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九年级政治教案【优秀9篇】9-1-75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给大家整理的9篇九年级政治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九年级政治教案的写作思路。

初三政治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家的小主人,有多种政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并有多种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的权利。

(2)能力目标:以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和归纳资料的能力,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觉悟目标:提高学生关心开平建设和参与开平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2、教学重点

公民有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可以行使多种政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

3、教学难点

如何采取不同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引导学生发表开平碉楼保护的意见,达到教学指导实践目的。

二、构思

1、教学构思:

本节是一节活动课,主要使学生自觉培养民主监督意识,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行使各项政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因此选择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开平碉楼作为切入点。通过录像、竞赛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开平碉楼的丰富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并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和保护开平碉楼,积极参与开平的政治生活。

2、教学用具:

图片、投影仪、多媒体、录像。

3、教学方法:

启发式、激励法、讨论法和竞赛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知识讲授。(导读精讲)

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监督权和行使的方式。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二时已学过。因此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

(1)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责任。

(2)明确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权、平等权、检举权等。

(3)强调行使监督权必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如向人大代表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等。

第二步:录像导入。(VCD录像)

观看《开平碉楼》的录像,进一步了解有关开平碉楼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

第三步:知识竞赛。(多媒体显示)

进行开平碉楼知识的有奖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平碉楼保护,行使监督权做准备。

第四步:引导讨论。

指出目前开平碉楼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环境保护、维修问题、分散而不利保护难问题等,把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就保护碉楼发表的意见(详见附页)。对于每位学生的发言都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第五步:课堂小结。(投影显示)

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建议,指导学生课后写小论文。以及教育学生要通过正当途径反映自己的意见,行使监督权。从而再次明确正确行使监督权途径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平的各项建设,做开平市的小主人。

附板书和活动资料

活动课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

一、教学内容

(1)公民作用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

(2)我们可以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

二、我们都来试一试

活动资源开平碉楼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碉楼聚焦】

因为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为世人瞩目已指日可待。目前,广东省人民政府令发布了自9月1日起执行的〈〈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开平碉楼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将有章可循。今天,开平碉楼于广东人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尽百年沧桑,千余座碉楼巍巍耸立于开平这块沃土上,人们大抵知道她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实用性”,然而,到底又有多少人洞悉开平碉楼神秘的过去和现在?有人担心,把开平碉楼开发为旅游景点,会不会对它们及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专家考证,开发好碉楼旅游,保护好碉楼,关键在于唤起人们对开平碉楼保护的正确认识。

【背景资料】

广东开平市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更是文明遐迩的碉楼之乡。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经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开平碉楼分为更楼、众楼、居楼三种类型,建筑材料和结构分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开平碉楼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与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格,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

【保护法规】

〈〈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摘抄

第三条保护、开发与利用开平碉楼,必须保持其真实性及完整性。对由碉楼、民居及其相关公共设施组成的村落以及碉楼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应当进行保护。

第四条开平碉楼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可以建立群众性的保护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开平碉楼的义务。

第七条为保护开平碉楼作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开平市人民政府予以奖励。

第十二条在开平碉楼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筑工程,不得破坏碉楼周围的环境风貌,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碉楼的环境风貌相协调。

第十三条在开平碉楼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严禁进行爆破、钻探、挖掘毁林开荒以及其他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动。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造成水土流失等危及开平碉楼安全的设施。

第十八条开平碉楼的修缮、保养,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可以利用开平碉楼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改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想开平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开平碉楼保护、修缮和保养的建议,可以检举、揭发和制止违反文物保护法规的行为。

【存在问题】

1、很多外地人不知道开平在哪里;不知道开平有什么旅游景点;最有特色景点的是什么。

2、碉楼分布太散,又多分布在农村,交通不便,不利于游客参观,也不利于保护。

3、有的游客说开平旅游项目太单调,没有什么好玩。

4、有的村镇看到旅游好赚钱,因而一哄而上搞旅游开发,为了吸引游客,把碉楼修复一新等。

5、有的农民用碉楼来存放东西或其他用途。

【尝试建议】

建设好开平,让我们的家乡变得越来越漂亮,关键在于我们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开平碉楼是我们开平人的骄傲,行使监督权,保护好开平碉楼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同学们多提宝贵的意见。重在参与!!

知识竞赛题

1、开平碉楼最高()层

A、4B、5

C、6D、7

2、目前开平共有()座碉楼。

A、1533B、1633

C、1733D、1833

3、开平碉楼起源于()

A、明朝后期B、清朝后期

C、民国时期D、元朝时期

4、碉楼的主要功能是()

A、防土匪B、防水灾

C、居住D、开会

5、“开平第一楼”是()

A、瑞石楼B、日升楼

C、坚安楼D、雁平楼

6、“机器人碉楼”是()

A、中坚楼B、姐妹楼

C、天禄楼D、方氏灯楼

7、开平碉楼按功能分为()

A、更楼B、众楼

C、居楼D、水楼

8、按材料和结构分为()

A、石楼B、三合土楼

C、钢筋混凝土楼D、木楼

9、最早的碉楼()

A、迎龙楼B、日升楼

C、坚安楼D、雁平楼

10、“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的是()

A、自力村碉楼群B、立园

C、锦江里碉楼群D、雁平楼

11、七个抗日烈士牺牲是在()

A、北楼B、南楼

C、更楼D、天禄楼

12、立园的创建人是()

A、谢维新B、谢维立

C、谢维明D、谢维笠

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要求: 识记: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 理解:举例说明良好心理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社会生活中锤炼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什么是心理?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 阅读提问法

四、教具:投影仪 投影胶片

五、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都来自各间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法也许是各不相同的。

提问:你的感觉是如何的?请你讲一讲!(提问2人)

两位同学都讲出了他们的感受,说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什么是心理呢?心理活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学习心理知识对我们中学生重要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人的内心世界 (板书)

讲: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头脑会出现许多想法,会有所触动,有所感受,有所思考。这时,我们的内心活动就会十分活跃、十分微妙、十分复杂。

例:老师提问

(1) 紧张(胆量小)

(2) 高兴(胆量大) (板书) 心理

提问:什么是心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言论、行动都与一定的心理有联系。 (投影)

例: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由于过于紧张,导致说话结巴,手脚发抖。

讲: (1)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

(2) 对人的内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例:中国男子足球队之所以多次冲击世界杯未果,除了技术、战术的因素外,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问: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动来自于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反映着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 (投影)

讲: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 性格与交往

人逢喜事 精神爽 (板书

(外部世界) (心理)

提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更丰富?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辅助文。

要求学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各不相同? (下一节提问)

讲: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个人之间差异很大,但是许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 邓亚萍 张广厚—— 自信、乐观、顽强

提问: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点 (略) (投影)

小结: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同学们要想在学术上和将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 归纳本节教学内容:投影显示《学习指导》 p4 知识结构 (一)

布置作业 : 《学习指导》 (随堂训练) p4 一、 1 2 p5 二、 1 3 4

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2)明确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制度的含义;正义制度正义性的体现;

(3)明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正确态度。

(4)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的认识掌握区分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标准;

(2)正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行非正义行为为耻;

(2)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平、正义,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标准;②正义制度的含义、正义性的体现;③如何做个有正义感的人?

难点:①正义制度正义性的体现以及正义制度对社会公平的作用;②认识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之间的关系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认识什么是正义、非正义行为的问题,把握区分衡量的标准。

正义的要求、正义的规则如何体现和确定呢?人们按照什么来做才是正义的呢?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正义制度的知识。在此要讲清以下几个知识点:

(1)什么是正义制度?有哪些具体的正义制度?

(2)那么怎样的制度才是正义的呢?

(3)理解正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及与公平的关系。既然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

(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从书上吕毅的选择开始分析问题:

①吕毅为什么还要投何雯的票?

②他在投票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

③从这个事例中你看可以明确,我们在遇到事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从这些问题中,来了解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要树立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2、那么,怎样才是遵守了正义制度呢?那就是要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解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体现。、

3、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呢?阅读之后有学生回答、交流。

4、那么要使自己做的更好,更有正义感呢?那就是要不仅对自己要求好,还有就是在对别人的非正义行为要勇于揭露,敢于和善于跟这些行为做斗争。

在这里要注意这四点要求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同学们认识到做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对没个人的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标准可循的。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施非正义为耻!

四、走进生活

学生交流展示

五、深化小结

学生谈收获

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同学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体会我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给国家面貌带来的新变化。引导同学对自己所处的新时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生活变化的体验,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态度。强化同学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同学将个人生活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不断培养观察、发现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同学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引导同学全面认识问题、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同学可以感受到的社会生活的变迁,引导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就是要力图按照“从近及远”“由家到国的逻辑,引导同学形成多所处时代的准确把握。

二、教学重难点:

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2、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三、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我们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并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变迁的表现。

2、通过对社会生活变化的体验,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乡村田园风景如画,高速路上车流如织,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来好,社会越来越繁荣,国家越来越昌盛。我们时时处处栋能感受到节节升腾的时代气息。我们开始学习第一站我们生活的变迁。

二、新课学习

思想驿站:想一想

(1)我们的学习用品和父辈相比有哪些变化?

(2)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切实地感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

从市场的繁荣,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都显示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宽敞舒适,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我们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漂亮。

讨论“四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人们用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花费大幅度增加,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如: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花钱买知识”成为新的时尚。文化市场丰富活跃。

3、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注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讨论:举例说明。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哪些?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改革的必要性

知识体系: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做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地位:

本课时的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核心内容,前承“一个中心”,后接“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理解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有真切的感受,通过理解改革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改革对当代中国前进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体现实行改革是党的英明决断,拥护改革,拥护中国共产党。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基本路线的内容,但仅仅是停留于理论上理性的认识,缺少感性的感悟,对基本路线的认识缺少深度的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满足本节课的需求,在分析能力上较好,能借助于教师的指导,通过合作来完成预设的任务。本节课设计上以材料为载体,通过学生研读材料找出预设问题的答案,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增强感性认识,感受改革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真切感受当代中国要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从而明白改革的必要性,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在分析问题上可能考虑的高度还不够,理论知识的深度也不足,容易形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故而还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拥护改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2、热爱改革开放的事业,做改革的拥护者和推动者。

知识:

1、知道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理解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3、知道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能力:

培养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升自身素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改革的必要性

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六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及落实这种分配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2.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

3.知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即“四个尊重”的具体内容。

4.懂得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品、教育科学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官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许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还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内容之一。

本设计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四个尊重”等内容;由两目构成,第一目“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内容与上一目的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上一目主要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目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尊重”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进取精神,大胆创业。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允许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收入结构,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P93-95页《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的分析:第一,调查自己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第二,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第三,先富帮后富对促进共同富裕有什么作用?第四,教材中小严的创业之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切入

导入:新闻播报:播放个人所得税调整得相关视频和显示材料

学生观看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短短5年时间个人所得税的三次调整说明了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老师总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设疑,导入主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展示交流: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

经济学家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我们面对着每年10%的经济增长速度制成的蛋糕,该如何分分配,怎样让人民共享成果呢?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切蛋糕”的方式即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活动一: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老师归纳总结】人们获得合法收入的方式有:

A、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B、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C、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D、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增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资分红等等。

【过渡】让人民共享社会经济繁荣成果,分享社会财富的合法方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例分析:多媒体显示材料

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他家收入情况主要依据什么来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有什么好处?

【设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通过图示讲解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过渡】为了调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把社会财富比作是一块大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才合理?我国确立了分配的原则。就是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课文P93材料及观看《共同富裕》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作一份贡献。

初三政治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3.能辩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下边示例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北京大学女学生朱玲得一种奇怪的病,头发脱落,全身痉挛,被送往医院后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医生、专家们对此均束手无策。朱玲的一位同学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她,在Internet上发了一个求救的E—mail(电子邮件),使朱玲得到了全球1000多名医学专家的“网上会诊”,从而被确诊为“砣中毒”,最后经治疗转危为安。人们也由此领略了网络的巨大作用。

教师:这个事例说明了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生活的世界正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今天我们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自主知识梳理(学生自己看书完成以下各题,并识记括号里的。内容,教师抽测)

1、当今世界是()的世界。中国要富强、要发展、要进步,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的东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的必然选择。

2、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国家开放,()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4、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三、师生互动,探究疑难

(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探究: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且一天比一天开放

结合课本47页安华和网友艾比的例子,学生分组讨论,举出类似的例子。

学生思考、讨论: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天变的更加开放

2、探究: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谈古论今交流:盛唐和圆明园情况对比。

思考讨论:我们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开放与兴盛相伴,封闭与落后并存。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讨论:加入WTO的利与弊

【活动过程】: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为:中国入世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为:中国入世弊大于利。由正方两方推选代表上台辩论。

教师小结: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

观点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

观点二: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公司的总裁,你会如何应对呢?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归纳: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1)第一种观点看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但不懂得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固步自封,不求创新,其结果必将导致落后于其他国家,更谈不上自创品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2)第二种观点,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但一味依靠别人,全盘西化,忽视自身的努力,其结果必将是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色,发展缓慢。因此,我们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总之,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的关系,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三)、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要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2、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3、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四、拓展运用

在一次思想品德辩论会上,同学们就如何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说: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就应该全面都向西方学习,完全依靠西方先进的东西进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乙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外开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建设现代化。

丙说:要实行对外开放就是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向西方开放,而不应该吸收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你的看法呢?

小组快速讨论,派代表发言,看哪一组说的好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组代表评价并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预测点拨:要答好该题,必须认真阅读三个同学的说法,体炼出所包含的政治观点。即:(1)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五、课堂检测:

学习检测22页一、请你选择(单项选择1、2;多项选择1、2、3)

六、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九年级政治教案 篇八

课题:奋斗成就未来

授课人:董集中学周锡武

课题:奋斗成就未来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教法:讲授、讨论结合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当今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典型事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与伟大实践关系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当代学生与艰苦奋斗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2、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

3、知识:知道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教学重点:

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教学难点:

优良传统不能丢。

教学内容和过程:

环节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播放歌曲《南泥湾》)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艰苦奋斗的精神。

环节二:共同讨论:为什么说理想的实现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老师:请学生先来阅读教材第120页框内的事例,填写表格并独立思考成就事业与艰苦奋斗的关系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

(2)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

老师:古往今来,任何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现阶段,我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我们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导生举例证明后,理论说明)

学生:(1)举例

(2)P121最后段

老师:我国要由胜利走向胜利,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我们青少年与艰苦奋斗精神有关吗?

学生:对于我们,优良传统不能丢。

环节三:优良传统不能丢

老师:为什么?(导生思考艰苦奋斗、国家、青少年以及伟大共同理想的实现有何关系)

学生: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学生: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现阶段,实现共同理想的近个世纪正是我们年富力强;为国效力的最佳人生阶段,宏伟蓝图应由我们青年人来实现。

学生: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老师: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我们要实现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责任,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觉磨炼自已,才能逐步把自已造就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在学习上要做到:

在生活上要做到:

今后在工作上要做到:

老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提高了,仍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不是就要过苦日子,当苦行僧?

(导生分组讨论,并作答)

学生: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和贪图享受,从而在生活中培养起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播放《大生产》之歌)

课堂小结:

1、导生快速复习本课内容,说出自已的所得和体会。

2、老师:强调本课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以更高热情投入到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

课堂检测:(略)

布置作业:(略)

初三政治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点和难点:

1、责任的概念;

2、责任的来源;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引言的内容

提问:中学生要承担什么责任?

学生阅读:第一课引言的内容

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归纳: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板书: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学生先阅读材料,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

2、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

(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我们和15岁的少年是同龄人,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归纳过渡: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分两组: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注意:教师可以先举例

3、板书: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4、强调:责任有两层含义。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上级领导、消防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学生)。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4、过渡:不同人们负有的责任为什么不同?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P6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2、学生带问题阅读P6第一自然段。

3、教师强调责任的几种来源: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过渡:在生活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认识一下中学生的角色。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子女、学生、同学、朋友和普通公民)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并填写表格,然后交流。

角色责任

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总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www.kaoyantv.com)活。

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

布置作业:

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2、你现在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该承担哪些责任?

板书: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责任的含义

2、责任的来源

3、我扮演的角色,要承担的责任

第二课时

课题: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点和难点: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责任?

2、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3、为什么不同的人会负有不同的责任?

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对他人负责、承担责任。这节课我们学习谁对我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板书:二、谁对我负责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活动:谁对我负责

1、指导学生阅读:小含忘带作业本

小含忘带作业本后,组长、老师、父母有何表现?

2、结合小含的事例填表

谁负有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当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3、提问学生回答

①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②谁应对小含负责?

教师总结:小含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也对小含负责

(二)第二个活动:自己对自己负责

学生思考回答:

1、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

(分家中、学校、社会)

2、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3、有哪些责任本应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4、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三)第三个活动: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

学生举例: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按P11要求分两方面)

教师举例:边防战士代替我们:

环卫工人代替我们:

结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三)第三个活动:几种不负责的表现

1、学生看图:①"临时有事"

②草草扫地

③逃票

④女主角罢演

⑤乘客不愿抓贼

2、制作一幅表格,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把上述事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评析。

类别后果

对自己影响的

对他人影响的

对社会影响的

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

布置作业:

1、你认为你要对谁负责,负哪些责任?

2、你认为谁要对你负了责,负哪些责任?

板书:

(二)谁对我负责

1、自己对自己负责

①意义

②表现

2、他人也对我们负责

课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不能逃辟责任、

第三课时

课题:

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难点:

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2、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什么意义?有何表现?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而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

板书: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了解班委改选的情况、

了解小柯参加班委改选,周围人的意见、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答材料后4个问题。

①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付出?

(时间、精力等)

②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回报?

(锻炼能力、增加自信等)

3、教师总结导入: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板书:不言代价与回报

1、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学生阅读P14第一自然段。

板书: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代价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二)第二个活动: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二)第三个活动:“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

布置作业:承担责任有什么付出和回报?

板书:

三、承担责任的付出和回报

①付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考家长帮为大家分享的9篇九年级政治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九年级政治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