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这里高考家长帮为大家分享了9篇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在比的意义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比的意义》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知道约数、倍数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学生知道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自然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强操作、直观沟通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增加练习来突破难点。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整数、约数和倍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谁能说说整数的含义?
出示:23÷7=3...26÷5=1.15÷3=524÷2=12
教师:这4个算式中,哪个算式中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前两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整数,谁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教师:a的约数还可以叫做什么?
让学生用两种说法说说:15÷3=5和24÷2=12
教师: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1)被除数和除数必须是整数,而且除数不等于0。
(2)商必须是整数。
(3)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师: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区别“除尽”与“整除”
师:像6÷5=1.2这样的除法,一般说6能被5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
商
整除
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除尽
不一定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二、新课
1、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在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两个数还有另一种关系(板书:约数和倍数)
让学生看50页关于约数和倍数。
教师: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有约数和倍数关系?(整除)
能单独说一个数是约数或一个数是倍数吗?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在说倍数(或约数0时,必须说某数是某数的倍数(或约数),不能单独说某数是倍数(或约数)。
2、教学例1
(1)教师说明:根据倍数和约数的意义,说出15和3中,哪个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是哪个数的约数。
教师:15能被3整除吗?
15是3的什么数?
3是15的什么数?
教师指出:这里所说的数一般是指自然数,不包括0。
(2)“倍数”与“倍”的区别
1、基本练习P51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1、2、3题。
2、第四题
教师:要判断哪些数是60的约数,只要看那哪些数能整除60。
要判断哪些数是6的倍数,就要看哪些数能被6整除。
《比的意义》教案 篇二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收藏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后世人称这神秘的微笑,有谁知道这幅作品的。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学生回答:《蒙娜丽莎》 卢浮宫)有没有同学去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卢浮宫(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
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
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教师: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出示张萱《捣练图》和 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画
后者: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
教师:《捣练图》的作者张萱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贫穷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因为当时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在农田里长大,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以上对两幅作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美术鉴赏的全过程。我们在欣赏作品和针对作品思考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其实就已经进行了美术鉴赏。
出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怎样去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
3.话题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请学生们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大声朗读出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
教师:
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年画、壁画等等。
雕塑按空间:圆雕、浮雕。
设计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页设计等。
出示郎世宁《白骏图》徐悲鸿《奔马图》和韩美林《奔马》进行比较分析,谈谈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么不同?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4.话题3:美术鉴赏对我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简单的生存层面,它们都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我们来看一下美术作品带来的价值与功能。
美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它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观念等。 如张萱《捣练图》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以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如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根扎南国》 吴冠中
(三)课堂作业:
从本书中选取一件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填写鉴赏报告单。
鉴赏报告单
作 品
年 代
门类(材料)
形式语言
时代背景
表达内容
(四)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学后记:
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生们对美术鉴赏课比较陌生,首先对于新课程改革要做一个介绍,并简要介绍《美术鉴赏》这本教材。这节课,教师讲解比较多,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图片,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然而,有些班级的学生仍胆子较小,不敢回答,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积极,并踊跃回答问题。我发现,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开口,直到引导出他们说出答案。这一节课,我出示了一道课堂作业,主要是检验学生们对于鉴赏知识了解多少,因此,在讲解知识点时,尽量将这些专业术语讲得浅显易懂,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上完一堂后,我感觉课堂上要多多师生互动,尽量让学生踊跃去回答,才能激发他们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比的意义》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l。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
(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
(2)路程和时间相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这两种量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
(1)表里的两种量是所行时间和所行路程。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板书: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因为路程和时间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0。提问:这里比值5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
2.教学例2
出示例2和思考题。要求学生按刚才学习例1的方法学习例2,然后把你学习中的发现综合起来告诉大家。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问:这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比值1.6是什么数量,你能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吗?谁来说说这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把板书补充成c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枝数比的比值一定)
3.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综合例1、例2的共同点。
提问:请大家比较例l和例2,你发现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②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③两种量里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一定)。
(2)概括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追问: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比值是不是一定)
提问: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那么上面这种数量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
可以用 y/x =k (一定) 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下列题里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为什么?
一种苹果,买5千克要10元。照这样计算,买15千克要30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用怎样的式子表示y和x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键看什么?
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教法:
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两个量进行比较。举例说明,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按学习指南自学。
学习指南:根据题意可以怎样表示长和宽的关系?
2、汇报自学情况
3、教师指导:
长是宽的3/2倍,我们又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是长的2/3,我们又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4、苹果有4个,梨有5个。
提问:苹果和梨的关系可以怎样说?
尽量找学困生回答。
5、教师总结:刚刚我们比较了两个同类的量,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6、学生举例。
请学生举出一个可以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例子,尽可能让学生多举例子。
学生互相讨论后,再指名回答。
7、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后,说说比的含义。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3比2 3:2
2比3 2:3
100比2 100:2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
15:10=15÷10=3/2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教师重点指导:
(1)关于“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你怎样理解?
(2)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
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4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四.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例1、例2教学认识比的意义。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分别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我完善认知结构。在例1、例2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中,教材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尝试的机会,尝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并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练习十三中的5个练习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的意义、比值以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进行了合理操练,且形式多样,目的明确。
可以看出教材这样有序的编排、呈现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的理解比的意义,构建起对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比”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比、除法和分数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在除法中,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在分数中,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道除法算式2÷3=2/3,然后指出这个算式也可以写成2:3=2/3,从而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到除法、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联系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如:2÷3 表示2是3的几分之几或3是2的几倍;3小时行60千米,算式60÷3既表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又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是60:3;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3,也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通过这样的教学,只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加强对比
使学生明确足球比赛中的3:2与我们所学比的知识的区别。知道比赛中的比是相差关系,而我们所学的比是相除的关系。不足之处: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不深刻,导致个别同学出现比的顺序颠倒的现象。
《比的意义》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一)口算
0.9×6 7×0.08 1.87×0 0.3×0.6
0.24×2 1.4×0.3 1.6×5 4×0.25
60×0.5 7.8×1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 1.36×4 2.58×0.2
二、指导探索
(一)教学例3 0.056×0.15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二)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独立解答.
2.教师提问:
(1)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2)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
4.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
10.8×0.9 2.4×1.8 50×0.36 0.48×0.75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 0.36×1.8=0.648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二)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计算
0.37×2.9 0.56×0.08 0.072×0.15
0.18×8.45 4.5×0.002 3.7×0.016
(二)判断对错.
1.0.6时等于6分.( )
2.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 )
(三)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82×0.9 3.4×1.26 0.039+1.75
2.07×53 20.14-6.87 10-5.29
6.52+72.98 0.36×0.25 0.015×2.04
(二)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1.8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教学设计点评
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本课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重视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大胆让学生尝试、讨论,通过对比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比的意义》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比的意义》教案 篇八
教学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展开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
2、教学进程多途径。教学中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努力创造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5、数学是一种文化。
教材简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的难点是理解“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分数的意义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等的基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渗透认识事物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提高提出部问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思考目标:
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解释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目标:
能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表述和交流,获得与同伴合作探索和相互交流的体验。
情感与态度目标:
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教具(三盒粉笔一盒5支,一盒10支,一盒15支。)
学具(12根小棒、水彩笔、练习卷)
一、介绍分数演变的历史。(老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历史渊源。)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依次出示:
师:其实这四幅图,都表示分数,古希腊人、古印度人、阿拉伯人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三千多年前,用嘴巴的形状代表分数,后来逐渐演变到现在的。
(2)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电脑出示)
(生:分数组成: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读写法、分数大小比较等等)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把单位“1”讲分数单位时再补上)
(3)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电脑出示)
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好吗?虽然有些问题,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可以全学完。不过我们很好的老师——课本。大家看一看,课本,你能明白那些知道?
会的我们可以跳过去,不会的就多看几遍,用笔记打记重点部分。
学生自学课本。
(4)关于分数,自学课本后,我又知道了什么?(电脑出示)
(5)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二、探索新知:
1.试试你的眼力:(电脑出示)
(1)出示一个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表示什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教师板书)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生答后,师板书)
师:判断是否正确,关键看什么?
生:关键要看是不是平均分成3份。
师:现在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表示什么?
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数。
(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生答后,师板书)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1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1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
把(一堆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
1份是这堆苹果的,有()个。
3份是这堆苹果的,有()个。
3、单位“1”的抽象。
师:你能告诉老师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吗?
生: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
师:请大家自己在下面再说说看。
师:刚才你们自己在说的时候,除了觉得比较全面外,有没有其他的感觉?(有点麻烦)
师:那能不能想个办法,说得不麻烦呢?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整数“1”、整体“1”……,虽然说法不同,其实都是想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一个整体。其实在数学上,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称它为单位“1”。(板书单位“1”)
师:想一想,除了上面举出的这些事物可以看作单位“1”外,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单位“1”的?
师:同学们举出了很多单位“1”的具体例子。那就是说,我们在得到分数的时候,无论是把什么平均分,都可以看做是把单位“1”平均分。
4、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根据出分数的意义
师:认识了单位“1”,现在谁会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表示什么?
(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依次出示,请学生说意义。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完成板书)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完成分数意义的板书)其实,刚才这两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找出重点词
师:你觉得在这句话里,哪些词比较重要?
三、课中游戏:猜一猜
师:老师这里有3盒粉笔,我从第一盒里拿出1支,是这盒粉笔的,你能猜出第一盒粉笔共有几支吗?
师:为什么盒子里原来有5支?(第一盒的是1支,一份是1支,所以5份就是5支)
师:从第二盒里拿出2支,也是这盒粉笔的,第二盒里原有几支粉笔。你是怎么知道的?(第二盒的是2支,一份是2支,所以5份就是5个2支共10支。)师:从第三盒里拿出3支,也是这盒粉笔的,第三盒里原有几支粉笔。怎么那么快就猜出来了?(第三盒的是3支,一份是3支,所以5份就是5个3支共15支。)
电脑验证:
师:这三个,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三个有什么相同点?它们虽然都是取出一份,一份都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
四、巩固练→www.kaoyantv.com←习
1、看分数,举小棒:
要求:看屏幕显示的分数后拿小棒,拿出以后,用左手举起来。
(1)拿出12根小棒的
有学生举1支。
师:对吗?分母没有出来的时候,能拿吗?1表示什么?(表示其中的一份,分子表示取了这样的多少份。)
()里的数不确定,拿法也不一样
出示,再出示。
学生拿,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拿。
(2)出示分母。
师:虽然不能拿,但我们可以做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呢?(将小棒平均分成6份,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
出示,再出示。
2、填空:
1把8个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整体的,3份是整体的。
2把全班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3、把6只猴子玩具平均分成3份,2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份,4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
4把10支铅笔平均分成5份,把()看作单位“1”。每份是它的,每份是()支铅笔。
5把50支铅笔平均分成5份,把()看作单位“1”。每份是它的,每份是()支铅笔。
3、问答题:
下面每个图中涂色的小正方体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下面每个图中没涂色的小正方体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4、涂色:选择一幅图,涂色表示。
五、在生活中找分数: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哪一部分大些?
六、在图形中找分数
占上图的几分之几?占下图的几分之几?占上下图的几分之几?
七、成语中找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下面我们一起轻松一下,看几个带有数字的成语。(出示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及相应画面。)
师:听说过吗?谁能简单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师:人们通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做事没有恒心,如果我们就从字面上理解,把它看成是打了三天鱼,晒了两天网。那打鱼的天数是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成语,你能从中找到分数吗?
十室九空、百发百中、九死一生、十拿九稳、万里挑一
师:其实不仅仅在成语中能找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其他各门学科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散发着它巨大的魅力。
《比的意义》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近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且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晨线的西侧为夜,东侧为昼;昏线的西侧为昼,东侧为夜。如下图:
AB为晨线,昏线在后面; CD为昏线,DE为晨线; FS为晨线,SG为昏线。
最后强调,晨线与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习。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由于地球的运动。那么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图示法(有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如下图。
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过某地的经线方向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必须结合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示意图等慢慢讲解,切不可操之过急。弄清楚太阳高度概念后,就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把太阳高度与昼夜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小于0为夜。
5、昼夜交替的周期,只介绍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究其原因。太阳日的意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6、为使学生容易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可把定义改为:把某地太阳到达最高位置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再让学生议论,使用地方时有什么优缺点?(对当地居民来说,便于起居作息,对于交往来说,非常不便),从而引入区时讲解。
7、“区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但已忘得差不多了,应重新学习。对时区的划分,最好用一张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说明。如下图:
从应用性看,重点应放在区时的换算上。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相隔时区数
(相隔时区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减小;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即同减异加。±: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即东加西减。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关于有些国家使用区时中的一些特例,应作仔细介绍,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区时的使用。
8、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可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方法是:画南、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各一张,用铅笔点住极点,顺着经线往图外某点画直线,比较地球转与不转时的铅笔轨迹。再让学生总结偏转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首先让学生思考,泥沙在河口为什么会沉积?(落差变小、河道变宽、海水的顶托等,造成流速降低),接着设问:为什么会主要形成在北岸,而不是在南岸?(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9、让学生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或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温度状况有否变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明: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各地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可把昼夜长短比作水阀出水时间长短,把正午太阳高度比作水阀大小,然后用出水量说明太阳辐射量。
10、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先讲清昼弧与夜弧概念。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昼半球,称为昼弧;另一部分在夜半球,称为夜弧。昼、夜弧的长短可表示昼、夜的长短。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的三张插图,分别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一般规律: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在赤道上,终年是昼夜等长。
11、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好也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三张插图,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0)。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2、设问: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周期性。教师即可指出,这就是四季变化原因。转入“四季的划分”学习。
13、让学生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图,设问:我国传统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四立”划分)设问:夏至是夏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只重视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天文含义相符。但同时指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也考虑到了气候因素。例如“大暑”,在夏至后一个月,在现行阳历中大约是7月23日到8月8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伏大体相同。“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约为1月21日至2月4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九相差不多。惊蛰原来叫雷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原来叫清明风至,意即东南风开始盛行。
14、设问:欧美国家传统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读图后回答:根据“二分”、“二至”划分)与我国传统四季在时间上有何差异?(推迟一个半月)那么它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还是气候?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气候。
15、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是怎样划分四季的?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天文还是气候?(把冬、夏季与我国三伏、三九、四九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16、让学生阅读课文,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例,说明季节划分的意义。
17、设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规律性。教师即可指出,既然有变化,就有热量差异,进入“五带的划分”学习。
18、让学生阅读“五带的划分”图,说明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五带划分的标准(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主要考虑什么?(理论上的太阳光照情况)对五带划分的作用,应由教师分析: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四、讲授提纲(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高考家长帮给大家整理的9篇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比的意义教案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