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6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希望在小数加减法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一

片断一。

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物,并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

师:你购买哪些物品?从购物小票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

教师展示生a的购物小票:从这张购物小票上,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邳州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

2003.04.08日0402台收款小票

书名 数量 零售价 金额

校园英语 1 19.8 19.8

脑筋急转弯 1 4.96 4.96

小计: 24.76

交款: 50

找钱: 25.24

欢迎惠顾邳州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

联系电话:0516-5659481

生1:我想计算一本《校园英语》和一本《脑筋急转弯》的价钱是不是与计算机算出的价钱相等?

生2:一本《校园英语》比一本《脑筋急转弯》贵多少钱?

生3:我想帮助生a验算阿姨找的钱对不对?

随着学生的提问、回答,黑板上出现:

19.8+4.96

19.8-4.96

50-24.76

片断二。

师:列了这么多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自己选择一道试试好吗?

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1:我选择第1题,先把19.8元和4.96元写成“分”作单位,然后根据整数加法计算,结果是2476分,也就是24.76元。

1980

+ 496

2476

师: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有数学头脑!

生2:我也选择第1题,19.8元就是19元8角,4.96元就是4元9角6分,把相同单位对齐着相加,结果是24元7角6分,即24.76元。

19元8角

+ 4元9角6分

24元7角6分

生3:我选择第2题。列竖式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齐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19.8

- 4.96

14.84

师:差的末尾为什么是4而不是6?

生3: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在19.8的末尾添一个“0”(边说边在竖式上添写),0减6不够减,从十分位退1当作10,10减6得4。

师:你从哪里知道可以这样算的?

生3:我从课外书上学到的。

师:你好聪明!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1:相同单位的数才好相加减。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单位对齐,即元与元对齐,角与角对齐,分与分对齐。

生2: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只要小数点对齐,不论是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单位相同,对齐的两个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生3: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加减。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的计数单位也相同。

师:同学们能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思考很有见地。刚才大家靠自己的智慧发现计算小数加减法的不同方法,请选择你喜欢的算法计算另外两道算式。(学生都选择第3种算法)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哪些?

片断三。

师:生活中很多场合用到小数加减法。三家文具商店的三角尺、量角器和圆规价格如下表:

新华文具店 利民文具店 兴盛文具店

三角尺 1.32 1.65 1.40

量角器 0.90 1.05 0.78

圆规 4.95 4.60 5.25

大亮和民生分别带6.8元和8元买这三种文具,你能替他们设计购买方案吗?

三、实践反思。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选中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课前的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在设计“购买文具方案”的活动中,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自己在生活里成长、提高,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调动生活经验,建构数学模型。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小票,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的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学生调动“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富有个性化地理解和表达问题,自主地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要点,在学习者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解决生活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教师通过让学生设计购买文具方案,将获取知识与学会策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辑”生活内容。尽管教师把生活情境拿到课堂上,学生把它当作一道题去做,但是,当学生一旦走进生活,就容易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容易用数学的视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研究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创造生活的辉煌。

上面的教学启示我们,数学课堂中结合新知识的学习沟通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教”的层面: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处强调回归生活,造成牵强附会,以至于一些教学情境简单化和庸俗化。虽然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但是这个“原型”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是所有数学知识的教学都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即使是应用题教学,其中的应用题也只能是实际问题的模拟,毕竟不是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生活情境往往是复杂的,以此作为教学对象时,教师必须对此作适当的教学化处理,这样才能适合于学生。

2、“学”的层面: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

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内容的置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实现数学与生活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数学知识向生活世界回归,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建构新知,最终让生活世界中的经验(“个性化数学知识”、“日常数学知识”)得以提升,成为“数学”(“人类性的数学知识”、“学校性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数学化是指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解释或解决种种具体现象和问题的过程。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他的学习应该和他的生活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成为一个知识的“囊袋”,而应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世界的交往。“生活化”与“数学化”是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联系的两个侧面。“生活化”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若干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二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课时,本课第1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二 新授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2、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3、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4、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5、归纳小结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三 练习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教 和 学 的 过 程教 师 活 动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学生练习,集体订正。7、做49页试一试题目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四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四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五 课堂作业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在体育赛场上,不仅有激烈、好看的比赛,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想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吗?

2、(课件出示跳水决赛统计图)依次出示中国队第一、二轮的得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课题:同学们看一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数加、减法的算式,小数加、减法的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明确自学任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教师明确自学任务: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自学我最棒。认真自学课本96页例1、97页例2,然后完成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自学开始。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适时提醒:已经完成自学内容的同学就可以在组内进行两两交流。

三、小组讨论,解疑答惑。

1、师:同学们刚才的自学都非常的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学的成果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课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请小组长快速的上来领取你们小组的讨论提纲。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的讨论最积极、最认真,小组讨论开始。

2、巡视:提醒各小组交流要注意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1、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接下来,就让各小组把你们的讨论成果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进入下一环节:讨论成果大展示。(课件出示:讨论成果大展示)

2、请第一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3、请第二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4、教师点拨: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列竖式的时候当相同数位对齐了,小数点有什么特点呀?(小数点对齐)所以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对齐,那么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板书:小数点对齐)

5、师: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请下一组同学来为我们作一个小结。

6、请第三小组作交流展示。(边交流教师一边用课件出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齐读一遍。(课件一条一条出示,学生读。)

五、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学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呀?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夺冠军,今天谁能成为我们班学习上的冠军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成果大比拼”的比赛中去一决高下吧。(课件出示:学习成果大比拼)

2、请同学们拿出技能训练题,为比赛做好准备

3、第一关:聪明小法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回答,同桌交换批改。(课件出示第一关:聪明小法官)

4、第二关:细心计算我最棒。(课件出示第二关)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批改出每组做得最快的小选手,然后请他来当小老师,帮助批改本组其他同学的作业。

5、第三关:改写小数我在行。(课件出示第三关)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自己批改。

6、第四关:学以致用我能行。(课件出示第四关)小组合作完成后,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订正答案。

7、教师小结: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的数学知识,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统计一下自己的成绩。夺得本次比赛全部星星的同学请起立。站着的同学们就是我们班今天的冠军了,让老师为他们颁发奖杯。祝贺你们!(课件出示“奖杯”)我们一起为冠军送上热烈的掌声吧。其他没有夺得冠军的同学们可千万别灰心,今天你们也表现得很棒,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冠军。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那谁能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四

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例,它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的各个层面。如何在计算课中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我们急于研究和探索的目标之一。传统的计算教学注重的是计算的基础,强调的是掌握法则、人人过关,把形成技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忽视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忽视学生个体发展。本节课的设计,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 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学习材料的选择是计算课改革的关键。因此这节课学习材料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为切入口,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购物发票这个情景,来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心理。这样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思想,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数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 把握教学起点,在探索中实现意义建构。小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感到容易,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把握教学起点,是本节课的灵魂。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教师不包办代替,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组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力求体现计算的应用性和算法的个性化。由于小数加减法单纯的计算学生并不困难。因此在整个教学中侧重于算理的探究、方法的形成、算法的多样性和知识的应用上。在这节课开始,我出示了一些物品的单价,让学生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得出很多个不同的算式,目的在于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形式,避免了以往教师统一布置习题,全班学生或麻木或被迫地接受相同练习的这种刻板的教学形式。学生练习量没有减少,且习题都是自己的选择,各不相同,从而丰富了课堂。学情分析:关于小数加减法孩子们脑子里有他们自己的雏形,我在课前做了学情了解,捕捉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算式,这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小数加减法。3.56+1.4 4.75-3.4 2.5-1.213.56 3.56 3.56 4.75 4.75 2.5 2.5 2.50+ 1.4 +1.4 +1. 4 -3.4 -3. 4 -1.21 -1.21 -1.21 3.70 4.96 4. 60 1.35 1.71 1.31 1.29 1.29任何成功的教学都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只有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才是有生命活力的。以上学情的了解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够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学情的前馈调查为我们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问题中探究、在活动中发现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4、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教学重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预案:一、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每本笔记本3.4元,每支钢笔8元,每本讲义夹4.75元,每支水彩笔2.65元。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预计学生会提出加减和减法的问题:(1)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2)买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3)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讲义夹一共需要多少元?(4)买一本讲义夹比买一本笔记本多用多少元? ……2.你能列式吗?口答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4.75+2.65 3.4+4.75 8+3.4 8+4.75 3.4+2.65 4.75+2.65 4.75-3.4 8-3.4 8-4.75 3.4-2.65 3.揭题: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问题生活化,既是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体会数学价值的需要。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不少,为了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对接触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课把一些枯燥的计算,通过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由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二、解决问题,主动探究建构:1、尝试独立探究: 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择两题试一试。教师加强巡视,及时捕捉发现学生自己的算法。2、交流引导理解。(1)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预计学生会有这样一些算法:①用元角分的知识解答。②列竖式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但列竖式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前面分析的种种情况。(2)重点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①为什么要把小数点(或数位)对齐?②为什么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在计算8-3.4时)3.小结时组织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三、巩固应用:1、刚才没做的题你能再做一做吗?2、完成p48练一练第1-2题。做完这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3、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有些同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跳高:a同学跳了1.23米,只比第一名少了0.02米。铅球:b同学得到了冠军,投了8.4米,比第二名多投了0.56米。100米跑:c同学也得了第一名,成绩是13.5秒,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0.5秒。请分别计算跳高第一名、铅球第二名、100米跑第二名的成绩。四、课作:完成p49练一练第1-3题。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小数加减 篇五

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p.53 本单元第5课 目的要求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具实验 教学光盘。 教 学 过 程 教学随笔 一、复习解决问题: 1、(第5题)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读题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各种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级是已知的,五年级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级再算出两个年级 (2)13.5+1.35-2.8 先假设五年级和四年级一样多,再把五年级少采集的减去。 观察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算出结果。 2、(第6题)分别计算书上的4个问题。 交流各个问题,注意有的学生会出现选错商品价格的现象。 二、学习例4,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

教 学 过 程 教学随笔 1、课前板书: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铅笔 1支 0.80 电池 4节24.00 铅笔盒 15.40 15.40 书包 1个 44.70 面包 3.00 6.00 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 (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 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3、(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并算出合计数。 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 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5、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1) 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 (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 (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业 板书 设计

小数加减 篇六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分组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只要合理就行。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效果比较好。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有:5—0.42 ; 5.01—5

85-34.7主要原因是数位没对齐,忘记退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6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数加减法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