的结论.为了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引导学生假想未来战争可以使用激光武器,当你用激光武器向敌人发射时,如果正照在敌人设置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那你就帮了敌人的大忙,因为你没费敌人的一枪一弹,你就自取灭亡了.学生听后显得异常兴奋,他们在这种幽默的环境中得到陶醉的同时也轻松地获得了知识.

5.创设互动情境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可以通过创设互动情境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讲授《浮力》这一章时,可以多创设相关情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为什么有时候浮力连一片铁片都浮不起来,而有时候又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教师的创设的互动情境,会激发学生对浮力学习的积极性.

6.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思维的发展往往是从发问开始,也就是问题情景的创设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去创设问题情景,集中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惯性时,教师把硬纸片弹出后,鸡蛋落在了杯中.这个实验平淡无奇,而实验结果却出人意外,学生们会迫切地要求老师再做一遍.接着老师可以因势利导,猛地把事先铺在讲桌上的桌布抽出,而装有鸡蛋的杯子纹丝不动.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点.最后,惯性这个知识点不仅得到了突破,同时老师精心创设的这个物理教学情境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了顺应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模式必须及时转变,将情景创设充分应用到物理课堂里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适宜的情景,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彻底改观,使情景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作者:彭志辉 单位:宁夏银川市北塔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第十二篇

1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

科学的发展过程始终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过程。教育重演论认为,“现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即现代人的认知发展是对其祖先认知水平长期演化过程的浓缩”。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来源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感到深奥莫测,就很容易形成对这些知识的僵化的绝对化的理解。只有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中学习,才能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所以物理学史应该成为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个物理学科的发展来看,物理学可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物理学知识,另一块是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论。如果说物理学的理论体系是骨架的`话,那么物理学史就是附着在骨架上的血肉。对于物理学中各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学生只有了解它们产生、形成和发展演化的过程,才能深刻掌握它们的意义。在物理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物理知识,还应该讲清知识的由来和发展,讲述它的成功,讲它解决了哪些问题,当然也要讲清它的缺陷和局限性,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亲身经历”一下各部分物理知识的“系统发育过程”。这样,不仅会消除学生对这些知识来源的神秘感,而且还会让学生从知识的更替演变中认识它的条件性、局限性,认识科学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如果学生只是生硬地记住一些物理概念、数据、定律和公式,并不表示他们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知识的实质的全面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内容,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探索微观粒子的教学中,由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无法亲自看到或接触到微观粒子,使学生感觉很抽象,很难在头脑里构建相应的物理情境,因此在认识上较为模糊。如果在教学中能呈现这段历史,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微观粒子的认识。1896年到1945年,这是令物理学家激动,同时也是科学史上最令人迷惑的50年。原子这一经历2300年之久的概念,在此期间经历了重大变化。当物理学家发现还有更小的组成部分时,原子这一以前曾经被看成是终极不可再分的粒子,在人们的头脑里不再是原先的概念。鉴于在原子内部还有带负电的电子,于是人们起初把电子想象成围绕着密集的原子核旋转的微观行星。而原子核同样让人吃惊,竟由具有质量与正电荷的质子与只有质量没有电荷的中子紧密结合而成。随之又有更小的微粒被发现。

2物理学史的内容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只有当人们对获得知识产生兴趣时,才能引发其认知的需要,它是学习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心中充满了好奇感和神秘感。一方面,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的奇闻趣事,在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时可以充分地应用,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牛顿在太阳光下吹肥皂泡研究白光色彩的故事可以用于光学一章的引入。在电学一章的引入时,可以介绍富兰克林的传奇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兴趣的养成又可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欲望。杜威指出:“最重要的态度是能养成继续学习的欲望。如果这方面的动力减弱而不加强,那么,就会发生比仅仅缺乏预备更加严重得多的事情。”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递,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欲望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后续动力不足,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物理学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与常人的区别是自我实现者能更经常地产生“高峰体验”。物理学史中有大量物理学家自我实现的事例,通过介绍这些事例,可以创设使学生分享科学家“高峰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主观愿望,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加强。

3物理学史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探究精神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向我们显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要有条件地有怀疑地思考,即力求以发展、变化、联系的思想为标准来审视一切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不迷信权威,这是科学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以往的物理教学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节节的物理课上下来,学生面前所呈现的物理知识是一个整体,这牢不可破的形式足以吓退学生探索物理的尝试,从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更没有勇气去怀疑、去探究。学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这就是真理,学习它、记住它。久而久之,发展着的科学理论被神圣化、教条化,学生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通过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入,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充满了怀疑、批判和超越。让学生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物理学,养成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科学态度,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在学习和探究物理的过程中发展个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不局限于传统理论和观念,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是科学创造的思想前提,批判的头脑,质疑的精神,是打开未知科学大门的钥匙。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和批判,推翻了错误的落体定律,得出了惯性定律,为牛顿力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卢瑟福在做了大量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否定了他的老师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在爱因斯坦之前,洛仑兹和彭加勒已经走到相对论的大门口,只是由于未能摆脱绝对时空观的束缚,才没有最终迈入相对论的门坎。正是由于爱因斯坦抛开了“绝对运动”和“静止以太”的观念,并深刻地审察了“同时性”概念的物理学根据,才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巨大变革。科学家们决不容许科学的停滞与思考的停止,即使面对世俗的诸多重压也毫不妥协,而科学过程就是这一思考与再思考的经典过程,这也正是科学推进的方式。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这些理论被后人反复纠正、扩展或者简化,不断完善。这种勇于创新的批判性思维,正是科学最宝贵的精神所在。

4物理学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同时可塑性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学史描述了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人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的事例。比如伦琴一生在物理学领域中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一次实验中,他偶然发现包有黑纸的底片被曝光,他没有放过这一个细小的现象。正是他这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发现X射线从而获得诺贝尔奖,其实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1800年哥尔茨坦曾发现过这种现象;1887年克鲁克斯曾发现过未知射线使他的底片变黑,他却以为是底片质量问题……。再如法拉第“电可以生磁,磁也一定可以生电”的历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称”的思想……。又如“建模”的方法,物理学史中物理学家合理的“建模”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简单的理想化模型能够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大有裨益。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何更好地把物理学史的内容融入物理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需要广大物理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第十三篇

一、初中物理教学原则

由于物理教学是自然型科学,它涉及的概念与知识非常有趣,在以前课堂里从来没有接触到,受到学生的喜爱;它是自然型科学,所以物理方面的知识均揭示了日常的生活里的事物原理与现象,均是缘自于实际生活,学习物理类知识要培养他们观察的能力与创新的思维,学生有着自主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使用物理类知识,而且形成深入地思考与理解。

二、新时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十分好的教学方法,是一类循序慢慢进行的教学的过程;在初中阶段教学的过程里,使用情景教学能够把平常生活里一些常见的问题课堂化,比如说讲述凝华与升华等知识时,能够通过夏季冰棒遇热融化等常见的现象当做实例使学生可以较快地联想与理解,将所有学生都带入实际情景里,再加上鼓励他们仔细思考平常生活里相似实例与情况。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将学生引入一样的情景里,老师能够利用在课堂上实验的方法,比如说水浮力就是一个抽象概念,能够在现场利用一些小型实验来使学生真实地观察浮力,了解浮力;另外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的生活里哪些现象利用浮力作用;这种方法注重创造相同的情景,使用联想方法,将无形转化成有形;初次之外,对于一些其他的物理知识同样也能够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与理解。

(二)质疑能力的培养

培养这种能力首先需要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老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感情即将使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授课,更愿意与老师一起提升课堂的效率。培养质疑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这种能力不但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良好指导可以让学生动脑筋;而且也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在课堂的学习过程里,良好感情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去表达与放松,提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合理地质疑表明学生正在认真地观察与思考,而且还能表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初次之外,还能够使老师对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通过多加鼓励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动脑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观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是自然性学科,缘自于生活中的智慧;需要学生有着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物理方面的知识都诠释的是自然类现象,原理与知识均存在实际生活里,只有仔细地观察才会发现在生活里存在的蕴含着物理知识的现象;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物理原理与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创新水平使学生可以把学习的知识使用到实际生活里,使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知识以一种创新性思维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思考可以让学生对于旧知识反复地进行学习与理解;创新水平使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真正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了新的目标与思想,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升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里,能够更多地使用情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与观察能力,而且提升学生在课程中主体的意识,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全面提升新时期的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第十四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学也从最初的重视理论知识教学,逐渐转变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将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方面,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通过了解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探究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课;改革分析

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观察和实践,是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课堂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与能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物理实验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这是根据实验自身的特点及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在物理教学中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取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大部分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千百遍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在黑板上讲授实验,在试卷上完成与实验相关的试题,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1.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思想很容易“抛锚”,一节课40分钟,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虽然学生这一节课没有捣乱,也很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从表面上看是在听讲,但是却并没有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2.学生的基础不一。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因此,从小学升入初中没有成绩的限制,小学学生都可以进入初中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学生基础不一的情况,这样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挑战。3.我国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传统课堂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这一问题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有出现,而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反而会产生一种厌烦感,对课堂上教师所教内容和提出的问题,不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回答,这样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物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变得狭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4.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对概念死记硬背。初中物理知识虽然是物理学习过程中最简单的一部分,但是知识点也是很繁多琐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记忆背诵概念,以此来应对考试,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记忆物理知识概念的过程中要找对方法,掌握解题的规律,正确记忆概念。

三、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演示的有效性,提高示范效果。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完成实验之前,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来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因此,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实验,要将演示实验做得准确、具体、细致生动,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可以注意到实验的细节,对即将要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顺利完成实验打下夯实的基础。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内容时也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演示直观地表现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天平和量筒”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邀请学生和自己一起来完成天平操作的演示,通过这样的邀请来激发学生参与演示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班里的一位同学来到讲台上做示范,引导这位同学将要测量的物体和砝码放置在不同位置,比如左物右码或者右物左码,询问学生有什么样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2.注重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完成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长处,在进行物理实验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阻”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分组进行电阻实验,在探究电阻R与导体材料、导体长度以及导体横截面的关系时,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均匀分组,每组负责的实验内容不一样,有的组负责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有的组负责完成电阻与导体长度关系的'实验,有的组负责进行电阻与导体横截面关系的实验等等,这样分组进行实验,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出现大家都闲着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在完成实验之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初中物理重要的实验大部分是围绕力学、电学、光学这三个方面展开的,在学习好这几个方面相关的实验之外,也要重视学习其他小实验的操作,而初中物理的小实验大部分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因此,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对小实验操作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通过细心地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水杯、挂钩、拔罐等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学习声音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在鱼缸外部制造声音,看鱼缸里的鱼是否会有反应;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可以将设置好时间的闹钟放入密闭的水箱中,观察到了预定时间的闹钟是否会响起来,以此来验证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来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验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让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初中物理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景春。在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中实行“五步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xx(06).

[2]刘茂军,肖利。物理教学法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衔接问题的研究[J].物理教师,20xx(06).

[3]倪静。物理教学法实验的定位及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教育,20xx(08).

[4]陶宏义。中学物理教学法教育见习的实践与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3).

[5]吴汉。浅议中学物理教法实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第十五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领会课改精神

几年来,我们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有关新课改的各种培训活动,自学了《走进新课程》和《教育问题研究》等相关的教学理论,研讨《物理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评析成功案例,观看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物理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要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做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建设者

(一)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把学生作为谍程的主体。一方面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能生活作为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因此,我不把课程及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是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摒弃了那种视课程为“法定知识”或“圣经”式的文本而不准越雷池半步的观念,把学生身边的物理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

2.把“生活世界”作为物理课程内容的范围。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物理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例如,学生提出为何我们的书包带做得很宽?为什么坐沙发比坐硬板凳舒服?土钉帽做得大而钉尖做得很尖?等问题,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雎强的知识。

3.通过学生反思惟、创造性实践建构人生意义。因为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f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以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而需要通过反恩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

4.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实施课堂教学。例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走访,了解了当地交通环境保护的影响,调查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同时列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噪声、废气等。反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反恩人类的生存状态,自觉地做环境的保护者和宣传员。

(二)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一积极推行“白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按教材内容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生进行了一周的课外自主探究活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观察。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灵活,理解知识更加深刻。

(三)改进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根据标准及大纲的要求,日前的评价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题精神。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强涮评价过程中丰体问的双向选择,沟通‘j协商;(2)评价结果效益化:即重视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反馈作用,以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的接受;(3)评价方式动态化:即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j发展;(4)评价内容多冗化: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5)评价模式过程化:即不要只关注评价结果,不要只关心学生作对了多少,要更重视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去了多少时问,是否遇到过较大的困难,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6)评价施实口常化:即重视评价的实效性。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三、教师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教学观念:甫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个性教育意识。在教学|J^我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让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如备课不用一种模式,课可用不同的方法,考试不用一把尺了,评价不用一种标准,树立了有差异而尤差生的素质教育基本观点。

(二)教学目标:南传授知识为中心向能力发展为中心

转变一树靠课程目标意识。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彻底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树立了课程目标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关系: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一树立了主体意识。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学生课堂I二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Lj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腑、动手,参Lj实质性教学活动。2.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白求解答,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认知活动: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树立了训练意识。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经历“(具体)感知一(抽象)概括一(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思维过程。例如,我和学生一道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引用了大最的物理学史来展示发现定律的探究过程。

(五)师生关系:F}1不民主、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一树立了情感意识。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在教学中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又在优化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在教学中只有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共鸣,知情和谐。

通过几年来的教改实践,我们的教学思路清晰了,视野更开阔了,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变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的15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