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最新4篇)1-6-54

这里是细心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4篇课堂教学设计环节,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篇一

关键词:课堂导入;问题;激励;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84—02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主要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学不仅是成为了一门学科,更成为了一门艺术。德国的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如何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由于缺乏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呢?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情景导入法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头疼的就是没有语言环境和适当的情景,这需要教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创设某些情景来进行情景教学。教师们都有经验——语言是练会的,根据这一实验性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练会所学内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歌曲引出问题,由视频引出低碳的概念(6—7分钟),课前播播放歌曲《We are the world》。

T:Just now,we heard a song called We’re the world. I have a question. What’s the world like now? Let’s watch a video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2分钟)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

The global warming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carbon emissions,which has made lots of bad effects. So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have a new lifestyle——low—carbon life. The word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and fashionable.

Do you know what it means? (提问2位学生)

T:Some famous people are even the starters or supporters of low—carbon life. For example,Wang Lihong supports the idea of green commuting. LiBing bing encourages people to turn off the lights on Earth Hour Day.

Who else do you know has the idea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

(3 or 4 students give their answer)

二、提问式导入法

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联想生活中如何节能环保:

T: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also my duty. In my daily life,I also have a low—carbon life. For example,I recycle newspapers because they can be reused. I repair things when they are broken. Look at the map and tell m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different aspects?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活跃课堂气氛,直至有同学猜出这些物品为止,最后将实物一一展示出来。

三、多媒体演示导入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常用多媒体的演示来激励学生的意志,唤醒学生的意识,鼓舞学生的情绪,以达到完美的导入效果。例如大一上册Unit 8 Sports(体育运动)这一课时,就可用多媒体先展示一段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短片,要求教师把短片内容编排得精典,音响也要求极具感染力,再以 “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的宣言而结束短片。这样的导入已让学生们对奥运体育精神感慨万千,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了,那么,接下来的关于奥运体育精神的授课就十分自然了。

四、律动导入法

律动导入法借助身体动作和其它直观手段积极创设语言情景,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如在教学Let’s do 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地一边说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心之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律动导入法要求每个肢体语言,包括动作、表情、声音的设计,都要求科学并能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悬念导入法

悬念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关注疑问到破解疑问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 “低碳”(low—carbon)时,笔者采用悬念导入法,上课互相问候后,就问其中一位学生“It’s true that low—carbon lifestyle has been part of your family life. Not only I but also your pen friend Tom is very interested in it. Can you write an email and tell him about it?” 学生在10分钟之内完成写作草稿之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改。(用铅笔) T:A good writer must learn how to grade his own language. When grading a passage,you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content and structure,language,connection,vocabulary and handwriting.)

六、结论

课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而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创新。所谓教无定术,如何从实际教学中不断累积经验,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老师的永久职责。教师必须随时转变角色,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这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童惠云。大学英语课的导入[J].成才之路,2009,(03).

[2]刘静。浅谈课堂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6).

[3]赵立金。例谈牛津大学英语课堂导入[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3).

[4]景方珊。浅论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篇二

一、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欣赏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初中简谱版第三册)时,教师先把《四面楚歌》的故事作一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视唱练耳是音乐课中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极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民歌小调作为教材,开展“唱着民歌去旅行”的教学活动。

学生就会感到新鲜而提高积极性。

二、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小三和弦时可先复三和弦,在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之间都是三度,根音与五音之同是纯五度)和不同的地方(大小三度位置的互换),学生极易理解。再如,在学习自然小调时,可先复习自然大调的歌曲和音阶,当学生唱自然小调音阶时就会发现与自然大调的关系,然后把两调的音阶进行板书对照,从中发现主音各异,半音位置移位有不同之处,用两调所谱写的歌曲情调也有所个同。这样的衔接,既自然又简洁。学生接受也不难。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篇三

一、明确教学目标,层层跟进。

我日常的英语教学经常出现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过于复杂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看了鲁老师的课堂教学后,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有层次性,达到逐层深入的目的,使学生能入耳、入心。设计时,我们可以首先简单地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使这一目标有所体现,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零散到系统,关键时刻找准时机直观展现。如果能做到这样,我想我们的英语课堂肯定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倡导任务型教学,活动要多而不乱,要有语言知识作支撑。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篇四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近来观摩了不同级别的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听了专家评课,发现一节课一般分三至五个环节。如《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分为:环节一,视频导入,引发思考;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三,活动探究,情景演练;环节四,归纳小结,感悟提升。在湘教版《珍惜我们的生命》一课,教师这样安排:环节一,生命之美(导入新课);环节二,生命之贵(提出问题);环节三,生命之坚(观看材料讨论);环节四,生命之责(分析、感悟);环节五,珍爱生命(理解收获)。这些环节一般分为导入、合作探究、互动、感悟收获等等。那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应注意什么呢?

一、导入环节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得好,可以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

新课导入要注意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活动激活,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如设计的问题要引起学生思考,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健康上网 文明交往》一课中,教师列出一些有趣的QQ签名,并提问:同学们有QQ农场吗?你们的网名是什么?有几颗星了?这样课堂气氛一下被激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要结合本课内容,又要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学生注意。导入在时间上不宜超过三分钟。导入后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维目标,让学生更明确学习方向。如一位教师在《战胜挫折》一课中做了以下展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后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知识目标: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教师简要介绍后,师生带着目标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指导行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一)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有的老师由于怕浪费时间,不愿组织小组活动,或怕活动场面过于活跃难以控制等。然而让学生动起来,取得的教学效果会好些。一位教师在上七年级《劳逸结合》一课时,让两个小组参与活动,在两个沙盆中把沙装入一个保鲜袋,看哪组装得多而且快。结果有一组因袋子超重破裂开来,而退出比赛。这时教师叫停比赛,问学生:两组同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努力装更多的沙进袋子里。教师继续问:袋子破了的那组算成功吗?他们努力了吗?为何没达到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结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会适得其反,进而明白劳逸结合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脑子动起来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 “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因此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联系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讲。例如在《感受责任》一课中,教师选取播放温州动车事故视频。让学生看到事故现场有不同身份的人出现,有车上工作人员、乘客、消防人员等等。向学生提问:这些人分别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学生综合各种回答能认识到在社会中不同角色应承担相应责任。教师接着问:你在一天当中会有哪些责任?当你与不同人打交道时角色会有哪些变化?又承担了哪些责任?学生能从自身出发,感知多重角色多种责任。又如在八年级《偶像与自我》一课中,对于偶像李宇春的情况学生争相发言谈体会,有的说她长得漂亮,有的说她长得帅气,有的说她歌唱得好。教师再问: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她?学生讨论热烈起来,有从审美方面来谈,有从时展个性自由方面来谈,有从个人奋斗成功方面来谈,有从平民成功的亲近感来谈……总的来说讨论很成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主流见解。

(三)紧靠教材,让学生动手整理知识

很多上研究课、公开课的老师都会花大量精力去补充素材,为的是新奇,为的是与众不同。回归到我们的现实,常态课中理所当然应以教材为主,讨论思考都应以教材的内容来展开。例如在七年级《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中的“辍学风波”“上课的权利”等事例相当贴近学生实际,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对家庭和学校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有更深的认识。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认知深化的过程,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如有教师形成了一定模式,本课收获:1.新名词 ;2.主要观点 ;3.我的感悟 。

让学生整理后,当场让两三个学生把自己的成果读出来。接着教师对其进行点评,让学生达成共识。

三、 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完成理解感悟的任务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应用能力,起到深化认识的作用。如在学习七年级《秩序与规则》一课时,笔者结合时事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改变上述问题?2.需要一种什么规则来维持秩序?谈谈对此类规则的认识?多数学生能引用到“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规则有强制性,要改变这种无序状态,必须靠强制性规则,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必须接受惩罚”等知识来回答。又如在学习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题目:在备受关注的李某某案中,因李某某未满18岁,司法机关宣布不公开审理。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学生能根据所学思考后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