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变形记》教案优秀8篇7-2-79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www.kuaihuida.com细心的小编飞白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变形记》教案优秀8篇,欢迎借鉴。

《变形记》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圆形和线条表现小鸟的特征。

2、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大树背景的画纸人手一份。

2、各种颜色的画笔。

活动过程:

一、PPT导入:

1、师:这是谁啊?这是一棵树妈妈,大树妈妈马上要过生日了,它希望收到很多很多的礼物。

2、这一天,大树妈妈收到了第一个礼物,猜猜这是什么礼物呢?(幼儿大胆猜测)

3、出示蛋宝宝图片。

教师小结:原来呀,它收到了一个圆圆的蛋宝宝礼物。

二、蛋宝宝变形:

1、师:这个蛋宝宝很喜欢大树妈妈,大树妈妈也很喜欢它,有一天啊,这个蛋宝宝不停地动啊动,它想变个魔术给大树妈妈看一看。它会变成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测……)

2、师:蛋宝宝究竟变成什么了,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教师边念儿歌出同步出示ppt:

蛋宝宝,笃笃笃,长出尖尖小嘴巴。

蛋宝宝,眨眨眨,长出圆圆大眼晴。

蛋宝宝,扑扑扑,拍拍翅膀飞起来。

3、师:它变成什么了呀?(小鸟)蛋宝宝变成了小鸟,大树妈妈高兴极了,有小鸟陪她过生日了。

4、我们再来看一遍蛋宝宝是怎样变成小鸟的。

幼儿边看蛋宝宝变小鸟边说儿歌边空手画。

5、教师讲解蛋宝宝变小鸟的画法。

师:看,大树妈妈今天到我们班来了,老师先画一只小鸟陪大树妈妈过生日。

教师讲解边示范绘画,先长圆圆大身体,然后长尖尖小嘴巴,再长圆圆大眼睛,最后拍拍翅膀飞起来啦。

6、个别幼儿上台操作。

师:谁愿意来画一只小鸟陪大树妈妈过生日

教师小结:你看树爷爷多开心啊,现在有三只小鸟朋友陪他过生日,可大树爷爷还想邀请更多的小鸟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请你们一起来帮忙。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给蛋宝宝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2、蛋宝宝变形,尝试变出大小颜色不一样的小鸟。

四、作品展示:

《变形记》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2、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3、体验模仿的喜悦,激发表现的欲望。

教学准备:

1、《变形记》视频

2、音乐《化蝶飞》、《轻音乐》

3、谜语

4、字卡(毛毛虫、蝴蝶、虫蛹、虫卵)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谜语导入: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认识一个神奇的宝宝它从小到大样子都不一样,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啊?神奇的宝宝说了,要想看它得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出来见小朋友们,下面小朋友们要仔细的听,看看它出的谜语到底是什么?教师:头上两根须,身穿花彩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自在。

教师:那现在小朋友来看看是什么

教师展示第一幅画(蝴蝶)

小结:蝴蝶宝宝是一种昆虫,他喜欢花粉的味道,喜欢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舞。哪你们知道蝴蝶宝宝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谁来说一说,请个别幼儿。

二、基本部分

(一)故事进入主题

导语:小朋友说了那么多的蝴蝶宝宝小时候的样子,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蝴蝶宝宝小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要仔细地听,老师一会有问题要问小朋友。

教师:播放《变形记》视频

总结:蝴蝶宝宝小时候是毛毛虫,它经过不同时期的变化,变成了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舞,幼儿和教师一起观察变化的过程

教师:现在我们班小朋友知道蝴蝶宝宝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蝴蝶宝宝是怎样长大的,从图一到图四,出示字卡,老师手里还有生活当中他们的图片,小朋友想不想看,然后教师把对应的图片贴上,让幼儿仔细观察。

总结:虫卵—毛毛虫—虫蛹—蝴蝶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知道昆虫的世界里还有那些宝宝和蝴蝶一样,小时候和长大是不一样的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节课来讲给小朋友们听。

《变形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

2.了解卡夫卡;

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

4. 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

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

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

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自责心理。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

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

三、阅读讨论

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

(问题A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原因。

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

2.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

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2.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

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

②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③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3.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

(问题B明确:

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践;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四、诵读小说,深入研究

再次诵读小说重点段落,研究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

明确:

(1)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母亲无奈,父亲狂怒,妹妹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2)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使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五、课外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代主义,可以结合资源库中《西方现代派美术》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变形记》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前半部分的学习,对小猪变形进行创编。

2、通过“箭头”和“问号”的设置,激发幼儿发散性思维。

3、鼓励幼儿合作,完成连环画的集体创作。

活动准备:

1、《小猪变形记》绘本

2、小猪图形人手一份。

3、图示7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绘本“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看讲了谁的故事?”

认读书名“谁认识这个书名?”“你们知道变形是什么意思吗?”(改变原来的模样)

二、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边翻阅边讲)

1、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来变长颈鹿?

2、我们来看看书里的小猪是怎么变的?

3、小猪变成了长颈鹿开心极了,它还想要变,这次它会变什么呢?会怎么变呢?

三、帮小猪变形。

1、小猪到底会变成谁?请小朋友帮忙变一下。

2、请小朋友先商量一下,你把小猪变成了谁?用了什么方法?一组上的小朋友变的。动物不要重复,不要一样。

3、幼儿帮小猪变形。

4、幼儿相互讲述:你把小猪变成了谁?用了什么方法?

四、讲解图示。

“小朋友帮小猪变了很多的形象,这里面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来把小猪变形的故事编成一本书。”

出示图示。“图上有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箭头表示我们看书的方向。问号表示变形时发生有趣的事情,或说的话,或讲的话)

五、续编故事。

1、把画纸贴到画板上。

2、幼儿编故事。

3、装订成书。

《变形记》教案 篇五

教学设想一:变形探究

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一词很值得探究,它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但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是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开始时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有所牵挂,但后来就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要设法摆脱他,把他扫地出门。连身边最亲的人尚且如此,亲情变成仇情,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从这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3.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

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在对变形作探究之后,还可联系现实,让学生在自由谈的氛围中谈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被异化的现象”“怎样才能我们不被异化”这一类的话题,这也就是南京大学中文系xx教授所强调的“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作品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二:比较解读

《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而反映“人的异化”现象的作品绝不只有《变形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一番比较解读。

1. 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异化”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

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

2. 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视财胜命,为财亡命,成了一个变态的吝啬鬼,这是一个人被金钱异化的典型。由《守财奴》对“人被金钱异化”的描写来切入《变形记》的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而且卡夫卡还曾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宁可写的是,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比较“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和“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两句话,即能发现两位作家文学观、表现手法的不同: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是以自己的天才之笔、摧枯拉朽的气势批判社会中的不合理存在,他的整部《人间喜剧》多是如此;而卡夫卡则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人在现实中弱小得不堪一击,这正符合米兰 昆德拉所说的,卡夫卡所有作品都是表现“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这一主题。

若再深入一步,还可由上述的两个作品、两句话进而联系两位作家的生平、文学观、创作活动等作一番研究性阅读,那将更有收获。

《变形记》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展开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程与方法:

回顾本单元课文及其中的写作手法,练习使用那些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换位思考和以不同的视角感受世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每一篇的重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学生回忆。

2、《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呢?

设计意图: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二、明确习作目标。

1、读课本第12页的习作要求。

2、这次习作的可写内容。

板书:我是一只蚂蚁?我是一盏路灯?我是一只小鸟……

师: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植物、动物,也可以是自然现象,还可以是生活物品等,只要你敢想,任何事物都可以。

3、发挥想象,写出变形后的经历。

三、习作引导。

1、精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

2、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象。

通过联想与想象,让事物会说话、会哭、会笑、会做事、会活动、会思考……可根据事物的特点来想象,然后构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可以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某一种思想感情。写作的时候,要大胆地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尽量把这段变形经历描述得生动有趣。

3、想象自己变形后是怎样生活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可以写看到的、想象到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它们写下来。

(1)想象成动物:把自己想象成动物,写自己眼里的一个故事。

(2)想象成植物:让植物来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长过程。

(3)想象成一种小物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有趣。

(4)想象成一种自然景物:可从形态、颜色、动态变化等方面展开想象,还可以在叙述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使文章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识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确定题目,增强写作的信心。

4、写法指导:开头—中间—结尾。

开头:可直接点题,点明你想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事物。如我是一个小雨点、我是一片云等。

中间:具体描述变形后的世界。以物的眼光看世界,描述那个物可能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动的故事情节、有趣的生活细节。)

结尾:注意呼应开头,也可抒发感情。

四、习作范文。

假如我变成一只小鸟

假如我变成一只小鸟,那么我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了!我有一双翅膀,有一个尖尖的嘴巴,全身都覆盖着羽毛,我的羽毛是黄绿色的。我非常开心,每天都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耍,有时候我们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有时候我们会在挺拔的树上大声歌唱,有时候我们会和小花小草一起跳舞……每一天都很幸福!

我是一只早睡早起的鸟儿。早晨,我会用优美的歌声唱歌,然后会去运动。所以有的时候人们以为我是一个叫人起床的闹钟——因为我爱叫又爱折腾。我还是一只爱旅游的小鸟,不过我不用像人们一样买车票,而是直接用一双翅膀就可以自由翱翔,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首先,我要去英国,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博物馆、大本钟和神探夏洛克。然后我再去广州的动物园飞上一圈,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和我一样有翅膀的鸟儿。我还要跟这些鸟儿做朋友,这样它们就不会寂寞孤单了。之后我还要飞到大象的头上,让各种害怕大象的动物也称我为王。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是一只小鸟,是一只会唱歌、会跳舞、爱旅游、勇敢飞的小鸟。

设计意图:

范文引导,明确文章是如何运用想象将文章写生动的。

五、小组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内容。

六、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

变形记

习作内容:我是一只蚂蚁?我是一盏路灯?我是一只小鸟……

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写你变形后的经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对照要求,检查习作。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并认真修改。

3、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习作方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课文中使用过的联想的写法,然后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二、佳作欣赏。

1、教师读佳作,说说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2、学生可以从好词佳句、想象力是否丰富、开头结尾如何、构思是否巧妙等方面去评价。

三、修改欠佳的习作,讨论说说该从哪些方面修改。

四、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变形记》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可能事件,可能事件的个数

2、培养学生对问题情境感兴趣,乐意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作业纸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引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出示封面图片),大家知道是关于什么的数学故事吗?(可能情况个数)

2、欣赏绘本,了解故事内容

师:女孩找到了太阳公公来帮忙,如果你来扔硬币,你觉得会有哪些可能?

介绍可能情况个数的概念,说说可能出现的情况。

师:掏珠子可能情况的。个数是多少?

让学生摸一摸,感受可能的情况

师:掷骰子可能情况的个数是多少?

提问:猜一猜有哪些可能(1、2、3、4、5、6),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

师:小女孩历尽艰辛,在通往琉璃山的路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呢?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第一种:石子路——杂草路

第二种:石子路——沼泽路

第三种:荆棘路——杂草路

第四种:荆棘路——沼泽路

让学生自由说出各种选择,互相补充,强调有顺序的思考。

师:小女孩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小组讨论,动手摆一摆。

动手操作,上台展示

3、课堂总结

师:经过千辛万苦小女孩终于找到了乌鸦哥哥们,并变回了人形,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生活中也有很多问题利用了可能情况的个数。(介绍循环赛和淘汰赛)

四、课堂反思总结

《变形记》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师生共同阅读,分角色读,讨论等方法阅读图书,在阅读中体会故事的精彩。

3.情感与价值: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绘本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猜动物

一、激趣导入

1.今天张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

谁想跟这只小猪打个招呼。“hi,小猪,你……”

今天张老师就把这只小猪变进了一本绘本故事书里——它的名字叫《小猪变形记》,我们来一起读读这本书的名字。(板书:小猪贴图)

二、认识封面、环衬

1.(出示ppt),读书呀,我们先要读它的封面,在封面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作者、审议、出版社等)

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什么变?怎么变?)

师:还有这么多孩子有问题,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一定都会告诉你们,那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这本书吧。

2.(出示前环衬)打开封面出现的是环衬,环衬的作用是保护书本,有的环衬还能告诉我们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一猜,小猪都变成了哪些动物呢?

(板书:其它动物贴图)

三、了解故事情节

师:小猪为什么要变形呢?让我们去问问它吧!

(出示图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胖胖的(不愁吃)、生活舒适的小猪),表情可以反应出心情,我们来看一下小猪的心情怎么样?(点击放大)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达拉的。眉毛,往下弯的嘴巴)

师:这一天,小猪真的很无聊,(出示)它嘟囔着,真烦,烦、烦、烦、烦、烦!(谁也想来嘟囔一下)(最后一个感叹号,指导读好)

师:小猪想总该有点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就这样,小猪开始了它寻找快乐的旅程。

1.小猪变长颈鹿

(出示图2)没走几步,咦,它看到了谁?

他是怎么看长颈鹿的?(瞪大眼睛仰着头)它在想什么?(出示?)

师:小猪可羡慕长颈鹿了,他想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点击)是什么呢?

(出示图3)快看,小猪真的长高了!聪明的小猪采用了什么办法变高的呀?

师:我们来看看,当小猪踩着高跷的时候,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眉开眼笑)

师: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猪啊?准备好,让我们踩着高跷一起散步去吧!(音乐)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

(出示图4)图中斑马和小猪正在说话呢!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你们来猜猜(作思考状)

(出示图5)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读)

师:小猪才不听他的呢,他踩着高跷到处跑,(出示图6)结果“砰!”的一下,小猪不小心摔倒了。(板书:砰)

师:我们一起来“砰”一下。你觉得这一跤摔得怎么样?(很重)是呀,好大声,看把草丛里的老鼠都吓出来了。再看看他那痛苦的表情,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要找到自己的外衣)

师:(点击)不过,还没走出两步,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是什么呢?(变斑马)是呀,他心里想的是变斑马,所以看到的老鼠都是斑马纹的,多有趣呀!