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智慧课堂优秀教学案例【最新6篇】,欢迎参考。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 篇一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
教学目标:
一、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二、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三、学会正确对待文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二、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正音正形
媲pì美箝qián制自戕qiāng攻讦jié污垢gòu一蹴cù而就威慑shè蜕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
四、课文探讨
1.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定义:不死的民族魂,产生于民族手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实质是民族精神
内容: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的发生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事过境迁,后人应辩证的批判吸收。
特征时代性、民族性缓慢性、惰性、民族性、共同性、主导性、兼容性、选择 性,聚合性、变化性 性质实虚
形成历史上产生过的带有过去时代烙印创 成于民族祖先历代存在过的积累
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回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补充为传统新成份;受外部世界影响,特别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也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成份。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一变化是缓慢的。
生活在同一园地的人有同样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从而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这种为这同一群人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大行其道,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加以时日,文化传统就形成了。
交流(存在接触,交流变化)态度进行分析批判:明辨其时代风貌,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 余风遗响
联系(共性)历史性,民族性、惰性 2.如何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
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的两重属性?从文中看出“惰性”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造成原地踏步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欺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五、探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1.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2.具体做法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2.抄写字词
智慧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篇二
一、开发校本德育工程,
促成家校教育共识
我校育人理念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成功享受成长”,让家长与学校形成统一的教育文化认同,让每一位家长都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育人过程当中。因此,我们开发了系列校本德育工程,如“九心树大成”(见表1)。“四个学会”校本德育课程,围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主题,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促进学生自主成长为目标,整体规划,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设计序列化、主题化德育课程内容(见表2)。
二、推进亲子系列工程,
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校共同体建设的保障。我们做过一项统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尽管有80%以上的家长表达了对孩子的充分关注,但家长在意的是他的学习而非成长需求。因此,我们推出亲子系列工程:“读过四季”的亲子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合作填写推荐书目,在阅读中分享知识,在共读中享受亲情;组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由家委会的家长出面组织,在体验和互动中享受亲情;成立亲子农业合作社,让家长带领孩子在播种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交融亲情。学校还以“愿望”为导引,开展“我有一个梦想”主题德育活动;“小手拍大手”中考百日助力活动。我们以“愿望”为主线,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邀请家长全程参与,鼓励孩子“编织梦想”,共同培育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教育力量,深度挖掘、循序引导,使每一个孩子在家校的精心呵护中,感受成功、享受成长。
三、树立标杆形象工程,
建立智慧家教资源平台
家校共同体建设不同的平台和载体,最终是为了促成家庭教育的行为自觉。基于此,我们充分尊重家长的家教智慧,定期组织家长经验交流和分享,把好的家教经验及时收集起来,通过网站、论坛宣传推广出去,以点促面,形成标杆效应。每学年,学校都会举行智慧家长海选活动,通过家长自荐,学生推荐,老师力荐,层层选拔,最后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候选人的智慧家教案例,由全校学生投票选出本年度九大智慧家长。在评选中,我们还征集家教金点子案例,同时针对家长提出的比较集中的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智慧家教主题论坛,为家长提供家教经验交流的平台。论坛全程由家长主持、发言,同时邀请校外德育专家参加点评,让家长通过组织、策划、辩论、互动,真正体会到家庭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亲身感受到家长的教育责任和主体地位。2010年,学校举行了首届“家长节”活动,以“共担共育共和共享”为主题,开展了“感谢有您”学生感恩书信征文、“我爱我家”幸福家庭摄影作品展、“走进课堂家长助教”校园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课堂,体验成长。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家校互动,近七百名家长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志愿服务,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主动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了同心共育的教育格局。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篇三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课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
和感受。
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一篇堪作典范的议论文。作者用思辨语言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二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对传统我们应该采用的态度。在教学时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语言特色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把握课文思路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研读课文,注意探讨问题时应注重思路、突出重点。学习本文,不仅要完成文本研读,更要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探究、训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学案
一、字词积累
媲美 威慑 烙印 筛选 攻讦 咀嚼 蜕除 积淀钳制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 销声匿迹一蹴而就 斑驳陆离 时过境迁 刮垢磨光
二、课文梳理
1、给第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从概念、特点、我们的态度等方面比较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呢。
课堂教学: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庞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等写作背景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深刻透彻的分析。
四、整体感知
1、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从文章的清晰结构上我们也能看出来,分别有对这两个概念的阐释,最后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态度)
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引子部分:(为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传统)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总起)
“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总结)
总结: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三、精读分析
3、精读引子部分(我们为之一部分加了“传统”这个标题,那我们看看都讲了传统的那些问题)
(1)、第一节,细节分析
“一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
“社会实验”——仁人志士们的救国图存的运动,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维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都是以抛弃传统为出发点,力图西化救国。
“终于”——懂得这个道理的代价之大,摸索的时间之长
“地基”、“大厦”——譬喻,生动阐释了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正确做法,即在妥善利用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如果只愿„„某些糟糕的角落”——从反面揭示了不妥善利用过去的危害,将抽象形象化。
总结:第一节,通过正反两反面的对比,指出了正确审视过去的必要性。
(2)、第二节,提问: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
明确:传统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
族精神及其表现。
从时间维度、生活经验范围的“过去”,引入到“传统”,深入浅出,切入了论述的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3)、第三节,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
明确:类比论证(由构词方式的同即都是用了相同的词可是次序不同——内涵上的不同)。化抽象为具体,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之大,又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
(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来吗?——牛奶、奶牛;)
(4)、第一部分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全文的总起,阐述了什么是传统,从日常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的“传统文化“,切入论述的中心,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4、精读传统文化部分
(1)、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那些内容?(提炼概括)
明确:概念、特性、我们的态度
(2)、概念
文章从几个层次上为“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明确:四个层次
A、从传统与文化的关系方面,指出修饰词——传统、中心词——文化;
B、从时间、空间方面,是不同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即是过去的、本土的;
C、从内容上,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可见的,可言说的)
D、包含的成分方面: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
最后还有一个总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内涵与外延定义了这个概念。
(3)、特点
第5节,概述时代性、民族性;
第6节,具体论述,列举了传统文化的几种类型:
与时俱进——对联红灯笼; 抱残守缺——线装书黄包车
播迁外邦——武术中药昙花一现——鼻烟壶阴阳宅
(4)、我们的态度
理论上:我们应该怎么样:分析批判——明辨、确认、接受或拒绝
实际上:我们已经怎么样:
发掘抢救——泥人、书法、皮影戏、面人、风筝、瓷器、刺绣、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 批判继承 ——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
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他们做出表率,反映了
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这种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可见,社会道德、人伦规范,对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而我们当下遵循的“八荣八耻”,正是对这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古为今用——修身克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
庸之道,以和为贵
【板书: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时代性 民族性】
(3)、总结: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课时过渡:
阅读第三部分,从概念、特点和态度等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进
行比较;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作业:完成《新学案》的课内部分
第2课时
5、内容回顾:
作者的作品、引子部分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我们的态度等
6、精读文化传统部分
(1)、概念(第8-9节 作比较)
表现形态方面:不可捉摸、无所不在 产生过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总结:就是民族精神
举例:
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英雄:战国时的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代的苏武、北宋的岳飞、南宋的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近代的林则徐。 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重视人的精神:《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2)、形成的条件和过程(10节)
A、填空
形成过程: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
B、举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中国人,“吃了没?”英国人“今天天气不坏!”中国古时是农耕社会,追求“民以食为天”,行事有着人际关怀的心理状态,所以,借此来表达对对方的问候、关心;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所以很关心天气。因为生活在同一中环境中,长期用同一种语言交往,就都认同了“吃了没”或是“天气不错的‘的问候方式,日积月累之下,就形成了本民族各自的传统。
(3)、文化传统有哪些特点?
惰性(11节)
侧重的是稳定性。辩证地来看待这种惰性,一方面,它有着消极的影响,会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和悬置,体现了对人类发展的禁锢;另一方面,它也有积极的作用,能使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社会稳定和国家巩固。所以,并非完全是要否定的成分,而是一把双刃剑。 渐变性(12)
文化传统有着变的一面,并且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进地。
举例:爱国精神——在古代爱国就是忠君;新时期的爱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爱国精神的内容也在变化;同时,这种变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是缓慢而渐进地。
(4)、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
A、(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交流时,会有什么现象呢?)
变化的全部过程:惊奇观望——攻讦拒斥——学习交流
B、举例:
【板书:文化传统 :不可捉摸、无所不在、民族精神;惰性、渐变性
(5)、概念比较
区别:【PPT,表格】
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
举例:福字、春联,我们过年过节时会贴福字、春联,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有形的实体;其中所寄予的除旧布新、避邪祈福的愿望,是民族共同心理状态,又是文化传统。类比“蜜蜂与蜂蜜“,两者的确有很大的区别,完全是两种事物,但我们要看到的是,蜂蜜是蜜蜂采集而来的,没有蜜蜂就不会有蜂蜜;传统是由文化的积淀而得,没有文化的积淀,又如何形成传统呢?
7、精读财富和包袱
(1)、作者是如何看待传统的,又是如何论述的?
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分析问题(14-17)——解决问题(18-19)。
[www.kuaihuida.com](2)、总结
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综合二者而论,批评了错误倾向,分析造成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指出我们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3)、问题讨论: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呢?
明确:分三步。第一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明辨其精华与糟粕;第二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步:赋予“精华“符合当代的新内容,谋求新发展。用原文的话来回答就是,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这才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四、写作特点
(1)、说理全面,论证严密(11-13)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根本要求就是持论的严密性,本文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例证,11-13节的开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时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2)、层次清晰,由浅入深
(3)、说理形象,深入浅出
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
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富有趣味性,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且例子明白简单,清晰明了,一般人都能接受。例: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蜂蜜和蜜蜂的差别相媲美。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事物的特征和
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
比喻论证。用形象的比喻加强对论点的证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比喻形式,它不是用
“甲像乙”这样的形式来说明事物的相似点,而是从“一个事物的具体形象”出发,阐述“一个抽象的道理”。例:第18节,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借外衣和角质表皮来说明传统都不具有它们那种可以随时而脱、定期而蜕的特点,而是“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的。)
总结:本文是学术性的议论文,在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的前提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有议论文辩证性,又饶有风趣。
六、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关系型议论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剖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于联系,阐明怎样对待和未来文化。传统是一个总题,它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表现形态又有着两种方式——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作者在分论以后,又合起来谈传统的两重性。全文说明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必须正确认识传统的作用,弄明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关系和区别,深入体会和把握传统的两重性。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 篇四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教案
【篇1: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江苏省滨海中学 高中政治组 王信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实践(2)真理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6)认识具有反复性(7)认识具有无限性
(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分析:
(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
(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
(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
(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方法建议:
(1)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从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四个方面全面理解,缺一不可,在学习中必须注意这四点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前两个。
(2)结合欧几里得定律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来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结合生活案例来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
(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
(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但这里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2、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 3.实践的基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
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复杂。
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所有形式,这里只研究实践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种。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基本形式并列起来。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堂探究:
(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探究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2)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教材中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句名言.以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认识来源于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教材此处的“相关链接”栏目告诉我们两点: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44)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答案:a 解析:“亲口吃一吃”说明只有接触客观事物,才能得出正确认识,直接选a项。b、c项本身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课堂探究: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想一一想,古代的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探究提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农业发展需要知“农时”,力学的发展是由于制作生产工具的需要(如水车),数学的发展则是计数的需要,如丈量土地促进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此方面的古籍如《周髀算经》和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口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4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答案:a 解析:“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恰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a项。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课堂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理解。(2)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
探究提示:(1)庄子在这里陷入了不可知论,认为找不到一个标准判断是非。
(2)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看实践的结果。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入探究是非或真理的标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
(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3)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此时,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材此处引用的恩格斯、列宁的名言,也正阐述了这一道理。
教材“相关链接”引用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论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之所以说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是真理,就是因为它经过了勒维烈科学实验(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的证明。这一栏目再次以实例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道理,同时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检验和证实一系列科学假说。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课堂探究:这位归国博士为什么要来到草原?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这位归国博士来到草原,就是为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变草原的面貌,造福于草原人民。这启示我们,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才能实 现认识的目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所谓学以致用,也正是强调这一道理。
教材引用毛泽东和陆游的名言论证了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问题上,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学来的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正确的态度。另一种是把学来的理论束之高阁,或空谈一阵,并不实行,这是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态度。
教材“相关链接”提供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应该表示为:行——知——行或实践——认识——实践(包括创新),这一公式从实践出发,又落脚于实践和创新,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道理。
课堂练习:
l、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答案:c解析:这种理论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柬之高阁,并不实行”。即不以实践为目的,故选c项,a、b、d三项本身错误。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比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意义更加重要,更加伟大。这主要是因为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a、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c、才能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d、才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答案:d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仅仅完成认识的任务,但其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这正是其“更加重要”“更加伟大”的原因,故选d项。
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一知识点;故选 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片面。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课堂探究:(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3)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探究提示:(1)詹姆士关于真理含义的理解是错误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
【篇2:高中政治哲学教案全集[1]】
【篇3: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教学设计】
哲学世界中的金庸武侠人物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设计思路:
哲学高度抽象、概括、凝练,理论性极强,加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很少接触,因此,理解、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本节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也就是进行矛盾分析法的教学,在整个哲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便于学生理解、参与学习,一定要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设计教学,力求整个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所以本家教学的理论支撑是建构主义,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贯穿任务型教学、整体性教学原则,通过导学案、教学情境具体实施。整个教学按照:“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自主探究,把握知识点——学生成果交流,梳理主干知识——问题生成,理解、内化新知——迁移、运用知识”的思路进行。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生能全面、深入理解矛盾的内涵、属性。2.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矛盾知识学习,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认知事物的能力。
2.在学习中,学生辩证思维,深入、全面理解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继续得到增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五、教学难点:
矛盾、矛盾的属性。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部分金庸武侠小说、视频片段
七、教学方法:
导学法 情境教学法
八、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谈话导入新课,你看过那些金庸的武侠小说?好看吗?印象深刻是哪几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共14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印象深刻的是《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老师继续设问: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什么好看呢? 学生简要回答,老师归纳。
金庸的小说大气、气势恢宏、情节紧张、有历史凝重感;其实,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富有哲理,有什么哲理呢?
学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预习教材。
1.学生探究新知,把握知识点,梳理主干知识。2.学生可重点学习以下知识:
(1)矛盾的内涵。基本属性有哪些?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二者有什么关系?
(三).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梳理主干知识,把握知识点,整体感知知识。老师略加归纳、小结。
(四)学生结合问题生成单探究、内化新知。
1.学生回答印象最深的是金庸的哪部武侠作品?如《倚天屠龙记》。主人公叫什么?什么出身?什么身份?我们可以得 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张无忌;武当派“张五侠”的儿子,可谓是根正苗红。后来成为明教教主,也就是魔教教主,在他的身上体现了身份的对立、统一)
顺势引导学生归纳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学生列举小说中矛盾着的事物(注意角度,适时引导)
(1)社会层面:
a.张无忌明教教主pk妻子赵敏元朝郡主。b周芷若峨眉派掌门pk邪教武功。
c在金庸的其他作品中不胜枚举:学生列举,(2)自然层面:
a少林功夫至刚——武当功夫至柔。b倚天剑——屠龙刀。
c其他作品中比比皆是:化骨绵掌——吸星大法;七伤拳——伤人伤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思维、认识层面:
作品中很多人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学生自己归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方面。哲学矛盾是对具体矛盾形式的概括、总结、升华,哲学矛盾与具体矛盾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明教被称之为什么?与名门正派是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归纳(魔教。势不两立、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结论: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具有斗争性的属性。
4.没有正、邪势力的江湖存在吗?为什么?正邪势力较量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归纳(正、邪势力虽然水火不容,但相互联结,共同构成江湖。)
结论: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具有同一性。
内涵: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没有正何谈邪,没有邪何谈正,正、邪相对而存在,正邪双方共同构成血雨腥风的江湖——同一性是相对有条件的)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张无忌正派出身,担任明教教主,本身亦正亦邪;当张无忌离开周芷若时,周芷若立马转化为邪恶势力的化身;赵敏则恰好相反。再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同一性是相对、有条件的。)
思想政治_文化生活 篇五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
一. 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 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三观等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2. 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3. 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1)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1)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1)教育,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劳动者素养,促进经济的发展 2)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经济中的作用突出。
2)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提高文化素养 2)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3)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1)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核心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3)中国把发展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激发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4)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文化在现代化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个全局性的作用。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其表现:
(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品,思想道德素养)
3.文化塑造人:(1)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2)------------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遗产:是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个,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1)文化是世界的: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个普遍规律 2)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文化是民族的:
1)由于各民族政治的和经济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着差异 2)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格特征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
(1)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2)原因: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用本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
(3)原则: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4.如何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维系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用各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原则 5.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4.传统文化的作用:好的促进,不好的阻碍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辩证的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对于符合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予以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腐朽的予以改造和剔除
(3)根据时代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6.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具体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根据时代发展增添新的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2)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8.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教育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3)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4)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5)教育方式要不断变革(3)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途径: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尊重文化多样性 4.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立足于社会实践
3)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4)注入时代精神,体现时代内容 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多元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立足社会实践
3)学习,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4)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5)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6)海纳百川,融入百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7)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 2)中国的文化创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国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定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意义: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由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民族凝聚力(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
(4)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每个人都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原因: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忧的原因:市场自发性,商业传媒性 2.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称为大众文化
3.落后文化: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
影响: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应对:对于落后文化,应通过科学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于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 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 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地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时客观事实
(3)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5)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5.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抓住其灵魂,突出其主题,把握其精髓,打牢其基础
(2)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6.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7.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1)教育具有基础性,现代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2)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
(3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4)能够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5)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4. 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关系:(1)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素养(2)加强思想道德素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5. 怎样提高自身双修养(面对道德两难问题)
(1)加强自身的双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双修养,不断追最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4)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6.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立足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4)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智慧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篇六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48元
推荐语:如何将“霜叶红于二月花”、“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妙处说得令人心服口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好在哪里?《背影》中的父亲“很不潇洒”且“违反交通规则”的形象里蕴含着什么美学问题?薛宝钗、蘩漪、周朴园是坏人吗?在这里,作者细细分析了不下百篇的文学作品,带你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细品经典之美。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定价:58元
推荐语:当前语文教学脱离作品的顽症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日益扩散之势。无效分析已成为制约语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而对作品的有效分析则是检验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有效分析的妙处在于:既展示独特的视角,给予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的深刻启示,引发思维的震荡,同时分析文章本身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孙绍振教授的解读正提供了这种“精微的生成”。
孙绍振:《演说经典之美》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38元
推荐语:本书为作者在东南大学的讲座,根据录音记录稿整理、修订而成,内容包括:
另眼看曹操――多疑和不疑;
青眼看宋江,法眼看武松――人性、神性和匪性;
复眼看鲁迅――杂文家和小说家矛盾;
冷眼看钱钟书――对浪漫爱情的消解;
正眼看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
凤眼看古典诗歌赏析――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
笑眼看中国古典小说――美女难逃英雄关:
慧眼看文学经典――真善美的“错位”;
换眼看幽默和雄辩――“他圆其说”和“逻辑错位”:
天眼看科学家――造福人类还是毁灭地球。
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定价:19.80元
推荐语:站在当代语文课改和学科学术研究的制高点上,与大师真诚对话,洞悉思想的甘苦艰辛:走近大师的心灵,倾听历史的遗韵回声。本书分别对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四位现代最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清晰地展现了他们的精神实质和对语文教育实践的思考进程。
潘新和:《语文:审视与前瞻――走近名家》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32元
推荐语:这是一本在语文教育领域探新求变、激活思维、引领方向的书。本书对话王富仁、钱理群、孙绍振、曹文轩四位名家,对他们的语文教育观做了系统的介绍与细致的剖析。名家的教育观连同作者的批判,将给语文教师以丰盛的精神享受,对语文教育实践也势必产生深邃、持久的影响。
赖瑞云:《混沌阅读》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出版定价:25元
推荐语:传统语文学科中心主义的弊端主要在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领域,如何处理“建立线性知识体系”与名篇佳作原汁原味阅读之间的重大矛盾?文本解读如何做到“多元有界”?当代的语文课堂如何既超越古代混沌,又超越现代的线性序,而成为容纳线性秩序的更为高级的混沌序?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对于历史及当代众多语文教学思想条分缕析,引人深思。
赖瑞云主编:《语文课程理论与应用》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定价:29.80元
推荐语:本书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省级精品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不仅引入了当代教育学的系统理念,而且结合课改以来的偏颇举行反思,以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对权威理论加以补充和修正。同时,本书立意的重点之一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对于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的学术争论、学科历史沿革等等都忽略不计,但是,全书仍然理论、底气十足,学术活力一目了然。
王立根:《作文智慧》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定价:35元
推荐语:真诚对话著名作家、教授――谢冕,孙绍振、曹文轩、叶永烈、高洪波、张晓风、北村、江浩、梁小斌……尽显才华与睿智;40年来,不懈聆听万名学生的作文心声,今天,精心化为200篇学生作文的充满智慧的文本解读;全书告诉你一个答案:什么是作文?作文是跳动着的生命!写好作文靠什么?靠智慧。这就是学生喜欢王老师的原因,是他的学生作文屡屡迎风招展的“秘诀”。
王立根:《我说语文――语文教学退思录》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定价:26元
推荐语:本书集合作者在各种座谈会上的发言、演讲稿而成。王老师侃侃而谈,和你聊起他从教四十余年逐渐积累的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教什么?教学生写字、读书、作文而已;语文教学之难,难在何处?难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外部环境的压力;内外兼修,根深叶茂,才能做好一个语文老师!
陈日亮:《我即语文》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定价:39元
推荐语:“我即语文”是作者对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自我期许和终生追求。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勤于教书、能够教好书的指导者,还应该是一个既能体验语文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者。除了语文课堂,他还应该有自己的一块语文校园地,躬身其中,亲知甘苦,自得其乐。他既要用语文育人,更要以语文修身,应该让学生从他身上,看到学到许多更亲切更生动的语文。
俞发亮:《中国学生作文怎么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出版定价:26元
推荐语:这是一本关于“作文争议”的书,“争议作文”实际上是“优秀作文”的特例,它处在“优秀作文”上下左右的边缘上,好像落在边线上的足球。作者精心搜集了近百篇中小学生“争议作文”,它们几乎触及“优秀作文”上下左右的所有边缘底线,从写的内容到写的样式。本书从不同方面揭示了“优秀作文”何以优秀或何以不能优秀的种种规则,把当前语文教育界关于“作文”“写作能力”“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集中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具体地了解所面临的现状,所要解决的问题。对希望自己的学生或本人的作文能在中考、高考中跃居前列的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从这些角度来研究“作文”与“写作能力”,从这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或改善自己的作文品质,应该是一条比较有把握的捷径。
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育》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出版定价: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