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小学数学说课稿优秀8篇,仅供借鉴。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实验表格
2、学生准备:计数器计算器
五、教学程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的活动。
活动一 复习旧知 引发猜想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活动三 应用规律 体验感悟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活动一 复习旧知 引发猜想
“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我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先复习了2,5的特征,并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而有的学生却有与之不同的想法。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展示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
1、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
在学生得出猜想后,我便引导学生找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实验,发现特征。
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末尾数字到观察这个数的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师采用让学生进行拨珠实验的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实验,填表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本节课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这样做巧妙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表象的累积,思维产生了飞跃,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模型。
3、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并且使用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活动三 应用规律 体验感悟
在这一部分,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练习。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
第(1)题是基本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快速判断中感悟把3的倍数先去掉的判断技巧;
第(2)题以图的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3)题是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 3的倍数。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第(4)题旨在通过灵活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回忆,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
3.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算理和解答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做以下安排:
1.迁移类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谈话引入发现问题”时,充分发挥示意图的作用,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课堂上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设置学生操作、讨论、试说、试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揭示算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从中体会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像力是创造的灵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例如,第4道练习题,教师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求结果的可能性。一题多问,让学生从各种设想出发进行探究,不拘于一种形式,不限于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作业评比得红花的活动,大家一定都得到了许多红花吧!有3个小朋友也得到了很多红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电脑显示红花榜:
(学生们都很有兴趣,注意观察红花榜。)
【设计“作业评比”情境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小雪多,小磊少。
小雪有12朵,小磊有8朵,小华有9朵……
师: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朵?
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小雪比小华多几朵?
小磊比小雪少几朵?
……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会解答吗?你想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与难易情况来选择答题。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订正。)
生A:12+8=20(朵)
生B:12-8=4(朵)
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因为求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生C:12-9=3(朵)
生D:12-8=4(朵)
师:同学们,根据D的口答,你想对他提出些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
你为什么用减法?
我同意他的方法。
生D可能回答:因为求小磊比小雪少几朵,所以用减法……)
【通过问题提出与解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师:咦,老师从这些题里发现两个问题。
教师指着板书B和D,问:为什么“小雪比小磊多几朵”与“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的算式,都是“12-8=4(朵)”?“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用“12-8=4(朵)”来解答,是对还是错呢?你们愿意帮助老师来解答这两个问题吗?可以四人小组来讨论一下,还可以借助学具,通过摆红花来想一想。
教师巡视,给个别组适当提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结合学具边摆边商量,推选一名代表在班内发言:
生A:“12-8=4(朵)”这个答案是对的。
生B:因为“小雪比小磊多几朵”与“小磊比小雪少几朵”意思一样,所以算法也一样,都用“12-8=4(朵)”。
……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还有一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有没有信心?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第73页“做一做”。
电脑示图:
师:有两个小朋友,小红和小明,他们很喜欢看书,平时买了很多本连环画,我想我们同学也很喜欢看连环画,谁愿意来读一读小红说的话?小明的话谁来读?你们会解答小明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基本练习加以巩固新知。】
2.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二第1题。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跳跳绳,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各跳了多少下?电脑示图:
师:电脑博士给我们出了两道题。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师:你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读题后,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对比练习,加深“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关系。】
3.选择题(教科书第74页第3题)。
电脑示图:
师:你能根据算式选择正确的问题吗?(加大难度)
算式:44-40=4(盆)
(学生独立思考后,选择答案,并集体订正。)
问题:一共有多少盆?
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还剩多少盆?
4.教科书第75页第5题。
电脑显示:
李平家养的家禽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
鸭比鹅多几只?
鹅比鸭少几只?
鸡比鸭多几只?
鹅比鸡少几只?
……
学生根据问题列算式:
30-20=10(只)
30-20=10(只)
45-30=15(只)
45-20=25(只)
……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
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五)体验感悟,画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试一试)
2、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
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
[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机会,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索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
(六)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游戏)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师:现在继续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如授课伊市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图入手,引导小组讨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角?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同时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我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精选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四
一、说内容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的一个次品。
二、说教材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迅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 马”等都运用了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化意识。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仔细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的编排结构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例1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例2安排了9个待测物品,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经历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教材这样安排,考虑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为什么要找次品?5个次品是否难度过大?找次品平均分成三份是学生在观察9个待测物品的测量过程中,比较得出的,“为什么平均分成三份是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是否会更多呢?
基于上述考虑,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通过观察多个待测物品时,让学生体会到化策论的成因。
三、说教法
在教材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教材比较重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探究。确实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迅速达到多种策略的有效补充。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该教材内容偏难,如果仅通过交流,势必优秀生言之灼灼,而后进生听之糟糟。因此我在执教时选用了学生安静思考,人人动手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再视情况交流。在反馈中逐步得到提高。
四、说设计
(一)课前游戏。课前游戏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至少需要多少次的含义,为新课教学扫清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出现不必要的过多的纠缠。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三)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安排了3个层次)
首先安排了从3个正品中找出一个次品来,就是从3瓶菠萝片中找出一瓶少了3片的(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也为下面探究如何找次品作好铺垫,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增加课前准备题三瓶中找次品,利于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考虑照顾到中下层次学生。)
紧接着我刻意安排了4这个环节(设计意图:多了4这一环节,它的作用就是为后面研究5和9中找次品打基础,看似渺小,其实起奠基作用,让学生感悟从4个中找就要比3个中找多了1次。为接下去体现划归的数学思想做准备。也为策略的成因探索埋下伏笔)
最后安排5个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方法。
首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称出从9个中找出次品的方法,以及发现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如果是3的倍数的数,为什么要分成3份,以及为什么而且要平均分成3份对策略的成因作出推理和解释。接着用12去验证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规律解决27、81、243个…中去找次品。让学生感悟这里其实有规律可寻。
(五)留与悬念,课余激发探索兴趣。
这里主要探索非3倍数的策略并且完善找次品的规律,即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尽量平均分成3份,保证有两份数量相同,并且只和第三组差1个,所用的次数是最少的。这是否是的方法。
(六)学习反思:
对全课进行输理,回顾找次品的方法和策略。
五、说体会
教完以后,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个难度的教材,教到什么度是合适的?对于策略的成因还有没有更好的、更有说服力的相通的解释方法?教师的反馈怎么样能更有层次一些?课上下来还是觉得问题多多,但自己觉得还是在云里雾里。很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帮助和指点。谢谢各位!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五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二节《买鲜花》。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买鲜花”的情境,通过“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算式,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熟练地加减,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知识底蕴有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题。
2、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六、教具准备:
挂***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妇女节”快到了,这一情境,提高学生买花的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通过买花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结合问题情境,理解掌握在计算有除法又有加法算式、有除法又有减法时,我们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中,我将各类习题由难到易融于智力闯关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做题兴趣,激发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反思小结:
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 、“街心广场”教材创设了计算街心广场面积,花坛面积和每块地砖的面积等情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 、教材还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地板砖面积,女少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得数;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
3 、教材通过尝试练习:试一试和填一填的活动,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些都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 、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 、通过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培养观察、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引导搭桥在设计这一课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自主探究和。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 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街心广场的放大平面图,让学生进行讨论三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有什么关系。
活动 2 :在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特征和小数点的位置,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活动 3 :根据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举出实例让学生探索、解答。
活动 4 :在尝试练习中,师生共同探索、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识,过渡新知识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长方形的定义,面积计算公式。
3、接着教师发给每生一张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 、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B 、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街心广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想法。
观察情境图,得知街心广场、花坛和每块地砖的长分别为 30 米、 3 米和 0.3 米,宽分别为 20 米、 2 米和 0.2 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长方形长是依次缩小到原来的,宽之间也是如此。那么,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 x 宽,我们先求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
( 1)街心广场面积为 30 × 20 = 600 (平方米 )
( 2)花坛的面积为 3 x 2 = 6 (平方米 )
(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为 0.3 x 0.2 二 0.06 (平方米 )
学生可能对 0.3 × 0.2 =0.06不大理解,教师引导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 0.3米 = 3 分米 0.2米=2分米 3 x2= 6 (平方米 ) 6 平方分米= 0.06平方米故 0.3×0.2=0.06
2 、引导探索发现: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则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则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
举例:根据 57 x 24 = 1368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 1 ) 0.57 x 2.4
( 2 ) 570 x 0.24
( 3 ) 0.57 x 24 让学生分析解答
通过例中第( 3 )小问,提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倍数,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到相同的倍数。
3 、尝试练习,引导提问,归纳。
课本第 43 页“试一试,填一填”,可以发现,在4 × 0.3 =1.2 中,两个乘数共有 0 + 1=1位小数,积 1.2 里也有 1 位小数:在 0.4×0.3 = 0.12 中,两个乘数共有 1 + 1 =2位小数,积 0 .12 也有 2 位小数。在 0.13x2 = 26 中,两个乘数共有 2 + 0 =2位小数,积 0.26 是也有 2 位小数;在 0.13x 0.2 = 0.026 中,两个乘数共有 2十1 = 3 位小数,积 0 . 026 里也有 3 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 、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 43 页的“练一练”第 1 一 2 题。
2 、基础训练上的相关作业。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七
我说课的内容是《直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如三角板、红领巾、扇子来认识角,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转动形成大小不同的角,逐步由实物抽象出角的***形。这里不给角下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从给出的点画角。对直角的初步认识就是以这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做基础。
本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教材第114~11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做做画画”,第116~117页练习二十二第5~9题。教材的第一项内容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来说明什么是直角。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信封、黑板面上的角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然后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教材在“做做画画”中安排了对位置变化的***形作判断,以及用纸折直角和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等练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直角的特征,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练习二十二第5题是“做做画画”第1题的模仿练习,练习二十二第7题是“做做画画”第3题的模仿练习,练习二十二第6题是画直角标记,练习二十二第8题是让学生找直角,练习二十二第9题是让学生指出各个角。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使学生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与评讲,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我打算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是复习引入:
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些***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其次,让学生举例说明见到过哪些物体上的角。再次,让学生指出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对前一节课认识的角的复习为认识本课的直角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首先,就刚刚指出的三角板上的几个角提出疑问:“看了这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的几个角,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一个相同的角。教师追问:“你知道像这样的角叫什么名字吗?”然后说明什么是直角,抽象出直角的***形,并说明表示直角的标记。接着让学生举例说说见到过哪些物体上的直角。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举例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先出示“做做画画”第一题的***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其中有一些角接近直角,但不是直角,引起争论。那么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大组交流、研究,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说明。接着再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判断。这一处教学让学生在矛盾中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思考、讨论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利用发现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验证所发现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这样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让学生试着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直角,然后介绍各自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给予肯定与指导。接着教师再一边示范,一边小结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并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两个直角,即“做做画画”第三题。此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部分是实践应用。
首先,完成“做做画画”第二题,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动手折出一个直角来,折好后交流自己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完成练习二十二第5题,进一步巩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
再次,完成练习二十二第6题,通过画直角标记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直角的判断能力,而且为以后的识***做了一个铺垫。
接着,完成练习二十二第8、9题,通过找直角与找隐藏着的角,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对全课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完成第7题。
通过以上的三大步骤的教学活动,基本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能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主动观察、尝试、、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数学
活动中,通过看、找、比、画、折、想、说、练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亲历性”,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
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00~P10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这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为:
1、结合具体***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具体***形的周长。
2、结合具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能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形的周长计算,因此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树叶***片。
五、教学过程
1、探索对比,引入概念。
在生活中,学生更多的遇到的是具体***形,而特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出现得比较少,所以在第一个层次我采取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模式。以常见的树叶为例抽象出周长的概念。首先创设一个具体情境:为了迎接五城会的到来,小瓢虫星星积极开始了体育锻炼,每天都会到青叶操场上跑步。用多媒体演示小瓢虫星星在青叶操场上两次不同的跑步路线,一次沿着青叶的边沿从树根出发最后跑到终点刚好跑完一周,另一次还是沿着树叶的边沿从树根出发但是最后没有跑回树根,离一周还差一点。在此同时教师揭示周长的概念:刚才星星第一次跑的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形的周长。通过两次不同爬行过程的比较,学生的脑中形成了周长完整的表象。在这一教学层次中不是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进行***思考,比较,合作交流,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感性材料,最后再水到渠成的揭示周长的概念。
2、动手操作,落实概念。
在学生的具体观察,比较后,教师揭示了周长的概念,学生对周长有初步认识之后,出示多种具体***形,让学生动手自己在手中的卡片上描一描这些***形的周长,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使学生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了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
3、因势利导,探索发现。
在学生对周长有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分小组讨论要求出这些***形的周长怎么办?讨论估计有三种情况:①用绳子量套在***形上,在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②把***形简下来在直尺上滚动③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滚动剪下来的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组成该***形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得出该***形的周长。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形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以下几种做法:
长方形的周长:①4+2+4+2=12(厘米) ②4×2+2×2=12(厘米) ③(4+2)×2=12(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①3+3+3+3=12(厘米) ②3×4=12(厘米)
在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