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说课稿模板为了让您对于说课稿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高考家长帮给大家分享了8篇优秀说课稿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咕咚》是部编版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趣味性强。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大象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这篇课文故事性强,适合学生进行阅读。
二、说学情
学习此课,我们有以下有利因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再有我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这对他们独立认字、理解字义都有很大帮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发现由于课文较长,识字量增大,在第一课时进行集中识字,学生对生字掌握得不牢固。脱离了文本这个载体孤立的识字,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采用分散识字,提高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四、说教法
过去的识字教学方法低效枯燥,只注意了“音、形”,而忽视“义”,造成学生错别字多,口语交流时说错话表错意。基于这种现状,识字教学必须注意“音、形、义”的结合,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其独立识字能力。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意了以下两点:
1.运用字理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利用字理识字,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会让学生感觉学起来有趣。教学“热”“闹”时,我将采用追根溯源法帮学生识字。这样,会让学生很快记住,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
2.在语境中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识字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必须在语境中识字。教学中,我将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并鼓励学生大胆寻找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声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出“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二)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渎,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的顺序,完整地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抠对白,制作小剧本。
善于读书的人,会把书越读越薄。意思就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自己归纳和总结。善于学习的人,同样会把课文越学越精简。这篇课文篇幅很长,情节却很简单,对白比较多,我便引导学生自己用笔画出所有的对白,组成一个小剧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通过插图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经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表演等多次反复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来体会短小的剧本所表达的故事精髓。
(四)分组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的教学弊端在于:教师用烦琐的教学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篇文章又简单易懂,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撒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住小兔胆小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西。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撒腿就跑”这个动作。其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野牛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学习结构。
(五)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并给同学们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你想和它们说些什么?
3.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说课稿 篇二
从说课的过程上看,说课不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是群体行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自选商场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一、内容简析:
《自选商场》一课是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的归类识字课。一幅自选商场的插图,罗列一些商品的名称,还有一篇关于自选商场的短文,组成了本课识字的文本环境,简洁明了。插图展示的是商场的一角;词语介绍的是食品、日用品和文具三类商品;短文介绍了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及其优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认识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 课时安排:本课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重点认识认识九种商品名称、14个生字、两个偏旁,学习短文中的两个句子。
第二课时:重点复习生字词、指导正确流利朗读短文、书写4个生字。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九种商品名称、14个生字、两个偏旁。
2、正确读句,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沟通识字和生活的联系,提高主动识字兴趣。
四、教学重点:认识九种商品名称及14个生字。
五、教学难点:认识形难字“商 场”、读准 “东西”一词的轻声读音。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词语卡片、毛笔
学习准备:学生课前跟家长到自选商场购物,认识商场里的商品、观察顾客购
物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说教法学法:
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课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Lili逛商场” 的购物情境为活动主线,通过开展闯关夺奖、找朋友、走迷宫等各种有趣的识字活动,把识字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拓展识字空间,让学生主动识字、充分体验识字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Lili逛商场”的购物情境,展示商场购物场面,将孩子们带进生活,把商场带进课堂)
1、拼读课题,认识生字:商 场
接着让学生拼读课题,认读“商 场”两个生字,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我觉得‘商’字就像一个戴着帽子长着两撇胡子的商人,咱们跟它打招呼吧!让学生拼读“商”。谁有更好的办法一见面就能认识“商 场”两个这生字呢?”通过这样,让学生较好认识“商 场”两个生字。)
2、读句,认识生字:东 西
(结合商场购物场景,我出示句子“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指导学生读句,读准“东西” 一词的轻声读音,并这样启发学生:你在东,我在西,咱们一起去商场买东西,让学生加深体会“东西” 一词和“东 西”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的不同。)
[这个环节通过展示商场购物场景,使学生了解自选商场东西多的特点。让他们在生活情境和文本的语言环境中轻松识字,突破了本课的识字难点。]
二、借助情境,巧识生字
[“Lili逛商场”是贯穿本节课的活动主线。本环节创设了“Lili逛商场,闯关夺奖,赢免费商品”的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拼音、图片、谜语等识字方法分类认识九种商品名称以及10个生字。]
第一关:拼音宝宝帮我忙 :请你看拼音,读出食品专柜中的三个商品名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准确拼读出食品专柜中面包、牛奶、火腿肠这三种商品名称,顺利过关时画面的卡通人物欢呼:“你真棒”! 同时获得象征性的奖品---词语卡片。通过这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闯关夺奖活动)
第二关:看图片识标签:请你看图片,读出生活用品专柜里三个商品名称。
(指名学生上台,老师依次点击生活用品专柜的毛巾、洗衣粉、牙膏三种商品图片,学生在卡片中选出相应的词语并大声读出,老师相机纠正学生发音,三个词语全部准确读出来的就顺利过关,获得奖品。)
第三关:小小谜语我会猜:请你猜谜认字,获得学习用品专柜里的三个商品
(这一关,通过这3个有趣的字谜,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识记“本、笔、尺”三个生字,并认识三种学习用品的名称。)
三、掌握方法、自主识字
[通过上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借助闯关夺奖的活动情景,已经初步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及其生字。本环节再通过归纳和内化,让学生较好地识记生字,同时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学习自主识字。]
1、认读词语,归纳识字方法。
(首先让学生把得到的奖品贴上黑板,老师问:同学们,看看我们帮lili夺得了哪些奖品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吧!学生通过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认读词语、生字;接着老师启发学生说出识字方法: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获得奖品呢?对,有拼音宝宝帮我忙、看图片识标签、猜谜认字等识字方法。)
2、同桌交流,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这个环节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识字: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记住黑板上这14个生字宝宝呢?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同学听,并把你的好办法也说给同学听一听,不懂的字就请教同学吧。)
3、交流汇报。
(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实物演示、联系生活记忆等多种生动活泼识记方法提高识字效果。)
四、活动激趣、巩固识字
[在学生整体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我积极创设各种充满情趣的识字活动,多角度复现生字词语,以巩固识字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1、“售货员”分类包装商品
(1)老师贴出三个篮子,学生扮演“售货员 ”把黑板上的这些奖品分类装篮。)
(2)师生交流自选商场购物的体会,读句 “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这项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巩固了已学词语,也向学生渗透了商品分类的知识,让学生初步弄清楚了商品的类属、体会商场售货方式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使语教学生活化。]
2、找朋友,巧记生字
(1)找朋友,巧拼字
(2)找朋友,巧组词
[这是两道连线智力题,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在连一连,认一认,读一读的过程中加深了解字形结构以及词语的组合,更好地巩固生字的读音,从而提高识记效果。]
五、课外拓展、生活识字
1、教师展示“我的商品”展板
1、 布置学生课外完成“我的商品”展板
(利用认识的九种商品名称进行拓展识字,布置商品展板)
[布置这样的课外拓展作业,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拓展识字空间,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主动识字、充分体验识字的乐趣。]
板书设计:
2、自选商场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力求突出低年级教学趣味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优秀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时年57岁,身患重病,离去世仅二年。诗人历经沧桑,年老多病,独登此楼,感慨万千。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渺渺,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势恢宏,抒情深沉感人。是学习古诗艺术手法的典范,是培养古诗鉴赏能力的好教材。
(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帮助学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3、培养对诗歌的意境、炼字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体会炼字的妙处。
二、说教学设计
我的整节课进行了阶梯性问题设置,先通过情感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其次通过自研自探整体解读整个画面及特点,再通过合作探究进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突破,整个设计富有层次性,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规律。
三、说教法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而新课程理念同样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2)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3)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4)质疑设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5)追问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诵读法是古诗鉴赏的基础,通过诵读可以体会格律诗的韵律美,可以初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作品风格,因此,诵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有教师范读,学生范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有诵读全篇,又有品读名句。讨论法点拨法和引导学生分析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讨论法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这一点。
这节课主要采用新课改所倡导的“五步三查式”进行教学,独学是学生自主预习思考的过程;对学是学生间检查预习效果的过程;群学是学生之间讨论课文重难点的过程;展示是全课的中心环节,是学生们消化理解本诗的最重要的环节;质疑、点评时学生之间答疑解惑、补充疏漏、思维碰撞的环节,也是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提升的一个环节;整理学案是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环节。
因此,这节课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推动者。
优秀说课稿 篇四
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首先介绍了两亿年前恐龙是地球的主人,接着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外形特点,然后又介绍了恐龙所吃的食物,再介绍恐龙的生殖特点,最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人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恐龙问什么会突然灭绝?引人思考,激发读者探索的兴趣。
这篇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恐龙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动物的知识,而且会激发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龙、亿、翔、站、部、移、秘。
2、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方法理解本课“漫游、遍及、鞭长莫及、庞然大物”等词语。
3、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版块———人类的朋友这组课文。那么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朋友大约生活在距今两亿年以前,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主人,可在6500万年以前,他们却神秘地消失了,猜到他们是谁了吗?板书“恐龙”学习“龙”(龙的第四笔撇过竖弯钩)
二、读文悟段,学习字词
1、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小黑板或词语卡片)
2、自由读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读不准的词句多读两遍。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习“亿”,注意亿右边乙写法,。通过理解“漫游”的含义,书写“遍”字,形近字有编,扁)
4、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这一段向我们介绍的恐龙的种类。
每一种恐龙都有不同的特点,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了解了这些恐龙的特点,课文插图中有好几种恐龙,你能能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找到相应的四种恐龙吗?(同桌合作完成)
5、说出你命名的理由(学生说特点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翔、站、部、移”四个重点字的学习。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四种恐龙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庞然大物,联系下文理解。鱼龙,看海豚图片理解。翼:本意是翅膀)
6、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那么,这一段主要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7、齐读第3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恐龙的生活习性,介绍了霸王龙的样子)
8、指导读说明文。说明文的朗读,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练习
完成课后表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
2、读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
二、学习4、5
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书写“蛋”字。
2、恐龙在地球到底生活了多久呢?默读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什么?这段中有一个问句,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恐龙消失了呢?(推测有三种原因,教参94页)。
3、书写:像————象袋(带、代)秘(注意右边笔顺)。
三、拓展延伸
通过预习中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四、练习:区别字组词
像()部()遍()象()陪()扁()秘()必()
五、作业
1、收集其他种类恐龙的图片
2、预习下一课
优秀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本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紫藤罗瀑布》就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它是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从色、形、态多方面描写一树盛开的紫藤罗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人感受到它的繁茂与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及可操作性,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写景状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并能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四、说重难点
根据学情及本课的内容,我把重点放在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难点放在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五、说教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 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 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六、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大屏幕出示牡丹、荷花、腊梅、紫藤萝花的滚动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让学生速读全文,然后将自己预习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勾画圈点出来,共同来解决。解决的方式是查字典和根据语境推断。在正音之后对字词读一遍。对词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说话。(重视语言积累,另一就是在理解和运用中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
2、作者简介
学生自主地介绍在课余时间搜集作者及课文的相关资料。所花的时间不要过长,指导学生介绍有价值的、与本课有关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根据校情,学生能在阅览室、电子图书馆查阅资料而设立的环节。)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如下问题。(配乐范读时,用大屏幕出示如下问题)
a、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补充。
老师进行简单的归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并板书: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3、抽取两位同学朗读自选片断,老师作简要评价。
(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研读与赏析
1、自主探究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体味。)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老师提示:需结合作者的简介来感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漂亮地作答,要求他们首先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互动平台
说课稿 篇六
一、谈教材
《林海》是第十一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大绍安岭的原始森林,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具体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展开联想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亲切、舒服”感情为线,贯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对大兴安岭的感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大安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受到美的教育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至六自然段。而让学生了解大兴安岭,岭、林、花的特点以及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谈教法
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表达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三、谈学法
通过上一组和本组第一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即“初步了解→深入思考→评议提高→诵读升华”。
四、谈程序
本课可采用“五步自主教学模式”,即“导入揭题→自学探索→交流点拨→检测巩固→深化训练”。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我国还有另一处森林宝库──大兴安岭。
3、揭题:板书“林海”,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4、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还应该知道了什么?
(二)、组织第一次自学探索
出示自学要求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可跟默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选读课文。
3、思考: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再按照“思考练习”中的提纲,给文章分段,列出提纲。
4、请学生主动到黑板上写出他的分段意见。
(三)、交流点拨
1、指名读生字及组词,学生评议。
2、开火车读课文,然后评议。
3、指名板书学生谈谈你是是怎样分段的,为什么这样分。
4、学生评议分段情况。
5、小结
(四)、组织第二次的自学探索
出示自学要求
1、作者三次“亲切、舒服”之感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2、“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3、“岭”、“林”、“花”各在什么特点?作者怎样写出岭、林、花的特点的?
4、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解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五)、交流点拨
这部分主要有三环节:交流点拨、朗读体会、质疑问难。
1、交流是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如出现分歧与偏向时,教师及时点拨。
根据学生的交流,主要要了解岭的特点是多(形多、量多)、温柔,林的特点是多、绿,花的特点是多、美。
2、朗读体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形式可多样:轻读、个读、赛读等。要注意重点语句、重点段落的朗读,使学生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情得到升华。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学生在交流、体会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疑难本身也是能力的反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或课堂,或课外;或学生互解,或师生共解。
(六)、检测巩固
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教师设计的检测巩固题要以“目标”为中心,题型要新颖,形式多样。可以“选读你觉得最美的段落”,“用画出岭(林、花)的特点”等。
(七)、深化训练
为让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教师可设计深化训练题。根据教学目标,本课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想的方法,所以可以设计诸如“校园冬景”、“这里的景色真美”、“风景这边独好”之类的训练,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优秀说课稿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1课《太阳》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为本文的第二课时,乃至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 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 等14个词语。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太阳的特点,初步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四、 说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这样来教的:
1、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先扶后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3、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方法的理解;
4、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性评价,激励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5、通过朗读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是采用以下的步骤进行教学法的:激趣导入——自读自悟,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扶放结合,初步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一)激趣导入
1、以“嫦娥一号”登上月球的事件作为导入,学生一定兴趣盎然。【三年级的小朋友对科普常识已经充满了好奇,他们在课外常迷恋各种科普类读物。这一导入适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劲儿。】
2、质疑课题: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想研究太阳的什么?【创设这一情境质疑课题,学生的思考肯定更积极了。】
(二)借助课件情境朗读,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
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课文的情境朗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得到什么知识,解决了哪些疑问,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件录像,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自读自悟,学习生字词,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学生要培养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注意个别字的写法。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时我提出: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太阳的三大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的?
【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更深一步地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扶放结合,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个情境的创设,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还能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要向别人介绍一样事物,必须要具体说明,才能让别人了该事物,从而领会到各种说明方法的重要性。】
2、精讲第一自然段,学习列数字,作类比的说明方法。
【这一部分的教学,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为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3、指导朗读:通过朗读深入感受太阳“远”的特点。【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而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4、学法迁移,小组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让学生以“渔”去捕“鱼”,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对文章的说明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学能力。】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说明方法完成填空的方法,让学生巩固对几种说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领学生充分接触语言,体悟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此板书简洁明了,起到引领作用。
说课稿 篇八
我的同伴
作者:陈 恺
时间:2005年5月12日
目标:
1、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2、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乐意与同伴交往。
3、体验与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乐趣。
准备:
1、空间准备:6张呈半圆形摆放的桌子。
2、物质准备:幼儿自带一至两样食品,多媒体动画。
3、经验准备:事先和幼儿一起回忆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过程:
一、 幼儿齐搬桌子,按老师要求和同伴一起布置环境。
①、 分小组分任务。
②、 和同伴一起搬桌子,放教具。
二、 共同讨论。
①、 你刚才和谁合作?为什么和他合作?
②、 你知道和你合作的人你叫他什么吗?
③、 什么叫同伴?
④、 那自己和同伴有什么区别?关系又是怎样的?
⑤、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同伴?
三、 自由结伴讲述。
①、 我的同伴是谁?
②、 我们怎样成为同伴的?
③、 我们在一起发生的一件有趣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四、 个别讲述“我的同伴”,
教师总结。
五、 观看多媒体动画,评议这样的同伴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放一些
小片段,有幼儿互助、合作、分享的事,也有不合作、分享的片段。)
六、 游戏体验。
游戏:找朋友。由于我们班幼儿平时音乐活动中教师都很注重幼儿找朋友边唱边表演。所以此次活动教师边弹奏各种教过的歌,请幼儿起立找同伴一起边唱边表演。
七、 延伸活动:共同品尝幼儿带来的食品,可相互交换分享,在轻松的环境中结束活动。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活动《我的同伴》。
一、 说教材。
此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幼儿无论在园或在家,无时无刻都会和同伴发生联系。但到了大班,我发现幼儿之间矛盾逐渐增多,这是由于大班幼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见,在一起时很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攻击性现象。所以针对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主要以幼儿的情感、认知、接受能力为前提。
二、说目标。
根据目标是教育
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并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1、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2、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乐意与同伴交往。3、体验与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们的重点定位于:幼儿能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活动的难点是:侧重幼儿自由结伴讲述部分。初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评价,游戏活动等使幼儿的分类经验得到整理,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
为了目标更和袄的达成,我做了3点准备:1、空间准备:6张呈半圆形摆放的桌子。2、物质准备:幼儿自带一至两样食品,多媒体动画。3、经验准备:事先和幼儿一起回忆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三、说教学方法。
1、 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而且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加深。”通过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参加游戏,加深对同伴的印象,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2、 讨论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讨论方法——集体讨论、自由结伴讨论、个别讲述等形式加深同伴的理解。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片段,让幼儿分析讨论对错,为主题的活动提供具体场景。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
不可替代的功能。
4、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尝一尝、论一论、玩一玩、做一做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体验同伴的乐趣。
四、说过程。
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共同讨论——自由结伴讨论——个别讲述——情境教学——游戏体验——品尝交流。
1、 开始部分:参加加集体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齐搬桌子,按老师要求和同伴一起布置环境。分小组分任务,和同伴一起搬桌子,放教具。让幼儿在共同合作、互助中自然的引入活动,体现目标一。时间为5—10分钟。
2、 基本部分:分三环节。(1)、共同讨论。解决你刚才和谁合作?为什么和他合作?你知道和你合作的人你叫他什么吗?什么叫同伴?那自己和同伴有什么区别?关系又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同伴?等问题。(2)、自由结伴讨论。我的同伴是谁?我们怎样成为同伴的?我们在一起发生的一件有趣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3)、请个别幼儿讲述“我的同伴”,教师总结。体现了目标一、二。时间为十五分钟。
3、 高潮部分:分两环节。(1)、情境教学。观看多媒体动画,评议这样的同伴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放一些小片段,有幼儿互助、合作、分享的事,也有不合作、分享的片段。)(2)、游戏体验。由于我们班幼儿平时音乐活动中教师都很注重幼儿找朋友边唱边表演。所以教师边弹奏各种教过的歌,请幼儿起立找同伴一起边唱边表演。体现了目标二、三。时间为十五分钟。
4、&nb
sp; 延伸活动:品尝交流。在品尝交流中结束活动。符合满足幼儿嘴谗、能力弱的特点,让幼儿在交往中体会同伴交往的乐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8篇优秀说课稿模板就是高考家长帮小编为您分享的说课稿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