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7篇1-11-68

教案是教师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师在上课前要好好地编写教案。那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怎么写呢?快回答分享了7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中班科学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

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

幼D: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

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大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师: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

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帮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蜗牛。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探索不同形状的桥面与承重力的关系。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同大小形状的铅画纸人手一份,相同大小积木每人两块,雪花片若干,记录纸、笔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幼儿回忆设计过的桥面,教师根据幼儿回忆内容展示桥面。

桥造好了,会有很多的车和人从桥上通过,所以我们的桥一定要造的很牢固,你认为这三中桥哪一种桥最牢固呢?(幼儿自由猜测)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

2、讲解实验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桥墩的距离会影响桥的承重力,所以先得把桥墩的距离定下来,就在桥的两边,然后在桥中央放雪花片,比比哪种桥能放最多的雪花片,它就最牢固,为了能比得更清楚,我们还要把雪花片的数量记录在纸上。

3、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互相合作,尝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4、讲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月亮船,知道受水的吸附力,使船转动。

2、发现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不一样。

3、对月亮船转动的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小的月亮船、光滑的泥工板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块、每人装满水的眼药水瓶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引题

1、出示破的乒乓球: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玩具,可昨天老师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可是我很会动脑经,把他又变成了一件好玩的玩具。

2、出示月亮船:你们看,它像什么?幼儿猜想

3、又像月亮又像船,我们叫它月亮船吧。

二、自由探索各种使船转动的方法。

1、月亮船有一种神奇的本领:会跳舞。我们请它跳个舞转起来给我们看看。

2、教师拿起泥工板说:“我们把泥工板当成月亮船的小舞台,说一句口令:月亮船,月亮船,快快转起来。咦!月亮船不转呀?”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月亮船转起来,看谁的办法。

3、幼儿第一次操作:自由玩月亮船,使船转起来。

4、集中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让船转起来的?

5、小结:原来可以通过手动、嘴巴吹、泥工板转动,都可以使船转起来。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感受旋转现象

1、老师提出疑问:我有一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用手动、嘴巴吹,就能使月亮转站在小舞台上转的又稳又快?

2、幼儿第二次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在每一组中间放了眼药水瓶子、月亮船、泥工板,请你去试一试,能不能使船又快又稳的转起来。

3、集中讨论: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让船转起来的?月亮船是怎么转的?(请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4、小结:原来把水放在光滑的泥工板上,这时水就会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水的粘力,这种粘力把小船的底部紧紧的拉住,小船受到了力就转起来了。

四、竞赛游戏:发现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度的快慢

1、出示大小不同两只月亮船:这两只月亮船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猜想:如果这两只月亮船放在同样高度的起跑线上,一起开,猜猜谁开的快?谁开的慢?为什么?

3、交流分享: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大船下滑快,小船下滑慢。)

4、为什么在有水的滑梯上大船滑得快,小船滑的慢?幼儿尝试回答。

5、小结:因为大船身体重,水拉不住它的身体,它就往下转的很快,小船身体很轻,泥工板上的水拉得住他,所以小船下滑时就慢了。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有趣的游戏,我们带上月亮船、泥工板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探索颜色变化的规律。

3、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难点:幼儿能自主探索出颜色变化的规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音乐磁带、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经验准备:熟知颜色变化的规律。

活动过程

一、趣味引入

1、教师扮演魔术师,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我是一个魔术师,我能把这个瓶子里的水变漂亮,你们想看吗?

(2)教师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晃瓶子,引导幼儿发现瓶子里水的变化。

2、出示很多瓶子,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1)教师:你想当魔术师吗?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摇动自己的瓶子吧!

(2)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摇动瓶子,鼓励幼儿说说:你瓶子里的水变化了吗?变成了什么颜色?让幼儿可以和同伴自由交流一下。

二、动手操作

1、观察颜色标记,开展“送瓶子回家”活动。

(1)教师(出示颜色标记箩筐):这是什么颜色?这是彩色小瓶子的家,你会送瓶子回家吗?

(2)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标记,将自己手中的瓶子,放在相应颜色标记的箩筐里。

2、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教师换一个瓶盖,摇晃瓶子,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变化。

(2)启发幼儿想一想,瓶子为什么会变成颜色呢?幼儿自由讲述。

3、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跟着音乐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三、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拿着自己变出来的颜色,去画一幅美丽的画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⒈.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⒉.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PPT、《动物的伪装》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昆虫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出现了许多小昆虫,你都认识哪些昆虫呢?

2.教师带领幼儿寻找藏在花草丛中的昆虫。

二、基本部分

1.观看PPT,认识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蝗虫、尺蠖

2.探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提问: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是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2)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枯叶蝶)

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

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3)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竹节虫)

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

总结:原来竹节虫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蝗虫、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

三、本领迁移

⒈.(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请你们猜一猜躲藏在哪里保护自己?

⒉.播放视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伪装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⒈.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谁愿意说说你想躲在哪里,为什么?

⒉.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空的时候就来用保护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六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www.kuaihuida.com 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4、学具准备: 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

(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

(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简单制作种子标本,对种子产生认知,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意识。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过程

1、出示枇杷种子,提问:你认识这颗种子吗?

2、出示黄豆、西瓜、水稻的种子,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称吗?

3、出示苹果、梨、葡萄3种外形相似的种子,提问:谁能把苹果的种子找出来?

(提问逐步提高难度,激发幼儿内在的认知需求。)

4、师:让我们来想个好办法,一下子就能找出你想找的种子。

幼1:画个苹果放在种子旁边。

幼2:在苹果种子旁边做个苹果。

5、师小结:画好果实剪下贴在挂历纸上,做成图标,把相应的种子粘贴在图标下就成了种子标本。

6、幼儿自选喜欢的种子,绘制相应的果实图标。

幼儿大多数选择四五种种子,且多是绘制较简单的水果类。教师提醒可利用现成的图标后,蔬菜、粮食、树木的种子也受到了幼儿的青睐。

7、将种子用透明胶固定在相应的图标下(教师协助幼儿完成)。

8、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7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科学活动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