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一封信》教案【优秀10篇】3-17-45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里是快回答细心的小编Waner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语文《一封信》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

语文《一封信》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

(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语文《一封信》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会写“出国、半年”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学习露西的乐观坚强。

【教学难点】梳理第二封信的内容,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1.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相互通信来往,一向注重格式和用语。通信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有位露西小朋友给他的爸爸写了两次信。想知道她和爸爸说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6一封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信的有关情况,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学会识记。

①注意读准后鼻音“封、灯、冷”,“束”是平舌音,翘舌音“朝重束”,前鼻音“肩团鲜”。

②识记生字

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锅、刮、”等字。

联系生活场景识记:比如“期”在在日历和课程表中出现,“削”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组词扩展:如“修”字,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削好削皮铁锅小锅朝着朝代刮风刮胡子胡闹修理修改寒冷冷冻肩上肩膀团结团圆重复重写写好完好期待期盼结尾结果一束结束鲜美鲜艳

(2)学习多音字:、重、结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她朝窗外望了一眼。

会议结束了,领导的温暖的话语还回环在耳畔。

在这里,“朝”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还有一个读音是“zhāo”,意思是“早晨”,“结”读“jié ”,意思是“结束、终了”还有一个读音是“jiē”,意思是“坚固、牢固、健壮”,组词如下

朝cháo(朝向)(上朝)结jiē(结实)(结果)

zhāo(朝阳)(朝三暮四)jié(结束)(打结)

②读一读:

在朝(zhāo)阳的照耀下,院子里的太阳花慢慢地开了。

奶奶的身子骨还挺结(jiē)实,生活还能自理。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冷清空气调节,就是调节房屋、机舱、船舱、车厢等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使达到一定的要求。

肩膀人客来往少。

空调人体颈下臂上部分。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四、学习“会写字”

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圆珠灯”等字。

②形近字比较:封-街今-令电-龟

③熟字加部首或部件:“信写支笔”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今、写、支、笔”,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信珠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封”左右等宽,“圆”全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信、珠、笔”,学生练写。

“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你,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指导,细致入微,规范学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得数量词:一封信、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量词说话。

露西拿起(一支)圆珠笔,开始给爸爸写信,第二封)信,比较乐观、坚强,给爸爸说出现在生活得很好。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从本课中认识了小朋友露西,看了她写给爸爸的两封信,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学会了正确的写字方法,科学的识字方法。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一封信》教案 篇三

1、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教学:

①懂得写信的格式,写各部分应注意的事项。

②注意用语的得体。

2.过程和方法训练:

①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②注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①了解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②培养学生在小伙伴的交往中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习作重点

1.以书信的格式,介绍自己和远方的小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和建议。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3.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⑴了解本次写信的内容和对象。

②了解书信的写作格式。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积累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今天,就让我们和远方的同龄人交上朋友吧。

2.生自由畅谈建立联系的方式---书信。

3.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4.生汇报:读书活动、救助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

5.讨论交流:自己在书信上最想说的事。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同学们说的真好,就写你最喜欢的活动吧。

2、讨论特点,明确要求。

(1)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也可以先写活动想法及建议,最后介绍自己。

(3)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写。既可以个人名义写,也可以小组的名义写。(4)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

(6)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尝试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一)引导学生写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活动和建议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指导写作。

(1)写自己打算开展的活动,要求写得既有意义又有趣。写时还要把活动的过程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意义又有趣的地方要写具体。

(2)对活动的建议要切实可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3)写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在告诉对方打算开展活动的想法时,在提出可行的建议时,都应该说话委婉,掌握分寸,情真意切,有诚意,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4)观看自己所带来的信件,再次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

(5)注意信封的写法: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教师要重点强调。

(二)引导学生想象脑海中既有意义又有趣的活动。

(三)确定观点 各抒己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各抒己见,大家评议。

(四)指导写法,理清顺序。

1、写活动还要把活动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2、对开展的活动,你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4、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应牢记。

5、语气要委婉,情真意切,有诚意。

(五)说说自己的提纲及思路,请其他同学评一评。

(六)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

一、第一步: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嗦没有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写出评改意见和建议。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二、第二步: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

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一封信》教案 篇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书信体格式和语言特点。

2.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二、学习重难点:

1.在平常的语句中读出浸透在其中的父爱。

2.理解“儿子变了朋友”的含义,从文中读出父亲与儿子交流时的恳切、真诚与平等的心态。

三、学法指导:

1.先自读课文,初步理解信的内容。

2.再了解背景,阅读《傅雷家书》、《傅雷遗书》、《干干净净的傅雷》等文。

3.精细阅读,咀嚼课文中的平常语句,不仅读出深沉的父爱,而且透过文字表面,读出深藏其中的父亲与儿子交流时的恳切、真诚与平等的心态。

四、预习内容:

1.读课文,看注释,了解作者、《傅雷家书》、傅聪、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相关材料,理解相关生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书信格式。可参看《同步课课练》本课基础练习。

2.填空:

⑴傅雷是著名的________家、文艺评论家。其翻译作品共34部,代表作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巨人三传”《_______

_____》、《米开朗其罗传》和《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⑵解释下列词语。

①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内容: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笔墨用意和思想情感。

⑴“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得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关键词:“没一天不”、“翻来覆去”。

⑵“只是你的一切会终身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关键词:“随时随地”、“又快乐又惆怅”。

⑶“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儿子变了朋友”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⑷“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关键词:“悲喜交集”。

⑸“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关键词:“毕竟”、“永远”、“圣洁的、慈爱的”。

2.比较阅读:阅读《傅雷家书》中那些“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雅,又微妙又率真”的信件,体会深沉的父爱。

六、巩固练习:

《同步课课练》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题(P26-30)。

《一封信》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4。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

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

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

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

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

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一封信》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及策略

我们知道语言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通过听、说、看和操作一系列活动不断达到大纲中大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目标。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的表达了母亲与宝宝之间互相友爱的情意。

在进行《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这一活动时,我着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互相关爱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妈妈之情感。(重点)

解决难点:欣赏散文,知道秋季来临时,叶子的变化及和大树之间关系时,我以歌曲导入并采用提问法,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积极讲述。

本次活动中,我运用的教具有:音乐磁带《小树叶》、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范画、字卡、制作信件的材料若干。

二、活动名称

《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大班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树妈妈与小树叶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妈妈爱的同时,也应主动关心妈妈。

2、欣赏散文,知道秋天来临时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3、学习并理解“笔直、吸取、露出笑脸”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磁带《小树叶》、范画一幅、字卡若干、

配套散文磁带《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

2、学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白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幼儿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二)感知活动

1、谈话:让幼儿结合经验,讲述秋天到来时,大树及小树叶的变化。

2、教师出示教学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怎么啦?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怎么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录音磁带

提问:是谁给大树妈妈写的信?

大树妈妈读了小树叶的信后心情会怎么样?

4、欣赏散文第二遍

提问:小树叶在信里对大树妈妈说了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可适时散文中的语句给予指导

(三)游戏活动

讲讲做做玩玩

1、散文中城市里出现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学习字宝宝“笔直”。

2、大树妈妈每天从土壤和阳光中吸取养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 “吸取”。

3、露出笑脸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学习字宝宝“露出笑脸”。

听口令游戏玩法:老师说词语,幼儿自由摆姿势。(提醒幼儿注意安)

(四)情感体验

让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操作活动:给妈妈的礼物

幼儿集体写信:——画出或写下对妈妈的爱。

结束活动:收拾学具,集体去寄信。

语文《一封信》教案 篇七

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

1.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还有3个多月就要结束了, 2000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多少关心、多少帮助、多少鼓励啊!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二、自主审题、选材

1、请快速阅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生谈审题之后明确的习作要求。

2、师: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和要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就要围绕习作要求和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来进行——选材。

同学们,六年的时光,一定有那么一位老师给你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情:一次倾心的谈话、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又或是一次令你心跳的家访?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3、小组讨论,个别发言

4、这些同学说的例子都很好,那么老师给这么多回忆,我们不可能在信中一一倾诉,那么这些材料如何取舍呢?我们在选材时要遵循几个原则——(板书:真实、典型、新颖)

三、例文引路,学习表达

1.有一个同学,他把也在毕业前夕给自己的老师写了一封信,我们看看他选择了什么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例文见教参242页)

2.出示例文,学生自读。(对于借鉴到的表达方法可在资料上圈圈点点)

3.组织交流,集体评议。

(1) 例文中,小作者写了哪些事?文章表达了小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小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 你领略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4.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

(1) 围绕中心,选取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2) 详略得当,写清细节。

四、列提纲

1.在审题、选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我们别忘了先写提纲。提纲可以使我们的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出示:写提纲要求,学生动笔写提纲。

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目、二是中心思想、三是内容要点及写作顺序、四是详写、略写的提示。

五、回忆格式,下笔成文

师:提纲列好,我们就可以下笔成文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一封信,在动笔之前我们再回忆一下书信的'格式。

1.复习书信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2.出示温馨提示:

(1)要围绕中心,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

(2)内容要真实,详略要得当,细节描写要生动。

(3)抒发真情实感。

(4)注意书信的格式。

3.难忘和老师相处的那一幕幕!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让我们把心中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写下来,把心中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写下来,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

4. 学生回班完成作文。

板书: 习作七

审题写信 忆事 抒情

选材真实 典型 新颖

列提纲

语文《一封信》教案 篇八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有在外地工作或务工的亲人朋友吗?在你想他们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打电话、微信、QQ视频、写信,等等)引导学生往写信上说。你在信里会写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小露西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爸爸的思念之情。(板书:一封信)

2.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看到课题自由提问。

二、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1.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有的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文本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就共同讨论。下面,带着你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吧。朗读过程中记得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

2.回馈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

(1)出国?今天?圆珠笔?开心?以前还有?台灯?这时?阳光?电影可通过点读、“开火车”读、领读等形式巩固记忆

(2)师引导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说出文章大意。

(3)解决同学们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有感情的朗读前3个自然段,有不懂的问题可做上记号,一会儿共同解决。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老师根据文本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剖析人物性格。

(1)露西十分想念爸爸,她决定怎么做?

(2)露西放学回家,发现妈妈还没下班,她是怎么做的?

(3)你觉得露西是个什么样的人?

4.细读第3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让学生说出露西当时的心情。(低沉、郁闷、不高兴)

6.拓展: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说话。

第二课时

1.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课文4~14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感受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难点

体会露西的心理变化,感受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

2.引导学生复述文章大意。

3.带着“低沉、郁闷、不高兴”的情绪读露西写的第一封信。

二、学习4~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4~14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我们过得挺好”这一句呢?(高兴、积极)多点几名学生读,读出感情来。

3.妈妈的话锋一转,一下子将露西的心情改变了,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说出从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中可以看出。如:“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4.(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点读、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露西已由低沉的心情变得开朗、积极起来。

5.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露西的爸爸在收到这两封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一封信更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当小老师轮流教读。

2.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每个生字需要注意的笔画、占格等。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价。

《一封信》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妈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事情的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教师:可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抗战资料。走访家长,了解书信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理解“殊死”等词语。

2、再读课文,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了解事情的起因。

预习学案:

1、预习本课生字新词。

(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方法:可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1、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师板书课题(“不平常”用红色粉笔写)学生读课题。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挖出题眼“不平常”留作悬念激趣。

(信为什么不平常呢?)

二、预习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拿出预习笔记,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并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寡”字在书写时,注意下面是“刀”,不要写成“力”了。)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如:“敌众我寡”、“殊死”、“惨烈”等词,师引导学生一起品味体会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预习笔记。

(“我”的战友赵蒙生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为了不让英雄的妈妈伤心,战友们代赵蒙生给母亲写信。而这位英雄妈妈在接到第一封信时,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在了,为了让战士们安心打仗,她强忍失子这痛,坚持托人代笔回信的感人故事。)

5、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

三、质疑探究:

师: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故事了解到这里,孩子们,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质疑:

1、文中写了几封这样的信?这些信是是谁写给谁的?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过渡:同学们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不逊色,下面请孩子们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以上问题。看看谁是最棒的!

3、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在小组内与合作伙伴交流。

4、班内展示:

(1)生汇报: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封这样的信。

A、分别指名读一读这三封信。

B、这三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第一封信是排长替牺牲的战友赵蒙生写给母亲的;第二封信是赵蒙生母亲请人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是替赵蒙生母亲写信的大叔写给战士们的。)

(2)生汇报:“不平常的信”具体指的是第三封信。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第三封信,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从中感受到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4)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牺牲)――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英雄母亲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最后一封信)”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的条理。

5、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战友赵蒙生牺牲的那次战役中去。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听同学读了这两段话,你们脑海里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一个是战火纷飞的画面,一个是战士们因为战友赵蒙生牺牲了的悲痛场面。)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殊死”、“至关重要”、“尽管……但……”、“非常”、“落荒而逃”、“光荣牺牲”)

四、达标检测: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封信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拓展:

总结:同学们,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但对于失去战友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这要是让赵蒙生的母亲知道了,她该有多伤心啊!所以才有了战士们定期给英雄妈妈写信的“欺骗”行为。从这些欺骗行为中,我们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拓展: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类似的“欺骗”行为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练习2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不平常的信

赵蒙生牺牲

(起因)

排长写信

(发生)

英雄母亲回信

(发展)

最后一封信

(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问什么说它不平常,了解信中的内容,知道生活中会有善意的谎言,一定要了解情况,做好自己的判断。让学生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一封信》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文理解举例在书信中的作用,积累文中的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交流深刻理解书信中所讲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母的爱子之情,培养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体会书信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块用来出示预设问题及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一生中会拥有许许多多珍贵的东西,(问学生)生命中你最看重什么?为什么?(生答)(老师归纳)我们每个人最看重的事物也许不一样。有人最看重艺术,愿意为艺术奉献终生;有人最看重自由,“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人最看重学识;有人最看重健康;有人最看重诚信等等。然而不管你最看重什么,人的生命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也应该是人人必须看重的,那就是亲情,它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的永恒。

今天,我们来学习刘亚洲先生《给儿子的一封信》,这封信寄托着父辈对子女浓浓的真情,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少新的感受和启发。

二、解题

1、介绍作者刘亚洲先生。

刘亚洲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军,1972年人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1984年,南国有战事,随军采访,负伤,创作了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响。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语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创作了《广场》、《之死》、《实录》等作品。多次获奖。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2、读了标题后,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明确:刘亚洲先生为什么要给儿子写信?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解读这封书信的关键。

三、初步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文后字词积累,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思考“解题”2中提出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

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①刘亚洲先生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这封信?

讨论后明确:(老师补充介绍)这封书信原来有个题记:“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遂作。”联系全文,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才让作者意识到“十四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进而联想到在这个人生的台阶上,有人胸有大志,例如:“我和你妈妈都是十五岁参军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十六岁参军、“闹红”的;有人失足,进了劳教所。作者在这个重要关口给儿子写这封信,是企盼儿子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打造生命辉煌的篇章。

②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信中提出了儿子的'优点:一是“心地善良”,一是“具有平民思想”;还对儿子提出了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④个性化感悟:师生共同体会书信中蕴含的情感。(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进行引导:父亲肯定儿子优点时是怎样的感情?为什么要对儿子提出希望?文中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站在父亲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这封信充满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其中主要有这样几种情感:

A赞许、欣赏之情。作者认为儿子具有优秀的品行,“心地善良”,“具有平民思想”,这些都是作者赞许、欣赏的地方。文中列举了他对大自然充满爱心的事实,同时还称赞他诚实,不说谎,并且我们“反过来也被你的行为所教导”。“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最重要的灵魂”,谈儿子的“平民思想”时,写他喜欢去平民居住的胡同,不以自居,儿时坐小汽车“宛如做了亏心事”,有时在街上拾起别人扔的废纸放进垃圾筒。事情虽小,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儿子的这两个优点,正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本,故而作者充溢着赞许、欣赏之情。

B担心、忧虑之情。儿子身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举轻若重”,“意志稍缺”等。“小时候,别人批评一句,你牢记许久。考试前,你如临敌;考试若小挫,你总苦苦焦虑不安”,“有时候做题答案与同学一致,明明是自己做的,却怀疑:我是不是抄同学的?”这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性格对儿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儿子“考试小挫后也屡次发誓不玩游戏机,但常挡不住它的诱惑”,意志力还不够强,所谓“坚强者办大事”,因而父亲对儿子的缺点本能地充满担心、忧虑之情。

C希望、渴盼之情。.基于儿子的不足之处,父亲提出了两点希冀: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这两点正是一个人感悟人生真谛、追求生命价值的基石,正是一个人战胜挫折、迎来胜利、迎来成功的桥梁。作者饱含真诚的目光渴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早日拥有这两笔财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并解释词语:

倚马万言 净土锐减取悦熟稔 希冀 豁达 诀窍

2、思考:十四岁作为人生的一个台阶,你认为还必须具备怎样的一些品质?要求:(1)要言之成理,(2)形成文字,准备下一节课演讲发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书信内容。

二、个性化论坛

1、请同学们围绕下面的几句话充分发表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①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它。对社会上那些作践自我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浪费生命的现象,我们应该鄙视。然而珍惜并不等于固守和过分的在意,如果你一味地去担心生命的消亡,一味地看重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陷入自怨自艾的精神泥潭中。课间为了点小事和朋友闹了矛盾,生活中不容许别人对你有任何误解,丢了一块橡皮你牢骚满腹,一道难题你没有做出来你伤心不已……这些都是你太过看重生命的缘故,这不是一种面对人生的良好心态,如果你想到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生命中还有其他很多分量更重的事情,也许你就会释然些。

②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

人生中有很多很多的财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聪明的廪赋常常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因素。但后天的许多品质往往比聪明更有用,更让人倾心追求,比如:坚强的意志。它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牢记的,也会在事情的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最能反映个体的精神面貌。很多人都认为:坚强的意志是人生的支柱,它能克服人的种种惰性,是比聪明更重要的财富。

③生命是一种宣泄,生命是一种咆哮,生命也是一个有无。

“宣泄”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疏散吐露心中的积郁。“生命是一种宣泄”要比这解释含义深广得多,它不仅仅指一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要时常疏散吐露心中的积郁,它还有其他的种种理解。从出生到消亡这样一个过程,人的能量在渐渐地逝去,这样一个过程是“生命的宣泄”的过程;一个人的思考和想法有向他人表达的欲望,这样的行动也可以称之为“生命是一种宣泄”……

“咆哮”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虽然人的暴怒喊叫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内容,但“生命是一种咆哮”绝不仅仅指这一点,它还有其他的种种理解。“生命的咆哮”可以比喻人生的过程也应像水流一样奔腾轰鸣,生生不息,轰轰烈烈;平淡虽然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但很多人会在某一情境中产生突然的能量爆发,比如逆境时的奋起,这亦是一种“生命的咆哮”……

“生命也是一个有无”意味着生命是一个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人的生”是基因排列的“有序”形式,“人的死”便化为了能量的“无序”形式。生命过程中还有很多“有无”;“有”可以理解为“拥有”, “无”便是“失去”;哲人说,有无相生,现象与本质中,矛盾中,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里,艺术中,“有”“无”常常是相依相存,相互转化的。

④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身体、感受和生活方式,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做人理所当然地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一个人的精彩。那为什么要“再做别人”呢?文中说:“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其实,当你听从了父母的教会和吩咐,当你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你的身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他人的影子。而且,一个人也不可能纯粹地为自己而活着,你得考虑你周围的人,你常常会为他们而活着,甚至做着自己不太愿意的事情,但这也是必须的。这些都表明:你是“在做别人”。

2、讨论:十四岁作为人生的一个台阶,你认为还必须具备怎样的一些品质?要言之成理,可以进行演讲和辩论。

点拨:必须具备的品质是要有理性,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和理解等等。

三、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积累有关“人生感悟”的哲言妙语。

2、背诵文中有哲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