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优秀5篇6-6-12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高考家长帮整理了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课件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笔算乘法》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神奇的点子。

师:神奇在哪儿呢?请看点一下(变成苹果),再点一下(变成小熊),继续点(变成了书)。

师:看来,在数学当中,可以用点子图(板书:点子图)来代表任何东西。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

师:昨天,我到书店买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我们知道点子可以代表书,那这里的1套书14本,就可以用一行14个点子来表示。2套就几行点子来表示呢?

生:2行点子(课件出示2行)

师:它表示几个几?

生: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2。

师: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

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后算20+8=28。

师:对,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

生:笔算。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怎么算呢?

生: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计算出14×2=28,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

生:笔算。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指着口算):计算时,我们先把14怎么样?

生:分成10和4。

师:对,就是先把数分小了再进行计算,然后再把两步的积怎么样?

生:加起来。

师:对,这就是(板书: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板书:转化)成旧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现在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10套,用点子图该怎么表示?谁来说一说?

生:每行14个点子,一共有10行。

师:那这1 0行就表示几套?

生:10套。

师:怎么列式?

生:14×10=140。

师: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什么数?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那要是钟老师现在买了12套,点子图又该画几行?

生:12行。

师:它表示求几个几?

生:1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12。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估一估14×12大约等于多少?

生:大约等于140。

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来呢。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活动要求,把12套书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圈一圈,然后列算式算一算。请大家4人为一小组,开始吧。

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分好的小组请用行动来告诉老师你们分好了。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汇报:①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把12套书分成两部分,先算10套,14×10=140再算2套,14×2=28最后算140+28=168就是把两部分的积合起来。

师:哪些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哪些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

②14×4=56 56×3=168。

把12套分成3个4套,先算4套,14×4=56,再算3组这样的4套56×3=168。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③14×6=84 84×2=168 。

师:(小结)这些作品虽然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先把其中一个因数分小了,然后再合起来,(或者:用到了先分后合的方法)

师:对,就是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2套书先分成几部分,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然后都是把几部分合起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生:先算10套,再算2套那种。

师:对,就是这种,因为这样分后更容易口算。

师: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这种分法是怎么分的?

师:好,说完的同学请快速的坐好。

师:刚才结合点子图,我们可以口算出14×12=168以外,还能列竖式计算吗?

生:能。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列竖式计算吧。(板书:笔算乘法)

师:好,请大家结合这种分法先独立思考,再在草稿本上试着列竖式算一算,计算之后再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2乘4等于8。

师:8表示?(生:8个一)写在(生:个位上)

师:再算?

生: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

师:2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再怎么算?

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4

师:4表示?

生:4个十。

师:4就写在(生:写在十位上)。

师:那这里个位上的0还写不写呢?

生:可以不写(师板书:个位上的0不写)

师:接下来再怎么算?

生:十位的1去乘十位上的1。

师:等于?(生:100)表示?

(生:1个百)1写在(生:百位上)

师:对,也就是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那接下来又该怎么算?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个位相加等于(8),十位相加等于(6),百位相加等于(1)。

师:这一步的28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2得到的,(师板书:14×2的积)。

师:(指着第二步)这一个数又是怎么得来的?

生:它是14×10的积。

师:最后怎么算的?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其实就买书这件事来说,28表示求几套书的本数?(2套)

师:140又表示几套书的本数?(10套)

师:看来,我们的竖式也是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先转化成两位数成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再合起来得到最后得数。

师: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几?(4)等于(8)

师: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用2乘的几?

生:2×10=20。

师:也就是什么乘什么?(10×4=40)

师:再用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什么乘什么?

生:10×10=100。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在点子图上找一找每个乘法算式对应的位置呢?

生:能。

师:第一个2×4=8在点子图上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右上角。

师:2×10=20在图上又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左上角那个部分。

师:10×4=40,又表示哪个部分?

生:右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10×10=100呢?

生:左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我们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再算的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步的积加起来。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

生:知道了。

练习巩固:

师:那如果不是14×12,而是其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还能计算吗?

生:能。

师:好,现在大家练习一下答题单上的做一做这几道题吧。

师:请大家一大组算一道题,看哪个组的同学算的又快又准确。

师: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算一算?

师生集体评价,选一题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其余3题集体评价。

师:第一组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还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先分后合转化的方法。

师:对,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下来以后能学以致用。

师: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最该注意的?

生: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时,结果的末位一定要与十位对齐。

师:咱们再来帮啄木鸟治一治病吧!请大家在答题单上判断一下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师:敢不敢接受今天的终极挑战?

师:猜一猜水果下面藏着几?

《笔算乘法》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上的例4、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三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l.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各准备小棒6捆(每捆10根)零12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科书第10页的复习题。

2.学生板演(与口算同时进行):

共同订正,指名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及计算过程。

提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3乘24该怎样计算?先用小棒摆摆看。

师生一起摆小棒。第一行摆24根(2捆又4根),再摆同样的两行小棒,每行都是24根。

提问:(1)每行有多少根小棒?有几行?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3)要求3个24根是多少根,怎样算?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后提问:

这几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

然后教师边演示边说明,要算3个24根一共是多少根,先算3个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另外2根放一边),再算3个2捆是6捆,加上前面的1捆合起来是7捆,一共是7捆零2根,即72根。所以3乘24等于72。

教师列出竖式。

提问:根据摆小棍的过程,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成如下形式:

说明:竖式的写法可以简化。教师边写出简化的竖式,边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先用3乘被乘数个位上的4得12,向十位进1,在积的个位上写2;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是7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7。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全班学生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同时指名四人板演。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 m.kaoyantv.com 高考家长帮…教师结合试算题提问:

(1)用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一;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几?积满三十呢?

……

(2)用乘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哪一位进?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

计算乘法时,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教学例5。

由示例5:192×4。教师列出竖式,然后边将1遮住边提问:这道题应按怎样的顺序乘?先乘什么?(教师在积的个位写8)再乘什么?教师板书。乘到第二步时,提问:

4×90得多少?该怎样写?

教师指出:4乘90得360,在积的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3。同时将遮住的l露出来。因乘数4还要乘被乘数百位上的1,所以进到百位的3应记在横线上。

下面的部分让学生自己接着算完,并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做例5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名四人板演,集体订正。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做的情况,可将有代表性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

三、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做练习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乘的顺序及过程。

2.让学生做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独立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哪道题的计算有错。

《笔算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⑴24+24+24+……+24=288

⑵12+12+12+……+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

4、方法归类

连加,连乘,拆数

5、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讨论

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24

×1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

23×1341×2123×31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一看咱班的学生,就知道你们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先来口算几道题。

(1)口算:12×3 500×7 15×4 60×70 350×2(师口述题目)

(2)估算:师:大家看(板书:197×5≈),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3)笔算。师:大家看这道题,板书横式45×12得多少呢?

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师生共同检查竖式……

师:谁能说说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生:(说)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①估算方法。

生1:我把145看成150,我的估算结果是1800。

生2:我把12看成10,我的估算结果是1450。

生3:我把145看成150,把12看10,我的估算结果是1500。

②笔算方法。

生1:先算二五一十写0进1,二四得八加1得9,一二得二。再算一五得五。生:5应该写在十位上。一四得四,一一得一。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等于1740学生的口述边完成板书:

145

× 12

2 9 0

1 4 5

1 7 4 0

师:你把笔算过程说的说得非常清楚。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同学们请把掌声送给她。

【设计意图:通过估算、笔算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错例展示

学生把“5”写在个位上进行笔算。如下:

145

× 12

2 9 0

1 4 5

4 3 5

(每一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其它小组均能进行质疑。)

(3)小结: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激发知识冲突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确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会有什么时候想法与建议吗?《

3、教师质疑问难:“5”为什么在写在十位上呢?写在个位上不行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四、拓展知识外延

1、判断并改错。

124 152 146

× 16 × 33 × 34

---—— ———— ————

744 156 464

124 156 438

———— ———— ————

868 1716 4744

2、思维训练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上这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是来自于高考家长帮的笔算乘法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