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本页是细致的小编演员帮大家收集的14篇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之一了,我们身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就更加应该要继承好、发扬好这一美德,所以我们身为大学生就应该要积极参加劳动,只有多劳动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身边有不少的同学都认为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最主要是的事情是学习,搞劳动这种事情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那些以后出来工作上班再考虑完全来得及。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平时跟这类同学接触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勤劳的人或许不会创造多么大的经济财富,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勤劳的那一个人绝对会生活的更好,也绝对会创造出更大的精神财富。
拿我身边每天在一块接触到的室友来说,他换下来的衣服都是堆在桶里面凑够一桶了拿到楼下的洗衣机去洗的,无论是冬天多的衣服还是夏天单薄的一两件衣服都是用洗衣机洗的,能用机器绝对不会用手洗,当然我并不是说用机器洗不好,而是我觉得有时候适当的劳动绝对是能够给我们一些锻炼的,比如以后去没有洗衣机的地方生活了呢?难道就不洗了?在这一次的体育馆打扫劳动活动中,我就发现了不少的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因为过段时间我们体育馆要承包一个大的赛事,所以学校安排我们去打扫体育馆,将所有的座椅都给擦一遍,虽然我心里是有点抵触,但是也还能接受,毕竟可以加素拓分……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都是对这些劳动比较懈怠的,并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觉得特别的累不愿意做,其实学校并没有强制安排我们来弄,都是自愿报名的,我觉得自己报名参与了还是要好好的做吧,这也是负责人的表现,而我们中间部分同学就因为平时很少参加劳动,所以吃苦耐劳精神的竟然比较少算,在打扫过程中负责任的态度比较欠缺,有随便应付和偷懒的情况存在,在结束回宿舍的时候,我还听到了有同学说手脚都酸了,我们报名的人是比较多的,所以每个人其实只要弄十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也还是比较轻松的工作了,但是没想到会有同学到了手脚发软的地步了,这就是缺钱劳动的情况了。
我们参加劳动其实也是有不少的好处的,首先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体魄,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壮,再就是可以增加我们吃苦耐的精神,让我们以后上班了能够表现的更好,还有就是勤劳其实是一种好的品德,所以我们爱劳动的话,可以增加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让自己能够更加受到别人的赞同。所以说,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要多去参加劳动,比如去做一些兼职参加下实践活动什么的都可以,既能够增加自己的见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二
在前几天,我们迎来了线下课的第一节体育课,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体育课竟变成了劳动课,由于我们的体育室要换一个教室,所以我们要帮助老师搬体育器材。
老师让我们排成一排,依次进去搬器材先进的是男生,我们看着男生一个一个进一个一个出,想看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内心焦急万分。终于到我们啦,我们一进去,就有好多灰尘往我脸上扑来。我们女生搬的东西很轻,也很好玩,有呼啦圈接力棒,跳绳等等。
好玩的是呼啦圈,我们拉不动了,就在地下滚,有趣的很。我们还看到了有一个个子很高的女生,她把呼啦圈放在腰上,就那么一扭一扭,呼啦圈就转了起来,她还可以边走边转,她真是个转呼啦圈的小能手呀!
最好玩的是我们班的人一起抬一个跳高垫,虽然呼啦圈已经很好玩了,但我觉得这个更好玩。我们双手一抬,向上一举,就把就把跳高垫举了起来,举到我们的头顶由于我们的身高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的垫子总向个子低的那一边倒。这是,我们班一个胖胖的王同学就会发出很有魔性的笑声,有时他还会一下子躺到垫子上,用高昂的语气:“你们都是我的奴隶,我要睡一觉,你们给我扇扇风别忘了,我可是你们的国王!”
我们班就是这么好玩,就是这么搞笑,我们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体,我到现在还回想着这些美好的“体育课”。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劳动素养应该有怎样的教育定位和课程目标,应该如何进行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并积极拓展课程实施的路径和方式?在长期实践中,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实施的角度,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以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学会并爱上劳动为重点,设计了专门化、融合化、项目化、综合化四类课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劳动经历,获得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专门化课程,开展系统性劳动教育
学校设置劳动教育专门化课程,每周一课时集中开展。课程以学校为主要劳动场所,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校园劳动,帮助学生习得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
除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学校还设立劳动周,每学期结合特色节日,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施。学生在经历日常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在参与跨学科主题实践、开展合作探究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关于了解自我、社会、自然奥秘的真实体验。
从以“晒秋”为主题的秋季开学第一周,到以“生肖”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春季开学周,再到立夏时节各年级主题周展示活动,劳动周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将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融入课程,既有劳动实践,又有文化的传承,劳动以一种更加固定的形式融入学生生活。学校还积极探索校外劳动实践形式,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形成兼具学校特色与育人意义的劳动周课程体系。
校外劳动周包括农耕活动日、职业体验日、技能竞赛日、成果评价日等社会实践活动。农耕活动日让学生去田野找寻田间劳作的趣味,与农户一起交流,体验动手生火、合作炒菜做饭等劳动;职业体验日的主题是体验社会的三百六十行,学会尊重普通劳动者,明白获得美好生活需要艰苦奋斗的道理;技能竞赛日中,学生出力流汗,比拼集体智慧,完成一个个与劳动有关的竞赛任务;成果评价日中,学校设计“劳动章”争章计划表、评价表,提出明确的目标与评分标准,通过多元评价、评优树先等方式,让学生的劳动成果获得欣赏与肯定。
融合化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是“五育融合”的天然载体。全面实施劳动教育,除了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在学科课程中融入、渗透劳动教育也是普遍形式,是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举措。
学校挖掘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劳动教育元素,分类梳理各个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并提出劳动教育的主要融入方式,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比如,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渗透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意识等内容;数学、科学学科,教师可以加强对劳动技能、劳动思维的培养。每门学科的课程安排中都有跨学科综合实践主题的内容,学校鼓励教师选择与劳动相关的主题进行设计,以跨学科的视野开展主题性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无痕融入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
以“语文+劳动”课程为例,教师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相关资源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渗透,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感,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课文隐藏着劳动元素,比如歌颂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的课文《纸的发明》《千年梦圆在今朝》,学习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千人糕》《清贫》,赞美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劳动精神的《刷子李》《纪昌学射》,等等。劳动教育资源还散落在语文教材各处,通过课文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插图等板块,教师可以合理穿插、链接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内容。学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及语文教学学段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了较完整、可操作的“学科+劳动”教育体系,探寻有机渗透策略。
语文学科《女娲补天》一课,虽然是神话故事,但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类而不辞辛苦、无私忘我的劳动与创造,其内涵与新时代劳动教育所倡导的大力培养青少年积极奋斗、甘于奉献、勤劳勇敢的劳动精神相一致。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种精神作为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点,充分想象女娲在寻找五色石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难,以及女娲如何炼石、如何补天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剧本创作,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形式将神话故事搬上舞台。学生不仅锻炼了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而且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到不懈努力、甘于奉献的精神。
项目化课程,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劳作,而是要在劳动过程中贯穿研究、创新、创造,提升劳动的价值。根据学生需求和已有的课程基础,学校规范了项目化学习的一般模式,从项目的选择到研究性内容的设计,从多方式、多角度的实施到成果展评与反思调整,以及项目成果的提炼与拓展迁移,构建了开放且多元的项目化课程,比如一年级的蚕豆课程、三年级的种桑养蚕课程、六年级的小动物养殖课程等。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回归学习与生活的本质,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劳动素养。
以四年级课程“油菜花开金灿灿”为例,学生在200天的时间里,跟着节气经历种养、记录、探究、实践的全过程。
课程启动,种植仪式。学校会在立冬节气进行油菜种植课程的启动仪式,内容包括了解立冬节气物候特点及农谚民俗,科学教师介绍油菜移栽技巧,五年级学生分享自己去年参与学习的趣事以及观察日记、自然笔记,项目负责教师介绍课程相关内容……学生接过校长手中的油菜苗,油菜种植课程正式开启。
合作探究,制订方案。拿到油菜苗后,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网络搜索以及向长辈和高年级同学请教等途径,了解节气与油菜的知识、油菜的种植和养护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交流,提出自己最想了解和解决的问题,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整理,最后确定研究方向并形成思维导图。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思维导图,教师选择可操作、有价值的内容提炼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深入探究。有的学生对油菜的生长速度感兴趣,计划通过测量记录制作条形统计图,研究油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有的学生打算研究油菜花与青菜花的区别,对油菜花进行解剖从而了解其结构;有的学生利用科学课的知识,分析土壤的pH值和湿度等条件,设计制作土壤温度湿度监测仪。
随着节气,观察养护。学生在观察记录中发现油菜的生长变化,了解油菜种植与节气、环境的关系。在油菜种植、照料、生长、收获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与油菜一起成长,写下大量的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学生吴子涵在观察日记中写道:“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我在惊蛰到来之时也有一个重大发现:3号油菜花盆栽里有一朵花已经谢了,隐隐约约能看到细小圆圆的一粒粒小果实。”跟随不同的节气,吴子涵陆续写下7000多字的油菜观察系列日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收获成功,拓展知识。收割分工、合作搬运、晒干脱粒……油菜籽脱籽以后,就要探讨油菜籽怎样变成油,计算收获的油菜籽能榨出多少菜油。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室进行产量和出油率的计算,然后走出教室来到榨油厂,体验正规的榨油过程,直观感受油菜籽的出油率。
油菜种植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应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具体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不断解决劳动中的各种问题。从立冬种植到小满收获,学生从一颗油菜籽的成长中体会了生命的意义,真正领悟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深刻内涵。
综合化课程,开展拓展性劳动教育
综合化课程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宣传社区垃圾分类,参与敬老院慰问等服务,参与社区或村组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化课程包括收获节课程、成长课程等。
成长课程主要面向四年级学生,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回顾10年的生命成长,学生能感受自己在身体和能力等方面的明显变化。学校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力量和奇迹:走进农场,通过农事劳动丰富生活经历;离开父母,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学会自立;爱心义卖,体验劳动的价值,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服务于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成长课程主要分为4个模块开展:
美食制作分享。传统美食不仅传递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而且蕴含“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理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共同商讨主题,打造班级创意餐厅;与家长一起制作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讲述自己的美食制作过程及心得,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及文化;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对劳动成果进行点评。这样一份美食已经远远超出食物本身的价值。
操场露营。以班级为单位,两人合作搭一个帐篷用于夜晚露营,学生一起学习、起居、游戏,一起度过一个特殊的夜晚。这样的经历让学生不仅体验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而且明白了合作劳动的力量,知道与人相处需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周岁成长礼。与家长携手走过“成长拱门”,以“成长”为主题表演节目;分享生日蛋糕,阅读父母给孩子的一封信并写回信;看一场露天电影,体验父母小时候的生活。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明白10岁生日的纪念意义,体验生活的美好,明白生命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怀。
爱心义卖。每个班级代表将种植的蔬菜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的一部分资助贫困学生,一部分进入学校“红领巾爱心基金”。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体验菜市场卖菜摊主的劳动,与之相关的生活要素就有各类菜品的时令价格调查、顾客的心理需求分析等;同时也让学生奉献爱心、体验劳动价值,感受其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和生活态度。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学校应联合家长和社会共同开展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利用家校社资源协同育人的策略,拓展课程实施的多元路程与方式。学校不仅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行为及品质的初步养成,而且追求学生在社会责任、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并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近几年来,国家层面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从综合实践活动到德育教育从研学旅行到传统文化教育从劳动教育到体育教育、美育教育无不体现了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关怀与关注,诸多的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的下一代接班人。
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培育下一代的核心素养?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依然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之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反映着民族传统习惯,凝聚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是培育下一代核心素养的优秀载体。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劳动意识又是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的教育方针的落实都离不开劳动教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更是文化生活的典礼和仪式,劳动教育让学生作为劳动的主体之一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教育的过程,能对劳动教育有了更多的体验与深入的思考。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在变化,作为学校需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传统文化节日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感受、感知、感悟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在传统节日的日常生活中,把家务劳动作为必做作业,赋予传统文化教育浓郁的生活味道,比如在春节到来之际,可以安排《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特征设定不同的体验活动,写福字、剪窗花、贴窗花、出灯谜;体验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在家长的指导下动手做花灯,从材料采购到成品能够出售体验劳动创造的价值;
春节期间可设定勤劳节俭主题在过好传统节日的同时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在清明节确定缅怀亲情主题在端午节确定爱国进取主题在中秋节确定亲情团圆主题在重阳节确定尊老敬老主题……
人的本质是劳动的。、是实践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因为有目的的劳动成就自身,同时因为有价值的劳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精神养成价值不只局限于文化熏陶和耳渲目染,更在于在劳动中养成的文化传承、劳动观念、公民意识价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有课堂,在传统节日将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让青少年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劳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文化自信和劳动意识,是培育下一代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méi yǒu)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表达(biǎodá)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工程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拟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开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
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着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根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创造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开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开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开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根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鼓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开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冲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教学心得:成长路上不可缺少“劳动教育”
五月份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月,当“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景色过去的时候,也到了油菜籽收获的日子。在唐主任、陆主任的带领下,中、小两部的部分男教师、生活老师开始割油菜、摊场、压场、起场、扬场,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劳动任务。听起来是很简单,但操作起来是很有学问,有技术含量的,镰刀怎么割?木叉怎么怎么叉?木锹怎么扬?对于我这样从小生活在城里,没接触过的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颖、不禁感叹古人是何等的智慧造出了这样的工具。每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总会让我学习到很多田园知识、认识一些劳动工具,使我受益匪浅。
临近月底,学校给各班分配了“种植园”,做了广告牌、按照各班菜地的大小,分发了西瓜籽和甜瓜籽。班主任带领学生-----开荒、晒地、播种、浇水、施肥,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都在盼望着自己班的种下的瓜籽能够生根发芽。那么学校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呢?难道是怕学校里的地荒废了?
我想,学校这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匮乏“农耕教育”,特别是像我这样从小到大没接触过田园生活的人,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麦和韭菜都傻傻都分不清。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不可随意丢弃,特别是今天的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更不可缺少“劳动教育”。学生在学校不能仅仅学习基础的文化素质,还应该需要学习和锻炼各种体力、能力,在体力劳动中学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学校的菜园里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既能活动身体,培养劳动的热情,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百益无一害。
其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获取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别看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种瓜,包含的知识却是方方面面的。如果没有韩灯占、袁建军两位老师教我,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瓜应该怎么种,挖多深的土,留多少空,什么时候浇水,所以说学校的分配的“种植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也让我明白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道理。
虽然,各班的“种植园”还没有发芽,劳动实践也刚刚起步,但我们坚信,在戴校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汇贤中学的方方面面都会越来越好。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七
劳动教育已经过去一大半,没有了第一天的热情,更多的是坚持与责任。得知自己被分到寝室楼觉得很轻松,到真正干活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保洁阿姨非常认真,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样干活,把她的经验传授给我们,这些小技巧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每次劳动完,保洁阿姨的工作服都湿透了,真的很辛苦,体会了才知道看起来很简单的小事也需要用心去做。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成就感油然而生,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这次劳动课看似简单,其实意义重大,使我体会到劳动工作者的辛苦,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吃苦精神。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八
一直在追寻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即使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即使身处冰冷的困境,即使经历了一幕幕闹剧,即使遭受风吹雨打,即使折断了翅膀,可我们依然凭着信念,一直追着,跑着。迎接阳光,迎接迟来的绽放。
空白的画布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宇宙中所有美丽缤纷又灿烂的色彩都在我的梦想中,只要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没有谁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努力追随梦想,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最后,哪怕是最没有光明,也总会充满希望。
黄昏将至,太阳又与月亮交织在一起了。点点雨水落在行人匆匆走过的脚印上,余晖勾勒出青山的轮廓。刺骨的寒风吹过,吹走了岁月的斑驳,却吹不走心底那抹可有可无的波澜,记忆中的场景与现在重合。
舟车劳顿,穿越人海,时间总是在一刻不停地前行着。桂花轻盈地飘落在窗前,阳光浸过窗格,映射在帘幕上。风轻拂,树叶微微振动。我推开窗,扑面而来桂花香,秋风轻拂着我的脸庞,将我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鸟儿的鸣叫,风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依稀记得那年仲夏,骄阳正好,风过林梢。
依稀记得那年寒冬,寒风呼啸,雪花纷飞。
依稀记得那年春天,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
依稀记得那年秋天,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风微抚我的脸颊,在路灯的照射下,大千世界被尽收眼底,残缺的花瓣被风带到了那个充满温柔的地方,轻轻地落入泥土。
众星相映,世上本具无尽光明。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第一段:引言(200字)
劳动与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劳动是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手段,而教育则是人类培养智力和塑造品格的途径。劳动与教育的联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我深切体会到劳动和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
第二段:劳动心得(300字)
劳动让我充分体验到了努力和付出的价值。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我不仅学到了实际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例如,参与学校清洁工作,每次清扫完教室都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明白了劳动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对自己尊严和尊重的表现。此外,劳动还能锻炼我的身体,提高了我的体质素质。例如,每天坚持晨跑,使我身体更健康,精神更饱满。因此,我意识到劳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段:教育心得(300字)
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教育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路径,更是培养人的道德和人格养成的途径。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而且,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阅读、参观等形式进行。例如,通过参观博物馆和图书馆,我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教育还可以为个人提供机会和平台,展示自我的才华和创造力。因此,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保障。
第四段:劳动与教育的互补关系(200字)
劳动和教育是互补关系,相互促进。劳动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巩固和应用学到的知识,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生活中进行实际操作时,通过劳动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入、牢固。与此同时,教育可以引导和规范劳动行为,指导个人如何合理地选择和安排劳动时间,以及如何将劳动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劳动与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第五段:总结(200字)
劳动与教育在我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让我学会了付出和奋斗,让我变得坚韧和自信。教育则给予了我无尽的知识和智慧,让我拥有审美和创造力。劳动和教育相互促进,使我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积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字数:1200字)
2022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
今日中午放学回到家,我看见妈妈坐在阳台上,面前放了一盆火红的小辣椒。哦,妈妈在穿辣椒。
看着妈妈一个接一个穿得很简便,不一会儿就穿好了一串。好像很简单嘛!我也突然来了兴趣。
于是我放下书包对妈妈说:“让我帮你穿吧。”“不行,你不会穿的。”“让我试试吧!”“那好吧,记住要把针对准辣椒把子的中心,不要穿歪了。”“好啦,不就是穿个辣椒嘛!我年年看你穿,早就看会了。”我不耐烦的打断了妈妈的絮絮叨叨。
最终轮到我大显身手了。我拿起一个辣椒心想:穿辣椒有什么学问?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谁知第一个就穿歪了,第二个由于我用力太猛,把辣椒把子拔掉了,第三个更可气,我一不细心把手指给扎破了。我生气的叫道:“妈,我不干了。这什么破辣椒啊,这么费劲。”妈妈连忙走过来说:“儿子,穿辣椒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有耐心呀,你再试试吧!”可我还是很生气地说:“就不穿了。”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到底才能胜利。遇到点困难就放弃,这怎样行呢?失败乃成功之母嘛!”于是,我重新拿起针细心地穿了起来,这一次果然很顺利。
看着自我穿好的辣椒串,心里美滋滋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也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会成功!
关于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学生“劳动教育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围绕“劳动淬炼成长实践创造幸福”劳动教育周主题,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身体力行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活动过程趣味盎然,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了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一、主题宣传“爱劳动”
学校通过“在劳动中成长,在奋进中前进”主题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劳动的意义,认识身边的劳动人民,培养从小热爱劳动、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激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红领巾广播站里“颂劳动”
劳动者伟大,劳动者光荣,劳动者最值得歌颂,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推出五一“致敬劳动者!”特别节目。
三、拿起画笔“赞劳动”
来自笔墨的礼赞,用画笔和文字记录最美的劳动者!
四、耕读教育,知行合一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诗人白居易描写了一幅盛春时节的劳动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崇敬之情。大队辅导员和队员们来到学校的“耕读劳动实践园”,通过生动的农耕实践知识指导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劳动能创造美好未来。
五、家务我来做,争当小标兵
为了增强队员们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了“红领巾爱劳动,争做劳动小标兵”特色劳动实践活动,希望队员们在家劳动的同时,习得生活技能,感受父母辛劳,树立“劳动淬炼成长实践创造幸福”的思想,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劳动小标兵做饭小达人
劳动节这天,队员们通过“我为父母做道菜”活动,用自己实际行动庆祝劳动节,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看,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唱响了劳动之歌,一道道菜肴早已溢出了诱人的香气。煎、炒、烹、炸,小厨神们大显身手,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绝活。
熟练有序的准备,还是孩子的你们总是给家长和老师太多的惊喜,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长大了……
(二)劳动小标兵家务小能手
队员们认真细致地整理房间、洗衣服、扫地、拖地、浇花,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劳动知感恩,自己亲自做家务,才能体会父母的辛劳,从中懂得感恩。
(三)劳动小标兵种植小达人
田间地头也有我们队员的身影,新时代的少年劳动,不只是在与“泥土”为伍,而是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通过流汗出力来树立心中的劳动精神,让我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或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农田劳作技巧,或独立劳动,队员们体验着农田生活,感受着蔬菜、庄稼的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不再是空洞的诗句,而是真实的经历与感悟。
六、热爱劳动“净校园”
学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资源作用,开展了校园清洁集体劳动实践活动,使师生能够身体力行地参与劳动,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七、劳模大讲堂开讲
在会议室举行“劳模大讲堂”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主讲嘉宾
李俊丽,林州市课改标兵、林州市优秀教师、安阳市劳模、安阳市优秀班主任、安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质课教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德育先进个人。
活动伊始,由元苏琳主任介绍劳模大讲堂参会领导及主讲嘉宾。
少先队员代表为参会嘉宾及主讲嘉宾敬献红领巾以表达崇高的敬意。
李俊丽主任以“学习劳动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朴实又感人的语言讲述了多年来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又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不断追求、辛勤劳动不断在平凡的岗位上数年如一日的做出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事迹。参会师生真切感受到一名人民教师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执着坚守。
劳模大讲堂活动让队员们沐浴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时代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今后无论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奏响“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
八、劳动主题队会,加强思想引导
各中队精心设计“劳动淬炼成长,实践创造幸福”队会活动,中队辅导员帮助队员们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故事,寻找身边榜样,体会劳动的意义,以及平凡工作者背后的伟大,号召队员们将“劳动最光荣”的美德传承下去。
劳动是孩子们成长必修课,劳动让孩子们拥有好生活,劳动精神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底色。此劳动实践周活动,是聚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通过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责任心,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在实践中创造幸福!
劳动教育心得 篇十二
劳动是什么?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了解,他们都认为劳动是苦的,是累的。其实这只是“劳动”一词的障眼法,劳动是甜的是快乐的,只是亲身才能体会。
每一次我帮妈妈打扫卫生,擦玻璃,扫地,都把我和妈妈累得满头大汗。可是,我和妈妈的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这是因为我和妈妈都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劳动的乐趣无穷无尽,比如说你劳动为人做出了贡献,心情就像春天开放的花儿一样灿烂。当你用劳动做好一件事受到了别人的赞赏。心里一定比蜜还甜。这时你就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劳动像一块甜甜的豆沙糕,让你体会到乐趣。
劳动像一个苦果,让你感受到疲劳。
有喜有忧,有苦有甜,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劳动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假如说地球创造了人类,那么劳动将是人类创造新地球的最好武器。
中华延绵五千年,有许多是教我们要劳动:劳动创造了一切。勤劳的人再穷,也会有富裕的一天。懒惰的人再富,也会有贫穷的一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字样,应该永远牢记我们心中。劳动是体现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有文化,有内涵的最明显的标志。是呀,老舍先生也曾经说过: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即讽刺了不会劳动的人,又体现了劳动的可贵。有一位商人曾说过:辛勤的劳动是发家最关键的本钱。劳动似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只要好好运用就能穿透世上一切坚硬的东西。劳动是最光荣的,不劳动是最可耻的。
勤劳的人被人称赞,懒惰的人被人唾弃。勤劳帮助了自己,懒惰害苦了自己。我们应该靠辛勤地劳动换老收获,而不是靠一步登天做着自己的白日梦。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三
静静地半躺在床上,读完尼尔先生著的《夏山学校》后,确实感到一阵又一阵的热潮怦怦激荡自己的胸膛,我的脑子里浮想起了一幅又一幅教育的场面,我在不断地叩问自己: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想起念师范时,老师就对我们讲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质》)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内容之大,几乎无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慑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又想起一年多以前,在网上读到了山东教育记者陈为友来自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创新课堂的报告《开放,开放,再开放》:“这里取消讲台,教室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
“无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
当教育以如此美丽生动的生命形式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再次感到了无比的震撼,我被如此活泼的教学呈现形式所深深折服。
然而,当我读完《夏山学校》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它让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说我之前理解的教育还是有形的、可演绎的,夏山学校里的教育似乎已经达到了“润物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了。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校长也只有一票之权。
在夏山学校,是否上课,由学生自己决定。曾经有个叫默文的学生从7岁到17岁在夏山待了10年,一堂正式课也没有上过,出校后同样成了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拥有幸福的生活、温馨的家庭。他用自己的手艺赚了很多的薪水。
在夏山学校,要求老师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正如尼尔校长所说:“我们决定办一所可以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学校,为此,我们不得不放弃所有管训、指导、约束,以及一切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尼尔用了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自己的信念,夏山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夏山学校中的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之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学习,充满自信,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太多的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都在这里真实而又生动活泼地展现,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如何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发展。
在夏山学校,没有任何的说教和管制。我感受到的只是校长、老师和学生们脉搏一起跳动的声音,一起成长的快乐。这种教育,已经超出形式、技能乃至内容的层面,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内容,它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教育的理念,而上升到一种精神的层面和哲学的境界。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比海洋还要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把夏山学校的教育比之为心灵的教育,只有我们教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自由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润物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当传统的教育还在为课堂组织教学、道德教育、传授技能等争论不休的时候,当“爱的教育”还在谈论奉献、谈论爱与被爱关系的时候,夏山学校已经穿过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实现了教育心灵的交融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夏山学校的教育无疑超越了“爱的教育”,《夏山学校》一书无限地拓展了我们教育想象的空间。
当然,这种教育可能会更多地让我们引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慨。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也应该站在坚实的大地上,多几次仰望星空聆听天籁的机缘,以填实日渐空虚和贫乏的心灵吗?
让我们合上书,从心灵深处再次发出叩问: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3100字 篇十四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合法劳动的意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劳动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学生在校期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2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1学分,劳动综合实践1学分。
(一)劳动理论教育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
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面向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1个学分的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系统性向全校学生普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通识理论课。
2、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
明确学习的本质是劳动。在思政类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
(二)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1、生活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在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培养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学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
2、专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特色劳动教育资源,将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探索构建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系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劳动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帮扶、项目研发、创业实践等劳动过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锻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支教扫盲、文化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育人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主题公益劳动;依托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劳动拓展教育体系
1、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知识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榜样人物事迹,创建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铭记校史、牢记校训、传唱校歌等活动,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特色。
2、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
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依托“劳动之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一批优秀典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生必修取得“劳动教育”课程2个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通识必修课1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劳动综合实践学分原则上由学生本人自主申报认定。
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1、学生在第六学期考试周前集中填写“综合劳动情况鉴定表”(见附件)并撰写“劳动情况报告”(具体内容、格式院根据各自情况统一规定)。自评等级要依据充分、客观严谨,相关劳动经历或成绩须附劳动组织单位的证明材料或相应证书。
2、辅导员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初步给出学院评定结论。
3、学院劳动教育工作组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审议表决,并最终审议通过辅导员给出的评定结论,组织录入。
4、学院按照试卷存档要求将学生的全套申报材料归档留存。
5、鉴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学分,须在完成相应劳动内容后在第八学期再次申请评定,仍不合格者当年无法取得毕业资格。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争议仲裁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劳动教育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
2、注重育人实效
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3、强化安全管理
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4、做好监测预警
构建院校两级监督预警机制。学院要强化组织管理,要将学生劳动实践完成情况纳入学业预警考评范畴,督促学生如期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学校要将学生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督导与学院年度考核,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本实施方案由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他相关文件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