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教案【最新13篇】5-14-12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细致的小编惊云为大伙儿整编的13篇体育教案模板的相关内容。

体育教案模板 篇一

关键词:电子白板;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86-03

引言

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高师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来完成。但是随着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目前仍存在着师范生到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很快适应教学工作、新教师成长进程相对较缓慢的现状。因此,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模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电子白板的出现加快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正在逐渐步入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中小学校的课堂。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应尽早掌握并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本文尝试将电子白板运用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把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应用和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结合起来。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学习情境创设的“五要素”培训模式:然后,笔者选取了广西师范学院的师范生作为培训对象,以电子白板为培训工具,通过行动研究不断实践和完善培训模式。最后检验培训效果。

一、理论依据

1.SCLEs――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理论

关于“学习环境”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范式向建构主义范式转向开始的,主张弥补正规学校教育与真实情境生活之间差距的情境学习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学习理论。在此基础上,兰德(Land)和汉纳芬(Hannafin)将与“真实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情境化的”或“建构主义”等词语相联系的模式统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s――SCLEs)。SCLEs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情境认知和活动理论,且更加强调支持实践应用的境脉学习,使学习者可以将对问题的思考迁移到新任务的解决中,灵活地加以推理和应用。

美国著名教学设计师戴维,H・乔纳森(David.H.Jonassen)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著作中概括出SCLEs设计模型的几个基本要素:问题/项目空间、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知识建构)工具、对话和协作工具。设计SCLEs要注意的原则包括: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情境化的、真实化的境脉的重要性,个人看法和多种观点的协商和解释,在意义建构中学习者的先前经验的重要性,运用技术来支撑高级的心智过程。

2.ASSURE模式

ASSURE模式是罗伯特・海涅克的经典著作《教学技术与媒体》中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系统整合教学媒体与技术,计划和实施教学的过程指南。具体内容包含: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陈述教学目标(State Obiectives)、选择教学方法、媒体和材料(Select Methods、Media and Materials)、使用媒体和材料(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要求学习者参与(Require LearnerParticipation)、评价与修正(Evaluate and Revise)。ASSURE模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它只是一套围绕在教学环境下,怎样使用媒体而设计的一套模式。该模式包含了许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课程或演讲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这个模式。

基于以上理论,本培训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或)为驱动,将电子白板整合到系统化培训的过程中。设计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能力的提升。

二、培训模式设计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和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构建出以下培训模式,该模式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主,围绕学习者“解决问题/项目”为中心设计模式要素(见图1)。培训者的任务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的情境,在相应的学习环境下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1.模式要素及关系分析

(1)解决问题/项目

问题解决是整个培训模式的中心,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真实世界的问题或任务,解决问题/项目的结果必然是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中去的知识或技能。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般是一些复杂子任务的集合,将子任务放在整个任务的进展中去学习,会促进学习效果,这与传统学习环境中将“问题”作为为巩固教过的概念而设计的例子有本质的区别。

(2)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指能够提升培训效果的相应理论、媒体操作等能力的学习。解决具体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知识技能的支持。培训者引导学习者从过去经验中回忆、联系、应用理解培训所需的先前知识,使学习者获取问题解决所必备的知识。

(3)信息参照

信息参照是具体的案例、动画、图解等可提供学习者解决问题/项目时支持性信息的参考。参照信息的选择必须与所需解决的问题相一致,培训者应引导学习者清晰地描述参照信息中各阶段的关键事件及其因果联系,指导学习者将其应用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情境中。

(4)合作建构

合作建构是指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培训者应该引导学习者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的反馈、修改、提升。并选择相应的多媒体软件呈现。

(5)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在培训模式的最后,学习者以作品展示的形式呈现已建构的知识,在互评和自我评价中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进而达到解决问题/项目的培训目的。

该培训模式要素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培训模式的各个要素围绕“问题/项目的解决”为中心,其它几个要素按照图1中所示的顺序依次进行。总体来讲,解决问题/项目是培训模式的核心内容,知识获取和信息参照是问题解决和培训模式其它环节运行的基础,合作建构是培训模式中解决问题/项目的关键,评价反馈是促进培训效果提升的保障,

2.培训模式主要特点

基于电子白板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体

现如下:

(1)学习目标设计真实、明确

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目标设计真实、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相关领域中的知识,学习目标被赋予“情境化”的学习环境中。

(2)学习环境基于认知工具,资源丰富

培训模式的学习环境基于相应认知工具。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认知工具的操作,更要把它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环境提供基于Web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学习者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所需的详细背景、预备知识等内容。

(3)学习过程强调对话与合作

培训中学习者对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依靠共同合作。培训者应尽量指导学习者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知识,学习者可以通过与别人交流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调整对已有知识的建构。

(4)学习效果注重学生创造性作品的呈现

学习者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最终以小组作品汇报的形式呈现。不仅要求学习者运用认知工具、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方案,更要求学习者在汇报过程中参与评价反馈,学习效果的呈现体现出学习者的创造性。

三、培训实践

1.培训目标

本试验在“五要素”模式支持下,通过四轮行动研究过程,对结合电子白板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行探索,开展“电子白板功能”、“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基于电子白板的课件制作与应用”、“教学评价与反思”四个模块的培训,具体试验目标为:①通过培训,使师范生掌握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能够结合电子白板设计并实施教学。②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师范生在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等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③构建“五要素”培训模式。

2.培训内容和对象

选取符合电子白板的功能使用手册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要求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评价和反思、合作学习等作为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对象为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化学、教育技术学等三个专业的师范生。

3.培训环境

本试验在广西师范学院“未来教师空间站一学习共同体”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室包含交互式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录播系统等设备。

4.培训过程

依据上述培训模式和试验内容,本试验通过四轮行动研究,在不断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中归纳出图2所示的基于电子白板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流程图。

四、效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小组作品评价、调查问卷、访谈的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学习者对电子白板功能、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学评价等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小组作品评价的量化来测量,即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电子白板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百分制得分的形式反映学习者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小组作品的分析结果来看,小组作品得分的平均水平在80分以上,说明此次培训效果良好。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每个学习者相应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问卷以相应技能的描述为问题,参照李克特量表,制定“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等答案作为选项。统计数据显示,选择“非常符合”或“符合”的学生比例在71%至100%之间。即大多数人都掌握了本次培训所要求的电子白板功能、教学设计、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评价与反思、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此外,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习者对本次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方式等的态度,绝大多数人对本次培训的整体安排和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说明本次培训的整体设计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 篇二

教 案

课程名称:特殊教育学 授课对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特殊教育学》

课程主题:第4章 特殊教育的对象 第一节 生理发展异常学生 授课对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及分级,了解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掌握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学生的特征。

2.能力目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生理发展异常学生的含义、分类及分级,能够判别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特征。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理发展异常学生,了解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特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理发展异常的学生,不歧视有障碍的学生,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提供帮助。

二、【教学内容】

1.听觉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听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听觉障碍学生的特征。

2.视觉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视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视觉障碍学生的特征。

3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肢体障碍学生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2.教学难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学生特征。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程度等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两种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直观性教学,启发性教学等多种教学原则相结合。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生理异常学生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2.结合问题,讲授重难点

教师活动:讲解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分级、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和学生的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听取讲授并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讲授知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重难点。3.案例回放,探讨研究

教师活动:回放生理异常学生视频,重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已获得知识,分析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加强和巩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对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总结本堂所学知识点,教师加以完善,并布置学生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课后完成作业。设计意图:巩固对新知识的记忆。六:【板书设计】

第1节 生理发展异常学生

一、听觉障碍学生

(一)听觉障碍的含义、分类与分级

(二)听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

(三)听觉障碍学生的特点

二、视觉障碍学生

(一)视觉障碍的含义、分类与分级

(二)视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

(三)视觉障碍学生的特点

三、肢体障碍学生

(一)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与分级

(二)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

(三)肢体障碍学生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应更严密、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复习讨论的时间;提高教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语言表达水平,避免学生提问时无法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解答。

体育教案模板 篇三

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1 使用效率不高

电子白板使用率不高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的年龄老化及观念陈旧,不愿意去尝试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理念,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2)部分教师的电脑使用技术落后,对软件操作不熟练。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公开课上,经常看到教师误操作的现象。有的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下一步该点击哪个按钮上,使得教学过程不流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设备故障难以处理。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摸索着解决,耽误时间。

(4)课程资源不足,教师上课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源,而教师对电脑操作不熟练,造成了很大阻碍。

1.2 重视形式 课件缺少选择性能

有些教师的课件是下载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没有对课件进行有效的修改与整合,甚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拿来使用,与自己的教学没有融为一体。比如有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回放、前跳等,就是可见的编排布局和取舍有问题导致的。

1.3 只作为放映工具 缺乏实现人机互动的功能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有效互动的设备,但有的教师还将其与原来的多媒体投影混为一谈,认为二者没有区别。其实,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功能,能方便地实现课件讲解过程中的批注、编辑、存储,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教师仅把它作为幻灯片播放器,自己不能做批注、编辑、存储,而且学生也不能用其进行有效的练习,教师只是一味地按回车播放,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收。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就成了新手段下的名副其实的填鸭式教学。

1.4 教师及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对课件不熟。甚至现学现卖,忙于观看播放的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反应。殊不知,在教师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则意神驰于外,熟视无睹,教师看得津津有味,学生则是昏昏欲睡。

1.5 学生人数多 互动困难

现在的农村中学,班级人数都在40人左右,加之配套设施不足,如有的教室没有窗帘,白板的视觉效果极差。再者,近年来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投射在幕布上的字迹分辨率不高,很多学生看不见。

1.6 对电子白板的认识有限 辅助功能发挥不好

农村学校由于消息相对闭塞,多数学校没有把电子白板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其实,电子白板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像德育教育、专题会议、主题班会都可以把它作为辅助手段。但是,这一点,在农村学校少见。

2 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加快农村学校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师资培训势在必行。而且,必须扎实有效地进行,方能使电子白板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教学手段健康、和谐、科学发展。

2.1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

蒋国珍指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推广首先做的是改变思维模式:由技术本位向教学本位转变,一切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思考问题。

学校从实际出发,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运用教职工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教师信息化教学成果奖励方案、信息化教学收单大比武等活动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2.2 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要重视发挥专家以及专家通过课题的引领作用,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带教作用,为教师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在许多学校都有教研组活动,可以采用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坚持不懈,这样定会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日益提高。

2.3 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学习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和发掘电子白板各种功能,及其作为一个交互平台所蕴涵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对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熟练操作,还应有意识在教学中融会其功能,发掘在交互平台技术下组合的教学策略。要让教师接纳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用起来,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要解决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理念问题,让教师体验到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可以先选择几位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信息化能力的教师,小范围的精英培训,然后根据各科内容设计基于白板环境下的多媒体课,将应用的课堂搬到教师培训的场地,以课堂实播,现身说法,身临其境的方式绽放交互式白板的魅力。让教师跃跃欲试,而展示课堂中所提炼的基本学科应用电子白板的模式,又为教师们下一步的试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2.4 丰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

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里,确实有许多教学资源,但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学者,都有其特有的设计。因此,丰富电子白板的教育资源是势在必行的。除了教师进行资源的建设,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交互白板的资源建设。这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的有效方法。推动多媒体数字设备进教室,完善教育资源库,探索建立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技术和应用层面的要求。在这方面,交互式白板和基于交互式白板的资源开发和利用都显得非常重要。

2.5 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

在平时的工作中,倡导具有丰富信息化教学经验的教师和骨干教师,签订带教协议,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开展新老结队活动,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要求在信息化教学方面不足的教师积极听学有专长的教师的课,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学有专长的教师主动听信息化教学方面不足的教师的课,了解这些教师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双方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2.6 信息化教学活动进课堂

体育课教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验与健康课的乐趣。

初中体育教案08-26

体育教案模板 篇五

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现状

学校校园网建于2004年,现已形成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网、百兆到桌面的应用格局,无线网络基本覆盖了教室和各间办公室。校园网以百兆光纤接入教育信息网,Intrenet出口为十兆。校园网日益成为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依托。

目前,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部校园;全部实现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包括54个教学班、16间专业教室、3间计算机教室);拥有一间多功能录课阶梯教室、一间多媒体电子白板互动录播教室、学生电子阅览室、小海燕电视台;配备LED屏、网络电视系统、触摸屏、门禁系统。

在软件应用方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资产管理系统运转正常;学校定制的协同办公系统,具有信息化设备日常管理统计、总务财物管理统计、教师考勤及代课和班级管理等统计、文件的传发、校内公告等等功能,确保了学校办公的高效能,此外还可以实现校园内的视频直播和点播,实现了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落在数字校园的建设上。2009年7月,学校制订了《七一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计划2010年~2012年完成此方案的建设。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学校进一步巩固信息化建设已有成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核心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了优化、整合和融通。

信息化建设根本在应用。学校始终重视通过有效的信息化培训强化教师应用。目前,学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的更新。2008年底,学校建成了第一间多媒体电子白板互动录播教室。当时电子白板对于全体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于是学校制定了电子白板应用教学校本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学校成立了电子白板教学应用骨干教师核心小组,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员提高。学校通过观摩课例、电子白板示范校交流活动、专家讲座、校内专职教师辅导等形式,向教师们介绍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渐变。

七一小学于2002年起,从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孩子们的信息素养得到很好的培养。梁容真同学在北京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评比中,获得小学组电脑美术组一等奖;张鹏翔同学在北京市计算机奥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在海淀区各类计算机大赛中连续多年荣获团体一等奖和团体第一名的成绩。在2006年第16届“六一”国际儿童节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中,学校荣获优胜赛区奖,蒋帆同学和徐厚强同学分别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创新奖。学校机器人社团丰富的活动内容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阎王子同学代表海淀区参加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机器人比赛,取得了优秀成绩。

对数字校园的理解

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无论是从技术、应用的表现形式还是从资源应用的发展走向,我们均不难看出新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给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及效率的提升。

数字校园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明确并完善其核心业务,有效促进数字校园内各层次应用的整合,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服务水平,以办学理念为宗旨,凸显数字化的特色应用,通过创建良好的服务环境推动有效应用,最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数字校园还要实现与区级教育信息网和市级教育城域网的上下级应用关联与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对于区级教育信息中心的信息,要特别关注本区数字校园建设中的相关标准,关注学校相关数据、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提倡数字校园方案中与市级重点应用项目的结合。学校在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借力区县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要与区县信息中心达成有效沟通,更好地使用区县成熟的相关环境(网络、标准、人员等),并邀请区县信息中心跟踪指导学校的后续建设。

在充分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在结合市区级教委指导精神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现状,在设计方案上凸显“更好地优化现有应用,拓展适合于本校的新应用模式”这一理念,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关键要点:一是通过数字校园解决当前的应用难题,辅助管理,为教师减负,服务家长,辅导学生。二是有效利用数字校园的设备与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一方面更好地了解新技术与新应用模式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系统降低教师工作量,减轻教师负担,更好地优化教学。三是通过优化和建立适合于本校的校本资源及教学评价系统,进一步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四是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实现内外部系统的整合,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的行政事务管理、活动安排以及教学管理。

总体建设目标以及特色应用设计

学校本次方案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基础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应用整合,CMIS应用,市区级信息网应用衔接,应用特色建设,应用培训体系与评价系统。

在应用特色设计方面,学校根据当前的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状况,设计出“两个中心一个评价”的体系,即个人应用中心、智能推送中心和评价系统。其中,在现有应用中,电子白板、学生与班级成长追踪等互动教学系统和共享资源中心等已经体现出特色。在拟建设的项目中,学校将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校领导班子提出的“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同时基于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各类资源与信息与日俱增的发展态势,计划建立一套数字校园智能推送系统――每位教职员工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可选择订购自己需要的内容和栏目,登录后,系统将自动呈现相关的内容,其他无关内容与信息将不在前端呈现。同时,根据教师的职能、任教学科的不同,确定建设基于不同角色的个人应用中心,满足基于通用模块的个性化应用显示需求,最终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与自己关联度最高的个性化内容。这两个中心的设计最终要实现提升教学效果、减轻教师负担的目标。另外,在基于教师绩效改革和学生综合评价方面,学校也将逐步推出符合本校特色的评价系统。

学校数字校园的总体功能由业务子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和拟新增特色应用3部分组成。管理系统、互动教学系统等8个应用模块构成业务子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等4个模块构成基础支撑系统。拟建的内容包括:统一信息门户、校园网络深层次改造等等。这些拟建内容最终是要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实现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手段而设计。

体育教案模板 篇六

平板电脑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教学设备,具有手写识别和无线网络通信功能。在中国,平板电脑进入课堂是从2011年开始的,至今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平板电脑在教学中将实现与传统教学融合。

多屏显示技术的应用仿佛离我们很远,而事实上却离我们很近。电子白板、交互平板和平板电脑的多屏显示技术就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平台和资源,以用户为核心,在多屏之间形成很好的视频资讯传递互补和服务统一,从而推动彼此的价值提升。多屏显示技术在课堂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双屏拼接式:双屏拼接显示一幅完整的画面,实现一个更大尺寸的电子白板或交互平板。双屏可外接更多信号、电脑、视频展台、多媒体和Wi-Fi等。

双屏互动式:两个电子白板或交互平板显示相同或不同内容,可任意书写,也可以进行文件的切换、拖曳和滑动等操作。支持多人书写,互不干扰。亦可双屏独立工作,实现单独翻页、擦除等功能。

大小屏互动式:教师和学生的平板电脑同电子白板或交互平板进行教学互动,学生用平板电脑来回答问题,做课堂练习,教师通过平板电脑和电子白板/交互平板进行远程传屏互动教学,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移动性。

体育教案模板 篇七

(1.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2.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四川 成都 610101)

【摘要】几何画板是一款适合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软件,“几何画板”课程是提升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课程。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课程实践性不强、师范生软件运用能力欠佳。本文从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整理了近两年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并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几何画板;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罗天琦(1982—),女,四川峨眉人,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黄欣(1980—),女,四川成都人,博士,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手段有了根本的改观。为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社会发展的需求,师范生有必要在职前阶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适合于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软件平台,它可以用于平面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代数,三角,立体几何等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倍受青睐。“几何画板”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方向的专业课,开设在大三下期。在此之前,师范生学习了“常用工具软件”、 “现代教育技术”两门信息技术类的课程,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数学素养、信息技术,再学习“几何画板”课程,能将教学设计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知识与课件编制的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灵活利用几何画板和其他软件进行数学课件制作,达到提高课件制作能力、强化师范技能的目的。但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运用的脱节,不利于师范生的技能培养,有悖课程开设的初衷。因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2月进行了课程改革。

1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几何画板”课程主要介绍几何画板软件的基本功能、有关的操作及几何画板的技巧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

选用科学技术出版社刘胜利主编的《几何画板与微型课件制作》为教材。内容丰富但缺少针对性,而繁杂也导致了课时的紧张。教师难以按照教材的章节全面详细地介绍几何画板软件的各种功能和技巧。

1.2教学模式

采用以教材为主线,单一的“讲授+上机”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3教学过程和效果

首先,教师教学时侧重于软件操作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却忽略了几何思想的渗透。这导致学生作图思路不清,无法把握几何元素之间关系不变的几何规律,不擅长用几何画板“做数学”。

其次,教学时没有贯穿课件的制作原理,学生无法利用几何画板实现教学设计。以往的教学以教材为主线,仅介绍了软件的各种功能,缺乏与数学教学法和其他软件的渗透,忽略了创设软件使用的实际情境,范例实践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联系中学新课改和一线教学。学生虽然记住了几何画板各种功能,能依照教材中的范例按部就班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是不能灵活运用几何画板合理地设计和制作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中学数学课件。在试讲试教、教育实习及各种比赛中学生难以自主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运用的脱节。

1.4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单一、片面、陈旧,主要考察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并未涉及对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课件制作能力的考核。

2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从2013年2月起,先后在2010级和2011级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2.1注重“几何画板”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几何画板”课程以教育理论课程为基础,又应用于教育实践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中,注重课程的交叉渗透。加强本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贯通,将“几何画板”课程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设、数学课件制作、师范生试讲试教等项目实施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种实践环节中提高动手能力。通过改革,切实发挥本课程的实践作用,提高师范生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

2.2教学内容阶段化

针对课程特点和软件学习理论,较大地调整和优化了教学计划:删减了陈旧繁杂与数学课件制作无关的技术部分,新增应用案例和实践创新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为四个阶段:软件基本功能——软件操作技巧——应用范例——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课件制作的实践创新。

在第一阶段,考虑到数学专业大三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教育教学理论,压缩对软件基本功能介绍的课时。

二阶段,针对软件特殊功能和技巧的学习,结合中学一线教学实际,精选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密切联系中学数学课件制作的知识点,进行积件制作技巧的讲授。此外,注意贯穿对几何知识的总结,特别是对某些知识点的小结或几个定理的统一,达到渗透数学思想,揭示几何精髓的目的。

三阶段,进行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课件制作的案例教学。精选案例,并适当补充几何画板应用比较典型又反映新课改的知识。学生经历数学问题逐层探究、课件从脚本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了解基本思想和步骤,熟悉软件的应用,能通过模仿解决简单问题。

四阶段,是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课件制作的实践创新。在问题驱动下,利用几何画板研究、探索中学新课标中“课题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专题;尝试解决动态中考题;制作完整的数学课课件。

其中,一、二阶段为传统“几何画板”课程教学内容,三、四阶段为新增实践内容。经过压缩整理,传统课程只需要以前二分之一的课时即可完成,效率大大提高。

2.3教学模式多样化、综合化

针对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合理选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走向“讲中学”、“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合作和沟通交流的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阶段考虑到软件基本操作对大三学生较简单,教学以传统的讲练结合式、自学-辅导式为主;既具有时效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通过辅导中的师生交流,了解到各人的水平和特点,为后续分组提供参考。

二阶段学习软件特殊功能和技巧时,可采用小组讨论式、互动式、研究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上机实验,学生能够熟练演掌握几何画板软件的基本用法,学会一些特殊功能和技巧,能利用软件进行几何问题探究;加深对几何思想的理解,培养其运用几何思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其软件操作能力,激发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阶段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课件制作的范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软件综合运用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应注意教育理论课程的贯穿和其他软件的融汇。学生在这一阶段以模仿和熟练为主,因此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并在教学中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和提炼,为下一阶段的升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阶段是实践创新的环节。研究型学习更适合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以任务驱动法为主,注重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习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主动追求知识,主动发现信息、加工信息、寻求解决方案,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体验中学习。通过“做数学”,有助于学生发掘初等几何元素之间关系不变的几何规律,提高几何素养。此外,建立学习共同体,将班级分成几个大组,分别讨论完成不同课题,并进行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登上讲台时,不仅能进一步审视自己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还能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负责的知识点达到理想效果时所必需的辅助。

2.4考核方式多元化

“几何画板”是一门侧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的课程,教学考核手段仅以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课程学习进行衡量并不合理。从学习者发展的角度,应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采用综合考核法,将考核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百分比分别是2:4:4。其中,平时成绩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度、完成度和软件操作能力,包括考勤、课内回答问题、提交作业。实验成绩包括独立完成实验的成绩和分组完成课题的学生互评成绩,考察软件操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加入小组协作成绩的互评,更有利于促进反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期末考试形式为上机考试,试题分为ABCD四套、以开放题的形式呈现,教师提前按交错顺序安排座次表,学生按座次表就座并上机完成。旨在考察学生独立综合运用软件的能力和课件制作的能力。综合考核法,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并且重视对过程的评价,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2.5课程资源丰富化

针对传统教学仅以教材为主线、实践性欠佳的问题,本次教学改革构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整理了一大批紧密结合中学一线教学的典型课件案例、常用的数学脚本、以及以课时为单位的优秀中学教学课件。在课堂内外,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学生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巩固和探索、对案例的模仿和实践,知识得到了内化,实践操作能力、信息素养明显提高。

3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是教材针对性不强,课程实践环节增多,而教学时间有限。各个教学阶段中的课例还不够精炼。尤其是软件操作知识学习环节,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提炼和整合,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在每一轮教学后都进行教案和资料的整理,计划下一步编写一本具特色和针对性的教材。

二是学生指导工作量骤增,而教师精力有限。学生不太习惯分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考虑进一步完善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是课程考核方式较复杂。其中,组内成员互评的成绩不够客观公正。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可考虑给每组自评成绩规定一个分布比例。

4结语

两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大幅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软件应用能力、数学课件制作能力、团队协作交流意识、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信息素养及实践能力,为教育实习和上岗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曹一鸣。让技术成为学数学用数学的“云梯”[J].中国电化教育,2010(5):78-80.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案 篇八

教案编号:2013305005

课程名称:《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第七章推销概述 课程性质:必修 授课方式:理论教学

适用专业、年级:市场营销专业、2013级 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学时和周数:总学时:36学时;周学时:2学时;本教案学时数:2学时、周数:第九周 编写时间:2013年11月 教学设计:

Ⅰ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掌握推销的职能、特点及推销的原则。

2、熟悉推销与营销的关系、推销人员的职业能力 www.jingyou.net 。

3、了解推销的含义。Ⅱ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七章 推销概述(2学时)

第一节 推销的内涵和特征(1学时)【

一、导入】(5分钟)

简单介绍推销由来,并列举女大学生另类创业的例子,导入正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看看是不是推销现象,从而引出推销概念)

一、推销的概念(板书)

二、推销的特点*(板书)

1、主动性

2、特定性

3、灵活性

4、双向性

三、推销的原则#(板书)1、满足顾客需求 2、双赢原则 3、尊重顾客原则 4、人际关系原则

四、推销的职能*(板书)1、传递信息 2、销售产品 3、提供服务 4、反馈信息

五、区别几个概念(教学拓宽)

(一)推销与营销的区别

(二)直销与推销的区别

(三)直销与传销的区别 【

三、小结】(5分钟)【

四、讨论及布置作业】(5分钟)

推销的目的是什么?推销人员应该如何进行推销?

第二节 推销人员的素质与能力(1学时)

一、导入】(5分钟)

从大众对推销员误解切入正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推销人员的职业素质(板书)

(一)充满热诚

(二)积极进取

(三)态度乐观

(四)知识广博

(五)善于沟通

(六)身体强健

二、推销人员的职业能力*(板书)

(一)观察能力(一个练习:观察能力)

(二)理解、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社会交际能力

(四)灵活的应变能力

三、推销人员的基本礼仪(板书)

(一)仪表礼仪

(二)举止礼仪

(三)谈吐礼仪

(四)名片使用礼仪 【

三、小结】(5分钟)【

四、讨论及布置作业】(5分钟)

案例分析:10岁卖花童给营销总监上一堂推

销课

思考:试分析小男孩成功的原因

Ⅲ本章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课件教学

Ⅳ主要参考书目:

王若军编著,谈判与推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谭一平编著,现代推销实务与案例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简彩云主编,推销与谈判,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Ⅶ本章的讨论题、思考题和习题 {PS}*为本章重点,#为本章难点

体育课教案 篇九

1 教学内容:

(1)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任务

(2)健康内涵;

(3)科学体育健身;

(4)健康体质测试意义及要求。

2教学目标:

(1)通过本此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健康认知水平,促进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练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寓德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通过健康体质测试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形态的监测方法,充分了解健康体质测试的重大意义。

3教学重点:

健康的内涵和科学体育健身方法。

4教学难点:

健身计划的设计。

5教学过程:

一、知识决定命运,健康成就未来:

1现代教育两个高于一切的目标: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培养心智和情感健全的人。

2高校体育教会学生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3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四自”: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独立体育参与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1树立体育参与的责任感; 2树立科学健身的观念;

3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三、健康内涵:

1心理健康; 2躯体健康; 3道德健康; 4社会适应性良好。

四、健康的误区:

1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全面; 2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3未给予体育应有的地位; 4健康投资主题错位; 5体育健身行为不当。

五、保持健康要素:

1科学体育锻炼; 2合理营养; 3心理健全 4生活方式良好;

5定期体检、体测,加强医学监督。

六、健康体质测试的意义和要求

七、西亚斯体育课程设置

八、健身无涯路,莫在途中绝!

九、课后小结:

我运动 我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

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格式 篇十

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格式:

题(居中)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需要达到的指标,2——3条即可。

二、教学设想(含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方式等)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具体的教学环节及过程)

课的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学习内容——对本次课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下课后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体育课教案 篇十一

第一课时

一、 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入“乐学、乐练”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玩中练、玩中学”,最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体育基础知识是小学五年级体育的基础引导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上好体育课的意义和要求。本课把基础常识与学生身体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指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体育课观念,以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孩子的天真和灵气,他们热情、好动、好奇又善于模仿,对体育基础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体育基础知识,使学生明确课堂常规和要求,懂得体育课应该如何去做,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和按时上下课的良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但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比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根据这些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会先准备一个小游戏,先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体育课简单的常规要求。 2、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体育课。

难点:知道上好体育课的要求,遵守纪律、团结合作。

六、场地器材:教室

七、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师生问好,教师自我介绍,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2、基本部分: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讲解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及要求;讲解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3、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然后,下课 。

八、教案:

授课年级:五年级 人数:40 任课教师:张鑫鑫

课后反思:

按照惯例,开学的第一堂体育课我安排为室内课。这是我第一次讲室内课,内容无非还是对课堂的要求、教学习惯、上课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讲解。头一次讲这些内容时因为准备的东西很多,所以一堂课都没讲解完。而这学期,我想孩子们已经对我要讲的东西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不打算安排太多的理论知识,下节课我就打算安排外堂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我教的知识,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入“乐学、乐练”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玩中练、玩中学”,最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小学高年级跳跃动作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促进学生的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意义。本节教学内容的立定跳远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一些简单单脚、双脚跳跃的技能上加以提升,它是由摆臂、蹬地、起跳、落地四个环节组成 ,将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协调作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今后学习跳远、跳高等教学内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但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比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根据这些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会先准备一个小游戏,先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95%左右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学生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与练,发展学生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3、提高群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难重点: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要迅速有力,蹬地收腿,落地要缓冲。 难点:动作要连贯,蹬摆的协调配合 六、场地器材:小垫子12块

体育课教案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验与健康课的乐趣。

初中体育教案模板汇总5篇03-10

体育教案模板 篇十三

关键词:白板 区域推广策略 案例式培训 研磨课例

一、基础建设搭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教育信息化的车轮也在飞速前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技术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日渐成为各方的共识。北京市西城区作为首批全国信息技术实验区,在西城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无论是在硬件设备的配置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始终紧跟时代前行的步伐,在2004年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校通”的基础上,2006年,率先在全市实现“班班通”,并在一些学校开始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2008年至2009年,区教委为全区各中小学和职业高中配置了1100多块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代表未来方向的教育技术产品,整合了传统黑板和现代多媒体的优势。交互式电子白板配置使原“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具有实时交互功能,学生可以便捷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交互式电子白板这只“小燕子”飞进了西城区中小学寻常教室,拉开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从尝试研究到推广普及的序幕,标志着西城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

二、应用推进促发展

比尔•盖茨说:“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是改善教育”。但是,技术不能自动地改变教育,设备配置完成后,如何发挥设备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区域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教学实践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西城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将2009年定位于“西城区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推广年”,并制定了“特色应用培训•专题课例研磨”并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区域推进策略,以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入学校,应用于课堂。

1. 案例式培训铺路

交互式电子白板配置完成后,应用方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考虑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很多,定位于技术层面的培训,虽然可以让教师们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但是这些功能如何与课堂教学结合、如何巧用这些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自己去尝试和探索,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前期难度,提高了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门槛。为了让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西城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结合前期部分交互式电子白板试点校应用研究成果,设计了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的“案例式培训”方式,培训班按照中小学分学段设计实施,将白板功能使用与课堂应用案例密切结合,教师在学习技术功能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此项技术在课堂的应用点和应用方式,为后续教学提供很好地借鉴与参考。

考虑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我们还在“案例式培训”中专门设计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研讨”环节,培训教师为学员提供10个白板教学应用案例片段,学员分组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案例进行研讨:案例中哪些应用点和应用方式是比较恰当的;这些应用是如何促进教学活动的;哪些应用不太成熟或不恰当,这些不足的地方应该如何改进。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研讨,较好地解决了技术应用盲目性问题,有助于激发教师对技术应用方式的思考,提升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密切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培训,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们觉得非常地“解渴”。北京一六一中的一位老师参加完培训后非常感慨地说“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技术应用培训,真的是太好了”。北京56中的教科研邬主任说:“这样的培训太好了,回去后我还要带头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课,并带动全校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起尝试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根据多年教育技术应用经验,我们知道“技术不是学会的,是用会的”。为了避免培训和应用相脱节的情况,培训班还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上交一节白板课,作为培训活动的延续,帮助学员迈出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一步。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案例式培训”班共举办了5期,培训教师150余名。2009年12月,新一期的培训班开班。为满足学校需求,新阶段培训在区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深入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更多地教师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在集中培训的同时,考虑到一些教师由于时间、路程或学校工作等原因无法参加集中的学习,西城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就利用“西城视频资源网”搭建了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在“西城视频资源网”上开辟“交互式电子白板”学习专区,将培训视频资料、白板课件资源、优秀教学案例等上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在线或下载观看,让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超越时空界限,极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学习需求。

2.课例研磨架桥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便捷性和功能多样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了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方式,寻求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西城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于2009年6月成立了面向中小学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专题研究小组”,以期通过一个个专题的研究,突破教育技术应用的壁垒。研究小组的研究主题首先确定为“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专题研究小组由西城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员和12名来自西城区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构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美术、物理等共8个学科。小组成员都是学校推荐的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有研究应用潜力的青年教师,他们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还具备研究热情和研究能力。研究小组采用集体培训、独立钻研、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以小组成员的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反思、再实践等环节,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学科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专题研究小组成员坚持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尝试和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尝试性研究课24节,集体研究课例3节,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与研究的教师们普遍感到,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整个课堂也增加了生机和活力。通过研究尝试,老师们对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加深了,已经逐步意识到: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适合的教学媒体,在应用程度上也不是越多越好,花样越翻新越好,而是要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设计教学。

同时,很多学校也相应采取多种举措加强教师技术能力培训,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应用研究与普及。如,西四北四条小学、宏庙小学、奋斗小学和西单小学等学校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与学校的教师基本功活动结合,他们的共同做法是,首先培训全体教师,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技术水平、研究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要求所有的青年教师必须上一节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的教学研究课(或汇报课),创造条件让广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去体会、去反思、去提高。为了提升研究成效,各学校还将这些研究课(汇报课)录制下来,便于教师、教研组进行比较、探讨、反思,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积累了可贵的资源。再如,西城区奋斗小学、北京一六一中、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十三中等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研究与“十一五”立项课题结合,申报了专项研究课题,西城外国语学校是北京市最早实现班班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课堂的学校,学校在设备安装到位后,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并申报了全国教育技术课题,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互动反馈技术的有机结合。北京市第56中学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纳入学校日常的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教科研部门制定了“全员培训党员带头应用全员应用”的逐级推进方案,学校要求2009年12月所有的党员教师要上一节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研究课,并进行校内评选。

一个时期以来,西城区各学校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的热情很高,采用了多种多样地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推进策略和方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 研究成果初显

在区校一系列推进策略的支撑下,西城区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西城区宏庙小学在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汇编了《运用交互白板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论文叙事集,其中收录了20篇叙事文章,并应河南省灵宝市实验小学之邀,赴河南进行交流,展示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研究课;西城区奋斗小学应延庆沈家营中心小学邀请,10多名教师赴延庆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和教学展示等等。

由于研究深入扎实,西城区各学校开展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研究课,在全国和北京市的各种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在2009年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竞赛),西城区共上交了课例18节,17节获奖。其中西城外国语学校的吴琳、赵玉萍、梁亚林、北京56中的邬雪梅、宏庙小学曾宪婷、实验二小的赵铂楠获得一等奖。

在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中,西城区获得一等奖的4节课例中,159中张老师和西城外国语学校张雪辰老师的白板课获得一等奖。

在第七届全国创新大赛活动中,西城区获得的4个一等奖,其中2节为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案例,西城外国语学校张雪辰和西单小学杨静老师的白板教学课获得一等奖。

三、深入思考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