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孔子启发式教学优秀9篇7-19-96

下面是小编沧海红颜给大伙儿分享的9篇启发式教学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篇一

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不同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启而迪之,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在围绕教学大纲备课时,教师不仅要熟悉授课内容,更要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习是备课的重点,也是关乎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

2各种启发式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方针,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包括提问启发、对比启发、类推启发、病例启发等。

2.1提问启发式教学

即教师将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成问题,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时,可以提问:“关于瞳神紧小病因病机的学说有哪些?”。通过引用倪维德《原机启微》“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搏水,水实而自收”,提出“什么是强阳搏实阴论?”通过引用黄庭镜《目经大成•八十一证•瞳神紧小》“因劳伤精血,阳火散乱,火衰不能鼓荡山泽之气生水滋木,致目自凋,而水亦随涸”,提出:“黄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如何认识?”。通过上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将该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实两方面:实者为外感热邪或肝胆火热,火邪攻目,煎熬神水,黄仁受灼,致瞳神展缩失灵;虚者为劳伤肝肾或久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神水受伤,瞳神失养。教师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对比启发式教学

对相似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总结归类,找出异同。例如“针眼与胞生痰核均表现为胞睑硬结,二者如何鉴别?”,引导学生从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症状、病势、病程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疾病。也可以是不局限于某个章节,模拟临床,直接从症状着眼,例如“患者自诉视一为二,应考虑哪些疾病?”。对比启发式教学是在前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运用横向思维,改变了僵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巩固了教学效果。

2.3类推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医眼科之前,均已学习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中医眼科学亦属于中医体系的一支,故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中医理论,推导出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聚星障之风热客目的辨证论治时,从症状上来看,由于病邪为外感之邪气,故推导出该型病情较轻,以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抱轮微红为主,全身症状、舌脉同外感风热的表现;继而推导出其治法应以疏风散热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又锻炼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2.4病例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 篇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2303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2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但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都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问:“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了下去,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 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在求知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勤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得到知识。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一段时间有恒心,但未必一生有恒心。要做到“学而不厌”,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不是欲求功利。若求功利,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感到学无止境,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用此语教育弟子从师要广泛,谁有道就跟谁学,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应广博地学习,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世人皆可为师,只要你虚心,且善于发现,勤于学习,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道德修养有帮助。

与此同时,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同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就应该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就不会理解书中的深意,将会越读越糊涂。但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读书,那就是空想,就是神思殚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孔子这种不仅强调苦学,还强调善思的学思并重的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又一贡献。

4 由博反约,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孔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的知识,知识多是为了“笃志”,为了“约之以礼”。这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的问题。“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博”是拓宽知识面,“约”是概括归纳提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博”就不能正确的概括归纳,就谈不上“约”;相反,没有“约”,不把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那么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人不能掌握精到的知识,认识没有中心,便不能付诸行动。所以,“由博反约”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

孔子还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宽广。孔子本人也是勤学好问,“每事问”、“无常师”,因而成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但是,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非也,予一以贯之”。见识多思路广,对事情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以约驭博就如同用一丝红线串起无数散落的珍珠而成为一件完善的艺术珍品,有珠无线或有线无珠,虽然有用,但其价值就大大地降低了。

5 积极倡导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乐学的认识:“学而识习之,不亦乐乎”,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不仅自己乐学,而且还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美不胜收,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呢?

一是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孔子教学时,常边弹琴边讲授,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文化知识的熏陶。《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二是注重“民主”教学。《论语•先讲》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在优美的音乐中,孔子启发学生各言其志,他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不加干涉。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于意识。三是表扬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例如,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称赞子贡“告诸往为而知者”,赞赏颜回“闻一以知十”等等。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乐此不疲。孔子“乐教”,他“乐教”的成功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上述五项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而且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矛盾,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某些基本规律,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联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这些虽然不是孔子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教学原则的体系,但是他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确实有内在逻辑,蕴含这样原则体系。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曾用一段精采的语言称赞他的老师的人格和教学艺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细加品味正是概括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五项主要教学原则。总之,研究孔子关于教学原则的主张及其在发展演变中的成功经验,对于充实当今教育实践将会有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著。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5.

[2]朱熹注。论语章句集注[M].世界书局印行,1985.

[3]李国钧,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戴文博主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孔子启发式教学 篇三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是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的,这基础便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常常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问题、表述教育主张的逻辑起点。孔子首先认识到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所谓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这一论断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刚出生时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既然人的先天素质很接近,而教育在塑造理想人格上起了重大的作用,只要你具备了一个正常人的素质,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并通过自己努力和教育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有其相通之处。应该说,“有教无类”的主张闪耀着朴素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光彩,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的教育主张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很大。宏观层面来讲,根据《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微观层面上讲: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育的权利,这里的教育不是停留在上学这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不管学习好与坏,学生都应当接受平等的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把目光着眼于每位学生身上,不要局限于部分优等生的身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每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二、孔子的教育目标:君子儒、德才兼修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家,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修的“君子”。他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雍也》)。他对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与素养的综合表达可以用《述而》中的话归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有远大的抱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处世原则、广博的知识)。他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意思是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使一般人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归纳起来,上述表达概括了君子应该具有的两个品格:一是“修己”,二是“安人”。

“德才兼备”早在古代就有的产物,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东汉张衡在《应问》中就有过这样一段话:“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由此可见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要你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作为职业,你的素质就会定格了。教师作为人类精神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给人一杯水,就必须有一桶水”的高风亮节,只要站在了学生面前,你就要抛弃杂念,把一腔热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受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综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把培养以德才兼修的人作为树人理想。概括地说,把培养德才兼修的人使其具备这样一些品质与道德的人物。总之,孔子把培养、塑造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正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教育目标非常契合、一致,我国教育要求的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全面培养国家的栋梁人才作为其宗旨,并常抓不懈。

三、孔子的教育内容:六艺四教,博采众长

孔子办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素质之才的。所以,他更注重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的。孔子从研究整理的大量文献中选出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在这六部经典作为教科书,即后来的“六经”或“六艺”。其教学内容可概括为:传“六艺”,授“六经”,以“四教”。这里涵盖诸方面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涉猎十分广泛。

当前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出现,而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如果因循守旧,不接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只有博采众长才能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

四、孔子教育方法:因人而异,注重启发

孔子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其实施教学实践中,也同时创造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从《论语》的论述过程仍能看出其主要精神。

1. 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不同和有针对性的方式施行教育。

因人而异也是当今教育学的教育原则之一,纵观古今在教育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原则成功的例子很多。曾国藩善于根据儿子的气质,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如针对曾纪泽记性差、悟性较佳的特点。他给儿子的老师写信说:“纪泽读书记性差、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请子植弟将纪泽儿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数十遍而已,不必能背诵也,亦不必常温习也。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若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而已。”读书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正是合于儿子的秉性和气质,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典型例子。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的主导——教师更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其更好地得到发展。

2. 注重启发。注重启发式教育也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提出了“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按照宋代学者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咨啡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在教学上,孔子出色地运用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思想,而且他的启发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正面诱导,或者旁引侧证,或者“叩其两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提出问题,或者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

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篇四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启发式教学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一味地追求高分数,甚至有时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教师上课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严重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谈不上自我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增强他们学习的决心与热情。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指导思想,是讲授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载体,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的法宝。通过对当今中学英语课堂的观察与实践,笔者对启发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要运用好直观的启发教学,使教学形象、直观、活泼、有趣

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等直观手段,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促使他们用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例如,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又如上“Life on the go”这课时,利用自制的CAI课件给同学们看电脑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对电脑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二、要运用好设疑式的启发教学,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子: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 ,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认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需要,然而,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下课查资料,第二天告诉我。这样,我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要运用好讨论式的启发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相互交谈,大声议论,从而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例如,我在上“Aswan Dam”一课时,待学生理解课文后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问道:“一个国家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钱财建造这么一个大坝,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则时而给予鼓励,时而提出反对意见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看问题更全面。例如,一个学生提出可把大坝上作为公路一段。我就提醒说那会污染水资源,如果一辆油罐车在大坝上翻车了怎么办?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也有类似的条款。其他学生也提出要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水养殖业等等,整个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思维也非常积极,效果很好。

四、要运用好对比式的启发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对比式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外语教学法都引用的基本方法之一。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启发学生去找出英语中音与音,词与词,句与句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使学生进行联想,建立起英语概念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并使学生在大量的陌生的语言材料中找出多种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例如:我在讲到sometime时就列出sometimes、some time、 some times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们似曾见过,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一时间”, some time表示“一些时间”等等教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如学There be结构时,就将它与 have(has)进行比较,明确指出There be的地点性和have(has)的所有性,使学生能更好的区别它们的意义和它们的不同用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在语法教学中,英汉两种语序比较也很有启发性。因为在很多句子中,英语语序与汉语语序不同,甚至相反,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致的。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就给学生指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尤其是不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这一方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当然,运用启发式教学的途径是各种多样的,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并不断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韩英。谈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启发式教学。黑龙江教报,2004,(2):103-104.

启发式教学策略 篇五

一、给学生自主启发的空间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启发、思考的过程,就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克服过去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实现由“教”向“学”过渡,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牛学习的帮助者与合作者,营造了一种教学民主气氛,建立了一个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好与合作的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天系,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主动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状态;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宽松、友好、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启发性学习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启发教学通过“问题情境——猜想假设——获取信息——建设模型——解释交流——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哭注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牛克服机械记忆概念、原理、公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三、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在启发过程中开展独立的、个人化的自主学习,其形成的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见解,是合作性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而合作学习促使启发结果的提升,它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但学生又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往往就是很好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指导学进行合作学习。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要均衡学生的成就、能力、性别和家庭背景,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有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有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有思维比较深刻的学生等;同一小组内有男有女,有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员,可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篇六

【关键词】精读教学;启发式;积极性;主导

教学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自己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直接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从教人员无不在积极探索寻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良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启发式教学便是其中的良策之一。何为启发式教学?如何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我将结合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来谈谈启发式教学在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有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并且不断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大学生的扩招政策,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远不如以前,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人在上英语精读课程Why I Teach 一文时,是一步一步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老师先给出标题Why I Teach, 并说出一条自己教书的理由,然后启发学生“假设你是老师,请说出一条你教书的理由,后面说的同学不允许重复前面同学所陈述的理由,不管合理与否,正确与否,只要你能说出来。(目的是让他们的思维不受局限,体现积极思维)。因此学生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They provide the following answers:

1. I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a steady position for a girl.

2. I teach because there are 2 vacations with pay.

3. I teach because I should support my life and I don’t want to ask for money from my parents in the future.

4. I teach because I hated the teacher when I w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o doesn’t punish his or her students.

5. I teach because I like the girl in the same school. I will have more time to see her, to stay with her.

6. I teach because I like to stay with the young person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nd refresh my mind.

……

理由非常多,有些是合乎情理的,有些是出乎意料的,有些还是你可能想不到的,可正是这些出乎意料却又不易让人想起的理由激发了整个课堂,使整个课堂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这又符合当前提出的“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是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活跃了课堂,我觉得更好地运用了启发式教学。

随着对课文进行解读,让学生找出作者的“为什么教书”的理由。再把同学们罗列的理由与作者理由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下来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围绕一个这个主题在进行积极主动地学生,既学习了作者的关于为什么教书的理由,也收集了身边同学的理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课文学完之后,继续启发大家的思维。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吧。文中作者探讨了“Why You Study”,我又给学生抛出了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Why You Study”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了,然后给出各种答案,虽然有的同学的答案是重复了前面我们的“Why I Teach”的理由,但我觉得完全合理,而且也可以看出学生活血活用的。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就是这样吗?

在讲解 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 一文时,也充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讲到paragraph 7 & 8 时,启发学生思考Why did the author mention the advice given on the radio?有学生很快就联系到了Saving energy, Low carbon life, Being a green man 另外也有同学反应灵敏说,respond to the theme 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 还有同学说, That is what we learn from deer. 听到这各种的答案我趁机问出了下一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deer?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回答很应主题,比如说,

To put on a thicker coat in winter to keep warm;

To reduce the activities;

To reduce the cost of living;

To save energy ;

And so on.

在同学纷纷说出各种答案之后,再请一位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活跃思想。同时,我还就此问题进行延伸,问学生What can we learn from other animals,such as dogs, birds, cats, cow and so on?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材料搜集整理,下次课进行成果展示。 这样既引导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的,并且也锻炼了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更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高职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孔子启发式教学 篇七

1.双向交流孔子讲授仁义礼智,不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地侃侃而谈,弟子循规蹈矩洗耳恭听,而是师生敞开心扉,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问,启迪学生思考。所以遍观《论语》全书,大体记载的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很多问题的解答都是出于学生的发问。《论语•颜渊》篇记载: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在这段对话中,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士要怎么做才能称得上达”,孔子并没有立刻进行解答,而是反问子张对于“达”的理解,让子张先经过一番思考,孔子从中了解到弟子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引导弟子思考“达”的真谛。而如果是古怪刁钻的提问,孔子也来者不拒。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贡,言语功夫非常了得,时常爱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有一次,他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不满足,又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还不死心,继续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试想,如果没有子贡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二人的讨论又怎会如此深入?除了鼓励弟子发问,孔子也乐于与弟子聊天,在平等的沟通中给弟子以循循善诱的引导。《论语》中曾两次记载孔子与弟子关于志向问题的讨论。在这两次讨论中,孔子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友人,倾听着弟子们的志向与抱负,引导他们挖掘内心所求,树立美好志向。一句经典的“吾与点也”(《论语•先进》),更是引起了师生思想间的共鸣。通过平等讨论,既帮助孔子了解了弟子,也帮助弟子了解了孔子,促进了师生关系的亲密融洽。孔子与弟子间的双向交流,有时甚至还会采用辩论的方式。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就与子路、子贡对“管仲是否具有仁德”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试想,如果孔子没有给弟子发表观点的机会,而是直接给出他对于管仲的评价,很可能他就不能了解弟子内心对于仁的看法存在哪些偏差,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正。正是因为孔子给予了弟子发表观点的机会,使得课堂上不再只是师傅一家之言,而是你来我往的辩论互动,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找到更合理的答案。

2.“叩竭法”《论语•子罕》中对“叩竭法”有明确的记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凡事必有两端,譬如终始本末上下正反。孔子就鄙夫所疑之事的始末、正反等两端去叩问推敲,直到问到穷竭处,这正是《中庸》所说的“执其两端,用中于民”———执两用中的意思。这种“叩竭法”,实际上颇类似于今日之辩证法。辩证法讲矛盾,矛盾双方对应而生,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依相存、相互转化。通过辩证矛盾着的两端的对比,受教之人必能从中得到启发,在两端的对比中找到正解。孔子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启迪受教者辩证地思考问题。《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让孔子评价子张(师)和子夏(商)谁更贤,孔子认为“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于过之”,而“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于不及”。子贡听了这个评价,进一步认为子张的“过”比起子夏的“不及”要好些,但孔子却教导他过犹不及,惟有达到中道才为最佳。在这个例子中,孔子正是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启发子贡去寻求德性的中道。

3.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所坚持的因材施教精神。孔子的弟子“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份、物质条件、才性气质等大有不同,但不少弟子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弟子们之所以能有不同的成就,与孔子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正是出于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孔子才能就弟子本身的缺陷入手,对不同的弟子进行不同的引导教育,让他们朝着不同的修养方向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大众化的启发引导,而是体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得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带上了个性化教育的色彩。因材施教的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随处可见,《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是问“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却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我们且看孔子自己的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即为冉有,冉有这个人,平日做事谨慎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冉有“闻斯行之”,听到了就去做。由,就是子路,子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勇刚强鲁莽,行动果决,只要听到了,就一定要去做。为此,孔子曾评价“由也喭”,并认为子路这种性格最后会害了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果不其然,子路最后就死于卫国之乱,可见孔子对其弟子的了解多么透彻。因此,为了规劝子路,孔子让他行动之前应参考父兄的意见,不要鲁莽行事。这正是针对弟子的不同弱点实施了因材施教的引导,防止学生在品性修养上出现“过”或“不及”的毛病。又譬如,“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弟子相继问起“仁”的涵义,但奇怪的是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也没有一次很明确地为“仁”下过定义。究其原因,就在于“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而每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就仁德的路径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去启发弟子思考自身存在的道德缺陷,从不同方向完成自我的道德修为。如果孔子对于每个人的教导都毫无区别,那么就不能针对每个人的长短加以引导,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发挥到极致。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就思想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来说,道德观、价值观等并不像数学、物理等科学性知识那样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在思想道德领域,只要把握住主流取向,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门课不是要教师简单地判断对错,给出惟一答案,而是要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讨论争辩中发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弱点,然后加以引导和规劝。如果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只搞一言堂,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自然无法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此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突出的个性特点之一就在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大学生强烈关心自身发展,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且非常相信自己,笃定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正确的,讨厌被灌输。可是,由于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不够理性,容易冲动,再加上自身社会阅历还不够,容易被一些不良价值观所腐蚀而不自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本或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不服教师所说。只有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然后再针对其弱点因材施教地加以启发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优劣,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对于“基础”课来说意义重大。

2.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到“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问题导入。教材上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点的陈述,要想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可以采取问题导入的形式,把平铺直叙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例如在“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章中,有一个关于道德起源的知识点。笔者在讲述这个内容时,就采取了问题导入法,设置如下几个问题“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道德是人天生就有的吗”“人的道德跟动物的本能情感反应是一样的吗”,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生产实践劳动才是道德起源最重要的条件”这一结论。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比直接说出答案要好得多。第二,随时发问。孔子重视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问,在“基础”课教学中若也能允许学生随时发问,这有助于学生勤于思考,对于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课堂反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课堂辩论。孔子的“叩竭法”强调就问题的两端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最合适的答案。这种方法在“基础”课教学中也可以广泛运用,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课堂辩论,启发学生在激烈辩论中理解彼此观点的利弊,找到正确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设置“维护社会秩序主要依靠法律/道德”这样的辩题,让学生通过辩论体会到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各有优劣,认识到最恰当的约束自身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还是要做到二者结合。第四,主题发言。按照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搜寻相关案例,并对案例加以评析,最后在班上进行主题发言。这项实践活动既可锻炼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又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同时,师生共享案例资源,实现教学相长。第五,小组研究性学习。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研究主题,如“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与幸福指数研究”“大学生信仰缺失状况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去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篇八

关键词:启发式;新教材;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打破了历史学科的系统结构,特别是对初二历史内容的编写,在教科书的编写史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新编历史教材主要有两个重大变化是采用中外历史合编。中外历史合编加强了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且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从此次新编教材的变化中,也确实看到了编写者在转变教学方式上所做的有益尝试,而这也符合新课标对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命等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选择相应启发式教学法

新的初中历史教材的使用,出现了中外历史内容合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深入剖析这些新教材内容,然后依据各教材地位的不同来运用相应的启发方式。要实现上述目标,仅仅靠编写新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面对这些新教材,教师应采用何种恰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更为积极的引导,从而促使他们更快更好的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新课程改革其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而从本质上讲,启发式教学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方法,是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这样,《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历史新教材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好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通过调查,结合初中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历史新教材的内容,从而“对症下药”,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重点选择相应的启发式教学法。同时,教师要走出启发式教学的误区,最终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启发。本文拟从简述课程改革后初中《历史与社会》内容入手,就如何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新教材,谈一谈个人见解。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内容,无论教师或者学生都要对其充分重视,因为内容涉及的是中外古代及近代的历史,所以其教学对初中生普及历史,增加对历史的兴趣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授这块内容时,不仅要通过“教”,使学生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还要充分运用好“启”,使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而对于此教材的“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问题启发 问题意识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思源于疑”,提问是思维的触发剂。但提问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必须富有启发性,教师将要讲授的内容以问题形式提出,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围绕着问题以解答的方式上课。问题启发在初二历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也是可以划分种类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正问启发。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启发方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讲《新中国的诞生》时,提出为了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作了哪些方面的准备?新中国能建立的原因是什么?新中国的建立有何意义?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开创的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局面。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文标题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同时,通过这样的剖析,学生也完全能够掌握好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对其有一个深刻、完整地认识。二是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的相反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时,教师在讲到十月革命胜利有一原因是“一战”的爆发,那教师可反问学生,如果没有“一战”的刺激,十月革命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吗?为什么?学生会跃跃欲试,有的讲“一战”只是提供外部环境,没有这次战争,十月革命还是会胜利的,只是时间问题。有的讲这只是主观上成功的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已经足够强大。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这些答案后,进一步提出:十月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俄国无产阶级具备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这就培养了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比较启发 这是指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当讲授到事物的共性时,也能够突出事物的个性特征,以类比、对比的方法讲授课程。在运用手法上,将同类或相类似的事物按其类别、因果、前后、新旧等等进行对比,突出特征。同样,比较启发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是分类的,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种:一是对比启发。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在讲《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时,可提问,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哪些异同之处,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时政来启发学生,如两国元首产生的方式、所行使的权利比较等。这样一对一的对比启发,不仅可以使学生彻底理解美英两国政体,同时,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无论美国还是英国它们各自所采用的政治制度,其实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的。二是类比启发。这是将某些共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全球性的震荡》“一战”与“二战”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内容、战争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二战”与“一战”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即还有反法西斯的性质。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视听融合启发 即用实物、模型、图片、幻灯、投影、电视在课堂上演示等方式结合教师精心讲授的方法。该方法要求示教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可取得感性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尽快上升为理性认识。

以上就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启发方式。当然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最好是估计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又限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时,才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伴随着教师的启发而活跃起来,这样的启发才有效果。

启发式教学步骤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教师简单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即可的教材。由于此教材涉及的面较广、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在教授此教材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而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步骤:

设疑引读 这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在教材的重点、难点、要点之处设置思考题,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存疑自读,形成认知矛盾,引导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使这些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质疑导议 这是指导自学的第二步,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后,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发现问题,而不再满足于对课本文字表面上的看懂,而是积极动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终使含糊地认识变得清晰,正确地认识得到强化。但是,启发式教学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必须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史料的全面了解才是培养历史思维的肥沃土壤。就启发与知识而言,知识为启发提供原料,启发是对知识的转化和升华,两者根本不冲突。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完全应该也可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以下三方面不断努力实践:一是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掌握广博高深的专业知识,熟悉教材的体系结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在讲授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专业知识不强往往只能照本宣科,简单的进行灌输。二是深入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借鉴成功的启发式教学范例。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经验和办法,为我们运用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三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基础、成绩,而且要熟知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性格、班集体的学习风气等。学生的全面情况是启发式教学之“的”,只有找准了“的”,才能有的放矢,启发式教学才会成功。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也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是一场对传统教学的变革,也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矫枉过正,而是应该在继承教学之长的基础上不断求索,并正确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这一根本教学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启发的能力。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与时俱进,采取正确的启发方式,并不断创新,相信启发式教学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丙炎。中学历史教学思想与能力培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臧嵘,周发增编。历史教学研究的新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赵艳慧。启发式教学研究综述[J].石油教育,2003(6).

[5]付海伦。启发式教学运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2).

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 篇九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93—0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讲解式”、“启发式”是大多数教师普遍采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因两者在教学情境、所用时间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为此,教师能否恰当、合理、有效地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好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一、精研教材,以文而定

在备课时,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理清课文的知识脉络,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对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宜运用“讲解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思想情感。而对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及对外关系等,宜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因为这些知识的生动性、故事性不强,采用引导、点拨方式收到的效果更好。如,在教学《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教师可提问:“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盛时期,那时的农业有哪些进步?唐朝人的主食以什么为主?什么是唐三彩?那时长安繁华的程度如何?”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可能回答不出。为此,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同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本课知识框架,待学生把课文阅读完毕后,再让他们回答前面提出的那些问题。最后,归纳、总结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记忆的准确性。

二、统筹安排,以时而定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向课堂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恰到好处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那么,怎样才能用好这45分钟呢?笔者认为:第一,基本的课堂常规,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宜运用“讲解式”教学方法。需注意的是,为节省时间,教师应在备课时设计简明、准确的问题。这部分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第二,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先用“讲解式”方法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历史故事的梗概及历史人物的基本情况等。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同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课文标题、课文知识要点等。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一课时,待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可采用启发式语言向学生提问:“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是不是同一个诗人写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那么前一句诗是哪一位诗人写的,后一句诗又是哪一位诗人写的?”大多学生会说出诗人的名字。这时,教师将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再详细介绍这两位诗人的生平。这样,通过不断转换教学方法,既避免了单调、枯燥、空洞的讲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照此方法,一般用20-25分钟就能讲完本课。最后,还有10分钟时间留给教师灵活安排。教师可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也可启发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