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师说的教案【精选12篇】(师说的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的12篇师说的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师说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师说》教学设计 篇一

wanbaoyu

【教学目标】

分析《师说》一文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学习文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论说方法。掌握文言实词“师、传、受、惑、贱、圣、愚、足、攻、经”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讲解】

一、关于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

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学主张与创作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字、词、句式解说

1、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作连词的“从而”。从,跟随;而,而且)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今常用义为:道路,道德,说)

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句读之不知(读: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常用义为:看着文字发出声,读d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学:在小的方面学习。今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今义为:用不着,不需要)

如是而已(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2、通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读shòu)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读fǒu)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道”,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中“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

不耻相师(名词“师”表自动:学习)

②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从”连接,用作意动: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用作意动:以……为耻。下文“则耻相师”中“耻”同此)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名词“师”带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以……为师)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之后充当宾语,用作名词:疑

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则足羞”,是“以位卑者为师足羞”的意思。形容词“盛”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势盛位高的人。“官盛则近谀”是“以官盛者为师近谀”的意思)

4、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名词。下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择师而教之”、

“彼童子之师”、“曰师曰弟子云者”、“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中“师”同此)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下文“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中“师”同此)

吾师道也(学习,动词。下文“不耻相师”中“师”同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动词。下文“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中“师”同此)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疑难问题,名词。下文“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惑”同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理,名词。下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

先乎吾”、“吾师道也”、“道之所存,师之所传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闻道有先后”中“道”同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名词。下文“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中“道”同此)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名词)

孰能无惑(没有,动词。下文“圣人无常师”中“无”同此)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连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词。下文“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中加着重号“圣”、“愚”同此)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愚蠢。形容词)

5、句式

①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判断格式为:“……者,……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句判断格式为:“……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②被动句

不拘于时(用“于”介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时”,表示被动,“于”相当于“被”)

③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惑”分别是“不知”、“不解”的宾语,其均借助“之”字提前。这里的“之”,是宾语提前的一个标志)

④介词结构后置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于师”、“于余”均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词“贤”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比”)

三、内容分析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三个对比对比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正确的态度错误的态度

论据(一)(纵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这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论据(二)(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句读之不知,……师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之不解……不(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论据(三)(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与文章总论点的关系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发总论点

第三段:举历史名人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举孔子的行动和言论来阐明道理,寥寥数语,却又说得具体,有说明力。

第四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说明作《师说》的原因,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的许多观点在当时富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这些观点是:

1、老师要教书,又要育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掌握知识的,要从师学习。(“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3、能者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些思想富有进步性。课文中也有些说法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1、传道的“道”,为封建伦理道德。传道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秩序。

2、文中还是流露出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思想。

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有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他学习;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长大还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从师学习的道德失传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不好意思去从师学习。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好意思去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逗号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一种情况是读书不懂得加句逗号的,一种情况是疑难问题不得解释,有的不懂句逗号就从师学习,有的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巫医、音乐师、各种手工业者,不把相互从师学习当作难为情。读书做官这类人,一提到叫“老师”、叫“学生”等称呼,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足以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唉!从师学习的道德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明智程度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教过。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道理,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师说的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刘振伟

《师说》课堂实录3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

生:都当“拜师”讲。

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

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

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是意动用法。

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

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师:其,有几种用法了?

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好!接着翻译。

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

师:谁的翻译准确?

生:后面的翻译准确。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

生:第四个用法。

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

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

生:儒道吧?

师:具体说应当是儒家的“六艺经传”,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句讲的是什么?

生:从师的标准。

生:从师的原则。

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

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

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

生:他的。

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

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教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师: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漂亮!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家把第一段背诵下来。

(同学们开始琅琅背诵。五分钟后,教师让全班齐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出语势,要把韩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气背诵出来。)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第二段快速口译一遍。

生:(开始口译。有不少译错的地方)

师:他译错了哪些地方?请给他纠正。

生:“师道之不传”的“师道”应该译作“从师的风尚”。

师:也就是说,“道”——在这里怎么讲?

生:当“风尚”讲。

师:这是“道”的第二种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识”讲,要注意。

师:对了!注意,还有一个“耻”——“而耻师焉”怎么讲?

生:以从师为耻。

师:都是意动用法。

我们再注意几个“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欤”。

生:“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这句翻译错,大概原因就出在这里吧。

师:我补充一点,这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个“其”当“其中”讲,第二个“其”当“那些”讲,第三个也是当“那些”讲。

师:这里的第一个是特指代词,“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当“难道”讲。

师:也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表示反问。也就是说,其,在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自己再总结一下:

(学生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其:3)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表示反问。

4)特指代词,其中。

师:“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这里的“道”怎么讲?

生:道理。

师:当“道理”讲,讲得过去,但是勉强。从语气上推断一下,是“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注意,这是“道”的第三种讲法。

生: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怎么讲?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是读书吗?

师:是“文字”的意思。

师:字词与翻译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一看,这段讲了几组对比。

生:一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

师:怎么对比的?

生: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的人很远,还尚且从师;现在的众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是一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与“今众人耻师”对比。

谁还能找出一组对比?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一般人相师”和“士大夫耻师”。

是否还有对比?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爱其子择师”和“于其身耻师”。一共是几组对比?

生:3组。

师:下面我们再系统地总结一下。请大家自己归纳成板书的样子。

(学生都组合成下面的样子)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 与自身耻师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师:大家再看看3组对比,各是什么类型?

生:第一组是纵比。第三组是横比。

师:第二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师:我提一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的“君子”怎么解释?联系我们刚学过的《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贵的人。

师:注意,这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遥遥相隔,理解应当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西周、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达官贵族”,春秋末年时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韩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体沿用了最早的意义,即“世禄之家”、“达官贵族”。

师:回头把前面两段放在一起,总起来看,分别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证核心观点的?

生:第一段应该是理论阐述,第二段应当是结合现实进行阐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于古代,第二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代。

师:对,首段从古说起,重点是理论阐述,着眼于正面倡导从师风气;次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今,结合现实,反面指责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拿出几分钟来,看看谁背诵得快。

(学生琅琅背书,之后齐声背诵,之后又检查个别学生单独背诵。)

师:进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并不难,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口译一遍。(一生译)

师:第三段又出现了一个“师”字,应当怎么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翻译得非常准确了。“师”是什么用法呢?意动用法。

刚才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当中的“耻”,怎么翻译的?“以拜师为耻”、“不以相互学习为耻”,本段中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也是“孔子把后面的三人认做老师”。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举例,譬如“稍稍宾客其父”、“登齐鲁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词属于意动用法?

生: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小天下,觉得或者认为天下变小了。

师: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个论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论据呢?

生:两个,一个是“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一个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一个行,一个言。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最后一句。从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让人们学习孔子的榜样。

生:从正面阐述哪些人可以为师。

师:从正面举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从师的范例,让大家思考,学习他。我们再用两分钟左右时间背诵本段。

(于是响起背诵声音,然后是齐声背诵。之后个别检查。)

师:最后一段,与课文无关紧要,我觉得可以删掉,大家同意吗?刚才讲到孔子的范例之后,且又得出一个结论,正好回应首段,非常圆满。

生:不同意。最后是又交待一个现实的从师的范例。因为刚才上文已经批评了现在人们不从师的风气,而现在却还有逆风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写作缘由。

师:而且这个李蟠才17岁,就“能行古道”,让读者感叹。

回看全文,论点是层层推论,论证过程是正反对比论证,有条有理,非常严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书设计,立即背诵最后两段。

师:下节课,我们要重点检查单个的同学背诵。

学生整理的板书:

从师的作用

理应从师 从师的必要 正面提论点

从师的原则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今不从师 爱其子择师 于自身耻师

反面论证(对比)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孔子从师

从师范例 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论证(两部分)

写作缘由 李蟠行古道 今之榜样

论点:层层推论;论证:正反论证

《师说》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憙拑

第一课时

憗拕

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聃dān(用于人名,崐老聃) 贻yí(赠送)

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崐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崐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崐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崐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崐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崐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崐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崐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崐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崐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崐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崐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崐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崐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崐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崐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崐散文: 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崐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崐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崐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崐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崐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崐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古之学 者⑴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 道 受 业 解 惑也⑵。人

求学的人 名师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非生 而知 之者⑶,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 师, 其 为 惑也⑷,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却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⑹ 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⑺;生乎吾

在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 道也⑻,夫庸 知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识别

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是故⑽无⑾贵 无贱, 无长 无少,

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于:表比较,比 无……无……:无论……还是

道 之所存, 师 之所存⑿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憙拑

第二课时

憗拕

嗟乎!师 道⒀之不 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唉 从师的风尚 没有传播 超出

之:取独 也:表句中停顿

人⒁也远矣,犹且⒂从师而问(于)焉;今之众人⒃,其下⒄圣人也亦远矣,而崐一般人 尚且 向老师请教 一般人 低于 却崐 焉:代词代老师

耻学于⒅师。 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⒆。圣人之所以为 圣人,愚人之

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更加圣明 愚昧 成为

耻: 以……为耻,形作意动 前一个“圣”,作名词,后一个“圣作形容词,崐前一个”愚“作名词,后一个”愚“作形容词。 之:取独 所以:……的原因

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爱其 子, 择师而教之;于 其 身⑴也,

大概 这个原因吧 自己的子女 来 对于他们自己

其:表测度语气,大概 其:活用为第一人称

则耻师⑵焉, 惑 矣⑶。彼 童子之师,授 之 书而 习 其

以从师为耻(真)糊涂啊 那些孩子 教给他们书(帮助他们)学习其中崐耻:意动 焉:语气词 之:代词,代童子 而:表承接

句读⑷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⑸,惑之不解,

文句 向他们传授道理 的人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或 师 焉,或不 焉⑹,小 学 而大遗⑺,吾未见 其明也。崐有的从师 不从师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放弃 看出 聪明

焉:语气助词 小、大:形作名。

巫 医⑻乐师⑼百工⑽ 之 人,不耻相 师⑾。士大夫之族⑿, 曰师 曰

巫婆医生 各种工匠这些 互相学习 这一类人 称老师

之:指示代词 耻:意动

弟子云者⒀,则群 聚 而笑 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 相若⒁也,道

学生等等 就成群聚集 嘲笑他们 他们 年龄相似 懂崐 之:代巫医乐师百工 之:代嘲笑者

相似也, 位 卑 则足 羞, 官 盛 则

得的道理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 (以)职位高(的人为师)就

近 谀⒂。”呜呼! 师 道 之不复⒃,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

近乎谄媚 从师的风尚 恢复

师:名作动 之:取独

不齿⒄,今其 智 乃⒅反 不能及, 其可 怪也欤⒆!

看不起 他们的智慧竟 反而 赶不上 这可真 呀

也欤:两个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

圣人无常 师⑴。孔子师郯子⑵、苌弘⑶、师襄⑷、老聃⑸。 郯子之崐 固定的 曾经以 为师 这崐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徒⑹,其贤 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 人 行, 则必有我师⑺。是故

类人 才能 几个人一起走 (其中)就 所以崐

弟子不必⑻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 业 有 专攻⑼,

不一定 强比 懂得 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崐

如是 而已。

像这样罢了

李氏 子 蟠⑽,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 传⑾皆通⑿习 之,不

家的孩子叫蟠的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普遍学习它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拘于时⒀, 学于余。余嘉⒁其能行 古 道⒂,作《师说》以贻之⒃。

受时俗的限制 赞许 奉行古人从师的道理 来赠送他

憙拑

第三课时

憗拕

小结:

一、托古立论,正面阐述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提出论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开门见山,明确表明观点──为学必须以师。

托古是为了讽今,总领第二段。

老师的职能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今天基本上是这个范围,但内涵崐不同)

从事学习的必要性──人均有惑,不从师无以解惑。

否定了“生而知之”的说法,但认为“从师”是“解惑”的唯一途径,忽崐视了社会实践探索,有片面性。

从师应有的态度、择师的标准──不问年龄大小,闻道先乎吾,即从而师崐之,这一看法是可取的。

[1][2]下一页

师说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

(4) 贻( ) (5) 谀( )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

明确答案:

一、(1)d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无长无少( )择师而教之( )句读( )或不焉( )不耻相师(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其可怪也欤( )郯子( )苌弘( )老聃( )李蟠( )六艺经传( )以贻之( )

2、句读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学者 古: 今: 所以 古: 今: 从而 古: 今:

众人 古: 今 不必 古: 今: 小学 古: 今:

(2)一词多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师道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吾从而师之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或师焉

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

而耻学于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通假字

受业 或不焉

(5)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不拘于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研读课文

1、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我们为什么从师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

3、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论证?

4、以孔子为例,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5、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呢?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

(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同步习题

射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悦》。

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②彀:拉弓。③走:自称谦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线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顾尝学焉 / 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 将若车轮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何谓得之于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6.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1.觞: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

4.晋侯子婿驰射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则“有道”,但遭拒绝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

5.A 6.C 7.D 8.B 9.D

《师说》教学设计 篇七

一、学习要点

1.关于作者、文体等的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洛阳东))人。自谓郡望昌黎(郡望,郡中显贵的氏姓。望,望族,有声望的世家。昌黎,在河北省),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经几度被贬,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唐初继承六朝骈偶、纤弱文风,韩愈积极提倡古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散文在继承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此文选自《昌黎先生集》,是韩文名篇之一。韩愈时年35岁,在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文章抨击了当时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的士大夫阶层,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能、作用。

“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

(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周敦颐《爱莲说》、韩愈《马说》、袁枚《黄生借书说》、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论点: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提出了教师的职能、作用)。

从师的原则(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段为下一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于从师确立了理论根据。

第二部分(第2段)批判反面现象,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第3段)举正面事例论证论点

第四部分(第4段)写为文之由,批判时弊,强调自己观点

3.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①中心思想:

本文论证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②写作特点

其一:①运用对比手法,正反对比,有破有立,说理鲜明透彻,说服力强。

第二:②语言多姿多彩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配合,有姿致,有气势。

多种句式(疑问、感叹),增强语气、情感。

顶真修辞,语句前后紧接,气势通畅,更好地反映了前后文理的联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题。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①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③,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④,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⑤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⑥为白衣时,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⑦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 (《后汉书·董宣伟》)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②苍头:奴仆。③骖乘:在车右边陪乘。④帝:即汉光武帝。⑤黄门:指太监。⑥文叔:刘秀的字。⑦班:分发。

1.“大言数主之失”的“数”、“强使顿之”的“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shù qiáng B.shǔ qiáng

C.shù qiǎng D.shǔ qiǎng

2.对下列四句中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纵奴杀人 纵:放纵。

B.使宣叩头谢主 谢:感谢。

C.强使顿之 顿:指磕头。

D.宣悉以班诸吏 悉:全,都。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色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因匿主家 (2)驻车叩马

因格杀之 宣叩头曰

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也相同。

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相同。

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不同。

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也不同。

4.与“而纵奴杀人”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乞一言而死

B.而翁长铨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5.与“宣悉以班诸吏”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将何以治天下

B.即以头击楹

C.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6.下列语句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藏亡匿死 (2)强项令出

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

B.(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

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D.(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7.“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

B.现在你作为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使一个命令执行吗?

C.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

D.现在你作为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使县令执行吗?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

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

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动,而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

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D(数:列举,故读shǔ。强:强迫,故读qiǎng。)

2.B(谢:道歉。)

3.C(两个“因”是“于是”;第一个“叩”通“扣”,是“拉住”之义;第二个“叩”是“磕头”。)

4.C(题干的“而”表转折“可是”。A项“而”表承接,可译为“就”。第二个“而”是代词“你的”。D项“而”表结果“因而”。)

5.D(题干“以”是介词“把”。A项“以”是介词“用”。B项“以”是介词“用”。C项“以”是表目的连词“来”。)

6.A(亡:逃跑。强项:坚强不低头。)

7.C(威:威力。令:县令。)

8.D(公主说的话是激怒皇帝制服这个小县令。)

【译文】

陈留人董宣做洛阳县令。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等到公主出行,让这个奴仆在车右边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停住公主的车拉住马,用刀在地上一画,大声列举公主的过失;喝斥这个奴仆下车,于是打死了他。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皇帝诉说,皇帝大怒,叫来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就死。”皇帝说:“你想要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国家中兴,可是放纵奴仆杀人,将要凭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请允许能够自杀!”他立即用头撞柱子,鲜血流满脸。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他。皇帝让董宣磕头向公主道歉,董宣不听从;小宦官强迫使他磕头,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你当百姓时,敢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来查。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样!”于是下令:“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吧!”皇帝赐给董宣三十万钱,董宣全把钱给了各位官吏。从此董宣能够打击豪强不法之人,京师没有人不震惧。

《师说》教案 篇八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师说》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课文;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 (4)贻( ) (5)谀( )

二、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明确答案:一、(1)dòu(2)fǒu

(3)zhuàn(4)yí(5)yú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师者,所以 也

吾师道也, ?是故 , ,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反思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把老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传承,即对字词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样把新课标要求的方式加以体现,成为了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教学试验后,我的第一课时教法仍然比较传统,1、 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4、教师范读课文。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

第二三课时我用了一种传统文言文很少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决定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入手,引出李蟠的“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然后再牵动文章的其他段落,这样文章的教学实际上就变成4-1-2-3的顺序,这样的安排既可以让同学们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有话可讲,又打破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仔细研读文章的第一、二、三段,用问题的串联贯穿整个文言文的教学,如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学习。并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把一个一个问题很自然的渗透,最后再由古人的从师之道和社会风气,拓展和延伸到同学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4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同学们侃侃而谈。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当时,并不像课堂预设的那样顺利。文章行到“‘古道’在文章中哪里具体体现?”的时候,同学们的回答并不象想象的那样有规律,同学们很容易可以找到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可是第二自然段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却很难找到,因为同学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篇文章。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回答问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基本字词和文章结构的掌握比较好。另外在拓展延伸的讨论方面,同学们也能很积极的谈通过学习《师说》这篇文章后受到的启示。这样的安排摆脱文言文教学沉闷的气氛和教师从头至尾灌输的弊端,也可算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尝试。

由于过分强调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理解文意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时间少,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在以后的课程中我还要加以改进。

师说的教案 篇九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的教案 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正确理解从师学习的道理。

2.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3.了解正反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的结构。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写作背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勇为人师。《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三)识体:

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

(四)分段朗读,解释重点词句

(五)逐层分析《师说》的论证方法

1.分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以什么人为师。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

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

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正反论证,突出中心意思

这篇说理文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正面肯定从师的好处,从反面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反复论证,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里,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并加以论证。第二段里又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论点,并分三层,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批判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尚,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里又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一论点,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论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简短地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的作法,以表明自己重视从师的态度。文笔简洁流利,结构严谨,把从师的道理和师的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等方面,论述得很精当透彻,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本文里有些精炼的含意深刻的语句,常被后人运用。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师说的教案 第十一篇

小班活动:

动物的影子 执教:太阳花幼稚园 黄贤 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常见动物的名称、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外形特征相似的动物就有区分的困难。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设计了本次活动 “动物的影子”,之所以选择“影子”是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捕捉到个别幼儿在太阳下关注自己的影子,于是就生成了“踩影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既投入又开心。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迁移了幼儿生成的这一内容,预设了本次活动。

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把活动的难点定位于通过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外形,进一步熟知它们的明显特征。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

教学准备 :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 物质上的准备 :小班幼儿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在活动中,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幼儿热烈的情绪。这种把情感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使幼儿主动积极投入学习、丰富感受、陶冶情操。

? 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幼儿对影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及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索活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分享交流 感知特征 幼儿游戏

? 分享交流----通过问题“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为小班正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所以教师在此为幼儿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鼓励他们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生生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个别语言表达能力弱或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 感知特征----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中。预设了“和动物朋友捉迷藏”的场景,因为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接着“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在此预设重点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结合季节丰富相关的知识)、比较小鸡和小鸭(两者的'外形特征较为相似,幼儿在区分上有困难),并引导幼儿表达各自的理由。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在幼儿观察判断之后,我采用了及时验证的方法。使幼儿及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针对小年龄幼儿注意不稳定的特点,我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动物的特征,并以儿歌小结、讲讲动动等学习方式帮助幼儿互相习得经验。

? 幼儿游戏----开展游戏“动物找影子”,教师为幼儿创设立体的、宽松的、可操作的游戏环境,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能观察到动物的特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为小年龄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个游戏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引导他们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教师则以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巡视,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提升经验。最后教师将优美的旋律融入游戏,在音乐模仿中结束整个活动。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 树林背景图的塑料板,上面有小动物的影子。

3. 幼儿人手1张塑封的小动物图片卡。

4.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环节要求: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 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再现已有经验“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

环节要求: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观察并提问

?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不见了?

? 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

2、引导幼儿从外形特征上进行判断,进一步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 重点: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比较小鸡和小鸭。(局部到整体)

? 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环节要求:在游戏环境中,通过操作活动,观察动物的特征,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

1、引导幼儿数数,刚才我们一共找到几种动物?

2、出示树林背景图,介绍游戏“动物找影子”及玩法。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并根据游戏时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 或验证。

师说教案 第十二篇

一、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孩子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孩子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孩子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孩子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三、说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孩子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五、说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孩子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六、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七: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孩子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孩子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真观察,鼓励孩子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孩子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孩子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孩子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12篇师说的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师说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