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最新5篇】,欢迎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具准备:
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博士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学生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讨论: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讨论:茄子博士看到你们爱动脑筋、爱思考,每人奖7个圆片,你能把圆片分成2堆吗?有几种方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组相互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描述:茄子博士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的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 2.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博士一口气又给我们送来了6朵白云,哪两朵白云上的数合起来是7?请你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对口令(想想做做第3题)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
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吃螃蟹(想想做做第4题)
讨论: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博士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么那只螃蟹就归你吃了。
教师指导学生。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讨论: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师生齐板:
6、7的分与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字的加法。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看图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课型】新授课。
】多媒体课件,圆纸片。
情景教学法。利用ppt呈现图片和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一、知识回顾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2—5的分与合》,先一起来回顾一下。(ppt呈现图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2—5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回顾,为学习《1~5的加法》奠定基础。)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
创设情境,用ppt展示图片。
师:在公园门口,我们经常看到卖彩色气球的,非常漂亮。我们看图片上就有一个小丑在公园里卖气球(学生初步感知图中有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 下一页ppt,提出问题(图片中小蜜蜂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气球?
生:四个,小丑右手有3个红色的气球,左手有1个绿色的气球。
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纸片代替气球,表示一下图中我们看到的气球。(之后电脑演示用圆纸片代表气球的过程。)
师:大家刚才表现都很好。我们看到,算气球的总个数就是把左手的气球和右手的气球放到一块儿,也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的动作,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过程(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读一读)。把3和1合起来,我们就能用加法来表示(板书:3+1=4)。 读作:3加上1等于4(强调:“+”为加号)。
[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字的加法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下面我们听一听这个式子中“+”和“=”的介绍,希望小朋友能理解并记住它们。(ppt播放小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使学生对“+”和“=”更深入的理解。
师:对“+”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问题(ppt动态呈现小丑交换左右手气球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式子重新表示气球个数)。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看松鼠一共有几只?
[设计意图]:数气球个数的例题,是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上一节学习过的4的分与合,引导列出加法算式。数松鼠个数的例题,使学生借助于5的分与合,列出算式。
三、知识应用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在方框中填入正确的数字。
3.先用
摆一摆,再填得数。
4.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p28-29练习五:
第1,2题和第6,7,8加法部分习题;
2. 《同步练习册》 第三单元《加法》练习。
【板书设计】
加法
3 +1=4 1 +3=4
读作:3加1等于4 读作:1加3等于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教程:
一、 复习: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计算卡片。
二、 新授:
(一) 教学连加:
1、 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www.kaoyantv.com≯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 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5+2=7 7+1=8 (2)5+2+1=8
3、 老师想知道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4、 比较两种算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5+2的结果7,再加上1,得出8的。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第(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5、 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
6、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题目。
(1) 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
(2) 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二) 教学连减:
1、 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 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8-2=6 6-2=4 (2)8-2-2=4 (3)8-4=4
对每一种算法都作出分析,重点分析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补充课题。
3、 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4、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注意教会学生看图,因为这种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三、游戏:
请同学表演,同学们要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 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生列式计算,订正。)
2、 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0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列式计算,订正。)
四、练习:
1、P73第1题:
(1)先出示正在跳绳的5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又走来4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请同学口答出算式,再填书。
2、分别完成P73第3题左边3道算式和成P74第6题左边3道算式。(都要求画出计算过程。)
五、小测:
同桌间互换小测本,互相各出两道连加、两道连减考同桌,再收小测本批改。
六、总结:
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同学选择不同的规范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规范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同学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同学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同学体裁会到俺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规范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
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同学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问:(1)小朋友们,在俺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师:今天,俺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同学齐读课题)
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
师:今天俺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竞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
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俺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请你们讨论一下俺们6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
(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
师问:
(1)俺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俺们怎样才干防止这种不平安的'现象呢?
(同学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规范分类)
师:(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
(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俺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同学操作,学习小组汇报)
(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
(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
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俺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他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同学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
(5)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们协助他们,谁来?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
(同学操作,教师指导)
每一组同学重新汇报后,同学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三、活动
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规范进行分类?
同学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同学汇报情况。
问:(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规范进行分类?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
四、小结
问:
(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身手?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同学自由发言)
五、安排课外活动
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身手做一次小管家,把自身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2、主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当地的xx大超市、商场的设计家或管理人员,你将怎么摆放物品和划分商场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几时半、
2、初步认识时针与分针的作用。
3、向学生渗透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整时数”和“几时半”。
教学难点:
认识几时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看,小明学会分类以后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妈妈奖励他一个钟表,小明可喜欢它了!今天,咱们就和小明一起学习认识钟表吧!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2)观察这些小格的大小是否相同?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格?
(3)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4)师演示实物: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针根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还有大小相等的12个小格。
2、认识整时。
(1)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那钟有什么用呢?
(2)你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3)学生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5)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认识电子钟:
(1)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2)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4)找朋友: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4、认识半时。
(1)、出示课件:你能说说是什么时刻吗?
(2)、同桌交流、汇报。
(3)、你们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指向6。)
(4)、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整时分针转一圈,都指向12;半时分针转半圈,指向6。)
(5)、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5、认识电子钟:
(1)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2)小结: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3)根据时间在钟面上画出分针和时针。
三、练习巩固:
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练习会认、会读、会拨整时和半时。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实践作业: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