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10篇】(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10篇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分数加减法的写作思路。

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折纸

教学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10;1=12/();1=20/()

1=()/8=11/()=()/100=()/()

2、说说下列各题中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在一块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墙用去全部的1/4,修操场用去全部的2/5。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题指名答,第(3)题同桌交流再反馈]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题为例,请学生补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学生补上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反馈思考过程。

(4)教师点拨强调:在1-5/8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为(www.kuaihuida.com)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圆形纸片演示算理。

(5)设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

(6)学生尝试验算,并谈谈方法。

(7)专项练习。

1-2/31-4/71-5/61-7/10

说说把“1”看作积分知己。

2、探究连减: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题补上“求剩余”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学生常识列式计算。

(2)反馈方法。

第二题:1-+7/20-11/20或1-(7/20+11/20)

第三题:1―1/4―2/5―1/10或1―(1/4+2/5+1/10)

教学过程

备 注

(3)质疑:为什么把第二题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题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

(4)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专项练习:先说说把“1”看作几分之几,再填空并说出结果。

(1)1―1/8―3/8=()/()―()/()―()/()=

(2)1―7/12―1/12=()/()―()/()―()/()=

(3)1―1/4―3/8=()/()―()/()―()/()=

(4)1―1/8―3/10―1/4=()/()―()/()―()/()―()/()=

4、同桌相互出题计算:要求每人出一题,最好是连减。

从所编习题中让学生感知:有些算式能减,有些算式不能减,因为所编的习题不管后面连续减去几个真分数,这些真分数的和必须小于1才能相减。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1―1/8―3/8=()。

A、1又1/9B、8/9C、1/9

(2)1―1/8―3/10―1/4=()。

A、1/4B、1/3C、1/12

2、应用训练。

(1)一根钢条长1米,截去2/5米,还剩多少米?

(2)果园里计划用一块地的2/5种桃树,1/3种梨树,剩下的种苹果树。种的苹果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②讨论:为什么第一题要写单位名数,第二题则不写?

四、课堂

师生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2、在解答“1减去真分数”的有关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求未知数X:

X+4/15=11-X=5/21X-1/6=5/187/15+X=4/5

计算方法学生较易掌握。难点是部分学生尚不能清楚地明白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这是分数应用题不同整数应用题的地方。

五年级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篇三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 - =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 “,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 “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 (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 + = (个)。

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

2 . = + = + + = + + = + + + + + + +

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 。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

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并能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算顺序,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1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练习。

引导观察计算过程,说明递等式书写的规范过程,并说明理由。

2、组织练习。

练一练1

说顺序后练习。

3、例2

说运算顺序,这里除法的两步按照计算法则要怎样算?

观察转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简便运算?

上下用简便算法。

问: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练习;

练一练2

这里除一个数要怎样算?

用简便算法。

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是怎样算的?

说说运算顺序,要注意什么?

练习111~3、4、5

课后感受

混合运算学生做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简便运算上还要注意灵活运用。

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只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二、学习新知

1、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学习思考题。

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之上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要先通分。并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继续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数学,但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还存在着一些后进学生。我对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是非常认可的,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这对本课的学习有正迁移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和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但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影响,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要将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减就可以了。对本节课具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转化、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丰富数学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八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 - 和 - 。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 + 、- 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四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估算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或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请学生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直接引起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回忆。)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1)学生先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合理猜测。(鼓励学生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和推想)

(2)学生每人选做两组题,计算后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

(3)请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每组题中的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也是1,把这样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而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和或差。(教师及时学生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三、自主检测、完善

1、出示练习十四第6题。

(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解答。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2、出示练习十四第7题。

(1)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哪几题的结果接近1/2,再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及时。

3、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2)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认真看图,收集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三个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4、补充练习

1、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总数的4/15,第二周吃了总数的7/60。这两周一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张大伯收了1/2吨西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减去1,约分后是5/6,原分数是多少?

4、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约分后得1/6,原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同桌之间可互相解答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四、归纳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练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练习课,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还能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简便计算,效果比较好。但在拓展练习中,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经提示和部分学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5—97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陪爸爸妈妈一起逛过商场吗?(逛过)你们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

师:老师在逛商场时可遇到一大堆的问题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索新课。

1、老师第一次逛商场买了两件商品,一件:534元,另一件:498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让先做完的两个孩子去黑板上板演。 集体订正。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2、老师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件:53.4元,另一件:49.8元,(一边板书一边问:这次的价格和第一次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让先做完的同学去黑板上板演。

集体订正。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师:那么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3、老师第三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件:53.4元,另一件:

4.98元,孩子们能根据老师给的两条信息自己提问并解决它呢?请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让一个孩子上去板演。如果正确了,师就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如果没有,教师故意把两个数的末位对齐写成竖式)问:这样的竖式行不行?

生:不行。他没有相同数位对齐。

师:和前面的题比较,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它们都是末位对齐了。

师:为什么前面的计算可以末位(最低位)对齐,这道题就不可以呢?

让学生明白:前面的末位数位相同,这里的末位数位不相同。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就不能计算呢?

生:因为它们的计算单位不一样,所以,要相同数位对齐了才可以计算。

师:那么在小数计算中,什么情况下可以末位对齐?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呢?

生:在小数计算中,末位数位相同就可以末位对齐,末位数位不相同就不能对齐。

4、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试一试。只列竖式,不计算。(小黑板)

9.8+6.28= 21.56+6.7= 50+3.75= 111.60—99=

5.64-1.7= 7.2-6.45= 100-9.78=

集体评价。

评价时,请孩子說說:你给大家提个醒,在写竖式时,哪一步最容易出错?

师: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些对齐的'竖式里,小数点有什么规律? 生:小数点都是对齐了的。

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师:说得好。(在相同数位对齐的板书下面写上小数点对齐)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呢? 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不同点:整数的末位对齐了,而小数的末位不一定对齐。追问:为什么呢?

让学生明白:整数的末位就是

师:对齐了竖式,你们会计算吗?先说说,你准备怎么计算? 生: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刚才的几道题给计算出来。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二:

出示例二: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孩子们都会做小数加减法了,能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0篇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分数加减法。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