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精选2篇】5-17-11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www.kaoyantv.com爱岗的小编老李给大家找到的2篇认识钟表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

关键词:数学课堂;五分钟限时测试;教师反思

一、概念界定

所谓课堂“五分钟限时测试”,就是一堂课上完后,教师利用课内的后五分钟时间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测试,通过测试后得到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一种的有效方法。

五分钟限时测试的意义在于:①反馈及时,真实可靠,可信度强;②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组织题型,容易操作;③根据反馈的信息可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简洁有效,针对性强。

二、问题的提出

一次,听八年级一位教师的课,一节课下来感觉挺不错的。等小结完毕,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全班56名学生做,规定时间是五分钟,时间一到就立即收上来。

7.3一次函数测试题

1.下面四个函数哪个不是一次函数( )

A.y=0.3(x+1) B.y=0.4x-16

C.y=■x D.y=■

2.y关于x的一次函数y=-2(x-1)+x中的一次项系数k= ,常数项b= 。

3.若y=(m-2)■是一次函数,则m= 。

4.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

(1)若比例系数为-■,则函数关系式为 ;

(2)若x=-3,y=6,则函数的关系式为 。

5.已知y是x-1的正比例函数,当x=-2时,y=9,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x取何值时,得y≤8。

第1、2、4是课堂教学重点的概念题,第3题是一字不改的课堂练习题,第5题是只改了几个数字的练习题。批阅结果统计如下表:

从上面得到的统计结果看,不难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第3、5两题,为什么在课堂上看到的现象与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三、分析问题

第1题错误的有21人,其中选A的有14人,选C的有7人。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辨析不清。

第2题错误的有14人,k和b全错的有7人,k正确b错误有2人,k错误b正确有5人。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和不会方法。

第3题错误的有41人,其中审题不细的有26人(m=±2),概念不清的有11人,其他原因有4人。

第4题错误的有11人,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6人,方法不会的有5人。

第5题错误的有33人,因概念不清而出现错误的有23人。错解如下:

解:y是x-1的正比例函数

设y=k(x-1),把x=-2,y=9代入,得K=-3,

y=-3x

另外,方法不会的有6人,其他原因出错的有4人。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在设计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结构,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在课堂上凭教师的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所得到的反馈是不能说明全班学生的真正掌握情况的。因为:①提问到的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②学生自己举手是否真实地表达了他(她)的真实程度?③课堂上的每个知识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第二,学生对概念辨析与方法掌握的关系不清。由于许多教师对数学的概念教学一般都不太重视,认为只要多做题,并及时总结方法技能即可。殊不知,学生如果概念不清,讲了再多的方法学生也是无法理解的,更不用说应用了,造成的结果是课堂效率低下。

四、课堂“5分钟测试”给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

课堂“后5分钟测试”是反映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平台。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学数学教师直接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即时观察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现象,如果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后,能够依据自己的教学过程自觉地进行反思,那对以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后5分钟测试”的结果,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1.反思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积累有关资料、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等的依据,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反思教学设计不是一般地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反思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各环节进行再思考。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反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不完善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通过教学反馈,检验实际的改进效果。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会怎样准备?有什么新的想法?听课的教师或者专家对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2.反思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点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那注定是要打败仗的。教学目标中的“学会”、“理解”、“掌握应用”等条目的内涵要清晰,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之间的关系。内容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否则就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教学目标通常是策略性的,可观察、测量、评价的。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设计教学目标方面除细化目标外还应:

(1)对教学目标应定量描述,如在5分钟内要解决一道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的问题。注意这里的5分钟,仅仅是常态环境下的一个教学假设,它看似一个常量,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应该是教学内容、学校生源、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的一个多元函数,应考虑具体情况设定具体的达标时间。

(2)明确设定完成具体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如自主完成、合作完成等。

(3)构建二级目标,弥补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的断层,如哪些学生完成什么内容都应明确。

(4)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内容的设置应有梯度的,层层递进。

(5)建立课堂预警备案,对实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出预设的行为要有应急方法。

3.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增强情感效果

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将课本中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以转换成输出状态的知识信息。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应具备:

(1)要有章节的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整体思考。

(2)要有教法、学法的设计,教法、学法的设计与制定应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如果把确定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初始特征当作医生弄清病理、诊断病情,那么教学方法的制定与设计无疑就是开处方对症下药。

(3)要认真准备小结。不少教师认为小结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事,或者写小结也只是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这样的小结没有起到画龙点睛、承上起下的作用。

(4)要对每节课进行自我总结,加强同教材教师间的集体教学设计。

4.反思对学生初始特征的了解,少走弯路、叉路

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初始特征的了解。一个不了解学生的教学设计是收效甚微的。

现实中,一些教师虽然知道备学生的重要性,但却疏忽对学生的了解,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知识目标上,使课堂往往出现以下现象:

(1)忽视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与能力的了解,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

(2)教师站在讲台上洋洋洒洒,慷慨激昂,学生似沉默的羔羊。

反思现象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还是教师期盼过高,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反思现象二:作为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内容前,切实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认知上存在的困难,而不是凭主观想象组织教材,以致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状况。或者对那些学生已懂而没问题的内容,教师却反复大讲,令学生感到失望。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生的知识需求,要突破重点、难点,要做到“挠痒挠在痒处”。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圆”这节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圆吗?能对圆作一描述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圆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确认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并据此设计教案、选择教法、创设问题情景,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 篇二

阶梯一:整理信息,完善题意

如今的教材,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应该指导学生从纷乱的问题情境中收集、整理有效的信息,引导学生将问题说清楚、说完整、说正确,再解决问题。

教学片断:

动画呈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37练习七第4题的场景图——在老年人运动会上,刘大伯参加长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他说:“全程1.5千米,我用9.7分钟跑完。”一旁的李大伯说:“我也跑完了全程,只比他多用了2分钟。”

师:图中讲了什么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讲的是跑步比赛,刘大伯用9.7分钟跑了1.5千米。

生2:李大伯比刘大伯多花了2分钟时间。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3: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生4:李大伯跑了几分钟?

生5:李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6:刘大伯用9.7分钟跑完1.5千米,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

反思: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形成问题表象的主要途径。上述教学中,教师分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通过“图中讲了什么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读题,充分地交流,大胆地发言,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接着根据信息,生成出新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最后,通过完整地说一说信息和问题,形成问题表象,完善整个问题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好平台。

阶梯二:布局计划,有序解题

在老教材中,我们会很快地教会学生用综合法或分析法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如“根据哪两个条件,先求出什么”“要求什么,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等。这样的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但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而新教材则不再呈现这样的要求,注重学生自身对解题策略的思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条理化。

教学片断:

师:怎样求出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生1:1.5÷9.7。

生2:9.7÷1.5。

师:能说说你们这样列式的想法吗?

生1:我想,问题要解决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就是求刘大伯的速度。已经知道刘大伯用9.7分钟跑了1.5千米,每分钟就是9.7分钟里的一份,也就是将1.5千米平均分成9.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分钟跑的路程。

师:与他想法相同的请举手。那列式为9.7÷1.5的同学又是怎样想的呢?这样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2:老师,我觉得我做得不对。我用9.7分钟除以1.5千米,是将9.7分钟平均分成1.5份,那每份应该是指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师:看来,解决问题中有不少的注意点,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因为不同的算式表示不同的思路。

师:我们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生3:我们还可以算出李大伯每分钟跑多少千米。

生4: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师(板书这两个问题):怎么列式解决?在本子中独立完成。

生5:1.5÷(9.7+2)。

师:能完整地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生5:因为李大伯用的时间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只是说比刘大伯多用了2分钟,所以首先要用加法算出李大伯跑的时间,然后算每分钟跑多少千米,只要用路程除以时间就可以了。

师:如果求的是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你能说说思考过程吗?

生6:(9.7+2)÷1.5,就是把总时间除以千米数即可。

……

反思:看似非常简单的解题思路,由于刚学习了小数除法,部分学生还处于“路程除以时间求速度”的思维定式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跑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这个问题。所以,教师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先梳理有关刘大伯的情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分钟和每千米之间的区别,并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验。接着解决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的问题,学生就能比较好地根据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引领他们的思路从零散走向完整、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无序走向有序。

阶梯三:比较反思,达成共识

课堂上呈现了不同列式对应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及时地组织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与反思,总结解题经验,达成共识。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都是用9.7分钟和1.5千米这两个信息列成除法算式,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每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1:我认为应该看除数,除以9.7分钟就是算每分钟跑几千米;除以1.5千米就是算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生2:我有补充。我觉得问题中求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就是将9.7分钟平均分成1.5份,每份就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如果问题求每分钟跑几千米,就是将1.5千米平均分成9.7份,每份就是每分钟跑的路程。

师:是啊,我们在读题时可要仔细分析,列式时交换了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所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生3:老师,我还有补充。像李大伯这样,不知道真正的所用时间,应该先算出来。

师:真不错!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还要弄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